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중국개입심장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8812
  • 国内刊号: 11-31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霍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经皮化学消蚀术后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陈绍良;段宝祥;何晓红;张幼祥;叶飞;刘志忠;纪勤炯;毛鑫祥

    目的研究经皮化学消蚀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13例不合并高血压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均>40 mm Hg,且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其中2例肥厚部位同时包括左心室侧壁和右心室.术后每月门诊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心电图1次;术后24h及每月行经胸超声检查1次,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腔直径(LVDD)、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随访时间20(14~22)个月.结果13例患者术前收缩期二尖瓣前向移动(SAM)现象平均3.6级;平均酒精注射量为3.86ml;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平均下降到31 mm Hg,术后1个月室间隔厚度降低程度大平均(3.0±0.4)mm;术后1个月时SAM分级平均下降到1.4级(平均下降2.2级);无一例需要再次另外一支间隔支消蚀的;2例患者出现进行性左心室扩大,但是均于术后3个月后停止;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出现活动后胸闷,心脏超声与导管复查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回升到>36 mmHg;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术后1 h内恢复到正常窦性心律;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于术后第3天消失,因此无1例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4例(22%)患者出现永久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14%)出现永久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结论经皮化学消蚀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安全有效,防止酒精漏入前降支是技术要点.

  • 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球囊扩张术

    作者:李新明;李斌;陈关良;苏哲坦;张洁;章志娟;李小民;旅朝霞;方唯一;于文信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经华法令抗凝治疗12周以上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部位血栓患者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25~62岁,平均(40.6±5.7)岁.采用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经适当的华法令抗凝治疗后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患者,PBMV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的辅助治疗

    作者:王伟民;卢明瑜;吴淳;刘健

    目的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合并严重泵衰竭甚或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将21例(24%)同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设为IABP组(A组),另66例(76%)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住院期的临床疗效.结果年龄、性别、发病初始至导管室时间、心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具体梗死相关动脉(IRA)及血管重建术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分级等指标,A、B两组之间元统计学差异.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A组较B组严重;而住院期间,A组死亡率及血管再闭塞事件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高危AMI合并泵衰竭,尤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行急诊介入时,IABP的辅助使用明显降低住院期死亡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其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随访.

  • 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震坤;沈卫峰;张建盛;张大东;张瑞岩;张宪;郑爱芳

    目的评估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接受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81例患者共置入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88枚.根据ACC/AHA分型,A-B1型病变38处,B2-C型病变50处.原发病变52处,单纯球囊扩张术疗效不满意病变22处,内膜撕裂病变14处.支架成功置入82处(93.2%).3例严重钙化病变需辅以高压(16~18 atm)球囊才充分扩张,2例支架远端发生内膜撕裂,1例弥漫性病变支架置入术后TIMI血流2级.75例患者平均随访(7.5±3.0)月(3~13月),无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17例(22.7%)有心绞痛(CCS分类Ⅰ级)发生;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予再次血管重建术后缓解.结论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强;李田昌;胡大一;郝恒剑;庞文跃;彭建军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对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114例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18.4%,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26%,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2.7%,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冬眠心肌收缩功能的近期影响

    作者:杜志民;罗初凡;胡承恒;李怡;伍贵富;马虹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冬眠心肌收缩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对53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SPECT),PTCA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比较手术前后左室整体及节段的收缩功能变化.结果(1)术前收缩功能不全而经PTCA获得血运重建的167个节段中,术后有87段(52.1%)功能改善;而未经PTCA获得血运重建的59个节段中,术后仅有2段(3.4%)功能好转(P<0.001).血运重建区域的室壁运动指数(WMSI)从术前的1.85±0.96降至术后的1.51±0.80(P<0.001),而非血运重建区域的WMSI在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有节段收缩功能改善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术前的52.1±11.9提高至术后的54.8±11.2(P<0.05),而无节段功能改善者LVEF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近期LVEF的提高幅度与左室整体WMSI的降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01).结论成功PTCA术能在近期内改善冬眠心肌的收缩功能,且左室整体泵功能的变化与冬眠心肌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陈立颖;吕树铮;刘文娴;陈韵岱;柳弘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2~4周)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AMI恢复期的患者,分别记录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1 d,术后1 h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d及校正的QTd(QTcd),并与8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AMI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前壁与下壁AMI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QTmax,QTmin,QTd及QTcd比术前明显缩短,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对QT离散度无明显影响.结论AMI患者QTd及QTcd显著高于正常人,而AMI恢复期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使增加的QTd及QTcd显著缩短,从而减低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牛杰;郭静萱;毛节明;李伟联;郭丽君;李海燕;张福春;张永珍;陈明哲

    目的探讨可能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及支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随访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较全的137例支架术后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然后对可能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和支架相关因素在两组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相似,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再狭窄组术前靶血管狭窄程度较非再狭窄组重,分别为91%±7%和88%±14%(P=0.033).再狭窄组所选支架的平均直径较非再狭窄组的小,分别为(3.19±3.90)mm和(3.63±0.30)mim(P=0.005);支架长度却较非再狭窄组的长,分别为(21.91±8.98)mm和(18.20±6.07)mm(P=0.011).再狭窄组的支架扩张总时间明显短于非再狭窄组,分别为(22.74±19.56)s和(29.12±25.72)s(P=0.026).两组的支架扩张次数和扩张压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文资料提示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架扩张次数及压力的大小等因素对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影响,但术前靶血管狭窄程度和支架长度与支架内再狭窄呈正相关,而支架直径和支架扩张总时间则呈负相关.

  •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作者:洪涛;高炜;陈明;霍勇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例分别于发病后2 h、7 h行直接血管成形术,1例于发病后17 d行择期冠状动脉成形术,术中均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保护病变远端血管并对梗死相关血管行负压抽吸.结果3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血管内吸出大量血栓,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患者症状迅速缓解,其中1例有轻度血管内膜撕裂,但不影响远端血流,未予特殊处理.结论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

    作者:郭金成;张正海;杨连香;孙文清;王爱荣;姚立云

    目的探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8~72岁;发生于造影术后2例,发生于支架置入术后3例,此5例均在超声定位下采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24h复查超声.结果4例患者一次性瘤腔内注射凝血酶500 U后即刻闭合瘤腔,1例注射凝血酶500 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 min后闭合.无肢体栓塞、过敏反应等发生,所有病例24h后复查无复发.结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无创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和平;刘培栋;张怀勇;曲秀芬;宋丽云;黄永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状态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挽救患者生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5例,平均年龄(70.1±8.4)岁,动脉血压<85/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动超声检查射血分数(EF)<42%,伴有明确的急性泵衰竭征象.患者发病24h内紧急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支架术,其中4例同时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术,3例行回旋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血压、心率,应用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5例患者支架术后完全阻塞的左前降支血管再通良好,术后30 min血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收缩压(106.0±11.8)vs(76.2±4.9)mmHg,P<0.01;舒张压(82.4±9.7)vs(56.2±6.1)mm Hg,P<0.01];心率明显下降[(79.2±8.4)vs(109.2±9.1)次/分,P<0.01].术后4 h,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明显改善[EF(48.8±4.7)%vs(34.3±4.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状态时,尤其是年老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使完全阻塞的血管再通,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十分有效和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 滤网保护系统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应用的早期经验(附4例报告)

    作者:罗建方;周颖玲;陈纪言;王丽娟;王硕;李瑜辉;黄文辉;谭宁;李光

    目的评估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中应用滤网保护系统(An-gioguard X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02年6月到7月,共对4名男性患者的4个病变进行了滤网系统(AngioguardXP,Cordis)保护下的CAS,入选条件为颈动脉靶病变狭窄≥70%,且无CAS及滤网放置禁忌证.手术前后按现标准服药及常规处理,CAS及滤网放置和回收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采用镍钛合金的自膨式支架(Smart,Cordis),技术成功包括血管造影和装置使用成功.所有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h均接受神经内科医生的NIHSS评分,完整地评估神经专科的情况.对术后所有病人进行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等临床终点的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9±4)岁,除1例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外,其余均无脑卒中史;各有1例分别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并在GAS前1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靶病变平均狭窄程度为(82±6)%,其中左颈内动脉(1eft internal carotid,HCA)及右颈内动脉(right internal carotid,RICA)病变各有2个.分别对以上4个病变成功置入了4枚自膨式支架及放置回收了4个滤网保护系统,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术期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在回收的4个滤网中均发现6~10个直径为300~400 μm的脱落碎片.结论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应用滤网保护系统是可行和安全的;滤网保护系统的应用可减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栓塞中风的危险.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主干开口病变支架治疗一例报告

    作者:霍勇;王贵松;陈明;洪涛

    患者男性,51岁,主因阵发性压榨样胸痛1个月入院.患者曾于6个月前因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右冠状动脉均正常.

  • 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16例

    作者:李伟杰;贾国良;郭文怡;李成祥;栾荣华;吕安林;王晓燕

    2000年5月至2001年12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共18例,其中2例行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余16例病人进入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组,平均年龄(60±12)岁,男性16例.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作者:溥红波;石延科;苗云波;黄春涛;徐小南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不常见的微血管病性溶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因不明,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TTP报道如下.

  • 药物涂层支架防治再狭窄的研究现状

    作者:苗志林;曾定尹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与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术后6~9个月内部分病人复发,再狭窄率高达10%~60%[1,2].

  • 以球囊携带液体188铼兔颈动脉腔内照射预防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建国;崔长琮;崔翰斌;马爱群;张斌;胡国英;王东琦

    目的评价以球囊携带液体188铼(188Re)兔颈动脉腔内照射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12只兔颈动脉过大球囊损伤内膜后行188Re放射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照射组(n=6),管腔下0.05mm处的吸收剂量为15Gy.全部兔饲养1周后活杀,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照射组内膜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0.04±0.06)mm2 us(0.16±0.04)mm2,P<0.05],管腔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0.65±0.05)mm2 us(0.35±0.03)mm2,P<0.],血管面积大于对照组[(1.04±0.23)mm 2 us(0.81±0.05)mm2,P=0.04].照射中央区管腔面积大于边缘区[(0.65±0.05)mm2 us(0.25±0.06)mm2,P<0.05],内膜面积小于边缘区[(0.04±0.06)mm2 us(0.12±0.10)mm2,P<0.05],内弹力板面积大于边缘区[(0.70±0.04)mm2 us(0.37±0.14)mm2,P=0.06],血管面积大于边缘区[(1.04±0.24)mm2 us(0.63±0.17)mm2,P<0.05].结论以球囊携带液体188Re血管腔内照射通过抑制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来减少再狭窄;边缘效应主要是由于血管的收缩性重塑引起的.

  • 超声消融肺静脉口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均志;杜日映;范作文;孟宪章;孙海燕;陈超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消融肺静脉口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超声消融的安全性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经房间隔途径将超声消融电极置入肺静脉内进行消融,预设温度55~65℃,消融时间60s,消融前、消融后即刻监测心电图,行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并测量右房压(RAP)、右室压(RVP)、主肺动脉压(PAP)及左房压(LAP).术后留养3个月,重复以上检查.结果除一只犬因房间隔穿刺致心包填塞于术后8 h死亡,其余均顺利完成试验.共消融肺静脉19支,平均每只犬3.2支.消融术中均达到有效消融温度(55℃以上,持续30s以上),术后即刻及3个月行电生理检查示消融处均达到有效电隔离.对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亦未发现显著变化.结论超声消融肺静脉口容易达到消融终点,且未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是一种临床上治疗起源于肺静脉内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有效方法.

  • 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贾国良;冯旭阳;张荣庆;李妍;赵新国;王海昌;吕安林;王晓燕

    目的观察恒磁场对离体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人VSMC建立细胞增殖模型,置于1 mT和5 mT的恒磁场中培养48h,用四唑盐比色法和3H-TdR参入法检测两组VSMC的增殖数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恒磁场能逆转AngⅡ所致的人VSMC增殖数量增多,阻止VSMC由静止期(G0/G1期)进入DNA合成期(S期)和有丝分裂期(G2/M期).结论平均磁感应强度为1、5 mT的恒磁场抑制VSMC增殖.

  • 血管内β射线照射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连生;杨志健;马根山;朱铁兵;王晖;黄峻;曹克将

    随着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CAD)介入治疗中的广泛运用,支架内再狭窄(ISR)成为较严重的问题.

  • 冠心病介入治疗对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俞虹;许金鹏;刘莉红

    本文通过对介入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VEDR)和血浆脱落内皮细胞计数(CEC)的检测,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对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葛均波

    自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发明以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从当初的球囊时代进入目前的支架时代.

  • 中国介入医学教育的里程碑--AccuTouch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模拟仪简介

    作者:

  • Coroflex冠状动脉支架系统注册研究

    作者: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系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