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瘤的发病原因与治疗进展探讨(附2例报告)

    作者:刘长福;杨庭树;刘宏斌;陈练;白启才;郭凯;荆晶

    1 临床资料患者1,男性,50岁,因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高脂血症多年,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007年10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瘤样扩张,瘤体近端伴有局限性狭窄85%.针对患者情况,于右冠状动脉中段置入GRAFT 3.0 mm×19 mm覆膜支架,覆盖瘤体;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置入FIREBIRD 3.5 mm×29 mm支架,两支架少许重叠,观察其重复造影及血管内超声(TVUS)显示,结果满意.

  • 三联抗栓治疗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陈宇;文兴扬;杨光成;木森;张雪辉;杨梅;宋福刚

    目的:探讨三联抗拴在治疗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共3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n =16),采用三联抗栓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n =15),采取双联抗栓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联抗拴在治疗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中,有其确切的疗效性,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程,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君

    目的:总结非典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为尽早正确判断川崎病的病情与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研究2007~2010年收治非典型川崎病27例,分析非典型川崎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合并冠状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就诊发病现状,出现次率是口腔黏膜改变,淋巴肿大,球结膜充血,指趾端脱皮,皮疹.结论:川崎病并发症出现较早,应早期诊断治疗.

  • 川崎病伴有冠状动脉瘤治疗方法与疗效研究

    作者:王勋

    目的 研究川崎病件有冠状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21例川崎病伴有冠状动脉瘤患儿,A组应用IVGG,B组应用泼尼松龙联合IVGG,比较2组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指标及冠状动脉瘤的指标.结果 在2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B组在皮疹、四肢末端变化、淋巴结肿大、复发或死亡、PLT、ALB、GLB、TNF-α、RCA/AoA、冠脉瘤2级、异常改变、冠脉瘤消失之间的结果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龙与IVGG联合疗法的治疗疗效在很多方面优于IVGG.

  • MSCT诊断多发冠状动脉瘤1例

    作者:安光哲

    患者男,54岁.多年来胸闷、胸痛,加重2个月.ECG示ST段V4、V5轻度抬高,T波低平,未见异常Q波.心脏彩超示在大动脉短轴切面上,主动脉根部、左心房和肺动脉间可见53mm×33mm的团块状强回声,边界尚清,内回声均匀,诊断心脏占位(图1).

  • 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瘤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浩然;张慧霞;王文馨;赵夕;毛伯龑;刘有军

    目的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研究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 graft,SVG)与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分别作为移植管搭桥手术旷置与结扎冠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时移植管的血流动力学,并以此为根据探讨冠脉瘤搭桥手术移植管的选择与冠脉瘤的结扎与否,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帮助.方法首先分别构建SVG和LIMA搭桥旷置冠脉瘤手术模型、SVG和LIMA搭桥结扎冠脉瘤手术三维模型(three-dimensional model,3D Model)4个模型.然后在建立集中参数模型(lumped parameter model,LPM,zero-dimensional,0D)的基础上,采用几何多尺度方法,将0D集中参数模型与3D冠脉模型耦合计算.研究SVG和LIMA为移植管时流量、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振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不同手术术式左前降支总流量基本相同,约为82 mL/min.OSI:模型1为0.014044、模型2为0.283494、模型3为0.013035、模型4为0.023263.一个周期内平均WSS:模型1为0.4745 Pa、模型2为0.8600 Pa、模型3为0.4424 Pa、模型4为1.699 Pa.结论 当采用SVG桥时,冠脉瘤旷置与结扎两种方式都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当采用LIMA桥时,结扎冠脉瘤有较好的手术效果.旷置冠脉瘤移植管会因高OSI与竞争流较高、桥流量不足导致较不利的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影响手术预期效果.

  • 左冠状动脉主干巨大动脉瘤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作者:杨虹;谭音玲;王怀新

    患者男,18岁,学生,因突发胸痛1 h入院。患者1 h前快步上三层楼时突然出现胸骨后及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休息10 min未缓解,且胸痛持续加重,伴大汗淋漓及黑朦3次,每次持续2~3 min,在院外未做任何处理即来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5.7℃,心率8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88/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楚,全身大汗,表情痛苦,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脏浊音界无扩大,心律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约3 min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及抽搐,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电击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入院后予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五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肝五项、肝肾功能及免疫套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入院后5h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有3项均明显增高:肌钙蛋白﹥10.0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50.5 ng/mL、肌红蛋白612.4 ng/mL。患者入院后持续予利多卡因治疗,并转介入导管室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冠状动脉主干扩张动脉瘤,瘤体大直径26 mm,未见明显钙化影,前降支开口闭塞,未见明显残端影,右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图1、2)。考虑无法行急诊介入治疗,且患者发病时间短,即予溶栓抗血栓治疗。给予尿激酶溶栓、拜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片、低分子肝素等治疗12 d,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并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动脉瘤。发病后3个月患者于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瘤结扎+前降支行内乳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兰中;卫海燕;王芳韵;郑淋;张鑫;马桂琴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分别进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增粗增厚及血栓形态和大小.结论 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更能反映冠状动脉瘤内血栓的真实立体结构,定位准确.

  • 川崎病性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及其并发症的超声研究

    作者:魏亚娟;赵晓兰;刘保民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KD)性冠状动脉瘤(CAA)合并血栓及其并发症的检测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的18例KD性CAA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及并发症.4例冠脉造影证实,1例尸检证实,1例EBCT证实.结果 18例KD性CAA合并血栓患儿共检出46处CAA.22处CAA瘤腔内血栓形成.CAA伴血栓者平均瘤径(10.7±4.6) mm,明显大于不伴血栓者平均瘤径(6.3±1.9) mm.其中巨大CAA 25处,巨大CAA伴血栓18处,占82% (18/22).KD后血栓检出时间10 d~8年(平均1.9年).本组2例发生心肌梗死死亡,1例发生缺血性心脏病,1例因巨大CAA破裂死亡.结论 KD性CAA瘤径越大,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其并发症预后较差.超声心动图可为其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信息.

  • 超声心动图和双源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初步对比研究

    作者:郁怡;孙锟;王荣发;薛海虹;李玉华;金彪;虞崚葳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双源CT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将2种技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及双源CT检查的10例川崎病患儿,观察冠状动脉的扩张程度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数目.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儿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内壁粗糙,共有21个冠状动脉瘤形成,5例患儿扩张的瘤内可见附壁血栓,部分血栓可见钙化.双源CT共观察到29个冠状动脉瘤,其中8个较小或位于中远段的冠状动脉瘤超声心动图未能发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安全、简便、准确、可靠的优势,并能重复动态观察冠状动脉扩张及其演变的全过程,但对冠状动脉远段的病变无法检出,而双源CT可与超声心动图互补,图像与心血管造影图像很相似,已成为无创伤性的新技术.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瘤

    作者:杨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川崎病所致的冠状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各支冠状动脉内径及显示长度,观察冠状动脉内膜及腔内透声情况,冠状动脉扩张内径为4~8 mm,或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CA/AO)>0.3为冠状动脉瘤;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8 mm,或CA/AO>0.6.结果:冠状动脉病变63例,其中冠状动脉瘤16例,巨大冠状动脉瘤6例.累及左侧冠状动脉33例,右侧冠状动脉9例,双侧冠状动脉2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及随访具有安全、简便、可靠、迅速、定位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为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双源CT表现1例

    作者:王朴飞;吕梁;李治

    患者男,22岁,反复心悸6年,伴黑朦2次.4岁时曾高热,持续数日.体检发现心界向左下扩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增宽并瘤样扩张,管壁钙化;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为0.43.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 随访1例高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伴反复心肌梗死患者3年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来提;徐海蓉;热娜古丽·艾尼;宋泽军;赵璇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指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性扩张、直径超过相邻正常冠状动脉的1.5~2.0倍.CAA发生后,由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流异常,易形成血栓及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脏急症.本文报道对1例高龄CAA患者随访3年的结果.

  •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巨大瘤并其内血栓形成1例

    作者:任苓;叶军;陈卫华;葛贻珑

    患儿男,年龄18个月,因发热1周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入院,临床诊断:发热原因待查:川崎病可能.

  • 超声诊断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1例

    作者:彭玲;朱芳;丁明岩;张慧慧

    患者女,39岁,9年前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而接受冠状动脉瘘修补术,后症状逐渐好转;近1年来气短症状反复出现,近2个月因症状加重就诊.超声心动图:右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图1A),远端血栓形成,二尖瓣前叶A2区脱垂,全心大,以双心房为著,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全心腔内血流淤滞,自发显影阳性,右心房内血栓形成(图1B),中度肺动脉高压,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少量心包积液.行瘤腔缝合+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搭桥+血栓清除+二尖瓣及三尖瓣成型+左心耳、房间隔及右心房壁缝合术.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价值

    作者:高玲玲;姚渭清;倪金洪;汪洁;郁怡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 17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位置、走行及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参照KATO冠状动脉造影的四级分法诊断冠状动脉瘤.结果:所有患儿的超声图像均清晰,以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五腔切面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为佳.4例符合动脉瘤诊断,其中3例为2级,1例为3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

  • 左冠状动脉瘤伴室间隔瘘超声心动图误诊左室瘘1例

    作者:侯传举;刘爱英;邓东安;朱鲜阳

    1 病历简介男,26岁,运动后心慌气短10年,1周前晕厥一次入院.查体: 体温36.5℃,脉搏74次/min,血压16/10.7Kpa.平素活动耐力尚可,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无紫绀及杵状指(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90°,T波Ⅰ、avL,V3~V6倒置.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右二弓略突,左一弓小,左三弓略突,左四弓圆钝,心尖上翘,心胸比值0.60.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主冠状动脉瘤合并肺动脉瘘1例

    作者:贺鹏;任波;李玲;顾鹏

    1 病例简介女,70岁.主诉:心悸气促1个月.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提示:左冠状动脉瘤,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于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手术,术后证实瘤体大小、部位及瘘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一致.

  • 动脉导管瘤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作者:曹睿;于明华;虢艳;刘特长

    1 病例简介女,出生后1个月,因干咳5d,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5d后出现连声咳伴喘息并面部发绀住院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峡部左后方见一瘤样异常回声,边界清晰,大小约2.3 cm×3.0 cm.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瘤体内见低速血流信号(图1A).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峡部左后方见一瘤样扩张影,轴位大层面大小约2.3 cm×3.1 cm(图1B).开胸探查,体循环下深低温停循环,发现该瘤体位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正常位置,为中央膨胀型,瘤体大小2.0 cm×3.0 cm,切除动脉导管瘤与动脉导管未闭发出部分近1 cm,切断肺动脉侧动脉导管,行端侧吻合.

  • 8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秀梅;张海燕;何宁;石洁

    总结8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每日做床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肌缺血表现,限制患者剧烈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严密监测心律,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护心功能,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8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178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