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硬化指标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耀辉;黄喜顺;罗美瑄;吴义森;王义涛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高危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差异及其与双源CT (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危对象138例,分别做DSCT冠状动脉成像、baPWV、ABI和血液等检查,按DSCT结果分组后,观察baPWV及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大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和钙化总积分的关系.结果 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大狭窄程度增多,baPWV(≥1400 cm/s)升高,ABI(<0.9)则减少;baPWV随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和钙化总积分增多呈逐级升高趋势,高积分与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的ABI分别较软斑块组和阴性组明显减少,低组与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PWV和ABI是反映动脉硬化较好的指标,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和危险分层的评估参数,联合DSCT可提高对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稳定性、易损斑块的识别,对防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有一定的意义.

  • 探讨双源CT处理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疾病应用分析

    作者:王宇辉

    目的 研究分析双源CT在泌尿系统多平面和三围重建技术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42例泌尿系疾病患者接受双源CT扫描后进行多平面处理和三围重建的结果作为此次研究的内容.结果 依照不同患者的不同疾病来采取不同的重建方式.肾动脉狭窄和分泌期全尿路显示使用强大投影想过非常好,多平面重建能够对占位病变位置、大小等进行比较独到的显示.结论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式可以应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究,以此来进行诊断率的提升.

  • 因心电图异常影响Siemens双源CT检查的故障检修

    作者:相法伟;李桂芝;张永波

    主要介绍了因心电图机故障.导致Siemens双源CT无法进行冠脉检查的检修思路和过程.

  • CT技术进展及维修

    作者:李强

    分析了CT技术的一些新进展,着重探讨了双源CT和自动剂量控制,浅析了当前的维修状况,且给出了一个维修实例.

    关键词: 双源CT CT机维修 曝光
  • 双源CT技术优势分析

    作者:钱英

    本文首先介绍了何谓双源CT,并阐明了双源CT开发的必要性和核心技术.全文对双源CT的成像技术优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 双源64层螺旋CT的日常维护及定期校准

    作者:杨刚;李林;良泉;朱智军

    为了充分发挥双源CT机的优点,本文对如何做好双源CT机的日常维护及定期校准做了相应的探讨.

  • 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探讨

    作者:吕秀玲;王爱军;李炯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患者进行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除固定扫描参数外,主要参考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范围来调节管电压、管电流、对比剂流率.再随机抽取100例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各段血管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评价标准,采用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的平均X射线剂量CTDIVol为11.96~14.25mGy,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CTDIVol为30.36~45.67 mGy)的1/3,总的有效剂量E(2.6±0.9)mSv,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8.2±0.1)mSv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源CT冠脉CTA成像中,采用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对于不能接受高辐射剂量并且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受检人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双源CT中等螺距扫描模式在主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智婷婷;卢铃铨;周星帆;王利伟;殷信道

    目的 评价双源CT高、中、低3种螺距采集方案对主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90例患者进行主动脉全程血管造影,每组包括30例连续患者,A组应用螺距为1.0的双能量采集技术,B、C组分别应用螺距为2.0和3.2的单能量采集技术.比较3组病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A、B、C三组之间的扫描长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采集时间逐渐减少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3种检查方法的主动脉图像均达合格标准.高螺距的图像噪声较高,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B、C三组有效辐射剂量逐渐减少,A与B、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B、C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双源CT主动脉血管造影建议采用螺距为2.0的采集模式.

  • CT不同成像方式在肺动脉血管成像中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永刚;刘洪涛;于巍伟;徐贺松

    目的 探讨CT不同成像方式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中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间于我院检查的初步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25例.组1选用低管电压Flash模式;组2选用高管电压Flash模式;组3选用80/sn140 kV双能量扫描;组4选用100/sn 140 kv双能量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且测量各组患者肺动脉干CT值、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载噪比(Carrier Noise Ratio,CNR)、CT容积计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值(DLP)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 四组图像主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3,P>0.05);各组的肺动脉主干CT值、SNR、C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各组患者的CTDIvol、DLP、ED值,可得出各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组1接受辐射剂量小,组4接受辐射剂量大.结论 双源CT在肺动脉CTA中应用效果良好,其中低管电压Flash辐射剂量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X-care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对患者敏感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光大;时高峰;杨丽;李扬;王琦;杜煜

    目的:探讨双源CT在进行胸部扫描时,使用X-care技术对患者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双源CT胸部X-care扫描模式进行胸部扫描,采用体表检测法测量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在每个患者在剑突下层面选取检测点6个检测点作为感兴趣区,其中面侧取3个,背侧取3个检测点作为感兴趣区。每个检测点放置2个探测器。扫描结束后将检测结果按面侧和背侧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接受辐照剂量,比较单个人面侧和背侧差异和减少率,以及两肺前后部的噪声差异。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面侧和背侧辐射剂量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面侧辐照剂量总和250.30 mSv,背侧辐照剂量总和409.43 mSv,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7.82±2.91)mSv、(12.80±5.29)mSv,面侧比背侧辐射剂量减少约38.9%(P<0.05)。肺前部图像噪声(82.55±3.75)HU,肺后部噪声(82.55±3.75)HU(P>0.05)。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分别为(12.34±3.43)、(12.45±3.42)(P>0.05),图像噪声和SNR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进行胸部扫描时,使用X-care扫描技术,能够在保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的减少受检者面侧接受的辐照剂量,对受检者的敏感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双能量三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 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栋;常英娟;李剑;曹丽娜;石明国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双能量低对比剂量、低对比剂注射流速及低辐射剂量(三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双能量扫描(A组)和常规回顾性扫描(B组).对比评价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终诊断结果 .结果 A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图像所测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及升主动脉根部强化值A

  • 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 肠道图像质量的研究

    作者:李剑;石磊;郑敏文;王栋;刘豹;石明国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肠道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肠道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30例患者,采用Dual-Energy软件Optimum contrast功能,获得佳Blending Center和Blending Width的图像,包括轴位,MPR、MIP及VR图像.将所有图像导入Viewing分析软件进行客观图像质量的测量.所有图像均选择肠道管壁增厚的部位进行测量主动脉强化CT值,增厚的肠道壁的CT值,脊柱旁的CT值以及背景的噪声,并计算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所有图像主观评分均由2名具有多年影像诊断经验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评分.结果 静脉期两组图像主动脉和肠道壁强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性.而两组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8、4.6和4.2,P值均小于0.05,其中非线性融合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100 kV图像.结论 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能够提高肠道成像的图像质量,提高图像的可诊断率和优良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双能量CT碘图评估肝硬化血流灌注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唐永强;石磊;李剑;石明国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图定量法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灌注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收集正常人群及肝硬化患者肝脏双能量CT增强扫描图像及临床资料各30例,记录肝硬化患者肝脏各段动脉期(Ia)、静脉期碘值(Ip)、动静脉期CT值,计算肝动脉碘分数(AIF=Ia/Ip)及门静脉碘浓度差(PVIC=IP-Ia).结果 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肝左右叶间分别比较,Ia、Ip、AIF、PVIC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肝硬化组间比较各碘值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动脉期CT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CT值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代双源CT(DECT)碘图成像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灌注的变化,为肝硬化患者定量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 体内泌尿系结石的双源CT双能量成像

    作者:张挽时;杨琪放;孟利民;郭和清;严景民;刘红明

    目的 初步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区分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可行性.方法 对6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检查,男41例,女23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3±16)岁.测量计算80 kV和140 kV图像结石的HU差值、HU比值和双能量指数(DEI).使用双能量软件分析结石成分.收集结石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此结果为标准,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结石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两两比较.软件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到55例患者治疗后的体外结石标本.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磷酸钙结石、草酸钙结石和混合含钙结石的HU差值分别为18±12、214±21、329±35、360±49、458±97和497±110,HU比值分别为1.04±0.02、1.36±0.02、1.49±0.04、1.50±0.08、1.52±0.05和1.53±0.04,DEI分别为0.006±0.004、0.062±0.002、0.089±0.006、0.095±0.013、0.107±0.011和0.112±0.012,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0.185、121.574、69.480,P<0.001).组间两两比较,尿酸结石与其他结石的HU差值、HU比值和DEI有统计学差异(P<005);胱氨酸结石与其他结石的HU比值和DEI有统计学差异(P<0 05);磷酸镁铵结石与草酸钙结石、混合含钙结石的HU差值和DEI有统计学差异(P<0 05);胱氨酸结石与草酸钙结石、混合含钙结石的HU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磷酸钙结石与混合含钙结石的DEI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比较,双能量软件正确诊断4例尿酸结石、1例混合尿酸结石、2例胱氨酸结石和11例草酸钙结石;另外,2例磷酸钙结石、29例混合含钙结石、1例尿酸铵和草酸钙混合结石、1例混合尿酸结石和4例磷酸镁铵结石均识别为草酸盐成分.结论 DSCT双能量成像分析体内结石成分具有可行性,使用双能量软件可以较好地区分体内的尿酸结石、混合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和含钙结石,但区分磷酸镁铵结石以及不同成分的含钙结石尚存在困难.

  • 双能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作者:张唯唯;张华

    自从CT发明后,能谱信息就开始被用来对物质进行区分和描述.为了实现一台双能CT,其设计需要满足对放射源和探测器的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三款双能CT,并着重观察这三种不同设计的双能CT对扫描剂量的影响.

  • 双源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研究

    作者:桂李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非老年人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能够及早地发现冠心病,对指导医生制定积极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仍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我们通过对不同年龄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心电图(ECG)改变、血液生化指标、双源CT冠脉成像(DSCT)与冠脉造影(CAG)结果分别进行比较,旨在评价双源CT对冠心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 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余波;雷杜晶

    目的 分析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疑似患主动脉病变且进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检查,试验组应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试验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分数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A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双源CT肺动脉栓塞低剂量高浓度优维显对比剂的应用

    作者:殷月慧;王荣芳;孙希芹;王文刚

    目的:探讨双源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优维显对比剂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30例肺动脉血管栓塞成像(CTA)分为2组,A组:采用优维显300mgI/mL对比剂剂量为80mL、生理盐水20mL;B组:采用优维显370mgI/mL对比剂剂量为50mL、生理盐水20mL.注射速率均为4mL/s.根据原始图像和大强度投影(MIP)像,评价两组病例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结果:两组病例均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小动脉分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非标准部位,两组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虽然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明显高于A组.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程度评分,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双源CT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成像使用优维显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 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在心脏成像和冠脉造影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李伯扬;马宁耶

    双源CT对心脏成像以及冠脉造影具有重新定义的价值,它使CT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DSCT由两个发射管及两个相应的检测器组成,应用64层CT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降低扫描时间和患者的暴露剂量,并且不受患者心率的影响.

  • 双源CT在儿童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相法伟;王荣芳;季乐新;耿海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儿童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超声显示肾积水或其它泌尿系统病变的患儿行双源CT平扫、肾实质期扫描(注药后10s)及延迟扫描,将原始资料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图像重建,获得完整的尿路造影影像.结果:12例儿童泌尿系统成像均获得了满意的三维图像,双源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24/24).结论:双源CT尿路造影适用于儿童泌尿系疾病检查,它具有超高速、低辐射剂量和三维显示等优点,可作为儿童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752 条记录 1/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