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思铭;张丽华;张海波

    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基石。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新研究进展,对 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理学特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周忠江;侯玉清

    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急剧进展及发生心脏事件的重大病理改变,抗栓治疗尤其是抗血小板治疗自然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干预环节.阿司匹林与早期的P2Y12受体拮抗剂(第一代噻氯吡啶ticlopidine、第二代氯吡格雷clopidogrel)长期占据抗血小板治疗优势地位,但药物上市后临床研究显示:二者存在多种缺陷及不足.譬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相对较弱;氯吡格雷虽然抗血小板疗效明显比阿司匹林增强,但其为非活性前体,需经肝微粒体酶CYP3A4/5及CYP2C19代谢为活性形式,因而氯吡格雷存在明显个体间疗效差异以及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而降低其疗效.氯吡格雷起效缓慢,即使大剂量负荷给药,需经2h后才能发挥明显血小板抑制作用,不能满足急诊介入治疗对血小板的即刻快速抑制要求.另外,对于不能进行介入治疗而需要外科干预的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作用消失时间较长.鉴此,近年来一系列新的强效抗血小板制剂进入临床,现简介如下[1-3].

  •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师树田;聂绍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现行ACS管理指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可逆的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P) P2Y12受体拮抗剂,近年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针对替格瑞洛的药理特点、临床研究、临床指南推荐以及药物经济学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

  • 微小核糖核酸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异质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刘军;尹彤

    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但存在药物反应异质性所致的严重缺血/出血风险.寻找能够预测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个体差异的生物标志物,对于个体化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蕴含丰富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其中具有调控血小板P2Y12受体编码基因(P2RY12)表达的microRNA与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的相关性备受关注.本文将针对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相关的血小板microRNA的生物学特征、相关性研究和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P2Y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董慧宇;陈献华;钟文英;吴彦卓;徐明波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抑制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因此研发P2Y1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血栓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的P2Y12受体拮抗剂有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和坎格雷洛,这些药物虽然在抗血栓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氯吡格雷抵抗、出血量增加风险、用途单一等.因此研发新颖的抗血小板药物显得尤为重要,ClopNPT作为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正在研究阶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药动学实验结果,充分显示出抗血小板方面的优势.本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总结对比P2Y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 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胜男;赵志刚

    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血栓事件.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但其疗效受限于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相互作用和起效缓慢等.目前,一些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如普拉格雷、替卡格雷等)已经进入临床,几项大型临床试验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本文对比了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与氯吡格雷在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血栓性疾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韩聪凡;冯文化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防止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因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热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聚集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两药联用导致的出血率增加以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使其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文从ADP受体和凝血酶受体拮抗剂和Xa因子抑制剂这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 替格瑞洛对择期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影响

    作者:张倩;刘晓刚;白玉鹏;余意君;胡立群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择期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择期行PCI的患者245例,其中替格瑞洛组58例,氯吡格雷组18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PCI术前及术后72 h的血肌酐水平(Scr)、血尿酸(SUA)水平、肌酐差值和绝对值、血尿酸差值以及CIN的发生情况.结果:对择期PCI患者,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术前Scr和S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2 h Scr和S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2组术前及术后72 h Scr差值、Scr绝对值和SUA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CIN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择期PCI患者,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显著增加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虽在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仍要警惕替格瑞洛加重CIN高危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尤其是,替格瑞洛在CIN高危患者中的安全性仍需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在PCI围手术期,予以预防性治疗很有必要.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P2Y12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作者:刘圆圆;李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心脏急性缺血性综合征,而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的严重并发症.ACS合并CS患者常伴肝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影响药物的活化代谢,亦是ACS患者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是ACS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P2Y12受体抑制剂是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常用药物,但部分患者用药后而表现为血小板高反应性,亦增加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

  • 血小板功能检测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丁鹏;刘惠亮

    阿司匹林与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标准疗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取得相同的获益.由于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血小板功能检测可能成为抗血小板治疗中平衡出血与血栓事件的有效工具.但目前关于血小板功能检测能否带来临床获益仍有争议.本文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指导的血小板个体化治疗作一概述.

  • 血小板功能试验监测P2Y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研究进展

    作者:孔繁强;任静;门剑龙

    P2Y12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而监测治疗后血小板功能变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血小板功能试验是评估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残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重要方法 ,主要包括透射光法血小板聚集试验(LTA)、电阻抗法血小板聚集试验(WBIA)、血管舒张剂刺激磷酸蛋白(VASP)、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00型(PFA-100)和VerifyNow系统.这些试验监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血小板残留反应性的能力各不相同,评估效果也各有不同.其中,LTA是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经典方法,便捷而廉价,但易受操作和环境干扰;WBIA临床应用较少,缺乏评估临界值;VASP对血小板功能变化敏感,但试验复杂且成本高;TEG能监测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但指导治疗的安全性还需要验证;PFA-100监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明确;VerifyNow有效可靠,但成本过高.临床研究证据显示,LTA、VASP和VerifyNow系统能敏感反映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且与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相关.

  • 心血管疾病抗血栓的新靶点P2Y12受体

    作者:陆雷;吴建波;张怀勤

    阿司匹林的应用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但其有限的抗血小板效果及近来发现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驱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通过其代谢产物作用于血小板ADP受体亚基,目前称为P2Y12(过去称P2T,P2TAC,P2YADP或P2Ycyc)受体拮抗剂,显示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天然的P2Y12受体拮抗剂ATP有快速而直接的作用.AR-C69931MX,就是类似ATP的一种拮抗剂,对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聚集、分泌凝血活性物质有抑制作用.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注射AR-C69931MX能获得快速稳定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t1/2仅几分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给这些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 血小板 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骁康;王肖龙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新的研究,对临床上应用的各类 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 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顾颖;李攀;杨雅薇;马丽萍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可逆的P2Y12受体拮抗剂,其起效快、作用强,停药后血小板功能可迅速恢复.它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个体差异小,不受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患者仍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能明显降低心血管血栓发生率,且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文主要介绍替格瑞洛的药动学、药效学、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P2Y12受体拮抗剂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石屹城;宋晓伟;赵仙先;秦永文;荆清

    目的 研究P2Y12受体拮抗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HT29结肠癌和MDA231乳腺癌两种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HT29移植瘤裸鼠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各20只,替格瑞洛组19只;MDA231移植瘤裸鼠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及替格瑞洛组各4只.分别使用磷酸缓冲液、氯吡格雷混悬液和替格瑞洛混悬液进行灌胃.裸鼠灌胃10 d后处死,测定肿瘤质量和体表面积,观察P2Y12受体拮抗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HT29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肿瘤质量(1.20±0.12)g,体表面积(233.60±20.77)mm2;氯吡格雷组肿瘤质量(0.99±0.08)g,体表面积(192.30±13.28)mm2;替格瑞洛组肿瘤质量(1.04±0.11)g,体表面积(211.10±19.21)mm2;3组间肿瘤质量及体表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231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肿瘤质量(0.65±0.17)g,体表面积(149.80±27.08)mm2;氯吡格雷组肿瘤质量(1.04 ±0.24)g,体表面积(183.80±30.18)mm2;替格瑞洛组肿瘤质量(1.08±0.35)g,体表面积(201.30±45.62)mm2;3组间肿瘤质量及体表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Y12受体拮抗剂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研究现状

    作者:王华斌;陈莉;任宇;苏国强

    P2Y12受体是存在于血小板表面的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血小板异常聚集所致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氯吡格雷即为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一,但因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等缺陷,其疗效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发备受关注.综述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的血小板P2Y12受体及其拮抗剂研究的新进展,包括P2Y1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模式以及P2Y1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为高效低毒的抗血小板聚集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 抗血小板聚集药——坎格雷洛四钠盐

    作者:

    坎格雷洛(代号:AR-C69931MX)是一种非噻吩并吡啶类直接作用型P2Y12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还可作为静脉注射用速效抗血栓药物.坎格雷洛可迅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且在体内不经代谢就能产生活性.体外实验发现,坎格雷洛可减少ACS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反应,表明该药物可能还具有疾病改善功能.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坎格雷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氯吡格雷,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另外,坎格雷洛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与糖蛋白p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相当,能更好地控制出血时间.坎格雷洛还可增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t-PA)的纤溶效果.目前进行的Ⅲ期临床实验将进一步考察坎格雷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银妆;陈碧莲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必备用药,其中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中活跃的一个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研究,不断地开发出系列新药.本文就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临床指南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吗啡对P2Y12受体拮抗剂药代及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严娇;李慕鹏;阳勇龙;陈小平

    吗啡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P2Y12受体拮抗剂能快速、强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并降低再发栓塞风险,吗啡为心绞痛治疗的常规用药.既往有研究指出,吗啡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的血药浓度、减弱其抗血小板作用,并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基于健康受试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随机试验也证实,吗啡与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普拉格雷同样存在类似的药物相互作用.尽管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仍存在吗啡合用P2Y12受体拮抗剂,然而,目前综述两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较少.因此,该文基于既往实验性、观察性和随机临床研究,概述吗啡与P2Y12受体拮抗剂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冠脉支架术后口服多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发生抵抗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钟桃娟;柯于梵;萧湛潮;伍卫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口服多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发生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74例ACS行PCI术患者,男女比例为3.5:1;平均年龄(67.8±11.8)岁(40~91岁).氯吡格雷治疗占113例(64.9%),普拉格雷治疗占20例(11.5%),替格瑞洛治疗占41例(23.6%).于PCI术后连续服用阿司匹林和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5d或以上(中位数为11d,范围5~180 d),之后采用VerifyNow系统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根据血小板反应性结果分为非抵抗组(PRU< 208)和抵抗组(PRU≥208).[结果]P2Y12受体拮抗剂抵抗者57例(32.8%),其中氯吡格雷抵抗占55例(48.7%),普拉格雷抵抗占2例(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替格瑞洛组未检出抵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是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2Y12受体拮抗剂抵抗以氯吡格雷抵抗为主,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为氯吡格雷抵抗和PCI术后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