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중국개입심장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8812
  • 国内刊号: 11-31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霍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重/肥胖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曾勇;逯春鹏;张抒扬;沈珠军;黄超联;商丽华;方全

    目的 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segment elevation resolution,STR)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评价超重/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患者,分析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和MBG,并进行临床随诊.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组、肥胖组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多于体重正常组(MBG 0/1级三组分别为44.6%、64.3%和30.6%,MBG 2/3级三组分别为55.4%、35.7%和69.4%,P=0.027),超重组、肥胖组ST段回落不全也多于体重正常组(STR<50%三组分别为39.3%、57.1%和22.2%,STR≥50%三组分别为60.7%、42.9%和77.8%,P=0.017).但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为16.1%、17.8%和16.7%,P=0.978).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预测价值[RR 2.46(95%可信区间0.64~6.57),P=0.128].结论 在成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超重或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微循环的障碍,但随诊期间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高展;杨跃进;陈纪林;乔树宾;李建军;徐波;秦学文;姚民;刘海波;吴永建;袁晋青;陈珏;尤士杰;高润霖

    目的 观察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时罪犯病变的特点,推断这类患者AMI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4月到2006年4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61例既往PCI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62.1±10.0岁,男性88.5%)罪犯病变位置为左前降支(LAD)47.5%、右冠状动脉(RCA)39.5%、左回旋支(LCX)13.0%.在既往PCI 1年后,除了阿司匹林的应用率无明显变化(93.8%比100%,P=0.113)外,全部患者均停用了氯吡格雷,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调脂药的比率明显降低(与PCI后1年内比较,分别为46.9%比75.0%,P=0.001;34.4%比70.8%,P=0.001;28.1%比77.1%,P=0.000).61例患者的罪犯病变特点: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12例(19.7%),晚期和晚晚期血栓形成6例(9.8%),非支架内血栓43例(70.5%),没有支架内再狭窄因素引起.AMI距既往PCI的时间:1个月以下者13例(21.3%),除了1例因术后3天在另一支冠状动脉发生斑块破裂外,其余均因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1个月~1年者16例(26.2%),其中4例为晚期血栓形成,12例为非支架内血栓;1年以上者32例(52.5%),除了2例为支架内晚晚期血栓形成,其余30例均为非支架内血栓因素.结论 既往PCI患者AMI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斑块破裂.冠心病二级预防对减少PCI术后AMI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64层螺旋CT成像与导管法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

    作者:严红;张黔桓;靳立军;张斌;董太明;黄美萍;谭绍恒;郑君惠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69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减少>50%定义为显著狭窄.结果 在69例患者冠状动脉的788节段(血管直径≥1.5 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778节段(98.7%),其中64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9%和99.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和95.1%.如果在方法学上进行校正,敏感性将达91.8%.结论 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95.2%)较高,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初步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作者:于扬;李建平;霍勇

    目的 总结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4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80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患者比例(35.6%比22.1%,P=0.003)、血脂代谢紊乱比例(74.4%比55.7%,P<0.001)、陈旧心肌梗死比例(21.1%比13.2%,P=0.032)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57.8%比41.3%,P=0.00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患者舒张压水平(73±9.0 mm Hg比70±7.0 mm Hg,P<0.001)、三酰甘油(1.99±1.34 mmol/L比1.51±0.84 mmol/L,P<0.001)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65±0.91 mmoi/L比4.33±0.91 mmol/L,P=0.001)均显著升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单支、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及病变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陈旧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并不轻于晚发患者,对于早发冠心病患者亦应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同时应加强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 分叉病变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琴花;盖鲁粤;杨庭树;王禹;刘宏斌;陈练;杜洛山

    目的 观察比较应用药物支架治疗分叉病变时对开口狭窄的分支血管的不同处理方法(即支架治疗、单纯球囊扩张和不处理分支)的疗效.方法 入选93例主支血管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引起直径≥2.0mm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大于50%的、于术后6~12个月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根据分支血管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3组,即主支和分支血管均置入支架组(简称支架组)、主支置入支架、分支血管单纯球囊扩张组(简称球囊扩张组)和主支置入支架、分支未处理组(简称未处理组).观察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于术后6~12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时,虽然分支开口狭窄程度在支架组和球囊扩张组仍优于未处理组(三组分别为40.21%,40.76%和80.23%;P<0.001),但三组间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分别为33.33%,25.00%和12.50%;P=0.08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10%,29.17%和25.00%;P=0.523).结论 对支架置入后开口狭窄的分支血管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法(如支架置入、单纯球囊扩张)同未处理组相比,并没有改善远期临床预后.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心房利钠肽和脑钠肽的变化

    作者:鲍慧慧;程晓曙;杨人强;吴延庆;苏海;李萍;姜醒华;程应樟;俞建华;游志刚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及不同心律时,外周静脉血中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与血液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成功行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36例,其中窦性心律11例,心房颤动25例.于PBMV术前及术后1天、3天取外周静脉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链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P、BNP值;用心导管测定左房平均压(LAP)、肺动脉压(PAP);术后1天行超声心动图测左房内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跨瓣压差(MPG).结果 PBMV术后ANP逐渐下降,由术前216.09±73.84 pg/mL降至术后1天188.70±59.22 pg/mL,术后3天140.70±41.53 pg/mL(P<0.05),其中窦性心律组比心房颤动组ANP下降明显(64.09±32.89 pg/mL比32.93±25.73 pg/mL,P<0.05).术后,窦性心律组中BNP先升高、后降低,由术前545.50±206.20 pg/mL升至术后1天662.00±270.16 pg/mL,术后3天降至430.05±206.30 pg/mL(P<0.05);而心房颤动组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ANP降低(△ANP)与LAP下降相关性好(r=0.565,P<0.01),BNP的差值(△BNP)与MPG的差值(△MPG)呈负相关(r=-0.474,P<0.05),而△ANP/△BNP与MPG下降负相关(r=-0.556,P<0.05).结论 PBMV术后,窦性心律患者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浆中ANP、BNP下降明显.PBMV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ANP/△BNP比值是反应MPG变化的有效指标.

  • 冠状动脉西罗莫司支架内晚发血栓形成——造影与血管内超声的发现

    作者:李珊;王禹;盖鲁粤;王峙峰

    病例1男性,40岁.2005年6月28日在当地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005年6月30日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示:左前降支(LAD)近段局限性狭窄90%(图1),2005年7月4日置入Cypher Select 3.5 mm×18mm支架(图2).患者既往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不良;吸烟20支/d.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福辛普利等,未戒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差.氯吡格雷服用满1年至2006年7月停用.2006年8月3日突发持续胸痛,当地医院心电图(ECG):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5 mV;心肌酶:CK4 340 U/L.

  • 起搏器囊袋皮肤愈合不良移位治疗成功三例

    作者:曲海波;李占全

    本篇报道我院346例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有3例出现囊袋皮肤愈合不良,有的导致破溃感染,终经移位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

  • 左主干闭塞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王宇光;赵卫东;张志晶

    患者 60岁,男性,因"突发胸骨后疼痛3 h"于2006年10月15日11时30分入院.该患者入院前3 h无诱因突发剧烈胸骨后闷痛伴大汗,面色苍白,伴一过性意识障碍.门诊测血压80/60 mm Hg,予多巴胺静脉滴注后收入病房.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心绞痛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吸烟20~30支;饮酒史30年,每日250 g;无阳性家族史.入院时查体:血压90/60 mm Hg(多巴胺静脉滴注状态下),脉搏64次/min,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双肺无啰音,心率64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 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吴名星;胡信群;黄河

    患者男,43岁,因持续胸痛5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h起床后无诱因感左心前区持续性闷痛,伴出汗、濒死感.在外院于发病1 h后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无效而转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20余年.入院查体:脉搏68次/min,血压130/70 mm Hg,颈静脉无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及V4R导联ST段抬高0.15~0.3 mV,Ⅱ、Ⅲ、aVF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

  • 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一例

    作者:洪浪;王洪;李林锋;陈章强;赖珩莉;尹秋林;邱赟;李彬

    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心慌、心悸、乏力两年余加重10天入院.查体:血压130/70 mm Hg,心率90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评价猪急性冠状动脉闭塞侧支循环状态及影响因素

    作者:徐晤;张超群;吴建东;王志荣;夏勇;李东野

    目的 评价猪急性闭塞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状态及硝酸甘油和酚妥拉明对其的影响.方法 使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测定14头小型家猪正常状态及急性闭塞后左回旋支的血流频谱,并观察冠状动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和酚妥拉明对其的影响.结果 急性闭塞10 min时回旋支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APV)明显低于正常(0.97±1.05 cm/s比25.78±4.36 cm/s,P<0.01),应用硝酸甘油和酚妥拉明后梗死相关血管变为反向或双向血流,APV绝对值(8.32±1.53 cm/s和8.54±2.15cm/s)较用药前明显增加(P<0.01);闭塞后90 min时及重复应用上述两药后APV分别为0.99±1.14 cm/s、9.02±1.47 cm/s和8.95±2.36 cm/s,闭塞90 min较闭塞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两药后AP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猪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自身建立不足,硝酸甘油和酚妥拉明均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

  • 大豆苷元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海燕;吕树铮;刘舒;王绿娅;陈韵岱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Wistar鼠共24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低剂量[50 mg/(kg·d)]大豆苷元组和高剂量[100 mg/(kg·d)]大豆苷元组,每组各8只;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术后5周实验终点放血处死动物,取血清分别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二醛(MDA);取术侧颈总动脉,切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管腔面积均显著增加(三组分别为86 893±83 452 μm2,199419±103 352 μm2和222 324±56 154 μm2,P<0.01),内膜面积显著减少(三组分别为234 370±125 697 μm2,147 651±94731 μm2和17 651±9473 μm2,P<0.01),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之比值显著降低(三组分别为172.0%±48.0%,41.3%±25.0%和6.7%±2.3%,P<0.01);三组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豆苷元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的变化

    作者:王玉艳;苏加林;毛源杰;薛林;赵春玉;宋以信;霍勇

    目的 通过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不同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包括RGS2、RGS3和RGS4 mRNA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系统生理学表型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HR与正常血压对照组Wistar大鼠经颈动脉插管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测定心重指数(heart weight/body mass,HW/BM)和左室质量指数(1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提取主动脉和心肌组织总RNA,逆转录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RGS2、RGS3和RGS4 mRNA水平.结果 SHR组收缩压(229.2±30.6 mm Hg比121.2±12.8 mm Hg,P<0.01),HW/BM(0.34±0.01比0.26±0.01,P<0.01)和LVMI(0.28±0.01比0.21±0.01,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HR组RGS2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主动脉中降低41.5%(0.69±0.14比1.18±0.26,P<0.05),心肌中升高3.3倍(0.20±0.04比0.06±0.01,P<0.05);SHR组主动脉和心肌中RGS3 mRNA水平分别较对照组升高4.2倍(1.51±0.20比0.36±0.06,P<0.01)和4.6倍(3.16±0.36比0.68±0.09,P<0.05).SHR与对照组主动脉和心肌RGS4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主动脉RGS2 mRNA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Y=-0.003X+0.89,P<0.05);心肌RGS2 mRNA水平与HW/BM(Y=1.56X-0.35,P<0.05)呈正相关.大鼠主动脉和心肌组织RGS3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并分别与收缩压(Y=0.01X-0.65,P<0.05)和LVM I(Y=23.8X-4.2,P<0.05)呈正相关.结论 SHR大鼠主动脉选择性RGS2降低和RGS3升高可能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发病,心脏RGS2和RGS3 mRNA水平升高与心肌肥厚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相关,提示RGS2和RGS3可能成为高血压及其心脏并发症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 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作者:霍勇

    近三十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迅猛发展,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介入诊疗手段的滥用和应用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在国际上和国内均亟需对介入诊疗技术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普及.

  •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亮点追踪

    作者:杨军生

    作为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介入心脏病学的新进展自然引起了国际上广大介入医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此,我们摘选会议期间的两个热点话题,与大家分享.

  • 对分叉病变分型及治疗策略的探讨

    作者:陈纪林

    国际上对分叉病变有多种不同的分型:DUCK分型将分叉病变分为6型(图1),此分型缺点是分型过多,但又未包括分叉病变的所有类型.1998年欧洲PCR介入大会介绍了另一种分叉病变的分型,即Lefevre分型(图2),该分型以分支开口与主支病变的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分为4型,其中1型包括2个亚型,其缺点是缺乏规律性,不容易记住,同时亦未包括所有分叉病变的类型.

  • 长冠状动脉支架大压力释放后球囊撤出困难一例

    作者:张言镇;蔡跃红;赵新祥;赵丽梅

    患者男性,61岁.因突发胸痛1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静脉溶栓再通.8 d后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左前降支近段60%~95%弥漫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其余血管无严重狭窄.拟对左前降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用Meverick 2.0 mm×20 mm球囊由远到近对左前降支病变给予1 013.25~1 215.50 kPa(10~12 atm)扩张,球囊扩张良好,血管残余狭窄60%.

  •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解读

    作者:杨跃进;高展

    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介入器械不断开发完善、介入技术不断创新成熟以及介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并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继药物、外科手术后的又一个新兴的主流治疗方法.其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及时引进、同步发展和逐渐普及也为我国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作出了积极贡献.

  •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脏介入手术临床资质(2007年修订版)》解读

    作者:颜红兵;吴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成熟治疗方法.据统计,2003年美国PCI例数超过了100万例,心脏科医师中有大约25%可以施行PCI.PCI作为一项复杂精细的技术,需要规范手术过程和操作,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即资质),以保证手术质量,使其能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PCI技术和相关器械的进展,PCI指南的更新,其资质要求也应随之改进.为此,2007年7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学会(ACC/AHA/SCAI)对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且增加了非PCI介入治疗部分,发表了新的心脏介入手术临床资质要求[1],值得我国有关机构借鉴.

  • 中国心导管室现况与规范化需求

    作者:吕树铮;宋现涛

    心导管室初是用于观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成人瓣膜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伴随着心肺转流术的发展,心导管室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发明,使得心内科医师开始探寻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那个时候导管室还很少,多数局限于大的科研学术机构.上世纪60年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心导管室的发展.

  • 药物支架治疗症状性心肌桥一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作者:施鸿毓;陈晖;仇兴标;关韶峰;侯旭敏;舒振林;方唯一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一种冠状动脉走行解剖异常,因冠状动脉的某个节段行走于心肌中,导致收缩期管腔受压而产生狭窄甚至闭塞,而舒张期恢复正常.由于检测手段的不同,文献报道的MB的发病率相差很大,从尸检的15%~85%,到冠状动脉造影的0.5%~16%[1].虽然大部分单纯MB患者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但少数症状严重MB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目前对于这类患者的处理尚无统一的观点.本文介绍1例药物支架治疗症状性MB取得良好效果,并对相关文献作一回顾.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