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髓穿刺失败后的补救

    作者:李瑞林;张仁汉;申鸿

    骨髓涂片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指标之一,尤其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意义重大.作为骨髓涂片检查基础的骨髓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四大穿刺之一,几乎每个临床及检验医师都会操做,但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本身的特点造成了骨髓穿刺的特点,即越是正常及良性病变的患者越容易成功,越是恶性疾病患者穿刺成功的难度越大.

  •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实验诊断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贤贵;张曦;孔佩艳;刘红;刘思恒;王平;墙星;邓小娟;张洪洋;冉岑霞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骨髓实验诊断体系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以骨髓涂片检查、切片检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为基础,建立骨髓实验诊断体系。体系内容包括实验流程和诊断结果评价体系。实验流程的检验顺序为:(1)骨髓涂片、骨髓切片;(2)FCM分析和染色体培养分析;(3)FISH探针检测。诊断结果评价体系以骨髓涂片(BMA)和病理切片(BMB)作为定性诊断指标,特异性的FCM或免疫组织化学(IHC)的免疫表型和FISH探针的基因表型作为分型依据。CAA结果作为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各项检测技术的实验操作按常规进行。结果总例数为115例,BMA和BMB完成检查各115例,FCM完成74例,FISH 85例,CAA 23例。各单项检出阳性率分别为BMA 72.17%,BMB 89.96%,FCM 90.54%,FISH 54.12%。实验诊断体系综合分析检出率为100%。单项比较,BMB和FCM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MA和FISH,差异显著。将75例淋巴结病理确诊为NHL患者的诊断结论在定性、免疫分型和病理分型3个层面上,做骨髓实验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其吻合率分别为98.67%,91.94%,72.00%,说明骨髓诊断NHL在较精准的病理分型水平上还有差距。结论骨髓实验诊断的各单项技术对NHL-BMI的诊断有其临床价值,也有不足和局限。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检查是基本方法,可以做出定性诊断。进一步做 FCM 或 IHC 可以明确免疫分型,配合FISH及CAA可以得到精细的病理分型诊断。多技术联合应用的实验诊断体系是诊断NHL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NHL-BMI的诊断正确性和阳性率。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眼眶髓细胞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陆晓茜;艾媛;朱易萍;高举

    患儿女,1岁9个月,因发现“右眼球突出1月余、右眼眶后肿块切除术后20余天”收入我科。入院前1个多月患儿因右眼球突出,院外头颅MRI检查发现右侧眼眶下、右侧上颌窦区及左侧中颅窝底肿块影,不伴发热、畏光、视物模糊等。术中发现上颌窦内灰绿色腐肉样新生物,内含骨质样碎渣性新生物,含毛发样物质和牙组织。术后病理检查示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 CD43(+)、MPO(+)、CD99(部分+)、LCA(-)、desmin(-)、CD56(-)、myogenin(-)、NSE (-)、CD1a(-)、Langerin(-)、Ki67约30%左右,牙齿脱钙未见异常。结合免疫表型结果考虑为:(1)髓细胞肉瘤;(2)畸胎瘤(成熟型)。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入院查体:T 36.2℃,P 102次/min,R 20次/min,BP 80/53 mm Hg,右眼突出,右侧颌下扪及一约1.5 cm×1.5 cm的淋巴结,活动度可,质中,无压痛,皮温不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3.5×109/L,ANC 0.49×109/L,Hb 116 g/L, PLT 187×109/L。AFP 5.2 ng/L。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髓系原始细胞占51%,胞质内大量颗粒,胞核折叠卷曲,原始细胞 POX染色阳性率78%,考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骨髓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结果:CD13(+), CD33(+),CD64(+),MPO(+),CD34(-), CD117(-),CD16(-),CD56(-),CD10(-), CD19(-),CD20(-),CD5(-),CD3(-), CD7(-),CD79a(-)。AML 相关融合基因及FLT-ITD、C-kit/D816V、NPM1、CEBPA等突变基因均阴性。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头颅CT示:扫描层面内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填充,累及鼻中隔,窦壁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内少许软组织影,左侧颞窝软组织块影。结合骨髓涂片检查结果,考虑诊断“AML”和“髓细胞肉瘤”。但因手术切除组织中含骨质样碎渣样新生物以及含毛发样物质和牙组织,不能排除畸胎瘤(成熟型)。再次行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MPO(弥漫+)、ERG (弥漫核+)、CD34(-)、CD68(PGM1-)、CD25(-)、TRAP(±/-)。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终诊断为:(1)AML;(2)髓细胞肉瘤;(3)畸胎瘤(成熟型)。按照AML 化疗给予DAE 方案诱导化疗(柔红霉素20 mg d1,3,5,阿糖胞苷50 mg d1~3,VP1650 mg d1~5)。化疗d18复查骨髓提示AML 完全缓解。患儿右眼无突出,复查头颅CT 示较之前右上颌窦及左颞窝肿块影有减小,左上颌窦软组织影消失。随即行第二疗程DAE 方案化疗,过程顺利。复查骨髓示AML 完全缓解像。第三次(2014-7-11至2014-7-17)予以MA 方案(米托蒽醌及阿糖胞苷)治疗,现患者一般情况好,继续于我院化疗。

  • 对一例5岁患儿M蛋白的血清免疫学分析

    作者:汪萍;沈霞

    患儿男,5岁.于1997年因关节疼痛伴全身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2000年8月,因关节疼痛伴发热,作淋巴结活检为反应性增生,骨髓涂片检查(BM)提示:见异常淋巴细胞.患儿于2001年2月到本院门诊就诊.膝关节片显示:右胫骨上段溶骨性破坏.BM提示:增生性骨髓象.血象:WBC 4.1×109/L,HB 107 g/L,PLT 219×109/L.生化:血清球蛋白58 g/L,经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法国HYDRASYS Sebia)可见γ 34.6%,并且呈现单株峰.继续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出现双M蛋白: IgM伴λ轻链型和IgG伴λ轻链型.免疫球蛋白定量(Behring BN100 散射比浊法) IgG 8.7 g/L、IgA 1.2 g/L、IgM 37.7 g/L、κ 1.1 g/L、λ 9.2 g/L.显示M蛋白所属Ig部分显著增高,非M蛋白所属Ig部分并无显著降低,再经流式细胞仪作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型,结果为CD19(-)、CD20(-),进一步提示了此阶段B细胞已成熟至浆细胞.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多浆膜腔积液1例

    作者:高云阁;张军学;高峰

    患者男,49岁,以周身乏力1年,加重伴低热、气短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周身乏力,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巨脾,外周血示白细胞20×109/L,经骨髓涂片检查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羟基脲治疗,自觉症状好转,脾脏回缩,白细胞控制在10×109/L以下.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作者:刘文英;窦方媛

    1 病例介绍 病例 1 患者女性,58岁,2007年1月以"发现左乳内侧肿物1周"入院,该肿物质硬、无痛、活动度差、与皮肤组织无粘连,无乳头内陷及溢液.患者无既往肿瘤病史及家族史,血象、骨髓涂片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包括CEA、CA153等癌性标记物均无异常.超声检查:左乳内上低回声实性占位,大小约4.0cm×2. 2cm×3.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边呈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轻度增强,CDFI肿块内可见丰富高阻动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不除外乳腺癌.穿刺活检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型,免疫组化CD20(+)、LCA(+)、CD3、CD43、CD45RO及CD7均小细胞(+)、CD79a(+)、Vim(+)、PAX-5(+)、CK(-)、Syn(-)、 CgA(-)、CD30(-)、CD56(-)、TdT(-)(图1~5).其他影像学检查全身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未发现肿瘤浸润.

  • May-Hegglin异常骨髓涂片中包涵体与Dohle小体鉴别方法分析

    作者:陈海云;薛小霞

    May-Hegglin异常及感染性疾病在骨髓涂片中均可出现包涵体,因其形态较接近,而且这两种包涵体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故在骨髓涂片检查时需要对二者进行鉴别.单独瑞氏染色下形态鉴别有一定困难,作者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应用瑞氏-姬姆萨氏染色与糖元染色联合检查的方法可较好解决此问题,现报道如下.

  •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作者:严香菊;李琳;童莉

    患者男,21岁,因发热(体温39~41℃,呈弛张热型),伴腹胀、腹部间断钝痛、食欲差3周入院。入院前曾多次于其他医院就诊,给予头孢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此患者系四川来衡水打工者。入院查体:体温40.5℃,贫血貌,意识清楚但精神很差,双侧颈部、腹股沟可触及多肿大的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可,有触痛,心肺无异常发现,肝大,于肋下缘6 cm ,剑下44 cm可触及,质软,轻压痛,脾第一测量线12.5 cm ,第2测量线14.5 cm ,第3测量线-2.5 cm ,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白细胞1.40×109/L ,红细胞2.52×1012/L ,血红蛋白为:63.5 g/L ,血小板计数值为28×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0.642,淋巴细胞占0.250。免疫球蛋白IgG 13.5 g/L ,IgM 0.88 g/L ,IgA 1.10 g/L ,红细胞沉降率15 m m/h ,2次外周血液细菌培养均阴性,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以发热及贫血待诊行骨髓穿刺。骨髓涂片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形态大致正常,巨核细胞不少,血小板少见。组织细胞比例增高,并在组织细胞的胞质中发现形态规则、大小较一致的卵圆形包涵体,即酵母型荚膜组织胞浆菌。诊断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并给予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等药物治疗,效果甚佳,已痊愈。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小青;严怀秀;刘晓伟;任晓云

    我院自1994年12月以来,采用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骨髓移植(HDT\|ABMT)治疗实体瘤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例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男3例,女3例,年龄28~54岁.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2例,其中1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B 细胞来源),ⅢB,伴腹腔内巨大肿物,LDH 500 U/L,常规化疗5个周期,移植时为CR1;另1例为滤泡型 B 裂细胞性,ⅢB,间断化疗加局部放疗,病程2年,4次复发,移植时病情进展,常规化疗无效;霍奇金病(HD)1例,混合细胞型,ⅢB,间断化疗,病程3年,3次复发,移植时病情进展,常规化疗无效;卵巢癌1例,恶性纤维上皮瘤,Ⅳ期,曾行手术,全身及局部化疗,移植时出现肝、肠系膜转移,大量腹水;小细胞肺癌2例,T4N2M0,ⅢB,常规化疗达 PR,很快复发,移植时其中1例出现心包、大血管及颅内转移.6例经骨髓涂片检查均未发现骨髓浸润.

  • 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现状

    作者:赵新民

    1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AML的确诊主要依靠骨髓涂片检查.其分型基本与成人相同,即M1至M7型.大约有20%的患儿仅通过其原始细胞形态和组化染色难以鉴别白血病类型,应行细胞遗传学和免疫表型分析,以利于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AML亚型之间的鉴别[1].Downs 综合征的婴儿型急性白血病应与一过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相鉴别.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应注意到成人或大龄儿童假性白血病的表现有时类似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如在药物或绿脓杆菌感染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即可在骨髓中出现早幼粒细胞的一过性增殖.出现假性白血病时,血小板计数多正常,其白细胞减少的程度较AML更为显著(<1.0×109/L),早幼粒细胞含有明显的副核区(Golgi体)并缺乏颗粒,也不见奥氏小体.故疑有假性白血病时,如能观察数日,可看到骨髓中幼稚细胞的成熟,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亦增多,则可与APL区分开来.

  • 骨髓涂片结合活检诊断120例血液病患者的分析

    作者:褚金龙;邢桂芝;李伟;高彩凤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常用、主要的方法,但由于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骨髓涂片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诊断.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而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结合同步分析可弥补骨髓涂片检查的不足,能真实地反映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组织结构变化等情况,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的准确诊断率,对血液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用两种不同的骨髓检验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性对比

    作者:杨伟;陈良娟

    目的:对比分析用两种不同的骨髓检验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被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骨髓涂片检查法和骨髓活检法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然后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用骨髓活检法检测异常形态浆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骨髓涂片检查法检测异常形态浆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用骨髓活检法检出骨髓增生程度为Ⅲ级~Ⅴ级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用骨髓涂片检查法检出骨髓增生程度为Ⅲ级~Ⅴ级的患者人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用骨髓活检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骨髓涂片检查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用骨髓涂片检查法相比,用骨髓活检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左上腹巨大囊性肿物1例误诊分析

    作者:吕振琪;辛波;衣枫;郑泽霖;曹路宁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病历号A88448,于1991年9月7日因上腹胀痛3.5个月,肿物48d入院。患者平素体健。骑自行车跌倒后发病,当即感左上腹隐痛,未治疗,10d后于当地医院就医,未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无效,且出现乏力,并逐渐加重,2个月后左上腹出现一鸭卵大小的包块。到营口市中医院就医,检查脾大,WBC 270×109/L,诊断为白血病,口服马利兰治疗,乏力减轻,WBC降至7×109/L,但左上腹包块逐渐增大,至入院时已达儿头大小。查体:肝大肋下3横指,质中等度硬,左上腹巨大肿物,上界位于左肋弓下,下界达髂嵴水平,囊性感,活动度欠佳,无触痛,未触及结节及切迹。辅助检查:WBC 6×109,Sg 0.62。钡透示胃向右前移位,呈垂直位与脊柱重叠,胃充盈良好,粘膜正常,无充盈缺损及龛影,十二指肠球呈三角形。入院前1周B超检查示肝脏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脾脏被压向左外上方,大小正常,左腹部有一巨大肿物,边缘光滑,上界位于肋弓内,下界达髂嵴,内侧已超越中线,肿物前后径17.6cm,其内部回声前部为液性,后部可见不规则实质性回声团声,表面不光滑,并略有浮动感;胰腺探查不清。诊断为腹部以液性为主并有混合成份的肿物,来源以胰尾可能性大(胰尾囊腺瘤或癌)。入院后2周复查B超:左上腹可见一肿物,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6肋间,下界至脐水平线下1.0cm,前后径13.5cm,肿物内呈液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反射,脾大小正常,似被肿物推向后方,肿物上界与肝左叶相邻,但并无明显粘连,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肋下1.0cm,剑突下3.0cm,肝内光点粗密,回声增强,分布均匀,但未见占位性病变,胆囊正常,胰腺探查不清,诊断为左上腹混合性肿物,不除外来自胰腺。骨髓涂片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G/E为5∶1,粒细胞系增生活跃,约占有核细胞75.5%,其中晚幼粒比例偏高,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系增生尚可,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全片查到4个核细胞,血小板分布多见,呈慢粒缓解征象。入院诊断: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脾肿大,内侧越过正中线,下界达脐下,前缘上方部分为正常脾组织,其余均为囊肿改变,引出棕褐色液体约3 000ml,其内有坏死组织。行脾切除,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病理号:109720。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出现胫骨浸润1例

    作者:孟秋;张志南;高晓冬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岁,2000年11月22日因左腿剧痛半月、发热1d入院.患儿1997年5月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符合诊断标准),经VP方案化疗缓解,并进行了6个疗程的VDCP等巩固维持治疗.近2年未进行任何治疗.查体:T:38℃,无贫血外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左下肢活动受限,小腿中上段压痛明显,皮温不高,无红肿(4d后出现肿胀).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及骨髓涂片检查均正常,左胫骨X线片示上端前外侧骨膜呈层状增生,其下方骨皮质不整齐,密度减低,结构模糊,髓腔未见异常.4d后复查:骨改变范围明显扩大,且出现骨皮质锐利边缘消失及层状骨膜反应中断的现象,软组织未见肿胀.遂给予VDLP方案化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左腿痛及肿胀消失,活动自如.随后口服巯嘌呤和甲氨喋呤维持缓解治疗1个月,再复查骨片,病变范围明显缩小.

  • 致命的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聂丽华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高热伴咽痛、鼻塞、流涕3天,门诊查外周血三系减低而住院.查体:肝、脾肿大,全身皮肤粘膜出血明显,黄疸,肾功能异常、神经精神症状.骨髓涂片检查吞噬性组织细胞(即噬血细胞)增多,占35.5%.

  • 骨髓活检切片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刘隽;胡钧培;常春康;彭永军

    骨髓病理检查包括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其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部分恶性血液病病人的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另一部分恶性血液病病人在骨髓涂片检查中无法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行骨髓活检切片检查.本研究对72例初发恶性血液病病人的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结果进行研究比较,特予报道.

  • 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作者:林鸣深;陈玉;胡晓蕾;赵志钢

    患者男,43岁,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因间断发热6个月、呕血1 d 入院。患者6个月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出现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回国。先后就诊于浙江省内多家医院均无明显好转。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4℃,颜面水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平脐,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肝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3.2×109/L,红细胞计数3.05×1012/L,Hb 90 g/L,血小板计数8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5×109/L,淋巴细胞计数0.7×109/L,血涂片未见异常细胞,ALT 77 U/L。大便隐血试验(++)。腹部 B 型超声:肝回声改变,脾肿大,左肝稍强回声团,血管瘤首先考虑;肝多发囊肿,胆囊多发息肉。胃镜:贲门黏膜隆起,胃底息肉,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散在糜烂。胸部 CT:两肺散在感染;两肺多发结节灶;心包少量积液;肝脏多发小囊肿可能;脾肿大。入院后予抗感染、对症治疗10 d,仍反复发热、咯血,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行骨髓涂片检查:可见大量利杜体(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见图1。

  • 以结节团块为特点的巨球蛋白血症肺部浸润1例报告

    作者:李镛;顾学章

    患者,女性,69岁,刺激性咳嗽3 d入院;入院前3 d内因劳累后受凉出现咳嗽,少痰,无痰中血丝,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患者曾因关节疼痛至上海某医院就诊,通过血IgM及骨髓涂片检查,诊断为"巨球蛋白血症".体格检查无发热,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正常,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实验室检查资料:白细胞4.9×109/L,中性白细胞46.4%,血沉52 mm/h;鳞癌相关抗原0.10 mg/L,神经烯醇化酶1.55 mg/L,癌胚抗原4.20 mg/L,糖类抗原199 U/ml;痰涂片未找到癌细胞;胸片显示两肺多发性结节和团块阴影(图1),拟诊为"肺部肿瘤可能"收治入院;胸部CT:两肺多发性不规则团块状阴影,左侧同时伴有空腔(图2).入院后使用一般抗菌素治疗(头孢呋新,丁卡),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胸片、胸部CT,病灶未见明显改变,后在CT定位下行"右后肺"穿刺活检,病理示肺组织、肺泡间隔间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其中见一个多核细胞.另见小块肺组织、肺泡上皮增生.酶标:KP-1+(间质),CEA-,EMA+(肺泡),Ckpan+(肺泡);抗酸(-).结合患者有巨球蛋白血症病史,遂考虑肺部病变为巨球蛋白血症肺部浸润,排除肿瘤,予以出院,门诊随访.

  • 小剂量阿糖胞苷致高热、呕吐1例

    作者:吴颖;杨瑞芬;李烽

    患者男,50岁,1996年初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996年3月8日入我院血液科,查体见中度贫血貌,脾肋下2 cm.血常规示:白细胞173.1×109/L,Hb 75 g/L,Plt461×109/L;骨髓涂片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HA化疗1疗程及口服羟基脲、甲异靛、皮下注射干扰能等治疗,1996年7月30日复查骨髓象达完全缓解,此后长期皮下注射干扰能,定期复查血象均正常.

  • 394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分析

    作者:钟礼瀑;吴青青

    目的了解骨髓涂片对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检测情况.方法对394例临床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在394例恶性淋巴瘤中有骨髓侵犯者占18.5%(73/394).其中48例霍奇金病并发白血病者占4.2%,另34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有骨髓侵犯者占20.5%,并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者占14.2%.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较常见,应把骨髓穿刺涂片当作恶性淋巴瘤的一种常规检查.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