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向川;梁材;卫小春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1988年1月至2008年6月关于桡骨远端骨折于术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5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腕关节功能,骨折复位后X线位置、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eta分析发现: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OR=0.23,95%CI 0.11-0.48,P<0.05)、可以良好复位(OR=0.20,95%CI 0.10-0.39,P<0.05)、减少并发症的发生(OR=0.29,95%CI0.17-0.49,P<0.05),但患者满意度方面低于非于术治疗(OR=0.32,95%CI 0.14-0.75,P=0.009).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应该关注患者的要求及期望值.

  • π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曾明;赵新建;张健平;谭健韶;张毅

    目的 探讨π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根据AO分型:A3型5例,C2型7例,C3型9例.术前掌倾角为-34°~21°,平均-15°;尺偏角-10°-21°,平均14.5°;桡尺骨相对长度-2.0~0.5 cm,平均-1.2 cm.均采用π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术,术后平均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行功能锻炼.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术前、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尺骨远端相对长度.结果 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掌倾角为8°~170°,平均13.2°;尺偏角为16°~29°,平均22.7°;桡尺骨相对长度为0.9~1.6 cm,平均1.3 cm.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后:前臂旋前60°~87.,平均75.0°;旋后72°~97°,平均87.7°.术后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t和Werley标准评分: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未出现肌腱断裂、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π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术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动力髋螺钉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韩小平;曹力;张克远;李纲;彭理斌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2例采用DHS治疗,为DHS组;28例应用DHS联合CPC治疗,为联合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60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半均14.8个月)的随访.DHS组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切割股骨头1例,发生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Harris评分评定结果:优10例,良16例,可6例,优良率为81.25%.联合组无内固定物松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未发生髋内翻畸形;Harris评分评定结果:优1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2.9%.两组患侧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22,P=0.10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C明显提高了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物的稳定性,能有效解决因骨质疏松导致螺钉在股骨头颈内移动或切出的问题,避免发生内固定失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其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周期短,临床效果满意.

  • 不同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稷杰;金丹;魏宽海;林昂如;王钢

    目的 探讨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佳手术方式. 方法 自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3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或Ⅰ类拇指缺损者进行手术修复.37例患者中,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5例,指腹推进皮瓣修复5例,示指背侧皮瓣修复6例,桡动脉皮瓣修复2例,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皮瓣修复9例.其中拇指尺、桡背侧动脉皮瓣的设计以拇指尺、桡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拇指桡、尺侧纵轴线上距甲沟(2.2±0.2)cm处为旋转点,皮瓣面积大可达3.5 cm×4.5cm.结果 术后3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0±0.8)个月.拇指桡、尺背侧动脉皮瓣修复组拇指外形大部分满意,指腹二点分辨觉为5~10 mm,指间关节活动范围为0~70°,由于吻合了桡神经分支与指神经末端,皮瓣术后恢复S_2以上感觉百分比达86.7%、66.7%.结论 拇指桡背侧动脉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佳选择,全拇指脱套伤在特殊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应用桡动脉皮瓣.

  •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杨长远;罗光平;肖业生;朱钧;刘洪

    目的 探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系统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1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系统复位、固定,通过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将伤椎塌陷终板骨块推顶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40个月,平均18.5个月.平均每个椎体灌注磷酸钙骨水泥5.5 mL;2例术中发牛椎管内渗漏,术后患者无神经症状加重;根据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系统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降低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 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作者:范华强;黄长明;沈瑞群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的个体差异. 方法对100名健康受试者的膝关节侧位片在PX电子系统下找到股骨等距点(i点),测量i点到髁间窝后缘过顶点(OT)距离,先用2×2析因分析探讨四组年龄段(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中年龄、性别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再用SNK-q统计学方法对这四组年龄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i点至髁间窝后缘过顶点距离为7.5~15.1 mm,平均(10.5±1.4)mm.不同年龄组间i点至OT点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3,P=0.042),不同性别间两点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245,P=0.042),而年龄与性别这两因素之间无明显交互效应(F=0.456,P=0.714).20~30岁组与>50岁组、40~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0岁与20~30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0岁、40~50岁、>50岁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距点的测定应有个体差异,术前X线片测量及术中双监视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等距点.

  • 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作者:徐天同;夏英鹏;申庆丰;田融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1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63例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至末次复查时,全部病例均获得植骨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胸腰段脊柱生理弯曲得以维持,无继发后凸畸形及椎管狭窄.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A-SIA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明显改善,脊髓神经感觉(t=2.759,P=0.025)、运动(t=4.616,P<0.05)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骨一期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作者:史德海;李东会;刘斌;金文涛;蔡道章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利用同种异体跟腱骨一期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2000年7月至2005年2月收治15例患膝前后交叉韧带断裂但对侧膝关节完好者,在关节镜下先对合并存在的半月板损伤进行修复,然后使用2条同种异体跟腱骨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亚急性期或慢性期(>3周)重建12例,急性期(<3周)重建3例.手术前后采用IKDC和Lysholm评分系统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随访结果与对侧健康膝火节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6~40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根据IKDC评分,术前所有患膝关节功能都严重异常,术后9例患膝功能改善为止常,5例接近正常,1例异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改善为术后(90±4)分,差异有统汁学意义(t=15.660,P<0.05.结论同种异体跟腱骨可用于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疗效满意.

  • 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孙玉强;梁吉华;陈圣宝;唐明杰;曾炳芳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并发异位骨化(H0)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9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中,男147例,女46例,平均年龄34.4岁;合并颅脑外伤31例.损伤1周内手术者15例,1~2周者121例,2~3周者34例,超过3周者23例.回顾性对手术方法、伴发损伤、伤后延迟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髋臼舣柱骨折术后HO形成的影响.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238 min(150~330 min),术中平均出血1453 mL(450~4400 mL).平均随访44.2个月(14~84个月),HO发生率为39.9%(77/193),其中Ⅰ度39例,Ⅱ度23例,Ⅲ度15例,手术时间与HO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R=0.207,P=0.071).其中颅脑外伤组14例,非颅脑外伤组63例,两组HO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1);伤后不同时期内手术后HO发生情况分别为:1周内2例,1~2周者38例,2~3周者21例,大于3周者16例,延迟不同手术时间的H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5);HO分级与疗效无显著相关(R=0.041,P=0.722).手术切口中清除坏死的臀小肌后,仅15例(7.8%)发牛严重的HO.结论 髋臼双柱骨折术后HO的形成与是否伴有颅腩外伤无显著相关,与延迟手术时间高度相关,清除坏死臀小肌和手术区域其他坏死肌肉可以减少术后HO的形成.

  • 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松;勘武生;谢鸣;郑琼;陈明;方真华;徐敏超;潘昊

    目的 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2期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47例踝火节2期创伤性关节炎行踝上截骨术治疗,31例获得完整随访.12例行开放性楔形截骨术,其中10例胫骨内侧开放件楔形截骨术即时矫正踝关节内翻,此间有3例在即时矫正内翻的同时行跗管松解术,2例因踝关节严重内翻畸形愈合,截骨同时在Ilizarov治疗器下缓慢牵张矫正原始畸形愈合;19例行腓骨退旋延长术.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31例获得12~43个月(平均27.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3周(11~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4.1周(12~19周).术后12个月踝火节AOFAS评分为63~92分,平均84.3分,其中优14例,良11例,一般6例,优良率80.6%.术后2例出现内侧切口裂开,1例发生内侧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均经换药保守治疗痊愈.3例术后出现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2例患者在近随访时X线片示关节炎有轻微进展,予以关节腔注射施沛特保守治疗后而无需手术即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2期创伤性关节炎,近期可获得满意效果.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宝军;刘振宇;赵亮;李亚东;刘长贵

    目的 评价AO角钢板、动力髁螺钉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9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53例;年龄31~68岁,平均53.6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AO角钢板固定组(n=22)、动力髁螺钉固定组(n=29)、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n=41).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Kolment疗效标准评价结果.结果 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除1例在骨折局部应用骨水泥患者在4个月内末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在4个月内骨折愈合;1例逆行交锁髓内钉病例在术后6个月时发牛再骨折.三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功能评价方面逆行交锁髓内钉组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定位准确、固定牢靠,相对钢板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易复位、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及肌肉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有明显优势.

  • 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作者:范存义;阮洪江;汪银锋;蔡培华;曾炳芳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11例儿童(10~14岁,平均12.9岁)肘内翻患者(其中2例同时存在10°内旋)进行微创肱骨髁上楔形截骨,保留对侧骨皮质与骨膜的完整,存骨折上下端钻人2枚螺丝钉,调整旋转角度,螺钉间用钢缆进行接骨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 周后行功能操练.结果 11例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0~45 d,平均36.3 d,无一例感染与神经损伤发生;术前肘关节内翻角度35°±5°,肘关节功能:屈曲125°±10°,伸直10°±5°.所有患者获得20~42个月(平均33.5个月)随访,术后肘关节外翻角度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32,P<0.05);肘关节屈曲130°±8°,伸直8°±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前伴有内旋患者术后内旋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的方法对儿童肘内翻进行治疗,具有骨膜剥离少、骨折端稳定、骨折愈合快的优势,并可以改善旋转畸形,对肘关节伸屈功能无明显影响.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邬江;陈斌;徐永清;苏踊跃;陈汉芬;陈兵;孙晓娟;郭远发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种并发症,早期手术治疗已被众多骨科医生所接受~([1]).而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亦在不断发展更新,目前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材料种类较多.

  • 后路内固定技术在颈椎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齐新生;茅志湘;赵锡江;张梦

    颈椎创伤往往需要采用经颈后路手术,而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其手术适应证、固定效果、技术难度和手术安全性有所不同,需要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颈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17例颈椎创伤患者(伴颈髓损伤10例),报告如下.

  • 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探讨

    作者:罗春山;李波;田晓滨

    寰椎爆裂性骨折也称为Jeffersons骨折,是头部受到垂直方向应力作用的结果,可造成高位颈段脊髓损伤及椎动脉损伤而危及生命.上颈段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在,手术具有高难度及高风险性,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及对该类损伤的深入认识,临床诊断水平有所提高,漏诊率大大降低,认为只要合理及时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自2003年2月至2008年7月我科共收治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 外侧壁重建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作者:胡春林;黄淮;孙大川;颜文;李俊光

    跟骨骨折的治疗经历了"非手术-手术-非手术"的曲折过程,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治疗难以解剖复位,外形及功能恢复达不到满意效果.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开放复位内固定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加,不少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让骨科医生备受困扰.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73例81足,全部采用外侧壁重建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经掌侧入路关节镜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作者:欧阳侃;王大平;陆伟;张洪;彭亮权

    近年来,腕关节解剖研究进展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I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足尺侧疼痛及远侧尺桡关节不稳的一个基本因素,关节镜下修复周围型的TFCC损伤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 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许世忠;汪群力;姚伦龙

    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力大的关节,踝关节骨折早期处理不当而演变成陈旧性骨折者,将出现关节疼痛、关节不稳等严重并发症.1999年3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陈旧性踝关节骨折28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扩髓与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C2型胫骨骨折的长期随访比较研究

    作者:周锦年;赵继军;路通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粉碎性胫骨骨折较为常见,由于小腿解剖学特点,其骨折不愈合率较高,临床处理较为棘手.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具有可闭合复位、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等优点,成为治疗粉碎性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1]).从1997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并获得长期随访C2型胫骨骨折41例,并与同期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双基因共表达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李若飞;李建伟;党晓谦;王坤正;柏传毅;包理中;娄高杰

    目的 合成和筛选nogc66-siRNA干扰片段,克隆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构建含nogu66-siRNA和NGF-β双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方法 设计针对nogo66的siRNA,插入载体pGenesil-1.1,转染大鼠胶质瘤C6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筛选有效的干扰质粒;培养人MI-Apaca-2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得到人NGF-β基因,插入T-easy载体;将pGenesil-1.1与pAAV-MCS进行重组,得到含U6和CMV双启动子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pAAV-U6/CMV-EGFP;将nogo66-siRNA和NGF-β分别插入pAAV-U6/CMV-EGFP中,构建含nogo66-siRNA和NGF-β双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结果 干扰质粒pGenesil-nogo66-siRNA测序显示干扰序列正确;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各条带相对亮度有差异,转染pGenesil-nogo66-siRNA-1和pGenesil-nogo66-siRNA-2使nogo基因表达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pGenesil-nogo66-siRNA-1使NOGO蛋白表达下降73%,转染pGenesil-nogo66-siRNA-2使NOGO蛋白表达下降78%,与未转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粒T-easy-NGF-β酶切可见3000 bp、736 bp条带,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酶切pAAV-U6/CMV-EGFP、pAAV-U6-nogo66-siRNA/CMV-EGFP可见4300 bp、800 bp条带,转染细胞后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酶切pAAV-U6/CMV-NGF-β、pAAV-U6-nogo66-siRNA/CMV-NGF-β可见4300 bp、736 bp条带;质粒pAAV-U6βnogo66-siRNA/CMV-NGF-β测序显示载体中的基因序列止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nogo66-siRNA与NGF-β双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为深入研究脊髓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实验基础.

  • 复合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在修复大段骨缺损实验中的血管化评价

    作者:吴雪晖;罗飞;谢肇;许建中;曾玲;孙东

    目的 评价复合了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组织工程骨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实验中的血管化情况.方法 自体骨髓通过不同方法的体外培养,获得EPCs及经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脱钙骨基质(DBM)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用墨汁灌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期实验组(EPCs+BMSCs+DBM)、自身对照组(BMSCs+DBM)、阴性对照组(DBM)的骨组织血管化情况.结果 各组手术后2周骨缺损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血流量开始升高,4周和8周时达到峰值,12周后开始下降.实验绀的新生血管数量和局部血流量在术后2、4、8周明显高于自身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血管排列更整齐.结论 复合EPCs的组织工程骨在修复大段骨缺损时,能促进早期血管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成骨.

  • 双向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成骨与成血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欣;张春林;王金武;郭尚春;孙辉;芮碧宇

    目的 探讨双向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形成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BMSCs共存体系的体外成骨与成血管的能力.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BMSCs.贴壁细胞分为四组:A组(单纯的BMSCs组)、B组(成骨诱导的BMSCs组)、C绀(内皮诱导的BMSCs组)和D组(双向诱导的BMSCs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表面抗原,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基质胶成血管法观察四组细胞体外成血管的能力.结果 ①经流式细胞学检测,分离培养的BMSCs主要表达CD90、CD105和CD44;BMSCs向内皮细胞诱导1周后,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CD133的表达升高,而CD90和CD105的表达减少,相比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继续向成骨细胞诱导1周后,细胞表面抗原CD44和HLA-DR升高,相比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D组的钙结节大于B组,而A组和C组未见钙结节形成.③体外血管新生试验中,C组的管道数目与面积大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未见管道形成.结论 BMSCs双向诱导形成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BMSCs共存体系,在体外共培养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钙结节,而且可以形成微血管,有利于骨组织和血管联合构建,是一种良好的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

  • 髂骨不同置钉方式在腰-髂重建结构中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于滨生;庄新明;李泽民;郑召民

    目的 评价髂骨单枚短钉、单枚长钉和双枚短钉技术对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7具成人新鲜尸体L_(2-)骨盆标本用于实验.于L_(3-5)间行椎弓根钉固定,并将该结构定义为本研究的完整状态.完整状念测试后,制作骶骨全切的失稳模型,并进行三种髂骨钉技术的L_(3-)髂骨间钉-棒稳定重建,A组:双侧单枚髂骨短钉;B组:双侧单枚髂骨长钉;C组:双侧双枚髂骨短钉.三种髂骨置钉技术均在同一标本上按随机顺序建立,短钉和长钉的长度分别为70 mm和130 mm.在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施加800 N压缩和7 N·m扭转载荷,记录L_(3-)髂骨间的结构刚度并比较.结果 A、B、C组的结构压缩刚度分别是完整状态的73%、76%和108%,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A和B组的结构压缩刚度低于完整状态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组的结构扭转刚度分别占初始状态的72%、79%和109%,A、B两组间、完整状态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组的结构扭转刚度低于完整状态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完全切除后,单枚髂骨长钉难以恢复局部的初始稳定性,双侧双枚髂骨短钉在抗压缩和扭转方面均显著高于双侧单枚髂骨钉结构,并且可获得与初始状态同等的稳定性.

  • 运用高频率低能量振动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施鸿飞;梁国穗;张颖恺;秦岭;熊进;陈一心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性的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闭合性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模型(n=55),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7).骨折后第5天开始对治疗组使用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平台(35 Hz,峰振幅0.3 g)治疗,对照组则行假治疗.采用二维(X线)及三维(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方法和生物力学测试对骨折愈合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2周治疗组新生的矿化骨痂在上维及三维定量分析中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4).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骨折愈合率(85.7%)高于对照组(57.1%),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属性也优于埘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可刺激骨折部位骨痂的生成及矿化,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组织移植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现状

    作者:鲁谊;李奉龙;姜春岩

    巨大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治疗难点,目前仍无巨大肩袖损伤的通用定义,与欧洲将损伤涉及2个以上肌腱划分为巨大肩袖损伤不同,北美地区将巨大肩袖损伤定义为撕裂的直径大于5 cm.需要指出的是,巨大损伤与不可修复的肩袖损伤不是等同的概念:不可修复的肩袖损伤是指在清除无血管组织后,把上臂置于体侧内收位时,肌腱组织的质量很差,以至于不能行初期的直接肌腱-骨修复.国际上已出现利用多种组织移植来治疗大或巨大肩袖损伤的尝试,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获得成功.

  • 邂逅一瞬间——王满宜教授滇缅爱心扶贫纪实

    作者:高堪达

    "当我正愁无钱入学之时,是王伯伯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了我极大的求学动力!"这是今年11月30日,家住滇缅边境一个贫困山村的高三女学生发出的肺腑之言.

  • 我国甲流死亡病例中孕妇占13.7%

    作者:

    卫生部12月9日通报我国甲流疫情,并对重症和死亡病例有关情况作出说明.针对近来见诸媒体的"国内甲流死亡病例80%是孕妇"的传闻,卫生部通过统计数字予以否认.通报称,我国内地甲流死亡病例中,孕妇病例约占13.7%,所以占比例与其他国家报告数据相比并无异常.

  • 我国药品安全监管要"转守为政"

    作者:

    今后,我国药品安全监管要改变以往面对药害事件等被动应急的工作模式,转守为攻,更注重主动预防.

  • 9款先进医疗机器人

    作者:

    关键词:
  • 医改"破冰"医疗保障得到快速推进

    作者:

    今年是医改,"破冰"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建设快速推进的一年,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步".一是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我国决定将2亿多城镇非居民纳入基本医疗的保险体系.

  • 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再添五名院工

    作者: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09年新增院士名单,今年共产生35名院士,有5人来自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

  • 汉英骨科词汇(8)

    作者:梁平

    关键词: 汉英 骨科
  • 和谐骨科辉煌共铸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在厦门胜利召开

    作者: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于11月19日在厦门隆重开幕,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刘雁飞,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健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 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中心学习见闻与感悟

    作者:康庆林

    今年8月20日至10月12日,我有幸到位于俄罗斯库尔干市的Ilizarov中心学习,成为一名Ilizarov fellw.

  • 英国推出"仿生指"让残缺人士断指"复生"

    作者:

    在<终结者>系列科幻片中,未来机器人灵活的手指与真人一模一样.

  • 开放性跟骨骨折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Ladislav Nagy;王簕;杨云峰

    根据现有的六项病例报告评价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证据不足.其中两项研究对随访2~10年的病例按Gustilo评分对创伤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为一般或差,在这两项研究中,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处理后的并发症影响了骨折治疗.在所有研究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即使大部分患者慢性感染终得到了治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接受了截肢术治疗.现有的研究证据不足以说明何种治疗方法佳,因此,应通过大样本对照研究来分析何种治疗方法更合适该骨折.

  • 临床病例讨论——带骨骺腓骨头骨瓣联合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内侧纵弓前部损伤

    作者:盛加根;姜佩珠;范存义;孙鲁源

    病历摘要患儿,女,10岁.因右足被车轮碾压后"疼痛、流血"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右足碾压伤"急诊行清创内固定术,术后予抗感染、换药及对症治疗.因治疗1月余右足伤口仍不愈合并伴有骨外露、骨缺损而来本院就诊,门诊以"右足背软组织缺损、感染伴骨缺损"于2002年8月13日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