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继发骨折的影响

    作者:邢帅;杨勇;王永刚;胡旭昌;张苍宇;康学文

    目的 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资料,以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资料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术后未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比较两组患者PKP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差异.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矢状面位移[(26.86±33.55) mm]、胸椎后凸角(47.62°±10.73°)大于对照组[(4.05±31.93) mm、41.10°±8.17°],腰椎前凸角(35.29°±8.77°)、骶骨倾斜角(22.71°±5.80°)、骨盆入射角(45.38°±7.49°)小于对照组(41.71°±9.19°、27.43°±5.29°、51.19°±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骨盆倾斜角和胸腰椎后凸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VCF患者矢状面位移、胸椎后凸角越大,腰椎前凸角越小,PKP术后可能越容易出现非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大骨盆入射角是OVCF患者PKP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

  • 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顾文奇;徐宏威;施忠民;梅国华;薛剑锋;邹剑;王晓康

    目的 探讨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Lisfranc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0 ~ 70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均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果 18例患者获终随访,时间1~7年(平均4年).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56 ~ 97分,平均81.9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7分,平均1.7分.随访期间出现2例中足创伤性关节炎,伴持续疼痛,经口服药物及支具保护后,仍无明显改善,后经关节融合术治愈,余患者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骰骨撑开植骨及辅助外固定治疗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可有效恢复外侧柱长度,固定效果可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

    作者:徐永清;吴一凡;熊鹰;余斌;郭远发;何晓清;范新宇;吕乾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6例58处不同部位的四肢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16 ~ 83岁,平均4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4 d,平均8d.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术后功能恢复等评估疗效. 结果 52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按照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3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2.3%;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术后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方式多变灵活,操作简单,且骨折复位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针对创伤导致的四肢骨折治疗效果良好.

  • 终板破裂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影响的研究

    作者:车荟;马成;李游;赵峰;任永信

    目的 探讨终板不同破裂程度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终板破裂程度分为轻微组(17例)和严重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VAS、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轻微组伤椎高度压缩率、VAS评分、ODI、SF-36评分均低于严重组,严重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压缩率、VAS评分、ODI、SF-36评分较术后6个月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终板破裂程度对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无显著影响,但终板破裂严重者,后期可能出现伤椎椎体高度丢失,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意义

    作者:黄强;徐向阳;杨崇林;李星辰;郑月焕;朱尧卿;曹永星;徐杨博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骨科收治的35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12例;年龄18 ~ 65岁,平均43.1岁.每例患者均行4种检查诊断是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前CT、MRI检查、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前和术后C型臂X线机透视、踝关节镜直视,比较4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除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如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则用3.5 mm锚钉同时修复)外,使用TightRope行下胫腓联合损伤修复,并再次用踝关节镜直视下观察下胫腓韧带修复情况及稳定性. 结果 35例患者术前及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后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Cotton试验、外旋试验,提示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13例,未提示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22例患者中分别在CT、MRI、踝关节镜下诊断提示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6例、13例、11例.C型臂X线机、CT、MRI、踝关节镜对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检出率分别为37.1% (13/35)、54.3% (19/35)、74.3% (26/35)、68.6% (24/35).4种方式的检出率比较,MRI>踝关节镜> CT>C型臂X线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踝关节镜证实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24例患者在完成TightRope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再次行踝关节镜发现Cotton试验、外旋试验均阴性.踝关节镜发现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16例. 结论 踝关节镜能直视下观察下胫腓韧带、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的情况,为正确诊断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依据,并可评估下胫腓韧带修复后的稳定程度.

  • 后pilon骨折Die-punch骨块的CT分型及应用

    作者:王旭;耿翔;张超;王晨;陈立;黄加张;马昕

    目的 提出后pilon骨折的Die-punch骨块CT分型,观察其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 方法 根据后pilon骨折术前CT结果中Die-punch的大小和位置将Die-punch骨块分为5型.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20 ~87岁,平均46.5岁;根据Die-punch骨块CT分型:Ⅰ型16例(33.3%),Ⅱ型2例(4.2%),Ⅲ型18例(37.5%),Ⅳ型10例(20.8%),Ⅴ型2例(4.2%);根据分型结果指导手术入路并进行Die-punch骨块的复位内固定或骨折块的取出.术后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踝关节功能.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 ~21个月,平均13.7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77 ~92分,平均84.3分;VAS评分0~1分,平均0.2分.各分型患者间术后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踝关节后内侧伤口浅表感染2例,跗管综合征2例,腓肠神经刺激症状2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根据后pilon骨折术前CT结果中Die-punch骨块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分型,并指导后pilon 骨折手术切口的选择与骨折块的处理,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 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在上胸椎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磊;马草源;刘亚伟;王正义;许朝君;镐英杰;吴学建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引导下上胸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52例(共70个椎体)采用T1 ~T4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有无使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分为瞄准器组(36个椎体)和非瞄准器组(34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2.3个月)随访.瞄准器组与非瞄准器组相比,手术时间短[(16.5±3.2) min vs.(26.5±3.7) min]、术中出血量少[(2.8±1.3) mL vs.(6.3±1.7) mL]、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少[(5.6±3.3)次vs.(9.4±3.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瞄准器引导下的上胸椎PVP或PKP手术操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少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椎体成形术的操作.

  • 骨折内固定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孙旭;李庭;孙志坚;高志强;苏永刚;李绍良;朱仕文;吴新宝

    目的 观察骨折内固定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通过前瞻性队列的方法对2016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胫骨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23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4个病区分为2组.A、C病区为试验组(123例),操作方法为术中松止血带、严格止血、不放引流;B、D病区为对照组(112例),操作方法为术中不松止血带、常规止血、放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情况、术后3d的体温、术后部分血常规指标变化、术后疼痛评分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高热症状,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3.3±1.6)d、(3.7±1.7)d]、伤口发红、周围肿胀情况、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疼痛指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简单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注意手术的微创操作,术中松止血带严格止血,可以不常规放置引流管.

  • 关节镜下不同塑形状态前交叉韧带移植物Mohawk转录因子及胶原表达差异的研究

    作者:吴冰;许美权;李盛;丘志河;梁达强;许鉴;钟名金;陆伟;柳海峰;朱伟民;欧阳侃;李皓

    目的 评估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移植物稳定塑形阶段,关节镜下不同塑形状态的移植物在Mohawk(MKX)转录因子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方面的差异. 方法 2017年3月至12月期间选择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ACL、因移除胫骨端内固定物返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后48 ~131个月,平均83.1个月)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镜下移植物血管及滑膜覆盖、张力、容量,将移植物评估为塑形良好(塑形良好组,11例)、塑形一般(塑形一般组,6例)2个等级,取移植物体部中央表面标本;另取8例同时期、年龄< 60岁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正常ACL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行MKX转录因子及Ⅰ型、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查. 结果 对照组及塑形良好组标本胶原纤维含量丰富,纤维排列有序,MKX阳性细胞比率高.塑形一般组标本胶原含量明显降低,纤维排列较紊乱,MKX阳性细胞比率少,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塑形良好组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塑形一般组MKX基因(0.44±0.30)、COL1A1基因(0.52±0.27)、COL3A1基因(0.60±0.22)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00 ±0.00、1.00±0.00、1.00±0.00)及塑形良好组(0.97±0.67、0.99±0.38、1.0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移植物塑形稳定后,关节镜下评估为塑形良好的移植物较塑形一般的移植物MKX转录因子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更接近于正常ACL.

  • 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罗伟;李翔翮;杨先腾;李森磊;王远政;张一;田晓滨;孙立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实用可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方法 改良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筛选后在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2 MV培养液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力,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其成管腔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异硫氰酸荧光素-荆豆凝集素-1(FITC-UEA-1)及功能. 结果 初期细胞呈圆形;培养4d细胞后开始转变为短梭形;培养7d呈现集落样生长,数量逐渐增多;培养14d后细胞呈短梭、三角等不同形态;培养21d细胞呈现典型“铺路石”样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出:CD34+细胞占84.3%,VEGFR2+细胞占74.1%,而CD45+细胞只占到4.04%,该细胞能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管腔样结构,并具有吞噬DiI-AC-LDL及结合FITC-UEA-1功能. 结论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改良及反复探索,寻找到了一套小鼠骨髓EPCs分离、培养、鉴定的可靠方法,此方法所获得的EPCs增殖能力良好,数量多,生物学特性稳定,可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

  • 髋臼T形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钟子毅;童凯;谢献进;曹生鲁;王强茂;钟承桔;王钢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髋臼T形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 方法 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出正常骨盆,Solidworks软件划分髋臼T形骨折模型并建立前柱重建钢板+后柱拉力螺钉(前板后钉)、前柱拉力螺钉+后柱重建钢板(前钉后板)、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内髂坐钢板(组合钢板)、双柱逆行拉力螺钉(双柱螺钉)、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后髂坐钢板(双柱钢板)5种内固定模型;Ansys软件赋值模拟在S1椎体终板上施加600 N载荷站立位和坐位时的受力情况,并比较力学稳定性. 结果 站立位和坐位,前板后钉[(0.522 ±0.121) mm和(0.762±0.181) mm]、组合钢板[(0.512±0.207) mm和(0.730±0.181) mm]、双柱钢板[(0.513±0.184) mm和(0.733±0.166)mm]的前柱位移均小于前钉后板[(0.622 ±0.224) mm和(1.328±0.537) mm]、双柱螺钉[(0.655±0.174) mm和(1.591±0.27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板后钉、组合钢板、双柱钢板的前柱位移间比较以及前钉后板、双柱螺钉的前柱位移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站立位和坐位,前钉后板[(0.631±0.151) mm和(0.572 ±0.693) mm]、组合钢板[(0.621±0.195)mm和(0.538±0.075) mm]、双柱钢板[(0.625±0.192) mm和(0.544±0.063) mm]的后柱位移均小于前板后钉[(0.742±0.140) mm和(0.715 ±0.072) mm]、双柱螺钉[(0.754±0.247)mm和(0.717±0.07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钉后板、组合钢板、双柱钢板的后柱位移间比较以及前板后钉、双柱螺钉的后柱位移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 治疗髋臼T形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固定前后柱较螺钉有更好的稳定性,前后柱重建钢板效果好,组合钢板次之.为减少手术损伤首选组合钢板固定.

  • 内固定术中螺钉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作者:周绍波;冯文强;江文涛;王成勇;陈滨

    骨折内固定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骨密度低,手术过程中先导孔质量不佳,选用不合理的螺钉结构及螺钉表面特性,置钉扭矩、置钉角度以及螺钉与骨孔的适配性未进行精准控制都将引起螺钉松动、失稳,终导致骨折内固定术失败.本文从骨密度、先导孔质量、螺钉结构、置钉扭矩大小、螺钉和先导孔的适配性等方面,对骨折内固定中螺钉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提升螺钉稳定性的方法,为临床骨折治疗提升螺钉稳定性,改善提高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提供参考.

  • 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与转化病例大赛——华中赛区在武汉举办

    作者: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纳通学院与骨今中外协办的“2018《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技术病例大赛——华中赛区”于2018年5月18日在武汉举办.开幕式上华中赛区执行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刘国辉教授介绍评委嘉宾及领导,并对各位参会专家及比赛选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赛主席、《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余斌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创新是中国创伤骨科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次大赛就是为中国中青年创伤人才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大赛展现中国创伤骨科医生的水平并推动中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邵增务教授、杨述华教授分别致辞,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选手的参赛,期待各位选手的精彩比赛,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同时也肯定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对中国创伤骨科事业的推动作出了重大贡献.纳通学院领导也表达了对《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提供此次学术交流平台的感谢.

    关键词:
  • 新方法有望通过唾液提前检测过敏

    作者:

    人体免疫系统失调会引发过敏、1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研化症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只有出现相关症状时才能被确诊.俄罗斯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检测法,能在症状出现前通过唾液诊断出这类免疫系统疾病.唾液是人体体液的一种,它含有与血液中相同的免疫蛋白,且容易采集.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激光照射唾液样本,样本中的蛋白质会使光分散,感应器随之会把分散光的情况记录下来.

    关键词:
  • 80个抑郁症基因被找到

    作者: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登该国一项新研究称,人体近80个基因与抑郁症密切相关.这一发现是对抑郁症病因探究的重大突破.该研究中,为明确抑郁症的具体遗传指标,英国爱丁堡大学临床脑科学中心教授大卫·霍华德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对30多万名英国人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深入梳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被发现的80个相关致病基因中,一些基因直接参与了大脑神经突触功能.神经突触的作用是通过电子和化学信号促进大脑中“通信”.这一结果与“40%的抑郁症病例具有遗传性”以及“抑郁症与大脑欣快激素血清素有关”等观点十分吻合.

    关键词:
  • 再生组织技术有望用于脊髓修复

    作者:

    美国西北大学官网近日公布,其生物纳米科技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斯图珀博士正带领一批化学家与纳米技术研究人员,通过肌体自我恢复的再生组织技术修复受伤脊髓.这项研究有望在将来替代目前骨髓移植和软骨替代手术中使用的侵入性疗法.再生组织技术源于干细胞领域的重大进步,斯图珀博士为此研究花了将近30年.他率先提出“软纳米科技”概念,在纳米尺度上对器官结构进行深入研究.1 nm约等于人类头发直径的1/80 000,在这个层面上,植入物可以被肌体无排斥地吸收.

    关键词:
  • 新型抗生素有望用于对付耐药细菌

    作者:

    现在许多致病细菌对已有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成为困扰全球医疗界的一个大问题.美国和法国研究人员报告说,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有望用于治疗耐药性细菌感染.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分子细胞》上.新型抗生素名为ODL,由一种与线虫共生的细菌天然产生,这种细菌为了与其他细菌竞争,分泌了这种可杀灭其他细菌的物质.法国诺索药业公司研究人员筛查了该细菌的80个菌株,从中分离出了能用作抗生素的活性物质,并分析了其化学结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抗生素的上作机理.

    关键词:
  • 2018国际内固定研究会(AO)中国区湖北省委员会扩大成立会议暨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

    作者:

    2018年5月18-19日,由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AOCC)湖北省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的“2018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湖北省委员会扩大成立会议暨高峰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此次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二十余名国内创伤骨科界顶级大咖进行专题讲课.大会执行主席、AOCC湖北省委员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刘国辉教授在开幕式致辞并介绍参会嘉宾;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邵增务教授,AOCC主席、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教授,AOCC华中区主席、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陈仲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主题演讲.

    关键词:
  • 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钟振锋;杜梅;曹任胜

    目的 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骨外科组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29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5例;年龄23~ 62岁,平均40.3岁;按AO/OTA分类:C1型9例,C2型12例,C3型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27例.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患者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平均15个月(12 ~ 25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6周(8 ~ 28周),其中骨折延迟愈合5例.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主要并发症包括皮肤创面浅表坏死3例,通过创面治疗后皮瓣修复治愈;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2例,通过换药后治愈.结论 严重pilon骨折需要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来选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及治疗方式.

  • 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

    作者:陈全贵;苏伟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应用无菌输血器及尼龙扎带制成皮肤牵张带治疗的16例皮肤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7~68岁,平均33岁;皮肤缺损面积约6 cm×3 cm~20 cm ×5 cm.利用一根无菌硅胶输血管及数根无菌尼龙扎带制成简易皮肤牵张带,彻底清创后置于创缘两侧,距创缘1.0cm处,孔间距1.5~2.0 cm,沿创缘依次安装简易张力带.术后每天根据张力、皮缘血供、患肢远端感觉情况,逐渐收紧皮肤牵张带,缩小及闭合创面直至皮缘贴合,再行皮肤间断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中有13例应用皮肤牵张带后直接完整间断缝合皮肤创面;2例足部撕脱伤并感染患者因牵张带沿着皮缘脱出,后期行负压封闭引流加植皮修复创面;1例前臂软组织缺损较大并感染患者,因牵张失败改行植皮治疗.经过3 ~19个月随访,发现大多数皮肤缺损患者获得线性瘢痕愈合,瘢痕柔软,局部少许色素沉着,无瘙痒及邻近关节因皮肤挛缩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痛触觉正常. 结论 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改良版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力冉;赵刘军;顾勇杰;于亮;洪锦炯;张吉辉;王雷宁;刘观燚;马维虎

    目的 设计并打印改良版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导航模板,研究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及导板的钉道控制能力.方法 选取正常成人颈椎(C3~C7)湿性标本8具,男女各4具,薄层CT密扫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三维重建颈椎模型后在透明模式下选取下颈椎ATPS的佳钉道,设计普通导板及改良导板并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随机于椎体两侧在两种导板指导下共置入64枚ATPS(n=32);术后通过CT评价螺钉的准确性,比较两种导板螺钉理想钉道与实际钉道在进针角度(外倾角偏差、头倾角偏差)与进针点上(X轴偏移、Y轴偏移)的差异. 结果 改良导板组有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普通导板组共有4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准确率分别为96.9%、87.5%.改良导板组的外倾角偏差(0.72°±0.69°)、头倾角偏差(0.91°±0.70°)、X轴偏移[(0.53±0.40) mm]、Y轴偏移[(0.54±0.42) mm]均小于普通导板组[1.16°±0.70°、1.49°±0.68°、(0.88±0.40) mm、(1.22±0.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普通ATPS导板,改良版导板在运用时具有更好的贴合性及稳定性,增加螺钉准确性的同时能够保护邻椎椎间盘,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