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术后功能评价

    作者:谭军;汤锦波;仓海斌;祝斌

    目的 评价AO微犁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术后功能,并探讨可能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问39例(40指)行微犁钢板内固定并取出且获得随访的指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随访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采用Tang提出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年龄、指别、钢板类型、骨折类型等与功能评级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3~63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23.1%(9/39)的患者满意,23.1%(9/39)的患者基本满意,35.9%(14/39)的患者欠满意,17.9%(7/39)的患者不满意.患指术后功能按Tang手功能标准评定:优+5指,优-1指,良+4指,良-5指,中14指,差7指,失败4指.无骨不愈合、骨不连、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低龄组(≤45岁)的功能评级明显优于高龄组(>45岁)(P<0.01).拇指与其他四指功能级别有明显差异,拇指功能恢复要比其他四指差.软组织或关节面损伤、开放或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类型等风险因素对功能评级在统计学上没有影响.结论 微型钢板可以为小稳定的、复杂的指骨骨折提供稳定可靠的内固定.低龄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高龄患者,拇指功能恢复明显低于其他四指.指骨骨折术后指关节容易发生僵硬.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放开止血带并缝合内上缘支持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

    作者:林源;王进军;潘江;曲铁兵

    目的 探讨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放开止血带且缝合内上缘支持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初次行TKA的83例患者136侧膝关节.使用前内侧髌旁人路,检测髌骨轨迹.对于不良的髌骨轨迹,术中松开止血带且仅用一针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再次检查髌骨轨迹.后,对残留不良髌骨轨迹的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以求获得满意的髌骨轨迹.采用no-thumb试验作为检测髌骨轨迹的标准.结果 在初次行TKA的83例患者136侧膝关节中,在未松开止血带前,髌骨轨迹不良率为64.7%(88/136).放开止血带且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后,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为26.5%(3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5,P<0.01).其中,膝外翻畸形患者的松解率为58.6%(17/29),膝内翻和无明显畸形患者的松解率为17.8%(19/107).结论 高压止血带对行前内侧髌旁人路TKA的患者髌骨轨迹的干扰作用非常明显.术中松开止血带且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明显降低了外侧支持带的松解率,从而降低了其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 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高延征;司文腾;高坤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与髋臼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重建钢板(重建钢板组,22例)或ATMFS(ATMFS组,19例)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Matta分级、术后6个月及24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4个月(12~43个月)随访.重建钢板组和ATMF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3±15.29)、(84.21±11.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P=0.00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5.56±224.85)、(842.86±142.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P=0.025).重建钢板组: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ATMFS组: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术后6个月和24个月时重建钢板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0.83±10.01)、(91.68±8.56)分(P<0.05),ATMFS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4.43±10.17)、(92.37±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重建钢板组和ATMFS组的临床结果优良率基本相近,分别为77.27%(17/22)和78.94%(15/19).结论 重建钢板和ATMFS均可以较好地复位和固定髋臼后壁骨折,而使用ATMFS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作者:刘方刚;陈步俊;李桓毅;曹师锋;陈建民;范爱民

    目的 探讨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53例,其中Gustilo ⅢB型45例,ⅢC型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 cm×4 cm~18 cm×8 cm,8例伴骨缺损.急诊行骨折复位同定和血管修复,二期对软组织或骨缺损采用13种53块组织瓣移位或移植修复.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35例,内固定16例,骨牵引及石膏固定2例.皮瓣或肌皮瓣47例,骨皮瓣6例.结果 51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9年(平均18个月).骨折顺利愈合44例,愈合时间3.5~9.5个月,平均6.5个月.骨延迟愈合4例,骨不愈合3例,经手术植骨(5例)或骨外固定支架加压同定治疗(2例)均治愈.组织瓣移植53块,成活51块,坏死2块,成活率为96.2%.无截肢病例.结论 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初期清创并采用以骨外支架为主的方法固定骨折,二期采用适当组织瓣移植修复软组织或骨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 止血带释放时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影响

    作者:冯宗权;陈志维;王全兵;邢基斯;陈坚锋

    目的 探讨止血带释放时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关闭切口,B组:关闭切口弹力绷带包扎后释放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例数、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及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161.5±50.1)mL]多于B组((70.0±19.4)mL],术后失血量[(357.8±104.7)mL]少于B组[(467.9±116.0)mLl,总失血量[(516.8±107.9)mL]少于B组[(579.5±140.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77.7±14.6)min,B组为(73.6±17.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为(69.4±14.4)min,B组为(73.6±17.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膝关节屈曲A组为93°、B组为84°,术后2周A组为113°、B组为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周后A组膝关节屈曲为117°、B组为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关闭切口可减少手术总失血量.

  • 广州市2888例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多中心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分析

    作者:程志安;何伟;杨波;刘冬斌;林定坤;沈慧勇;李健;陈倩;邱琦文;刘尚礼

    目的 通过分析过去5年广州市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多中心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住院费用结构,了解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需要的医疗资源.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共收治2888例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结果 过去5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女性患者人数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为1:2.患者大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为(76.83±9.53)岁.各个年龄段中,以70~79岁与80~89岁年龄段的患者人数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8.09%和34.6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3±14.30)d,各个年龄段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段(50~79岁)股骨颈骨折显著多于转子问骨折(P<0.01),9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少于转子问骨折(P<0.05).住院总费用平均为(2.65±1.53)万元,其中治疗费用(含内置物)占55.79%,药费占23.69%,手术费用占6.02%,床位费用占4.83%,化验费用占4.07%,检查费用占2.48%,输血输氧及其他占1.79%,放射费用占0.91%,护理费用占0.43%.近5年来,总住院费用平均每年递增1.22%.结论 过去5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人数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所需医疗费用增幅较小.女性占全部患者的2/3,是今后防治骨质疏松工作的重点.有效控制内置物费用及药费是减少髋部骨折医疗资源、减轻患者与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五重折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作者:季卫锋;童培建;马镇川;卢荟;厉驹

    目的 介绍一种单独应用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前瞻性研究采用保留ACL胫骨侧残留部分单独应用股薄肌腱重建ACL的方法治疗40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7~43岁,平均30.7岁.急性损伤33例,陈旧性损伤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4周(1~12周).术中评价所取股簿肌腱的长度,移植腱的长度及直径.术后评价包括KT-2000的前方不稳定性患健差,膝关节活动度,屈膝肌力的患健差,手术前后的IKDC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所取股薄肌腱的长度平均为239 mm;移植腱直径为7.6 mm,长度为41.4 mm.KT-2000的前方不稳定性患健差术前平均为5 mm,术后平均为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大相差不到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膝在60°/s伸膝时扭矩恢复到健侧的89%,术后1年恢复到92%,术后2年恢复剑95%;术后6个月患膝在90°/s屈膝时扭矩恢复到健侧的85%,术后1年恢复到86%,术后2年恢复到89%.术前IKDC评分平均为49.3分,术后2年平均为95.0分;VAS评分术前平均为30.3分,术后2年平均为8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廊用股薄肌腱重建ACL,屈膝肌力恢复满意.保留残留韧带可促进重建韧带的血运和本体感觉的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

  • 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骨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骨缺损

    作者:吴伟炽;黄东;牟勇;张惠茹;林浩;黄国英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骨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将股前外侧皮瓣与腓骨皮瓣的轴心血管串联吻合后移植修复8例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3 cm×12cm~34 cm×16 cm,骨缺损长度为7~16 cm.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16 cm×12 cm~28 cm×15cm,腓骨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1 cm×10 cm,腓骨切取长度为10~18 cm.结果 7例串联组织瓣一期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伤口逐渐愈合.8例患者术后获7~31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3~6个月移植腓骨愈合,术后1年移植腓骨直径明显增粗.所有皮瓣质地柔软,形态及功能满意,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骨皮瓣联合移植能有效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骨缺损,且缩短了病程,减少了肢体的伤残率.

  • 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预后

    作者:杨立文;孙俊英;曾金才;魏立;王全明

    目的 探讨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预后.方法 1990年10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7例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55岁(平均38.6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1例,横行伴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5例.其中X线片和CT片示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游离脱位于髋臼后上方者5例,仅显示股骨颈骨折而无脱位者2例.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X线片示5例移位髋臼骨折患者获解剖复位,2例获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获满意复位和固定.7例患者术后获1~18年(平均8.6年)随访,X线片示5例合并股骨头脱位者日后均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率高达100%(5/5),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为差,于内固定术后2~4年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而2例股骨头未脱位者至今X线片上仍未显示任何股骨头坏死迹象,也无创伤后关节炎表现,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为优.结论 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如同时合并股骨头脱位,因股骨头坏死率高,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如未合并股骨头脱位,可以考虑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

  • 保守治疗与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陈云丰;王磊;敖荣广;张长青;罗从风;曾炳芳

    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与钛制弹性髓内钉(TEN)治疗明显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间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100例)或TEN固定(TEN固定组,60例)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0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肩部外观及锁骨愈合后的X线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9~31个月)随访.保守治疗组和TEN固定组Constant评分分别为72.5分和90.5分(t=3.280,P=0.020),DASH评分分别为26.5分和2.4分(t=2.420,P=0.032);满意率分别为75.0%和96.7%(X2=1.450,P=0.042);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为6~8周和2~3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和3.3%(X2=1.890,P=0.020).保守治疗组28例肩部不对称,42例解剖位置愈合.TEN固定组肩部基本对称,56例解剖位置愈合.结论 TEN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在肩部功能评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保守治疗更有优势,因此不推荐使用保守治疗,TEN固定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高堪达;王秋根;黄建华;陶杰;李豪青;高伟;李凡;吴晓明

    骨缺损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或骨感染清创术后所致,且常常伴有影响肢体功能的软组织损伤,对于骨科医生来说,其治疗是一大挑战.自体和异体骨移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是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传统方法,但是常常受到骨源、感染和技术要求较高等限制.尤其是感染性骨缺损,限制了一期植骨,是骨缺损治疗中的难中之.1998年3月至2008年2月,我院采用感染骨段切除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7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固定腓骨的交锁髓内钉一期动力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作者:王成江;林雪林

    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已是常见术式,但临床常见交锁钉均为静力型固定,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我科对2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腓骨骨折给予坚强固定、胫骨交锁钉远端一期动力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肋间皮穿支带蒂腹部皮瓣在肘前创面的应用

    作者:刘坤;阮洪江;刘俊建;范存义;蔡培华

    自Esser[1]在1931年提出带蒂肋间神经血管束皮瓣的概念以来,游离和岛状肋间血管穿支皮瓣陆续用于临床.1994年,Gao等[2]首次报告使用带窄蒂的腹部皮瓣进行组织修复,该皮瓣血供来源于肋间后动脉神经血管束发出的外侧皮支,蒂部包含第4~7肋间皮穿支[3-4].目前,这种肋间穿支带蒂皮瓣在修复肘关节前部缺损中的应用极少见报道.自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我院收治5例肘前部缺损患者,应用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进行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膝内侧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文毅英;彭炳龙;贾芝和;敖沸;王俊东;刘建;田会军;潘伟;袁丹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类属于Ⅳ型,有后侧劈裂的内侧平台骨折,可引起股骨髁部向后半脱位,并明显增加了关节的不稳定性[1].这类骨折对应于AO/ASIF分类属于41-B1、B2、B3型,胫骨内髁的后方骨块使得这种骨折非常不稳定[2],有些学者采用胫骨髁前方单一前内侧切口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4],但因关节面的不完全复位导致慢性后下方关节面半脱位[2],Schatzker认为需要另加一个切口来达到完全复位的目的[5].

    关键词:
  • 核素骨显像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翼;彭艳梅;洪愉;马黎明;杨洪文;宋武战;周平;王光琳;黄昊

    应力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2-3].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特征为骨破坏与骨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

    关键词:
  •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作者:刘伟;栾波;陈艺新;王积辉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数儿童长管状骨骨折都可以通过闭合复位牵引治疗、夹板固定、管型石膏固定等获得成功.但是,仍有部分不稳定的长管状骨骨折通过闭合复位难以获得较满意的位置,或者复位后出现再移位,需多次复位.由于钛合金弹性髓内钉(titanic elastic nailing,TEN)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很多优点,成为处理儿童长骨骨折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我院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使用TEN治疗28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胸腰椎损伤分类与损伤程度评分在地震伤致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毛克亚;王岩;陶笙;陆宁;王威;朱守荣;肖嵩华;权毅;潘显明

    地震伤导致的脊柱骨折与平时外伤导致的脊柱骨折存在不同的特点[1],但目前文献对地震所致脊柱骨折的分型、评分和治疗报道较少.2008年5月12日14时5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解放军总医院派遣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分队共收治6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均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与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TLICS)系统来分类并选择治疗方案,本文旨在探讨TLICS在地震伤致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关键词:
  • 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体内外转染特性的研究

    作者:王瑞;郭亭;曾晓峰;周利武;董磊;张峻峰;赵建宁

    目的 采用一种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体内外对软骨细胞进行转染,探讨一种临床可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方法 将高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HMWC)适度降解,成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LMWC),并与EGFP的质粒复合形成稳定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经过体外的转染实验后,这些纳米复合物被进一步注射到伴有全层软骨缺损的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膝关节中,探讨其在体内传递治疗基因促进软骨修复的可能性.结果结果显示LMWC/DNA纳米复合物可以有效地转染体外单层培养的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片.在体内应用时,LMWC/EGFP基因纳米复合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转染软骨细胞,并表现出一定的靶向性.结论 本研究显示了由LMWC/DNA纳米复合物介导的体内转染方法促进软骨修复的可行性,其有望成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可控并且可早期使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

  • 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朱勇;赵元廷;王智;唐举玉;龙海涛;李国军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供体骨髓细胞(DBMC)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25只雄性Wistar大鼠、25只雌性SD大鼠分别作为肢体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实验分为五组:A组:无处理对照组,B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预处理;C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CP预处理,D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加CP预处理,E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DBMC输注加CP预处理,每组5只.建立肢体移植动物模型,诱导耐受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及存活时间,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确定耐受状态,采用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结果 E组肢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27.6±1.1)d]较A组[(6.8±0.4)d]、B组[(7.2±0.8)d]、C组[(7.8±1.3)d]、D组[(17.8±0.8)d]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组特异性抑制率[(88.00±1.06)%]显著高于B组[(36.90±1.08)%]、C组[(37.90±0.95)%]和D组[(67.20±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嵌合体呈阳性.结论联合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及DBMC输注可一定程度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嵌合体的形成可能与免疫耐受的形成及维持有关.

  • 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外翻位植入后股骨近端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徐南伟;孙荣彬;王禹基;侯丽丽;赵峰

    目的 探讨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外翻位植入后股骨近端的应力变化,并寻求佳外翻植入角度.方法 建立正常股骨近端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Wright假体)三维模型,其中股骨假体按解剖颈干角(本文选用股骨模型的生理解剖颈干角为135°)、外翻5°、10°、15°植入,加载关节合力及相关肌肉的肌力负荷,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变化,并对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区域骨质应力分布进行分区量化研究.结果 股骨假体轻度外翻植入降低了股骨头颈交界处上方(2、8区)的应力,5°外翻植入股骨头上方假体杯下缘(1、7区)应力遮挡小,股骨颈下方(4、10区)应力分布更接近正常股骨.结论 外翻5°植入假体股骨近端应力更接近正常股骨,降低了股骨颈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危险.

  • 多肽修饰的聚己内酯-左旋聚乳酸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刘斌;戎利民;蔡道章;何留民;全大萍

    目的 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聚己内酯-左旋聚乳酸共聚物(PCL-b-PLLA)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犬BMSCs,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记物.将第3代犬BMSCs接种于RGD纳米胶束修饰的PCL-b-PLLA膜L培养,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BMSCs与未修饰的PCL-b-PLLA膜复合培养,3 d后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倒置显微镜及扣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分别于2、4、6 h细胞计数仪计数检测黏附的细胞数,计算黏附率.结果 原代及传代培养的BMSCs呈梭形外观,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BMSCs超微结构显示其胞体较小,细胞核/浆比例大,胞浆少,染色质较疏松.细胞表而扰原CD29、CD44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示实验组细胞核形态正常,核质均染,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未见明显凋亡及坏死细胞.扫描电镜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数量多,延展好,伪足相互接触紧密.两组材料对细胞均无毒性作用.随时间延长两组材料上细胞黏附率逐渐增高,各时间段实验组细胞黏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GD修饰的PCL-b-PLLA不仅与犬BM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可显著促进BMSCs黏附、生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成年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分化研究

    作者:叶正旭;李静;黄景辉;闫铭;梁伟;杨旻;罗卓荆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分化情况.方法 采用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脊髓损伤7 d大鼠脊髓中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鉴定.结果 从成年脊髓损伤7 d大鼠脊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致伤7 d的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体外町培养出神经十细胞,并分化为神经无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有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

  • 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剑;张长青

    近年来,骨折内固定概念已经从机械固定转向生物学固定,同时强调利用非精确复位、间接复位的技术弹性同定长骨干骨折端来产生骨痂,促进骨生长[1-2].生物学同定包括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减少钢板与骨的接触、长距离的钢板桥接及较少螺钉固定,同时也允许骨折端之问存在一定的微动[1].锁定钢板作为生物学固定的一种实现方式,虽不同于传统钢板,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锁定钢板的发展、生物学特性、手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使用锁定钢板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

    关键词:
  • 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骨科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金芳纯;郝永强;卢建熙

    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因严重创伤、关节置换、骨肿瘤、骨髓炎、畸形等而需要进行骨修复的手术,在骨移植中采用何种修复材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体骨移植一直是植骨材料评价的"金标准",但因供区受限、二次手术、引发感染、供区结构破坏及残留疼痛等缺点,使其应用局限.

    关键词:
  • 庆祝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之

    作者:

    关键词:
  • "甲流"疫苗国家统一收储

    作者:

    在10月10日卫生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现阶段国内企业生产的"甲流"疫苗全部由国家统一收储,市场上是不能流通的,目前我国没有接受外来的"甲流"疫苗.

    关键词:
  • 由"零"开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

    作者:

    人物名片,顾玉东,1937年生,满族,中共党员,山东章邱人,现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分配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手外科工作.1966年曾参加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工作,在总结了足趾血管变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足趾移植中二套供血系统的方法,明显提高了该手术的成功率.在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方面首创膈神经、多组神经及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为肢体创伤设计了多种皮瓣及带血管神经移植,在显微外科基础研究中提出血管内皮细胞愈合机制及平滑肌酶的变化规律.先后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顾玉东院士的履历看起来很简单:1956年至1961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即上海医科大前身)求学,毕业后留校附属华山医院.此后至今的40多年里,顾玉东一直在华山医院工作和任教,看似波澜不惊,但平静的人生往往蕴含着不凡的成就.

    关键词:
  • 2009"搞笑诺贝尔奖"新鲜出炉

    作者:

    诺贝尔奖在本月陆续公布得主,而就在诺贝尔奖颁布之前,一本幽默杂志赶着为诺贝尔奖"暖身".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了"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得奖研究千奇百怪,包括发现取名字的乳牛产量较高,在酒吧打架拿空酒瓶K人杀伤力强,或是发明能改为防毒面具的胸罩等.

    关键词:
  • 英绘制新世界人口地图中印两国突出

    作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是一个与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的世界,不过,如果世界地图依照人口总数而非土地面积绘制,这便是各国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 美国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作者:

    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报道,诺贝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关键词:
  • 陈竺受邀到国庆新闻中心介绍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时说我国卫生应急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作者:

    9月28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受邀到国庆新闻中心,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成就.在回答关于我国卫生应急机制能否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提问时,陈竺指出,战胜非典疫情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卫生应急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卫生应急体系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初创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应对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时,应急机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 国庆60周年庆典中的10个"第一次"

    作者:

    关键词:
  • 华人科学家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作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韦扫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奖励他们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创性研究.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另外两名获奖者各得四分之一的奖金.

    关键词:
  • 英国男子用肋骨髂骨重新造脸

    作者:

    英国男子蒂姆·嘉戈因惠口腔癌面部严重受损,但经过16次手术,医生使用他的肋骨、髂骨和手腕皮肤,成功地重新给他造了一张脸.蒂姆是一名金融顾问,今年46岁,英国多塞特郡多尔切斯特市人,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医生将他身上的骨骼,皮肤和动脉血管移植到他的面部,为他重新打造了新鼻子和下巴.将腿上的动脉植入颈部,手腕上的皮肤植入脸的下部.

    关键词:
  • 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与掌侧钢板固定的比较

    作者:Branko Kopjar;王簕;杨云峰

    根据四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论,目前尚不能推断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是采用背侧钢板固定有利还是采用掌侧钢板固定有利.研究认为采用背侧钢板固定更有利于掌倾角的恢复,但是,总体上两种固定方法在其他影像学表现和功能活动度评价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 临床病例讨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陆骅;倪斌斌;沈雷;王伟;陈晓东

    病历摘要病例1:男性,47岁,跌倒伤致Ⅱ型桡骨头骨折,无肘关节脱位表现(图1a).1周后,于当地医院行桡骨头切除术(图1b).术后1个月检查示患肘内侧不稳,外翻成角约30°,伸直约170°,屈曲约90°(图1c~e),前臂握力较健侧减弱.

    关键词:
  • 如何治疗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禁用屈肘"挛缩角"固定

    作者:顾玉东

    读了近期贵刊发表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现代处理>一文[1],深受教育,感想有三:一、引言简短,重点突出两段引言不仅强调该损伤是儿童肘部常见骨折,占50%~70%,更特别强调早期处理不当,可致Volkman挛缩,从而造成终生残疾.

    关键词:
  • 回复读者的信函

    作者:杨建平

    收到编辑部转来的读者来信,商榷Gartlarlcl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读者与作者间的交流和互动、探讨与争鸣,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明确治疗原则,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关键词: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