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

    作者:刘兴华;蒋协远;张力丹;王满宜

    目的 探讨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12月共收治12例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男9例,女3例;左侧3例,右侧9例.患者初次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7.7岁(27~48岁).原始损伤包括:"恐怖三联征"3例,尺骨近端骨折4例,桡骨头骨折4例,冠状突骨折1例.11例患者松解术前有手术史.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9个月(6~27个月).松解术前患者前臂旋前平均17.5°(0~80°),旋后平均39.1°(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56.7°(0~130°).7例采用后侧入路,3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2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术中去除上尺桡关节周围增生瘢痕及骨赘,如上尺桡关节已融合,则切除中间骨桥,注意保护肱二头肌腱止点,尽量保留桡骨头,术中尽量达到旋前80°,旋后90°.术后第1天开始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并常规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3个月(14~25个月)随访.松解术后患者旋前平均70.8°(60°~80°),旋后平均86.7°(7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为157.5°(130°~170°).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按Failla标准 [2]评定:12例患者皆为优.6例合并异位骨化患者松解术后1例复发异位骨化,7例采用后侧入路患者2例出现皮下血肿,均未做特殊处理.12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肘关节不稳定及上尺桡关节脱位等情况.结论 对于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术前审慎评估肘关节功能情况,术中仔细松解上尺桡关节,尽量保留桡骨头,术后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

    作者:宗兆文;沈岳;李政;赵玉峰;陈辉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并关注64排CT血管造影(CTA)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并怀疑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2006年前采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术(2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9例)辅助诊断,2006年后采用CTA辅助诊断(7例).一旦确诊,根据不同情况行损伤血管直接吻合、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修复血管,肢体已经坏死者行截肢术.结果 CTA平均检查时间为(42.0±9.5)min,少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术的(2.5±0.6)h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67±12)min,且准确率高.18例患者中12例得到早期诊断者无肢体功能障碍,6例延迟诊断者5例行部分截肢(趾)手术,1例一期行大腿截肢.结论 早期诊断是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救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CTA在其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数字模板测量在均衡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长度中的应用

    作者:张鹏;黄勇;万连平;刘泽淼;张代勇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模板测量法均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双下肢长度.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122例132侧THA患者,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6例(56侧),骨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12例,股骨颈骨折46例,其他8例.利用数字影像资料测量THA患者患肢的短缩长度,并通过术前设计确定可以恢复的患肢长度,进一步经术中的测量、调节,并进行术后均衡THA双下肢长度的验证.结果 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10例双髋同时行置换手术,8例双下肢恢复等长,2例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为一侧髋关节手术中32例术侧下肢长度恢复,占88.9%.10例骨关节炎患者中,9例下肢恢复长度.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10例下肢恢复长度.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对侧结构正常)中,41例术后下肢等长,占89.1%.8例基他患者,6例恢复下肢长度.本组共有114侧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恢复长度,其下肢长度恢复率为86.4%.结论 以数字模板测量为主要方法的术前设计在均衡THA双下肢长度中具有准确可靠的作用.

  • 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下颈椎损伤的一期手术治疗

    作者:王迎松;解京明;张颖;刘路平;鲁宁;陈鸿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对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9例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A级2例,C级3例,E级4例.其中上颈椎损伤均采用后路手术,经椎弓根寰枢固定融合8例,枕颈固定1例;下颈椎损伤采用后路手术6例,其中以不连续经椎弓根短节段钉棒固定融合4例,2例采用联合上颈椎经椎弓根连续固定;余3例同期行前路减压钛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48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术中无一例椎动脉损伤.术后无气管切开或拔管延迟情况,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复位及融合满意,1例2枚下颈椎椎弓根断钉.神经功能:除2例Frankel A级的患并无恢复外,余均为E级.结论 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下颈椎损伤导致颈椎极度不稳定,伴有的神经损伤常源于下颈段.一期手术治疗,包括上颈椎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及下颈椎后路经椎弓根或前路减压固定,相对安全且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颈椎 损伤 骨钉
  • 早期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倪晓辉;王友华;陆跃;蔡浩;刘璠

    目的 比较早期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七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6例闭合性、无血管神经损伤的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8 h)和延迟手术组(>8 h),其中34例早期手术(伤后平均7.2 h手术),52例延迟手术(伤后平均49.5 h手术).对两组患儿开放复位率、手术时间、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针道与切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在开放复位率、手术时间、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针道与切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对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尤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应尽量在术前准备充分、患肘肿胀相对消退时进行手术.

  • 外固定架治疗肱骨髁上合并蝶形块的骨折

    作者:赵刚;黄雷;王满宜

    目的 探讨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肱骨髁上合并蝶形块的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采用Orthofix外固定架系统治疗AO分型为12-B1.2型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28例,按Tscherne and Lobenhoffer分型:Ⅰ型21例,Ⅱ型7例.桡神经损伤2例,均为不完全损伤.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5例患者术后有针道感染伴有针松动.2例桡神经损伤完全恢复,恢复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肘关节功能采用Morrey and Bryan评分:80~100分(平均97分),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85~100分(平均98分).结论 单边外固定架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AO分型为12-B1.2型)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固定有效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健;杨健齐;张志;赵洪普;高梁斌

    目的 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固定组(治疗组24例)和传统短节段固定组(对照组24例),其中治疗组行伤椎及伤椎上下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对照组行传统4钉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Cobb角大小、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椎体平移率,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10.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完全神经损伤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无损伤加重等.随访时治疗组Cobb角大小、伤椎前缘压缩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固定更牢固,随访矫正丢失少.椎管占位率和椎体平移率治疗组疗效更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固定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矫正度丢失小,疗效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周孜辉;王秋根;高伟;陶杰;李豪青;李凡;黄建华;吴晓明;王建东;吴小峰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治疗.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11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男8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2岁.通过术前X线片和CT确诊,并根据骨折块位置采崩掌侧入路(7例)或背侧入路(4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于关节面塌陷>5 cm或有明显骨质疏松的2例患者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无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1例因术后发现下尺桡关节损伤分离再次手术.随访期间无骨折的复位丢失和内固定松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骨折,必须通过术前充分的检查及合理的治疗,使腕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治疗
  • 吻合血管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移植修复与重建胫骨重度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田琦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移植一期固定与重建胫骨重度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1年2月至2007年10月收治胫骨重度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26.8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Ⅲ型,其中胫骨骨折累及长度11~17 cm,平均15.6 cm;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3 cm~20 cm×9 cm.均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复合组织皮瓣一期同时修复与重建胫骨重度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所有患者获得5个月~7年(平均3.5年)随访.移植腓骨与胫骨平均在1.8个月时有骨愈合征象,术后3.5~4.5个月形成良好的骨性愈合并恢复行走功能.无骨不连及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 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地对胫骨重度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进行修复与重建,实现一期骨折固定与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喙突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的初步探讨

    作者:吴晓明;高伟;王秋根;黄建华;李凡;吴振凯;李豪青

    目的 初步探讨喙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喙突骨折7例,按Eyres分型:ⅠB型1例,ⅢB型2例,ⅤA型3例,ⅤB型1例.对其中的5例喙突骨折(ⅤA型3例,ⅤB型1例,ⅢB型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1个月.手术组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dey评分为80~100分,平均90分.手术组Herscovici评分为12~16分,平均14.4分.结论 喙突骨折尤其是喙突基底部骨折常与肩胛盂上1/3骨折同时发生,并且继发肩锁关节脱位;损伤发生后,肩胛带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应予以手术治疗.

  • 阻挡螺钉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军;苏立新;高兆宾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折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 [1].随着交锁髓内钉设计的不断改进,治疗长管状骨折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段骨折时有很高的对线不良的发生率 [2]以及骨折端小稳定.应用阻挡螺钉可以纠正胫骨骨折端的成角畸形并增加稳定性.自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用交锁髓内钉以及阻挡螺钉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16例,现报告如下……

  •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延误诊治原因分析

    作者:王镖;袁仕炜;魏建伟;杨新佑

    随着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的增多,膝关节一过性脱位、股骨髁部及髁上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有明显增多趋势,随之并发的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也逐渐增多.对于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临床上容易忽视而延误诊断,往往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我科自2002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9例延误诊治的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关鹏飞;陈长河;李冀;张立峰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肩部损伤,但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却少见报道.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10例,采用AO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枚空心螺钉治疗喙突骨折,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海洲;罗翱翔;陈海云;吕燃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老年人由于普遍存在骨质疏松,低能量损伤即造成胫骨平台骨折,保守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近期并发症及废用性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远期并发症,预后不佳 [1].我们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9例(10膝)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非扩髓髓内钉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

    作者:卫力晋;王长军;刘岩;宋正鑫;周志道

    胫骨的中重度开放性骨折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污染,给骨折的固定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带来极大困难.传统方法主要采用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及创面,多次扩创并延期行皮肤移植、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但存在诸多问题,如骨外固定架固定稳定性较差、护理小方便且不利于伤口创面的进一步处理、二期皮肤缺损修复手术等待时间长等.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实心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3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步俊;金钢;王俊;刘方刚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常见,属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常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膝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3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闭合性股骨干骨折致股深动脉破裂并发巨大血肿及迟发性假性动脉瘤一例报告

    作者:秦煜;陈滨;王钢

    股骨骨折合并股深动脉损伤临床并不多见 [1],误诊可能导致局部反复出血、血肿形成、筋膜窒综合征、肌肉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2].本文报告一例股骨干闭合性骨折合并股深动脉损伤,继而发生巨大血肿、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针对骨化性肌炎的预防进行了综合治疗和短期随访.

  • 椎间盘镜系统辅助下微创倒打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作者:陈卫;康两期;丁真奇;洪加源;沙漠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已成为标准内固定术式.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椎间盘镜系统辅助下经皮微创倒打髓内钉固定治疗32例股骨远段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本文旨在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 手指骨关节离断组织块的再植

    作者:石建辉;魏少华;林舟丹;程昌志;罗远国

    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肢(指)体离断再植较为普及且成功率较高,然而对较小组织块特别是带有指关节部离断组织块的再植少见报道.指关节部组织块因体积小,动静脉分配不均,或无知名血管,再植难度大.离断的组织块因常带有部分骨关节,复位固定困难,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我科于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对6例指关节部小组织块离断进行再植,全部成活,5例获得良好功能,报告如下.

  • 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受体的时空分布

    作者:覃俊君;王簕;陈思圆;穆天旺;李明东;金丹;江汕;赵培冉;裴国献

    目的 探讨单纯血管束、感觉神经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受体(CGRPR-1)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8):感觉神经束植入组(A组)、血管束植入组(B组)、单纯组织工程骨对照组(C组),于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18只动物,对修复骨段行Masson染色观察骨形成与改建过程,同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修复骨段内CGRP及CGRPR-1的表达,并提取总RNA行Real-time PCR检测CGRP及CGRPR-1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时间点A组和B组CGRP、CGRPR-1 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且A组表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组织工程骨内CGRP及CGRPR-1 mRNA呈先增高后逐渐降低趋势,8周时mRNA高于4周和12周,4周时mRNA在3个检测时间点中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工程骨内新生骨质边缘、骨膜、血管周围均有CGRP阳性表达,分布均匀;CGRPR-1于成骨细胞周围表达较多.结论 植入感觉神经柬和血管束均能促进神经肽分泌,植入血管束分泌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自体激活雪旺细胞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玉海;冯世庆;孔晓红;王雪;孟恒星;李伟;李健辉

    目的 通过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和大鼠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s)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探讨AASCs对hUCMSCs体内存活、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和大鼠AASCs.通过IMPACTOR MODEL-Ⅱ型打击仪将80只Wistar成年雌性大鼠均制作成T10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20):DMEM移植对照组、hUCMSCs移植组、AASCs移植组、hUCMSCs与AASCs联合移植组.比较符组动物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NF-200和GFAP染色观察细胞存活、分化情况,生物素葡聚糖胺示踪观察皮质脊髓束再生情况.结果 4周后各组间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联合移植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联合移植组的hUCMSCs存活数量,NF-200、GFAP阳性荧光面积均明显高于hUCM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A顺行爪踪可见联合移植组于损伤区染色较多,部分纤维延续至损伤远端.结论 AASCs可支持移植的hUCMSCs在损伤部位存活并向神经方向分化,hUCMSCs与AASCs联合移植较二者单独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轴突再生.

  • 应用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建立精确分级脊髓损伤模型

    作者:冯虎;袁峰;郭开今;周冰;陈向阳;龚维成;汤押庚

    目的 建立脊髓损伤精确分级动物模型.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以T13横突连线为中心,安装大小为0.6 cm×1.0 cm的加压阀,以0.2 mm/min速度压迫脊髓,同时持续性CSEP监测,随压迫深度加深,CSEP波幅不断压低,当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50%时停止下压,继续维持压迫,将2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A组(n=8):脊髓继续受压30 min;B组(n=8):脊髓继续受压180 min;C组(n=4):为对照组,脊髓显露后不损伤.观察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功能恢复及MRI变化.结果 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两组均有脊髓受压性改变,按照Aiith法计算A、B组的脊髓白质残留面积百分比和MRI脊髓变性空洞区大横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SEP逐渐恢复达基线的76%,B组CSEP无恢复,C组一直无变化;脊髓受压早期两组均有后肢功能障碍,按照改良的Tarlov测定法和运动能力法评估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能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可重复性强的分级脊髓损伤模型.

  • 骨骺干细胞复合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祁军;陈安民;郭风劲;孙淑珍;张树威

    目的 探讨免疫磁珠分选的骨骺干细胞(PSCs)经诱导后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性能,及其与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CS/nH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用显微手术器械剪取新生24 h内的清洁级SD大鼠股骨下端骺板两端的La Croix环处组织,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分离纯化PSC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SC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并诱导PSCs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免疫细胞化学、甲苯胺兰及番红O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Ⅱ型胶原及软骨基质的表达情况.以诱导后接种于CS/nHA支架培养的PSCs为实验组,以诱导后未接种支架的细胞为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及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阿辛蓝法测定细胞合成的糖胺多糖(GAG)情况.对两组间不同培养时间的吸光度值及GAG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的PSCs体外培养增殖迅速,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GFR-3阳性表达.诱导后的PSCs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甲苯胺兰染色及番红O染色均旱阳性.细胞接种CS/nHA支架后1、4 d,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7 d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度值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24).培养14 d后培养液GAG含量为(89.66±6.52)μg/106个细胞,高于对照组[(78.62±4.63)μg/106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4,P<0.05).结论 免疫磁珠分选的PSCs经诱导后可向软骨细胞功能方向分化,诱导后的PSCs与CS/nHA分层支架复合有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 兔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后负载和强度的比较

    作者:杨路德;张先龙;王以进;席平昌;高生

    目的 比较兔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修复与非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 新西兰兔81只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三组(n=27),正常对照组(A组):暴露右尺侧副韧带后,但不切断;韧带缝合组(B组):切断右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韧带;韧带不缝合组(C组):切断右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分别于术后3、6、12周三个阶段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12周B组断裂时的大载荷[(68.23±5.64)N]与C组[(42.45±3.66)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72.86±2.99)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应力强度[(3.84±0.47)N/mm2]与C组[(2.84±0.17)N/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4.09±0.15)N/mm2]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后手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 四肢肌肉骨骼功能评定量表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马俊峰;黄轶刚;张世民

    随着骨科手术及护理技术的进步,对评价患者功能及健康状况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临床医生为了解患者治疗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水平,制做了各种的功能评价量表.常用的主要有针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全身量表和针对各解剖部位功能的局部量表两大类.但是,有些整体健康量表对骨科患者缺乏特异性,而特定部位量表并不能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因此,骨科医生如何选择适用于所有四肢创伤和疾患的量表来有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况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 骨科损伤控制的理论与临床应用

    作者:王耀宗;马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意外、企业安全性事故及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创伤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伤者中又以多发伤、复合伤、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严重骨折伤多见,强调早期减少生理紊乱的骨科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念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它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 踝部骨折三层骨皮质螺钉固定法与四层骨皮质螺钉固定法的比较

    作者:Branko Kopjar;王簕;杨云峰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得到的证据显示,踝部骨折时,与螺钉贯穿四层骨皮质固定法相比,只固定三层骨皮质已足够.但是,两种固定方法何者出现复位丢失的几率更高,目前仍不确定.一项小样本的研究显示采用三层骨皮质固定法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时功能评分要略优于采用四层骨皮质固定法治疗的患者,但术后1年时两种固定方法间无差异.对于踝部背伸功能的恢复和并发症(二次手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种治疗方法间无显著差异.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来证实这些结论.

  • 临床病例讨论——pilon骨折的治疗

    作者:秦晓东;宋李军;李翔;吕天润

    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因"从2 m高处坠落后右踝部出血、疼痛、畸形1 h"于2006年11月3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据其住院记录,当时急诊查体:神志清,痛苦貌,右小腿远端畸形,反常活动,右内踝上方5 cm处见-2.0 cm×1.5 cm开放性骨折创面.急诊摄右踝关节X线片示:右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移位(图1),诊断为:右胫腓骨远端Gustilo-AndersonⅡ型开放性骨折.收治入院后急诊行"右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采用胫骨前外侧切口及腓骨外侧切口,使用Depuy公司胫骨远端meta钛板和腓骨重建钛板固定骨折.术后复查X线片(图2)示骨折复位良好,术后14 d拆线,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出院.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