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L_4椎体创伤性完全性滑脱二例

    作者:周田华;汤逊;徐永清;林月秋;潘险峰;江慕尧

    下腰椎骨折仅占脊柱骨折4%左右[1],下腰椎创伤性滑脱较为罕见[2-6].而下腰椎创伤性完全性滑脱是更为严重的损伤类型,也更为罕见,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现报告我们收治的2例L_4椎体创伤性完全性滑脱.

    关键词:
  • 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断裂

    作者:张明勇;梁军;涂敏;胡锐;葛红醒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损伤后对关节的制约作用遭到破坏,造成膝关节内侧不稳定或松弛,远期还可继发骨关节炎,导致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依据损伤程度其可分为Ⅰ、Ⅱ、Ⅲ度.其中以ⅢB型韧带止点断裂部损伤治疗较为棘手,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对20例膝关节MCL带附丽部断裂伤,应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

    作者:郑平;刘永军;史宝明

    胸腰椎骨折脱位涉及神经损伤可分为无损伤、部分损伤和完全损伤三种.对我们自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或骨折脱位,且不伴神经功能损伤患者60例,其中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31例,现对两组治疗的中远期随访结果 ,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导航技术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周路纲;王磊;刘洪智;孙煜杰;苏昊

    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方法 ,其不仅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而且具有滑动加压,促进骨折愈合的优势,但螺钉位置、角度、长度不准确时可发生螺钉从股骨头切出.为了使螺钉置入更精确,减少切割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应用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尖顶距的测量和动力髋螺钉的置入,取得了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微型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涛;刘鑫;徐永清;李春晓;赵万秋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较为常见.由于掌指骨短小并呈管状,其骨折后传统的石膏及小夹板固定难以达到或维持理想的复位效果.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术较为复杂,还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畸形愈合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发展已成熟,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固定效果及愈后疗效,但术后有并发伤口感染、肌腱粘连、骨折不愈合等缺点.

    关键词: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大平;崔国庆;陆伟;肖德明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韧带损伤.近年来,随着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ACL重建的固定方法 也不断创新.本文分析了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我科采用4种固定方法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四肢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远端再骨折的治疗

    作者:张正廉

    四肢骨折髓内钉固定后,有时会发生髓内钉远端骨折.锁定钢板问世以前,常用的方法 是更换长的髓内钉或换用普通钢板固定等;这些方法 创伤大,患者不易接受.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是骨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8例8处四肢骨折髓内钉固定后远端再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阿仑膦酸钠局部释放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抑制作用

    作者:牛舜;孔令擘;杨重飞;朱庆生

    目的 通过阿仑膦酸钠(ALN)复合羟基磷灰石(HA)涂层假体,检测局部释放的ALN对骨溶解的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18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均于左侧胫骨平台处向胫骨髓腔竖直植入HA涂层假体.在植入前,实验组于HA涂层表面复合ALN 5 mg,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涂层表面均匀涂抹25μg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颗粒,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12周取左侧胫骨行骨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以及影像学测馈,检测ALN体外释放周期,并评估抗骨溶解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骨皮质厚度(+9.26%)、假体生物力学固定强度(极限抗剪强度:+36.42%、表观抗剪刚度:+37.79%、总能量吸收值:+30.00%)、骨-假体接触率(+44.40%)、假体周围骨体积分数(+16.07%)、骨矿化水平(钙盐沉积岛平均而积:+598.86%、钙盐沉积岛面积分数:+650.11%)和假体周围骨密度(+62.05%)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各项参数(类骨质表面:+33.53%、类骨质厚度:+49.60%、骨形成速率:+91.62%、松质骨骨矿沉积率:+48.04%、皮质骨骨矿沉积率:+60.42%)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多孔HA涂层假体复合ALN的局部释放可以明显抑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ALN在预防磨屑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过程中能够增强成骨细胞活性.

  • 富集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翟永清;干耀恺;秦安;戴尅戎

    目的 评估富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β-磷酸三钙(β-TCP)在促进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抽取12只崇明山羊骨髓血,用梯度离心法分别将其中的BMSCs富集、分离后与β-TCP复合.12只山羊双侧股骨内髁钻孔,制备骨缺损模型.所有山羊左侧股骨内髁缺损通过富集BMSCs/β-TCP进行局部填充治疗(实验组),其中10只羊右侧股骨内髁缺损以单纯β-TCP颗粒填充治疗(对照组),2只羊右侧股骨内髁缺损旷置(空白组),评价富集效率.术后16周处死取材,将所得标本进行影像学观察和形态学计量,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 结果 BMSCs富集后有核细胞数和碱件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的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s/ALP+)数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侧位片和μ-CT形态计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新生骨长入率(70.27%±8.47%)显著高于对照组(21.4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5).X线侧位片、CT平扫与三维重建以及μ-CT图像均可见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促进骨缺损修复中,富集BMSCs/β-TCP的疗效优于单纯β-TCP颗粒,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富血小板血浆与地塞米松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程文俊;金丹;裴国献;江汕;相大勇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地塞米松(DEX)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为PRP临床骨组织修复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BMSCs分为单纯血清培养组(FCS组)、PRP诱导组和DEX组,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盐沉积染色,RT-PCR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l-Ⅰ)、骨连接蛋白(ON)、中心结合因子(Cbfα1)mRNA表达系统评价PRP的成骨分化能力. 结果 PRP抑制了BMSCs向三角形、多角形细胞转变,DEX则诱导BMSCs向三角形、多角形细胞转变;PRP抑制了ALP分泌,钙盐沉积;DEX增加了ALP分泌,促进钙化结节形成.与FCS组相比,DEX促进了ALP、OCmRNA表达,PRP抑制了ALP、OC mRNA表达;PRP、DEX对Coll-Ⅰ、ON、Cbfα1 mRNA表达均无影响.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PRP对人BMSCs体外成骨分化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效应;在体外PRP并不能代替DEX作为人BMSCs成骨分化的诱导因子.

  • 玉米醇溶蛋白仿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体内外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屠锦雯;曲志虎;芮云峰;黄金刚;童海骏;张晓玲

    目的 检测玉米醇溶蛋白(zein)仿生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载人海藻酸钠或zein制成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噻唑蓝分析法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与定量检测,分别比较zein和海藻酸钠对BMSCs体外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取24只8周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制成肌袋植入异位成骨模型.对照组单纯植入zein,实验组植入zein与兔BMSCs复合物.术后2、4、8和12周取材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 与海藻酸钠相比,zein在任何时间段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兔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单纯植入zein相比,BMSCs能够增强zein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结论 zein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 左旋咪唑对骨折创伤后红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友华;应朗;刘璠;陆跃;喻德富

    目的 通过探讨左旋咪唑(LMS)对骨折创伤后机体红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选取30只成年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两组(n=15):创伤对照组(A组)与创伤用药组(B组).麻醉后,两组家兔均于小转子下方3 cm截骨并用钢板螺钉固定,其中A组不予处理,B组于术前30 min按照24 mg/kg肌肉注射LMS.所有家兔均于术前30 min,术后30 min、1 d、4 d、7 d抽取血样,分别测定红细胞丙二醛含量;检测不同时间点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R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TERR),以及血流变性、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等. 结果 红细胞免疫在术后30 min、1 d、4 dRC3bRR、NTERR B组比A组同时相高,而RICR B组比A组同时相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项指标A组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在术后30 min、1 d、4 d红细胞中丙二醛均比术前高,同时B组比A组同时相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创伤能引起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强,流变性变差;LMS可以明显改善创伤后红细胞生物学行为,即可能对于降低骨折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一生;黄兆松;张振宇;宋杨;王树森;裴国献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畸形(adult acquired flatfoot deformity,AAFD)是成人足踝常见的疾患,炎症、退变和外伤导致的胫后肌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是主要发生原因,而胫后肌断裂后弹簧韧带(spring ligament,SP)应力增加导致内侧足弓塌陷和后足力线不良是主要病理特征.判断其临床分期并采取正确方法 治疗无疑是重要的.早在1936年就有学者发现,50年代至70年代相关文献增多,目前AAFD和PTTD命名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关键词:
  • 科技前沿

    作者:

    关键词:
  • 闭合性髋部骨折或长骨骨折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疗效分析

    作者:Dan C Norvell;王簕;杨云峰

    对22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在闭合性髋部骨折或长骨骨折的围手术期中,静脉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疗效.与未应用静脉抗生素组相比,术前静脉应用抗生素(术前单剂量抗生素应用或术前联合术后多次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深部感染、浅表感染、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当应用短效抗生素预防术中感染时,多次剂量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但是,当应用长效抗生素预防感染时,单剂量应用组与多剂量应用其他短效抗生素组效果相当.在比较抗生素多剂量给药疗法间或不同给药方式间(口服或静脉给药)对预防感染的疗效时发现,不论采取何种方法 ,预防感染的效果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 足踝创伤的处理

    作者:曾炳芳;施忠民

    足踝创伤在临床常见,由于足踝部软组织菲薄,损伤时易累及关节,一旦漏诊或误治,致残率较高.内、外固定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足踝部创伤的治疗有更多的选择,预后得到改善的同时并发症也不断减少.这些都得益于对足踝部创伤进行仔细的术前评估,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条件,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损伤制定详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争取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 临床病例讨论——BadoⅡA型孟氏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军强;龚晓峰;张健;蒋协远;王满宜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1岁,摔倒致右肘肿痛、活动受限1 d,于2009年8月8口急诊入院.1 d前行走不慎滑倒,自述当时右肘处于半屈曲位,以右手掌先着地急速摔倒,摔伤后即觉右肘剧痛,屈曲不能,受伤后4 h被送当地医院急诊救治,该院予以右肘手法复位、屈肘功能位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患者自觉疼痛明显缓解,但固定后摄X线片,发现骨折移位未纠正,患者遂于伤后24 h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予以右肘重新闭合复位、更换长臂石膏后托、拍片后收入院治疗.

    关键词:
  • 卫生部回应北大医院"非法行医"事件

    作者:

    近日,媒体报道北大医院"非法行医"导致病人死亡后,引发医学届和公众广泛关注.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1月10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医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参与到临床实践环节,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对此早有明文规定.

    关键词:
  • "防甲流病毒口罩"属无证产品 已被查封

    作者:

    "可有效一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并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现已被药监部门查封.在近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言人颜江瑛在介绍"抗甲型H1N1流感抗病毒口罩"的调查情况时表示,同时强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过具有抑制甲流病毒的抗病毒口罩.

    关键词:
  • 湖北省政府追认3位救人大学生为烈士

    作者:

    湖北省政府今日追认荆州"10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关键词:
  • 成都"血浆种花"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作者:

    日前,一位网友将献血者捐献的、仍在使用期内的血浆兑入清水浇灌兰花,作为"肥料",同时拍下照片上传至论坛,显摆自己给兰花的肥料是"高蛋白的营养品".这种做法立刻引来千夫所指.

    关键词:
  • 英一女子患罕见"蔬菜恐惧证"

    作者: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许多孩子都不喜欢吃蔬菜,但英国女学生微姬不但从小讨厌蔬菜,并且还对蔬菜充满恐惧感.

    关键词:
  • 第十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作者:聂兰英

    关键词:
  • 跟骨插入式钢板的研制及其在跟骨关节内移位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夏胜利;王子平;王秀会;陆耀刚;王惠中;吴祖明;朱汉光;付备刚;崔崟;马晓辉

    目的 研制一种适合于经跗骨窦切口经皮插入式的跟骨微创钢板,探讨其在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经跗骨窦切口入路,采用跟骨经皮插入式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8例(40足),其中SandersⅡ型22足(Ⅱa型6足,Ⅱb型14足,Ⅱc型2足),Ⅲ型18足(Ⅲab型7足,Ⅲac型10足,Ⅲbc型1足).根据X线片对手术前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ohlers角和Gissanes角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3~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X线片示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ohlers角和Gissanes角均获得满意矫正,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32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95.0%.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 采用经跗骨窦切口跟骨插入式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性骨折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涉及跟骨前部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谢雪涛;施忠民;张长青

    目的 探讨涉及跟骨前部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于术疗效. 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36例42足涉及跟骨前部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28例33足,女8例9足;年龄19~63岁,平均40.2岁.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27足,Ⅳ型5足.42足均经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进入,采用解剖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未予植骨.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31例36足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9~25个月).以患行近一次临床随访为准,优11足,良22足,一般3足,优良率为91.7%.结论 为大程度地保留跟骨周围关节的功能,要注重恢复跟骨前部的正常解剖形态,尤其是跟骰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外侧长度,并进行稳定固定.

  • 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俞光荣;樊健;周家钤;李海丰;杨云峰;黄轶刚;李兵

    目的 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17例存在内踝骨折,2例为单纯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对后外踝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处钢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直接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伤口无裂开、坏死,除1例术后10 d出现浅表感染,经积极换药及适量抗生素处理后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1例术后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绛损伤症状,末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症状轻微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5.6%. 结论 后外侧入路可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能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

  • 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李嗣生;孙军;潘承波;刘法银;张子峰;李玲;王维军

    目的 对跟骨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改良组平均(84.37±12.22)分,优良率为83.2%;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平均(81.72±13.91)分,优良率为81.3%.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值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X~2=0.009,P>0.05).两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腓肠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入路不仅具有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大限度地保护了跟外侧动脉及相伴行的腓肠皮神经,有效预防了术后皮瓣坏死、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术区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

    作者:施忠民;顾文奇;罗从风

    目的 报告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 和疗效. 方法 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患者49例,按Sanders分型:Ⅰ型6例,Ⅱ型15例,Ⅲ型28例.Ⅰ型行单纯跟骨外侧壁截骨,Ⅱ型根据有无高度丢失行距下关节原位或撑开植骨融合,Ⅲ型需同时行跟骨体部截骨或通过移植髂骨块宽度来纠正内外翻畸形.用多枚空心螺钉固定结合短腿石膏制动,确保关节融合. 结果 49例获得平均18.4个月随访,距下关节融合时间平均12.8周.术后的平均距跟高度、距骨倾斜角、距跟角、跟骨携带角均比术前明显改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从术前的平均25.7±4.3分提高至后随访时的74.9±4.8分.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应以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为基础,根据患足的畸形和患者的期望值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跟骨外侧减压、矫正后足内外翻畸形并融合距下关节.

  • 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

    作者:黄雷;张峰;叶鹏翰;何贤峰;阮永平;徐荣明

    目的 评估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治23例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患者,根据Rüedi-Allgow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所有患者急诊行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内侧超踝关节支架临时外固定.7~10 d(平均8 d)后拆除外固定支架,行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30周,平均18周,按照Teeny和Wiss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2例术后出现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包括1例皮肤坏死,1例切口浅表感染,通过换药后治愈. 结论 分阶段治疗严重pilon骨折能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提高关节面的复位质量.

  • 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作者:任高宏;任义军;王钢;胡稷杰;黎润光;裴国献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组合皮瓣移植治疗36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携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14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组合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6例,游离胸脐皮瓣组合局部转移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组合游离胸脐皮瓣修复1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胸脐皮瓣分别组合携带顺、逆行健侧胫后血管的双桥式皮瓣修复1例. 结果 本组有3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并进行了血管探查,解除动脉危象后1例游离皮瓣成活,1例游离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静脉栓塞探查术后游离皮瓣部分坏死.其余33例患者移植组织令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总成功率为97.2%(35/36).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足踝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采用不同形式的组合皮瓣移植,为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方法 ,手术虽有一定风险,但可有效降低伤残率,恢复肢体功能,缩短疗程.

  •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治

    作者:沈雷;陆骅;蒋雷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2.5~15.3岁,平均13.8岁.右踝9例,左踝2例.X线片示11例患者均为外侧二部分关节内三平面骨折,其中2例伴腓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 结果 11例患者获平均24个月(6~36个月)随访.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6例,良3例,一般2例.手术患者中2例(预后一般的病例)出现感染及伤口周围皮肤局部坏死. 结论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是青少年踝关节所特有的复杂骨折,其骨折形态由损伤时骨骺骨化的程度和所受暴力的大小所决定.术前CT多维重建是获得准确诊断,选择合理入路的前提.如果骨折移位 >2 mm或保守治疗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或复位无法维持,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理想预后的基础是解剖复位.

  • 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

    作者:薛剑锋;陈云丰;施忠民;邵雷;张长青

    目的 分析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同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15例,骨折脱佗按Main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Ⅳ型1例,Ⅴ型4例.对骨折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同定,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恢复维持足内外侧柱的长度.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拆除内、外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获得11~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3例失访.术后3个月AOFAS评分为(68.6±3.9)分,术后6个月为(72.9±2.6)分,术后1年为(77.5±4.6)分,所有患者均能自丰行走,无需进一步治疗. 结论 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除了使骨折脱位解剖复位外,更应注意恢复足内外侧柱的长度.

  •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

    作者:谢鸣;方真华;张松;赵晶晶;胡家朗;汤洁;郑琼;勘武生

    目的 介绍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解剖、分型,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胫骨远端关节面近似梯形,将其前后分成两部分,前1/2较宽称为前柱,后1/2较窄称为后柱.包括原始的后踝以及胫骨远端后侧干骺,骨折线由后上斜向后下的波及远端关节面≤50%的胫骨远端骨折称为后柱骨折.根据其解剖特点结合CT平扫加三维重建将后柱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后穹隆骨折,骨折线不超过后穹隆骨折,骨块<后柱的1/4;Ⅱ型:1/4<骨块≤1/2;Ⅲ型:骨块>后柱的1/2.自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胫骨远端后柱骨折95例,其中27例Ⅲ型后柱骨折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并获得随访. 结果 27例患者获得12~50个月(平均35.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0.0~13.5周(平均11.3周),完全负重时间11.0~14.3周(平均12.1周).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平均(97±3)分,其中优19例,良7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6.3%.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同定失效以及腓肠肌挛缩等并发症. 结论 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及分型理念为胫骨远端后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式,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要熟悉胫骨远端后侧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 汉英骨科词汇(7)

    作者:梁平

    关键词:
  • 本期嘉宾:费起礼

    作者:

    费起礼 1958年9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医疗系,分配至天津市立人民医院骨科,1971年2月迁入天津医院.1965年起从事手外科专业,1988年晋升主任医师,现任天津医院骨科医师进修班主任.

    关键词:
  • 《骨科手术进路图解》和《矫形外科进路手术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 震撼心灵 难忘的历练——探访四川地震灾区返乡患者纪实

    作者:潘晓华

    今秋9月,雨水特别淅沥,萦绕心间的拳拳思念也时时荡漾起伏.借着赴重庆参加七届全国创伤学会委员会议的机会,我决定借道成都前往探望汶川大地震中转送深圳市人民医院救治并经我治疗的其中三位重伤员:

    关键词: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