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해부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202/R
  • 国内刊号: 章新生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ac@cmaph.org
  • 曾用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MMP-9-siRNA对乳腺癌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秦优优;杨学伟;闫朝岐;郭宝良;张建国

    目的:探讨MMP-9小分子干扰RNA(MMP-9-siRN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MP-9的小分子干扰RNA(MMP-9-siRNA),并将其转染到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本实验分为空白组(不转染任何si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iRNA 50 nmol/L)和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转染10、50、100 nmol/L MMP-9-siRNA)3组.应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并比较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MMP-9表达及其差异.结果: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MMP-9 mRNA表达率为99.2%±4.9%,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0、50、100 nmol/L MMP-9-siRNA 3个亚组MDA-MB-231细胞MMP-9 mRNA表达率分别为80.3%±5.0%、65.2%±4.5%、55.9%±5.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蛋白表达率为101.7%±3.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10、50、100 nmol/L MMP-9-siRNA 3个亚组MDA-MB-231细胞MMP-9蛋白质表达率分别为77.6%±3.9%、62.7%±4.1%、55.0%±4.8%,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MMP-9-siRNA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中MMP-9的表达,为基因水平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siRNA MMP-9 乳腺癌
  • 头臂干缺如及其分支变异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严家川;周华东;张猛;王延江

    目的:报道头颈部血管起源变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相关病例作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起源变异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头臂干缺如,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椎动脉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结论:右侧椎动脉起源位置变异可能与诱发短暂脑缺血发作有关.

  • 原发中耳耵聍腺瘤1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作者:朱杭军;张建东;孙秀兰

    目的:探讨临床罕见疾病--原发中耳耵聍腺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手术治疗1例原发中耳耵聍腺瘤并随访;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手术成功切除中耳耵聍腺瘤,随访2 a无复发.结论:中耳耵聍腺瘤为一罕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复发和恶变,治疗以扩大切除为主,必要时辅以放疗.

  • 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附27例分析)

    作者:杨代明;黄录茂;雍成明;徐兵;王方发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27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24例肿瘤全切除( Simpson I-Ⅱ级),3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无手术死亡.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8 a,25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对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应充分研究其影像学资料,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肿瘤大多能全切除,同时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幼萌;许静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并研究高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再发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其中首发性脑梗死77例,复发性脑梗死7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对Hhcy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首次发作组(FCS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RCS组)(P<0.05),Hhcy发生率比较,RCS组明显高于FCS组(P<0.05).结论:H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Hhcy,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更为明显.

  • 肩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徐明;陶圣祥;夏春明;何振华;汪平;胡阿威;程智涛;刘胜;陈刚

    目的:探讨肩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肩外侧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本组患者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术后均诉骨折部疼痛明显减轻.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月,平均12.2月.骨折均在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患肩关节Neer评分81~97分,均分88.7分.结论:肩外侧入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入路.

  • 颞区皮肤手术易损伤结构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魏含辉;梁雪梅;黄剑真;郑春丽;张海玲

    目的:获得颞区解剖结构数据,分析颞区皮肤肿瘤活检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经10%甲醛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5例10侧,行颞区层次解剖,观测耳前、后组血管神经的参数.结果:主要结构分布于颞浅筋膜层,耳前组由后向前为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及面神经颞支,分别距耳屏(3.14±0.21)mm,(7.04±1.18) mm,(7.32±1.92) mm,(28.67±0.37) mm;面神经颞支后侧在颧弓上缘处距耳屏(28.67±0.37)mm.耳后组由前向后依次为耳后动脉、枕小神经及耳后静脉,分别距耳廓后沟中部(6.55±0.23)mm,(40.41±1.37)mm,(41.18±1.57)mm.结论:颞区手术切口以耳尖为中心呈放射状,术后瘢痕小;颞区活检或手术易损伤面神经颞支,越近颧弓上缘越易损伤,其后果越严重;耳屏前28 mm范围内无面神经颞支,为手术相对安全区.

  • 妇科腔镜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比较

    作者:刘伟;董洪智;杜凯;李晓亮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前10 min、气腹后10 min、术后10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 动态脑电监测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的预后评估

    作者:叶斌;王菲;苗青;张干

    目的:探讨急性期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技术在急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7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视频/长程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和其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57,P<0.01);AEEG分级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1).结论:AEEG监测对于急性危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翻修手术治疗

    作者:王微慎;周建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方法和一期翻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一期置换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9例.其中,初次置换术后感染7例,翻修术后感染2例;伴有窦道形成2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9个月.9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出现感染复发征象;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36.9分,提高到后随访时的平均85.8分.结论:只要经过正确的局部处理和全身支持治疗,一期翻修手术也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 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肖玉周;吴敏;官建中;周建生;刘振华;刘泉;周新社;张长春

    目的:探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8年11月对63例复杂性髋臼骨折采用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按照Letournel分类,前柱加前壁骨折28例,后柱加后壁骨折8例,双柱骨折23例,横形加后壁骨折4例.髂腹股沟入路38例,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2例,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1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周内10例,1~2周27例,2~3周19例,3周以上7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8 a,平均5.5 a,按matta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为78%,可为14%,差8%.术后X线片示解剖复位46例(73%),满意复位14例(22%),不满意复位3例(5%,均为陈旧性骨折).术中坐骨神经牵拉伤1例(另有3例术前损伤)、股神经牵拉伤1例,术后3个月均完全恢复.异位骨化伴股骨头再脱位1例(为K-L入路),股骨头坏死1例,髋骨性关节炎5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复杂性髋臼骨折积极手术复位及内固定,中长期疗效好、能有效地防治其并发症.

  •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冯力;黄增平;李浩;富丽俊;徐卫华;吴华;张研

    目的:探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对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神经性耳聋患者90例,并随机分成三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颈中交感神经节阻组(M)及对照组(C),每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中药治疗,M组、S组分别加行颈中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结果:M组、S组6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86.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C组66.6%(P<0.05).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成功率(96.8%)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78.7%),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对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

    作者:高明堂;蒋电明;刘军;鲁培;符孔龙;张陆;高松明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关节置换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9月~2009年10月,对病理活检确诊的38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采用Rosen T19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化疗4~6个疗程.其中,按Enneking分期为IA期2例,IB期3例,IIA期23例,IIB期10例.结果:38例中,3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成活,无假体松动和折断.膝关节按ISOL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6例,差7例,本组患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8%.结论:对于早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有效措施.

  • 蛋清容积的大小对双针射频热凝范围的影响

    作者:袁宏杰;林建;李静;槐洪波

    目的:观察双极射频模式下不同蛋清容积形成热凝物的形态.方法:选用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B和C,其体积分别为83 183.3 mm3、49 334.1 mm3、32 046.8 mm3.使用工作端长度为10 mm,20 G baylis电极针,在双极射频模式下,以不同的间距分别平行固定在盛满蛋清的A容器、B容器和C容器中,均给予90℃、900 s射频热凝.对形成的热凝物表面形态摄像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结果:在条件相同的双极射频模式下,A容器、B容器和C容器分别在电极间距为12 mm、20 mm和24 mm形成大带状热凝物.其大热凝面积分别为181.1 mm2、272.4 mm2和432.8 mm2.结论:相同实验条件下,减小容器容积,可增大形成带状热凝物的两电极大间距和热凝物面积,但电极针外侧热凝物长度基本没有明显变化.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琦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损伤脱位或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桡骨远端骨折按Frykman分类,Ⅳ 2例、Ⅶ 5例、Ⅷ 3例;按AO分类,23-A型3例、23-B3型4例、23-C3型3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选择腕掌或辅助背侧"S"形切口,直视下复位后予以预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必要时配合经皮克氏针短期固定.结果:随访8~18个月,按照Dienst功能评价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单纯闭合复位不能达到功能要求者,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能有效地挽救腕部功能,恢复外观,缓解疼痛,减少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 鼻内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临床观察

    作者:盛丽莉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局部手术治疗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13例,其中软骨部"c"型偏曲19例、"s"型偏曲29例、嵴突31例、棘突26例、高位偏曲8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48例.结果:本组113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满意.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主观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治愈率82.3%(93 /113),好转率17.7%(20/11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彻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好的手术方法.

  • 剖宫产次全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作者:张莉;邵耘

    目的:探讨剖宫产次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及处治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剖宫产次全子宫切除患者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0.2%(9/4239).9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后出血患者,其中胎盘植入3例(1例合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1例;疤痕子宫3例;子痫前期2例.结果:9例均为剖宫产同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次全子宫切除的常见原因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和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除是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子宫切除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项生化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肖春波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时血清心肌酶及电解质等生化指标改变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儿科住院肺炎患儿共130例,分为轻症肺炎组72例,重症肺炎并心衰组(肺炎心衰)58例,门诊健康体检儿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儿童血清多项生化指标.结果:肺炎心衰组、轻症肺炎组、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血清CO2CP、心肌酶水平增高(P<0.05);肺炎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a+、K+、TCa++水平下降(P<0.05);轻症组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血清Na+、CO2CP升高,心肌酶水平下降(P<0.05);肺炎心衰组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血清Na+、TCa++、CO2CP升高(P<0.05),而心肌酶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婴幼儿肺炎血清心肌酶及多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及时检查、及时发现、积极纠正,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

    作者:路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6例.结果:116例患者腹腔镜成功率89.7%,中转开腹率10.3%,并发症发生率0.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胆囊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保障.

  • 腓动脉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长青;闫厚军;徐翀;付贯忠

    目的:探讨腓动脉瓣用于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7年7月,采用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修复中足缺损23例,游离腓动脉腓骨瓣修复上肢骨缺损2例,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修复胫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4例.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均痊愈.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 a,23例行腓动脉瓣修复者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感觉恢复达S3+,均出现两点分辨觉.6例腓骨移植者,6个月左右骨愈合.结论: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游离腓动脉腓骨瓣、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修复中足创面,大段骨缺损及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

  • 跨踝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

    作者:周淮;徐晓军

    目的:探讨跨踝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4例严重Pilon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型,II型13例,III型11例.结果:手术顺利,23例皮瓣愈合佳,1例延迟愈合.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月,平均16月.无骨不连、皮肤坏死发生.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优1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7.5%.结论:跨踝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骨折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后踝关节功能良好.

  •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17例分析

    作者:尤国军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1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引流.术后对其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1~3 a,复查窦腔均无真菌和炎症,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术中可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黏膜,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过长综合征16例报告

    作者:曹俊强;陈小村;陈学清;郭会鹏

    目的:探讨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20侧)茎突综合征患者施行了茎突截短术,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9侧采用口咽径路,1侧为颈外径路.截除的茎突长度为14~32mm.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咽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均获随访1~3a,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结论: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口咽径路的优点是寻找茎突方便,手术创伤小.

  • 急性胰腺炎39例治疗分析

    作者:金汉杰;纪跃;侯春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综合治疗疗效.方法: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生化及CT检查予以确诊;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31例,手术治疗8例(其中开腹手术3例).结果:39例患者中,治愈35例,自动出院2例,转院2例(1例死亡).其中并发假性胰腺囊肿3例,并发ARDS2例、MODS2例.结论: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AP患者,对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病情进行性加重或合并胆道梗阻者应手术治疗,个体化综合治疗能减少其并发症及病死率.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凤斌;秦辉;王松平;王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Wolf8.0/9.8F硬性输尿管镜,国产30W钬激光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2例,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6例、上段结石16例.结果:42例中37例1次碎石成功,单次碎石成功率88.1%(37/42);其中,中下段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6.1%(25/26),上段结石为75%(12/16).5例碎石失败者中,3例改行开放手术,1例二期行ESWL术,1例改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均治愈.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国产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腔内碎石失败的良好补救治疗措施.

  •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

    作者:谭章勇;汪建良;许科峰;郭峰;李俊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9年1月期间,对38例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其中Mason III型骨折32例,IV型骨折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平均23.9个月.肘关节屈伸平均131.5°/8°,前臂旋前/旋后平均76.5°/82°.3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1例肘关节轻度外翻不稳.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分,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假体的精确安装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铁牛;苏贺先

    目的:总结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具有视野开阔、对脑组织牵拉少、距斜坡路径短等优点.结论: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是处理岩斜区病变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李成;宋伟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在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做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运动的应变及应变率,能更准确的评价心肌整体与局部的功能.结论: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查无角度依赖性,其判断室壁运动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优于以往相关超声检查方法.

  • 8例同侧股骨和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体会

    作者:胡永东;李清春;杨翠兰;方旭;陈绵忠;王永龙;郭永超;高艳飞

    股骨干及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同侧股骨和胫腓骨同时骨折主要是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引起的严重创伤,软组织损伤重,骨折严重粉碎,常伴有多处损伤,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意见尚不统一,永久性肢体功能障碍比例大.我院近5 a共收治8例.报道如下.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尤锡东;朱建华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1].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多需手术治疗.肱骨近端接骨板固定已得到普及,锁钉钢板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较理想[2],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3].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金属板治疗4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总结如下.

  • 快速十二指肠残端关闭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瑞华;肖敬东;黄春旭;张辉雄;刘伟剑;林井明;利志波;李凌

    胃切除术时,如何妥善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无疑是手术中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残端处理满意与否,不仅会延迟手术的时间,而且影响到手术的安全.传统的十二指肠残端关闭法常规分3层进行缝合,残端的关闭是一套繁琐的工序,通常需30min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我们收集198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胃切除术时对十二指肠残端采用荷包逢合法的112例和同期用传统法关闭残端的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前斜角肌止点处肌肉变性硬化所致臂丛神经卡压症1例

    作者:顾少光;杜心如;崔志超;刘志强;孙广志;贺小平;张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左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3 a就诊.头右偏症状加重,左上肢外展位减轻,按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严重时需肌注曲马多等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专科查体:头左偏,右手托左肘,头抗阻力左偏及左上肢主动外展疼痛加重,左侧锁骨上窝较右侧饱满,Tinel征阳性,压痛伴扣痛并放射至左手,无锁骨下动静脉受影响体征,左上肢运动感觉无明显异常,病理征阴性.颈椎MRI显示无异常,胸廓出口三维CT提示左侧斜角肌结节较右侧粗糙.入院诊断:左侧臂丛神经卡压症.全麻下行左侧胸廓出口及斜角肌间隙探查术.术中见前斜角肌止点处肌肉纤维硬化压迫臂丛神经(图3),受压神经颜色暗红、增粗.将纤维化及硬化的肌肉止点完全切除,清理前斜角肌结节,松解受压神经的神经外膜.术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后诊断:前斜角肌止点处肌肉纤维硬化刺激压迫臂丛神经.

  • 收肌管内隐神经纤维瘤致隐神经卡压症1例

    作者:顾少光;杜心如;崔志超;刘志强;孙广志;贺小平;张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右小腿内侧及足内缘疼痛、麻木14 a.症状在静息时明显加重,伴右小腿与足发凉.按腰椎病保守治疗多年,接受腰部手术治疗1次,无效.专科查体:腰部见手术瘢痕,无压痛叩击痛等阳性体征;小腿肌力正常;隐神经支配区痛觉减退;右大腿下部内侧(收肌管投影处)神经叩击征阳性,沿隐神经放射,静息症状加重时;右足背动脉搏动较左侧减弱至消失.腰椎MRI显示多节段退变,无明显椎管狭窄.右大腿下部内侧超声提示小的实质性肿物,压迫股动脉,影响血流.入院诊断:隐神经卡压症或肿瘤.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收肌管内肿物切除术.

  • 腓血管蒂腓骨瓣修复尺骨近侧大段缺损1例

    作者:陈振光;余国荣;卢光辉;余黎

    肘关节系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之复关节,以肱尺关节为主,肱桡关节与上尺桡关节次之.尺骨近段一旦缺损则肱尺关节和上尺桡关节首遭其变,继之也势必涉及肱桡关节之稳定,重建肱尺关节乃当务之急.本案例因尺骨近段肿瘤切除后遗下大段缺损,采用带腓血管蒂腓骨近侧骨瓣重建肱尺半关节,同时一并修复尺骨大段缺损,经随访16 a,今报道如下.

  • VHL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苏贺先;李健;马骏;孙涛

    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早于1904年Von Hippel 及1927年Lindau对此病有相关描述.VHL患者可以并发多脏器肿瘤,以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肾、胰腺肿瘤和嗜铬细胞瘤等较为常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右侧臂丛穿插前、中斜角肌变异1例

    作者:钱庆华;吕赛华;钱申伦;屠凯凯;汤梦倩;刘文庆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臂丛上及中、下干穿插走行于前、中斜角肌肌腹之间(图1),现报道如下.该例标本的臂丛由C5~8、T1的脊神经前支组成上、中、下干,其中,C5和C6组成的臂丛上干从前斜角肌根部穿入该肌,并从该肌分出的上、下肌腹之间穿出后向外下行;C7、C8和T1组成的臂丛中、下干几乎并行地从中斜角肌的肌腹中穿出,与臂丛上干汇合,组成臂丛各束,而锁骨下动脉伴行于臂丛中、下干的内侧穿出斜角肌间隙.

  • 双侧胸前肌变异1例

    作者:汤梦倩;钱庆华;吕赛华;屠凯凯;钱申伦;刘文庆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尸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胸大肌表面出现不明肌肉1块,对称分布,暂命名"胸前肌"(图1),现报道如下.该例双侧胸前肌均为阔肌,以腱膜起自胸骨角周围的胸骨侧缘及第2、3肋表面的胸大肌筋膜,肌束呈扁带状于胸大肌起始部的表面向外下走行,末端分为4~5个肌齿以腱膜止于第6~8肋的外面,下部的肌齿被胸大肌下方的单独肌束覆盖.

    关键词: 双侧 胸前肌 变异
  • 植物状态患者脑功能的探索

    作者:吕广明;徐慧君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及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概念是1972年由Jennett和Plum提出的.1996年中华医学会意识障碍专业组将PVS定义为:植物状态是一种临床特殊的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功能完全丧失,但能睁眼睛,有睡眠觉醒周期,以及丘脑和脑干的功能基本保存.

中华解剖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3 04
2001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