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张斌;刘君丽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接收的14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看,观察组的5.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患者康复,不易发生并发症,安全可靠.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喻燕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6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于发病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于发病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治疗4周后生存率,以及两组肠内营养支持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及治疗4周后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肠内营养并发症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脱机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率,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鼻饲的护理概述

    作者:岳敏

    重症脑血管病是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脑血管病,主要是指出血量大、出血部位特殊,如脑干和小脑、梗死面积大或梗死涉及多个脑叶等患者,患者病情重 ,且常合并球麻痹、严重肺部感染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这些患者病死率高 ,抢救成功者其住院时间长,康复慢 ,胃肠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 ,除了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外,合理的营养支持对这些患者的康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类患者往往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病情危重,医疗费用高昂而预后极差.重症脑血管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例如,脑卒中患者中约51%有吞咽障碍.本文就鼻饲及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鼻饲的注意事项、与鼻饲相关的问题及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 美罗培南对重症脑血管病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龙达志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重症脑血管病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2例重症脑血管病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应用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结论:在重症脑血管病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美罗培南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方睿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5例,随机分组.A组31例给予鼻饲支持疗法,B组34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果:A组有效率低于B组(P<0.05);B组CD4/CD8、IgG、CD4、IgM值、CD8以及IgA改善水平优于A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行性偏高,建议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改善其免疫功能,实现良好的重症脑血管病病情转归,进而改善其预后.

  • 辨证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肺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李福海;牛建海;王雪红;于芳;张波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重症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则能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因此,临床上如何减轻其肺损伤的程度,对降低重症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提高重症脑血管病的救治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 动态脑电监测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的预后评估

    作者:叶斌;王菲;苗青;张干

    目的:探讨急性期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技术在急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7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视频/长程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和其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57,P<0.01);AEEG分级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1).结论:AEEG监测对于急性危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马联胜;赵佳佳;牛小媛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共收集病例数159例,其中男性99例(62.26%),女性60例(37.74%),脑梗死113例(71.07%),脑出血46例(28.93%),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患者91例,占所有血管病患者的57.23%,单因素分析显示NICU入住时间(t=3.602)、吞咽困难(χ2=8.344)、鼻饲饮食(χ2=8.344)、GCS评分(t=-3.272)、NIHSS分值(t=3.366),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治疗时间(OR=1.050,95%CI=1.014~1.087)和入院时NIHSS评分(OR=1.082,95%CI=1.015~1.152)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ICU治疗时间及入院时NIHSS评分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重症脑功能损伤生化指标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飞洁;胡风云;赵晓霞;温春丽

    重症脑功能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性低反应状态以及植物状态甚至死亡(包括脑死亡),常见的原因有重症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心脏骤停等。评估脑损伤的方法达20多种,包括临床观察、影像学、神经电生理、颅内压、脑血流、脑组织氧及神经内分泌等评估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临床观察受药物、影像学检查费时又需外出搬运可加重病情等潜在风险,因此,寻找更快速、方便、准确的神经生化指标来判断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用于评估脑损伤的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高度特异、敏感的反映脑组织;②简单测定,重复性好;③有早期诊断价值;④能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⑤有临床实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常用的有蛋白类如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 UCH-L1)、髓鞘碱性蛋白等;氨基酸类如前脑啡肽原-A (neuropeptide proenkephalin A and protachykinin,PENK-A)等;炎性类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小分子标志物如miRNA等;脂质代谢产物类如F2-异前列腺素等,金属蛋白酶类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c-粘连蛋白等;其他类的如闭合蛋白、紧密连接蛋白蛋白-5抗体、闭锁小带-1等。本文就S100B 蛋白、UCH-L1、PENK-A、NSE、GFAP 用于判断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作者:孟晓落;江波;张云燕;舒刚明;姚存姗

    在老年脑血管病中,支气管肺炎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综合性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 脑电长程监护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曹建玺;梁俊红

    目的:探讨脑电长程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0例(脑梗死38例与癫痫22例),都进行脑电长程监护与预后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与癫痫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6.8%%和81.8%,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同时EEG分级与预后有关, EEG级别越高,死亡率越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脑电长程监护可从临床表现上观察脑功能的改变,可作为评价脑功能的客观指标,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肺部感染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亚梅;李书剑;李刚;张红菊;向莉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的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3年5月重症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320例,其中脑梗死214例、脑出血106例,所有患者经过CT或者MRI检查证实,神经功能缺损均>30分;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危险因素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0例中死亡35例,病死率为10.9%;年龄大(B=1.017,Wald=16.112,P=0.000)、住院时间长(B=0.771,Wald=6.001,P=0.013)、有意识障碍(B=1.202,Wald=9.789,P=0.003)、高血糖(B=1.041,Wald=4.503,P=0.040)、有侵入性操作(B=0.085,Wald=3.603,P=0.047)是影响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影响重症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病死率的高危因素较多,应予以积极干预.

  • 重症脑血管病血流动力学监护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闫婧;杨波;温淼;杨中华;刘丽萍;赵性泉

    目的:分析脉搏波形轮廓稳定稀释心排量测量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72 h内进行PiCCO监测,按照发病28 d随访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血液生化指标及PiCCO监测指标。结果入院7 d时死亡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异常增高例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7);而且存活组入院7 d与首次监测时EVLWI的差值也显著小于死亡组(P=0.043)。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PiCCO监测EVLWI指标的增高可能与患者死亡有关。

  • 低年资神经重症医师临床思维方法建立之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赵经纬;王强

    作为确立并不久的重症医学的一部分,神经重症医学,更是一个新兴的亚专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重症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重症患者。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论存在相悖的现象。这使得初入该领域的年轻医生有时在临床实践中无所适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近年流行的循证医学理念进行反思,强化科学精神,并通过引入证据链概念,帮助神经重症专业的年轻医生解读纷繁复杂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终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重症脑血管病专业组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米东华;方红娟;张宁;王春雪;杨中华;王伊龙;王拥军;刘丽萍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重症脑血管病专业组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共40位在我科实习的本科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分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出科时进行理论与实践考试,完成问卷进行自我测评及评价课程.结果 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参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者对掌握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实践技能的自我评价较满意.结论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运用于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在重症脑血管病专业见习轮转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可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我国,脑血管病已超过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头号死亡病因,同时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要病因。相关资料显示超过20%的脑卒中患者出院时需要转入康复机构,而30%的患者遗留永久残疾,需要长期护理。

  • 需要层次论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潘俊婵;张淑美;黄新红

    目的:对85例重证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疾病急、危重的特点以及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患者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指导,进行预见性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作者:彭涛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GCS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10.08±1.81)分、(13.46±2.12)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AD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分级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徐金元;龚敏操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SCVD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SCVD患者102例,对其进行EEG监测,包括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s cale,GCS)和EEG监测,分析EEG分级与预后、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与SCVD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随访7d,102例入组患者共有48例生存,54例死亡;EEG分级为Ⅰ级患者51例,43例生存,8例死亡,Ⅱ级患者9例,5例生存,4例死亡,Ⅲ、Ⅳ、Ⅴ、Ⅵ级患者全部死亡,病死率均为100%,EEG分级预后共48例生存,54例死亡;通过GCS评分量表评估,发现102例患者中,评分<3分者60例,GCS评分为(2.63±0.32)分;评分>3分者42例,GCS评分为(5.98±0.86)分;EEG和G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715,两者AU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D预后与GCS评分、EEG分级相关.结论 EEG监测及分级结果应用于临床能够更好地反映SCVD病情的严重程度,且能够较好的对预后进行预测.

  •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业庆;吴光月

    我们采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9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