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해부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202/R
  • 国内刊号: 章新生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ac@cmaph.org
  • 曾用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钱军;鲁令传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例,术后6个月复发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伤口感染.39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习惯改变.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采用双吻合器是安全可靠、省时、实用的.

  •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振光;张发惠;谭金海;谢昀;陶圣祥;潘峰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在2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上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7.1±2.3cm,外径1.2±0.8mm,该支又分出2~3支外径在0.3mm~0.5mm的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份进入肌质,上行至肌起始处达髂骨;其下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7.9±1.8cm,外径1.3±0.8mm.结论: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具有手术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冷冻维持温度对大鼠血管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发惠;陈文列;郑和平;张朝春;曲丽娟;钟秀容;陈莲云;林曦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温度冷冻对血管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15%DMSO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保存步骤,设计维持温度为-45℃、-50℃、-55℃、-60℃、-65℃和-70℃,对SD大鼠血管组织进行冷冻预处理后,-196℃液氮保存1周.复温后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用维持温度-55℃、-60℃冷冻预处理的血管,经液氮保存、复温,血管组织超微结构保持良好,优于其它温度值的实验组.结论:-55℃~-60℃是适宜血管组织冷冻的维持温度值.

  •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

    作者:刘振华;周建生;丁海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及后外侧植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8例,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Steffee20例,RF 8例,TSRH 5例,Socon 5例;固定融合范围:1个节段24例,2个节段14例.结果:36例病人获随访,平均时间4±2.6a年.滑脱椎体复位率80.6%~93.4%,平均87.37%;腰痛改善率94.3%;下肢疼痛、麻木改善率94.5%;间歇性跛行改善率97.3%.并发症共6例,其中术中并发症2例,发生率5.5%;术后并发症4例,发生率11.1%.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可满足腰椎滑脱的短节段固定和复位要求,临床疗效满意,复位、融合率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 尺侧腕屈肌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茂;薛黔;孙发

    目的:查清尺侧腕屈肌尺侧半和桡侧半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情况及肌构筑情况,揭示该肌的形态学特征,为临床矫形外科"半肌"移位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并为自体骨骼肌移位的选材提供新思路.方法:①观察20侧尺侧腕屈肌大体形态,并测量有关数量;②用改良Sihler's染色法对10侧尺侧腕屈肌进行肌内神经染色,以观察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③取20侧尺侧腕屈肌沿肌内腱长轴分为尺侧半和桡侧半,并测量其构筑学数值.结果:①尺神经干发出2支神经分别进入尺侧腕屈肌尺侧半和桡侧半,并在相应的半侧肌内各自发出数级神经分支,各级神经分支间有丰富的吻合;但尺、桡侧半的肌内各级神经支在肌内腱板区域无吻合.②尺侧腕屈肌尺侧半的肌长、肌重、羽状角、及生理横切面积数值均较桡侧半大,而肌纤维长的数值则较桡侧半小.结论:①尺侧腕屈肌可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两亚部各有一独立神经支配;②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都是半羽肌,尺侧亚部能产生多于桡侧亚部1倍以上的肌力.

  •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小东;钟桂午;汪伟;陈日景;高质钢;范少地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8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6.5d,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2%.结论: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操作简便,复位固定满意,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内皮抑制素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海宝;钱银锋;陈骏;张诚;余永强

    目的:观察内皮抑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治疗剂量的选择.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后第15天,以5mg/Kg·d、10mg/Kg·d和20mg/Kg·d 3种剂量内皮抑制素皮下注射治疗7d,用磁共振成像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3种剂量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29±3.41%、53.77±7.08%和59.46±3.20%,5mg剂量组与10mg和20mg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10mg组与20mg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皮抑制素对胶质瘤有治疗作用,治疗剂量应选择10mg/Kg·d.

  • 鼻内镜在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士崟;詹晓东;祖志将;蒋成义;王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应用鼻内镜对10例鼻腔后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克氏针改制的绝缘电灼针和带绝缘外套的细吸引管电灼止血.结果:10例患者均经一次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3a未再出血.结论:鼻内窥镜、绝缘电灼针、带绝缘外套的细吸引管和高频电刀联合应用治疗鼻出血,视野广阔清楚,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解剖之间的关系

    作者:杜宏生;王金环;王文治;李牧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解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T和MRI证实的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复习相关的解剖学资料,并分析其与本病的关系.结果:儿童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有明显的颅脑损伤病史及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经治疗,25例中22例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3例轻残;其中15例于伤后8个月~2a分别复查头颅CT,显示原低密度阴影区域持续存在但较受伤时缩小.结论: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其脑血管解剖学特点密切相关,预后良好.

  • 硬腭粘骨膜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

    作者:后军;张令达;颜雨春;潘涛

    目的:探讨硬腭粘骨膜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带蒂硬腭粘骨膜瓣一期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24例及其优缺点.结果:随访3~6个月,全组转移瓣均完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结论:该瓣用于颊粘膜癌术后缺损的修复,为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之一.

  • 甲状腺良性肿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作者:王振杰;纪忠;王子岩;黄健康;熊竹友;郑士友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从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0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例,分析其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采用不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能有效预防其损伤.

  • 指屈肌腱指段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姚柏春;邓兆宏

    目的:探讨指屈肌腱指段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的示、中、环、小指各20指,分别采用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结果:①拉伸试验:指段的中部是强度危险区;②冲击试验:快负荷时,指段强度小于骨质;慢负荷时,指段强度大于骨质.结论:肌腱指段在负荷下,除表现有粘弹特性外,还表现出速度依赖性;其机械性能随负荷速度的不同而变化.

    关键词: 指屈肌腱 生物力学
  • 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春万;张长春;王欣;聂邦寿;马修三

    目的:探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5例.术后随访1a~6a(平均2.5a),观察临床疗效及X光片CE角、颈干角的改变.结果:5例病人行走步态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颈干角126°~133°,接近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包容量明显增加;CE角25°~30°.结论:改良的股骨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与解剖学基础

    作者:李洪恩;赵旭;彭广君;许山;徐冬;刘祥清;李伟;孙亚伟;李伟元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分类及切开复位多支骨圆针交叉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开撬拨复位多支骨圆针交叉固定,使粉碎的跟骨成为较稳定的加固结构,结合功能位短腿石膏固定,治疗各种类型(Paley分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0例35足.术后2.5个月拆膏拔针,康复锻练.结果:除术后不足半年的6例外,余24例均获随访,随访期6月~33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病例均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及满意的足功能,按天津医院骨科评分标准,评分均在85~100分之间,优良率达100%.结论:本手术简便易行,符合力学要求,不须特殊器械,效果可靠.

  • 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

    作者:陶立伟;葛阳;姜大伟;顾江魁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治疗单侧毁损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全肺切除.结果:2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全组随访5月~5a,效果良好.结论:全肺切除术治疗单侧毁损肺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毁损肺 全肺切除
  • 喙突移位加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卢国强;李新志;郑之和

    目的:探讨喙突移位加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5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喙突移位加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骨螺钉固定3例、钢丝固定2例、螺钉张力带固定10例.术后随访6月~2a.结果:按Karlsson标准评定功能,优11例,良3例,差1例.结论:喙突移位固定方法优良,能获得稳定较好的关节功能.

    关键词: 喙突 肩锁关节 脱位
  •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结华

    目的:观察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起搏抢救心室停搏和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起搏治疗心室停搏2例、严重窦缓6例,Ⅲ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7例.结果:15例均起搏成功,平均历时15min.结论: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起搏,与普通电极起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无需X线定位,可争取抢救时间等优点.

  •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殷西川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后侧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结果: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良率84.37%.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作者:刘新群;谢广龙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特点.方法:对14例17条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检查.结果:17条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根据二维超声表现分为原发性13条静脉,继发性4条静脉;根据血流反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Ⅰ级(9条静脉),Ⅱ级(5条静脉),Ⅲ级(3条静脉).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观察静脉管腔、管壁的结构及实时状况,并能明确瓣膜的反流部位及反流程度.以此标准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对外科合理的选择手术部位及方式提供有效的依据.

  • 肝癌合并胆道癌栓

    作者:丁磊;陈孝平

    肝癌合并胆道癌栓尤其是出现黄疸时,一向被认为是疾病的晚期表现而得不到积极治疗.近几年随着肝脏外科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对该类患者实行积极的综合治疗多能得到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就肝癌合并胆道癌栓的诊断与治疗等问题做一综述.

  • 促进外周神经再生研究的概况

    作者:聂俊辉;曾园山;郭家松

    外周神经损伤在临床上相当普遍,创伤、外科手术及疾病均可导致外周神经损伤.

  • 髓内固定物隐性断裂2例分析

    作者:王秀中;靳长秀;孙旭海;范锡海

    髓内固定具有手术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和内固定物易取出的优点[1],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四肢管状骨骨折的治疗.但若术中内固定物适应证选择不当.和术后长时间超负荷功能锻炼,内固定物易发生疲劳断裂.其在X线片上表现不明显,易漏诊.自1990年7月至2002年1月,我院骨科共发生髓内固定物隐性断裂2例,因处理及时,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 肝下高位盲肠阑尾合并升结肠缺如变异1例

    作者:汪清;孟镔;陈明智;胡军;梁波;杨蔡伟;徐鹏

    作者在解剖1具男尸时,发现回盲部位于肝右叶下方,升结肠缺如.现报告如下.

  • 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2例

    作者:翟延荣;孟镔;张辉;苏波;曹朴;刘坤;夏云龙;徐鹏

    在解剖1具身长175cm、60岁左右甲醛固定的男性尸体和身长156cm、60岁左右女性尸体时发现,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相交通,报道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作者:苗青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是1980年由Caplan[1]首先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常引起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15例TOB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此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

  • 吞咽性晕厥1例报告

    作者:谷丽梅;刘凤吉;信丽影

    晕厥是较常见的综合征,平日我们常见有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但吞咽性晕厥却很少见.下面为吞咽性晕厥1例,报告如下.

  • 防腐固定尸头标本血管灌注法的研究

    作者:王洪杰;杨扬;王建刚;李新钢

    目的:探讨已防腐固定尸头标本的血管灌注方法.方法:用乳胶染料对已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20例标本进行动、静脉血管灌注.结果:经过灌注的标本,血管特别是大血管充盈饱满,血管着色好,便于辨认,而且不影响其真实性,解剖操作时,对寻找、观察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变异非常方便.结论:灌注前标本的浸泡、血管的冲洗、灌注的压力是影响灌注好坏的重要因素.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盛华;刘坤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指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用18G穿刺针穿刺到椎间盘的髓核部分,通过针腔导入纤细的光导纤维,接通激光治疗机,在微电脑的控制下将椎间盘汽化,达到减小椎间盘压力使髓核回纳,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的目的.

  • 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洪发兰

    舟、月骨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仍是临床骨科难题之一,采用掌侧入路的骨间前血管前臂远侧骨膜瓣移植,已被证明疗效可靠[1-2].我院自1999年开始从背侧入路,采用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尺桡骨骨膜(骨)瓣[3],逆行移位修复舟、月骨骨不连或骨坏死1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 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林继秀

    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其安装简单、疗效确切的特点,在各级医院越来越多地得到开展,抢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我院心内科自1999年4月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共为45例患者施行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 鼻窦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

    作者:廖建春

    现代影象技术是断层影象解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直接应用一定数量的标本或活体进行影象断层扫描,对某些结构的影象进行统计分析,或将标本先进行影象断层扫描后再制作断层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断层影象解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 再造手

    作者:于仲嘉;黄玉池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为手缺失残疾者在前臂残端重建手功能.

中华解剖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3 04
2001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