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해부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202/R
  • 国内刊号: 章新生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ac@cmaph.org
  • 曾用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温度与缺血对SD大鼠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发惠;张朝春;郑和平

    目的:探讨温度与缺血对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步冷冻法,以15%DMSO为低温保护剂,对SD大鼠周围神经进行冷冻及缺血实验观察.(1)冷冻温度选择实验,设计温度为-45℃、-50℃、-55℃、-60℃、-65℃和-70℃组.(2)缺血实验,分冷藏缺血和常温缺血,缺血时间为1h、2h、3h、4h、5h、6h和8h,缺血冷藏用-50℃冷冻温度预处理后,标本液氮中保存1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50℃组髓鞘不规则增厚,线粒体轻度肿胀,其它各组神经组织呈不同程度的损伤.冷藏缺血8h,神经纤维脱髓鞘出现.常温缺血8h,多数神经纤维表现为不同程度脱髓鞘,轴索萎缩.结论:-50℃是神经组织佳冷冻预处理温度,缺血可明显延长周围神经对缺血的耐受时间.

  • 股薄肌神经血管门的应用解剖

    作者:舒先涛;许本柯;周文明;曾祥宏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游离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57例成人已固定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神经的行程、毗邻血管长度及外径.结果: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89.47%起于股深动脉,8.77%起于股内侧动脉,1.75%起于股动脉;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前支.股薄肌神经血管门位盂该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深面,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距离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4816,回归方程为y=6.38+0.1899x.结论:通过测量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的距离,可判断股薄肌神经血管门在体表的位置,为临床提供更便捷的手术入路.

  •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作者:孙良业;吕建军;韩玉升;吕波;谢威;杨良军;江淮;余润泽

    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利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1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6个月~8a,平均3.2a.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较好方法,可一次完成骨支架重建;如联合应用组织瓣移植,可同时完成软组织覆盖,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关键词: 骨移植 腓骨 骨缺损
  • 带血供第2跖骨瓣重建外踝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发惠;林永绥;张国栋;俞立新;吴水培

    目的:为带血供第2跖骨瓣修复外踝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对足背动脉外侧的分支、走行、吻合及其与第2跖骨的血供关系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第2跖骨有明显的多源性供血特点,其背侧血供源于不同出现率的以下动脉:足背动脉1~4支,跗外侧动脉1~2支,第1跖背动脉1~3支,第2跖背动脉1~2支,弓状动脉2~4支.上述动脉的骨膜支分布于第2跖骨的内、外侧骨面与邻近皮肤,外径0.3~1.0mm.在足背的外侧区,诸动脉的分支间有恒定的直接吻合.结论:依据足背动脉外侧分支的解剖学规律,可以酌情选用血管蒂,设计4种有血供的第2跖骨瓣,用于移植或移位重建外踝缺损.

  • 超声消融球囊扩张联合动静脉瘘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李晓强;周为民;余朝文;聂中林;段鹏飞;孟庆友

    目的:探讨超声血栓消融、球囊扩张联合动静脉瘘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严重的亚急性、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先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再经患侧股静脉用Acolysis超声消融器进行血栓消融、球囊导管扩张髂静脉病变、股动静脉间临时性动静脉瘘术治疗.结果:30例消融顺利,造影见有髂静脉狭窄29例,用球囊导管扩张;11例置入永久性滤器,19例患者置入临时性滤器.25例获随访3~30个月,其中19例患肢肿胀消退,无血栓后综合征表现;另6例导管穿透血管壁治疗失败.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能耐受、效果良好;下腔静脉滤器以临时性为首选,放置时间越短越好.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细胞凋亡及bcl-2、NGF-R阳性细胞的变化

    作者:毛伟峰;金国华;秦建兵;田美玲;张毅;徐慧君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相海马细胞凋亡及bcl-2、NGF-R阳性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1、2、3、4、5、7、10d取脑切片,作Nissl染色,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NGF-R阳性细胞.结果:Nissl染色可见损伤侧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层细胞消失或排列紊乱.损伤侧海马凋亡细胞伤后5d达到高峰,正常侧海马各时相点均未见到凋亡细胞.损伤侧海马bcl-2阳性细胞数量下降,伤后3d至低点;NGF-R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伤后5d达到高峰.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侧海马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伤后细胞bcl-2表达下降、NGF-R表达增加是导致细胞凋亡的因素.

  • 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科治疗

    作者:余朝文;李晓强;高涌;周为民;聂中林

    目的: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科方法.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共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2例,其中取栓+左髂总静脉闭塞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15例,取栓+左髂外静脉→下腔静脉搭桥6例,取栓+左股总静脉→下腔静脉搭桥7例,取栓+Palma手术14例;除原位移植外,所有患者加作临时性股静脉瘘.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肺动脉栓塞发生,42例患者除3例患肢消肿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随访2月~6a,4例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6例吻合口狭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6.67%.结论:Cockett综合征极易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外科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要高度警惕左髂总静脉病变并彻底矫正,选择合理有效的术式是提高远期通畅率、降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的关键.

  • 中国人股骨近端参数统计

    作者:刘勤;王慧娟;李秀平;吴小燕;聂小芳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股骨近端参数的特点,为人攻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拍摄100张成人髋关节X光片,测量其主要参数,用峡部漏斗指数和干骺端漏斗指数来描述股骨髓腔的形状.并将中国人股骨的参数与欧洲人股骨的参数进行对比,同时我们还将年龄、体重以及股骨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国人股骨的干骺端漏斗指数和峡部漏斗指数大于欧洲人(P<0.01),颈干角和偏心距小于欧洲人(P<0.01);年龄对股骨形状影响较小,而身高对股骨的影响较大.结论:根据中国人股骨近端参数设计的人工假体用于国人是相匹配的.

  • 罕见膝反屈型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曹明君;周建新;聂敏;陈树功;王龙滨;沈魁;刘卫华

    目的:探讨罕见膝反屈型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例膝反屈型AMC中,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每例均分两期施行16个手术.第1期下肢手术包括腱切断、腱延长、关节凹侧关节囊切开和切除术,股骨下端旋转性截骨及畸形足的三关节融合术;第2期上肢手术为肱骨下端切骨术及手部肌力平衡术.结果:2例均获十分满意的结果,无畸形复发.结论:选择恰当的术式治疗膝反屈型AMC是很有效的.

  • 脊髓损伤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体会(附18例报告)

    作者:陈智能;张朝春;李杰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病人四肢骨折的处理.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病例,急诊行椎管减压、复位及椎弓根钉板系统内固定术,并予激素冲击疗法,四肢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使用促进骨愈合、扩张血管、及保护胃粘膜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a 4个月.18例四肢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6周.无骨不连发生.其中11例已取出内固定,无再骨折.结论: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病例,早期在处理脊髓损伤的同时,四肢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加植骨术,可以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便于护理,利于脊髓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圣应;姚廷敬;张荣新;王益民;杨明;鲁智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2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0.8%,而对照组高达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3.18,P<0.01).结论: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除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同种异体胎儿颅骨脑脊膜椎管成形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涛;陈日景;钟桂午;吴养;吴春辉;李志丹

    目的:探讨深低温同种异体胎儿颅骨脑脊膜椎管成形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的效果.方法:44例患者均因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行腰椎板切除术,随机分4组,A组单纯椎板切除,B组游离脂肪移植,C组充填质量分数为2%的透明质酸钠,D组用-80℃深低温冰箱内保存4个月的同种异体引产胎儿颅骨脑脊膜置于椎板切除术后的肌肉与硬膜之间.术后进行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6~24个月,参考Macnab评定标准,A组优良率72.2%,B组优良率80.9%,C组优良率81.8%,D组优良率94.7%.D组与其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复查显示:D组无硬膜外瘢痕粘连,其它组有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瘢痕粘连.结论:用同种异体胎儿颅骨脑脊膜做屏障,能更好的预防硬膜外瘢痕的形成.

  • 改良骨盆三点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李洪恩;刘祥清;许屾;彭光军;李伟元;张印峰;李国建;朱喆;杨荣;衡德峰;匡凌浩;李欣

    目的:探讨改良骨盆三点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骨盆三点截骨术矫治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7例.首先将耻骨上支截断和耻骨弓中点截骨1~1.5cm后,在髋臼上方按Salter法截骨,以足够大的梯形髂骨块嵌入臼上,使髋臼撑开向前外及下方旋转,矫正Sharp角至35°左右,恢复股骨头正常覆盖率0.75以上.结果:27例中22例术后随访7~82个月,平均22个月.参照Mckay评级法,疗效优者17例、良5例、差0例.结论:改良骨盆三点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方法简单有效,早期治疗可避免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 臀中肌肌骨瓣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郑汉江;雷光华;汤龙飞

    目的:探讨臀中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臀中肌肌骨瓣移植加克氏针、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8例.结果:本组18例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5a,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合及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2例.结论:臀中肌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避免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过早地行人工关节置换.

  • 腹部超薄皮瓣移植急诊修复手皮肤缺损19例

    作者:农德毅;白宇;庄小强

    目的:探讨急诊修复手部创伤皮肤缺损的办法.方法:用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腹部超薄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伤性皮肤缺损19例.结果:19例23个皮瓣全部成活,外观不臃肿.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皮瓣成活率高,是急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首选办法.

  • 静力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多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启明;刘进;钟桂午;张小东;陈日景;薛静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多段骨折29例,术后按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34个月,骨折在术后7个月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闭合性肾损伤26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超英

    目的:探讨闭和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6例车祸致闭合性肾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本组26例全部治愈,无近期并发症.结论:血尿是诊断闭合性肾损伤简单而重要的依据.对严重多发伤的病例,无论有无血尿,应常规进行B超或CT检查,防止漏诊.对轻、中度闭和性肾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血尿 肾损伤 闭合性
  • 趾短伸肌肌皮瓣治疗手足部皮肤缺损深部组织感染9例报道

    作者:刘守东;陈山林

    目的:探讨应用趾短伸肌肌皮瓣治疗慢性手足部皮肤缺损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顺行或游离趾短伸肌肌皮瓣治疗手足部皮肤缺损深部组织感染9例.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趾短伸肌肌皮瓣用于治疗皮肤缺损深部组织感染,其手术操作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137例

    作者:黄爱萍;张海星;佟丽娟;华旭东;杨新强;张留民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将儿童埋伏阻生牙矫治就位,保留牙列的完整性.方法:对137例埋伏阻生牙进行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手术均采用翻瓣导萌术,术后正畸牵引矫治埋伏牙.结果:137例埋伏牙均进入牙弓并排齐,牙周附着良好,咬合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术前需准确定位,术中注意清除萌出道障碍、保守处理牙镶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 脊柱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进展

    作者:刘乐斌;应大君;陈卫军

    随着现代力学测试手段的不断改进,各种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广泛运用于脊柱力学研究.然而不同测量方法受到诸如适应范围、精度等因素影响,所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测试手段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脊柱生物力学测试的测量模型类型、标本长度的影响、脊柱运动测试方法进展以及加载负荷的运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资江;应大君

    传统观念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能再生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CNS仍然可产生新的神经元,并证实在成人脑组织中也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存在.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可被生长因子诱导而增殖,并保持分化成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的潜能,移植后能在宿主的神经组织中生存、整合及分化,并且通过基因转染后可表达外源性基因产物.因此,人们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机制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保持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和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问题.目前已证实,局部微环境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微环境因素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体细胞信号、血管微环境、细胞外基质和基板等,以及在胚胎水平通过染色体修饰和重建的调控亦参与了干细胞生物学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 AF系统椎弓根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20例

    作者:王嘉明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住胸腰椎骨折病人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0~5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3例.损伤节段(按椎节数定位):10 2例,11 3例,12 4例,1 4例,2 4例,3 2例,4 1例.伤后1周内就诊并手术15例,周后就诊5例.神经功能障碍按ASIA分级:级2例,级6例,级10例,级2例.椎体损伤据术前X线片、CT片检查按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4例,爆裂型15例,骨折脱位1例.

  • Ramsay-Hunt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柯

    面神经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病变侵犯面神经的不同部位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侵犯膝状神经节者则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上相对少见.1994年~2002年,我们共治疗此类病人25例,均为壮族.报道如下.

  • 全髋置换术后球头脱落1例报道

    作者:叶永杰;康小平;侯平

    1临床资料某男,4岁,月前因"左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四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X线片示左侧人工全髋位置良好(图1).

  • 门静脉内异位胰腺组织1例

    作者:刘鲁闽;何亚华;王忠华;胡志浩

    血管内的异位组织极为罕见.我们发现1例门静脉内异位胰腺组织的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5岁,上腹部饱胀不适2个月入院.体检:体温36.9℃,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0mmHg,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无肿块及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腹水,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提示:胰腺头部有6.0cm×4.0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境界尚清,边缘欠规整.CT检查提示:胰腺头部区域4.3cm×3.5cm血供丰富的占位性病灶,胰管、胆管无明显扩张,肝内未见转移灶,门静脉向前方挤压、推移(图1),门静脉内可见低密度占位(图2),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均正常,AFP、CEA、正常,A-19阴性.

  • 膈神经封闭治疗脑出血后继发顽固性呃逆

    作者:刘迎梅;季娣;丁学兵;王涛;巩延丽;唐文巧

    我院自1996年至今采用膈神经封闭治疗脑出血后顽固性呃逆17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 成人心脏右房室瓣解剖类型的观察

    作者:孟镔;胡军;赵集中;倪跃;陈明智;冯地忠;曹剑;王瑞;李迎全;郭峰

    目的:为临床心脏右房室瓣病变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71例汉族成人心脏观测其主瓣和副瓣的形态和度量.结果:主瓣高13mm以上,附着缘16mm以上.主瓣分为单主瓣、双主瓣和联合瓣.副瓣高12mm以下,附着缘长11mm以下.副瓣分为前内副瓣、后内副瓣、前外副瓣和后外副瓣.结论:主瓣和副瓣都有明确位置,它们可以密闭心室与心房的交通,使血液不能逆流入心房.了解右房室瓣的解剖类型可供手术时参考.

  • 椎动脉第1段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中

    目的:观测椎动脉第1段的走行特点,为颈椎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30具,女20具)上,观察椎动脉的起始点和进入横突孔的部位及其外径.结果:3例起始部位变异(6%),6例入横突孔部位有变异(12%),后者中1例入C4横突孔、5例入C5横突孔.椎动脉的外径在起始部双侧无差异,入横突孔部左侧稍多于右侧.结论:椎动脉的起始部位及入横突孔部位存在一些变异,前路显露及后路螺钉固定时应予以注意以免损伤.

  • 口角的解剖、功能和修复

    作者:王善良;姚德成;张涤生

    口角由皮肤、粘膜和口角蜗轴组成,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使之在参于面部表情时可有大幅度的活动范围.口角解剖的独特性及对面部美容的重要性,要求外科医生在面部手术时务必保护它免于损伤;在它受到创伤时应竭力修复口角皮肤、粘膜及蜗轴肌的总体完整.为此,本文对口角的解剖、功能及修复方法作如下介绍.

  • 口腔临床与解剖

    作者:李剑农;王元银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重要器官集中部位,某一器官的微小损害,都会造成身体的重要机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随着诊疗技术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各器官的结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毗邻关系更加令人瞩目.口腔临床医学日常工作中无一不与解剖学息息相关.以拔牙为例,不熟悉牙体解剖,不熟悉上下颌牙齿支配神经的分布,拔牙时麻醉效果肯定不会好,形态搞不清往往搞错牙位;牙根解剖不清,不知如何用力用器械,遗漏了牙根还不知道.再如根管治疗,虽有X光片作为参考,但实际操作时是处于半盲状态,全凭手感,而不能直视,根管弯曲度及方向,全靠解剖的谙熟.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半功倍.尤其口腔外科在手术中如不精通解剖,必将贻误治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请看下列实例.

  • 神经移位行截瘫/四肢瘫的神经功能重建

    作者:张少成;孙来卿

    截瘫的治疗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受伤时间超过1~2a的完全性脊髓损伤,经现有方法治疗后仍未见有经得起严格检验的自主性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切实恢复者.利用周围神经移位重建臂丛神经节前根性撕脱伤,可以重建部分运动感觉功能,多年来已为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并已在世界多个国家作为首选方法应用于临床[1].尽管从理论上讲可以用周围神经移位来重建陈旧性完全性截瘫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但目前此类研究仍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

  • 经颅开眶球后入路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金德;陈绍春;范艳;刘承杏;温淑仪;李兴国

    目的:给眶内手术入路提供详细的形态学依据和显微解剖参数,分析经颅手术入路的优势及其易损伤结构.方法:用32例(64侧)成人头颅湿性标本,通过模拟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在放大5~25倍手术显微镜下,运用显微解剖方法,通过颅前窝眶板开眶,观测开眶后球后结构在不同手术视野下的位置、毗邻、走行、变异、分支、分布等关系.结果:上内侧入路是经上斜肌与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入路,暴露从球后到视神经管之间的视神经.上中央入路是经上直肌与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入路,根据不同情况向内侧或外侧牵开额神经,暴露视神经眶内段的中部.上外侧入路是通过上直肌与外直肌之间的肌间膜入路,对眶尖深部上外侧区的暴露效果与经眼眶外侧壁的外上方入路基本相同,但前者能兼顾眶上裂与海绵窦,而后者则不能.经外下方入路可暴露肌锥间隙的下外侧区.结论:对于眶内肿瘤应根据病变在眶内的具体位置选择相应的佳手术入路,有助于克服盲目的破坏性手术.

  • 骨性眶腔的应用解剖

    作者:刘承杏;刘金军;陈绍春;范艳;王金德;李兴国

    目的:进一步探讨骨性眶腔的构成特点,为相关开眶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30例国人成人头颅骨性标本,观察眶腔的构成、分部,并测量各部的有关参数.结果:(1)由前向后,可将骨性眶腔按形态及结构的不同分为球周部、球后部和眶尖部三部分.(2)Dacryon点距筛前孔、筛前孔距筛后孔、筛后孔距视神经管眶口及筛后孔距眶尖的距离分别为(20.13±2.79)mm、(13.38±2.66)mm、(7.40±2.03)mm、(13.41±2.35)mm.(3)MacCarty关键孔位于翼点正前方(25.74±4.12)mm及颧额蝶缝交汇点正上方(15.20±2.45)mm处.结论:(1)骨性眶腔各部的构成及内容不同,手术入路各异.(2)DaCryon点、筛前孔、筛后孔是眶内侧手术入路的重要标志性结构,(3)Mac-Carty关键孔是临床经眶颅部手术常用的钻孔部位.

  • 眼动脉眶内段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陈绍春;王金德;范艳;刘承杏;刘金军;李兴国

    目的:为眶内手术中寻找和处理眼动脉及其分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测量40侧成人眶内眼动脉的分段、各段的长度、外径、重要毗邻、主要分支、各分支起点与各段分界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1)眶内眼动脉依其行程分为4段.O3段与O4段的分界点(O4段起点)坐标在左眼约位于时钟54分钟位置,在右眼约位于时钟10分钟位置.(2)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点多集中在眼动脉角后约7.40mm至角前约3.90mm的范围内,视网膜中央动脉穿视神经鞘处至眼球后极的距离平均为(8.46±1.91)mm.(3)眼动脉角至眼球后极的距离平均为(19.32±4.22)mm;眼动脉弯至眼球后极距离平均为(14.20±3.92)mm.(4)眶内眼动脉各段中,以O2段发出的至眼球、眼外肌和泪腺的分支多.结论:(1)眶内眼动脉以四分段法对眶内手术更有实用意义.(2)眼动脉各分支的起点变化较大,可用眼动脉四段的分界点作为识辨眼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标志.

  • 数字化人体眼外肌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作者:范艳;李兴国;张绍祥

    目的:建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眼外肌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数字化数据集,选取从眶顶到眶底的连续横断面图像,在PC机上对眼眶、眼球、眼外肌及视神经等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建立了眼外肌及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重建后的结构可多色立体显示,既能单独显示,也可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眼外肌的可视化数字模型,将有助于教学,并可为眼外肌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参考.

中华解剖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3 04
2001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