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해부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202/R
  • 国内刊号: 章新生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ac@cmaph.org
  • 曾用名: 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胸长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林浩东;陈德松;方有生

    目的:探讨胸长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16例胸长神经卡压的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共同的特点是胸前、胸侧壁和腋部不适,针刺样疼痛.12例行非手术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中1例失访,11例获6个月以上的随访,其中2例效果不佳后期改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4年,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胸长神经卡压引起的胸部疼痛并不罕见,一旦确诊,可先行非手术治疗,以颈部局封为主要治疗方法,如无显著效果应采取手术治疗.

  • 腰椎棘突间区的解剖学参数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刚;颜连启;郭开今;陈幽婷;袁峰;辛兵;施伟

    目的: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福尔马林固定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长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测量数据用SPss115软件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数据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棘突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L1~2为7.61mm(女,7.75),L5~S1为4.03mm(女,6.49).棘突顶距、棘突长度中段较大,上段和下段较小.棘突顶距,T12~L1为54.63mm(女,54.63),至L2~3增大为60.18mm(女,53.64)又逐渐变小,至L4~5减小为45.07mm(女,49.40).棘突长度,L3大,25.45mm(女性L4大18.71mm),L1和L5分别为21.63mm(女,17.08)和21.41mm(女,17.44).相邻上一棘突下缘厚度普遍大于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差值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3.28,75%位数为5.13.棘突顶距与身长呈中低度正相关.相邻椎间隙指标呈中高度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棘突较短、薄、矮.结论:该研究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山羊股骨解剖学观测及其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强;何清义;许建中;秦辉;曾琳;罗飞;冯江华

    目的: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20~25kg重的青山羊后肢6个,观察股骨和肱骨外形,并测量股骨长度、前曲度、髓腔近、中、远端直径.根据所得参数,研制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系统,并在8只山羊股骨上制备长2cm段状缺损模型.结果:山羊股骨外形与人相似,稍前曲.股骨长(15.1±0.86)cm;前曲度为(9±1.26).,髓腔近、中、远端直径分别为(12.6±0.36)mm、(12.3±0.05)mm、(12.5±0.31)mm,其差异无统计意义;自行研制的交锁髓内钉长12cm,直径9mm,用于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内固定,无一例出现断钉和内固定失效,术后抖周骨缺损段仍被纤维组织充填,无骨性连接.结论:山羊股骨适于制备骨缺损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模型,其2cm段状骨缺损模型是研究组织工程骨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

    作者:郭睿;李牧;王守伦

    目的:评估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基底节区血肿均采用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死亡9例,死亡率15.0%.其余51例预后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方法进行测评,1级5例,2级8例,3级18例,4级12例,5级8例.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易于暴露血肿、脑损伤轻微的优点.

    关键词: 外侧裂 基底节 血肿
  • 皮肤肿瘤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腾河;刘丽;郑金华;贾立敏;贺业春;张亿倬

    目的:探讨人黑色素瘤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10例手术切除的人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和TIL的分布和超微结构.结果:类高内皮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和癌周围.病变早期其内皮高大,胞浆突起增多,核大,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穿越管壁;病变晚期,内皮细胞核不规则,出现大量齿状切迹,细胞质内出现大量微丝和质膜小泡,线粒体多出现肿胀、扩张,基膜不连续,少见淋巴细胞穿越.TIL多存在于癌周围区,活化淋巴细胞较多.随着病程的进展,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结论:1.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部分血管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向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定向归巢)的重要场所.2.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

  • 前臂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黄飞;张发惠;吴水培

    目的:报道前臂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在前臂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低旋转点的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13例.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后经换药愈合.术后皮瓣无臃肿,外形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3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旋转点设计在腕关节处,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手部较大面积及手指近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与解剖学基础

    作者:张海波;白美玲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APM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手术治疗APWF 37例.按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cation的APWF分型标准,其中Ⅰ型7例,Ⅱ型20例,Ⅲ型10例.结果:37例经10个月~5a(平均2a4个月)随访,根据Matta评定法,优23例,良9例,尚可5例,优良率86.5%.未发生死亡、感染及股骨头坏死病例.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显露途径熟悉、良好的手术整复工具、解剖复位及适时手术,是提高APWF治疗效果的关键.

  • 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为民;高涌;符伟国;余朝文;聂中林;孟庆友;卢冉;孙勇;包宗明;周伟;高杰;朱光辉;李国平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无支架移位;术中发生内漏1例,经及时处理后消失;2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3~21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有着较好的近期效果.

  • TNF-α在重症胰腺炎大鼠肺组织内的表达及与肺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余崇林;孙蔚亮;秦大莲

    目的:观察SAP大鼠TNF-α在肺组织尤其是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探讨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SAP组(再分为0.5、3、6、12、24h5个亚组,各组n=8)和对照组(n=15).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重症胰腺炎模型,取肺组织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SP法观察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仅有极少量的单核巨噬细胞为阳性表达;SAP各组阳言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强度随病程进展增强,并于12h达高峰,阳性信号主要位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胞浆内.TNF-α在对照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无阳性表达,而在SAP各组有阳性表达,且强度随病程进展增强.结论:TNF-α在SAP肺组织表达增强且与肺损伤密切相关.

  • 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与手术设计

    作者:张国栋;张发惠;林永绥;钟桂午

    目的: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桡侧腕短伸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长度为(15.3±1.9)cm(10~22.5cm),其宽度:上段为(15.4±5.2)mm(5.3~23.8mm),中段(10.0±3.0)mm(4.2~18.5mm),下段(5.5±0.6)mm(3.7~9.6mm);厚度:上段为(0.6±0.3)mm(0.1~1.4mm),中段为(1.8±0.7)mm(0.7~3.0mm),下段为(2.1±1.2)mm(0.8~3.1mm).结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以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 牛磺酸治疗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丽娟;刘磊;祈真玉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牛磺酸(Tau)组,每组8只.DM组和Tau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50mg/kg复制DM大鼠模型.NC组和DM组给予自来水、Tau组给予牛磺酸(1%饮水)4周后,测量腓肠肌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肌纤维病理改变.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组织中SOD、CK活性显著降低(P<0.01),LDH活性、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光镜下,肌纤维发生明显紊乱,变细,甚至断裂.给予牛磺酸后可抑制上述现象.结论: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有保护作用.

  • 单层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作者:周新社;戴尅戎;汤亭亭;胡诞宁

    目的:研究单层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对来自8例手术切除负重关节非负重区的软骨细胞在10%DMEM中进行单层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增殖细胞倍增时间(DT)、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结果: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1)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转变为第3、4代的短梭形、第8、9代的成纤维细胞形态;(2)DT在逐渐延长,PI在逐渐减小;(3)细胞分泌的Ⅱ型胶原逐渐减少;(4)细胞凋亡指数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体外单层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存在着失分化和老化,但第3、4代能较好地保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种子细胞的来源.

  • 小腿逆行筋膜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展望;宁金龙;朱飞;刘韵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62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34例,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逆行筋膜皮瓣20例(21块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皮瓣8例.结果:58块皮瓣完全成活,4块部分坏死、1块完全坏死者经补充植皮治愈.随访1~6a,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组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尤其适合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

  •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对兔静脉内皮形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桑宏飞;李晓强;段鹏飞;钱爱民;朱礼炜;戎建杰

    目的:观察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兔急性静脉血栓后,兔病变段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情况.方法:家兔95只,70只建血栓模型,并分为取栓(thrombectomy,TX)组、非取栓(non-thrombectomy,N-TX)组各35只;另25只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于取栓后不同时段,获取病变段血管.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vWF的改变情况.结果:TX组术后1天内皮损伤为Ⅰ~Ⅱ级,4、7天时山~Ⅳ级,14~28天Ⅱ~Ⅲ级,与N-TX和SH组比较,内皮细胞损伤重(P<0.05);vWF表达在取栓后7天时强,14~28天有所降低.结论:急性深静脉血栓取栓后早期(7天内),静脉内皮形态学上损伤较为严重,促血小板聚集增强;取栓后期(14~28天)内皮形态部分修复,促血小板聚集有所减弱,但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 前路椎体次全切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应用

    作者:吴轲;杨庆国;申才良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减压范围.方法: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56例,其中完全切除骨化者47例,用"漂浮法"处理者9例,并针对不同个体及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减压范围.结果:54例获得3个月~6a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均于术后3~5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8.5分提高到术后14.1,平均改善率74%,优良率80.2%.结论:行椎体次全切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时应针对不同个体及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足够的减压范围,可以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佳的疗效.

  • 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燕华;王文福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和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合理治疗.方法:40例Ⅰ期卵巢癌根据清除淋巴结与否分成A、B两组;40例Ⅲ~Ⅳ卵巢癌清除淋巴结20例为C组、不清除淋巴结20例为D组,C、D两组减瘤术后残余癌灶均≤2cm.化疗方法,药物及其剂量基本相同.结果:A组3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1者,共4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0%.A、B两组5年生存率各为95%与80%.C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0例中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9例,单独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率为60%(12/20).C、D两组5年生存率各为55%与15%.5年生存率A、B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D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率,随期别而升高,腹主动脉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几乎相等,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主要路线.恰当清除淋巴结可以提高生存率.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问题的探讨

    作者:周云;周杜娟;罗岩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对21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孕妇阴道试产,其中成功者36例,占85.7%.再次剖宫产者182例.结论:单纯剖宫产史作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果没有再次剖宫产指征,应给予孕妇试产机会,试产前应尽可能充分估计疤痕的愈合情况.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意义

    作者:荣振;陈晓东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被分为两组,其中肋间臂神经保留组38例,肋间臂神经切除组34例.术后对病人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与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两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2周时分别为63.16%和94.12%,术后3月时分别为13.16和58.82%,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及预后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Ⅰ、Ⅱ期)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推广应用.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刘力生;吴华;刘兰平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传统硬膜外麻醉(EA)组.CSEA组选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12.5mg,然后置管.传统EA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混合液13~17ml.结果:CSEA组和传统EA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不全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低血压、术毕头痛发生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综合了腰麻(SA)和EA的优点,它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 后路减压、内固定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李战宁;贺利军;张丽玲;白国玺;魏斌;李朝辉;张文苑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中,L3~4滑脱2例,L4~5滑脱8例,L5~S1滑脱18例.按Meyerding滑脱分类标准,Ⅰ度22例,Ⅱ度6例.均采用后路减压、RF内固定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28例完全复位,骨融合.术后平均随访15.3个月(10~22个月),临床疗效优者7例、良19例、可2例.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理想,固定稳定.

  • 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的早期治疗

    作者:张文峰;张承铭;张成进;姜正明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静脉移植方法修复动脉缺损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13例.结果:13例均治愈.随访2~4a,效果良好.结论:(1)骨盆骨折应注意合并股动脉损伤;(2)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应早期探查;(3)行静脉移植修复疗效良好.

  •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鼻骨骨折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东;朱立新;季国军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Balance螺旋CT机对32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鼻骨横断面及冠状位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例鼻外伤患者中,单纯鼻骨骨折20例(62.5%),并发上颌骨额突骨折5例,上颌窦骨折5例,鼻中隔断裂2例;其中7例普通X线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21.9%),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诊断鼻骨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陈旧性眼眶内异物的治疗体会

    作者:张慧;王岩春;王玮景

    目的:提高对陈旧性眼眶内异物的临床认识.方法:对10例陈旧性眼眶内异物的诊断治疗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眼睑包块的病人保守治疗无效,经眼眶内探查术从眼眶内取出异物后痊愈.结论:对有眼外伤病史的眼睑包块病人,经抗炎、抗感染、切开排脓引流等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行眼眶内探查术.

  •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田洪超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辅以排石汤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辅以排石汤剂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结果:77例碎石成功,无残留结石或"石街"形成;3例碎石失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气压弹道式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辅以排石汤剂治疗,加快了结石排出,并有利于输尿管粘膜的恢复.

  • 肌腱移位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栋;张发惠

    第1腕掌关节(即拇指腕掌关节)脱位是临床骨科常见腕掌部损伤,其发生机理为第1掌骨受到轴向并尺侧暴力打击,致使第1掌骨向背侧、桡侧近端移位.常伴有第1腕掌关节周围韧带断裂.如果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愈后常有关节不稳定,影响拇指对掌及外展功能.经典的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方法有手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腕掌关节脱位基本上都伴有周围肌腱断裂,以上两类治疗方法修复后肌腱抗拉力也会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特别是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时容易发生.

  • 水通道蛋白在耳部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书锋;郑鸣

    所谓水通道即存在于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上转运水的特异通道.该通道是由一系列具有同源性的内在膜蛋白家族成员所形成,称为水通道蛋白或水蛋白(Aquaporin,AQP).它们介导着不同类型细胞膜的跨膜水转运.九十年代以前,水转运机制一直被认为是简单扩散,但水能迅速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似用简单扩散机制所不能解释,由此认为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存在特异的转运水的孔道.

  •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炎;孔荣;尚希福

    骨修复是骨科的基本问题,因创伤、股骨头坏死和骨组织手术等所导致的骨缺损常常需要植骨愈合.自体骨移植带来供骨部位并发症,异体骨移植存在排斥反应,两者骨来源都有限.关节软骨损伤不能自行修复,软骨移植因为来源有限和塑形困难,不能广泛使用.体内骨修复过程包括:血肿形成,化学信号趋化骨源性干细胞并促其分化,软骨内成骨.体外人工模拟这一过程,包括三方面因素:调控信号、细胞、细胞外基质.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19例

    作者:洪书平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也是棘手的急症之一,有些患者出血凶猛顽固,往往引起严重的贫血及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止血方法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处理不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止血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 经皮针撬注射植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29例

    作者:高锋;严怀宁;潘永飞;叶荣;段艳伟

    腕舟骨骨折是腕部常见损伤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定,常发生为延迟愈合或骨不连,自1999年6月至2004年7月我们收治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患者29例,采用透视下经皮针撬注射植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胸腹联合伤膈肌破裂15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文耀;王永奇

    胸腹联合伤时,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早使人考虑到的是肝、脾破裂,膈肌同时破裂易被漏诊,引起不良后果.现将我院1995年7月到2003年以来收治膈肌破裂15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左上肢血管神经肌腱变异1例

    作者:马常青;王龙海

    在局部解剖学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桡神经浅支和拇短伸肌腱变异,现报道如下.左桡动脉在大圆肌下缘下5.5cm即从肱动脉分出(取上肢外展90°位测量,下同),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3.8cm从肱动脉分出.桡动脉在距桡骨茎突上4.3cm分出1支跨肱桡肌肌腱表面到前臂背侧,沿桡骨背侧向下走行,而后进入第1掌骨间隙后,穿第1骨间背侧肌人手掌参与掌深弓的组成,见其发出第1掌背动脉,"鼻烟窝"处未发出桡动脉茎突返支和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本干仍向下走行,分出掌浅支参与掌浅弓,深支绕桡骨茎突进"鼻烟窝",随后分出许多分支,包括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茎突返支等,未发出第一掌背动脉,也不参与掌深弓的组成.

  • 臀上皮神经及其入臀点的解剖学观察

    作者:李思忠;冯文超;王险峰

    目的: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痛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25具(50侧)成年尸体的臀上皮神经的支数及其入臀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臀上皮神经支数可有1~6支,以4支为多见,占48%±7%;穿经竖脊肌外缘,行于竖脊肌与髂嵴附着点处的骨纤维管内进入臀部;入臀点与髂嵴纤维束关系密切,31.18%经其浅面走过,43.01%穿过纤维束,25.81%行于纤维束的深面.结论:臀上皮神经多为4支,在经过髂嵴纤维束时易被固定卡压,引起腰、臀区疼痛.

  • 视野缺损与视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

    作者:于晓谟;张培芬

    眼部及全身多种疾病,特别是颅内病变,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甚至在尚未出现疾病主要症状之前,已从视野中显示出了异常.视野缺损是由视觉传导路损伤引起的,视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的损伤,会引发相应范围的视觉功能障碍,熟悉二者的解剖学关系及损伤后变化,对于眼科及全身某些疾病,特别是颅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视路中,来自视网膜不同部位的纤维,其排列有严格的次序和分布,不同部位的视路,其邻近的神经组织也不相同,不同部位和不同范围的视路病变,有着不同的神经定位体征.

中华解剖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3 04
2001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