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医药临床

中医药临床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약림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134
  • 国内刊号: 34-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31
  • 曾用名: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王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培土生金穴位贴敷疗法在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冯林焰;陈志斌;黄玉兰;张景丽;黄珍梅

    目的:通过观察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培土生金穴位贴敷疗法的疗效,为该辅助疗法在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培土生金穴位贴敷,客观评价该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运动耐量(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影响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因素.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2组在干预治疗前FVC、FVC%、FEV1、FEV1%、FEV1/FVC、MVV、MVV%、PaO2差值、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在干预治疗后FEV1(P=0.022<0.05)、FEV1/FVC(P=0.002<0.05)、MVV(P=0.022<0.05)以及动脉PaO2差值(P=0.002<0.05)、6MWT(P=0.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6MWT=176.624+7.309×MVV%-9.508×PaO2差值.结论:培土生金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运动耐量等情况;MVV%是影响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保护因素,而PaO2差值是危险因素.

  • 活血通络汤联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伊伟恩;李姿蓉;李中;刘德果;胡金辉;杨小林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联合牵引、针灸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过程,总结其改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活血通络汤联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方法:选取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单纯中药组,牵引针灸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中药组采用单纯服用活血通络汤治疗,牵引针灸组采用牵引推拿、针刺灸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牵引推拿、针刺灸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牵引针灸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同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评分以及腰椎JOA评分,3组患者的Vas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牵引针灸组降低幅度低,单纯中药组次之,联合治疗组高;3组患者腰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牵引针灸组提高幅度低,单纯中药组次之,联合治疗组高,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牵引、针灸疗法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舒血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观察

    作者:韩乔燕;刘灵峰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患者均行营养、补液、水化、碱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其中血小板(PLT)计数>1000×109/L者另行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4周后,PLT计数、D-二聚体(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高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 中医治法对蜂蛰伤患者心、肾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曹晖

    目的:探讨中医内外治法对蜂蛰伤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蜂蛰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内外治法,治疗3d后,复查所有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BUN、Cr、AST、CK、CK-MB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结论中医内外治法配合西医基础疗法能够改善蜂蛰伤患者心、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益气化痰活血法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治疗研究

    作者:钟仲;罗红莲;杨小燕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法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倒),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益气化痰活血法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WD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6MWD(6分钟内行走远距离)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益气化痰活血法进行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活动能力,并且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穴位埋线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SOD、MDA的影响

    作者:吴笛;熊爱社;凌楠;谢永红;关卓辉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105例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西药组(B组)和穴位埋线加西药组(C组)3组,各35例.A组选穴背俞穴的肝俞、脾俞、肾俞、膈俞为主穴,阿是穴4穴为配穴,每周操作1次;B组选用阿米替林,从每日25mg开始使用,可缓慢增加至50mg为止,每晚睡前1次口服;C组为上述2种方法联合应用.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SOD、MDA的变化,并通过VAS(visual analogusscale视觉类比表)评分对压痛点的变化评定疗效.结果:99例完成了8周的临床观察.3组治疗后SOD、MDA、压痛点数与VAS值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与A组、B组治疗后SOD、MDA、压痛点数与VAS值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埋线加西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能明显升高SOD,降低MDA,较单纯穴位埋线或西药疗效更佳.

  • 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GDF-15及suPAR的影响

    作者:李魏;俞兴群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GDF-15及suPAR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法(参麦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入液静滴,咳喘平口服或鼻饲),2组分别于入院及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的水平,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GDF-15、suPAR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GDF-15及suPAR水平,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 温肺化瘀汤辅治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冯向亮

    目的:观察温肺化瘀汤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痰浊阻肺型喘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1例.2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肺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FEV1、FVC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温肺化瘀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愈时间.

  • 浅刺复溜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毕臻;朱迎春

    目的:观察浅刺复溜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腰肌劳损病例随机分为针刺运动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1人,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及治疗15次后NRS疼痛评分和腰肌劳损症状体征评分,同时对浅刺复溜穴配合运动疗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针刺运动组愈显率为84.49%,常规针刺组愈显率为63.41%,针刺运动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NR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针刺运动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针刺运动组复发率为7.31%,常规针刺组为17.07%,针刺运动组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浅刺复溜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癌疼消外贴治疗中重度肿瘤疼痛临床研究

    作者:马淑芳;周明雪;魏征

    目的:探讨癌疼消外贴治疗中重度肿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90例中重度肿瘤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外敷癌疼消外贴止痛,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64.5,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联合外敷癌疼消外贴治疗中重度肿瘤患者的肿瘤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自拟补肺合剂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乔;卢家胜;班文明;赵卫星;陆岗;张飞虎;刘文剑;梁建峰;张辉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补肺合剂治疗COPD稳定期肺功能Ⅰ、Ⅱ级患者在临床的应用疗效,继而提高中药在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初期筛选后即进人为期2周洗脱期,洗脱期结束后,统计观察病例数72例,患者进入为期2个月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2组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肺功能下降程度、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程度、6MWD测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其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改善其肺通气功能,证实了早期COPD稳定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 三子六君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罗齐军;陈媛丽;黄桂南

    目的:观察三子六君汤加味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湿阻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仅予以西医基础(抗生素、解痉、化痰等)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子六君汤加味的中药煎剂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子六君汤加味对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痰湿阻肺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于患者的肺功能及其他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与湿热中阻型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比较

    作者:林涛发;王少扬;吕美煌;谢丽平;詹志瑜

    目的:比较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差异,探讨乙肝肝纤维化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8例,其中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31例,湿热中阻证37例,均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6周,检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指(LF值)、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值及ALT、AST、HBVDNA的值.结果:无论是肝郁脾虚组还是湿热中阻组治疗后其LF值、肝功能、乙肝病毒及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上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湿热中阻证较肝郁脾虚证在ALT、AST、HBVDNA等指标的改善上更为显著(68.8±41.7 VS 42.9±51.4,64.7±51.4 VS39.4±43.6,3.39±0.75 VS 2.15±0.53,P<0.05),且HA和LF值湿热中阻证患者较肝郁脾虚证患者有较为明显的向好趋势(0.60 VS 0.41,72.8 VS 53.7).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和湿热中阻证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且湿热中阻证患者在肝功能复常和乙肝病毒抑制上疗效优于肝郁脾虚证患者.

  • 癌痛贴穴位贴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吗啡治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周德奇;周天寒;汪霞;何彬

    目的:观察癌痛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吗啡剂量的降低程度.方法:将65例肝癌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药物疗法,2组分别在右侧期门穴贴敷癌痛贴及安慰剂.结果:治疗组吗啡使用量治疗前后差值平均(-60±30.48)m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06±27.69)mg(P<0.05);止痛效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优于对照组的75.76%(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90.91% (P<0.05).结论:癌痛贴穴位贴敷联合吗啡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在降低患者吗啡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 活血溶栓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脉瘀阻证疗效观察

    作者:田忠;刘志军;刘勇;孙锋

    目的:探讨活血溶栓汤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脉瘀阻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活血溶栓汤,对照组口服血塞通软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浆D-二聚体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活血溶栓汤在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脉瘀阻证中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楚.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燕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下肢动脉彩超提示的管径、IMT厚度、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余新觉运用右归丸方治疗肾阳虚型不孕症经验

    作者:徐越

    余新觉(1945-)出身于中医世家,高中毕业后随父学医,至1979年参加安徽省选拔中医药人员考试录取后获中医师职称,1993年晋升副主任医师.从医50年,崇尚仲景、东垣、景岳及郑钦安学说,对于内、妇科疑难杂症,如肝、肾及脾胃疾病及妇科月经病、不孕症等颇有一定治疗经验.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等组成[1].有温肾补阳,填精益髓之效.

  • 程为平运用申脉配照海穴治疗疾病临床经验

    作者:杨堃;景伟;韦燕博;程为平

    申脉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阳蹻脉所生,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蹻脉,《针灸大成》[1]云:“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照海属于足少阴肾经,为阴蹻脉所生,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蹻脉.《太平圣惠方》载:“在足内踝下陷者宛宛中”.程为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该配穴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 贾跃进调气治寒症经验

    作者:刘扬;武萌萌;王艳;王志恒;贾跃进

    寒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素问·调经论》日:“阳虚则外寒……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临床上多认为寒症与阳虚关系密切,故治疗多从扶阳的角度进行,但笔者在临床跟诊的过程中发现贾老师在治疗寒症多从调畅气机入手,兹介绍其治疗经验如下.

  • 张凤泰运用奔豚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作者:牛磊;张凤春

    多发性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本病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患儿症状有频繁挤眼、皱眉、禁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仰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类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对于发声重者,临床上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剂.张凤春教授对多发性抽动症之肝郁化火导致的鼓肚子出声类奔豚汤证的治疗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 方朝晖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

    作者:李家丽;方朝晖

    方朝晖,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分泌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江淮名医,省级名中医,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多年来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垂体疾病、痤疮、面部色素斑、围绝经期综合症等,临床疗效颇佳.

  • 黄青松治疗咽源性咳嗽临床经验

    作者:祁坤明;黄青松

    黄青松主任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四川省名中医.黄老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危急重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及研究30多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黄老师治疗咽源性咳嗽的经验做一小结.咳嗽为临床常见疾病,也可作为一个疾病的症状出现.前人在总结咳嗽一病是基本都分为外感和内伤咳嗽,但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为肺系受病,宣降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多伴有咳痰,痰出即舒.临床若见久咳不愈之咳嗽,多认为是虚实夹杂之内伤咳嗽.

  • 肠上皮化生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作者:陈云;税典奎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肠型上皮细胞取代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过程,即胃黏膜出现了类似大小肠黏膜的上皮细胞.IM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一旦质变即是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重要提示.1978年WHO已将IM作为胃癌的癌前病变,确诊依据为胃镜及组织病理结果.现公认的胃癌发生发展模式是Correa等人提出的模式,具体过程依次为: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中重度异型增生、胃癌.胃癌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肺癌,而IM是转变为胃癌的关键,国内目前有统计学显示: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有89%会转化为IM,10%会转化为胃癌,国外有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家族史及个人史与PLGC发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个人史[1];而浅表性胃炎患者有36%转化为IM,1%转化为胃癌.可见防治IM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 产后缺乳中医药辨证论治临床研究简况

    作者:侯美珍;王哲

    产后缺乳指的是女性产后没有乳汁或者仅有少量乳汁,满足不了婴儿的需求,轻者发生于产后几日至半月,重者发生于整个哺乳期,又称为“产后乳汁不行”或“产后乳汁不足”,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1].在我国城市妇女较为常见,且有上升趋势.众所周知,母乳喂养不但对产妇而且对婴儿都有益处,所以,改善缺乳状况,满足婴儿哺育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况

    作者:赵应菊;覃琴;任凤艳;焦莹;杨正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可分为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络、阴虚血瘀、肝肾亏虚证型,中医临床辨证时以气虚血瘀证型多见,针对气虚血瘀型DPN多选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时可灵活选用补阳还五汤单方加减治疗或单方合用其他方剂或西药、足浴、针刺等治疗,临床疗效甚好,现将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 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治疗概况

    作者:刘高;孙善斌

    神经源性膀胱[1](Neurogenic bladder,NB),又称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引出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主要是因为调节膀胱和尿道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临床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及排尿次数改变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者肾功能异常甚至死亡.

  •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D-二聚体及TpP的变化研究

    作者:史凯文;丁洪伟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作为脊柱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指多发生在大腿及小腿的深层静脉血栓,引起静脉内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堵塞.一旦下肢血栓脱落后伴随血液循环掉入肺动脉,可继发PE,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早期诊断VTE成为脊柱外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将当前临床研究整理总结如下.

  • 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管理研究简况

    作者:苏莉;郑雪平

    高位复杂性肛瘘仍是目前国内外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是公认的难治性肛肠疾病,其病因、病理复杂,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所导致的并发症,如创面较大、易生脓腐坏死组织、创腔较深、分泌物较多、愈合迟缓和一定程度的肛门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如何管理肛瘘术后创面,促进其愈合是肛肠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

  • 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概况

    作者:蒋敏;喻琦;刘钢;吴飞虎

    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瞬间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以单侧耳的发病多见,患者的听力损失到低点多发生在几分钟、几小时或1天之内,且至少有两个相邻的频率患者听力下降大于等于20dB,可伴有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可以导致突聋发生的主要诱因有精神压力大、失眠以及情绪不稳等.其属于中医学的“暴聋病”范畴,可能由风、火、痰、瘀、虚等病因引起.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病毒、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内耳微循环及高压氧等为主,中医多采取中药辨证论治、针灸及耳穴埋豆等措施.而中西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多采取的措施.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概况

    作者:张礼玉;陈晓雯;李玲;谢勤;朱云洁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且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本病轻者仅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发凉、胼胝和足部畸形,重者则可出现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疽[1].研究表明国内糖尿病足相关的截肢占所有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的21%-66%[2-3],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糖尿病足愈合、降低截肢率是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病人耐受性好、无痛苦、副作用小等优势.为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我们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现状作以下阐述.

  • 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及影响

    作者:王雪冰;李晓

    肥胖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广泛流行的促使因素[1].脂肪组织慢性炎症状态[2],及分泌的多种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Apelin)和细胞因子(TNF-α、IL-6、MCP-1、IL-1)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导致脂肪组织功能障碍,是高血压等肥胖并发症的发病基础[3-4].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脂肪组织的病理性扩充、炎症、重塑和纤维化.异常的脂肪组织未能有效履行其脂质储存和内分泌功能.目前,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已成为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系列肥胖相关的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现探讨论述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

  • 中医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近10年研究概况

    作者:郑之俊;李侠;梁发俊;肖伟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3大死因之一[1].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男女比例为(1.3~1.5:1)[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这些问题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伴随脑卒中的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肺炎患者占7% ~ 22%[3],2003年被命名为“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它是导致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6],与脑血管病引起的肺水肿、肺淤血、机械通气、吞咽障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因素相关.我国在2010年制定了SAP诊治专家共识,详细记录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诊断及危险因素等.虽然目前西医对SAP的诊治有规范的指南,但是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产生导致该病的治疗仍有很大的困难.

  •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软组织因劳损、退行性变而导致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以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渗出为主要特点,其本质是滑囊和关节囊的增厚、粘连及挛缩.多因年龄增加而引起的肩关节的退行性变、外伤、劳损等因素使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新陈代谢异常所致,进而出现肩关节呈现疼痛和功能障碍[1].该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易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肩周炎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对于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均有较好疗效,现将近5年针灸配合各法治疗肩周炎部分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 针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干预机制的研究

    作者:陈倩倩;袁爱红;杨骏;孟庆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有关,而引发T2DM的始动因素是IR.IR是指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利用降低,不能满足机体靶组织的需要,导致外周组织(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应有的生物效应敏感性以及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生理病理状态.大量的研究报道证实,针刺在治疗T2DM中具有重要优势,作用机制与改善IR密切相关.针刺可以多系统全方位的有效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内分泌代谢和激素分泌等,从整体水平上多层次、多靶点改善甚至逆转IR.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许艳峰;陈英强;陈四文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为咳嗽型哮喘、隐匿型哮喘,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的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咳嗽,以干咳为主[1],少痰或无痰,咽痒,夜间及清晨明显,遇冷空气、空气污染、饲养宠物、运动后易诱发或加重,无喘息及气促,查体两肺听诊无哮鸣音[2-3].以持续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4]为表现,与哮喘发病机理相似.目前我国儿童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5],而该病在临床上按疾病的自然进展大约有1/3到1/2的病人会发展为具有喘息症状的典型哮喘[6].这与本病的独特临床表现“只咳不喘”、家长对本病的认知不足及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关[7].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研究

    作者:郭静;王翼洲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或食物反流症状,终可导致食管糜烂、溃疡、出血和狭窄,并可伴有临近组织(咽、喉、气道)的慢性损害.西医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剂等药物治疗,但存在在治疗过程中敏感性下降、疗程长及易复发等诸多问题[1].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理想,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大降低复发率[2].我们回顾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的新进展,以为临床工作服务.

  • 新安医家吴崑针灸治疗痹症的经验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悦;李静

    吴崑,字山甫,别号鹤皋山人,新安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代著名医家,通晓针灸方药,善用针法治病[1],所编撰的《针方六集》是一部集古代针灸之大成的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通过“以药明针”的方法,提出“针药二途,理无二致”的观点,并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中医学中的“痹证”是按疾病的病理性质来命名的,认为凡是以邪气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利为病机的疾病均属于“痹证”的范畴.《素问·痹论》中所谓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说明风、寒、湿三邪侵袭人体,是痹症的诱因,按三气之偏胜又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由于邪气侵入人体部位的深浅不同,痹症又有骨痹、肌痹、脉痹、筋痹、皮痹之分,此外还有传人内脏的五脏之痹.

  • 汪文绮《杂症会心录》论治痹证特色

    作者:张景;汪元

    汪文绮,字蕴谷,安徽休宁县海阳镇人,清代著名新安医家,是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之学说,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在医理、临床方面多有建树,他生平“好读书,博涉如举子业,尤喜为诗”.尝著有《杂症会心录》、《脉学注释汇参证治》等著作.《杂症会心录》两卷,成书于乾隆19年(1754年),为汪氏数十年临床经验之总结.书中专列痹证一章,详细论述痹证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本人仔细研读后,现就其治疗痹证的特色,浅述如下.

    关键词: 汪文绮 痹证 治疗 特色
  • 《程茂先医案》妇科病证应用人参特色浅析

    作者:李葭荣;汪伟

    程从周,字茂先,新安歙县人.程氏初习举子业,攻读经史,不遂,于是援儒习医,精研医道,博猎群书.程从周习医忧虑“泥古者不通于时,师心者难适于用”,于是游历江、浙、徐、扬间20余年,遍访明师.博猎群书,学识宏博,勇于创新,独见卓识,精悟医理,程茂先不仅在理论上见识卓越,学识渊博,而且在临床治疗中也积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其著《程茂先医案》是程氏寄居扬州二十余年间的临证实录,书中自序“每有一得之愚,能活一人之命者,录其颠末,藏诸笥中,日积月累,遂成其帙.”[1]该书收案94则,涉及内、妇、儿、外各科病种,案中多温补而效.程氏于妇科病中尤善用人参.每遇难症,程从周用独参,参附,参芪,生脉,往往能“回春阳于就木之际”.笔者统计其妇科病案30余例,浅析程从周临床应用人参特色如下.

  • 以精神及锥体外系症状首发肝豆状核变性1例

    作者:季梦漂;周德生;李鑫;胡志希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与中医“颤病”“肝风”“痉病”“狂病”等有相当类似之处.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一般在0.5 ~ 3/10万,好发于青少年.铜离子在各脏器的不同沉积可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据此可将其分为脑型、肝型、混合型及其他类型(骨肌型、肾病型、溶血型等).有研究者收集256例HLD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混合型、肝型较常见,而脑型和其他亚型则很少[1].脑型中易出现的精神症状有行为异常、情感障碍、智能障碍、人格异常,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妄想等思维障碍和视听幻觉等感知障碍.陈氏[2]曾报道一例长期误诊为“躁狂性精神病”的HLD患者,虽之后明确诊断,但仍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以至于被滞留精神病院.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年龄悬殊,起病与病情进展不一,各器官受损的程度和顺序也存在差异,首发症状的多样,临床表现的复杂,导致误诊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不典型患者的检出率,减少误诊、漏诊才是本病难点.

  • 安徽某地居民对中医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缘;余萍萍;贺博武;朱继民

    目的:了解安徽某地居民对中医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安庆市宜秀区、大观区及枞阳、潜山、宿松等县的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9名居民中相信中医者占71.4%(663/929),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居民对中医的相信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医疗效好能促进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度,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相信中医,而与西医相比,价格便宜能促进人们相信中医.另外63.7%(582/914)的居民认为中医适宜治疗慢性病,34.2% (314/918)的居民认为中医适宜养生保健.结论:安徽某地居民对中医有较高的认可度,应该采取措施,促进中医在人们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 药线点灸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例

    作者:赵朝庭;张晓晶;罗海鸥

    谭某,男,31岁,2015年2月5日因“颈部包块2月,吞咽困难7d”就诊.患者3个月前行右侧睾丸癌手术,术后半月即到我院肿瘤科行标准化疗,方案为“顺铂+依托泊苷”.2个月前可扪及右颈部一包块,未引起重视.继续化疗后,包块逐渐增大约鸡蛋大小,肉眼可见,为明确诊断到肿瘤科诊治.查体:颈部包块约10cm×10cm,扪之坚硬无痛,边界欠清,推之不移.超声提示:双侧颈部数个低回声结节,左侧较大者约6.2cm×5.89cm,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楚,CDFI可见点彩状较丰富血流信号.病理:精原细胞瘤.

  • “手足十二针”加减治疗偏瘫型偏头痛1例报告

    作者:刘兰婷;鲜子兰;任韶凯;黄蜀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属于有先兆性偏头痛,偏瘫可持续5min至数周不等.从遗传学的角度可以分为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及散发型偏头痛,家族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诊断较容易.散发型表现为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其临床特征各异,临床常导致误诊[1].西医治疗临床多以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控制头痛症状为主.本病属“偏头痛”及“中风病”范畴,临床多以针刺疏通经络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并兼治头痛为主.“手足十二针方”为北京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已故老中医王乐亭老先生“中风十三治法”之一,称其为“治疗半身不遂的首选方”.作者依据王老先生之“手足十二针”[21配合口服西药治疗1例偏瘫型偏头痛患者收效,现报道如下.

  • 基层医院118例自发性脑出血近期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勇;丁笑笑;陈瑜瑜;胡小杰;章云;牛少华;王定远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住院近期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并发症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有103例(87.28%)存在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血压升高(64.4%),其后依次为心律失常(31.4%)、高颅内压症(24.6%)、尿失禁(24.6%)、吞咽困难(21.2%)、肩手综合征(16.9%)、血糖升高(15.3%)、肺部感染(11.86%)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血压升高似与年龄组(X2)有相关;心律失常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X12)呈明显相关(P=0.029);高颅内压症与意识水平(X5)、出血量(X11)、出血破入脑室(x12)呈明显相关(P<0.05);尿失禁与意识水平(X5)呈相关危险因素(P<0.01);吞咽困难与意识水平(X5)、出血量(X11)呈明显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常见并发症为血压升高、高颅压症、心律失常、尿失禁、吞咽困难等.患者入院时意识水平、出血量大小、出血破入脑室分别是其综合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近期并发肩手综合征需要关注.

  • 胡纪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大量蛋白尿1例分析

    作者:项尚;刘力生;陈赛

    病例摘要患者,女,22岁,因“先后呕血,发现肝硬化,腹胀大1年”入院.2012年4月因进食不慎出现呕血,先后约3~4次,总量约200ml,并有数次黑便,在外院检查“肝功能异常,铜蓝蛋白下降,角膜k-f环阳性,胃镜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予以止血治疗后,一直服用青霉胺0.25TID,二巯丁二酸胶囊0.5TID,偶有停服.2012年11月起渐出现腹胀大,尿黄如浓茶样,伴乏力、纳差,无双下肢浮肿,无恶心、呕吐,后经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同年12月检查“尿蛋白阳性”,停用青霉胺,蛋白尿持续存在.2013年4月首次入住我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入院神经科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γ-谷氨酰胺81 u/L、腺苷酸脱氨酶32u/L;铜生化示:血清铜2.56umol /L,铜氧化酶0.023OD,铜蓝蛋白86.7ug/L;尿常规:潜血1+,尿蛋白2+;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大便常规均正常.

  • 我院2582张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作者:许永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常见差错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整群抽取(如何抽取?)我院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中药饮片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处方点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年下半年中药饮片处方合计2582张,不合理处方291张(占总处方数11.28%),主要存在超时限用药、临床诊断和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以及有毒药物超剂量使用等问题.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不合格率较高,需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加强对医师的宣传和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以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从瘀论治肺炎延迟吸收期

    作者:王春子;楚医峰;孟鑫;师燕飞;陈宪海

    肺炎经过抗生素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已明显改善,但是影像学检查常显示肺部炎症未能完全消散,这个时期称为肺炎延迟吸收期.肺炎延迟吸收期是指免疫健全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经有效抗菌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但第2周末胸部影像显示肺部炎症病灶消散<50%,或第4周末肺部炎症病灶未完全消散[1].此时,抗生素根据其使用指南已使用足够疗程(抗感染治疗一般可于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5d停药,但疗程视不同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2]),亦没有炎性指标支持抗生素的继续使用,若继续使用不仅没有治疗意义,反而可能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 卫气营血辨证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浩;董梅;纪娟;张念志;徐升;陈炜;刘玲

    支气管扩张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可以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着高分辨CT的临床广泛使用,支气管扩张症得到更多明确的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不能完全治愈,反复感染,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致患者肺组织和功能严重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王新霞等[2]对支气管扩张住院212例患者,进行痰培养,并进行药敏检测,痰培养标本中有95例阳性,阳性率达44.81%,共分离出病源菌96株,说明支气管扩张存在细菌定值,抗生素的反复使用,能造成菌种发生了变迁,耐药菌的增多,加剧治疗的难度.

  • 从治未病理论浅谈糖尿病前期防治

    作者:李祎楠;张兰

    2010年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我国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为9240万,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患者人数约为14820万.60岁及以上人群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24.5%.如此庞大的病患基数和所占比例足以引起人们对糖尿病前期病害的重视.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调节由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以及二者并发的状态.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代谢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特殊时期.

  • 浅析推拿与现代康复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梁凡;赖小燕;孙丹;李倩;王超

    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医者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者一定的部位,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是预防、保健、治疗与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疾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是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并代偿伤病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大限度改善和发挥,以佳状态回归家庭、参与社会.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康复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形势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分析传统推拿和现代康复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习与借鉴康复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利于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更好地提高推拿的临床疗效,更好地发展推拿,使之造福于全人类.

  • 近5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冯丽萍;潘文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和总结近五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1-2015年CNKI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数据库,并应用该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该病的常见中医证型、药物的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及常用药物组合等.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08篇,中医证型13种,其中常见证型依次为肾虚血瘀、痰湿阻滞、肾虚痰瘀、肾虚痰湿;涉及中药133味,高频药物为当归、茯苓、菟丝子、香附、淫羊藿等39味,按药物功效归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等;药性温平,味甘辛,多归肝、脾、肾经,常用药物组合18个,关联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6个,分别是菟丝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当归,香附→当归,菟丝子、香附→当归,菟丝子、枸杞子→当归,陈皮、茯苓→半夏.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近五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 基于清代名医芝屿樵客辨治疾病用药配伍思路的分析研究

    作者:李廷保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清代名医芝屿樵客所撰《儿科醒》治疗儿科疾病用药配伍思路.方法:将芝屿樵客所著《儿科醒》方剂录入计算机,建立《儿科醒》方药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治疗儿科疾病用药配伍思路.结果:整理中药方剂129首,涉及131味中药,用药总次数达885次;核心药以甘草、人参、当归、白芍药、白术、生姜、茯苓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药等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计频率达94.08%;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计频率达91.78%;药物归经以脾、肺、心、胃、肝为主,累计频率82.04%.结论:清代名医芝屿樵客所撰医籍《儿科醒》组方核心药为甘草、人参、当归、白芍药、白术、生姜、茯苓等,并包含了经典方四君子汤和活血化瘀药对当归+白芍药.

  •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镇痛药》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作者:陈明;陈光亮;龙子江

    “以学生为中心”是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相对而言的课堂.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的是学生的中心地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2].笔者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好评.现就自己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药理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几点心得进行浅述,以期与同行共勉.

中医药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