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和血栓前体蛋白在严重脓毒症中的表达

    作者:耿平;张劲松;夏仲芳;顾健;徐敏;徐继扬;谈定玉;解松刚;沈连军;马爱闻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PAC-1、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在严蘑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前瞻性地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按照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并根据28 d内是否存活分为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同期患者设为一般感染组(Ⅱ组),同期门诊体检者或健康自愿者设为正常对照组(Ⅰ组).病例的选取均遵循随机的原则,三组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恶性肿瘤、白血病、原发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长期卧床者、孕妇、近期使用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均除外.Ⅰ组和Ⅱ组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Ⅲ组在入院第1、3,5天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栓前体蛋白(TpP),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并对Ⅲ组进行Mar-shall评分.应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数据,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s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有20例纳入Ⅰ组,20例纳入Ⅱ组,30例纳入Ⅲ组,其中生存亚组19例,死亡亚组11例.入院第1天,PAC-1、CD62P、TpP在Ⅰ组与Ⅱ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之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1、CD62D、TpP在生存亚组的表达均随着病程显著下降而趋于正常,而在死亡亚组仍持续保持高值甚至显著升高,第1天时CD62P、TpP在亚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3天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89±1.48)%vs.(5.04±2.57)%,P<0.01和(5.24±2.22)mg/L vs.(9.20±1.93)mg/L(P<0.01);而PAC-1在入院第1天亚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3.15±0.42)%vs.(5.30±0.48)%.两组的Marshall评分也呈类似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PAC-1、CD62P、TpP与Marshall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 严重脓毒症的早期就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两者共同参与了早期的高凝状态,在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动态监测CD62P和TpP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PAC-1具有危险分层效应,早期高表达者预后差,可尝试作为严重脓毒症的独立预警指标.

  • 血栓前体蛋白与P选择素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兆奕;刘丽敏

    目的 研究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和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Ps)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特点,探讨两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取121例老年ACS患者末梢血,包括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1例不稳定心绞痛(UA),30例稳定心绞痛(SA)和30例健康者,各组性别、年龄、血脂和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血清P选择素.结果 ACS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非ACS患者,且两者的水平AMI患者均较UA患者升高(均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升高,提示与ACS的发生有关,两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可以作为老年ACS的预测指标.

  • 血栓前体蛋白和抗凝血酶Ⅲ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艳;唐义平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血栓前体蛋白(TpP)浓度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改变及其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选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101例和正常对照(NC)者31名,观察各组TpP浓度、AT-Ⅲ活性变化及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指标. 结果 与NC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TpP浓度高[(5.53±3.16)vs(3.86±1.37)μg/ml,P<0.05]、AT-Ⅲ活性低[(92.26±13.97)%vs(102.24±10.45)%,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合并脑梗死亚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未合并脑梗死亚组和NC组TpP浓度、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2±4.12)vs(4.88±2.32)vs(3.86±1.37)μg/ml,P<0.05;(86.21±13.47)%vs(95.33±13.30)%vs(102.24±10.45)%,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TpP、AT-Ⅲ与脑梗死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TpP浓度升高,AT-Ⅲ活性降低,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浆TpP浓度和AT-Ⅲ活性,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

    作者:张颖新;陈双峰;王凤菊;刘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将5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26)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n=31),分别测定症状发作6 h内及24h时的血栓前体蛋白(Tp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并和30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做比较.结果:症状发作6 h内,AMI组血栓前体蛋白显著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而心肌肌钙蛋白T无显著变化;症状发作24 h时,AMI组及UA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UA组(P<0.01),而血栓前体蛋白无显著变化.结论:血栓前体蛋白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在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有血栓的情况下,血栓前体蛋白可以鉴别诊断AMI与UA,但还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

  •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体蛋白与P选择素水平变化

    作者:赵红丽;刘丽敏;张晓丹;周佳萌;王小溪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与P选择素(Ps)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NVAF患者206例(NVAF组),男性132例,女性74例,年龄39~79岁。另入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78例)和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2例)无心房纤颤(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NVAF组患者依据CHADS2评分分为CHADS2≥2组(87例)及CHADS2<2组(119例);另外NVAF组患者中接诊时可明确AF发作时间者共87例,按AF持续时间分为≥48 h组(59例)及<48 h组(28例);此外NVAF组患者中住院期间可明确区分AF类型者共102例,分为持续性AF组(66例)和阵发性AF组(36例)。收集入选者病例记录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AF持续时间和类型、CHADS2评分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s和TpP水平。结果 NVAF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VAF组较对照组TpP、Ps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HADS2<2组比较,CHADS2≥2组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比例增加,TpP及P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F持续时间≥48 h组及<48 h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组较<48 h组TpP及Ps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AF组和阵发性AF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高血压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AF组较阵发性AF组合并糖尿病比例、TpP水平、Ps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VAF患者当CHADS2≥2时TpP及Ps水平增高,监测TpP和Ps水平有益于识别卒中危险。

  • 恶性肿瘤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文宁;郭涛;祝建芳;宋善俊

    恶性肿瘤与血管内血栓形成之间关系,早在120年前就已有报道[1].其后,人们在尸解中发现约50%的癌症患者存在血栓,临床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10%~30%.DIC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液恶性肿瘤以急性DIC为多见,而实体肿瘤以亚急性和慢性DIC为多见.本研究探讨恶性肿瘤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含量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的检测

    作者:邓会明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7例)为一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为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各组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含量,采用干化学法同步检测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分析两组检查的诊断价值及鉴别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TpP高于正常范围值,也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部分低于正常范围值),说明TpP应用于两种疾病诊断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及鉴别价值,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应用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具有诊断及鉴别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栓前体蛋白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作者:秦川;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及制定术后抗凝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比较抗凝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PP,并比较抗凝组中有、无房颤的病人华法林用量、INR和TPP.对抗凝组病人TPP和INR的关系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INR和血浆TPP浓度.结果抗凝组与对照组相比,TPP低、INR高.抗凝组有房颤者的血浆TP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者.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PP和INR无明显相关性.出血病人的血浆TP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高限(6 μg/ml).结论 TPP是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理想的辅助监测指标.术后有房颤心律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抗凝治疗应同时检测INR和TPP.

  •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栓前体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模糊关联性

    作者:刘晓成

    目的 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栓前体蛋白(TpP)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模糊关联性.方法 75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患者作为观察组A,75例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作为观察组B,75例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空腹静脉血检测TpP、Fg含量,比较三组TpP、Fg水平.结果 对照组TpP、Fg水平分别为(3.50±1.23)mg/L、(2.72±1.10)g/L;观察组A患者TpP、Fg水平分别为(4.92±1.52)mg/L、(3.25±1.25)g/L;观察组B患者TpP、Fg水平分别为(5.88±1.68)mg/L、(3.83±1.56)g/L.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TpP、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患者TpP、Fg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TpP、Fg含量均高于正常范围,其中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TpP、Fg含量明显高于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中老年外伤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实验诊断研究

    作者:白璐;白俊清;王国立

    目的:探讨中老年外伤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早期诊断的血液学指标,对其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骨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中老年外伤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50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25 I纤维蛋白原( iodine 125 labeled focused ion beam,125 IFIB)和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 D-dimer, D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 focused ion beam, 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 Ⅲ, AT-Ⅲ)、血栓前体蛋白(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Tp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 antithrombin complexes, TAT)检测。结果术后血浆中的125 I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表明,血栓组明显升高,血浆中的125 I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术后值明显高于术前值(P<0.05)。在用 ELISA 方法检测的指标中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抗凝血酶Ⅲ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1%、86.4%、67.4%、70.0%和64.1%。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OR值分别为13.294和7.784(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诊断中价值较高。

  •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秀杰;姜莉华

    目的:探析血栓前体蛋白护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血浆D-二聚体和血栓前提蛋白的含量予以测定,同期再选取36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发病后6 h内D-Dimer为(0.52±0.21)mg/L,TpP为(23.23±9.96)mg/L;6~12 h分别为(0.60±0.35)mg/L,TpP为(21.52±9.83)mg/L;12~24 h分别为(1.45±0.89)mg/L,TpP为(15.41±8.28)mg/L;;对照组患者D-Dimer为(0.24±0.18)mg/L,TpP为(2.16±1.26)mg/L;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结论 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不但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症的可靠指标,同时还能对疾病的发展予以检测,有效评价其治疗效果。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动态监测血栓前体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唐铠;伍建国;李秋;戴明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血栓前体蛋白(TpP)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1 d,术中(开放主动脉30 min后),术后第2、3天检测各项指标,其中对照组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组同时检测TpP、PT和INR,比较两组的INR和PT值,评价敏感性。结果两组术前1 d,术中,术后第2、3天PT及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栓塞、轻度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患者的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和INR等重要抗凝指标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指导开展抗凝治疗,特别是患者TpP值过低时,应该注意其出血威胁。

  • 血栓前体蛋白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辉;蔡凯;夏明凯;黄超龙;张小勇;李介华;廖永华;李嘉维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3例不同心功能障碍房颤患者(其中风心病32例,冠心病51例)和20例正常人血浆TPP.结果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栓前体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风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之间TP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Ⅳ级组患者的TP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组,而心功能Ⅲ级组又高于心功能Ⅱ级组.结论房颤患者血浆的TPP水平升高,提示房颤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危险;TPP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障碍的程度;血栓形成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血栓前体蛋白与脑梗死早期诊断

    作者:郑美琴;楼永良;林燕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测定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5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以及常规治疗后测定血浆TpP、D-D含量,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P[(21.75±11.69)mg/ml]、D-D[(0.98±0.47)mg/m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2.17±1.25)mg/ml,(0.25±0.17)mg/ml,P<0.01],D-D在发病后12h有显著升高,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且较长时间维持高浓度.TpP水平在发病后6h内即可出现显著升高,有效治疗后TpP迅速下降.结论TpP、D-D不仅是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它还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 血栓前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长武;周志泳

    血栓前体蛋白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水平升高提示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血栓前体蛋白已不仅仅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深部静脉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常见的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而且在其他的一些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中也广泛的开展起来.血栓前体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 急性脑梗死血栓前体蛋白的动态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肖成华;张鹏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血栓前体蛋白(TpP)含量的变化,探讨TpP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发病时间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p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Tp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尔后逐步下降,48小时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急性脑梗死TpP水平显著增高,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TpP水平不同,TpP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指标之一.

  • 血栓前体蛋白与P选择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刘兆奕;刘丽敏

    目的 研究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和血清P选择素(Ps)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对ACS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36例受试人群的末梢血,其中包括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AMI组)和31例不稳定心绞痛(UA,UA组)、30例稳定心绞痛(SAP,SAP组)和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从ACS中选取AMI经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术)开通罪犯血管者25例作为冠脉再通组,经药物治疗后冠脉未通者20例作为冠脉未通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定量测定受试人群的血浆TpP水平和血清Ps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TpP水平为(1.7±1.5)μg/ml,血清Ps水平为(11.5±4.5)μg/ml,SAP组血浆TpP水平为(2.3±1.4)μg/ml,血清Ps水平为(13.6±3.4)μg/ml,UA组血浆TpP水平为(6.2±2.1)μg/ml,血清Ps水平为(27.7±15.3)μg/ml,AMI组血浆TpP水平为(22.8±9.1)μg/ml,血清Ps水平为(46.2±18.1)μg/ml.正常对照组及SAP组血浆TpP水平及血清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及AMI组血浆TpP水平及血清P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血浆TpP水平及血清Ps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AMI患者诊断即可患者血浆TpP水平为(22.8±9.1)μg/ml,血清Ps水平为(46.2±18.1)μg/ml,冠脉未通组血浆TpP水平为(19.3±7.4)μg/ml,血清Ps水平为(40.6±13.4)μg/ml,冠脉再通组血浆TpP水平为(9.8±7.1)μg/ml,血清Ps水平为(15.2±7.6)μg/ml.冠脉未通组与AMI患者诊断即刻时的血浆TpP和血清P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开通组患者TpP和Ps水平明显低于AMI诊断明确即刻时及冠脉未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P和Ps水平的升高与ACS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ACS患者粥样斑块是否稳定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指标之一,也可作为AMI冠脉再通治疗是否成功的间接观察指标之一.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检测的意义

    作者:魏美芳;吴翔;刘毅;俞燕;李静;王益;朱健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脉不完全或完全阻塞所致,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

  • 血清TpP、hs-CRP、CKMB、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魏美芳;吴翔;李静;吴晓晖;王益;于小红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及24小时TpP、hs-CRP、CKMB及cTnI.结果AMI胸痛发作6小时内TpP的敏感性高,发病6小时后hs-CRP、CKMB及cTnI显著升高,cTnI阳性持续时间长,而hs-CRP在AMI时可出现明显升高.结论TpP对于AM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TnI与hs-CRP、CKMB一起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 血栓前体蛋白(TpP)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急性早期诊断的研究

    作者:孙进学;禚金花;刘振军;王德景

    诊断ATCI的一项敏感指标,对ATCI的急性早期溶栓治疗有指导作用.

11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