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31例疗效观察

    作者:郭鹏;白鹏

    目的 观察“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试验组予“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针刺对照组仅予常规取穴治疗,西药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14天后对所有病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起效时间.结果 ①PSQI评分:治疗后3组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P<0.01,P<0.05),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后试验组、针刺对照组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西药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针刺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WHOQOL-BREF评分:试验组WHOQOL-BREF总分、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针刺对照组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P<0.05).3组总分、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④TESS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和针刺对照组.⑤起效时间:3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起效早于试验组和针刺对照组.结论 “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在PSQI、SAS、SDS、WHOQOL-BREF等指标的改善上分别优于单一常规取穴和(或)艾司唑仑治疗.

  • 王乐亭针灸治疗体系中的脾胃思想

    作者:孙敬青;张涛

    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王乐亭先生所创“中风十三治”是其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精髓.王乐亭教授提出治其本,以胃为先,其脾胃思想在针灸治疗体系中体现于组方、刺灸法、治疗范围、预防等诸多方面.其中“老十针”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已得到验证,凡伴有体质虚弱,脾胃不足者,以“老十针”加减化裁进行治疗,均可收到满意效果.回阳固脱法、治任脉法、刺募法等组方治疗脾胃系疾患,如“老十针”法依《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方依《医学发明》十全大补汤拟定,无不体现补脾健胃之思想.王乐亭教授重视针法,如十二透刺法、牵正透法等,应用回阳固脱法,在腹部施加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胃下垂也是本着健运脾胃、护卫正气的治则.

  • 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辨证浅析手足十二针的组方特点

    作者:侯海鲲

    手足十二针是针灸学泰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乐亭先生的临床宝贵经验,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瘫痪、痹证等。该组穴位由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组成,左右共十二穴,故名手足十二针[1]。这些穴位配伍精妙,与脾、胃、肝、肺等脏腑有着紧密联系,参与着人体阴阳调节,气血化生,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

  • 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振杰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判断.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 手足十二针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

    作者:段红应;周朝华;刘生华;肖宗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 ~90%,以感觉神经受累较早,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特点,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1].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2].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消渴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肌肤、筋肉、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凉、麻、痛、痿为四大主症[3].笔者于2011年8月~2012年12月间,采用“手足十二针”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手足十二针”加减治疗偏瘫型偏头痛1例报告

    作者:刘兰婷;鲜子兰;任韶凯;黄蜀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属于有先兆性偏头痛,偏瘫可持续5min至数周不等.从遗传学的角度可以分为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及散发型偏头痛,家族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诊断较容易.散发型表现为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其临床特征各异,临床常导致误诊[1].西医治疗临床多以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控制头痛症状为主.本病属“偏头痛”及“中风病”范畴,临床多以针刺疏通经络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并兼治头痛为主.“手足十二针方”为北京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已故老中医王乐亭老先生“中风十三治法”之一,称其为“治疗半身不遂的首选方”.作者依据王老先生之“手足十二针”[21配合口服西药治疗1例偏瘫型偏头痛患者收效,现报道如下.

  • "手足十二针"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鑫才;黄小冬;颜纯钏;张群芳

    目的:观察"手足十二针"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干预加中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手足十二针",均治疗3个月.观察肝脏B超、肝功能酶学指标及证候评分的变化,并对疗效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脂肪肝程度改善情况,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按证候积分疗效标准,试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9%;以上两项疗效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LT、AST均下降(P<0.05),但试验组改善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与脂肪肝程度变化负相关(r=-0.631,P<0.05).结论:"手足十二针"联合中药治疗NAFLD较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本病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应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和早期干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