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外治杂志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외치잡지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978X
- 国内刊号: 14-119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是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唯一的一份中医外治杂志,立足临床,突出实用,本着“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家庭”的办刊方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个月内
(1)来稿要有新意,符合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一稿多投,违者经查实将取消其日后投稿资格。
(2)要求通过本网站提供的网上稿件投稿系统平台注册后进行网上投稿,受条件限制不能上网的可投寄打印稿(附软盘)。
(3)凡涉及临床资料的文稿,应由单位签章以证明其内容属实。
(4)来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多人署名者只限第一作者),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简历及研究方向。并请写清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通讯联系。
(5)来稿若为各级基金项目,请随稿附寄课题书复印件,本刊将给予优先处理。
中医外治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外治杂志发文量
中医外治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医外治杂志投稿方式有哪些?
杂志目前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作者投稿的话可至http://www.zywzzz.net.cn注册后投稿。
-
中医外治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知网没有显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自制榆及痔消膏治疗混合痔60例
目的:观察自制榆及痔消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榆及痔消膏纳肛上药,对照组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上药,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止痛、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7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榆及痔消膏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150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Ⅳ标准的功能性腹痛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自拟腹痛贴神阙、中脘穴贴敷,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山莨菪碱片治疗,疗程为2周-3周.门诊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腹痛贴神阙、中脘穴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显著.
-
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肌损伤型颈椎病183例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即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1],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2],是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早期病变阶段及基础状态[3、4];以颈部后肌群出现慢性劳损并终出现颈、项、头枕部酸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5-7].由于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迫切需要尽可能快地为患者解除病痛[8].笔者于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采用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本病1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耳背静脉放血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它经常发生在手的背部和面部,影响美容.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理想,起效慢,易复发,难治愈.我科2017年9月~ 2018年5月间,应用耳背静脉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1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联合激光及抗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2例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及抗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DR)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照组予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达到延缓血管增殖、降低复发率、提高视力的目的.使用中药口服,2次/d,联合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及激光,疗程18周.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血清VEGF水平、眼底改善情况、黄斑厚度等病变程度评分.结果:使用中药组视力改善明显(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底病变(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均有改善,加用中药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使用中药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及抗VEGF组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降低DR患者VEGF水平,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发展.
-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痹证30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寒凝证膝关节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选取60例阳虚寒凝型膝关节痹评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治疗组及对照组主症治疗前后的积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经M-W秩和检验,提示两组治疗后主症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联合治疗后患者怕冷、疼痛、功能改善积分较温针灸组降低明显,但改善患者膝关节压痛无显著性差异.
-
五子衍宗丸联合脐灸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32例临床研究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男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临床中把男性不育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后者则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其中少弱精子症为常见,约占1/3~2/3,也是有治疗意义的[1].而西医对少弱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尚缺乏较理想药物和疗法,中医药则有较大优势.不少报道称,五子衍宗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笔者为探讨疗效更为优异的中医综合治法,结合脐灸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一效膏外敷治疗血栓性外痔30例
目的:观察一效膏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敷法治疗血栓性外痔,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效膏组)和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一效膏治疗血栓外痔疗程短,见效快,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针灸结合功能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康复科临床中为常见的疾病,也是生活中常见多发病之一.本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变性,附近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形成的综合征[1].本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笔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针灸结合功能训练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本病,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肿瘤化疗后周围神经炎58例
随着我国肿瘤高发,化学治疗多样化,患者化疗后造成药物性周围神经损害越来越多,患者表现多样的周围神经损害,有资料[1]显示,铂制剂、紫杉醇、沙利度胺等化疗药物易导致周围神经损害,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笔者近10 a采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温中理气外治法以及联合抗酸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温中理气外治法联合抗酸药物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医温中理气贴敷外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关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消化道症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中理气外治法联合抗酸药物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
脐灸结合有氧运动治疗疲劳性亚健康38例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结合有氧运动干预治疗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疲劳性亚健康患者,指导其进行有氧运动,并给予脐灸治疗,共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疲劳症状改善状况,观察指标为疲劳量表-14(FS-14)积分和疲劳评定量表(FAI)积分.结果:脐灸结合有氧运动可改善患者主观疲劳症状,且能明显降低者FS-14积分(躯体)、FS-14积分(脑力)、FS-14总积分以及FAI积分.结论:脐灸疗法结合有氧运动能明显缓解疲劳性亚健康患者的疲劳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
-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风燥伤肺型小儿咳嗽48例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风燥伤肺型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予推拿结合中药疗法,对照组予中药疗法.结果: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00%.比较两组结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及中药疗法对于风燥伤肺型小儿咳嗽均有效,且推拿配合中药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
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只采用土槐丹四物汤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82.50%,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洗与单纯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均有显著疗效,而内外结合治疗有效率更高,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研究.
-
中医外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自理能力(ADL)、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仪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囊性增生病32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红金消结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1),停药2个月后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67.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仪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较好疗效,优于中成药红金消结胶囊口服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巨大皮肤溃疡1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巨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药方剂内服外用及配合手术的方式治疗.结果:12例患者共15处活动性溃疡,溃疡发生部位以小腿内踝为多见,术后随访1 a~2a,所有患者下肢溃疡未见复发,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药内治外洗结合大隐静脉手术治疗下肢巨大溃疡疗效确切.
-
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35例
目的:观察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中医内外三联模式治疗社区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31例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三联模式(参芪地黄汤加减口服+穴位贴敷+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治疗社区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内外三联模式治疗社区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中药经典方参芪地黄汤加减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及八段锦功法锻炼,穴位贴敷每周3次,时间为2h~6h/次,八段锦20 min/次,1次/d,4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肾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除肾功能血肌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医内外三联模式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肾功能,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间,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42)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n=42)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
中药夏枯草膏口服加外敷联合西药化疗治疗颈淋巴结核48例
目的:观察中药夏枯草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夏枯草膏口服加外敷治疗.分别观察两组3个月、1 a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好转率50.00%,对照组好转率28.8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a后观察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6.22%,对照组治愈率47.73%,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36%,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手术治疗率22.22%,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对照组转手术治疗率43.18%,不良反应发生率36.36%,观察组转手术治疗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夏枯草膏口服加外敷联合西药常规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配合穴位注射在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予咪达唑仑2 mg静脉推注镇静配合2%利多卡因5 mL氧驱雾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予双侧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各50 mg,并且予电针内关、神门、列缺、尺泽,术前20 min开始电针治疗,术毕出针.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评估标准,血压波动值、心率波动值、血氧饱和度波动值、检查操作时间、满意度视觉量表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血压波动值、心率波动值、血氧饱和度波动值、检查操作时间、满意度视觉量表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电针麻醉配合穴位注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有效,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刺络拔罐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53例
带状疱疹是指再次或多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体内初次感染并潜伏的该病毒被激活之后引发的一种症状.本病多发于胸腹背及臀部,初起时患处痛、痒,未出皮疹,患者盲目寻求病因走了许多弯路,直至皮疹初出方能确诊.带状疱疹急性期时一般为散在针尖米粒状水泡,但在7d~10d陆续出现新的水泡,严重的皮肤表面呈苦瓜皮样改变,患者痛痒异常.我科采用刺络拔罐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本病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郑氏“温通针法”治疗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40例
目的:观察郑氏温通针法治疗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HZ患者随机分为温通组和药物组.温通组采用温通针法治疗,1d1次,留针30 min,1周为1疗程,中间休息1d,共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每次0.3g,1d2次,甲钴胺胶囊,每次0.5 mg,1d3次,疗程同前.治疗1周、2周后分别观察VAS疼痛评分量表及中医症状综合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做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温通组总有效率为82.50%,药物组为6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10%、3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温通组治疗1周、2周后VAS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症状评分比较:温通组治疗1周、2周后中医症状综合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较药物更能有效地降低HZ中医症状综合评分,缓解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三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鼻黏膜部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在青壮年与儿童中多发,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发病率逐年攀升,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0% ~25%,占全部鼻炎患者的40%,在全球的发病患者数已高达5亿[2].过敏性鼻炎的科学防治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源,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的正确使用,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给予特异性免疫疗法,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中医与物理治疗等疗法[3].我院耳鼻喉科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三伏灸穴位贴敷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中,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治疗作用,为其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之上结合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和单纯针刺疗法都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干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均值得肯定,但前者治疗效果更明显,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可增加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63例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分析对比两组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
针灸配合围剿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1例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围剿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CS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单纯针灸治疗者设作对照组(51例),于此基础上结合围剿推拿疗法治疗者设作研究组(5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肩痛等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PSV (60.01±14.11)cm/s、TMFV(26.88±4.39) cm/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CSA经针灸与围剿推拿疗法治疗后症状、血流动力学改善,疗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可视化针刀技术在慢性疼痛诊疗中的应用
针刀作为一种闭合手术的方式,是慢性疼痛诊疗中的重要手段.随着影像技术辅助微创操作的发展,临床日益关注到影像设备辅助引导针刀操作的优势,本文就可视化针刀技术在慢性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浦东新区推广实践与反思
为能够更加完善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的应用,我院以浦东新区卫生局2013年印发的《常用中医诊疗技术培训教材》为指导,以浦东新区中医院为牵头单位,与10家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制度完善、资金充足、人员齐备的适合浦东新区推广的适宜技术,并且通过删选、培训、指导等方式,形成服务社区的浦东新区适宜技术模式.
-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
内痔是肛肠科常见、多发疾病,也是人类特有的疾病,由肛垫病理性肥大、向下移位或肛周血管丛扩张迂曲形成,约为肛肠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的80.6%[1].便血是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且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中医药在痔疮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开展,也出现了不少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3].我院肛肠科应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I期~Ⅲ期内痔,并与应用太宁栓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刁本恕外治联合食疗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经验
失眠症是一种以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易醒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常常伴有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情况.《黄帝内经》中称失眠症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1].历代医家对此类疾病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素问·逆调论》中载“胃不和则卧不安.”说明睡眠与消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提出不寐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景岳全书》认为,不寐可以分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明代医家李中梓则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日气虚,一日阴虚,一日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紊乱导致一系列诸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
张永臣教授针刺从肝脾论治白浊经验浅析
目的:介绍张永臣教授针刺从肝脾论治白浊经验.方法:阐述导师对于白浊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临床验案介绍白浊古今病因病机的异同,介绍导师从肝脾论治白浊的方法与思路.结果:导师详辨病因病机,择经取穴,收效良好.结论:导师针刺从肝脾论治白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入院患者94例,均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随机抽样分为基线资料基本对等的两组,即参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白带正常所需时间、腰骶部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下腹坠胀消失时间方面的数据均较为理想,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有效率97.87%,参照组有效率82.97%,两组数据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盆腔炎患者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不仅有利于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预后结局,临床应推广使用.
-
灸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灸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2月60例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心衰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和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灸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抑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抗心衰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且方法简单易行,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
-
按摩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56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按摩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方法:笔者采用按摩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予以一般护理,防寒保暖;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配合治疗,增加信心;饮食指导;加强口腔护理;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自己练习患侧面肌.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456例患者,其中显效360例,有效43例,进步3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5.18%.结论:按摩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同时精心护理,耐心指导患者康复锻炼,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
传统养生功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传统养生功法在脾胃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归纳并综述了近10 a来关于传统养生功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闻吸疗法临床应用进展及其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探讨
闻吸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疗法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就闻吸疗法治疗脑血管疾患、改善睡眠和情绪障碍、缓解精神压力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等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探讨了应用闻吸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1月8日投的稿件,一周左右审稿返回,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修改好提交,月底退回,要求按照排版进行修改,修改后被录用,历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快。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11月初投稿,半个月返回意见,修改后录用,专家给出的建议很中肯,修改后文章明显有了提升,编辑也可以及时的处理问题,有问必回,希望期刊可以越来越好。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审稿很快,一个月返回意见,专家提出了三个审稿意见,都很中肯,小修后就被录用了,个人认为文章有一定的理论性、创新性强,都是可以被录用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11月初投的文章,一周返回意见,修改后,半个月左右被录用,编辑处理稿件的速度很快,很有耐心,有问必回,期间对我帮助很多,很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下午投的稿件,第二天就送外审了,两个专家审稿,半个月返回修改意见,还是很有价值的,修改后送复审,一周后录用,前后正好一个月的时间,很赞。
审稿很快,两周返回意见,历经两次修改返回后被录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修改后文章明显提升了很多,编辑可以及时的处理稿件,回复信息,很敬业,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