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上旬刊)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Today Nurse 당대호사(종합판)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湖南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2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6-6411
  • 国内刊号: 43-122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31
  • 曾用名: 当代护士;当代护士(上半月版);当代护士(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护士》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向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多元文化关怀在舒缓疗护病区应用的效果观察

    作者:沈珍华;王晓红;邱美华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关怀在舒缓疗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舒缓疗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收治在舒缓疗护病区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治在其他临床老年科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元文化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综合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文化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舒缓疗护病区,可显著改善临终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家属的综合满意度.

  • 健康体检路径对体检中心体检效果的影响

    作者:成丽;林燕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对体检中心体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质量和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耗时少于对照组,体检效率优于对照组,体检可信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体检路径能有效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品管圈活动在消化内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艾桂芹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消化内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口服药的服药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消化内科患者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口服药的管理缺失率低于活动前(P<0.05);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责任与荣誉、品管圈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消化内科患者口服药进行管理,不仅保证了患者准确有效地服药到口,保证了疗效,而且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

  • 临床技术小组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叶荣

    目的探讨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技术考核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度,对规陪第一阶段护士采用统一示教后,由科室培训,再组织集中考核的方法进行考核;2017年度,临床技术小组改进了方法,通过修订具体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现场演示、练习指导、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比较2016年度(对照组)与2017年度(干预组)规培第一阶段护士技能操作培训效果.结果2017年度规培第一阶段操作考试成绩为(89.99±4.58)分高于2016年度的(87.85±4.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技术考核小组的规范化培训,能提高规培第一阶段护士的护理规范操作水平,达到培训效果.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作者:李磊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基层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1月起成立"手卫生圈"进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品管圈活动,为期1年.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变化、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等护理操作时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能够改善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

    作者:张东宁

    目的 探索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 基于实地调研情况,采用护理专家驻点帮扶指导和基层医院护士长现场管理的方法;落实各级组织培训及措施.比较管理前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士综合能力评分.结果 医联体帮扶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护士临床综合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联体管理模式促使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和护士临床综合能力.

  • 麻醉复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姚晓琴;马巧梅;陈慕瑶;陈旭素

    目的 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客观、实用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专家小组讨论、专家咨询(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两次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1和0.898,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较高,指标可信度较高.

  • 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的品管圈实践

    作者:耿立艳;蔡敏;赵冬娇;陈楠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方法 组成品管圈,确立"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为活动主题,设计调查表收集口服给药缺陷的原因,进行现状分析,目标设定,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口服给药缺陷率从5.20%降至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了设定目标值.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 传染科护士工作情绪衰竭感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作者:赵雁红

    目的 分析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情绪衰竭感的影响因素及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将本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282名传染科护理人员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工作倦怠(MBI-HSS)量表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称、不同工作时间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从282名传染科护理人员的MBI-HSS量表的评估结果来看,文化程度低、职称低、工作年龄短的护理人员情绪衰竭感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高、职称高、工作年龄长的护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情绪衰竭感的情况比较明显,受文化程度和职称、工作年龄的影响比较大.

  • PDCA理论在两院区同质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倩;陈立萍

    目的 探讨PDCA理论在两院区同质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PDCA循环四大步骤,应用鱼骨图、柏拉图及头脑风暴等质量改进工具对两院区同质化护理管理的实现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PDCA循环干预前后目标科室相同科室间护理质量得分排名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实施后目标科室相同科室间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理论,查找真因,螺旋式上升解决两院区同质化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可实现两院区护理管理同质化.

    关键词: PDCA 同质化 护理管理
  • 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在预防紫外线灼伤中的应用

    作者:周善娟;季丽娟;顾吉鸣

    目的 通过探讨分析紫外线灼伤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杜绝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发生的3例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成立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小组,制订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并落实执行.结果 2017年1月1日~10月31日,实施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10个月,未发生1例紫外线灼伤不良事件.结论 加强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消毒隔离工作质量,不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而且在对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进行紫外线消毒防护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杜绝了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黎黎

    总结目前研究中各种常见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柔性管理模式、团队管理模式、量化管理模式、全面流程管理.认为每种护理管理模式都有自身优势和局限性,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者可根据自身科室特点进行合理应用,以提高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效率.

  • 6S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詹西荣

    目的 探讨手术室运用"6S"管理,规范手术室物品定位放置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优化工作环境、提升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应用"6S"管理方法,对手术间的环境、物品、药品、设备等进行分类考核评价.结果 手术室运用"6S"管理后,有效改善了手术间凌乱和无序的状况.手术间管理效果优秀率比实施前提高了3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护理人员全员培训"6S"活动内容,制定考核标准,提高了医生满意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爱华;卓婉玲;刘畅

    总结绩效考核的评价内容及方法,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人员构成,制定一套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即护士日常工作质量评价与同事间相互评价结合的方法,认为绩效考核能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为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 脑出血术后护理治疗的探究

    作者:于凤华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进行运动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焦虑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下肢骨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陈婷

    目的 评价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下肢骨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48例下肢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理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外科快速康复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53±4.29)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的(84.26±3.67)分,外科快速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5.3±1.5)d少于常规组(8.1±2.7)d,且并发症(10.81%)少于常规组(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可以提高下肢骨手术患者优质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股骨颈骨折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策研究

    作者:周红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继发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品管圈在胃穿孔修补术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伍玲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救治的60例胃穿孔行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度、手术前后焦虑程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5 d疼痛度分别为(5.21±0.21)分、(4.32±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3±0.61)分、(6.41±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为(8.23±1.43)分,低于对照组(12.62±1.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F-36量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SF-36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疼痛度及术后焦虑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直接前入路行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作者:邢辉

    目的 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行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本科采用微创直接前入路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34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均接受主动或被动肢体康复训练,并积极下床活动训练;术后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患髋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7月,效果满意.结论 对行微创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玲;龙云玲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并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有效改善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水胶体敷料在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方立沙;陈佳玉;王鑫慧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肺栓塞抗凝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肺栓塞皮下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要求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出现皮下出血时应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出现皮下出血未作特殊处理.观察皮下出血吸收的天数,评价水胶体敷料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吸收天数(5.0±1.72)d低于对照组(7.36±1.79)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可以降低皮下出血的天数,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疗效.

  •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在重症口腔间隙感染患者血糖管理中的研究

    作者:毛蓓茜;丁琴

    目的 研究动态血糖监测在重症口腔间隙感染患者血糖管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ICU收治的60例重症口腔间隙感染发生糖代谢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进行血糖管理的病例作为观察组,30例使用指末梢血糖方法进行血糖管理的重症间隙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进行血糖管理的疗效.结果 两组口腔间隙感染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均可以达标,在达标时间方面,观察组更快,而发生低血糖的例次数更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口腔间隙感染患者的血糖管理方案中,持续动态血糖监测更具优势,更安全有效.

  • 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成效

    作者:罗小芹;叶娟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因素管控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0例E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ESD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成立护理风险管控小组,查阅相关文献,查找、收集、整理ESD围手术期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因素,制定全流程风险管控措施,组织针对性培训,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等,实施有效护理管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标本采集错误、跌倒坠床、术前准备不足等不良事件发生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D手术患者穿孔、出血、腹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围手术期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控,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数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但不能减少ESD并发症发生.

  •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

    作者:柴帅斌

    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行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临床所提供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专科护理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4例.常规教育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专科护理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完成度、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专科护理组的健康行为完成度61例(95.31%)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52例(81.25%);专科护理组的健康饮食、自我监测、科学用药以及运动锻炼等评分均高于常规教育组;专科护理组的用药依从性60例(93.75%)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52例(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 一对一护理模式在预防溃疡性结肠炎重复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建霞

    目的 研究一对一护理模式在溃疡性结肠炎(UC)重复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对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重复感染情况、护理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重复感染率(2.63%)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L-8、CRP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IL-6、IL-8、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护理前增加,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大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护理可提高UC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免疫机制,增强免疫能力,预防重复感染,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胡建军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康复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应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作者:汪阿娟;陶园;李艳;方婷婷

    目的 探讨应用信息化系统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信息化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信息化系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各系统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焦点解决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中的影响

    作者:张锐芝;刘丽红;周颐;王静梅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对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用药、饮食及运动依从性改变情况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焦点解决模式能够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以达到做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

  • 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韩云华;李真;王婷婷;曾宪辉;郝爱华

    目的 研究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呼气峰值流速(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FEV1.0/FVC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的病情恢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楠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生命体征、心房纤颤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pO2、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NP、HR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房纤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或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营养咨询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余小莲

    目的 观察营养咨询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岳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营养咨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结果 经过6个月的营养咨询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由53.33%提升到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由(13.2±0.8)mmol/L降至(6.1±1.4)mmol/L,对照组由(15.1±0.8)mmol/L降至(13.2±1.5)mmol/L;观察组尿素氮由(11.2±1.3)mmol/L降至(5.3±0.8)mmol/L,对照组由(10.0±3.1)mmol/L降至(8.2±1.5)mmol/L;观察组血肌酐由(356.7±2.5)μmol/L降至(128±1.6)μmol/L,对照组由(320.6±4.1)μmol/L降至(280±2.5)μmol/L.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由(75.1±1.8)g/L升高到(110.3±0.6)g/L,对照组由(72.3±2.2)g/L升到高(90.2±2.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咨询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同时提高患者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

  • 艾滋病临终患者的安宁疗护策略

    作者:马彧婉

    总结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及艾滋病领域开展安宁疗护的工作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相关文献发现,艾滋病是我国致死率高发病种之一,也是全球医疗工作者面对的难题,目前尚且没有根治的诊疗手段和药物.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针对安宁疗护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心理疏导、话术策略和死亡教育等层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 1例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余良艳

    脊柱骨折手术创伤性较大、出血量较多,患者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较严重[1],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全静脉麻醉是指静脉麻醉诱导完成后,复合应用多种短效麻醉药,采用连续或间断静脉注射方式以维持麻醉,但持续使用静脉麻醉可导致药物蓄积于体内,消除缓慢,患者可能有苏醒延迟,临床多用于辅助吸入全麻[2].全麻患者均需留置尿管,留置导尿可准确记录术后患者尿量及观察膀胱、尿道情况[3].由于当日麻醉还未完全消失,肌肉的收缩力短期内没有恢复,常规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夹闭尿管训练,术后第2天拔管,指导患者自主排尿,但本例患者术后第2天拔管后8h腹胀厉害,现将这例脊柱骨折术后拔出尿管后仍无法自主排尿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例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管瘘患者的护理

    作者:徐欢欢;申屠敏姣;沈丹;裘丹英;童彬

    食管异物并发主动脉食管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食管异物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少见,死亡率极高.AEF典型的临床表现为Chari's三联征即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信号性出血、间歇期后致命性大出血[1].该病主要病因为食管异物及主动脉瘤、纵隔内肿瘤、食管溃疡,主动脉或食管手术后并发[2].由于AEF发病凶险,早期诊断及对损伤进行准确定位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腔内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采用覆膜支架的血管腔内修复术已成为治疗AEF的主要方法[3].本科于2017年1 月收治1 例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管瘘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例肝硬化顽固性胸水胸腔引流管拔管后重度渗液、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鲁艳华;张建男

    顽固性肝性胸水(refractory hepatic hydrothorax,RHH)是指由于肝脏病变导致的限钠利尿等治疗措施无效、胸水量大、消退困难的一类症状,约占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HH)的25%[1],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与护理难度.现将1 例在保肝利尿、间断性补充白蛋白、血浆的基础上,对肺萎陷明显、有积液患者联合胸腔闭式引流以及应用一件式造口袋对拔管后伤口渗液处理的成功案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例高位脊髓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作者:汪黎黎

    有关文献报道,46 .9%脊髓损伤后患者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1].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损伤患者常需卧床较长时间,同时该类患者结肠运动迟缓,直肠肛周感觉、运动障碍,功能严重紊乱,受伤后常伴有功能性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等各种症状[2].有报道称接受调查的39%脊髓损伤患者均有大便嵌塞症状[3].本科收治1 例高位颈髓损伤并发肠梗阻患者,在应用传统肠梗阻治疗方法的同时采用肠梗阻导管成功解除了患者肠梗阻问题.现报告如下.

  • 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伴带状疱疹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王洪干;廖招娣;朱甜甜;张娜

    脑室内肿瘤是指原发于室壁组织或室壁下组织并向脑室内生长侵犯的肿瘤[1].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较少见,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5%~0.5%[2],占脑室内肿瘤的10%,脑室位置较深,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数因肿瘤增大压迫脑组织及脑积水致颅内压增高而到医院就诊,所以脑室肿瘤往往较大,周边有重要的结构及回流静脉,术后并发症多[3].

  • 1例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丰云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总人群的1%,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70%~80%通过单药或多药治疗可控制,20%~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利用植入神经控制辅助系统(NCP)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迷走神经干进行间断的电刺激使迷走神经向颅内发出的冲动通过整个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神经兴奋作用[1].截止到2014年,全世界约有80000 名患者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2].现将1 例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例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粪菌移植的护理

    作者:张颖

    爆发性1 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ID)是近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1]首先提出的1 型糖尿病的新亚型,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可在短时间内造成胰岛素重度缺乏而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该病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ion,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2].FMT治疗的理念在世界医学史上至少有1700年[3],但在2013年才从"偏方"转为美国指南认定的方案[4].目前,FMT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 1例妊娠合并肺栓塞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永华;李苓

    妊娠合并肺栓塞是指孕产期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妊娠期肺栓塞发生率为0.09%~0.70%,未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可高达12.88%,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1].

  • 小儿行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苏秀井;陈燕

    目的 探讨小儿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前、术后护理操作技术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34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护士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并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加强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4例患儿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后,异物成功取出,无一例气管切开,无一例发生低氧血症,术后均未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气管内出血、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对支气管异物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取出异物是安全有效的.这不仅需操作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纤支镜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专科护士加强手术前后护理,严格按照科学的护理程序积极密切配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JCI标准下小儿全麻复苏期的安全护理

    作者:金赛芬

    目的 探讨患儿在麻醉复苏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并总结较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11496例全麻术后患儿进行护理,记录其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麻醉插管术后容易出现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遗忘等气道风险及体温异常、躁动.结论 应重视加强全麻术后患儿气道的安全管理,加强体温监测,并做好躁动的防护,以防事故的发生.

  • 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通路的建立与效果观察

    作者:顾瓅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通路的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予以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60例);对照组入院时予以外周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50例).观察两组患儿首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总穿刺次数、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结果 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置管总次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置管总穿刺次数,有利于恢复患儿出生体重.

  • 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王晶

    目的 探讨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早产儿进行常规喂养,观察组对早产儿进行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 观察组喂养过度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喂养耐受率、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产儿喂养中应用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能够加快早产儿喂养进程,提升喂养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英英;赵娟;张宁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肩手综合征出现疼痛、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Ⅰ期肩手综合征如不能及时治疗,将发展成为Ⅱ期、Ⅲ期,患者出现肌腿挛缩,皮肤肌肉萎缩,肩、手关节挛缩畸形,手功能完全丧失而难以恢复,不仅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也使其原有功能再次丧失.相关资料表明,国外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方面大多应用药物治疗,而我国中医护理技术具有2000 多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实用性[2].近年来,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不同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减轻中风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叶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巧林;蒋维连

    综述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肺叶切除术的新观点、新方法,包括术前健康教育、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缩短禁饮禁食时间及术后饮食、活动、功能锻炼、有效镇痛、呼吸道护理等方面内容.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启示,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更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预后.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屠燕

    综述了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皮肤护理,术中的麻醉管理、体温护理、液体管理,术后的镇痛护理、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脑卒中后痉挛的早期康复护理现状

    作者:司延萍;杨明莹;杨倩蓉;李丹娜;吴光柳;王会笑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发病急等特点[1].2013 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自1993年至2013年持续增加,达到1.23%,2015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达188万[2].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溶栓药物的早期应用,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高达86.5%[3],研究发现这种高致残率不仅和卒中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有关,还与患者病情稳定后是否发生痉挛密切相关[4].痉挛是一种常见运动功能异常的表现[5],早出现在脑卒中后1周[6],可造成患者肢体的阵挛、僵硬、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等不良症状,甚至会发生痉挛性疼痛和压疮,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增加跌倒风险,严重制约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不仅给患者的精衶和躯体带来了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严重的负担[7].因此,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患者来说,能够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脑卒中后痉挛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 癌痛评估工具研究新进展

    作者:彭楚萍

    综述了癌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包括目前使用的单维度评估量表VAS、NRS、VRS等,多维度评估量表BPI、MPQ、GPS等,对工具的有效性、适用人群、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对癌痛患者的疼痛进行量化,有利于为癌痛进行规范的治疗提供依据.

  • 骶尾部难愈性压疮行皮瓣转移术的护理

    作者:雷永慧

    总结了皮瓣移植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压疮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引流管护理、皮瓣血运观察、营养支持、疼痛护理及健康宣教.认为骶尾部皮瓣移植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巧,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

  • 集束化护理在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中的应用

    作者:于蓉;叶蕊;王芸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DR PU)中的防范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0月的10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3~12月的11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延长压疮发生时间,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浅谈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

    作者:卢巧梅;吕少静;高祥

    总结62例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措施,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的基础三步骤(皮肤清洁、皮肤滋润、皮肤保护与隔离)及造口袋联合冲洗低负压引流装置,认为对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人文关怀在癌症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闻琪

  • 系统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作者:唐文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d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肝癌患者TA C E术后失眠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娟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失眠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为提高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V2.0)及失眠症严重指数(ISI)量表,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入住本院并行肝癌TACE术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术后3d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TACE术后患者ISI得分为(14.16±5.14)分,失眠发生率为87.9%.经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Child-Pugh肝功能评分、心理因素与失眠指数评分呈正相关(P<0.05),家庭经济收入和KPS评分与失眠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2=0.633).结论 TACE术后患者失眠发生率高,心理因素对失眠的影响大.临床人员除重视心理因素外,也要关注文化程度、经济收入、KPS评分和肝功能的状况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索实际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许晓玉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当天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采用味觉数字评分法、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CiT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味觉数字评分、化疗相关味觉改变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用于产房中的效果

    作者:田忠荣

    目的 探讨在产房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12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舒适组患者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42±7.29)分、(90.38±7.34)分、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70±6.42)分、(49.80±5.42)分、81.67%(P<0.05).舒适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0.83%、0.8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83%、6.67%(P<0.05).结论 产房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圣海燕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凝血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体征恢复正常及住院的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贫血、休克、伤口感染以及开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患者血浆中PLT、FIB、PT、APTT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

  • 剖腹产术后出血问题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彭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后住院治疗总时间、产后出血持续时间、患者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剖宫产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和产后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症状,使母婴结局更加理想,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 967例孕妇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作者:丘驰;卢琼芳;张新燕;黄优华;蒙菲

    目的 调查贵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孕妇中医体质分型,为中医介入孕期保健系统和制定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将孕妇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贵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建立广西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手册的1000例孕妇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如不真实填写问卷、胎儿停止发育、到外省分娩无法追踪者,共收集有效问卷967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7例孕妇中平和质672例(69.49%)、偏颇体质295例(30.51%).偏颇体质分型顺位为气虚质154例(15.93%)、湿热质37例(3.83%)、阳虚质33例(3.41%)、气郁质27例(2.79%)、阴虚质18例(1.86%)、痰湿质12例(1.24%)、血瘀质9例(0.93%)、特禀质5例(0.51%).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居多,其次是湿热质和阳虚质.不同职业的孕妇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存在差异,平和质以农民居多,专业技术人员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发生率高于其他职业,痰湿质、血瘀质以国家公务员居多.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合并症有85例,其中平和质55例、偏颇体质30例,平和质合并症发生率为8.18%,偏颇体质合并症发生率为10.16%,平和质和偏颇体质妊娠合并症均以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妊娠期糖尿病次之.结论本次调查的967例孕妇中医体质特点为平和质居多,偏颇体质少,偏颇体质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平和质合并症发生率.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居多,其次是湿热质和阳虚质.孕期保健人员可根据孕妇中医体质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行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

  • 某市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曾荣昆;邵艳芳

    目的 探讨从事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医护人员125名,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目前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并与中国常模对比分析,了解从事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的SCL-90因子得分除精神病性外均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水平(P<0.05),其中工作年限越长躯体化得分越高,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因子的得分越低.结论 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心理自我调节、情绪管理能力越强.

  • 三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姜征

    目的 调查三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认知现状及探讨对策.方法 编制适合护理人员的安全注射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三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的职称不同,对安全注射的认识程度不同.职称越低,护理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越薄弱,注射行为安全性越差.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强化安全注射的意识,从医院管理层面加强干预,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改善安全注射相关设施配备,降低锐器伤的发生及暴露机会.

  • 新上岗护士心理弹性与护士长情绪智力、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者:田宏芳

    目的 探讨新上岗护士心理弹性与护士长情绪智力、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新上岗护士105名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新上岗护士心理弹性3个维度评分与护士长情绪智力、变革型领导行为各维度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92.92%;新上岗护士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维度评分均分别与护士长情绪智力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新上岗护士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维度评分均分别与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长情绪智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积极作用,以提升新上岗护士的心理弹性.

  • 806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周月艳;朱飞云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时间、内容的需求及不同年龄、性别、学历、所患疾病种类对其需求有无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需求.结果 医护人员适宜在患者住院开始第1天(39.6%)及病情稳定后(39.7%)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式以口头宣讲(60.4%)为主,时间在10 min以内(41.4%)容易接受,这种接受能力不受年龄、性别、学历及所患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主要内容应涉及饮食指导(50.6%)及疾病知识(38.1%).结论 结合患者实际需要,将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因时因人而异,进行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 改良型一次性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詹艳艳;周燕;俞乐春;徐红霞

    现有技术中,虽然体液引流管在放胸腹水等治疗中的使用比较成熟,但在实际使用时候,引流管插入人体一端采用传统方式固定,管身无妥善方式固定,如果患者出现胸腹水渗出情况,导致管道移位、意外脱落和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为了防止导管意外滑脱,传统使用缝合皮肤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而且会引起牵拉痛,拆除缝线也很繁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对现有的引流管固定器进行改良并在临床应用推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可调式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的应用

    作者:曹文君

    本院介入手术多采用股动脉处穿刺,穿刺处出血、血肿,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既往本科为防止穿刺处出血,术后使用绷带8字形包扎再用沙袋置于穿刺处上方,绝对卧床6~8h.经临床观察,该止血方法容易引起沙袋移位、滑脱,增加护士工作量,并易引发出血,绷带紧勒腰、腿部使患者疼痛难忍,由此并发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本科室制作了一款可调式股静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应用于临床后,患者及护理人员都评价较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开启后手消剂有效期一览表应用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作用

    作者:邓爱仙;王飞丽

    手卫生工作在医院预防感染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造成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原因,且为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危险因素[1].手消剂是手卫生及日常工作、操作中必不可少的消毒用品.开启后手消剂有效期限为1 个月,但因每个放置点手消剂使用的频率不同,开启后的有效期限时间不一,每个放置点更换时间无法一致,护士如果没有每天检查,极易出现过期现象,影响手卫生的消毒效果.故护士必须每天检查有无过期,加上有的地方如换药室、检查室等场所检查时经常遇到正在使用现象,无法一次性完成检查.每天检查需花费10~15 min、步行654步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制作了手消剂有效期一览表挂放护士站,有效期用铅笔填写,每次更换时用橡皮擦擦拭后再用铅笔更改手消剂有效期日期,可以反复使用,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综合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徐婷婷;王小婧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6年1~12月住院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8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在入组时和8周护理干预后,使用HAMA、HAMD-17、VAS量表对患者情绪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8周护理干预,研究组HAMA、HAMD-17较入组时和同期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HAMA、HAMD-17得分较入组时改善不明显(P>0.05);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疼痛优良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中医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洁群;董杏娟;黎敏;杨婷

    目的 探讨中医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疼痛护理干预,提高RA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治疗积极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姚美艳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干预)与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92.56±4.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37±4.1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总评分为(81.46±11.54)分高于对照组的(62.64±16.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 中药"行气活血酒精浸液"外用涂擦对四肢外伤后骨折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文红;彭春雪;胥卫娥

    目的 探讨中药"行气活血酒精浸液"外用涂擦对四肢外伤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骨伤2科入住的外伤致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保持肢体休息位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行气活血酒精浸液"涂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2.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两组患者肢体局部肿胀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和第6天,观察组患者肢体局部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中度与重度疼痛程度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行气活血酒精浸液"涂擦治疗对四肢外伤骨折后肢体肿胀消退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肢疼痛,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 香熏包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淑萍;刘玉芬;黄志嫦;崔邦胜;郑光明;黄豪杰

    目的 观察应用香熏包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骨科硬外麻醉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即刻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10 mg,发生恶心呕吐者按恶心呕吐常规护理.治疗组术后立即使用香熏包嗅闻,观察两组术后6h内恶心呕吐情况,使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进行疗效评定,两组结果作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治疗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4.%),治疗组患者术后食欲正常率(88.0%)优于对照组(72.0%);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使用香熏包不但可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而且能调理脾胃,促进食欲,降低了术后因麻醉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适,使患者身心愉悦,且操作简便,临床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吸痰法在基层医院呼吸道痰液梗阻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韦利玲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痰液梗阻的紧急救助措施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规吸痰法16例和改良吸痰法(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直接吸痰法)17例在呼吸道痰液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使用改良吸痰法吸痰有效例数17例(100%)、吸痰操作平均时间(132.82±9.34)s、吸痰后患者痰鸣音减少例数17例(100%)、吸痰后5 min患者血氧饱和度值为(95.18±2.07);使用常规吸痰法吸痰有效例数3例(18.8%)、吸痰操作平均时间(152.13±4.67)s、吸痰后患者痰鸣音减少例数3例(18.8%)、吸痰后5分钟患者血氧饱和度值为(83.81±7.92),两组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吸痰法吸痰在临床呼吸道痰液梗阻急救中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再造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抢救流程的效果分析

    作者:徐玉东;邱惠琴;张英

    目的 优化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抢救流程.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本科实施手术的117例妇产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配合抢救流程提供手术配合,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找出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抢救流程步骤及救治环节中的失效模式,进行根因分析与危害评分,根据危害分值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再造流程前后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再造流程前后,手术准备时间由原来的(15.76±7.83)min降为(8.22±2.34)min(P<0.05);手术时间由再造前的(56.32±14.77)min缩短为(37.96±10.85)min(P<0.05);护士的急救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由(88.27±5.21)分提至(94.24±2.14)分(P<0.05);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由75.00%提升至95.00%.结论 FMEA的运用规范了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抢救的流程,完善了管理细节,使手术室急救护理能高效、安全、有序的开展,提升了应急管理水平.

  • 儒家文化对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作者:肖纯;唐元兢

    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士除了具备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外,还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水平.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本文总结儒家文化在核心内容、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基本方式等方面对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 排班软件在实习护生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志庆;董莹

    目的 通过排班软件优化实习生管理模式,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和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来本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按批次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方式,观察组采用排版软件进行排班和消息通知,运用《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和医院统一制定的《实习护生满意度调查表》对科室临床带教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在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学生参与性和学习任务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人际关系、创新性、个性化几个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班软件不仅提高了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同时还提高了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获得师生好评.

  • 我国淋巴水肿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魏敏;牛妞;傅巧美;杨婷;蒋琪霞

    目的 分析淋巴水肿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梳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开展淋巴水肿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淋巴水肿"+"护理"为主题词对收录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全文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7年10月1日与淋巴水肿护理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10篇相关文献,其中4篇文献为硕士学位论文,其余206篇文献发表在109种期刊上;第一作者单位分布于我国28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论文作者合作度为2.22;基金论文比例为5.71%;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占比为87.1%.结论 我国淋巴水肿护理的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重视程度有待加强,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史宇颖;陈秀芹;耿桂灵

    目的 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危险因素控制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首次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实施由延续护理干预小组成员主导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干预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干预结束时通过测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吸烟、饮酒、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状况,并于随访终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再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各维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指标控制方面,干预结束时后两组进行比较,除体重指数及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PCI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是PCI术后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干预模式.

  • 医护闭环式沟通在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演练中的应用调查

    作者:乐彩凤;谢文莉;郑建清

    目的 探讨医护闭环式沟通在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演练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本院抢救室模拟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操作演练共48次,对照组采用1位医生3位护士在传统抢救沟通流程下行团体心肺复苏操作演练,观察组采用1位医生3位护士通过闭环式沟通流程进行模拟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团体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对两组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指标落实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应用闭环式沟通团体抢救模式的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各急救指标落实时间均明显小于未进行闭环式沟通团体抢救操作模式,并且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闭环式沟通抢救模式操作演练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抢救效率,加强医护配合度和满意度,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泡沫银离子敷料配合压力疗法治疗急诊留观患者静脉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凤

    目的 探讨泡沫银离子敷料配合压力疗法治疗急诊留观患者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8例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以常规外科换药并用碘伏纱布覆盖创面,观察组采用泡沫银离子敷料配合压力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溃疡愈合时间、换药治疗的次数;对比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更换敷料时、清创时以及更换敷料后3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为(38.21±5.52)d,换药次数为(17.85±4.34)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溃疡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更换敷料时的VAS评分为(2.56±1.08)分,清创时的VAS评分为(3.42±1.58)分,更换敷料后30 min的VAS评分为(3.08±1.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泡沫银离子敷料配合压力疗法可显著缩短静脉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腾空式消毒在重症医学科院感防控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作者:陈斌;王玉莲;何海燕;李玮;毛芙蓉

    目的 通过腾空式消毒减少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PDCA流程对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腾空消毒,观察消毒前后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例数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腾空式消毒后,在病员数总体一致的情况下,感染发生例数、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例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例数在消毒后明显下降,与感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腾空式消毒对重症医学科院感防控有一定的意义,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

  • 集束化护理在降低无肝素C RRT体外凝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李婷

    目的 观察和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降低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凝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凝血发生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外凝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无肝素CRRT患者来说,集束化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体外凝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整体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作者:吴会军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护理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

    作者:李敏;张帆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降低患者血磷值、提高血磷达标率及磷知识得分.方法 选取2017年在本科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的158名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强化患者健康教育,对比强化健康教育前后血磷均值、达标率、磷知识得分情况.结果 强化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均值由1.89 mmol/L下降到1.71 mmol/L,磷知识平均得分由62.5分上升到7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达标率由39.9%上升到46.8%.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值,提高血磷达标率,提高血磷知识得分.

  • 成组强化护理模式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应用

    作者:胡晖晖;吴开文;柯晓英;陈小寒;黄榕

    目的 探讨成组强化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方法 将住院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成组强化护理模式,以批量方式对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选取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价,入组时及8周后各评价1次.结果 研究组的病情总估计得分(216.2±13.3)分高于对照组(189.7±12.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组强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治疗的优化与管理.

  •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伍群萍;蒋玉兰

    目的 分析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痴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QO-LAD、ADL及MMSF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满意度82.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AD评分、ADL评分和MM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不对称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南丽君;刘端芹

    目的 探讨不对称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和医护配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以不对称牙颌面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不对称牙颌面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入院评估患者基本身心状况;术前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患者护理要点,如术后患者的体位、创口负压引流的护理、口腔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出血和肿胀、呼吸道梗阻、创口感染、疼痛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20例不对称牙颌面畸形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呼吸道梗阻、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创口愈合良好,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对医护过程满意.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精湛的手术技巧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的后续正畸治疗做好基础.

  • 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护理体会

    作者:钟庆芳;吕庆花

    总结了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方法,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3方面对患者给予建立绿色通道、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高血压护理等一系列护理.认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28层CT血管成像的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在发热门诊的应用研究

    作者:温春莉;董建平

    目的 研究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在发热门诊患者体温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同时对照水银体温计,取不同测温部位及不同测温距离测量的体温数值分别与腋下水银体温计测温比较,分析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对不同部位不同距离测量所产生的偏差.结果 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选用耳垂后下方凹陷处,测量距离在2~5 cm之间时,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的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测得的腋下温度的相关性为78%.结论 通过以上小样本研究资料显示,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在临床上可准确地反映体温情况.为发热门诊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筛查传染病提供了可行性研究.

当代护士(上旬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