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表面PD-1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银芳;顾锡炳;杨小娟;华忠;陆忠华;张波;吴航源;蒋亦明;陈浩坤;裴豪;徐月琴

    目的 通过研究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探讨苦参素抗病毒的机制.方法 69例CHB患者,HBV DNA≥104拷贝/ml,HBeAg阳性,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丙氨酸转氨酶(ALT) >2×正常值上限(ULN),69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4例,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后改为苦参素胶囊200 mg口服,每日3次,水飞蓟宾葡甲胺片200 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5例,只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分析比较3个月后患者的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非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和HBV特异性CTL水平,HBV DNA和HBeAg阴转率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较治疗前下降(t=2.39,P<0.05),也较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下降(t=2.26,P<0.05),HBV特异性C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 =3.01,P<0.01),也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t=2.65,P<0.05).非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阴转(HBV DNA <500拷贝/ml)11例(32.35%),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例,占5.71%)x2 =7.99,P<0.01,HBeAg阴转9例(26.47%),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例,占2.86%),x2=7.75,P<0.01.结论 苦参素通过下调CHB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提高HBV特异性CTL水平,是苦参素清除或抑制CHB患者HBV的可能机制之一.

  • 2010-2012年北京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叶卉初;刘玉华

    目的 调查北京友谊医院就诊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底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972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 在972例中轮状病毒阳性者为370例,阳性检出率38.1%;男女比例为2.14∶1.2岁以下患儿占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的91.4%.该病高发病率主要集中在较寒冷的季节,即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而且从11月到12月为高峰期,但全年各月均有发生,春夏季节的发病率在腹泻患儿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11.1%至41.7%不等).结论 轮状病毒是北京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由其引起的腹泻发病率在< 24月龄组的腹泻患儿中所占的比例大;且以秋冬季节为高发期.因此,即便在春夏季节也应加强对该病的监测与防治,以期在进入年底高发期时能降低其发病率,并为该病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更多的动态性资料.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RT区突变序列分析

    作者:焦秀娟;彭勋;焦秀敏;王晋生;孙谢文;赵培丽;王守云;刘加群;李彤;杨静娴

    目的 分析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 RT区基因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29例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应用snPCR法扩增HBV全长RT区,纯化snPCR产物直接测序后分析11个经典耐药位点的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 229例患者中基因B和C型各占14.41% (33/229)和85.59% (196/229).且C型患者较B型更易发生耐药变异(x2=2.95,P<0.05).共有63例检出HBV耐药变异,在rtI169、rtT184、rtA194和rtS202位点上均未检出耐药变异.在63个耐药变异株中rtM204V/I变异株检出率高(40/63,63.49%),共有11种耐药突变模式.其中rtM204I以与rtL80I/V或rtL180M联合变异为主,而rtM204V变异常伴有rtL180M变异.结论 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 RT区基因耐药呈现出复杂的变异类型,rtM204V/I突变为常见.

  • 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冠状病毒NL63的检测与临床研究

    作者:金玉;张蓉芳;谢志萍;高寒春;闫坤龙;原新慧;宋靖荣;侯云德;段招军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患儿1169例鼻咽分泌物,应用RT-PCR方法检测HCoV-NL63以及其余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偏肺病毒(hMPV),流感病毒(IFVA,IFVB)副流感病毒1-3(HPIV1-3)及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结果 检测出HCoV-NL63阳性标本35例,检出率2.99%,2007年8、9月,2009年7、8月检测阳性标本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3.53%、17.65%,50%、33.33%.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未检出HCoV-NL63阳性标本.25(25/35)例混合其他病毒感染,混合感染率为71.43%,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是HRV.3岁及以下和3岁以上HCoV-NL63感染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oV-NL63阳性患儿主要的诊断是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和咳嗽.HCoV-NL63单独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除消化道症状外,在其余症状和临床诊断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oV-NL63是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重要病原,夏季是兰州地区HCoV-NL63感染高峰期,HCoV-NL63的流行存在年度差异.HCoV-NL63感染存在很高的混合感染率,混合感染并不加重HCoV-NL63感染的病情.

  • 黄芩、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对流感病毒所致肺炎小鼠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成祥;曹鸿云;程淼;徐红日;王明哲;徐丽丽;于会勇;李倩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流感病毒FM1感染肺炎小鼠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筛选出对流感病毒具有更好免疫调控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方法 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在感染后第1、3、5、7天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组、板蓝根组、白头翁组、虎杖组、白花蛇舌草组小鼠肺匀浆TNF-α、IFN-γ、IL-6、IL-1、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模型组TNF-α,IL-1,IL-6,IFN-γ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3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均可以降低TNF-α、IL-6、IL-1含量,提高IL-10、IFN-γ的含量,第3、5天时作用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头翁、虎杖及白花蛇舌草对炎性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作用,但效果不及黄芩和板蓝根.结论 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干预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损伤,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 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介导双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作者:王刚;尉迟捷;董小岩;田文洪;吴小兵

    目的 利用共表达的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gaussia princeps luciferase)和非分泌型荧光素酶Fluc(firefly luciferase)研究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 8,rAAV8)介导的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特点.方法 制备携带双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AAV8-Gluc/Fluc,体外感染HEK293细胞并检测上清和胞内Gluc和Fluc活性;将不同剂量的rAAV8-Gluc/Fluc尾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至BALB/c小鼠,通过尾静脉采血检测Gluc活性,通过活体成像和裂解组织检测Fluc活性.结果 成功制备了rAAV8-Gluc/Fluc,可以有效感染HEK293细胞,同时分泌表达Gluc和胞内表达Fluc;尾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rAAV8-Gluc/Fluc至小鼠后,外周血Gluc活性均在注射后10 ~20 d达到高峰并稳定持续120 d以上,Gluc活性随注射剂量增加而增高;静脉注射rAAV8-Gluc/Fluc时Fluc主要在肝脏表达,在骨骼肌和心肌有少量表达,而肌内注射时Fluc既在肌内注射局部表达同时也在肝脏中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携带双荧光素酶基因rAAV8-Gluc/Fluc,研究了其介导的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特点,为rAAV8的临床前应用打下基础.

  • HLA-G14 bp基因多态性及血浆sHLA-G水平与儿童EV71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晓晴;王慧燕;高艳;余玲玲;陈栋;郑晓群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与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技术,对125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及133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中66例重型和15例危重型EV71感染HFMD患儿及133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中sHLA-G水平.结果 EV71感染重症HFMD组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14 bp-/-、14 bp+/-和14 bp+/+的频率分别为49.6%、42.4%和8.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6%、48.9%和16.5%,两组基因型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50,P=0.020);两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0,P=0.005,EV71感染重型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Z=-9.692,P=0.000),危重型组血浆中sHLA-G水平明显高于重型组(Z=-2.420,P=0.016).结论 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与儿童EV71感染有关联,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V71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 唑来膦酸与γδ TCR单抗体外扩增HIV感染者Vδ2 T细胞的效果比较

    作者:许文;武晓丽;谢杨新;杨俊连;聂为民;赵敏;陈威巍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和γδ TCR单抗两种诱导方法对HIV感染者的Vδ2 T细胞的扩增效果,探讨效率更高的扩增方法.方法 选择65例HIV感染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唑来膦酸法和γδ TCR单抗法分别诱导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培养的0d、7d、14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γδ T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率及Vδ2 T细胞增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诱导效果.结果 外周血中HIV感染者Vδ2 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显著下降;扩增14 d后,γδ TCR单抗法诱导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Vδ2 T细胞占CD3+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7.6±19.8)%和(64.3±4.5)%,Vδ2 T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54±40和74±29;而采用唑来膦酸法的诱导结果分别为(69.6±21.2)%和(97.3±1.7)%以及538±11和5984±721.结论 唑来膦酸法可诱导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Vδ2 T细胞大量增殖,其效率显著高于γδ TCR单抗诱导法.

    关键词: HIV T淋巴细胞 膦酸类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聂琛;鲍海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及DP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n=136)及非DPN组(NDPN组,n=64),比较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及DR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比较,病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 hPG)、糖负荷2小时C肽(2 hC-P)、DR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因素合并DR(P=0.023)、病程(P =0.008)、HbA1c(P=0.006)、BMI(P =0.000)及2 hC-P水平(P =0.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DR、病程、BMI、HbA1c及2 hC-P水平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DPN与DR存在正相关平行关系.

  • 新型超耐热菌的单链DNA结合蛋白表达和纯化及其增强DNA、cDNA的合成

    作者:贾晓伟;张国辉;史海燕

    目的 表达和纯化一种新的来自于超耐热菌(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 KOD1的单链DNA结合蛋白(缩写为kod-ssb),并探讨其对DNA、c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Transrtta(DE3)表达kod-ssb,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经SDS-PAGE分析检测表达纯化后的kod-ssb.使用PCR及qRT/qPCR检测kod-ssb对DNA、c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将质粒pET11a-kod转化Transetta(DE3)中,得到重组菌株Transetta(pET11a-kod),经IPTG诱导.由SDS-PAGE分析可见表达的约40×103的特异条带;使用人类β球蛋白基因作为模板分别扩增5 kbp,9 kbp和13 kbp目的片段,结果加了kod-ssb的PCR目的片段比没加的产量高很多,而且kod-ssb显著降低了PCR反应的非特异性扩增.以流感细胞培养上清抽提的RNA为模板,实施RT-/qPCR反应.结果加kod的平均Ct值是19.42,而没加的为22.15.结论 kod-ssb在未来将被用于增强DNA和cDNA的合成.

  • 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可抵抗致死性流感病毒攻击的研究

    作者:刘丽琦;李梓;朱云;舒跃龙

    目的 BALB/c小鼠初次感染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H1N1)(pCA07)和A/Guangzhou/333/99(H9N2)(GZ333))后,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PR8) 10倍致死剂量攻击,观察攻毒后小鼠的反应.方法 BALB/c小鼠150只,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PBS滴鼻,实验组分别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pCA07和禽源H9N2病毒GZ333;感染56 d后用10倍致死剂量的鼠肺适应株流感病毒PR8攻击两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比较PR8病毒攻击后,病毒载量和抗体水平,以及对小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感染过pCA07和GZ333的小鼠在致死病毒PR8攻击后全部存活,并分别在病毒攻击6d和9d后小鼠肺组织中检测不到攻击病毒.对初次感染病毒的抗体水平在病毒PR8攻击后迅速升高,在保持初次感染病毒抗体的同时能够产生针对PR8病毒的抗体.结论 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提供交叉保护.

  • 2008-2010年C4a人肠道病毒71型在中国大陆的广泛传播和流行

    作者:石晶;张燕;周剑惠;朱贞;毛乃颖;许松涛;崔爱利;檀晓娟;祝双利;张勇;严冬梅;孔晓慧;许文波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流行于中国大陆的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71)病毒和2008年安徽阜阳株的进化关系以及C4a进化分支病毒在中国大陆各省、区的传播和流行情况.方法 从GenBank上获得2008-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份流行的具有完整VP1(≥891bp)或近似完整VP1(≥876 b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HEV71毒株序列,采用MEGA 5.0软件,构建种系发生树,分析2008-2010年流行于中国大陆各省、区的C4a HEV71病毒与安徽阜阳株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结果 中国大陆2008-2010年流行的HEV71分离株除了8株属于A型,一株属于进化分支C4b外,其他均为C4a;目前流行于中国大陆各省、区的C4a病毒与2008年安徽阜阳株同源性较高(96.5%~100%),其溯源可至1998年的C4b病毒.2008年的阜阳株所引发的传播链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湖南、山东等省市.结论 中国大陆2008-2010年流行的HEV71分离株以C4a进化分支病毒为绝对优势病毒,阜阳株传播链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以安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 湖北省HIV-1流行株gag基因序列测定及亚型分析

    作者:褚小刚;詹发先;彭国平;陈慧萍;彭庭海;汤恒;李艳

    目的 了解湖北省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亚型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 随机采集湖北省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病毒gag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 对80份HIV-1感染者的样品进行扩增,得到了62份样品的HIV-1基因片段.共发现7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株.泰国B'亚型占11.3% (7/62),欧美B亚型占4.8% (3/62),G亚型占4.8% (3/62),CRF07-BC占22.6% (14/62),CRF08-BC占6.5%(4/62),CRF01-AE占48.4%(30/62),CRF15-01B占1.6% (1/62).在湖北省发现了CRF15-01B和G亚型.结论 湖北省存在多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CRF01-AE、CRF07-BC两种重组亚型毒株为目前湖北省HIV-1流行优势毒株,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关键词: HIV-1 基因 序列分析
  • 2005-2011年徐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晋川;童晶;张传玲;王保安;丁韧;杜阳光;晏嘉璐;吴畏畏;刘廷君;张雷;唐浏英

    目的 了解徐州市2005-2011年度流感流行状况、流感病毒流行株构成,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5-2011年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要求,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初步鉴定后,上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结果 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9561份,分离流感毒株1152株,总分离率为12.0%.其中A型708株(61.5%)、B型444株(38.5%);分离流感病毒各亚型构成比A1(HlNI)为14.2%(164株)、A3(H3 N2)为40.5%(466株)、新HINI 6.8%(78株);BV(Victoia) 31.4%(362株)、BY(Yamagate) 7.1%(82株).2007年检出率高为25.9%(214/826),其次是2009年为17.4%(471/2708),2011年检出率低为2.3%(38/1681).2005-2006年冬春季,以A1(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2006年冬季,转为以BV为优势株;2007-2009年夏季,一直以A3 (H3N2)为流行优势株,期间的2008年A1(H1N1)、A3(H3N2)、BV、BY四种亚型并存流行;2009年冬季以新H1N1亚型和BV为优势株;2010-2011年,以BV为流行优势株.A3(H3N2)感染在全年均有发生,但在冬季和夏季有两个显著的感染高峰,BV亚型在冬春夏季均有检出,主要感染高峰在冬春季.流感病毒分离率高为1月份(34.4%),分离率低为7月份(2.2%).各年龄组人群均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5 ~年龄组分离率(24.0%)高,25~年龄组分离低.结论 徐州市2005-2011年以来,先后以流感病毒A1(H1N1)、A3(H3N2)、新H1N1、BV 亚型交替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其中BV亚型在人群中的流行显示逐年增强.

  • 2012年发现的新冠状病毒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探针优化

    作者:周为民;陆柔剑;耿合员;李辉;段希洁;杨扬;谭文杰

    目的 建立2012年确定的新冠状病毒的分子检测方法,并筛选优化引物与探针.方法 依据先发表的208 bp长的新冠状病毒1b片段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后设计合成常规RT-PCR引物1对及荧光定量RT-PCR引物1对与TaqMan探针2条(TZ1,TZ2),同时合成锁核酸修饰的TaqMan探针2条(LNA-TZ1,LNA-TZ2).建立检测新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RT-PCR方法与4种荧光定量RT-PCR,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同时参照欧洲发表的2种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对(upE,ORF1b)建立相应方法,以合成的阳性模板比较6对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的检出灵敏度.结果 所合成的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皆有较好特异性,不能扩增其他人冠状病毒模板及常见呼吸道病毒模板,检出下限达50 ~ 500拷贝/反应.锁核酸修饰TaqMan探针可改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反应性能,经锁核酸修饰的TaqMan探针与常规TaqMan探针相比,检出率提高10倍左右,其中LNA-TZ1与upE探针对具佳反应性能.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可用于新冠状病毒的分子检测,并推荐使用LNA-TZ1与upE探针对.本研究为新冠状病毒分子检测方法应用与改进奠定了基础.

  • 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甲肝病毒抗原模拟表位

    作者:曹经瑗;李建东;郑惠惠;毕胜利;李德新

    目的 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甲型肝炎(甲肝)病毒抗原模拟表位,为病毒抗原决定簇定位探索可行方法.方法 用纯化的抗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随机挑取10个克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噬菌体克隆进行抗原性鉴定、竞争抑制鉴定及DNA序列测定分析,推导出展示肽氨基酸序列并与甲肝病毒(HAV)代表株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10个噬菌体克隆ELISA检测全为阳性,9个具有一致序列,与HAVHM175株结构蛋白中和活性表位之一:VP1 157-171区具有类似序列,另一株噬菌体克隆在HAVHM175中未发现类似序列,结果表明这些展示肽可能是HAV抗原模拟表位.结论 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得到了HAV模拟表位,为开展病毒模拟表位研究打下了基础.

  • 以Ad41为载体的轮状病毒VP6基因重组腺病毒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作者:王敏;陈多灵;宋敬东;屈建国;鲁茁壮;赵蔚明;洪涛

    目的 对前期制备的以Ad41为载体的可表达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进行连续传代,观察其遗传稳定性,为进一步研发疫苗做准备.方法 在293TE7细胞上,对本室前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rvAd41-VP6 (o)连续传代14代,每隔2代通过PCR鉴定VP6(o)基因的插入,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分析表明,rvAd41-VP6(o)在连续传代的过程中,其基因组中都有特异性的VP6基因稳定整合;Western Blot证实了rvAd41-VP6 (o)可稳定表达VP6,这说明rvAd41-VP6(o)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重组腺病毒rvAd41-VP6 (o)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质,可用于下一步动物免疫研究.

  • FibroScan技术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梵;闫涛;张健;邵清;李冰;李忠斌;陈国凤

    目的 研究FibroScan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诊断效能.方法 人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8例,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及FibroScan检测.对比不同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患者FS值(FibroScan检测值)差异,绘制相应ROC曲线.结果 无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轻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中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和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FS值分别是(21.7±9.9)kPa、(32.1±13.6) kPa、(42.3±20.0) kPa、(54.5 ±16.2) kPa.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33.4,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值判断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判断中重度静脉曲张和判断重度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 CI:73.1%~86.5%)、0.823(95%CI:74.5%~90.0%)和0.879(95% CI:80.8% ~ 95.0%),对应界值分别是23.3 kPa、31.5 kPa和34.6 kPa.结论 FibroScan检测可以用来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程度.

  •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IL-21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潘兴飞;张卡;杨小安;李学俊;徐启桓

    目的 检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IL-21表达,探讨IL-21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rizol提取细胞总RNA,real-time PCR检测IL-21 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重肝组)及18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21蛋白表达,并与患者ALT、AST、TBil、AL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肝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21水平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IL-21表达增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可能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有关,可作为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

  • 高尔基体蛋白-73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作者:施前锋;潘新娣;张卫国;邵伟芳

    目的 通过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P73含量,探讨其对于肝癌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利用上转发光免疫呈析技术对302例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样本进行GP73含量检测,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AFP作为比较.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并对HCC患者进行治疗前后GP73定期检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肝癌患者GP73含量为(160.83±37.24) ng/ml,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GP73在诊断肝癌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高于AFP的ROC曲线下面积0.727;并确定110 ng/ml为其临界值,其敏感性为84.7%,特异度为75.8%;对AFP< 400 ng/ml肝癌患者,GP73的检出率为71.15%;治疗后GP73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GP73对于HCC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可补充AFP在灵敏性方面的不足,可用于监测肝癌治疗效果.

  •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比较

    作者:郭静霞;徐军;陈霖;刘佳;赵静;宋永继;刘爱霞;李伯安;毛远丽

    目的 对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IV抗体的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为HIV初筛的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HIV抗体确认实验结果为金标准,对3000例我院就诊的患者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对两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筛查HIV感染者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ELISA检测法阳性率为0.93%,特异性为99.93%,灵敏度为89.66%,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1.03%,特异性为99.93%,敏灵度为100%.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合HIV的初筛,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要优于ELISA方法.

  • 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1b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吴美英;艾艳萍;曹艳;吴双;牛晓霞;程永庆

    目的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方法.方法 筛选具有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的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辣根过氧化酶标记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不同批次重组人干扰素α1b含量,评价该法的检出限、精确度、重复性、特异性.结果 所建立的ELISA低检出限为10 ng/ml,检测线性范围10~100 ng/ml,R2 =0.992,测定值与实际值偏差>5%,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α1b成品的定量检测.

  • 一种改良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甲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上的应用

    作者:邱丰;郭敏卓;丁军颖;伊瑶;贾志远;苏秋东;毕胜利

    目的 建立一种更加快速简便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方法 本研究通过在传统LAMP的基础上加入加速引物建立了一种改进型的LAMP体系.结果 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实验证实改进后的HAV LAMP检测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并且较传统的LAMP灵敏度更高,检测极限可以达到5 TCID50/ml.当该方法用于甲型肝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临床样本的检测时,实验结果与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改进型的LAMP技术有望应用于HAV临床样本检测,同时也适用于HAV流行地区的病原学监测和调查.

  • 戊型肝炎病毒TaqMan Real-time RT-PCR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孟庆玲;邱丰;沈立萍;毕胜利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稳定的戊型肝炎病毒(HE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中的HEV相关序列,选取HEV基因组ORF2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HEV Real-time RT-PCR检测体系,评价体系的特异性、敏感度和稳定性,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HEV Real-time RT-PCR检测体系低检测极限达到10个拷贝/反应,重复性实验Ct值的变异系数(CV)大为1.53%,并且该体系能特异检测出戊肝临床样本中的HEV,其拷贝数从1.87×104拷贝/ml到8.12×106拷贝/ml不等.结论 成功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HEV 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HEV分子病原学诊断打下基础.

  •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自然史

    作者:苏秋东;毕胜利

    依据病毒学和生物化学参数,可将慢性乙肝自然史划分为免疫耐受期(Ⅰ期)、免疫清除期(Ⅱ期)以及免疫无活性乙肝病毒非复制期(Ⅲ期).有时患者会进入一个乙肝e抗原(HBeAg)血症消失而病毒血症出现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的时期,即HBeAg阴性的HBV复制期(Ⅳ期),表征着前核心区(pre-core)突变株的出现[1].四个时期并不是必须全部出现在某一患者身上,也不是必须按顺序出现.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多药耐药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8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世殊;董漪;甘雨;王丽旻;徐志强;陈大为;王福川;张鸿飞

    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导致的耐药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障碍[1,2],而且导致治疗的直接费用迅速增加.目前慢乙肝患者对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之后建议加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3,4],但对于多药耐药之后加用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何时停用及能否安全停用核苷(酸)类似物的资料极为有限[5].本研究对8例慢乙肝患者在出现多药耐药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HBV cccDNA含量与血清HBV DNA、HBsAg、HBeAg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华东;江建宁;陆晖;苏明华

    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内的cccDNA含量,分析研究肝细胞内的HBVcccDNA含量与血清HBV DNA、HBV标记物的关系,探索是否能用血清HBV DNA或HBV标记物如HBsAg水平等常规指标来反映或解读肝组织内HBV cccDNA水平状态.

    关键词:
  • let-7a慢病毒对人胃癌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朱益民;董来荣;徐其;刘志明

    lethal-7(let-7)是1993年后被发现的第二个微小RNA(micro RNA,miRNA)[1],我们从正常组织中克隆let-7a全长基因,并将其连接到了慢病毒载体,利用重组慢病毒将let-7a转导入胃癌SGC-7901细胞,研究转基因前后SGC-790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关键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