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郭春辉;韩兰秀;万美容;邓国炯;甘建和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从9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实验分四组:①BMSCs+淋巴细胞+PHA接触培养组;②BMSCs+淋巴细胞+PHA非接触培养组;③淋巴细胞+ PHA阳性对照组;④单独淋巴细胞阴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SCs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接触培养组及非接触培养组的细胞增殖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1),培养后接触培养组及非接触培养组TGF-β1 mRNA和IL-10mRNA相对水平均显著高于培养前(P均<0.0l),接触培养组与非接触培养组比较,其淋巴细胞增殖、TGF-βlmRNA及IL-10mRNA相对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BMSCs可抑制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1有关.

  • 重组质粒pVR-S与重组腺病毒rAdV-S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王颖慧;陈国敏;毕胜利;曾毅

    目的 研究表达HBsAg的重组质粒pVR-S与表达HBsAg的重组腺病毒rAdV-S在不同免疫策略下的免疫效果.方法 使用BALB/c小鼠,在比较电击与肌注两种方法后,分别单独免疫pVR-S和rAdV-S,使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然后采用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比较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对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影响.结果 与肌内注射相比较,电击注射pVR-S能更快诱导较高的HBsAb抗体水平.当pVR-S和rAdV-S分别单独免疫时,pVR-S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速度较慢,而rAdV-S可在第2周迅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rAdV-S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pVR-S;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时,联合免疫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是单独免疫的2~3倍,同时还可诱导出相同或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结论 rAdV-S的单独免疫效果高于pVR-S,联合免疫可比单独免疫诱导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 云南省大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E1/E2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王佳丽;王静林;杨红樱;钟国梁;马顺高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地区HCV基因分型及主要流行基因型6n和3a HCV E基因遗传进化和分子特征.方法 2014年1-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收集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提取,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收集到HCV患者血清24份,21份HCV 5UTR基因扩增阳性,其中HCV基因3型15例(3a4例,3b 11例)和HCV基因6型6例(6k 4例,6n 2例).2株HCV(10和4)E1/E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与3a型HCV同源性高,87.98%±3.07和87.97%±2.82,10病毒与6n型HCV同源性高,90.30±1.87和90.54±1.53;2株病毒E1/E2基因均存在10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其他病毒相比,2株病毒仅有5个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分值发生变化,其余37个抗原表位预测分值变化不大.结论 大理地区目前以基因3型(3a、3b)和基因6型(6k、6n)为主要流行HCV基因型或基因亚型,大理地区流行的3a和6n型HCV的致病性、免疫学等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 JY佐剂对HPV16和18型L1病毒样颗粒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

    作者:麻粉莲;郑文芝;张骞;袁武梅;郑丽舒;侯云德

    目的 探讨JY佐剂对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L1病毒样颗粒(HPV16 +18 L1 VLP)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含或不含JY佐剂的HPV16+ 18 L1 VLP分别经鼻腔和肌内注射免疫小鼠3次,检测血清IgG抗体、中和抗体和肺灌洗液sIgA抗体滴度与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含JY佐剂的HPV16+ 18 L1 VLP鼻腔免疫组血清IgG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组(P<0.01),含或不含佐剂的VLP肌内注射组抗体滴度相同;含JY佐剂的HPV16+ 18 Ll VLP肌内注射免疫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高于不含佐剂组,仅在含有佐剂的VLP鼻腔免疫组检测到血清中和抗体;含JY佐剂的HPV16+ 18 L1 VLP鼻腔免疫组肺灌洗液sIgA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组(P<0.05);含JY佐剂的HPV16+ 18 L1 VLP鼻腔免疫和肌内注射组细胞斑点数均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组(P <0.01,P<0.05).结论 JY佐剂能增强HPV16+ 18 L1 VLP经鼻腔免疫后的小鼠的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但肌内注射免疫组佐剂作用不明显.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胡艳芳;王淼;史为涛;王勤英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血清及病例资料共99例,其中慢乙肝55例,肝癌44例.采用半巢式聚合酶连反应及直接测序法检测前C区基因变异的情况.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DNA,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HBeAg、HBVDNA基线水平和HBV前C区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肝癌患者的HBeAg阴性率均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癌组患者HBV DNA载量低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共发现前C区有G1896A、G1899A两个热点突变位点,其中G1896A位点在肝癌组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1899A在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另在前C区发现有插入及缺失突变,均相对点突变发生率较低.结论 HBV前C基因区G1896A位点突变与HCC发生密切相关.

  • 博卡病毒2基因突变对蛋白三级结构及其进化关系的影响

    作者:施正超;余铭;李克诚;李荣洲;任宗海;孟飞;杨宁敏

    目的 了解人类博卡病毒2(HBoV2)基因突变对重要功能蛋白三级结够及其进化关系的影响.方法 对瑞安地区205份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HBoV2基因筛选.选取阳性样本,采用巢式PCR方法对HBoV2全基因组扩增.通过Swiss-PdbViewer对预测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MEGA5.1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瑞安地区HBoV2阳性检出率为5.36% (11/205).HBoV2全基因组经过拼接后为5196 bases,与参考基因组同源性达到99.79%.其中,NP1基因未发生突变,NS1、VP1和VP2基因存在有义突变.NS1测序组和对照组蛋白表面突变氨基酸疏水性质发生变化;VP1测序组和对照组蛋白空间结构和分子内部氢键分布发生变化.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HBoV2中NSl突变造成亲缘关系变化,突变后NS1有向HBoV4演化趋势.结论 研究证明瑞安地区小儿腹泻患者存在HBoV2感染,且阳性样本中HBoV2基因发生突变.有义突变造成重要蛋白空间结构和亲缘关系变化.这些结果对研究HBoV2病毒突变后的进化方向奠定基础.

  • 2010年湖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鉴定及基因进化分析

    作者:严冬梅;杨朝晖;张勇;祝双利;王东艳;朱晖;李晓嫘;许文波

    目的 鉴定引起2010年湖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疫情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方法 采集20份门诊AHC患者眼结膜拭子,对其进行病毒分离,随后通过PCR方法分别检测阳性分离物中肠道病毒70型(human enterovirus D-70,EV-D70)和柯萨奇A24变异株(Coxsackievirus A24 variant,CV-A24v).对CV-A24v分离株进行VP1区和3C区全序列测定,分析其与全球流行CV-A24v的基因进化关系.结果 20份标本中有11份病毒分离阳性,PCR检测表明这11份病毒分离物为CV-A24v.基于3C区和VP1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湖北CV-A24v属于GenotypeⅣ基因型的Cluster 3(GⅣ-C3),而且在GⅣ-C3内湖北CV-A24v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结论 本研究表明2010年至少有两个CV-A24v传播链在湖北同时流行.

  • 深圳市儿童呼吸道腺病毒4型暴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刘滕颖子;吕星;黄达娜;房师松;吴春利;阳帆;王昕;伍伟华;彭博

    目的 探讨深圳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17份患儿咽拭子进行流感样病例筛查,筛查后的阴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出的5份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感染Hep-2受体细胞后共获得4份ADV稳定细胞毒株,用腺病毒六邻体基因作为靶基因进行序列扩增及测定,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较,确定其病毒亚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7份咽拭子中5份为腺病毒PCR阳性,阳性率5/7,用分型引物检测并分析序列确定均为腺病毒4型.结论 本次急性呼吸道病毒疫情暴发由腺病毒4型引起.

  •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在仓鼠和SMB-S15细胞朊病毒感染模型中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作者:王晶;张瑾;张宝云;肖康;陈利娜;孙静;董小平;石琦

    目的 评价胆固醇转运子ABCA1在朊病毒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运用WesternBlot检测朊病毒毒株263K感染的仓鼠脑组织和稳定感染羊瘙痒因子Chandler株的小鼠神经细胞系SMB-S15中ABCA1表达的变化,并检测ABCA1激活剂8-Br-cAMP对SMB-S15细胞中朊病毒prpSc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朊病毒感染的动物及细胞模型中ABCA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细胞模型中ABCA1活化显著增加prpSc的含量.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ABCA1与朊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该项研究为探索朊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以控制胆固醇内稳态为靶点的抗朊病毒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西藏藏族人群中细小病毒B19基因与内地汉族人群的差异

    作者:朱娜;佟瑞;周为民;谭心怡;楼永良;谭文杰

    目的 分析人细小病毒B19及人细小病毒4(PARV4)在西藏藏族人群中与内地汉族人群中的基因特点.方法 采用建立的B19与PARV4 PCR筛查方法,分别从西藏藏族人群中与内地汉族人群血液标本中获得人细小病毒B19及PARV4的部分基因片段,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获得10个B19 VP1基因片段序列(西藏,2个;四川,3个;浙江,5个);10个PAV4ORF1基因片段序列(西藏,2个;四川,2个;云南,1个;浙江,5个);西藏藏族人群中细小病毒B19基因与内地汉族人群同属基因1A亚型,但为不同进化分支;而西藏藏族与内地汉族人群PAV4基因属同一分支.结论 细小病毒B19基因在西藏藏族与内地汉族人群中的差异分析为该病的检测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 北京地区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ER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作者:鲁伟峰;艾军红;刘亚丽;刘春艳;谢正德

    目的 分析儿童IM、EBV-HLH、CAEBV中EBV EBER基因特征,探讨EBV变异株与EBV感染疾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288例IM、52例EBV-HLH和9例CAEBV全血标本的EBNA3C和EBER基因,根据EBNA3C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分型;EBER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应用BioEdit 7.0.9和Mega4.0.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不同EBV亚型和EBER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349例标本EBNA3C基因扩增阳性,EBV-Ⅰ/II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8.6%和1.4%,共检测到EB-6m、EB-8m和EB-7m等3种EBER基因型,其检出率分别为96%、2.9%和1.1%,不同EBER基因型在IM、EBV-HLH、CAEBV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V以EBV-Ⅰ型为主,EB-6m基因型是EBER基因型中的优势基因型.

  • 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臧红;严福明;游绍莉;朱冰;刘婉姝;万志红;刘鸿凌;李晨;貌盼勇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38例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在2个月~ 75岁,成人12例(31.58%),除外各种诱因后仍有6例发病前为健康成人(15.79%).临床分型以急性、亚急性为主(76.32%),症状以纳差(60.53%)、发热多见(57.89%),生化指标恶化组患者白蛋白、胆碱酯酶低于改善组,总胆红素高于改善组(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间无明显差异.并发症以肝性脑病、腹水、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经治疗总体改善率31.58%,其中成人患者的改善率仅为16.67%.患者的年龄、肝性脑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以急性、亚急性为主,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健康成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进展为肝衰竭,预后差.患者的年龄、肝性脑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深圳某接种点国产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况分析

    作者:刘娜;马智超;李苑;段招军

    目的 了解我国国产轮状病毒口服活疫苗的接种比例及实际接种程序,评价该疫苗使用的接种程序是否合理. 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某接种点登记在册的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轮状病毒口服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接种比例,接种年龄,接种季节.与深圳市轮状病毒流行的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疫苗接种程序的合理性.结果 深圳的接种比例为25.2%.首剂接种高峰年龄为10月龄及12月龄,在18月龄后基本不进行首剂的接种.接种无明显高峰季节.结论 结合轮状病毒哨点监测资料分析,不支持目前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我国轮状病毒流行特点及我国其他疫苗使用程序进行修改.

  • 比较评价三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登革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东;张全福;张硕;李阿茜;李川;曲靖;梁米芳;李德新

    目的 比较评价2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试剂在登革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登革热实验室检测试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登革病毒感染发病早期患者血清278份,非登革热患者血清100份,对3种检测试剂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发病5d内患者血清样本,PCR-荧光探针法敏感性为98.9% (180/182),ELISA法为97.8% (178/182),胶体金法为81.9%(149/182),发病后6~7d的血清样本,敏感性均有所下降,NS1 ELISA法相对恒定,三种检测试剂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实时荧光RT-PCR法核酸检测试剂在发病早期敏感性高,ELISA法检测NS1抗原法与核酸检测一致性强,胶体金法敏感性略差,但更简便快捷,适合基层和现场使用,NS1抗原检测可用于我国登革热病例的监测与检测.

  • 我国实验室确诊狂犬病输入病例诊断及感染来源分析

    作者:李浩;陶晓燕;朱武洋;吕新军;申辛欣;王力华;于鹏程;唐青;刘宏图

    目的 诊断刚入境以色列患者是否患狂犬病,并确定其传染来源.方法 对患者唾液及脑脊液标本进行RT-PCR检测,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N基因序列测定,并通过种系发生分析确定毒株来源.结果 患者唾液标本为狂犬病病毒阳性,病毒N基因序列种系发生分析显示,患者感染病毒株与印度野生动物狂犬病毒亲缘关系近.结论 该以色列患者为我国首例实验室确诊的狂犬病输入病例,感染来源为印度.

  • 新生儿脐血NK细胞亚群分布及功能研究

    作者:陈晓雪;李明慧;刘梦;张丹;张璐;路遥;华文浩;宋淑静;谢尧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亚群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V DNA阴性(<500拷贝/ml)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以及正常成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NK细胞不同亚群频数及分布以及pDC频数和表面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两组血清中IFN-r、IFN-a、IL-10、IL-6水平.结果 新生儿CD16+ CD56+ NK细胞频数显著低于成人组(19.36±11.41,44.30±9.79,P=0.000),其中CD16+ CD56dim NK阳性率显著低于成人组(20.01 ±11.47,43.77±9.72,P=0.000),但CD16-CD56bright NK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pDC频数及其表面CD80、CD83、CD86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00);脐血中细胞因子IFN-r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组(P=0.003),但IFN-a、IL-6和IL-10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NK细胞和pDC的频数低于成人.

  •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

    作者:陈星;陈见南;杨路;陈春花;邱纪方

    目的 对临床证实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的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对51例明确由CMV感染的脑性瘫痪进行相关临床症状分析,找出其特性,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在CMV感染所致的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相似,但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临床症状比较重;CMV感染的脑瘫有37.25%伴有肝功能损害;发育商测定CMV感染的脑瘫90.20%有中重度缺陷,而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发育商中重度占52.6%,二者有明显区别(P<0.05);CMV感染的脑瘫患儿有88.23%运动功能为Ⅱ-Ⅲ级,以中轻度受损为主.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所致的脑性瘫痪其运动功能大都是中轻度受损,智力发育则明显以中重度缺陷为主,表现出智力受损程度远远大于运动功能受损程度,而其他类型的脑瘫,运动功能受损程度往往大于智力受损程度.同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脑瘫患儿易伴有肝功能损害等多脏器损伤.

  • 乙型肝炎病毒非经典阿德福韦耐药相关突变rtN238T的临床分析与表型鉴定

    作者:李晓东;秦雅群;武晶晶;李梵;廖浩;陈容娟;徐东平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阿德福韦(ADV)非经典耐药相关突变的临床流行特点和表型耐药特征.方法 选取1741例慢性HBV感染者,PCR直序法检测7种非经典ADV耐药突变.对rtN238T突变患者进行动态克隆测序;构建rtN238T、rtA181V和rtA181V+ rtN238T突变株的pTriEx-HBV 1.1重组载体,瞬时转染HepG2细胞,评价各病毒株的表型耐药特性.结果 rtN238T突变在应用ADV治疗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未治疗患者和其他核苷类药物治疗患者(X2=17.10,P<0.01).随访患者在接受ADV治疗47个月后发生病毒学反弹和生化学突破,并检出rtN238T+ A181V和rtN238T克隆株;随后应用ETV治疗33个月,病毒载量和ALT恢复正常,患者体内病毒全部转变为野生株.rtN238T+ A181V病毒株复制力显著高于rtA181V(t=9.54,P<0.01).与野生株相比,rtN238T+ A181V突变株对ADV敏感性下降.结论 rtN238T突变可以增加ADV经典耐药突变株rtA181V的复制力,是一种ADV耐药相关的复制力补偿突变.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在鉴别慢性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晓洁;应丽美;陈颖基;朱葛丽;王磊;施军平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Iymphocyte ratio,NLR),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鉴别CHB及NAFLD所致肝损伤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5例CHB患者和402例NAFLD患者血常规和生化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绝对值以及NLR;同时比较两组ALT升高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及NLR.结果 CHB患者Neu、Lym低于NAFLD患者,而NLR高于NAF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升高的患者中,CHB患者Neu、Lym值低于NAFLD患者(P<0.01);Neu、Lym预测NAFLD及CHB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ROC)分别为0.694、0.731,高于NLR曲线下面积0.454.结论 Neu、Lym对鉴别NAFLD和CHB所致的肝损伤性质具有一定价值.

  • 糖脂代谢异常对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

    作者:岑光力;岑柏春

    目的 观察血糖和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疾病恶化的影响.方法 对2010-2014年,宁波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26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标准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并进一步观察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Child 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 A级,P=0.004,而三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19;Child 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要低于Child A级,P<0.01;而三组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8,0.169.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患者,P=0.009;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患者,P <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更高,且合并的糖尿病会促进肝硬化的恶化.

  • 石家庄市体检人群Epstein-Barr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韩兰英

    目的 调查EBV在本地区体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四种标志性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临床诊断的关联性.结果 总共筛查198例EBV受检者,其中EBVCA-IgG阳性率高,其次是EBNA-IgG和EBEA-IgG,阳性率低为EBVCA-IgM,本地区未成年人感染EBV高于成年人,秋冬季高于其他季节,病例追踪发现EBVCA-IgG阳性和EBNA-IgG阳性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结论 EB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发生与地域、季节、年龄、自身免疫力有关,定期体检有助于相关疾病及早发现、早治疗.

  • 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制备技术平台的建立

    作者:辛丽;鲁健;陈永坤;唐静;郭俊峰;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 在国家流感中心建立经典重配技术平台,使我国具备制备季节性流感疫苗株的能力.方法 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代表毒株A/四川/1/2009与母本毒株X157重配,经3轮血清筛选以获得鸡胚高产疫苗候选株.结果 经鉴定,重配毒株的表面基因HA和NA均来自野毒株,内部基因M和NP来自母本毒株.重配株的血凝效价为1024,抗原性分析表明重配株与野毒株无抗原性差异.结论 重配毒株为鸡胚高产株,为我国自主研发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 人源抗狂犬病毒P蛋白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作者:刘洋;孙丽娜;李川;梁米芳;李德新

    目的 筛选针对狂犬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方法 采集狂犬疫苗免疫人群外周血并分离淋巴细胞,构建抗狂犬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库,用纯化狂犬病毒CTN株富集筛选,ELISA初步鉴定阳性克隆,测序确定抗体轻重链型别,构建IgG全抗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纯化IgG抗体,采用竞争ELISA、Western Blot和IFA鉴定抗体功能.结果 筛选出1株抗狂犬病毒的人源Fab抗体并表达纯化IgG全抗体,IFA结果显示抗体特异针对狂犬病毒,竞争性ELIS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新筛抗体针对磷蛋白.结论 首次通过Fab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针对狂犬病毒磷蛋白人源抗体,为磷蛋白功能机制研究和狂犬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抗体.

  • 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贤;张腊红;洪理泉;徐金田;刘霞;徐立群;陈兆军

    目的 评估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A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SAT、罗氏培养法、萋尼法同时对277份痰标本进行检测,采用x2检验比较SAT与另2种方法对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以临床诊断和罗氏培养为标准计算治疗前和治疗后SA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SAT、罗氏培养法、萋尼法对277份痰标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47.3% (131/277)、30.3%(84/277)、29.6%(82/277),SAT检测的阳性率与罗氏培养法(x2=16.8,P<0.05)和萋尼法(x2=18.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以临床诊断为标准,SAT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分别是59.0% (95/161)、97.4%(37/38)、99.0%(95/96)、35.9%(37/103);治疗后以罗氏培养为标准,SAT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分别是11/11、64.2% (43/67)、31.4% (11/35)、100% (43/43).结论 SAT对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辅助肺结核的早期诊断,能明显缩短治疗后活菌的检测周期,辅助疗效判断,为治疗方案的早期调整提供参考.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永生化MRC-5细胞方法的建立

    作者:吴萌;殷建忠;朱武洋;鲁茁壮

    目的 通过携带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慢病毒颗粒转染法,制备可用于人巨细胞病毒(HCMV)培养的永生化MRC-5细胞.方法 以携带hTERT基因的质粒pLXSN-hTERT为分子基础,通过PCR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VX-EFl a-hTERT.pLVX-EF1 a-hTERT质粒与Lenti-X HTXPackaging Mix2混合后转染293T细胞,并经Real-time PCR定量所获得的慢病毒颗粒,在慢病毒原液感染MRC-5细胞后连续传代获得永生化的MRC-5T细胞,并观察HCMV在MRC-5T细胞中的感染特性.结果 获得了表达hTERT基因的慢病毒颗粒LVX-EF1a-hTERT,制备了可用于HCMV培养的永生化MRC-5细胞.结论 建立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永生化MRC-5细胞的方法,为永生化原代细胞等其他种类细胞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 戊型肝炎病毒ORF2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作者:高燕;邱丰;苏秋东;卢学新;伊瑶;贾志远;赵晓敏;毕胜利

    目的 获取有免疫原性的戊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密码了优化后人工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ORF2(aa 368-607)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43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3a-HEV并进行原核表达;经阴离子交换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鉴定该蛋白.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显示表达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蛋白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结果显示该蛋白能与戊肝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获取了纯度很高且有生物活性的戊肝抗原蛋白,为研制新型检测试剂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

  • Ta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TAT-KLF4的克隆化及蛋白表达研究

    作者:王建军;万志红;赵平;靳雪源;谢国明;辛绍杰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TAT-KLF4,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方法 经PCR获得编码人KLF4的开放读码框基因序列,酶切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TAT-V2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TAT-KLF4,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TAT-KLF4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特异性,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融合蛋白转导HSF细胞的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了TAT-KLF4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下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了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实验提示获得了特异性的融合蛋白.免疫荧光提示融合蛋白可快速转导入HSF细胞内.结论 为通过蛋白转导方式诱导多能干细胞提供了物质基础.

  • 库蚊黄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文凯;荆春霞;王环宇

    库蚊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CxFV)是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单股正链RNA病毒.2003年,日本开展的一次全国性蚊虫传播病毒分布调查中发现一种新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其他库蚊中分离到,故命名为库蚊黄病毒[1].CxFV虽然对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致病性尚不清楚,但由于与其他具有明确致病性的黄病毒成员如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圣路易脑炎病毒(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等在生态学和遗传学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

    关键词: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的关系

    作者:黄辉煌;王嗣予;徐若男;徐向升;王福生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许多造血刺激因子中的一员,具有刺激骨髓前体细胞向粒细胞、巨噬细胞分化及增殖的作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而近年来研究发现,GM-CSF不仅是造血刺激因子,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GM-CSF的功能以及其在炎症性疾病及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 病毒病预防控制机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作者:冯霞;张盛;苏晓婷

    1 概述合同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规范、高效的合同签订和履行,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的普及,使合同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实.

    关键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