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新生儿不同时期静脉血HBsAg含量对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预测研究

    作者:易为;李明慧;胡玉红;刘凤;张艳丽;刘雪净;郝红晓;宋淑静;刘颖;李杏红;孙继云;刘敏;成军;谢尧

    目的 探讨HBV慢性感染孕妇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静脉血HBsAg含量变化对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HBsAg、HBeAg双阳性、血清HBV DNA含量≥l05拷贝/ml慢性HBV感染孕妇所娩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并按0、1和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10~20 μg.分别于新生儿出生时、生后1个月、生后7个月采取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指标,分析新生儿不同时期静脉血HBsAg含量对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预测.结果 共有11例新生儿发生HBV母婴阻断失败.新生儿出生时、生后1个月、生后7个月HBsAg阳性率分别为41.26%、10.49%、7.69%,HBeAg阳性率分别为97.90%、65.73%、13.29%.以出生时HBsAg≥0.05和HBsAg≥1 IU/ml预测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18.64%和70%;生后1个月HBsAg≥0.05和HBsAg≥1 IU/ml的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3.33%和100%.结论 出生时静脉血HBsAg含量≥1 IU/ml时应高度怀疑HBV母婴传播的失败.生后1个月HBsAg≥1IU/ml对母要传播阻断失败有高度的预测价值,如何提高出生时和生后1个月静脉血HBsAg阳性新生儿的HBV感染阻断率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 胃癌MT1-MMP、RECK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沈波;郑马庆;徐新宇;莫伏根;张彤;冯继峰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T1-MMP)和RECK蛋白表达状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与胃癌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两步法)对胃癌切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在44例胃癌标本中,有37(84.1%)例MT1-MMP表达呈阳性反应,31(70.5%)例RECK免疫组化为阳性.MT1-MMP表达与胃癌分化具有一定的关系,低分化组织标本中,MT1 -MMP表达较多,而中、高分化组织标本中,MT1 -MMP表达相对较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胃癌中MT1-MMP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相关(P=0.007).但MT1-MMP表达与性别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此相反,在胃癌标本中,高分化标本中RECK蛋白表达相对较多,中分化标本其次,在低分化标本中表达较少.RECK表达与肿瘤分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RECK表达与性别、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且与MT1-MMP表达之间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1-MMP过表达在胃癌分化、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RECK的表达有益于胃癌向高分化发展.

  • 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Gag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刘宏伟;洪坤学;袁源;刘春华;陈健平;阮玉华;王哲;邵一鸣

    目的 研究中国主要流行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Gag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特征.方法 本研究以10例感染时间<1年和25例感染时间>3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以10例HIV-1阴性健康人作为对照,用Elispot方法检测其针对HIV-1B/C同义B Gag重叠多肽产生γ干扰素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 8例(8/10)感染时间<1年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产生Gag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识别散在分布的五条多肽;17例(68%)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产生反应,主要识别p17区域内的一条和p24区域内六条多肽.感染时间>3年组产生IFN-γ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明显正相关(P =0.0318,r=0.519),感染时间<1年的感染者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P=0.021).健康人对照组无阳性反应.结论 HIV-1 B/C重组病毒感染者在疾病进程不同阶段识别Gag的不同区域.

  • 抗菌肽LL-37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的核心功能区的研究

    作者:田曼;赵德育;王宏伟

    目的 研究抗菌肽LL-37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的核心功能区.方法 ①根据LL-37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从N-端到C-端的系列短肽P1到P6.②RSV感染Hep-2细胞,同时分别加入LL-37和合成的不同短肽,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SV N基因的表达,分析LL-37和各种短肽对RSV复制的影响.③Hep-2细胞分别加入LL-37和不同的短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趋化因子RANTES、IL-8及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根据LL-37合成的N-端短肽不具有抑制RSV复制的功能(P>0.05),但不同区段的C-端短肽可不同程度地抑制RSV的复制(P<0.05或P<0.01).②LL-37可诱导趋化因子IL-8、RANTES和MCP-1的表达(P<0.05),但C端短肽P6对上述趋化因子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 由LL-37的C-端22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区域是抑制RSV复制的核心功能区.LL-37可诱导趋化因子IL-8、RANTES和MCP-1的表达,但C-端短肽不能诱导趋化因子的表达.

  • 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白冰珂;黄维芝;罗声栋;胡燕;高蓉;王志杰;黄琼;柳昊东;貌盼勇

    目的 构建新型呼肠病毒主要抗原蛋白σ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S1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AGGS/M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S并转染Vero细胞.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试验,对转染后24,48及72 h的细胞内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转染后S1基因可在Vero细胞内表达且72 h的细胞内蛋白表达量高.结论 通过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可使S1基因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呼肠病毒与宿主受体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基因突变模式与基因型的关系

    作者:汤佳良;周建康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 LA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HBV P区基因突变模式及基因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7例临床诊断为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P区及基因分型测定.结果 107例患者的基因突变模式为8种,100%均发生YMDD序列突变,其中单位点突变43例,其余均为联合突变;107例患者主要以B(25.2%)和C(73.8%)基因为优势,1例为B和C混合基因,且C基因以rtM204+ rtL180M模式为主,占60.7% (48/79),B基因以rtM204突变模式为主,占66.7%( 18/27);rtM204和rtM204+rtL180M突变模式的B和C基因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4和7.2,P<0.01).结论 YMDD基序突变是LAM耐药后HBV P区基因突变的主要模式,不同基因型决定了与耐药相关的变异出现形式.

  • 饮酒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朱桂婷;娄国强;施军平

    目的 探讨饮酒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53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和160例HBV感染的非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病毒学指标和生化学指标,用比数比(OR值)计算相关因素的危险系数;根据患者饮酒量,将肝癌患者分为三组,比较三组各项指标,探讨饮酒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肝癌组中AST、GGT、ALP、AFP高于正常上限者比对照组更多见(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嗜酒、吸烟、有肝癌家族史与HBV感染者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分别为2.66,2.51,1.64.少量饮酒、嗜酒组的GGT、ALP高于正常上限者比无饮酒组多见(P<0.05).结论 在我国,嗜酒、吸烟、有肝癌家族史可增加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性.同时有HBV感染和嗜酒习惯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主要因素是HBV,而非酒精.

  • HIV/TB重叠感染者HAART治疗前后Th17/Treg免疫调节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映霞;杨桂林;周泱;张红梅;张洁云;王思苑;刘艳;刘水腾;张路坤;王辉

    目的 初步探讨HIV/TB重叠感染者在高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前后Th17/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HIV/TB重叠感染者(HIV/TB组)10例和单纯HIV感染者(HIV组)10例分别接受HAART治疗,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HAART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外周血Th17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型.结果 HIV/TB组IL-17+ CD4+T细胞的百分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90%±0.9%和4.65%±1.48%,HIV/TB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IL-17+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ART治疗前后IL-17的百分率差值在HIV/TB组与HIV组中分别为2.65%±1.62%,0.67%±0.46%,HIV/TB组治疗后IL-17+T的上升速度显著高于单纯HIV感染组(P<0.01).HIV/TB组Treg的百分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6.48%±4.91%,8.29%±3.1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Treg的百分率差值在HIV/TB组与HIV组中分别为8.91%±4.82%,2.63%±2.34%,HIV/TB组治疗后Treg下降速度高于H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和HAART治疗均影响Th17/Treg的免疫应答,Th17表达上调,促炎作用增强,Treg表达下调,抑炎作用减弱,而且HIV/TB重叠感染者在HAART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Th17/Treg平衡紊乱,可能与HAART治疗后出现结核性免疫重建综合征有相关性.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精子DNA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建伟;崔云;张晓霞

    目的 探讨HBV感染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及其应用意义.方法 对1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男性患者(患者组)和11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健康男性(对照组)同时进行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与精液常规参数检测.结果 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23.4±10.2)%,对照组精子DFI为(11.6±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精子浓度、前向活动率(a+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精子正常形态率、活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病毒感染不仅对精液的常规参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精子DNA也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p53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过建春;马翔华;荀运浩;肖丽娜;石伟珍;施军平;王薇薇;娄国强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行血清学标志物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HBeAg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HBV DNA水平偏低,三项指标均与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学指标除Glo外,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肝脏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中p53阳性率及p53计分无统计学差异.(3)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表明,只有肝脏纤维化分期(S)是p53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与S0-1相比,S≥2患者出现p53阳性的风险增高3.9倍.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分期是其肝组织p53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 P53
  • 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作者:包剑锋;施军平;徐珊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利用40% CCl4油剂诱导形成肝纤维化模型,于6周及9周观测肝标本的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蛋白表达.结果 ①肝组织病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产生.模型组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βR-Ⅰ)、Smad2/3、Smad7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TGF-β1、TβR-Ⅰ、Smad2/3和Smad7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 <0.05或0.01);模型组大鼠肝脏纤维化分级与TGF-β1、TβR-Ⅰ、Smad2/3和Smad7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 肝组织TGF-β1/Smad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TGF-β1/Smad信号的增强可能促进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 无锡市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尤凤兴;孙纳;马广源;王苗苗;沙丹;施超;吴家林;凌霞;肖勇;钱燕华;姜永;谢洁;季亚勇;管红霞

    目的 调查无锡市人群中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入前后人群中抗体水平,并对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入1年后自然人群中成人抗体水平与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1年的成人抗体水平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无锡市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和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1年的成人血清,用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抗体,并比较不同时间段各人群中的流感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入前,无锡市自然人群的HI抗体阳性率为2.86% (4/140),保护率为0.71%(1/140),GMT为5.23.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入1年后,自然人群的HI抗体阳性率为66.33%,保护率为37.76%、GMT为19.17;其中成人HI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分别为50.00%、19.44%和13.09.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成人1年后HI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分别为61.36%、22.73%和14.14,与自然人群中成人在流感病毒传入1年后的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锡市人群中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HI抗体水平分别为:H1N1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5.00%,保护率为35.00%,GMT16.90;H3N2抗体阳性率为86.40%,保护率为84.30%,GMT为58.56.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入无锡市1年后,自然人群中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均已达到季节性流感抗体水平.同时人群中已有一定水平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体,近期不会发生较大的季节性流感疫情.

  • 烟台地区手足口病931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于吉广;刘友德;乔令艳;王春娟

    目的 了解烟台地区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931例中,5岁以下儿童881例,占94.6%,男女之比为1.5∶1;全部患儿(100.0%)均有皮疹,840例(90.2%)患儿发热,神经系统受累者121(13.0%)例.病例集中就诊于4-9月份,共计828例,占88.9%;月病例数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 =0.887,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22(2.4%)例重症病例中农村儿童比例、发热持续时间、血清CRP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病例;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发热持续时间和空腹血糖水平是重症病例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比值比OR(95% CI)分别为1.491(1.170~1.901)和1.124(1.016~1.245),P值分别为0.001和0.024.结论 本地区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为4~9月份,与本地区月平均气温正相关;发热持续时间和空腹血糖水平是重症病例的独立预测因素.多数患儿只要早诊断、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年疗效观察

    作者:梁嘉仪;杨小安;张卡;陈禄彪;舒欣;徐启桓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及治疗1、2、3、4年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反弹率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 95例患者治疗4年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病毒学反弹率分别为89.5%、63.2%、47.4%、41.1%及8.0%.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脏毒性,共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药物不良事件,但均能耐受和缓解.结论 阿德福韦酯初始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促进ALT复常,促使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延长疗程,可增加HBV DNA阴转、HBe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的流行及临床调查

    作者:杨黎明;方玉才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临床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住院患儿634例行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直接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对确诊病例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特点及多器官损害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34例标本中阳性308例,阳性率48.6%,6~12月龄阳性197例占66.3%,全年均可检出轮状病毒,第一季度63.8%、第四季度62.6%,阳性率较高,68.6%伴有心肌损害,41.2%伴有下呼吸道感染,13.3%伴有肝功损害,14.9%伴有肾脏损害,9.4%伴有惊厥,4.9%伴有血液系统损害.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6~12月龄的婴幼儿感染率高,第一、第四季度是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 人细胞系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研究

    作者:游绍莉;刘鸿凌;荣义辉;朱冰;刘婉姝;貌盼勇;辛绍杰

    目的 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探讨其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 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生物反应器,利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混合生物人工肝治疗及普通血浆置换治疗.结果 治疗组6例患者中,4例经住院治疗1个月后临床好转出院,1例在治疗结束20 d后因肝性脑病死亡,1例出院后1个月因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在恢复后1年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对照组6例患者中存活2例,1例肝移植,3例因肝衰竭死亡.结论 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功能良好,初步论证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09年夏季17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分析

    作者:伏瑾;崔小岱;孙春荣;孙丽萍;王天有

    目的 分析本院2009年夏季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及其血清型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疾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09年4-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74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疱疹液,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131例患儿双份血清,同时检测CA16、EV71 IgM抗体.CA16和EV71阳性标本扩增VP1区基因片段后测序,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 EV、CA16、EV71阳性例数分别为167、112、46;阳性率为96.0%、64.4%、26.4%,CA16:EV71为2.43:1.(2)首诊血清CA16和EV71 IgM阳性例数为51、25,阳性率为38.9%、19.1%,复诊阳性例数为98、32,阳性率为74.8%、24.4%.(3) CA16 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88.7% ~ 98.5%,EV71 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4.9% ~99.7%,与CA亚型参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92.1% ~95.3%.结论 2009年夏季本院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以CA16、EV71为主,EV71阳性率较之前报道有较大幅度升高.EV71病毒株以C4亚型为主.实时RT-PCR法较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更适于疾病早期诊断.

  • 血浆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19和癌胚抗原对各型肺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永健;金卫东;杨广宇;周永列;朱梅

    目的 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 CYFRA 21-1),癌胚抗原(CEA)对各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85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43例各型肺癌患者血浆中的ProGRP,CYFRA 21-1,CEA三个指标,并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进行ProGRP的跟踪监测.结果 SCLC患者中ProGRP水平[中位数(M)179.1 ng/ml)]明显高于肺腺癌(M35.3ng/ml)、鳞癌(M33.3 ng/ml)、健康对照(M35.6 ng/ml)和良性肺病(M33.3 n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roGRP对SCLC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0.6%和95.0%.SCLC治疗有效组,ProGRP降低了45.9%,SCLC疾病进展组,ProGRP升高了1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肺腺癌转移组中水平(M 10.22 ng/ml)明显高于无转移组(M3.85 ng/ml)和鳞癌组(M2.5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ProGRP是一个很好的SCLC诊断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CEA明显升高是腺癌肺外转移指标.

  •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特点与抗病毒治疗应答不良研究进展

    作者:朱梦飞;施军平;娄国强

    准种的概念是由Eigen[1]在研究RNA病毒分子复制机制时首先提出的,200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体内形成的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HBV准种[2].HBV准种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有着密切联系,为此研究HBV准种特点能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的选择有着指导意义,亦为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提出挑战.

  • 新近发现的细小病毒与多瘤病毒感染

    作者:佟瑞;楼永良;谭文杰

    2005年以来,研究人员又相继发现了新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DNA病毒,包括属于细小病毒科的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2005年[1])、人细小病毒4(human parvovirus 4,PARV4,2005年[2])与人细小病毒5(human parvovirus 5,PARV5,2006年[3]);属于多瘤病毒科的KI多瘤病毒(KI polyomavirus,KIPyV,2007年[4])、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us,WUPyV,2007年[5 ])及MC多瘤病毒(MCPolyomavirus,MCPyV,2008年[6])等.目前对于新近发现的这些DNA病毒的研究包括基因结构特征、流行病学、感染后临床特征、检测方法等各个方面.尽管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对病毒更敏感、特异、快速与深入的研究,但大部分新近发现的病毒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仍不十分清楚[7].本综述就新近发现的DNA病毒:人博卡病毒、人细小病毒4、人细小病毒5、KI多瘤病毒、WU多瘤病毒、及MC多瘤病毒的发现、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各自的病原学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 加强HBV相关肝细胞肝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作者:娄国强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全球每年大约有60万例新增患者,并有超过50万例患者死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演变过程.HBV感染已被公认是HCC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正常人群相比,HBV感染者尤其是慢性感染者患HCC的相对危险度升高100多倍.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HCC的发生率,但即使在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3年后,仍有3.7%患者进展为HCC.因此,对此深入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近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的初步研究

    作者:魏强;李晓燕;王雷;卢选成;盖孟楠;武桂珍;侯培森

    目的 分析研究2000-2009年文献报道的引起全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途径、发生原因并初步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选择PubMed、Embase、Biosis以及涵盖SCIE、SSCI、CPCI-S和CPCI-SSH的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源,以Laboratory-acquired(associated)infections为检索词,检索2000-2009年发表的有关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文献后,对获取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 近10年来引起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有l9种,其中细菌15种,占78.9%;病毒4种,占21.1%.报道病例83例,其中细菌性病例60例,占72.3%;病毒性病例23例,占27.7%.感染途径以摄入和吸人性感染为主,分别占32.5%和31.3%,感染主要原因为意外事故,占47.0%.结论 近年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仍时有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意外事故,暴露出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方面的缺陷.实验室工作人员注重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仍是预防控制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关键.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