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b型流感嗜血杆菌D蛋白原核可溶性表达研究

    作者:尹梦梦;苏秋东;郭敏卓;寸怡娜;普元倩;贾志远;杨景然;汤洋;廖国阳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可溶性表达重组D蛋白,为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提供蛋白载体.方法 将Hib CMCC株基因组DNA中去除信号肽的hpd基因片段插入pET43.1a表达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过硫酸铵沉淀和DEA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其免疫反应原性.结果 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株总蛋白的44%,经过初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以和Hib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D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细胞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出具有良好免疫反应原性的D蛋白.

  • 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刘亚巍;王万山;莫秋华;杨泽;杜田

    目的 探讨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诺如病毒(NV)、扎如病毒(SV)和星状病毒(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4月3日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泻儿童粪便样本,选取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筛查阴性的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NV、SV和AstV的特异基因片段,并对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种病毒季节总检出率为21.49%,其中2009年12月的检出率高,为29.05%,而2010年2月检出率低,为12.20%,87.96%的阳性样本来自0~30月龄患儿.NV、SV及AstV的季节检出率分别为14.70%、2.75%和4.04%,3种病毒中以NV和SV各月份阳性检出率差别较大,而AstV较为一致,12 ~ 18月龄患儿NV检出率高(34.09%),60 ~ 120月龄患儿SV检出率高(12.5%),24 ~30月龄患儿AstV检出率高(16.67%).诺如病毒经分子分型后均为GⅡ型.结论 NV是引起2009年冬春季节珠海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SV与AstV也是重要的病原,应加强对婴幼儿NV、SV和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 铝佐剂和免疫程序对Sabin IPV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芳;张名;谢炳锋;曹晗;童少勇;王俊荣;俞晓平;汤洋;杨景然

    目的 研究铝佐剂和免疫程序对不同配比的Sabin IPV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用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原液制备四批Sabin IPV,分别为中剂量无佐剂组、中剂量铝佐剂组、低剂量无佐剂组、低剂量铝佐剂组,采用0、1、2月和0、2、4月两种免疫程序对大鼠进行3针基础免疫,每针基础免疫一个月后采血,并检测免疫后血清中3个型别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经过3针基础免疫后,各组Ⅰ、Ⅱ、Ⅲ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显著提高,阳转率均达到100%.对不同组别间两种免疫程序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相同条件下,0、2、4月免疫程序可诱导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对相同免疫程序下不同组别进行比对,添加铝佐剂组与无佐剂组相比可以诱导更高的抗体水平.结论 铝佐剂和免疫程序可提高Sabin IPV免疫原性.

  • 122例重症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毒检测分析

    作者:谢乐云;钟礼立;张兵;段招军;谢志萍;高寒春;陈倩倩;邓中华;林琳

    目的 了解湖南长沙地区重症肺炎患儿中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重症肺炎儿童的肺泡灌洗液标本122份,采用巢氏或普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或RT-PCR)对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及副流感病毒1、2和4(PIV1、2、3、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B(IFVA-B)、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HKU1及NL63(HCoV-HKU1、HCoV-NL63)进行检测.结果 122份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标本中,60份病毒阳性(49.1%),其中ADV检出率高(40.98%,50/122),其次为RSV (7.37%,9/122),HBoV(7.37%,9/122).2种病毒混合感染有21例,占35% (21/60),40%(20/50)的ADV阳性存在混合感染.结论 2011年,腺病毒感染是长沙地区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因,其中腺病毒的混合感染在重症肺炎中常见.

  • HPV31和52 L2融合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及免疫效果评价

    作者:周玲;任皎;赵莉;冯靖;郝明强;谭文杰;阮力;曲芃芃;田厚文

    目的 高效表达HPV31和52型L2融合蛋白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HPV31、52型L2蛋白11-200位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两个型别L2该区域对应的优化密码子基因融合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中.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HPV31和52 L2融合蛋白,纯化目的蛋白后免疫小鼠,用血清抗体检测及HPV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评价融合蛋白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HPV31和52 L2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体系中呈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全菌20%.融合蛋白加铝佐剂免疫小鼠后,血清中能检测到高滴度的总抗体及一定水平的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结论 HPV31和52 L2融合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为高危型广谱HPVL2蛋白疫苗研发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母亲不同HBV感染状态所生新生儿树突状细胞亚群及功能研究

    作者:郝红晓;张艳丽;李明慧;张禄雪;易为;胡玉红;伊诺;成军;刘顺爱

    目的 探讨新生儿mDC、pDC频数及表面分子表达,以及母亲不同HBV感染状态对新生儿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集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感染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感染母亲以及HBV感染标志物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脐带血、健康成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的频数及其CD86的表达、pDC的频数及其CD80、CD83、CD86表达、并采用FlowJo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分别采集HBsAg阳性/HBeAg阳性、HBsAg阳性/HBeAg阴性和HBV感染标志物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脐带血14、12和13例,健康成人外周血7例.新生儿mDC频数(0.29±0.16)及其CD86阳性率(10.72±10.01)显著低于成年人(分别是0.81±0.17和32.13±7.46),(t=-7.86,P=0.00和t=-5.36,P=0.00);新生儿pDC频数(0.15±0.07)以及pDC表面CD86/CD83阳性率(31.61±12.81,42.66±20.83)显著低于成年人(0.30±0.07;74.96±9.78;82.00±6.94),(t=-5.43,P =0.00;t=-8.49,P=0.00;t=-4.90,P=0.00).结论 新生儿脐带血mDC、pDC频数以及表面功能分子表达低于成人外周血,HBeAg可能降低生新生儿mDC表面CD86的表达.

  • PrP106-126多肽抑制14-3-3β蛋白二聚体形成的研究

    作者:宋芹芹;孙鹏;宋娟;盛琳君;张瑾;韩俊

    目的 探讨PrP蛋白和PrP106-126多肽对14-3-3蛋白二聚体形成的影响 方法 将重组表达纯化的0.25 μg、0.5 μg和1μg PrP蛋白、人工合成的PrP06-126肽分别与重组的14-3-3β共孵育,分别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Western Blott检测PrP蛋白和PrP106-126肽对14-3-3β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形成影响.将不同浓度的PrP与250 μmol/L的PrP106-126肽和14-3-3蛋白共孵育,检测PrP蛋白对PrP106-126肽对14-3-3β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形成影响.随后,将200μmol/L、100 μmol/L、50 μmol/L的PrP106-126多肽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8h后,检测细胞内的14-3-3二聚体形成.结果 PrP蛋白与14-3-3蛋白共孵育后,14-3-3二聚体和多聚体的信号随着PrP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强;PrP106-126多肽共孵育时,14-3-3二聚体和多聚体的信号随着PrP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不同浓度的PrP蛋白可以拮抗PrP106-126多肽对14-3-3β二聚体的形成.而且PrP106-126多肽可以干扰HeLa细胞中的二聚体形成.结论 PrP蛋白促进14-3-3二聚体的形成,而PrP106-126多肽干扰二聚体的形成,且PrP蛋白具有拮抗PrP106-126肽干扰14-3-3二聚体形成的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丽华;蒋艳明;娄国强;俞秀丽;刘红;过建春;朱梦飞;荀运浩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301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同时进行肝脏活检术检查和生物化学、铁蛋白、血清HBsAg、HBV DNA定量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受试者工作曲线法评价血清HBsAg水平预测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基因型和家族史对CHB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无明显影响(P<0.05).AST、ALT随着炎症、纤维化进展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93、96.344、47.847、63.981;P =0.000、0.000、0.000、0.000).纤维化为S4时,HBV DNA明显下降(x2=33.322,P=0.000).HBsAg水平随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下降(x2=68.173,15.719;P =0.000,0.000).HBsAg水平预测≤G3和≤S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和0.793,特异度分别为0.778、0.891,灵敏度依次为0.685、0.633.结论 中国CHB患者HBsAg水平随着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程度加重而逐渐下降.血清HBsAg水平对CHB患者肝脏炎症≤G3和纤维化≤S3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对纤维化的预测优于炎症.

  • 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作者:姚立红;付金奇;陈爱珺;刘晓宇;徐鹏卫;郭建强;张乐翠

    目的 构建含有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A/PR8/34)全长神经氨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pFastBacdual载体,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D-NA.转化含有Bacmid的DH10B感受态细胞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rBacmid-NA.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病毒rBac-NA.提取重组杆状病毒rBac-NA的DNA并使用PCR方法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以及ELISA方法检测所表达的NA蛋白.结果 经PCR鉴定所构建质粒rBacmid-NA正确;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位于感染细胞的表面,Western Bolt检测可与小鼠抗PR8株多克隆抗体和兔抗甲型流感病毒NA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ELISA检测,NA蛋白可被鼠抗流感病毒(PR8)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 上述结果证明,我们获得了表达流感病毒NA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NA蛋白的功能和新型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基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代表毒株反向遗传平台系统的建立

    作者:薄洪;张烨;黄维娟;赵翔;郭俊峰;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 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技术手段,建立基于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的反向遗传平台系统,为今后疫苗株的研制及病毒的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分别扩增A/California/07/2009(H1N1)病毒的八个基因片段,利用PCI双表达质粒分别构建表达八个基因的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拯救病毒.通过对拯救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测定、抗原性分析、生长特性测定,比较其与野生型病毒的异同.结果 拯救的病毒与野生病毒具有相一致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抗原性和相似的生长特性.结论 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的反向遗传平台系统,利用该系统拯救的重配病毒与野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和生长特性,可用于今后疫苗株的研制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等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 流感 遗传学技术
  • 血清EB病毒抗体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蔡永林;李军;陆爱英;钟伟铭;郑裕明;高健全;曾洪;陈万生;梁伟

    目的 探讨血清EB病毒VCA/IgA、EA/IgA、NA1/IgA及Rta/IgG抗体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40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酶法检测血清VCA/IgA和EA/IgA,ELISA法检测NA1/IgA和Rta/IgG.随访进行远期疗效和生存的评价.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VCA/IgA、EA/IgA、NA1/IgA及Rta/IgG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持续缓解的鼻咽癌患者其治疗前VCA/IgA、EA/IgA抗体水平显著低于疾病进展患者(P<0.05).血清VCA/IgA、EA/IgA、NA1/IgA及Rta/IgG抗体水平与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关(P>0.05).治疗前VCA/IgA抗体高水平组(≥1∶320)及EA/IgA抗体高水平组(≥1∶80)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61.8%,61.3%)低于抗体低水平组患者(86.5%,86.5%;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VCA/IgA抗体水平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0,P=0.001).结论 VCA/IgA、EA/IgA可为鼻咽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文;袁静;刘映霞;张影;李莎茜;姚思敏;林益敏;陈川铁;赵美芬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20例(A组),恩替卡韦组20例(B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组20例(C组)(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4、12及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sAg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分别在治疗第4、12、24周时比较三组,A组、B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为:Z=-4.6,P<0.0001;Z=-2.53,P=0.0114);A组ALT复常率明显低于C组(Z=-2.63,P=0.0086),B组与C组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HBsAg、HBeAg下降幅度大于A组和B组.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个月疗程中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 利用磁珠分选和单细胞RT-PCR筛选HIV-1 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作者:黄湘滢;余双庆;程湛;叶景荣;徐柯;冯霞;曾毅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从HIV-1感染者中筛选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方法 采集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生物素标记的HIV Gp120抗原与B细胞膜上的IgG特异性结合,然后用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珠分选出能够产生Env特异性抗体的记忆性B细胞.用单细胞RT-PCR法从记忆性B细胞中扩增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与轻链可变区的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将携带重链基因的质粒与携带轻链基因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HIV-1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并进行抗体结合活性的鉴定.结果 从1例我国HIV-1感染者记忆性B细胞中筛选出3株对HIV-1 Env抗原有结合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结论 利用生物素标记抗原与记忆性B细胞特异结合,并用亲和素标记的磁珠对细胞进行分选,结合单细胞RT-PCR技术可以成功筛选出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 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邓中华;谢志萍;姚立红;谢乐云;李金松;张兵;段招军;曹友德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 VP2病毒样颗粒(VLPs)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佳条件.方法 HBoV VP2 VLPs免疫小鼠后,用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观察不同多肽刺激、不同细胞培养时间、不同细胞浓度以及不同浓度特异性刺激多肽条件下ELISPOT结果.结果 多肽P3(GYIPIENEL)及P5(LYQMPFFLL)刺激HBoV1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分别为233个/10(6)和157个/10(6)细胞,P8(GYIPVIHEL)刺激HBoV2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为113个/10(6)细胞;培养时间以24 h为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r)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19个/10(6)细胞;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浓度以5×10(5)为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08个/10(6)细胞;刺激物浓度10μg/ml为佳,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3个/10(6)和96个/10(6)细胞.结论 HBoV1与HBoV2特异性BABL/c小鼠T细胞表位多肽分别为HBoV1:P3;HBoV2:P8.检测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ELISPOT方法佳实验条件为:培养时间24 h,细胞浓度5×10(5)细胞/孔,刺激多肽终浓度10 μg/ml,可用于HBoV在小鼠上的细胞免疫研究.

  • 1b型丙型肝炎病毒NS3-4b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陈甜;孙海霞;泰卫兵;朱凤琴;李雪玲;曹红;徐启桓;李刚

    目的 构建1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 NS34b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了解其在HEK 293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CV重组腺相关病毒疫苗及其树突状细胞疫苗奠定前期基础.方法 收集基因1b型的丙型肝炎病人血清,用RT-PCR的方法扩增NS3-4b全长片段,与腺相关病毒的表达载体pAAV.CMV.eGFP重组,构建pAAV.CMV.HCV.NS3-4b重组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获得的NS3-4b条带与预期大小(2838 bp)一致,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NS3-4b基因已重组成功,重组质粒转染HEK 293细胞后Western Blot图可见有目的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腺相关病毒重组HCV NS3-4b载体并且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南京95例肝病患者中3种人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佟瑞;周为民;刘熙君;王岳;楼永良;谭文杰

    目的 建立人细小病毒B19、人博卡病毒(HBoV)及人细小病毒4(PARV4)分子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南京95例肝病患者血浆中三种人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人细小病毒B19、HBoV及PARV4感染的巢式PCR方法,确定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对南京市某医院95例住院肝病患者血浆中三种人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建立的三种巢式PCR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个拷贝.95例肝病患者血浆中检出B19感染2例(2.1%),HBoV感染9例(9.5%),且发现在5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检出HBoV阳性3例,但未检出PARV4.结论 人细小病毒B19、人博卡病毒(HBoV)及人细小病毒4(PARV4)巢式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从肝病患者血浆中检出了B19及HBoV.

  • 亲和吸附纯化甲胎蛋白异质体方法的建立

    作者:宋永继;侯俊;徐军;刘爱霞;刘佳;赵静;郭静霞;李靖;闫静肖

    目的 利用小扁豆凝集素(LCA)建立基于微量离心柱的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的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的方法由小扁豆中提取凝集素,偶联到活化的琼脂糖凝胶4B(sephrose 4B)上,灌注离心柱,制备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血清加入离心管后经吸附和洗脱,便可获得纯化的AFP-L3.随机选取10例AFP阳性患者血清,应用亲和吸附纯化法纯化AFP-L3后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与传统的亲和免疫电泳方法相比较.结果 10例患者血清经纯化后,AFP-L3检测结果有8例>5 ng/ml,亲和免疫电泳有6例呈现阳性反应.结论 成功建立基于微量离心柱的亲和吸附纯化AFP-L3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好并且操作简便更利于临床实验室应用.

  • 人类疱疹病毒6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陈倩倩;张兵;谢志萍;李金松;高寒春;肖霓光;谢乐云;余阗;曾赛珍

    目的 建立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检测临床样本.方法 根据文献合成HHV-6 U65-66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构建质粒制备标准品,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并用该方法检测93份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标本.结果 本实验检测HHV-6的灵敏度为3×10(0)拷贝/μl;标准曲线间线性关系(R2)为0.999,扩增效率为97.9%;同一样本重复检测3次,组内Ct值的变异系数大为0.61%,组间为3.13%;特异性检测中只有HHV-6阳性标本出现扩增曲线.93份临床标本中检出HHV-6阳性2例,检出率为2.15%.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HHV-6的方法特异强、灵敏高、重复性好,具有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潜在价值.

  • 人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蒋培余;黄惠莲;周洪昌;徐伯赢;顾福萍;闵丽姗;钟婧;戴利成

    目的 制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人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抗体并对其效价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构建含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序列的pET-28a(+)重组载体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NS1蛋白,并经Ni-NTA色谱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NS1重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NS1血清,亲和纯化获得多克隆抗体.应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纯化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NS1融合蛋白得到高表达,且纯度>90%,用该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得到的抗NS1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80 000,并特异性识别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结论 获得了NS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效价和特异性.

  • 腺病毒E1B55K与E4orf6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邹小辉;鲁茁壮;洪涛

    腺病毒是普遍存在的双链DNA病毒,感染人的腺病毒分为A-G 7个种,包括50多个型别,引起咽炎,肺炎,胃肠炎,出血性膀胱炎,角结膜炎等疾病[1].通过对人腺病毒的研究发现,其基因组携带5个早期转录单位(E1A,E1B,E2,E3,E4),2个延迟早期转录单位(ⅨX,Ⅳa2)及一个主要晚期转录单位.E1与E4区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功能,为病毒复制营造适宜细胞内环境;E2区编码DNA复制酶等与腺病毒基因组复制相关蛋白;E3区蛋白参与免疫调节,帮助病毒躲避宿主的免疫应答;晚期转录单位主要编码结构蛋白以及与病毒包装相关的蛋白质.本文重点对E1区E1B55K蛋白和E4区E4orf6蛋白的功能作一综述.

    关键词: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桑明;邓莉平;吴建国;霍文哲

    全世界已有超过1.7亿人受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因此,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HCV主要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注射,接触污染的血液等途径传播.随着许多国家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HCV筛查,经临床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的风险已大大降低,新的传染往往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和医疗事故.虽然HCV可通过性传播,但效率低.HCV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但传播率较低.HCV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HCV感染还能造成视神经乳头炎、脑炎、强直性脊膜炎和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与HCV感染相关的神经症状包括疲乏、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及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异常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还是一种功能性全身疾病的表现.尽管已有不少有关HCV可侵入CNS的报道[1-3],但尚缺乏HCV直接感染和损伤神经元的证据.本文主要讨论HCV感染造成CNS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人双埃可病毒的流行及其疾病相关性

    作者:虞结梅;吴小兵;段招军

    人双埃可病毒(human parechovirus,HPeV)早于半世纪前被发现,起初被归为肠道病毒属,命名为埃可病毒22和23,但由于基因结构、进化关系及生长特性与肠道病毒属的其他病毒不一样而划分为新的双埃可病毒属,并重新命名为HPeV1与HPeV2[1].随着RT-PCR与病毒发现方法的广泛应用,不同型别的HPeVs陆续被报道.到目前为止,双埃可病毒属已报道包含有16种不同型别的HPeV,而且这一数字很有可能继续增加.不同型别的HPeVs感染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目前已有资料显示可能引起胃肠道、呼吸道相对温和的症状,此外,诸如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新生儿败血症等致命性症状也有报道.本文将对HPeVs的感染、流行状况与疾病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
  • HIV基因治疗概况及新进展

    作者:郝彦哲;滕智平;曾毅

    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一方面,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能够显著地改善艾滋病(AIDS)患者的症状,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和缺陷.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个体差异会带来药物相关毒性,药物治疗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杀灭病毒,一旦药物治疗失败就会产生耐药性病毒株.另一方面,现今还未找到一个完全有效的疫苗,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HIV疫苗不能产生广谱有效的中和抗体.随着对HIV感染机制的了解,很多研究者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基因治疗,将它作为单独的或者是辅助的治疗方式.Hutter等[1]将携带一种能够抵抗依赖于CCR5为辅助受体的HIV毒株入侵的CCR5-△32天然突变基因的骨髓干细胞输入一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体内,不仅治愈该患者的白血病,而且彻底地治愈了艾滋病,为基因治疗治愈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一些已经和即将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的方法,讨论了应用CD4+T淋巴细胞和造血于细胞(HSC)治疗HIV感染的优点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 长效重组人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武梅;郑丽舒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在细菌或病毒刺激下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由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糖蛋白,是机体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细胞来源和受体的不同,干扰素可分为Ⅰ、Ⅱ和Ⅲ型.Ⅰ型包括IFN-α和IFN-β,其中IFN-α有二十余个亚型,IFN-β仅有一个亚型,Ⅰ型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Ⅱ型只有IFN-(γ),且只有一种亚型,除具有抗病毒作用,抗增殖活性外,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免疫调节作用.Ⅲ型包括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其中Ⅰ和Ⅱ型干扰素已被批准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2003年发现的Ⅲ型干扰素,尚未被批准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1].

    关键词:
  • 重组腺病毒Ad-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AgⅡ、Ald、ET、TNF-α含量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作者:宋衍秋;赵莉莉;毛用敏;赵鸿铭;崔让庄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左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目前血清BNP水平已经成为诊断心衰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心衰的治疗及预后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基础研究证实BNP具有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本研究应用纯化后携带人BNP基因重组腺病毒(Ad-hBNP)腹腔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检测血清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全心质量指数及心肌胶原含量,观察Ad-hBNP对CHF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关键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