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清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意义

    作者:张英;李晶;刘玉风;赵宏伟;田庚善

    目的探讨血清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末抗-HCV阴性的全血标本56 400份次,再进行RT-PCR(荧光适时技术)检测HCV RNA,并对输过HCV RNA筛查阴性血液的患者进行追查.结果HCV RNA阳性率为2.5‰(146/56 400).对输过HCV RNA筛查阴性血液的患者追查结果,无一例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结论对抗-HCV阴性的血液标本用敏感的试剂进行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不但有效,而且可行.

  • 透皮免疫佐剂LTB及LTK63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陈斯勇;伊瑶;郭瑜;毕胜利

    目的研究新型的透皮免疫佐剂.方法从大肠埃希菌E.coli H10407中扩增出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全长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表达出了无毒性的A亚单位蛋白LTKA及B亚单位蛋白LTB.将表达产物纯化后用SDS-PAGE、GM1-ELISA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达的LTB亚单位仍具有和神经节苷脂GM1特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LTK63已经不具有毒素活性.结论LTB和LTK63有希望成为候选的透皮免疫佐剂.

    关键词: 免疫 黏膜 皮肤 佐剂
  • 酵母朊蛋白Sup35NM体外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动态研究

    作者:魏海燕;刘英霞;王健伟;屈建国;赵蔚明;于修平;洪涛

    目的研究酵母朊蛋白Sup35在近似于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阐明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机制提供材料和线索.方法在E.coli中表达Sup35蛋白的NM段,并用Ni2+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不同的时间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圆二色谱检测以及蛋白酶K消化试验,同时利用硫黄素(thioflavinT,ThT)结合试验对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检测.结果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出Sup35NM重组蛋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Sup35NM蛋白在PBS(pH 7.4)缓冲液中发生聚集时的形态变化,圆二色谱检测显示该过程伴随蛋白结构由α-螺旋到β-折叠的转变.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酶K消化的特性.ThT结合试验提示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在经过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后达到平台期,纤维形成的速率会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加快.结论酵母朊蛋白Sup35NM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极易发生聚集,聚集物具有淀粉样纤维性质,Sup35NM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淀粉样变成核聚集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联合检测试剂的评价

    作者:宋爱京;张春涛;李秀华;李娟;王佑春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酸联合检测试剂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测中国不同亚型样品的适应性.方法用酶联免疫试剂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HIV感染者或可疑感染者献血员样品进行HIV抗体和HCV抗体检测,对HIV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确证.用HIV-1和HCV核酸联合检测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对初次检测阳性者,用HIV RNA和HCV RNA鉴别试剂单独检测,区分是HIV RNA阳性或是HCV RNA阳性.结果74份HIV和HCV抗体均阳性的样品,HIV/HCV RNA检测也为阳性,5份HIV和HCV抗体均阴性的样品,HIV/HCV RNA检测也为阴性;84份HIV抗体确证为阳性的样品,有82份检测为HIV RNA阳性,7份HIV抗体阴性的样品检测均为HIV RNA阴性,12份HIV抗体不确定的样品,有6份检测为HIV RNA阳性;81份HCV抗体阳性样品中有70份检测为HCV RNA阳性,22份HCV抗体阴性样品中有18份检测为HCV RNA阴性,4份检测为HCV RNA阳性.结论该试剂的灵敏度较高,尤其在HCV抗体阴性样品中检出HCVRNA阳性者.因此,可用于献血员筛查,减少窗口期的传播.

  • HBV基因型与前C/C启动子变异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作者:袁静;周伯平;龚作炯;徐六妹;蒋小玲;溝上雅史

    目的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前C/C启动子变异、乙肝的病程进展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mAbs ELISA)对深圳市165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随机抽取2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前C/C启动子变异;回顾性分析HBV基因型与干扰素、贺普丁抗HBV疗效的关系.结果①165例患者中,以B型106例(64.2%)和C型48例(29.1%)为主.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组B型占95.4%,肝硬化(LC)组C型占64.7%(P<0.05).②24例CHB患者中,16例(10例B型,6例C型)发生HBV前C/C启动子变异:前C区变异(nt1896、1862)者10例(B型9例,C型1例),基本C区启动子变异(BCP)变异(nt1762、1764)者6例(B型1例,C型5例).③用干扰素治疗的27例HBeAg(+)CHB患者,达到完全应答者B型11例(62.5%)较C型1例(9.1%)多见(P<0.05).用贺普丁治疗的29例HBeAg(+)CHB患者,持续应答者B型15例(78.9%)较C型3例(30.0%)多见(P<0.05).结论①深圳市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②C型较B型易发生BCP变异,发生肝硬化机会较高,且对于扰素及贺普丁疗效较差.

  • EB病毒相关性胃癌组织中P53蛋白、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钱军;李德群;钟飞;李志祥;鲁令传

    目的了解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aGC)与非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nGC)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探讨EB病毒可能的致胃癌机制.方法对155例连续胃腺癌患者癌组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EB病毒小RNA(EBER)的表达,确定其中的EBVaGC.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所有组织切片中P53、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10例(6.45%)胃腺癌EBERISH结果阳性,属EBVaGC;其中4例P53表达呈微弱阳性,显著低于EBVnGC组[58例(40%)P53显著阳性,30例(21%)P53微弱阳性];7例(7/10)EBVaGC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染色阳性,显著高于EBVnGC组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55例(38%)p21WAF1蛋白染色阳性].结论EBVaGC有独特的癌变分子机制,P53基因突变不起主要作用.

  • 辽宁省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王俊文;付士红;王环宇;毛晓燕;刘卫滨;何英;孙肖红;蔡增林;吴立平;赵习芳;韩瑞红;景雅;梁国栋

    目的对2002年辽宁省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从辽宁省采集蚊虫标本4927只,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血清学(ELISA和IFA方法)、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实验共研磨蚊虫标本50批,分离到2株病毒,命名为LN02-102、LN02-104.这2株病毒均可致BHK-21细胞病变(CPE)(2~3 d),致Vero细胞病变(2~4 d),也可致C6/36细胞病变(2~4 d).对3日龄乳鼠2~3 d可致死.这2株病毒可与标准乙脑病毒抗体反应.利用病毒PrM区段(基因组456~695核苷酸)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分离的2株病毒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对这2株病毒的E基因区段进行分析,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为100%,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核苷酸差异为4.11%,氨基酸差异在0.60%.结论在辽宁省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是近年来在辽宁省首次分离到基因Ⅰ型的乙脑病毒.

  • 杭州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唐旭;许爱娥;董小平;沈宏;瞿镔;徐舰;刘继峰;尉哓冬;张晴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性病(STD)门诊男性就诊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利用HPV黏膜型通用引物MY09/11,PCR方法检测STD门诊年龄在18~70岁男性就诊者阴茎拭子中的HPV DNA,并对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方法和直接测序法确定病毒基因型.结果在采集的375例阴茎拭子中,81.3%(305例)产生足够的DNA可用于PCR扩增.HPVDNA的阳性率为13.8%(42/305),其中低危型HPV的阳性率为8.5%(26/305),高危型HPV的阳性率为4.3%(13/305),混合型感染的阳性率为1.0%(3/305).居住地在城市、受教育程度越低、性伴侣的人数越多HPV DNA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HPV在男性高危人群的感染并不少见,HPVDNA的检出与就诊者的居住地、教育程度及性伴侣人数有相关性.对男性高危人群HPV的感染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 河北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王焕琴;刘卫滨;杨冬荣;梁勇;王俊巍;张连山;刘家伟;陶三菊;吕新军;梁国栋

    目的研究河北省蚊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在蚊虫孳生地采集标本液氮保存,按照20~30只/组经无菌处理后研磨,研磨液离心后接种C6/36细胞,连续三代观察致细胞病变情况;对细胞病变阳性的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在河北省涉县两个村共采集蚊虫1310只,分46组进行处理,共获得13株阳性分离物,其中两株分离物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提示为甲病毒属成员,用甲病毒属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阳性,经核酸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Getah病毒(AY702913.1)同源性高(98%),初步鉴定为Getah病毒,其他病毒分离物尚在鉴定.结论本研究从河北省蚊虫标本中分离到Getah病毒,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 2001年徐州地区暴发性病毒性脑膜炎病原的研究

    作者:李显;郭喜玲;史智扬;倪大新;汪华

    目的确定引起2001年江苏省徐州地区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的病原体.方法组织培养法从患者脑脊液分离病毒,标准血清中和试验鉴定分离毒株;中和试验检测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22份脑脊液中分离出4株柯萨奇B5型、2株柯萨奇B3型、1株艾可7型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率31.8%.RT-PCR检测脑脊液21份,肠道病毒阳性11份,阳性率52.4%.19例双份血清中11例中和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或转阳,阳性率57.9%.结论此次江苏省徐州地区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的病原体是以柯萨奇B5为主要血清型的肠道病毒.

  • 凉血活血法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有志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法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L)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活血中药煎剂,1剂/d,分2次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 mg,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高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55%,对照组显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

  • HMA-SSCP方法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

    作者:何蓉;阮强;刘兰青;吕绳敏;吉耀华;刘庆;陈淑荣;赵丽华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序列在临床患儿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对65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及7例同年龄组HCMV-DNA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无症状感染儿尿液进行HCMV-UL144 PCR扩增及HMA-SSCP分析,并对其中32份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65株分离株中有55株UL144全序列引物PCR扩增阳性,7份QPCR检测HCMV-DNA阳性无症状感染儿尿液中5份UL144全序列引物PCR扩增阳性.60份UL144扩增阳性标本HMA-SSCP(异源双链泳动及单链构象多态分析)呈现3种典型带形,巨结肠患儿分离株序列、小头畸形患儿的序列分布以1型为主,巨结肠患儿分离株序列没有2型,黄疸患儿以3型为主.结论HCMV-UL144广泛存在于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用HMA-SSCP检测HCMV-UL144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HCMV不同疾病类型的HCMV-UL144序列不同,提示UL144基因可能对HCMV致病性起一定作用.

  • 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初步研究

    作者:赫兢;辛绍杰;沈宏辉;杨建洋;朱雷;胡燕;侯俊;貌盼勇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各型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急、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乙型)、乙肝病毒(HBV)既往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乙肝病毒学标志中仅表面抗体阳性及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未感染过HBV、血清HBV标志全部阴性者共6组研究对象,每组4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γ-干扰素分泌细胞的数量.结果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及急性乙肝患者、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细胞数量明显不同(P=0.0209及P=0.0211).结论通过ELISPOT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细胞的数量可以了解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急性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慢性乙肝患者及肝炎肝硬化患者.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捍卫;王慧芬;王福生;金波;段学章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对16例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态观察48周,在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治疗持续有效,未发生YMDD变异,5例发生变异.无变异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12周时,HLA-D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8周时,CD8o、CD40和CD1a与治疗前比明显提高(P<0.05)而HLA-DR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83及HLA-DR降低(P<0.05);治疗48周时,HLA-DR仍低于治疗前(P<0.05).无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4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CD19+B细胞和CD+4/CD+8 T细胞比值均无明显变化;48周时,CD+4T细胞比例增高,NK细胞比例下降(P<0.05).而变异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则无显著改变.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有效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40可随着HBV被长时间有效抑制而得到部分恢复,治疗过程中有DC表面的HLA-DR暂时降低,而后HLA-DR水平恢复和CD1a明显提高,同时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上升和NK细胞比例下降.而发生YMDD变异组,DC表面HLA-DR呈现持续性降低.

  • 中国HIV-1感染疾病长期不进展者CCR2-64I、SDF1-3′A和CCR5△32的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王树祥;尚红;韩晓旭;张子宁;王亚男;张旻;姜拥军;刘静;苏艳丽

    目的探讨CCR2-64I、SDF1-3′A、CCR5△32基因变异对中国HIV-1感染疾病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s)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17例中国HIV-1感染LTNPs和39例中国HIV-1感染疾病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s)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对CCR2、SDF1、CCR5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LTNP组的CCR2-64I、SDF1-3′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0%和62.5%,TP组的CCR2-64I和SDF1-3′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3.08%、33.33%,LTNP组CCR2-64I、SDF1-3′A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TP组(P<0.05);LTNP组有1例CCR5△32杂合突变,未发现纯合变异,而TP组未发现CCR5△32突变.结论CCR2-64I、SDF1-3′A和CCR5△32基因突变可能是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长期不进展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关键词: HIV-1 受体 HIV 趋化因子
  • 中国分离乙脑病毒与灭活疫苗株(P3株)E基因差异分析

    作者:王环宇;梁国栋

    目的分析我国近年来从蚊虫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乙脑病毒与灭活疫苗株(P3株)之间在E基因区段核苷酸及氨基酸差异.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相应乙脑病毒株E基因区段核苷酸序列,通过Clustal X(1.8)、DNASTAR、GENEDOC(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P3株与福建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8.3%~98.5%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2%~98.6%之间;P3株与上海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88.0%~88.5%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0%~98.4%之间.E基因区段500个氨基酸中P3株与所有新分离乙脑病毒株之间共存在19个位点的差异,其中在E-76、E-306、E-408处所有新分离毒株与P3株存在共同的差异;在E-160、E-487处福建分离株与P3株存在共同差异;上海分离株与P3株在E-129、E-222、E-227、E-366存在共同差异.结论上海蚊虫中分离的Ⅰ型乙脑病毒和福建省脑炎患者中分离的Ⅲ型乙脑病毒与P3株在E基因的部分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但均不处在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关键位点.

  • 大鼠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忠;刘瑾;沈洪;马红;贾继东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雄性Wistar鼠,体重110~120g,皮下多点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共4次,分别间隔14、10、10 d).10 d后,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每周2次,共8周,剂量从5 mg逐渐增至20mg).在攻击前、攻击后15、30、60d和停止攻击后30、60、90、120d,分别留取肝组织和血清标本,进行肝病理检查和肝羟脯氨酸生化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攻击后,肝纤维化分级、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LN均升高(P<0.05).随造模时间延长,肝纤维化分级逐渐加重(P<0.05)、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逐渐升高(P<0.01).停止造模后,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明显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纤维化形成率为100%,纤维化持续时间120 d以上.结论此造模方法简单,肝纤维化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可用于抗纤维化药物的研究.

  • 检测HIV早期感染的血清学方法

    作者:冯基刚;蒋岩;肖瑶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世界范围内AIDS预防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识别出早期感染的人群(新发感染人群),进而估计HIV的发病率,掌握HIV感染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早期感染人群进行干预和有效控制,以遏制HIV的蔓延趋势.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研究状况与进展

    作者:唐青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在中国称新疆出血热)因感染CCHF病毒引起,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4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之一.CCHF病毒经蜱传播,是自然界中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在蜱→非人类脊椎动物→蜱之间循环的地方性动物传染病.人被带病毒蜱叮咬、接触感染动物内脏和皮毛、密切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本病.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病毒性出血热的基本特点外,以消化道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有关CCHF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结构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使本病的病原特点、传播和流行分布得到进一步阐明.

  • 我国虫媒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雷;梁国栋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一类通过吸血昆虫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在人、畜间传播的病毒.国际上已发现537种,其中130余种可引起人畜疾病,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出血热甚至病毒性脑炎等.在人类历史上虫媒病毒曾经使成千上万的人畜患病或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虫媒病毒仍然在各国甚至在世界范围造成严重传染病的流行[1].

  •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研究状况

    作者:张海林;陶三菊;张云智

    澜沧江下游地区位于我省南部,包括思茅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州.根据我国气候带划分,该地区属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具有海拔低、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多以及众多生物群落和虫媒传染病复杂的特点.由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已列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项目,掌握该地区虫媒病毒的分布情况和宿主媒介特点,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搞好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有重要意义.近10多年来,我们在该地区采集到节肢动物、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以及动物内脏组织、血清标本共59 988份(只),其中雌性成蚊8属44种54 211只,蠓类950只、蜱类402只,虱子402只,鼠肺881份,蝙蝠脑453份,壁虎375只,患脑炎的乳猪脑组织1份,发热和脑炎患者血清143份,健康人血清1250份,蝙蝠血清291份,猴血清204份,猪血清197份,鼠血清535份.现将这些标本的病毒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 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sFas及肝组织Fas原位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宋修光;崔素南;徐伟;杨公炜;于进红

    探讨血清sFas与各型病毒性乙型肝炎、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分级及肝细胞Fas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慧;张平方;杜秀玲;马延;汤桂梅

    为进一步提高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我们自2000-2002年联合华蟾素治疗35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选择同期住院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23~52岁;病程0.9~10年.对照组29例,其中男25例,女4例;全部病例均按2000年全国第10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 河北省麻疹实验室同时开展风疹IgM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作者:梁勇

    在加速麻疹(M)控制进程中,M和风疹(R)鉴别需检测IgM抗体,M的IgM检测国内已有可靠的试剂和方法,但RIgM检测比较困难.为筛选R IgM试剂,现采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R IgM试剂(间接ELISA,血清需用Rf因子吸附剂处理)检测了一些标本,结果如下.

  • HBV DNA的前C区1896 G/A变异与血清HBV DNA水平

    作者:林经安;李文清;陈玉丽;王承党;吴婷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 G/A变异对血清HBV DNA水平复制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本研究报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及突变特异引物PCR方法(AS-PCR)对95例诊断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HBV感染者进行了HBV血清免疫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及HBV DNA 1896位点G/A变异检测的结果.

  • 血清抗-HBS阳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一例

    作者:贾文峥;张鸿飞

    一般认为抗-HBs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是机体感染HBV后获得免疫力的重要标志,现将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五科收治一例血清抗-HBs阳性,经肝穿确诊为HBV的患者报告如下.

  • SARS病毒的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骆建民;金立群;郭光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现已分离出多株地方株,其中29株完成序列的测定,我们从美国国家生物中心(NCBI)的人类、小鼠和病毒数据库中获取用于比较的序列,SARS病毒:中国大陆分离株AY351680、AY278487-27490、AY279354、AY297028;中国香港株AY278491、AY278554、AY282752;中国台湾株AY291451、AP006557-561、AY348314、AY338174-175、AY321118;新加坡分离株AY283794-798;其他AY291315、AY274119、AY278441、AY323977.动物冠状病毒:AF201929.1、NC-001846、AF208066-208067、NC-003045.1、AF220295.1、NC-001451.1、NC-002306.2、NC-002645.1、AF353511.1、NC-003436.1、AF207551.1、AY078417.1.应用系统进化PHYLIP(Phylogeny Inference Package,version 3.0)及序列比较软件(Bioedit)对各地方株进行系统进化及基因特点分析.

  • 乙肝散逆转肝纤维化过程中α-SMA阳性HSC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俊英;甄真;刘金星;李兵顺

    应用尾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制造大鼠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分组加用不同浓度中药乙肝散饲料喂养12周,探讨中药乙肝散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HSC的变化.

  • 慢性病毒性肝病合并CK-MB异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萍;纪冬;刘泽;李莉;朱传琳

    肝脏是机体代谢、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肝脏患病时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和激素代谢紊乱、病毒直接作用等诸多因素影响心脏.慢性病毒性肝病指由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慢性肝损害.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肝性,但研究已经证实,乙肝病毒具有泛嗜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肝外器官和组织细胞内不断检出HBV-DNA,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的肝外复制场所[1].为探讨慢性肝病时心肌酶的变化,对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慢性丙肝、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心电图进行观察.

  • 人巨细胞病毒的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黄志尚

    人疱疹病毒中有些是人类重要的病原体,这类病毒所引发的人类疾病,在临床上呈一系列症状,有些病毒宿主范围很广,另一些又比较狭窄,这是一类很古老的病毒.经科学界长期观察,发现寄生于脊椎动物宿主的各种疱疹病毒,自鱼类起与宿主一起经历了从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历经亿万年演化,在这一系列宿主体内都选择出各自特异的疱疹病毒.在人体独特的小生态环境中,在某种人体特殊类型的细胞中,也潜伏着对人特异的人疱疹病毒亚型.

  •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作者:王志亮;刘华雷;赵永刚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1].禽流感病毒在分类地位上与人的流感病毒一样,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差异可分为不同的亚型[2].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了16种H亚型(H1-H16)和9种N亚型(N1-N9)[3].禽流感病毒根据其对鸡致病性的强弱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高达100%的死亡率,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温和的呼吸道疾病,但在混合感染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严重的疾病[4].近年来H5N1和H9N2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表明家禽是禽流感人畜传播潜在的中间宿主[5,6].这也使得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开展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掌握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理,不仅在病毒学、兽医学等学科上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公共卫生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