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Bcl-2对HSV-1感染原代培养鼠皮层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佳伟;王得新;冯子敬;王瑞金;卢炎;沈静;徐雍

    目的了解Bcl-2对HSV-1感染原代培养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正常组、病毒组、山梨醇组及山梨醇加病毒组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Bcl-2变化情况.结果病毒组较正常组、山梨醇加病毒组较山梨醇组Bcl-2蛋白表达上调,且与病毒毒力有关.正常组随培养时间延长,Bcl-2蛋白表达含量降低.结论 HSV-1感染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时,Bcl-2蛋白表达上调,阻止细胞凋亡并延长细胞寿命.

  • 福建省HIV-1感染者病毒的分离

    作者:王惠榕;严延生;陈舸

    目的对HIV-1感染者进行病毒分离.方法采集福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素抗凝血10份,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共培养方法分离HIV,用P24抗原ELISA试剂盒做检测.结果分离到9株HIV-1,分离率达90%,将其中的4株感染MT4细胞,均可引起细胞融合.3株表现为一过性感染MT4细胞,属慢/低病毒,1株为持续性感染MT4细胞,已传至15代,属快/高病毒.结论成功分离到HIV-1病毒.

  • 逆转录病毒介导DNA修复蛋白在人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和抗性研究

    作者:王季石;夏学鸣;陈子兴;阮长耿

    目的增强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表型,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耐药基因的特性和在造血细胞保护性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cDNA,将其克隆于pGEM-T质粒载体并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GMT,应用脂质体Lipofect AMINE基因转移法将后者导入GP+E86和PA317病毒包装细胞,以BCNU加压筛选后的阳性克隆上清经乒乓效应后继而感染K562细胞和人造血细胞.应用PCR,Southern blot,RT-PCR,Western blot及MTT法检测人MGMT基因在细胞中的转移和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其MGMT cDNA克隆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方法成功将其导入病毒包装细胞,BCNU加压筛选和乒乓感染法使病毒效价达8.6×106 CFU/ml,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MGMT基因在K562细胞及人造血细胞中获得有效转移和表达.结论 MGMT耐药基因的成功克隆并导入骨髓造血细胞且获高效表达对开展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病毒性肝炎诊断和分型探讨

    作者:郭雁宾;刘德恭;汪俊韬;常德成;孟欣;郎振为

    目的提出慢性和重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和分型意见.方法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对895例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进行综合研究.结果①慢性肝炎临床仍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但其PTA值相应改为正常~71、70~61、60~51;A/G值改为正常、1.5~1.3、1.2~1.0;ALT、BIL、γ球蛋白值可以保持不变;白蛋白值可以从慢性肝炎临床分型的参考指标中删除.②急性重型肝炎可分为早期(水肿变性为主型)、晚期(坏死为主型);亚急性重型可分为腹水型、昏迷型和混合型.针对既无昏迷又无腹水,PTA在60%、50%左右者可添加前期型.③亚急性和慢性重型仍可同时分为早、中、晚三期.④将亚急性重型的病程期限延长至半年.⑤慢性重型肝炎可分为Ⅰ(典型慢性肝炎型)、Ⅱ(肝硬化型)、Ⅲ型(慢性肝炎或携带者基础上急性肝衰竭型).结论原1995年的方案基本可行.

  • 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HPV16-E7重组痘苗病毒诱发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韩立群;任皎;田厚文;骆卫锋;梁雨;阮力

    目的选出适合于治疗性疫苗研制的HPV16 E7突变基因.方法对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E7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所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和抗肿瘤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达突变型ME7-1(24G26G)的重组痘苗病毒VmE7-1与表达野生型E7的VwE7相同,可诱发特异性抗体和CTL的产生,明显推迟成瘤时间并且保护部分小鼠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而表达突变型ME7-2(24G26G91G)的重组痘苗病毒VmE7-2免疫小鼠后难以有效的激发细胞免疫反应,在抗肿瘤移植实验中也不具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E7突变基因ME7-1可作为候选基因用于HPV16治疗性疫苗的研制.

  • G1型轮状病毒中和抗原VP7基因变异特点

    作者:徐倏;王健伟;温乐英;石长信;张忠浩;夏绍源;何雅青;李宁;岳汉军;洪涛

    目的研究我国G1型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对1988~1998年收集自北京、沈阳、新乡、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7个城市的23份G1型轮状病毒毒株VP7 cDNA序列进行测定,并结合核酸电泳带型和G1型单抗的ELISA检测结果分析VP7基因的变异特点.结果我国G1型轮状病毒VP7变异有一定规律,主要集中在aa41、49、57、65、68、74、94、97、147、170、217、218、268、281、291,即VR3~5、VR7~8以及多肽C端的部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虽然随时间不同个别氨基酸可能发生替换,但仍同属Jpn-417支系;aa91位可能参与构成G1型VP7的抗原表位,某些位点的氨基酸变异可能与核酸带型改变有关.结论在研制疫苗时,应采用基因和抗原性具有代表性的近期毒株,同时定期监测抗原性的改变.

  • HBV抗原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商庆华;张光曙;徐传镇;陈崇兴;于建国;闫承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脑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患者脑组织进行了HBsAg、HBcAg检测,分析HBV抗原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HBV抗原患者30例(42.89%),其中HBsAg阳性24例(34.29%),HBcAg阳性18例(25.71%).抗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分布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阳性细胞呈单个、散在或灶性、小片状分布.HBV抗原的表达与血清HBV水平无关,而与肝性脑病(HE)的有无及HE患者脑组织病理损害的程度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脑组织中存在HBV感染,并可能存在复制.脑组织中HBV感染,可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E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尹彪;于敏;曾争;田庚善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例慢性肝炎患者,1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12例重型肝炎和1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LBP水平.结果慢性肝炎组患者血清LBP含量35 166.25 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 590.00 μg/L,而慢性肝炎组与重型肝炎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各组间差异显著,血清LBP含量与血浆PTA水平呈正相关(r=0.395 8,P<0.01),而与血清ALT 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64 5和0.189 4,P值均>0.05).结论血清LBP可能作为了解肝脏代偿能力指标之一.

  • 三联叠加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变异的影响

    作者:吴力克;刘宏;薛佩莲;吕志国;杜奎芳

    目的观察疗效确切的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叠加伍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复制和变异的影响.方法应用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黄芪注射液三联叠加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的抗HBV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检测HBV 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HBV DNA浓度;HBV DNA的YMDD变异率和前C区变异率.结果 A组(叠加用药组)与B组(拉米夫定单药组)比较,HBV DNA阴转率分别在第12周、36周及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在第36周、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HBe阳转率仅在第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浓度比较,治疗12周时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36周和48周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12周,A组出现前C区BCP变异;疗后24周、36周和48周,两组均出现YMDD和前C区变异.结论与拉米夫定单独用药比较,三联叠加疗法可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更显著降低血清HBV DNA浓度,并减少YMDD变异,故其抗HBV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单独用药.

  • 小柴胡汤分解剂抑制CVB3m作用及对细胞活性影响

    作者:王雪峰;刘芳;王永梅;魏克伦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XCT)分解剂在体外抗CoxB3病毒(CVB3m)及保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技术和中性红摄入法,以细胞病变及细胞活性为判定药物细胞毒性及病毒增殖的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XCT及分解1、2号抗CVB3m的作用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低于大无毒剂量浓度的XCT和分解1号、2号对细胞活性未见明显影响,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细胞生长、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治疗组,XCT及其分解1、2号对CVB3m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尤以分解1号作用明显,抑制率为107.6%;同等浓度下,预防治疗组药物抑病毒率明显高于治疗组,高可达128.1%;抑病毒吸附组也有明显抑病毒作用.结论通过比较XCT及其分解1、2号作用细胞与病毒的不同环节,提示XCT具有保护细胞减轻病毒感染功能及直接杀伤CVB3m的作用.

  • 应用随机PCR方法鉴定一株肠道病毒

    作者:杜桂鑫;潘文胜;陈万荣;王海涛

    目的从基因水平对一肠道病毒分离株进行分析鉴定.方法提取病毒RNA,以锚定随机引物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用锚定特异引物进行随机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随机扩增的病毒基因在电泳上呈典型的smear带型;11个随机克隆经GenBank检索,与肠道病毒成员具有高的同源性且同源率超过80%;11个克隆随机分布于病毒的基因组中,排定后的序列形成4个毗连序列群,共计2 261个碱基,涵盖病毒基因组的30%;部分序列与柯萨奇病毒B6型氨基酸同源率达97.3%;参照测定序列合成的引物能够特异性地扩增病毒基因.结论经序列分析证实小RNA病毒XJ90株为肠道病毒科成员.

  • 卢龙县1998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血清型调查

    作者:唐景裕;郝玉军;宁剑;赵振梅;胡海宽;高凤洁;王秀军;方肇寅;杨辉;齐锦;章菁;谢华萍;林思恩

    目的对河北省卢龙县农村人口中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病毒核酸电泳和酶免疫方法对卢龙县1998年轮状病毒腹泻发病季节采集的非菌性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酶免疫和RT-PCR方法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血清型调查.结果 120份婴幼儿腹泻样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9.2%,病毒电泳型全为长型,血清分型发现G3型为流行优势株,占61.7%,其次为G1型占36.2%,G4型占6.4%,轮状病毒腹泻病人小年龄为2月龄,大为2岁,男女之比为1∶1.47.结论卢龙县1998年轮状病毒腹泻流行规律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但流行毒株以G3型为主,与全国以G1型为主不同.

  • 山东省HCV分离株C区及NS5区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其基因分型

    作者:张文卿;于红;王笑峰;王芹;吕锐;王海青;邵济钧

    目的研究山东省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扩增山东省HCV流行株C区(432 bp)NS5区(319 bp)的两个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T载体上并自动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4株HCV C区基因片段有3株为1b基因亚型,1株为2a基因亚型,10株NS5区的基因片段分析均为1b基因亚型,并且与GenBank中多个1b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山东省HCV流行株以1b亚型为主,兼有2a亚型.同一亚型中也有较大的变异,NS5区1b亚型中基因离散率可达5%以上.

  • HIV1膜蛋白PND编码基因自然变异株的发现

    作者:王斌;傅继华;吴虹;刘传新;钱冬萌;方荣

    目的对1例来自华东地区HIV1分离株(WWBH7)的前病毒env基因C2-V3区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套式PCR扩增HIV1 env基因C2-V3区片段,将此扩增产物插入T-Vector,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使用ABI737自动DNA序列测定仪测定序列并用DNAS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DNA序列资料显示该毒株属于HIV1 B亚型衍生株.但与HIV1 B亚型的标准株如SF2株相比,该HIV1毒株的env基因V3区下游有192 bp的重复插入突变,使得该毒株的膜蛋白PND编码基因呈现双V3区的变异,该段DNA序列已登录于GenBank(AF220245).结论该分离株是1个在膜蛋白PND编码基因有大片段插入突变的HIV1变异株.

  • 肾移植受者中CMV感染的检测

    作者:范骏;钱景;何强;马伟杭;陈江华;周琳;蔡挺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在肾移植受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化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167例肾移植受者的CMV抗体、抗原和CMV DNA.结果肾移植受者的抗CMV IgG和抗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98.8%和1.8%;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平均为(3.2±3.1)/5×104WBC,阳性率为47.3%;CMV DNA的阳性率为50.9%.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CMV感染.临床上开展CMV抗体、抗原及核酸的检测对早期诊断肾移植受者术后CM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乙型肝炎表面S+前S1融合基因转化CHO-dhfr-的细胞染色体变化及致瘤性

    作者:田淑芳;阮薇琴;王秀平;张陵林;杨芙蓉;宗芳;阮力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前S1融合重组DNA(乙型肝炎重组DNA)整合到中国地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阴性突变株细胞(CHO dhfr-)染色体的变化及致瘤性.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HBsAg的表面抗原S+前S1基因的质粒经转染、克隆、加压(MTX和MSX)筛选出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S+S1融合抗原的转基因细胞株(GdSS1-18)进行染色体制片,同时将制备的细胞、细胞DNA和细胞匀浆皮下接种裸鼠观察3周.结果整合了外源乙型肝炎重组DNA的转基因细胞系(GdSS1-18)不同的传代均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畸变率为11%,56%及29%,而未整合外源乙型肝炎重组DNA的对照CHO dhfr-细胞为6%,二者的染色体众数无明显变化,均为20条.整合与未整合外源重组DNA的细胞接种裸鼠以后观察3周均无肿瘤生长.结论整合有外源乙型肝炎重组DNA的细胞株(GdSS1-18)其染色体结构畸变率高于未整合的CHO-dhfr-对照细胞,但二者的染色体众数仍为20条;不同代数GdSS1-18细胞产物接种裸鼠后未见肿瘤的生长.

  • 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表面抗原氨基酸置换的频率和特征

    作者:夏国良;贾志远;王继杰;刘洪斌;李荣成;曹惠霖;刘崇柏

    目的掌握中国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和未免疫携带者表面抗原基因变异的流行状况及特点.方法以直接测序和特异基因序列固相聚合酶链反应(SS-SPPCR)方法,分别检测97例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88例未免疫育龄妇女和95例未免疫儿童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α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置换的流行率.结果直接测序检测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氨基酸置换流行率显著高于未免疫育龄妇女和儿童携带者对照,流行率分别为30.9%(30/97),10.2%(9/88)和5.3%(5/95).145、126和133是常见的氨基酸酸置换位点.应用更为敏感的SS-SPPCR法分别检测145和126位氨基酸点突变的流行率,各组间差异不明显,其中145位氨基酸置换的流行率分别为39.2%,33.0%和32.6%.经直接测序法检测,免疫后携带者基因变异流行率高于未免疫携带者5.41倍.按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分层分析,基因型B和adw2血清亚型携带者受免疫选择后出现基因变异的风险显著较高,分别为34.55和33.39;而基因型C和adr血清亚型携带者基因变异风险较低,分别为2.73和2.45.结论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基因变异风险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有关.

  •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3年效果观察

    作者: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徐元;张国华;刘崇柏;曹惠霖;林曦敏;徐志一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的远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方法连续13年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进行隔年随访,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结果 13年间HBsAg阳性率在0.46%~0.97%之间,未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乙型肝炎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81.67%,与近期免疫效果相当.结论免疫后13年仍无需加强免疫.

  • 散发性戊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及病毒学研究

    作者:赵景民;王松山;张泰和;刘平;周光德;孙燕铃;尹铁勇

    目的研究散发性戊型肝炎(HE)肝组织病理特征、病毒分布及复制,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致肝损伤机制.方法对36例发病急性期(20例)和恢复期(16例)穿刺肝组织,及1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近期重叠HEV感染肝组织,作光、电镜组织学观察,原位杂交HEV RNA检测,Kupffer细胞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HE急性期肝组织病变有其相对特征:易见肝细胞羽毛状变性(100.0%)、毛细胆管内淤胆(75.0%)及双核、多核肝细胞(65.0%),肝细胞凋亡小体偏大且不整,Kupffer细胞增生突出等.HEV RNA分布于肝细胞胞质近核周处,急性期肝组织HEV RNA阳性率(100.0%)明显高于恢复期(12.5%,P<0.001),且阳性肝细胞及病毒拷贝数较多,恢复期肝组织趋于复常.CHB重叠HE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单纯CHB为重.结论散发性HE相对于其他病毒性肝炎有其病理学特征;HEV感染肝细胞并主要于发病急性期复制活跃;急性散发性HE恢复后转归良好;细胞免疫性肝损伤可能为HEV的主要致肝损伤机制,但不能排除存在病毒直接致肝损伤作用.

  • HCV非结构蛋白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成军;钟彦伟;施双双;刘妍;王刚;董菁;夏小兵;陈菊梅

    目的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编码基因,为HCV NS5A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抗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纯化的HCV非结构蛋白NS5A为固相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HCV 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基因核苷酸序列为789 nt,编码由2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具有典型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结构特点.基因编码产物具有HCV NS5A蛋白反应的免疫学活性和特异性.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HCV NS5A人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编码基因,并获得了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 汉坦病毒A9株全长L片段cDNA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

    作者:王晓芳;李德新;刘尊;李川;梁米芳;张全福;霍子威;宋干

    目的克隆我国分离的汉坦病毒A9株L片段全长cDNA,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段扩增汉坦病毒A9株全部L片段,用T-A克隆方法进行PCR产物克隆,测定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亚克隆将分段的L片段连接成全长cDNA克隆.结果 A9株的基因组L片段长度为6 533个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和尿嘧啶核苷酸丰富(%A+U=62.47).包含有一个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一个标准的质量为2.46×105的蛋白,含有2 151个氨基酸.A9株与76-118、C1-1和C1-2株的同源性高,达到83.8%.与TULA病毒的关系较远,其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5.8%.将推导的A9株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21种负链RNA病毒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汉坦病毒几个代表株的L片段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显示A9编码的RNA聚合酶也有6个比较保守的区域以及几个极端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结论汉坦病毒A9株L片段具有和其他汉坦病毒RNA聚合酶相似的核苷酸一级结构,通过对推导的氨基酸分析,该片段具有一些在RNA病毒聚合酶中都存在的保守区域.

  • 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孟淑芳;李秀华;尹红章;李德富

    目的以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探索从血浆或血清中检测HCV抗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我们制备的抗-HCV核心及NS3区单克隆抗体(McAbs),进行多种交叉组合模式的分析,确立实验室模式,并测定348份义务献血员血样,确定此方法的Cut offf值,并分析146份抗-HCV阳性及225份抗-HCV阴性血浆,阳性结果用套式PCR试剂盒确证.结果构建了以抗-HCV核心区单抗C39及NS3区单抗C7-6为包被抗体,以C39及NS3区C7-57为标记抗体的夹心ELISA检测模型,以C7为抗原,其检出灵敏度为5 ng/ml,其Cut off值为阴性对照均值±0.25.146份抗-HCV阳性样本中,11份为抗原反应阳性,225份抗-HCV阴性样本中,16份为抗原阳性,这些阳性样本经PCR检测后,23份为HCV RNA阳性.结论用单抗构建的HCV抗原检测方法分别从抗-HCV阳性及阴性样本中检测出HCV抗原反应阳性样本,并经PCR确证,表明直接从血浆样本中检测HCV抗原是可能的,这将对于HCV和基础研究及控制HCV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 20世纪末新出现的病毒性脑炎--尼巴病毒性脑炎

    作者:邓娟;梁国栋

    1 一种新的病毒性脑炎1998年9月马来西亚的Perak州发生病毒性脑炎的流行,许多成年人出现高热、脑炎等临床症状,病例急剧增加,截至1999年5月,共发病265例,死亡105例,死亡率达40%.由于该病发病凶险,死亡率高,且病因不清,震惊世界[1].1999年初,与马来西亚毗邻的新加坡也发现同样的脑炎病人,经医院确诊的病例为11例,死亡1例.同年3月马来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Perak 州Nipah镇的病毒性脑炎的尸解标本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颗粒为160~300 nm,符合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形态特征[2].经血清学证实该病毒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新发现的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由于分离病毒的标本来自于Nipah镇,因此取名为尼巴病毒(Nipah virus,NiV),该病毒引起的脑炎称尼巴病毒性脑炎.

  • EB病毒在人单克隆抗-D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江朝富;傅涌水;罗广平;简少文

    EB病毒(EBV)可感染灵长类B细胞,使其获得持续生长的特性,即永生性.我们利用EBV的这一特性,在体外感染一能分泌抗-D的人B淋巴细胞,建立了能分泌抗-D的人淋巴细胞株(lymphocyte cell lines,LCL),为单克隆抗-D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我国北方地区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作者:李秀玲;刘香萍;孔健;王小宁

    我们对我国北方某地区健康献血员血浆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GB virus C,HGV)HGV RNA及抗-HGV抗体进行了检测,初步探讨了我国北方地区单采浆献血员血浆中HGV感染情况.

  •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的产生

    作者:伍志坚;吴小兵;曹晖;牛东滨;王宏;侯云德

    来源于维多利亚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报告基因,由于其具有产生荧光不需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可以活体观察等特点,因此在目前的基因转移、基因治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具有安全性好、可介导外源基因长期稳定表达等特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构建表达GFP的rAAV载体(rAAV-GFP)对于应用rAAV进行基因转移和基因治疗研究非常必要,如评估rAAV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估计rAAV的转导效率、研究rAAV进入体内后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等.

  • 起病不到半年的慢性重型肝炎12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邹正升;陈菊梅;辛绍杰;邢汉前;李建宇;沈宏辉;刘艳萍

    因为病程超过半年即为慢性肝炎,但起病不到半年的重型病毒性肝炎,判断为急性还是慢性,有一定的困难.由于两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有较大的差别,有必要将他们加以区别.基于以上考虑,特将302医院1997年至1999年收治的起病不到半年的,后诊断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12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供临床医师参考.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严重心动过缓的治疗初探

    作者:陈华忠;陈丽娟;张剑波;王赓歌

    我们主要探讨了HFRS并发严重心动过缓和治疗经验.1 临床资料 1994~1998年收治HFRS并发严重心动过缓53例,全部患者均按1997年全国HFRS学术会议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和分期,且经HFRS病毒lgM检测证实.心电图检测窦性心律、心率小于40次/min诊断为严重心动过缓[2].其中男45例,女8例;年龄23~69岁,平均40岁;否认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经X线胸片、心脏B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临床分型:轻型25例,中型16例,重例10例,危重型2例.发生于少尿期5例,移行期10例,多尿期38例.3例有阿-斯综合征发生,40例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10例无明显自觉症状.血电解质测定血钠、钾、氯、钙等离子正常,肾功能正常者28例,有肾功能异常者25例.53例作阿托品激发试验或食道调搏测定.2 治疗方法 1例老年患者有阿-斯综合征发作、食道调搏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给予紧急安装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器,5 d后心率恢复正常.另2例阿-斯综合征发作及部分自觉症状明显患者给予阿托品3 mg/d和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滴注,维持心率60~80次/min,治疗4 d,改用阿托品片口服维持心率60~80次/min,3~7 d后减量至停药,所有患者同时给予病毒唑、平衡液等冶疗.

  •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154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晓岳;周加新

    本院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4月收治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154例,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以年龄60岁以上患者为老年组,154例患者中男性105例,女性49例,高年龄84岁,平均年龄65.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42岁;120例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诊断与分型参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老年组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3例,急性黄疸型115例,淤胆型肝炎30例,重症肝炎6例;对照组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7例,急性黄疸型109例,淤胆型肝炎2例,重症肝炎2例.老年组中HBV重叠感染24例,肝炎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病4例.对照组有HBV重叠12例,HAV重叠6例,酒精性肝病1例,肝炎肝硬化1例.2 临床表现老年组有发热69例,乏力146例,纳差137例,腹胀124例,厌油37例,恶心68例,呕吐41例,腹泻32例,皮肤瘙痒56例,肝肿大72例,脾肿大54例.对照组发热89例,乏力104例,纳差110例,腹胀83例,厌油52例,恶心82例,呕吐48例,腹泻12例,皮肤瘙痒6例,肝肿大83例,脾肿大65例.

  • 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5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莉;段学章;金波;夏杰

    1998年7月~1999年11月,我们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39例,慢性黄疸型肝炎30例,肝炎肝硬化46例,均为住院治疗的患者.男85例,女30例;年龄20~78岁(40.9±11.4)岁.诊断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病例随机分为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和茵栀黄注射液,两组病例情况相近,有可比性(t检验,P均>0.05).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与 《中华理疗杂志》合刊并重新确定承办单位的通报

    作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