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重组卡介苗对EB病毒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薛庆节;李运清;杨春青;杨媛媛;陈廷;李士根

    目的 研究重组卡介苗(Recombinant BCG, rBCG)对EB病毒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EB病毒阳性肿瘤(GT39)荷瘤小鼠(C57BL/6)模型,对小鼠存活情况、肿瘤重量、成瘤时间进行分析,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增殖情况,HE染色法对小鼠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检测rBCG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rBCG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BCG组肿瘤生长明显缓慢,成瘤时间延迟,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rBCG在小鼠体内对EB病毒阳性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 原发性肝癌合并HBV感染者的HBV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董绍斌;王富珍;张爽;张国民;王锋;孟庆玲;沈立萍;毕胜利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HBV基因特征状况及其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HCC合并HBV感染者作为肝癌组,以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的HBV感染指标,提取H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并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扩增HBV基因序列,测序后利用MEGA6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BioEdit软件分析样本序列的突变情况. 结果 肝癌组中86例样本和对照组中39例样本成功扩增到目的基因序列HBV S区和基底核心区(Basal core promoter,BCP)/Precore区.肝癌组的PreS缺失突变率、A1762T突变率、A1762T/G1764A双突变率分别为39.53%、74.42%和72.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51%、53.85%和53.85%;≥50岁年龄组的A1762T、A1762T/G1764A的突变率显著高于<50岁年龄组;基因型C的A1762T、G1764A、A1762T/G1764A的突变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而基因型B的G1896A突变率显著高于基因型C;年龄≥50岁、基因型C、G1896A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0岁患肝癌危险性是年龄<50岁的9.349倍,基因型C患肝癌危险性是基因型B的28.875倍.G1896A患肝癌危险性是非突变者的7.648倍.结论 高年龄组和感染基因型C的人群发生A1762T、A1762T/G1764A的可能性更高,年龄≥50岁、基因型C、G1896A是肝癌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 重庆市2011-2016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NA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陈爽;叶盛;凌华;喻臻;唐云

    目的 研究重庆市2011-2016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按分离时间及地点的不同选取4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RT-PCR扩增病毒N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基于NA基因的进化树显示,2011-2016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关系均较近.43株病毒之间的NA基因同源性较高,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8.9%.研究中大部分甲型H1N1病毒NA蛋白上都具有疫苗株NA蛋白具有的8个糖基化位点,但也有部分毒株增加42位(NQS)的糖基化位点,或者丢失386位的糖基化位点.结论 甲型H1N1病毒的NA序列变异情况逐年增加,但总体上来说,重庆地区大部分甲型H1N1病毒仍对达菲敏感;同时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 甘肃省2013-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陈建华;武海卓;张勇;于德山;成瑶;孟蕾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甘肃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集的临床标本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病毒分离采用RD和HEp-2两种细胞系,获得的毒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全长VP1编码区,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 934例,其中重症病例81例, 死亡2例.全省14个市州均有发病,兰州市发病数高为7 053例,占全省病例的23.56%,发病集中在 5-7月份,占全年病例的61.69%,男女性别比为1.5∶1,5 岁以下儿童发病占83.02%.对5 251例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 972例(阳性率56.60%);81例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55例(阳性率67.90%);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分离到的341株病毒中,133株EV71的VP1基因分型均为C4a;134株CVA16中6株属于B1a,128株属于B1b.结论 2013-2015年甘肃省手足口病为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病原构成中EV71和CVA16的比例较2013年前下降,非CVA16 和EV71的肠道病毒比例增加,发病率呈现波浪形变化.

  • 2011-2015年安阳地区手足口病相关柯萨奇病毒A6 VP1基因特征

    作者:李洋;包红红;张相萍;翟明强;包小兵;黄学勇;李懿

    目的 对2011-2015年安阳地区手足口病(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6(CVA6)VP1基因进行研究,以了解本地区CV-A6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临床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型别鉴定.设计引物对CV-A6阳性标本的VP1区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对近年流行的CVA6中国毒株的VP1基因进行进化选择压力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安阳地区检出CV-A6阳性标本365份,占总肠道病毒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9.5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抽样调查的22条安阳地区CVA6 VP1序列中,有5条属于D1基因亚型,另外17条属于D2基因亚型.进化选择压力分析显示,D1、D2基因亚型中国株VP1基因承受的进化选择压力(ω值)分别为0.031和0.075;在D1、D2基因亚型中国株VP1基因上分别发现正选择氨基酸位点1处和4处.结论 2011-2015年安阳地区先后流行有D1、D2两种基因亚型的CVA6毒株.D2基因亚型对D1基因亚型的替代以及D2基因亚型的持续传播是造成安阳地区2013-2015年CV-A6型手足口病疫情的主要原因.

  • 昆明市2014-2015年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张顺先;艾琳;周晓农;杨景晖

    目的 分析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云南省昆明市全年龄组腹泻人群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为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防控及暴发病例的调查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 采集云南省4个监测哨点医院全年龄组腹泻人群的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的粪便319份.提取样本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A组轮状病毒阳性,对于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半巢式多重RT-PCR法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 1 121份腹泻样本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244份,总阳性率21.8%.G基因分型:G9(66.4%,n=156)是主要的基因型,其次是G3(18.7%,n=44)、G1(8.9%,n=21)和G8(1.7%,n=4),P基因分型:P[8](92.8%,n=218)是主要的基因型,其次是P[4](4.7%,n=11).在G/P基因型方面,G9P[8](57.0%,n=134)是主要基因型,其次是G3P[8](18.3%,n=43)和G1P[8](8.9%,n=21).轮状病毒流行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x2=46.3,P<0.001),流行高峰为冬季(31.2%);G9P[8](x2=27.3,P<0.001)、G3P[8](x2=10.2,P<0.042)和G1P[8](x2=8.2,P<0.039)的流行也都有明显的季节趋势,也都集中在冬季.<5岁人群中,阳性率在腹泻病例中高于非腹泻病例的基因型有G9P[8](14.9%,2.9%, x2=18.1,P<0.001)和G3P[8](4.4%,0.5%, x2=5.6,P<0.018). 结论 云南省腹泻人群中存在较高的A组轮状病毒感染率,病原体可分为多种基因型别,G9P[8]为优势型别.

  • 青岛市2015年成人散发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赵丹;苏志磊;张凤;史晓燕;汪照国

    目的 了解青岛市2015年成人散发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12月间青岛市成人散发腹泻病例粪便标本409份,Real-time RT-PCR进行NoV检测,应用RT-PCR扩增NoV ORF1和ORF2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NoV检测阳性率为18.1%(74/409),其中GⅠ 10份,GⅡ 64份.53份GⅡ被成功测序,分成4个基因型,分别是GⅡ.Pe-GⅡ.4(26/53)、GⅡ.P17-GⅡ.17(19/53)、GⅡ.P12-GⅡ.3(7/53)和GⅡ.P16-GⅡ.13(1/53).GⅡ.Pe-GⅡ.4全部为GⅡ.4-Sydney-2012变异株.2015年5月至8月,GⅡ.4 只占 5.3%(1/19),GⅡ.17是主要的流行株(68.4%,13/19).而2015年9月至12月,GⅡ.17减少至10.9%(6/55),GⅡ.4成为主要的流行株,增加至45.5%(25/55).结论 NoV是成人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GⅡ.4-Sydney-2012和新变异株GⅡ.P17-GⅡ.17是2015年青岛市成人散发腹泻病例中NoV的主要流行株.

  • 2011-2015年苏州市手足口病相关病原监测

    作者:雅雪蓉;夏瑜;沈强;刘成;杭慧;董泽丰;张钧

    目的 对苏州市2010-2015年的手足口病相关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分析,为苏州市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苏州每个区为单位,每月采集至少五个轻症病例标本,重症病例均采样,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苏州市2011-2015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4 55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手足口标本2 818份(总阳性率为61.90%),相邻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09,P<0.0001).手足口病主要感染1~5岁的儿童,其中66.17%是1~3岁儿童.EV71和CVA16是苏州市2011、2012年和2014年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重症病例主要与EV71感染有关,2013年的肠道病毒其他亚型占主导地位,重症患者显著减少.结论 EV71和CVA16仍然是苏州市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但其他亚型的肠道病毒也占有一定比例,建议从肠道病毒的非EV71和CVA16中选择个别优势手足口病病原纳入手足口病监测.

  • 新生儿出生后两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不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作者:张英;易为;李明慧;张丹;张禄雪;胡玉红;刘敏;刘顺爱;华文浩;宋淑静;万钢;谢尧

    目的 观察在标准免疫预防HBIG+乙肝疫苗(0、1、6)的基础上,于出生后1个月再次注射HBIG 200 IU 1次对提高HBV母婴阻断效果的作用.方法 入组HBsAg与HBeAg阳性、HBV DNA≥1.0×106 IU/ml且妊娠期间未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新生儿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标准HBV预防免疫接种方案:200 IU HBIG+10 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实验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时再次注射200 IU HBIG.并于出生时和出生后7个月检测静脉血中HBsAg、抗HBs、HBV DNA.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血清 HBsAg和/或HBV DNA阳性定义为HBV母婴阻断失败.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280例新生儿,后期随访过程中失访14例(实验组6例,对照组8例),终完成随访266例(实验组134例,对照组132例),本研究对完成随访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母亲产前HBV DNA载量分别为7.31±0.66 log10IU/ml和7.32±0.74 log10IU/ml(t=0.11,P=0.92);实验组和对照组HBV阻断失败率分别为5.97%(8/134)和7.58%(10/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实验组新生儿的抗HBs阳性(≥10 mIU/ml)率及其水平分别为94.03%和(623.60±412.93 mIU/ml),与对照组的抗HBs阳性率(91.67%)及水平(620.38±399.10 m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 P=0.95).18例阻断失败新生儿母亲分娩前HBV DNA载量(7.58±0.62 log10IU/ml)高于248例阻断成功组(7.29±0.70 log10IU/ml)(P=0.09);阻断失败新生儿出生时静脉血HBsAg阳性百分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为100%,显著高于阻断成功新生儿HBsAg阳性率(35.89%)和HBV DNA阳性率(31.85%)(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静脉血中 HBsAg阳性为乙肝病毒母婴阻断失败的独立相关因素(OR 1.39 95%CI 1.14~1.6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新生儿静脉血HBsAg在0.05-< 1、 1-< 10、≥10 IU/ml三个水平上HBV母婴阻断失败的风险率分别为11.18(95%CI 1.23~101.88), 352.00(95%CI 15.82~7833.20)和968.00(95%CI 81.35~11519.19).结论 标准免疫预防方案基础上于产后1个月追加1次200IU免疫球蛋白并不能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 24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例临床特征和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康闽;周志轩;吴凤岐;赖建铭;朱佳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和感染情况,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9.3±3.2岁,男女比为1∶3.临床分型中以胸腹主动脉型多(54.2%),常以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发热、乏力等为首发症状.6例伴有结核感染,其中1例为肺结核.抗链O水平升高3例(8.3%),EB病毒感染2例(8.3%),细小病毒B19感染1例(4.2%).结论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起病形式复杂多样,因此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认真体检以期早期识别,以免延误治疗,预后不佳.

  • Abbott公司HAVAb2.0和HAV-IgG试剂的评价

    作者:周文亭;王锋;黄昌红;赵守军;张勇;毕胜利;曹经瑗

    目的 比较Abbott公司的两种抗甲型肝炎(甲肝)病毒(HAV)抗体检测试剂的性能,为甲肝抗体检测试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用两种试剂将倍比稀释的标准品平行检测4遍后,用logistic回归拟合标准曲线,并计算两试剂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选取120份甲肝抗体水平在不同浓度的参比血清用两种方法平行检测,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结果 HAV-IgG拟合标准曲线的R2值和ICC为0.9977和0.999,略高于HAVAb2.0试剂的0.9893和0.995(P>0.05).以HAV-IgG作为金标准,计算HAVAb2.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5%和100%,AUC为0.994. 结论 试剂HAV-IgG与HAVAb2.0差异很小,均为良好的甲肝抗体检测试剂.

  • 酒精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GP73水平差异及意义

    作者:周爱国;候俊;冯鑫;黄玉波;李伯安

    目的 明确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GP73变化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对32例ALD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了观察.血清GP73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ALD患者(93.39±66.91 ng/ml)的血清GP73水平显著高于NAFLD患者(55.38±21.00 ng/ml);NAFLD患者的血清GP73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43.91±19.02 ng/ml).以NAFLD人群为参照"健康"人群,以酒精性肝病为"患者"人群,则GP73临床诊断ALD的ROC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0.52~0.80,P=0.02).以75.65 ng/ml为诊断cut-off值,则GP73诊断ALD的特异性为85.0%,敏感性为50.0%.结论 ALD患者血清GP73水平较健康对照人群及NAFLD患者显著升高,检测血清GP73对ALD和NAFLD之间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 3种核酸提取方法及3种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的比较

    作者:吴秋华;张勇建;田真;李红东;李政;司拨云;许文波;许松涛

    目的 探讨不同核酸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随机挑选呼吸道、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各25份,采用3种方法(方法A、B、C)进行核酸提取,比较不同核酸提取方法之间的差异;随机挑选呼吸道、肠道病毒阳性核酸各25份,在3种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仪器A、B、C)上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不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之间的差异.检测结果采用定量资料的随机区组方法分析.结果 3种核酸提取方法检测结果存在差异(x2=42.9162,P<0.001),其中方法A、B,方法B、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025,P<0.001;Z=7.9,P<0.001),方法A、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7,P=0.3816>0.05).3种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x2=23.773,P<0.001),其中仪器A、B,仪器A、C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0,P<0.001;Z=6.45,P<0.001),仪器B、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P=0.4533>0.05).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的核酸提取方法,以及用不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的结果均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考虑评价检测结果.

  • 检测基孔肯雅病毒抗原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

    作者:邢骁跃;芜为;张硕;张全福;李川;梁米芳;李建东;李德新

    目的 建立基孔肯雅病毒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基孔肯雅病毒全部结构蛋白组成的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和兔,制备了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基孔肯雅病毒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优化了抗体使用浓度和ELISA反应条件,以灭活基孔肯雅病毒为阳性参考品评价了该方法的检测限和重复性.结果 利用10份模拟阳性血清、90份阴性血清、40份其他病毒感染者急性期血清初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结果显示特异性为100%,检出限约为10TCID50,板间变异系数小于10%,板内变异系数小于5%.结论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急性期血清样本中基孔肯雅病毒抗原,为基孔肯雅热的病原学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 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作者:管茜茜;赵莉;任皎;黄盼盼;王慧娟;陈迎珠;朱娜;谭文杰;阮力;田厚文

    目的 制备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猴痘病毒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原核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及与之同源的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建立抗体筛选系统;使用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A2917~49 多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通过融合、克隆和筛选等制备猴痘病毒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亚型.结果 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A29、A27及162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分子量与预期相符,带his标签的三种蛋白经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均大于90%;用纯化蛋白筛选获得8株A29蛋白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IgG3型,其余为IgG1型.结论 本研究获得8株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猴痘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奠定基础.

  • 可诱导性表达多种流感病毒HA蛋白稳定细胞系新型构建方法的研究

    作者:张艳晶;韩连连;郭丽;钟辉;王健伟

    目的 建立一条创新性的技术路线快速构建可诱导性表达多种甲型流感病毒(IAV)HA蛋白的细胞系.方法 将多种IAV的HA蛋白基因连接到含有PiggyBac转座子位点的Cumate诱导表达系统中,与PiggyBac转座酶质粒共转染HEK293A细胞系,利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并用Cumate诱导相应病毒蛋白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加入诱导剂Cumate后,获取的细胞系中绝大部分细胞均开始表达相应的病毒蛋白.结论 利用PiggyBac转座子可以高效率的构建诱导性表达IVA HA蛋白的细胞系.

  • Cyclin G1参与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作者:乔坤艳;陆伟;侯伟

    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是近年来发现的周期蛋白G家族成员之一,在功能上并不是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新研究发现Cyclin G1在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对Cyclin G1蛋白序列特征、其与microRNA的相互作用、以及在HBV、HCV复制及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这将有利于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 人巨细胞病毒IE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元元;方峰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普遍存在,根据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人群中血清学阳性率可达40%-100%不等.HCMV基因组约250kb,可编码多种蛋白质,但UL123编码的IE1和UL122编码的IE2是表达量多且重要的.IE1被认为是HCMV及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反式激活因子,也是病毒感染后先合成的蛋白,对于低MOI感染时病毒基因的表达及复制不可或缺.IE2是HCMV溶解周期的主要活化因子,对病毒复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HCMV表达丰富的蛋白,IE蛋白不仅在对抗宿主细胞的固有及特异性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病毒的潜伏及活化状态.

  • 湖南省107例HIV和HCV双重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

    作者:彭瑾瑜;贺健梅;郑军;阿旺央金;江洋;陈曦

    目的 了解湖南省107例HIV/HCV双重感染人群HC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从既往确证HIV-1抗体阳性者血浆库中筛选出HCV抗体阳性者,对保存的血浆进行核酸扩增,分析其基因型.结果 107例HIV/HCV双重感染者中,HIV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人群为主,占77.5%(83/107),25.2%(27/107)的感染者发生了HCV自发清除.不同HIV感染途径的HCV基因型分布差别较大,其中静脉吸毒和传播途径不详的非1非2型都超过70%,而输血或单采血浆以1型和2型为主,占83.3%.3组之间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湖南省107例HIV/HCV双重感染者中,静脉吸毒感染者占绝大多数,而不同HIV感染途径HCV基因型分布差异大.

  • 并联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HCV感染检出率

    作者:李乃哲;尹文娇;周文亭;黄昌红;王锋;贾志远;张勇;毕胜利

    目的 探讨提高HCV感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河北省某村487份血清样品,使用抗-HCV(ELISA法)及HCV-RNA(荧光定量PCR法)两种检测方法平行检测血清样品,比较两种试验单独使用、并联使用所得结果差异;分析样品HCV-RNA载量与其抗-HCV测量值s/n值相关性.结果 单独使用抗-HCV、HCV-RNA检测法,其检出率分别为22.1%、14.2%,均低于并联使用两种方法的检出率22.8%(x2=4.0000,P=0.0455;x2=42.0000,P<0.0001);样品HCV-RNA载量与抗-HCV测量值s/n值呈正相关,随样品中RNA载量升高,抗-HCV测量值s/n值升高(P <0.0001). 结论 并联使用抗-HCV与HCV-RNA试验可提高HCV检出率.

  • 适用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口罩的适合性影响因素

    作者:甄维;刘宓;张靖;蔡琨;张曙霞;韩卫芳;周为民;武桂珍

    目的 检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经常使用的2种防护型口罩(3M9332、3M1860)对于工作人员的适合性,确保其能够佩戴适合自己脸型的防护口罩,保障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从而降低其在操作高危病原微生物过程中感染的风险.方法 使用口罩密合度检测仪器TSI PortaCountPro+ 8038,检测工作人员佩戴3M9332、3M1860 2种型号口罩的适合性.并对适合性检测过程中的性别、年龄、口罩形状等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对人群在完成指定动作中的适合性因子(F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人参加测试,其中45人通过3M9332型口罩,通过率为72.58%,仅6人通过3M1860型口罩,通过率为9.67%.对两种不同型号的口罩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00.指定动作中深呼吸、左右转头、仰头-低头、大声说话、弯腰的P值分别为0.094、0.076、0.542、0.000、0.000.结论 口罩的型号对口罩适合性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不是影响其适合性检测的因素.并且在实验室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多余的动作,尤其是大声说话和弯腰,从而降低口罩漏气的风险.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