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吴晓芳;纪蕾;徐德顺;韩建康;沈月华;陈莉萍;查赟峰;汤仁树;姚文庭

    目的 研究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8-2010年湖州地区的感染性腹泻疫情标本共119份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并选取部分阳性扩增产物经序列测定分析诺如病毒的基因型.结果 119份感染性腹泻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50份,其中GⅠ型9份,GⅡ型35份,GⅠ和GⅡ混合感染6份.对12份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显示:5株GⅠ型诺如病毒毒株分属于GⅠ/2和GⅠ/3两种基因型;7株GⅡ型诺如病毒毒株中除1株属于新基因型GⅡb外,其余6株均属于GⅡ/4基因型.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州地区感染性腹泻疫情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且湖州地区的诺如病毒存在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存在基因型别的差异.

  • rAd5和rAAV2/1载体疫苗诱导载体特异性和外源基因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杨柳;李芸;杨玲;张凌斐;冯霞;余双庆;陈丹瑛;李泽琳;曾毅

    目的 在小鼠体内比较携带相同外源基因的rAd5和rAAV2/1载体疫苗诱导的载体特异性和外源基因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携带HIV-1 gag基因的rAd5和rAAV2/1疫苗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用Elispot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的rAd5或rAAV2/1载体特异性及HIV-1 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抗体反应.结果 rAd5-gag能够诱导较强的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显著高于针对Ad5载体的细胞免疫反应;而rAAV2/1 -gag诱导的gag特异性及AAV2/1载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都较低.rAd5-gag诱导的P24特异性和Ad5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都较高,并且二者相当;与rAd5-gag相比rAAV2/1 -gag可诱导更高水平的P24 IgG抗体,而且rAAV2/1 -gag诱导的P24 igG高于AAV2/1载体特异性IgG水平.结论 rAd5载体可诱导强的外源基因特异性细胞免疫和抗体反应,针对载体的细胞免疫反应较弱而抗体反应较强;rAAV2/1载体可诱导强的外源基因特异性抗体反应,明显高于针对载体的抗体反应,外源基因特异性和载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都很低.

  • 密码子优化提高重组腺病毒中人轮状病毒VP6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作者:佟大伟;宋敬东;王健伟;王敏

    目的 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重组腺病毒中人轮状病毒VP6基因的表达量.方法 人工合成按照人的优势密码子优化的人轮状病毒VP6基因,包装重组腺病毒后,与未优化的相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其表达量.结果 密码子优化的人轮状病毒VP6基因,与未优化的相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比较,其蛋白表达量大大提高.结论 密码子优化确实提高了重组腺病毒中人轮状病毒VP6基因的表达量,可望满足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需要.

  • 肝癌组织RUNX3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燕辉;郑瑞丹;徐成润;陈洁;伍伟平;陈碧芬;李建国;林志川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UNX3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IHC(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UNX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51例肝癌组织中RUNX3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4509±0.0963;在51例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9147 ±0.022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087,P<0.001).在51例肝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9.02%( 25/51);而在51例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2.35% (42/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706,P<0.005).RUNX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在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等病理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癌肿出血坏死、组织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UNX3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UNX3基因可能是肝癌的一种抑癌基因.

  • 我国六省市(区)部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作者:鲁健;蒋郁青;赵洪兰;江永珍;田瑞光;张勇;王笑怡;毕胜利

    目的 了解我国健康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的HCV EIA诊断试剂检测人群血清丙型肝炎病毒(丙肝,HCV)IgG抗体.结果 六省市(区)人群血清共9 538份,HCV抗体阳性数37份,总阳性率为0.39%,其中北京人群阳性率0.23%,黑龙江人群为0.74%,山东人群为0.26%,宁夏人群为0.10%,甘肃和四川人群阳性率均为0.44%.对37例HCV阳性者性别及年龄分析,男性19例占51.35%,女性18例占48.65%,<10岁年龄组1例,占2.70%,10~19岁组5例,占13.51%,20~29岁4例占10.81%,30~39岁组6例,占16.22%,40~49岁组9例,占24.32%,≥50岁有12例占32.43%.对HCV阳性者重叠其他型别肝炎病毒感染分析,单独HCV阳性2例,占5.41%,伴有HAV-IgG抗体阳性35例,占94.59%,伴有HEV-IgG抗体阳性10例,占27.03%,伴有HBsAg、HBcAb和HbeAb阳性者2例,占5.41%,该2例HAV和HEV抗体也阳性.结论 六省市(区)人群HCV感染率均在1%以下,感染者年龄以50岁以上高,决大多数HCV阳性者重叠有其他型别的肝炎病毒感染.

  • 2010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分析

    作者:尹翠萍;周航;吴慧;申辛欣;王力华;殷文武;王束玫;唐青

    目的 了解我国狂犬病持续流行相关影响因素,以其对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和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我国2010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国23个省817个县(区)报告狂犬病病例为2048例,较2009年下降7.46%.病例以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高,职业以农民(69.14%)为主,男女发病比为2.44:1.全国哨点监测共上报640例个案,致伤动物以犬(87.50%)为主,暴露方式以咬伤为主,病例的暴露后自行处理率、疫苗注射率及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仍然较差.门诊监测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除个别省外大部分监测点疫苗注射率达98%以上,但Ⅲ度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率不高.结论 2010年全国狂犬病疫情有所缓解,门诊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良好,但个案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 HLA高分辨等位基因与骨髓移植受者HCMV抗原血症研究

    作者:马亚丹;李敏环;孟雪芹;黄雅萍;胡建华;陈晓明;范骏;马伟杭

    目的 分析HLA高分辨等位基因与骨髓移植术后HCMVpp65抗原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骨髓移植术患者4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HCMVpp65,采用直接测序分型方法(PCR-SBT)检测患者HLA-A*1101、HLA-A*0201、HLA-A*2402、HLA-B*4001、HLA-DRB1*0901五个高分辨等位基因.结果 ①48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HCMV感染率100%;②HLA-A*1101、HLA-A*0201、HLA-A*2402、HLA-B* 4001等位基因阳性率在pp65抗原血症12例低感染组和36例高感染组中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HLA-A*1101为33.3% (8/24)和20.8% (15/72)、HLA-A*0201为4.2% (1/24)和13.9% (10/72)、HLA-A* 2402为12.5% (3/24)和19.4% (14/72)、HLA-B* 4001 16.7% (4/24)和12.5% (9/72);③HLA-DRB1*0901等位基因阳性率在pp65抗原血症12例低感染组和36例高感染组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48),其阳性率为4.2% (1/24)和19.4% (14/72);④HLA-DRB1*0901组患者pp65抗原血症高于HLA-A*2402组(P =0.007)和HLA-A*1101组患者(P=0.028),HLA-A*0201组患者pp65抗原血症高于HLA-A*2402组患者(P=0.02),其他高分辨等位基因组之间pp65抗原血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901等位基因可能与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发生高HCMVpp65抗原血症有关;HLA-A*2402等位基因可能与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发生低HCMVpp65抗原血症有关.

  • 雄黄纳米微粒在细胞水平上抑制腺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淼;王成祥;王惠芳;苟宝迪;朱贞;王明哲;徐红日;许文波

    目的 建立腺病毒3型( HAdV-3)感染Hep-2细胞模型,观察中药雄黄对腺病毒3型( HAdV-3)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高能球磨机研磨双蒸水水飞处理制备雄黄纳米微粒,应用砷钼蓝染色法测定雄黄纳米微粒浓度并在Nano Series粒度测定仪上测定其粒度.以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剂量(TC50).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即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进行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雄黄纳米微粒对HAdV-3感染Hep-2细胞病变所起的作用,并对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雄黄纳米微粒TC50值为0.649 μg/ml.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均可减轻HAdV-3感染Hep-2细胞的CPE程度,其抗H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 IC50)分别为0.255 μg/ml、0.142 μg/ml、0.117 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2.55、4.57和5.55,雄黄纳米微粒对HAdV-3感染Hep-2细胞CPE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雄黄纳米微粒在体外有抑制HAdV-3病毒复制和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并有一定保护Hep-2细胞预防HAdV-3病毒感染的作用.

  • 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UL131A-128mRNA转录方式的研究

    作者:任高伟;崔鑫;马艳萍;王宁;吉耀华;齐莹;阮强;孙峥嵘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ns,HCMV) UL131 A-128序列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转录方式.方法 用3'RACE技术扩增HCMV不同临床株,不同时期的UL131A,UL128,UL130的mRNAs并测序分析;利用PCR技术在HCMV临床株cDNA文库中筛选分别含有UL13IA,UL130,UL128序列的阳性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结果 成功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得到UL13IA,UL128,UL130基因的转录结构,UL131A,UL130的转录方式和文献报道一致,UL131A含有两个外显子,UL130为此区域内唯一不含内含子的基因.而UL128基因的转录本呈现了两种转录方式,一种结构包含三个外显子,长度为519 bp;而另一种结构包含三个外显子和第一内含子结构,长度为642 bp,在不同病毒株的不同时期均显示了包含第一内含子结构转录本的含量明显高于仅有外显子结构的UL128转录本的含量.UL131A-128三个基因在病毒的即刻早期,早期,晚期均存在.3'RACE得到结果与HCMV cDNA文库筛选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UL131A,UL130和UL128基因的mRNA结构的起始位点不同,但他们在3’末端拥有共同的终止位点.HCMV临床株UL 131A-128基因转录方式的复杂结构可能在HCMV感染的不同时期具有重要作用.

  • Ad5-HIVgag免疫的食蟹猴中腺病毒中和抗体与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李芸;杨柳;杨玲;陈丹瑛;冯霞;余双庆;李泽琳;曾毅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重组腺病毒疫苗Ad5-HIVgag反复肌内注射免疫食蟹猴后,食蟹猴体内产生的腺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及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初步探讨腺病毒中和抗体的产生对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3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5次.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间点用中和实验检测动物体内腺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用Elispot方法检测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结果 初次免疫后3周3个实验组动物都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腺病毒中和抗体,在初次免疫后8周达到高峰,恢复期结束时略有下降.初次免疫后5周三个实验组动物都检测到了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除初次免疫后12周反应水平有所下降,其他时间点细胞反应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各剂量组间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反复多次应用Ad5-HIVgag免疫食蟹猴后,可产生针对腺病毒的中和抗体,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增高趋势,Ad5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的产生对Ad5疫苗反复应用诱导的G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 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样颗粒的真核表达、纯化与鉴定

    作者:郭雪;刑福彬;咸庆杰;王琳;杨鹏飞;张丽萍;平芮巾;胡孔新

    目的 利用293T细胞表达、纯化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为研制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免疫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含圣路易斯脑炎病毒PrM和E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5/FRT-SJME,瞬时转染293T细胞,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通过透射电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Blot和ELISA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表达的重组蛋白形成50 nm的球型颗粒,能与抗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与部分黄病毒属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已成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了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样颗粒,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完整的颗粒形态,为进一步研制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感染的免疫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 应用痘苗病毒载体表达的重组甲肝抗原特性的研究

    作者:赵洪兰;邱丰;孟庆玲;伊瑶;田瑞光;鲁健;曹经瑗;毕胜利

    目的 探讨以痘苗病毒载体表达的甲肝病毒培养合适的细胞系和重组病毒灭活以及甲肝病毒抗原保存条件.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表达甲肝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分别接种于K4、143、HEL、Hep-2和Vero等细胞,用ELISA测定重组甲肝抗原的表达产量和不同方法灭活重组病毒后的抗原活性.结果 在K4、143和HEL细胞表达重组甲肝抗原的产量略优于Hep-2和Vero细胞,重组病毒经β-丙内酯和甲醛灭活后,甲肝抗原活性不变,制备的重组甲肝抗原稳定性好.结论 痘苗病毒表达载体可以提高甲肝抗原表达效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烨琼;卢建溪;孙海霞;舒欣;曹红;潘兴飞;徐启桓;李刚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3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隔相对正常肝组织及13例正常肝组织FAP表达情况,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差异.结果 FAP mRNA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远隔相对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正常肝组织的差异倍数值分别为5.14 ±6.69、1.58±0.96、1.63 ±0.9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1,P<0.05);FAP mRNA的差异倍数值在Ⅰ期、Ⅱ期、Ⅲ期肝癌中分别为2.89±3.35、4.15±4.69、10.09 ±9.51,在高、中、低分化肝癌中分别为1.62±1.74、3.84±3.79、11.26±1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P可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分化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文瑾;蔡少平;范振平;吉英杰;何卫平

    目的 探索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人选9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 10 mg/d)联合双环醇片(25 mg,tid);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d;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和AST、病毒学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24周末,治疗组ALT分别为( 208.44±94.22)和(34.47±12.79) U/L,对照组ALT分别为(205.73±96.48)和(44.20±21.96)U/L(组间相比,P<0.01);治疗组AST分别为(191.69±84.72)和(37.21±14.31) U/L,对照组AST分别为(189.25±86.17)和(44.20±21.96)U/L(组间相比,P<0.01).治疗2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ALT的复常率分别为76.6%和54.5%,AST的复常率分别为72.3%和50.0%(组间相比均为P<0.05);HBV DNA滴度分别下降了(3.1±1.40)lgIU/ml和(2.98±1.17) lgIU/ml(组间相比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 绍兴市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突变类型分析

    作者:桑列勇;傅立强;方放;庄培芬

    目的 了解绍兴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ELISA的方法对绍兴市中心血站8692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筛查,对HBsAg阴性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从而检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再对阳性标本进行序列分析和氨基酸突变分析,从而了解绍兴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和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探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结果 在总共869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共计H BsAg(-)8644例,在8644例HBsAg(-)标本中,有8例HBV DNA阳性,隐匿性HBV感染比例为0.92‰(8/8692),其中基因C型6例(75%),基因B型2例(25%);氨基酸突变分析显示有7株OBI病毒株在“a”表位发生特异性突变.结论 绍兴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与病毒基因突变有相关性.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赵文霞;马素平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片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180 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RVR、EVR、ETVR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SVR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中骨髓抑制及贫血发生率更高(P<0.05),流感样症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135 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个体化、小剂量利巴韦林较为安全,可获得较好的早期应答,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慢性肝炎为低,治疗过程应密切观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处理不良反应.

  • PPARγ激动剂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万春杰;董琳;林洁;陈小芳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作用.方法 以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为指标,应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不同浓度PPARγ激动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CPE及RSV感染后CPE的抑制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PARγ激动剂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和RSV感染后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的影响.结果 5~25μ mol/L15-脱氧前列腺素J2( 15 d-PGJ2)和10~50μmol/L罗格列酮干预的A549细胞未显示明显CPE,MTT比色法也显示以上浓度范围15 d-PCJ2和罗格列酮的A值明显高于RSV感染组(P<0.01),但两种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d-PGJ2和罗格列酮适浓度分别为5μmol/L和10 μmol/L.结论 PPARγ激动剂既可减轻RSV感染后A549细胞的CPE,又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具有体外抗RSV感染作用.

  • 家族聚集性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朱冰;荣义辉;刘鸿凌;张爱明;臧红;肖珑;游绍莉;辛绍杰

    目的 分析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为指导防治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解放军三○二医院住院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75例,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成家族聚集性及非家族聚集性组,对比两组临床及检验指标特点.结果 275例患者中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为93例(33.82%),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家族聚集性比例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5.98岁及43.61岁(P>0.05);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中肝硬化比例更高(73.91%vs 58.24%,P<0.05);转归稍差(62.37% vs 70.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胆红素高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值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丙氨酸转移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家族聚集性组比有家族聚集性组ALT更高,平均为407.80U/L及256.45U/L(P<0.05).结论 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与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无明显相关,但家族聚集性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肝硬化比例更高.

  • 丽水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与分析

    作者:纪勇平;赵龙友;周斌;钟美莲;庄杰;袁权

    目的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一直是困扰献血中健康血清筛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高度灵敏的Nest-PCR检测方法对献血者中的OBI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隐匿性HBV感染情况和基因分析.方法 共收集10080例献血者血浆,进行进口雅培HBsAg试剂和北京万泰抗-HBc及抗-HBs试剂平行检测,采用高灵敏度的Nest-PCR进行核酸检测和基因调取.结果 10080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雅培(超敏)HBsAg阳性108例(阳性率1.07%),抗-HBC单独阳性767例(阳性率7.67%).10080例献血者中筛查出25例血浆HBsAg检测阴性HBV DNA检测阳性的隐匿性HBV携带者.隐匿性HBV感染者的发生率为0.25%.HBV基因C型12例(48%),基因B型13例(52%),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基因B型和基因C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区别(P>0.05),序列分析显示其中5例在HBsAg“a”表位(aa124~aa147)存在突变(20%).结论 我国无偿献血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且不同地区的基因型与突变情况存在差异.

  • 手足口病患儿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变化

    作者:赵召霞;卢建华;梅志勤;潘世扬;陈丹;刘玉珍;夏文颖;戴二黑

    目的 探讨循环DNA能否作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要脏器早期损害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采集78例HFMD患儿发病3日内和恢复期静脉血,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DNA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P,hs-CRP)及血白细胞.同期采集30例健康体检儿童静脉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健康儿童血浆循环DNA水平为(6.57±4.67) ng/ml,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HFMD患儿治疗前循环DNA水平分别为(11.51±7.75)和( 20.59±10.67) ng/ml.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循环DN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 =0.021;0.000),而且重症病例显著高于普通病例(P=0.011).重症HFMD患儿治疗后循环DNA水平显著降低(P=0.033),而普通型患儿治疗后循环DNA水平无显著变化.重症HFMD患儿血糖和hs-CRP 水平在治疗前均显著高于普通病例(P=0.045,0.011),普通病例血白细胞、血糖和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HFMD患儿外周循环DNA水平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P =0.021),但与血糖、白细胞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浆循环DNA不但可以作为重症HFMD病例早期识别的指标,也可作为重症病例疗效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DNA 血浆 手足口病
  • MELD评分对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时机的意义探讨

    作者:严颖;麦丽;朱建云;张英;柯伟民

    目的 探索不同MELD评分范围的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的时机和疗效.方法 观察并比较101例三种MELD评分范围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加用恩替卡韦(博路定)抗HBV开始治疗时、恢复期或临终前的MELD评分,HBV DNA载量和死亡率.结果 MELD高评分组(≥30分)20例,用药疗程(14.6±14.1)d,治疗前后MELD评分分别(36.03 ±5.01)分和(39.86±5.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 =0.007);治疗前后HBV DNA载量分别为(4.454±1.714)和(3.979±1.947)拷贝log1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212,P=0.051),死亡率为100%(20/20).MELD中评分组(22~30分)47例,用药疗程(51.5±41.6)d,治疗前后MELD评分分别为(25.71 ±2.47)分和(26.18±13.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P=0.794);治疗前后HBV DNA载量分别为(6.084±1.795)和(3.378±2.156)拷贝log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8,P=0.000),死亡率53.19% (25/47).MELD低评分组(≤22分)34例,用药疗程(67.2±40.9)d,治疗前后MELD评分为(18.85±2.72)分和(11.68±7.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p=0.000);治疗前后HBV DNA载量分别为(5.945±1.635)和(2.725 ±1.194)拷贝log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2,P=0.000),死亡率2.94%(1/34).结论 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当MELD评分≤22分时,患者基本可存活;当MEID评分在22~30时,死亡率为53.19% (25/47);当MELD评分≥30分时,几乎错过治疗时机,终出现致死性肝衰竭,应考虑肝移植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CD25- CD127-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军;陈亚宝;徐洪涛;成建春;张立新;林梅;黄俊星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5 - CD127 -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53例慢性乙肝患者、53例HBV携带者和26例正常对照人群CD4+T细胞表面CD25 - CD127 -的表达情况,并对20例用干扰素治疗的HBV-DNA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访.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HBV携带者CD4+ CD25 -CD127 -T细胞均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Q =4.559,P<0.05;Q=6.230,P<0.05);②HBV- DNA阳性患者(n=77) CD4+ CD25 - CD127 -T细胞显著低于HBV- DNA阴性患者(n=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2.290,P=0.024);③与治疗前比,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12周后CD4+CD25- CD127 -T细胞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69,P=0.024).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 CD127 -T细胞与病毒的感染和清除相关,外源性干扰素可降低CD4+ CD25 - CD127 -T细胞.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1“饵”载体的构建及在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李越;王琦;成军;武会娟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1( HBEBP1)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以HepG2细胞来源的e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HBEBP1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双酶切pGEM-T-HBEBP1,回收目的片段并连接至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化酵母菌AH109,在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卡那霉素)上筛选阳性菌落后大量表达并提取重组蛋白,再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GBKT7-HBEBP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表达产物存在于胞内,条带清晰、大小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约33 × 103.结论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在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HBEBP1蛋白,为研究HBEBP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汉坦病毒感染的量子点标记免疫检测研究

    作者:沈雅;王洁;巴龙;姚苹苹;邓小昭;王长军;来函坪;张云;杨占秋

    目的 应用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和间接免疫法,建立一种新的汉坦病毒(HV)感染的免疫检测技术.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交联法,在水溶性量子点表面修饰protein G和羊抗人IgG.以HV抗原片为固相载体,QDs-PG-IgG复合物为标记二抗,检测待检血清中的HV特异性抗体,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量子点与羊抗人IgG的佳偶联条件:反应时间2h、pH 6.0、羊抗人IgG浓度20 μg/ml.检测体系的佳反应条件:量子点标记二抗的适工作浓度为1:200,HV感染阳性血清检测的大稀释度为1:1280.结论 成功建立了简便、快速的HV感染的量子点标记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抗荧光猝灭性强,为进一步实现HV抗体的单分子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方法学评价

    作者:郭静霞;韩军;陈霖;徐军;刘佳;赵静;刘爱霞;杨丽华;宋泳继;李伯安;毛远丽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 HpSA)检测在诊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以胃镜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328例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粪便,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计算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 幽门杆菌粪便抗原酶免疫检测法对Hp感染诊断与金标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6.9%、准确性为96.3%、阳性预期值为89.7%、阴性预期值为98.4%.结论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酶免疫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便宜、易重复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 HBsAg和HBsAb双阳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sAb确认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佳;陈霖;徐军;郭静霞;宋泳继;赵静;刘爱霞;杨丽华;李伯安;毛远丽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的HBsAb确认方法,验证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中HBsAb阳性的真实性,剔除假阳性结果,避免错误诊断.方法收集60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ECLIA)检测的HBsAg浓度在1000 COI以上的混合血清作为确认血清,将不同稀释度的确认血清与收集的HBsAb阳性混合血清中和,筛选并确定确认血清中HBsAg的佳试验浓度.收集40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血清,与确认血清中和后采用ELISA检测COI的下降率,验证HBsAg和HBsAb双阳性标本中HBsAb阳性的真实性.结果 确认血清HBsAg浓度为2000 COI时对HBsAb的中和效果好,ELISA确认法对40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标本确认结果为37例真阳性和3例假阳性,与ECLIA法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HBsAg和HBsAb双阳性血清HBsAb的确认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且成本较低.

  • 预防控制先天性梅毒发生的时机与策略

    作者:宁淑敏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congenital syphilis,CS)是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源途径感染而发生的梅毒,于新生儿期发病者为早期梅毒.要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就要从孕妇抓起.1 妊娠梅毒及先天性梅毒诊断标准1.1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1] ①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②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产、早产、死产、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儿;③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酷似病毒性脑膜炎的垂体危象一例报告

    作者:郭燕军;冯兰芳;王得新;李继梅

    患者女性,32岁,主因发热、意识障碍半日来诊.既往史:1999年产后大出血,2000年诊断腺垂功能减退体综合征,口服氢化可的松甲状腺素片10 mg/d治疗.查体:体温39.5℃,血压80/60 mmHg,神志恍惚,淡漠,高热面容,眉毛腋毛阴毛稀疏,其他内科检查大致正常.颅神经检查大致正常,视乳头无水肿,双上肢屈肌张力高,四肢肌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阴性,颈部有抵抗,颏胸距3指,克氏征阴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血糖67 mg/dl,钠133mmol/dl,其他生化检查大致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腰穿压力350 mmH2O,脑脊液细胞数0,pandy试验阴性,蛋白42 mg/dl,糖39.3 mg/dl,氯化物正常.24 h皮质醇8(am):2.04 μg/dl,(4pm):7.96 μg/dl(应用地赛米松10 mg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摄取率34.10%,T339 ng/dl,T413.30 μg/ml,FT32.02 pg/ml,FT40.25 ng/dl.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弥慢性中至高幅慢波,生理波消失.头CT示脑水肿,头颅MRI、MRA及MRV正常.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科研楼的设计理念与特色

    作者:章苏;张利民;蒋晋生;乔胜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作为国家级病毒病疾控科研单位,病毒病所科研楼建设本着以人为本,和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设计理念,确保生物实验安全.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