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HPV 基因分型在宫颈癌筛查风险分层管理中的价值

    作者:许惠惠;石卫武;徐玖飞;尚贤文;周美英;颜卫华

    目的:研究高危HPV基因分型在宫颈癌筛查风险分层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台州地区9331例妇科初诊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 TCT)检测,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这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阳性率及方法学敏感性,并结合高危HPV16、18检测在宫颈癌高风险者的风险分层管理中的应用。结果30~65岁女性中HPV总感染率21.6%[其中高危HPV(HR-HPV)感染占79.0%],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5.0%(HR-HPV感染占56.2%)。 HR-HPV检测比细胞学筛查对宫颈组织病理学异常者检出的敏感性显著上升(χ2=42.36,P<0.05)。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2+占13.5%(80/592),其中HR-HPV女性CIN2+的发生率占92.5%(74/80)、宫颈细胞学异常女性CIN2+的发生率占73.8%(59/80)。 HR-HPV阳性率随宫颈组织恶变进程的发展而显著升高(χ2=10.00,P<0.05)。结论 HR-HPV基因分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可作为细胞学结果可疑或轻度异常者的随访分流,可发现细胞学漏诊的宫颈组织病变者,从而降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2016年本刊征订启事

    作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为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学科研、医学实践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技术方法、病毒病诊断与治疗、百家争鸣、教学园地、综述、生物安全等。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兔角膜表面温度的改变与角膜损伤关系的研究

    作者:俞莹;缪晚虹;赵芳;李菲菲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兔角膜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其与角膜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HSV-1 KOS病毒株感染兔角膜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12只,对照组10只行单纯角膜上皮划开,不接种病毒。红外线测温仪检测角膜温度。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角膜上皮病变面积、角膜基质混浊程度、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并评分。结果测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兔角膜温度为31.14±1.12℃。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角膜温度皆高于对照组(P<0.01,P<0.05)。第3天、第7天、第14天角膜基质明显混浊,且第3天、第7天混浊程度与角膜表面温度具有相关性( P<0.05)。第14天角膜新生血管明显增多,与角膜表面温度具有相关性( 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表面温度增高,且与角膜混浊程度、新生血管等角膜损伤表现有相关性。

  • HPV16与18型 L1病毒样颗粒联合 JY 佐剂鼻腔免疫食蟹猴诱导黏膜免疫应答

    作者:麻粉莲;潘海;程智慧;叶华跃;郑丽舒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L1病毒样颗粒与JY佐剂联合( HPV16+18 L1 VLP+JY佐剂)鼻腔免疫食蟹猴的黏膜免疫效果。方法分别用低剂量和高剂量 HPV 16+18 L1 VLP+JY佐剂疫苗鼻腔喷雾免疫食蟹猴3次(第0、4、8周),并设PBS对照组,于第2、4、6、8、16周采集阴道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和口腔分泌物,ELISA法检测sIgA抗体浓度。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HPV 16+18 L1 VLP+JY佐剂疫苗均诱导鼻腔、口腔和阴道分泌物产生sIgA抗体,均高于对照组( 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sIgA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阴道分泌物sIgA抗体水平高于鼻腔与口腔分泌物sIgA抗体水平(P<0.01),鼻腔分泌物sIgA抗体水平与口腔分泌物sIgA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含有JY 佐剂的 HPV 16和18型 L1 VLP 鼻腔喷雾免疫食蟹猴,能够有效诱导阴道黏膜产生 sIgA 抗体,且高于口腔和鼻腔黏膜 sIgA 抗体浓度。

  • 2011-2015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作者:邓立权;栾博;赵庆龙;杨成程;范明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数据,掌握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我省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流感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14周-2015年13周吉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平均流感样病例( ILI)就诊百分比为2.01%。 ILI高的年龄组为0~4岁。13家哨点医院共分离出阳性毒株2173份,阳性分离率为8.28%。其中主要的三种病毒型别分别为:季节性A (H3N2)45.24%,甲型(H1N1)32.31%,B 型22.14%。不同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变化明显,2011-2012监测年度主要的优势毒株是B型,2012-2014两个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为H3N2和H1N1,2014-2015监测年度主要的优势毒株是H3N2。结论吉林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不同监测年份优势毒株交替出现。

  • 北京地区市售牡蛎轮状病毒污染调查

    作者:高志勇;严寒秋;刘白薇;霍达;李丹地;钱海坤;陈丽娟;王全意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市售牡蛎轮状病毒的污染状况。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市某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采集,每摊位采5只为一组,共56组280只牡蛎。用3种方法对样品前处理:直接处理法、PEG 8000沉淀法和蛋白酶K消化-PEG 8000沉淀法。然后利用荧光RT-PCR检测样品的A组轮状病毒核酸,采用半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A组轮状病毒核酸阳性进行G、P基因分型。对阳性毒株的VP7和VP4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建树方法为大似然法。结果直接处理法、PEG 8000沉淀法和蛋白酶K消化-PEG 8000沉淀法3种前处理方法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57%(2/56)、7.14%(4/56)和5.38%(3/56)。56组样品中8组A组轮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4.29%,均在秋冬季检出。轮状病毒基因型组合型为G9/P[8](2株)和G9/P[N](6株)。3株轮状病毒VP7基因和1株轮状病毒VP4基因成功测序,进化分析显示与近年来我国流行的G9/P[8]型毒株同源性高。结论北京地区秋冬季市售部分牡蛎存在轮状病毒污染,有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上海市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可检出多种型别的人腺病毒

    作者:李亚敏;刘高山;周为民;赵彦杰;李玉川;沈军;谭文杰

    目的:了解上海市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 SARI)儿童中人腺病毒( HAd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征。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集441份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 NPAs)。采用巢式PCR的方法进行人腺病毒的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分型分析及基本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人腺病毒共检出51例(11.6%,95%CI 8.6%~14.6%)阳性,以0.5~1岁之间的患儿感染率较高,分型分析发现感染者中B组所占比例高,共33例(64.7%),其中HAdV-3共17例(33.3%),HAdV-7共检出16例(31.4%);其次为C组共14例(27.5%);HAdV-D (HAdV-8)与 HAdV-E(HAdV-4)各1例;HAdV-F(HAdV-41)检出2例。结论人腺病毒在上海市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存在多种基因型且以HAdV-B中的HAdV-3、7型感染为常见。

  • 剪接因子 SF3 a3通过 PI3 K-Akt 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作者:董晓琴;李亚茹;成军;赵鸿

    目的:研究剪接因子 SF3a3( Splicing factor 3, subunit 3, SF3a3)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中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以基因2型HCV病毒株(JFH1)感染的Huh7.5.1细胞(肝癌细胞株)为研究平台,用siRNA技术沉默基因SF3表达,72 h后感染JFH124 h,用PEG-IFNα-2b(30 IU/ml)处理48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研究SF3家族成员与HCV核心蛋白、干扰素信号通路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特异性siRNA对SF3a3的沉默效果佳;沉默SF3a3后,HCV核心蛋白表达增强;同等PEG-IFNα-2b压力下,干扰素抗HCV的作用受抑制;而PI3K-Akt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SF3a3可通过下调PI3K-Akt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直接和间接促进HCV复制。

  • 不同年龄高危 HPV E6/E7 mRNA 检测在 ASC-US 分流中的应用

    作者:潘嫱微;郑小冬;沈晓露;杨杰;张月辉;沙丽晓;吕杰强

    目的:分析HR-HPV E6/E7mRNA检测在不同年龄段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对320例ASC-US患者同时检测HR-HPV E6/E7mRNA和HR-HPV DNA,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按年龄段分成<30岁组和≥30岁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岁组和≥30岁组的HR-HPV E6/E7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的HR-HP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0岁组的CINⅡ+级检出率明显低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0岁组的HR-HPV E6/E7mRNA检测CINⅡ+级的特异度分别为68.0%,显著高于HR-HPV DNA检测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0岁组的HR-HPV E6/E7mRNA检测CINⅡ+级的特异度为76.5%,高于HR-HPV DNA检测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和≥30岁组两种HPV检测方法诊断CINⅡ+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 PPV)和阴性预测值( NPV)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HR-HPV E6/E7mRNA检测比HR-HPV DNA检测更适合用于包括<30岁ASC-US女性是否需要阴道镜转诊的分流管理。

  • 人乳头状瘤病毒 L1壳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家良;陈文虎;孙爱华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宫颈上皮细胞L1壳蛋白表达对宫颈病变的进展及宫颈癌的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共259例,根据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结果不同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103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9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3例和鳞状细胞癌(SCC)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23种亚型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L1壳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PCR和L1壳蛋白表达结果均呈阴性。病例组NILM、ASC、LSIL、HSIL和SCC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23.3%、69.2%、83.3%、87.0%和100%,HPV-PCR阳性上述患者高危型 HPV ( HR-HPV )的构成比分别为79.2%、92.1%、96.7%、100%和100%。NILM、ASC、LSIL、HSIL 和 SCC 患者 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31.9%、63.8%、17.4%和0%。结论随宫颈病变的进展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升高,提示本地区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 L1壳蛋白检测阳性率随病变早期表达呈上升趋势,晚期呈明显下降,HPV L1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随访指标。

  •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 TLR7/9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作者:朱小霞;周强;程浩;韩睿;朱红明

    目的:探讨TLR7/9及其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um,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 CA患者皮损TLR7/TLR9、IRF7和IRAK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13例边缘带正常皮肤的CA患者为对照,分别比较分析23例CA皮损与其中13例CA皮损边缘正常皮肤,以及13例CA皮损与其边缘正常皮肤中TLR7/TLR9、IRF7和IRAK1表达密度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TLR9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乳头层部分单核样细胞胞浆内表达;TLR7、IRF7、IRAK1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真皮乳头层,均为胞浆表达。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真皮乳头层TLR9表达阳性细胞密度和阳性率均比边缘正常皮肤明显增高( P<0.05);TLR7、IRF7、IRAK1表达阳性细胞密度和阳性率与边缘正常皮肤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TLR9的表达水平上调,而TLR7、IRF7、IRAK1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推测:尽管尖锐湿疣皮损TLR9的表达上调,但TLR7/9下游通路未被有效激活,故而未能激活抗HPV免疫反应,进而HPV病毒清除困难,并可能与临床上尖锐湿疣的易复发或迁延不愈有关。

  • 应用 CRISPR/Cas9系统靶向切割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研究

    作者:鲁宇青;韩进超;丛旭;魏来;潘孝本

    目的:应用近年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引导的Cas9核酸酶特异性靶向切割HBV DNA基因。方法基于慢病毒载体的lentiCRISPRv2系统,我们设计了3个特异靶向HBV基因组的向导RNA序列( guide RNA, gRNA)。质粒pUC18-HBV1.2和lentiCRISPR-gRNAs共转染HepG2细胞,或lentiCRISPR-gRNAs与相关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产生相应慢病毒。用慢病毒处理整合了HBV DNA的HepG2.2.15细胞或者HepDE19细胞系;并用慢病毒处理基于C57BL/6小鼠腺相关病毒HBV复制模型。结果单靶向CRISPR/Cas9切割可以抑制30%~50%病毒蛋白产生。两个或三个靶向切割则显著提高抑制效率,可达70%~90%。以慢病毒体系处理HepG2.2.15或HepDES19细胞时, HepDES19细胞中HBeAg下降幅度约为HepG2.2.15细胞中的3倍。 HBV复制小鼠模型在CRISPR/Cas9慢病毒处理后,血清中HBsAg和HBeAg可转为阴性。结论 CRISPR/Cas9系统多位点靶向切割可高效清除细胞内基因组,相对于整合于染色体的基因组,游离于细胞核的HBV基因组对此靶向切割系统更加敏感。

  • 青海湖周边家禽相关环境标本中 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征分析

    作者:董婕;董丽波;张烨;薄洪;黄维娟;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了解我国青海湖周边家禽中分离到的高致病性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方法将青海湖周边野鸟和家禽的环境标本采集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将红细胞凝集阳性的标本通过real-time RT-PCR进行型别鉴定和亚型分析。将H5N1检测阳性的标本选取部分进行二代序列分析和抗原性分析。结果2013年1-9月间采集的家禽相关环境标本中共分离到19株高致病性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集中在1-3月。对7株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抗原性分析显示,血凝素基因进化树显示其中除A/Environment/Qinghai/XN02032/2013属于clade7.2分支病毒以外,其余6株属于clade2.3.2.1c分支。神经氨酸酶基因也显示该毒株与其他6株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抗原分析显示该毒株与所有参考血清低反应,另外6株病毒是A/Barn swallow/Hong Kong/D10-1161/2010的类似株。结论青海湖周边地区在2013年1-3月环境相关标本中检测到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clade2.3.2.1和clade7.2分支病毒。这种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多个分支共同流行的趋势提示加强这一地区野鸟和家禽相关环境病原体监测的重要性。

  • 核心抗原酶联免疫检测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伟岳;俞勇;杜蓬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CV-cAg)酶联免疫检测( ELISA)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3例抗-HCV阳性、500例ALT异常但抗-HCV阴性血清同时进行HCV-cAg ELISA和HCV RT-PCR。结果83例抗-HCV阳性血清中HCV-cAg和HCV RNA阳性分别为33例和36例,其中32例共阳性;500例ALT异常但抗-HCV阴性的血清中有3例HCV-cAg和HCV RNA同为阳性。抗-HCV阳性和阴性血清HCV-cAg和HCV RN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4.0%和100%。结论 HCV-cAg ELISA敏感性与HCV RT-PCR类似,能够有效缩短窗口期,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 人乳头瘤病毒 HPV33型 E6 E7蛋白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卢钧雄;段炼;王若伦;易俊波

    目的:表达人乳头瘤HPV33型病毒癌蛋白E6E7,并免疫小鼠制备抗体。方法从HPV33型基因组中扩增出E6 E7的基因片段,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经HIS亲核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收集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阳性血清,经ProteinA/G亲核层析柱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同时将E6 E7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 C中,转染293细胞,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用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E6、E7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这种高纯度重组E6、E7蛋白和抗体有望用于HPV33型人乳头瘤疾病的临床检测及发生机制的研究。

  • 流感 H10亚型重配病毒在不同细胞生长能力的比较

    作者:刘丽琦;周剑芳;鲁健;李梓;曾晓旭;赵翔;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评估两株流感H10亚型重配病毒在不同细胞内的生长特性,筛选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细胞。方法基于A/Jiangxi-donghu/346/2013(H10N8)病毒的表面基因,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以高产PR8病毒为骨架的RG-H10N8(6+2)和RG-H10N1(7+1)两种重配病毒,在SPF鸡胚增殖病毒后,经序列测定确认,以质粒拯救RG-PR8病毒为对照,比较病毒在MDCK和Vero细胞上的生长敏感性;以相同MOI感染MDCK细胞后,比较病毒的生长特性。结果两种流感H10重配病毒和RG-PR8病毒在MDCK细胞上均能检测到病毒滴度,但是在Vero细胞上,RG-H10N8检测不到病毒滴度, RG-H10N1和RG-PR8可以检测到病毒滴度;用相同的MOI感染MDCK细胞后,RG-PR8生长能力强于两种重配病毒,两种重配病毒间差异不大。结论两种流感H10重配病毒在MDCK细胞上生长能力较好,MDCK较Vero细胞对H10重配病毒更敏感,来源不同的NA会影响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生长敏感性。

  •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疑似病例IgM 抗体检测

    作者:陈凤仙

    目的:了解罗平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状况,为加速控制和消除全县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对2010~2015年6月麻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并对2015年九龙、大水井、板桥、老厂等四个乡镇健康人群416人份静脉血液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2010~2015年6个月共检测麻疹IgM抗体174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3.33%;≤8月龄以婴儿检出率高(检出率=68.57%);流行季节主要为春季(阳性百分比44.83%),采血时间以出疹4~7 d为宜(检出率=45.05%);尚不能认为性别与麻疹检出率有关(χ2﹦0.49,P>0.05)。2015年共调查监测罗平县健康人群416人,麻疹IgG抗体检测阳性396人,阳性率95.19%;麻疹IgG抗体保护率84.86%;GMC为1168mIU/ml;其中8~17月龄儿童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水平率和GMC均偏低;罗平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检测阳性率在性别(χ2﹦1.56,P>0.05)及地区(χ2=0.98,P>0.05)上差别尚不能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平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检测阳性率在性别及地区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8~17月龄儿童抗体水平偏低,其余年龄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

  • 模拟水样中甲肝病毒超滤浓缩和 PEG浓缩方法的比较

    作者:赵霖;周文亭;曹经瑗;毕胜利

    目的:比较模拟水样中甲肝病毒( HAV)超滤浓缩和PEG浓缩方法,为水中HAV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向模拟水样中接种已知量的HAV,分别选用Millipore和Sartorius公司的100KD和50KD孔径的微孔超滤管及终浓度为10%聚乙二醇(PEG)-1M氯化钠(NaCl)沉淀的方法对模拟水样进行浓缩,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浓缩后的病毒量,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同一孔径不同厂家的超滤管浓缩病毒无统计学差异(P=0.25,P=0.532),对浓缩后的CT值及回收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均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有统计学差异( P=0.000<0.05,P=0.000<0.05),其中50KD组浓缩病毒回收率为(94.57±16.26%),100KD组浓缩病毒回收率为(52.37±14.75%),10%PEG-1.0MNaCl沉淀病毒回收效率为(63.5±8.45%)。结论超滤和PEG沉淀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水样中HAV浓缩,超滤管浓缩病毒操作简便,耗时更短,选择合适孔径可以提高HAV病毒回收率,本实验中50KD超滤管HAV回收率高于100KD;PEG更适用处理大体积样本。

  • 新疆维吾尔族小学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作者:徐恩洁;买买提依明·吐尔逊;徐也晴;李思怡;王锋;张爽;王琛琛;毕胜利;沈立萍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南部地区398名小学生的血样和基本信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感染指标。结果新疆南疆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1.26%(5/398)、HBsAb阳性率为50.47%(201/398),男性HBsAg、HBsAb阳性率与女性无差异(P>0.05)。结论新疆南疆小学生乙肝感染率低, 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对新疆南疆地区人群的HBV流行调查分析及预防免疫工作。

  •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甲型 H1 N1流感病毒的建立

    作者:赵娜;刘金霞;孙殿兴

    目的通过应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RT-LAMP)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检测,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方法先针对甲型H1 N1流感病毒HA基因区段,设计2对RT-LAMP引物。通过检测不同病毒评估引物的特异性,通过检测倍比稀释的临床样本确定RT-LAMP的灵敏度。用羟基萘酚蓝( HNB)染料对产物进行可视化检测,同时用凝胶电泳进行结果验证。后用RT-LAMP检测临床样本,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与TaqMan PCR的一致性。结果RT-LAMP的引物特异性好,可准确地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扩增。通过对稀释模板的检测,得出RT-LAMP的灵敏度为2.5×103拷贝/ml。 RT-LAMP扩增结果可通过HNB可视化判定,与凝胶电泳的效果相当。对RT-LAMP和TaqMan PCR的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评价,可知二者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可视化检测甲型H1 N1流感病毒,具有更好的灵敏性,该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娜;范玉琛;王凯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免疫分期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10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共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7例,其中免疫耐受期40例、免疫清除期97例、低复制期26例和再活动期(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34例,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10、IL-6和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IL-10、IL-6和TNF-α的mRNA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和PBMCs中IL-10、IL-6和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IL-10蛋白及mRNA水平与血清ALT、AST和IL-6呈明显正相关( P<0.05),与TNF-α呈明显负相关( 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血浆IL-10水平和PBMCs IL-10 mRNA水平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和低复制期患者(P<0.05),再活动期患者PBMCs IL-10 mRNA水平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 P<0.05)。结论 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癌的宿主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张世田;陆伟;侯伟

    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是引发肝细胞肝癌( HCC)的重要危险因素,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宿主易感基因的检测有助于肝癌的个体化防治及改善预后。本文就HCV感染相关肝癌的宿主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远程稿件管理系统正式运行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 肠道病毒71型在树突状细胞上的主要受体

    作者:苏强;程凯;高艳萍;张晓延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小核糖核酸人肠道病毒A家族的一员,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 DCs)是人类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捕获、处理、提呈抗原,以及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EV71和DCs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机制还不是很清楚,EV71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也尚未明确。 EV71与DCs初和直接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配体与细胞受体之间的结合来完成。细胞功能受体在参与DCs识别、捕获病毒,以及促进DCs的自噬与抗原提呈,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病毒也可以利用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免疫逃逸。本文综合阐述了EV71与DCs等细胞上受体的相互作用,以期为EV71感染的研究提供参考。

  • 不同亚型α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盛(综述);宋景娇;杨东亮(审校)

    I 型干扰素( IFN)是病毒感染后宿主体内产生的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它们属于多基因家族,到目前为止,已发现7种I型IFN 即IFN-α、β、ε、κ、ω、δ、τ,具体的分型原因不清楚,推测可能是各型IFN性能不同或者各型IFN产生的时间顺序和细胞种类不同。 IFN-α因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而被广泛应用,医学上常用外源性IFN-α进行抗病毒、抗肿瘤、抗增殖等治疗,其中尤以抗病毒治疗为重要。 IFN-α包括多种亚型,文献报道各种亚型的抗病毒作用具有亚型和病毒特异性,但是其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仅就不同亚型IFN-α抗病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埃博拉病毒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张昕;荣义辉;金波;徐哲;赵敏;王福生

    目的: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在非洲暴发流行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我们对1976年以来报道该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PubMed数据库,基于共现分析技术,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手段对相关领域文献的作者、语种、期刊、国别、主题词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出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文献4749篇,2014年以来文献数量增长明显,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治、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免疫学以及相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等方面。结论既往埃博拉病毒相关文献较少,2014年西非疫情暴发以来相关研究增加迅速,在临床诊治、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