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ecv@cmaph.org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重组巴氏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人乳铁蛋白的研究

    作者:应革;吴淑华;王静;赵小东;陈建明;张晓光;侯云德

    目的在保持生物学活性的前提下,实现人乳铁蛋白基因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高密度发酵表达.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中性粒细胞,提取总RNA,RT-PCR方法获得人乳铁蛋白前体全长cDNA序列,适当改造后克隆至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 3.5 K上并转化酵母宿主KM71,双层滤膜法筛选高表达株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对发酵产物的理化及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筛选到一株人乳铁蛋白表达量较高的重组巴氏毕赤酵母p3.5-k-7并对其进行了补料分批发酵.整个发酵历时约9 d,菌浓吸光度A600值高达到260以上,重组人乳铁蛋白高表达量为115 mg/L,是摇瓶培养条件下的7.67倍.结论成功实现了人乳铁蛋白基因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高密度发酵表达,并对发酵参数的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 儿童病毒性肺炎外周血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杭敏;侯安存;卢炎;王新佳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肺炎外周血细胞凋亡的研究,探讨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方法采集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新鲜外周抗凝血,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收获细胞并用CellQuest软件分析结果,分别得到外周血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的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死亡细胞的百分数.肺炎组共28例,平均年龄(1.30±1.16)岁.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1.82±0.97)岁.计量资料以x-±s表示,肺炎组和对照组间做方差分析,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间用配对t检验.结果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活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高,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患儿急性期、恢复期比较仅淋巴细胞中活细胞、晚期凋亡细胞、死亡细胞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肺炎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细胞减少,所以适当增加细胞凋亡的药物可能缩短病程.

  • 丙型肝炎病毒全长cDNA模板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毛红霞;胡芸文;吴瑛;兰水云;袁正宏

    目的构建具有功能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全长cDNA克隆.方法应用长模板RT-PCR法扩增1份上海地区HCV感染者血清的RNA(基因型为1b),分段扩增、融合拼接成9.2kb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含有HCV基因两端非编码区序列的载体作为模板.为检测此过程是否发生对特定变异株的选择,分析4个独立克隆的HVR1序列.对原核细胞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NS3蛋白酶及解旋酶,以蛋白印迹实验确证其免疫反应性.并构建NS3/4A-SEAP表达系统检验NS3的蛋白酶活性.结果获得丙型肝炎病毒全长cDNA模板.不同克隆间HVR1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提示长模板RT-PCR所制备HCV cDNA具有HCV基因准种(quasispecies)的特性.该模板编码基因在原核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在NS3/4A-SEAP表达系统内,NS3可切割、释放其下游的SEAP,具有蛋白酶活性.结论本工作为构建全长功能性HCV cDNA模板及感染性克隆奠定了基础.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骨髓细胞结构异常的研究

    作者:梁克山;彭丽静;尹成彬;张京玲;徐从高;刘相东;杜景云;陈卫宁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对人体骨髓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光镜和电镜细胞学检查对骨髓细胞结构尤其是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设对照组.结果检测了2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骨髓细胞的病毒抗原,20例呈现阳性.发现粒细胞含HV抗原阳性细胞百分数高(76%),其他依次为单核细胞(65%),淋巴细胞(40%),巨核细胞(20%)和红细胞(3.7%).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感染病毒的骨髓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V可侵入骨髓细胞中,并对人骨髓细胞具有致病变作用.

  • 猪、羊、鸡抗-HEV抗体流行率调查

    作者:朱永红;陈焰锋;唐荣兰;吐达洪;王佑春;庄辉

    目的探讨猪、羊、鸡群中抗-HEV抗体流行率.方法从新疆、广西、广东、北京和河北收集猪、羊、鸡的血清标本498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猪抗-HEV阳性率为67.53%(104/154),其中新疆4~5个月龄猪血清抗-HEV阳性率为100.00%,广西3个龄以下仔猪抗-HEV阳性率为36.00%(9/25),6月龄以上猪阳性率为71.67%(86/120);新疆108份绵羊血清抗-HEV抗体全部阴性;236份鸡血清标本的抗-HEV阳性率仅为1.27%(3/236).广东罗定、深圳和广西柳州郊区鸡血清标本中各检测出一份抗-HEV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00%(1/25)、1.49%(1/67)、1.49%(1/67).北京郊区25份和河北52份鸡血清抗-HEV检测全部阴性.结论猪、鸡群中存在HEV感染,猪抗-HEV抗体流行率高.猪和鸡在传播人HEV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传播链和非传播链SARS患者中SARS冠状病毒抗体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作者:吴立平;梅志强;王乃昌;赵习芳;那丹宇;郑蕾;张莉媛;任泽萍;付士红;梁国栋

    目的探讨人体对SARS-CoV血清抗体反应及分布规律.方法对301例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清标本(其中传播链上的病例158例,非传播链病例143例);采用北京华大GBI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间接ELISA试剂,进行SARS-CoV IgG抗体的检测,部分病例还进行了SARS-CoV IgM的检测.结果传播链涉及15条,多涉及4代,各条链的SARS IgG抗体阳性率为85.70%~100.00%,总阳性率为94.30%(149/158).SARS病例数随代数增加而减少.但各代间IgG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5.11,P>0.05.非传播链病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59%(18/143).与传播链的阳性率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99.64,P<0.001.在发病后的0~7 d、8~14 d、15~21 d、22~30d内,SARS-CoV IgG的累计阳性率分别为16.67%、40.00%、70.00%、93.10%;然后进入平台期,并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在发病7 d内,SARS-CoV IgM的累计阳性率为16.67%,8~14 d时,已有55.17%的标本IgM抗体阳转,在21~30 d时,抗体阳性率达高峰(86.96%),以后迅速下降.结论SARS感染后,94%的感染者可产生IgG抗体.检测该抗体可以作为临床核实诊断的依据.SARS-CoV IgG抗体在7 d时可能检出,一般在4周达高峰,可维持半年以上.

  • 表达HIV-1 gag-pol△和gp 140 TM蛋白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刘颖;吴岚;周克明;张旭东;洪坤学;邵一鸣

    目的构建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gag-pol△和gp140TM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方法首先将HIV-1的gag-pol△和gp140TM基因插入穿梭载体,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E.coli BJ5183,获得重组子.转化293细胞后获得重组病毒.重组腺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结果获得两株重组腺病毒vAd-gag-pol△和vAd-gp140TM,能正确表达Gp140TM、Gag蛋白以及经剪切加工的P24蛋白,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能产生高滴度的HIV-1特异性的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IV-1结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能有效诱导HIV-1特异性抗体.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基因作为酵母双杂交体系结合域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李伯安;戚扬;舒翠利;刘岩;陈昊;李靖;高蓉;侯俊;程云

    目的以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全基因为外源片段,构建酵母双杂交体系中结合域载体,研究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排除自身激活作用及毒性作用,验证其适用性.方法根据报道序列设计、合成HBeAg全基因巢式引物,取患者血清,通过PCR方法分离HBeAg全基因片段,克隆入T载体,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克隆入酵母双杂交体系结合域载体pGBKT7,构建pGBKT7-eAg载体.再次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后转入酵母,验证毒性作用;通过Western-bolt实验证实外源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并进一步验证自身激活作用.结果由血清中分离的及2次酶切鉴定的片段大小分别为657 bp和639 bp,与预期大小一致;序列测定与报道的HBV分离株核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和100%;转人酵母后无毒性及自身激活作用;Western-blot实验出现阳性与预期大小(24.3×103)一致的条带.结论pGBKT7-eAg载体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进一步验证无自身激活及毒性作用,此载体构建成功,适用于酵母双杂交体系.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常见非典型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及意义

    作者:李明慧;李杏红;李兴旺;马烈;易为;江宇泳;董建平;李蔚丽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与常见的非典型肺炎(非典)中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定期观察北京地坛医院自2003年3~6月以临床诊断为SARS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从初发病开始共观察3周以上,分为SARS组和常见的非典型肺炎组(非典组),系统观察两组的CD3+、CD4+、CD8+计数.结果SARS组病例65例,男性26例,女性39例,均为普通型,50例使用甲基泼尼松龙(激素)治疗;非典组病例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20例使用激素治疗;两组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SARS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病程前15 d内CD3+计数均值可降低至(694±568)个/μl,CD4+计数均值可降低至(441±356)个/μl,CD8'计数均值可降低至(309±462)个/μl,在病程第15天以后逐渐回升至正常;常见的非典组患者整个病程中CD3+、CD4+、CD8+计数基本在正常范围;用激素对非典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影响不太大,用激素的SARS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规律在病程15 d前与未用激素的同组患者也基本一致,但其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时间推迟6 d左右.结论SARS患者发病早期CD3+、CD4+、CD8+计数同步降低的特点可作为与常见的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即使应用激素也不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作为SARS与常见的非典型肺炎早期鉴别诊断的依据.

  • 存放温度及时间对于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肖瑶;张桂云;裴丽健;张可;张永红;冯毅;蒋岩

    目的研究HIV/A1DS患者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数在不同条件下(时间、温度和处理过程)的变化.方法选取HIV/AIDS患者34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4℃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2、24、48、72 h)的外周血CD4+、CD8+细胞数的变化,对经过处理的外周血(处理过的血样)CD4+、CD8+细胞数的变化进行比较;对室温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2、24、48、72 h)处理过的血样CD4+、CD8+细胞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4℃时,全血放置2、24、48、72 h的CD4+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CD8+细胞数放置72 h时则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处理过的样品放置72 h CD4+细胞计数差异才有显著意义(P<0.05),而CD8+细胞数在24 h时差异就有显著意义(P<0.05).在室温时,处理过血样放置2、24、48、72 h的CD4+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CD8+细胞数在48 h则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抗凝全血在4℃放置48 h,检测CD4+、CD8+淋巴细胞数,结果是可靠的.处理过血样在室温放置24 h,检测CD4+、CD8+淋巴细胞数,结果是可靠的.24~48 h虽然CD4+淋巴细胞没有变化,但CD8+淋巴细胞却发生明显的变化,两者比例必然发生变化.

  • 含密码子优化型HIV-1 gp120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冯霞;余双庆;陈国敏;左建民;周玲;曾毅

    目的构建能表达野生型和密码子优化型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B亚型中国流行株gp120基因的非复制型腺病毒.方法按哺乳动物细胞偏好的密码子对HIV-1 B亚型中国流行株Ch gp42的gp120基因进行优化,合成优化基因.将野生型和密码子优化的gp120基因插入穿梭质粒,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E.coli BJ5183,获得重组子,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病毒.分别以两种重组腺病毒疫苗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结果获得两株重组腺病毒rad-wt.gp120和rAd-mod.gp120,能正确表达Gp120.rAd-mod.gp120比rAd-wt.gp1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能产生HⅣ-1特异性的抗体及CTL反应,rAd-mod.gp120组明显优于rAd-wt.gp120组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野生型和密码子优化的HIV-1 gp12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能诱导HIV-1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 抗生素短程治疗肝衰竭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捍卫;赵平;王慧芬;季伟;何卫平;杜宁;夏杰

    目的观察肝衰竭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方法对67例确诊为肝衰竭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进行抗生素治疗前瞻性研究,随机选用头孢三嗪2 g VD 1次/12 h×10 d或氧氟沙星0.2 VD 1次/12 h×10 d.分别于治疗后第3、7、10日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腹水常规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第3天后达治愈者:7例(10.44%),好转者57例(85%),总有效率95.52%,无效3例,腹水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显示,1例对头孢三嗪耐药;2例对氧氟沙星耐药,及时更换抗生素,然后所有有效患者再继续用药至第7天,结果显示治愈:65例(97.01%),好转:2例(2.99%),总有效率100%,好转及治愈病例再继续治疗至10天,均治愈(100%).当抗生素应用3日时,即出现1例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当抗生素使用至7日时,出现2例鹅口疮,1例肠道霉菌感染.而当抗生素用到10日时,累计出现4例次鹅口疮;2例肠道霉菌感染;1例霉肺.结论对肝衰竭合并SBP的抗生素治疗时间以7~10天为佳.

  • 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全抗体的研制

    作者:郭瑜;梁米芳;毕胜利

    目的研制人源化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IgG全抗体.方法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乙肝疫苗免疫后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抗体基因建立抗体库,用纯化的HBsAg筛选Fab抗体;再将获得的抗体轻、重链构建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Ac-κ-Fc中,转染SF9细胞表达IgG全抗体并进行纯化.免疫荧光检测抗体的表达,竞争抑制ELISA检测其与抗原的结合活性及特异性.结果获得了一株抗乙肝表面抗原的Fab抗体;在转染后的SF9培养上清中收获到了IgG抗体,竞争ELISA证实该抗体针对HBV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结论本实验得到了一株人源抗HBsAg的IgG抗体,并进行了纯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氧化损伤的研究

    作者:王凯;王兵;范晓鹏;林亚杰;水文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检测30例慢性乙肝患者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抗坏血酸)、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丙二醛浓度明显升高(P<0.05);ALT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抗坏血酸血清浓度明显升高(P<0.01);ALT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及ALT正常组比较:丙二醛血清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丙二醛浓度与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抗坏血酸浓度与ALT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4).乙肝HBV DNA与抗氧化指标间无联系(P>0.05).总抗氧化能力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乙肝患者体内有氧化-抗氧化功能障碍.慢性乙肝患者ALT升高时,体内氧化损伤程度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正常者,体内氧化损伤程度不高.氧化损伤指标与HBV DNA是肝炎患者中相对独立的检查指标.

  •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志强;张鸿飞;杨晓晋;杨斌;王福生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了解其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的94例12岁以内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儿.常规检测血T细胞亚群等、血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病毒学指标,并进行腹部B超、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有活动性肝脏病理炎症者CD4+/CD8+升高(P<0.05);女性比男性CD4+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D8+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D4+/CD8+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淋巴细胞的异常改变与HBVDNA、PTA以及脾脏大小关系不明显.而各项观察的临床、病理指标与CD3+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其相关性表现在肝脏炎症损伤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功能的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女性对HBV的T淋巴细胞反应比男性更有利于清除HBV,其预后及对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反应较好.

  • 乌鲁木齐地区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PCR-RFLP分析研究

    作者:杨学磊;加娜尔;孙荷;杜文慧

    目的通过对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结构的分析,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分别扩增28株HCMV临床分离株的3个相对保守基因:DNA聚合酶基因(pol),糖蛋白H基因(gH)和主要即刻早期蛋白基因(MIE)片段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非流行病学相关毒株限制性图谱差异较大,流行病学相关毒株如母婴配对株限制性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8对母婴配对HCMV毒株,4对限制性图谱一致,4对存在差异.结论本地HCMV分离株基因变异广泛存在.PCR-RFLP分析可揭示HCMV感染的传播方式,可用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的意义

    作者:万宝美;刘淑君;柳新军;尹燕明;李和楼;谭永星

    目的研究HBV-DNA与HBV-M、乙型肝炎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105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分析其在乙型肝炎5项指标(HBV-M)中的检出率,在乙型肝炎不同类型中的分布.结果HBV-DNA与HBV-M对比,HBsAg(+)、HBeAg(+)、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97%,HBsAg(+)、HBeAb(+)、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75%,HBsAg(+)、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60%,HBsAg(+)患者的检出率为40%,HBsAb(+)、HBeAb(+)、HBcAb(+)的(或HBsAb阳性、HBcAb阳性)病例未检测到HBV-DNA.表明HBV-DNA与HBV-M的抗原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2.2%,慢性乙型肝炎检出率为75%,肝硬化检出率为70%.血清HBV-DNA与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BV-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乙型肝炎抗原呈正相关.

  • 41例女性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10~15年后的感染状态

    作者:郭芳;高燕;王齐欣;孙德贵;季颖;丛旭;孙焱;王豪;魏来

    目的了解我国女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北省固安县1989~1993年41例女性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其中,HCV RNA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抗-HIV,抗-HCV和HBsAg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1例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40±7)岁,随访时间10~15年,HCV RNA间隔半年两次检测,自然阴转率为19.51%(8/41).30例(73%)现在有症状,以乏力为常见(77%).总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率为32%(13/41),均为轻度异常,无中度和重度.B超轻度慢性肝炎占83%(34/41),中度占17%(7/41),无重度.结论平均感染(13±1)年的女性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数肝脏炎症轻微慢性感染进程中有部分感染者出现HCV RNA自发阴转.

  • 氧化苦参碱对胆碱酯酶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生强;张玲霞;王晓峰;楼敏;张文瑾;王海滨;赵志海;蔡少平;吉英杰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胆碱酯酶(ChE)的动态变化及与同期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其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4组;A组31例(静脉注射OM),B组30例(口服OM),C组7例(肌内注射OM),D组30例(一般护肝药物,不用OM).定期检测血清ChE、ALB、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清补体1型受体(sCR1)、红细胞黏附功能(EIIAF)指标.结果A、B、C 3组在治疗中ChE明显下降,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23);同时在ChE数值及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A、B、C 3组在治疗前中后,ALB、PTA随病情而变化(P值均>0.05).4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ChE的下降并不伴随肝功能的恶化.结论OM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ChE明显下降,但反映肝脏实质功能的ALB、PTA等指标无改变,ALT、AST、TBiL好转.在OM治疗结束后,ChE迅速恢复正常.所以,ChE的下降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其机理尚待探讨.

  • HBV DNA及BCP、Pre-C突变株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构建

    作者:李兵;彭劲甫;陈立炎;王召钦;李丽雄;王敏;李江;周伯平

    目的构建HBV DNA及BCP、Pre-C突变株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该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使用了PCR、寡核苷酸芯片二项技术,包含了对nt 1 896、nt1899、nt1862、nt 1 764、nt1762五个突变热点的检测,并用DNA测序法对该基因芯片进行验证.结果该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方面结果与DNA测序法100%相符;检测突变株方面146个位点两种方法结果相符,4个位点结果不相符,P>0.05.结论该基因芯片具有便捷、高通量的特点,能同时检测多个BCP、Pre-C突变位点.结果提示该基因芯片和DNA测序法检测结果阳性率相等,特异性与DNA测序法相当,检测混合株有更大优势,可用于临床检测.

  • 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的分析

    作者:张薇薇;梁景青

    传染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依然相当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药学等均取得了迅猛发展,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 妊娠期乙型肝炎及携带HBV对围产儿的影响

    作者:吴玮;刘春华;罗维礁;管燕

    为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对围产儿的影响,测定了107例乙型肝炎孕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时体重,以76例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为对照,分析如下.

  • 乌鲁木齐地区HIV感染人群中CMV-IgM和抗HCV调查

    作者:周梅;库德热提;杜文慧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新生儿及幼小婴儿的疾病中作为病原并不少见,在成人中则很少发病,临床无任何症状,多为潜伏感染,而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中HCMV是威胁生命的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为探讨新疆HIV与CMV之间及抗HCV(丙肝抗体)的感染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将近几年收集到的抗HIV阳性血清进行CMV-IgM,抗HCV检测其结果如下.

  • 抗心磷脂抗体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金栋;王秀芹;马居风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以心磷脂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它可导致体内未明原因的动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ACA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 新书出版消息

    作者:

    关键词: 新书出版
  • 《衣原体图谱》内容简介

    作者:范明远

    关键词: 衣原体
  • 北京医学会病毒学会的回顾和展望

    作者:赵锦铭

    关键词: 北京 医学会 病毒
  • 《中华医药杂志》征稿

    作者:《中华医药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医药
  •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列

    作者:

    关键词: 医学会
  • 关于出示刊出论文获奖及获基金资助证明的通知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论文 基金资助 证明
  • 关于我刊启用新FAX并E-mail的通知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关于提高书写英文摘要质量的通知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书写 英文 摘要质量
  • 关于我刊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的通知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稿件处理
  • 北京医学病毒学分会"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学术报告会纪要

    作者:史利卿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