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중화이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922
  • 国内刊号: 11-48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301ent.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耳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仕明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作者:耿左军;张云亭;张权;李威;张敬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 加用利尿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作者:姬长友;周定蓉;何凌汉;李明栋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SD)治疗中加用利尿剂的疗效.方法治疗及随访28例SD病例.对23例综合治疗中8例无效的病例加用利尿剂、开始治疗即加用利尿剂的5例,分别观察听阈变化及治愈(含有效)天数.结果23例综合治疗无效的8例加用利尿剂后4例有效、开始即加用利尿剂的5例全部有效,平均治愈天数(9.00±4.06 d及9.60±2.87d)均短于未用利尿剂综合治疗的平均治愈天数(17.13±22.26d).结论突发性聋的病理过程中,可能有内淋巴积水的参与,在综合治疗中如无用利尿剂的禁忌症,加用利尿剂可能有助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先天性镫骨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仕明;刘清明;黄德亮;韩东一;杨伟炎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畸形镫骨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1984年4月-2002年3月先天性中耳畸形接受镫骨手术58例患者进行随访,对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51例(70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应用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远期疗效分析.语言频率(0.5、1、2 kHz)气导听力提高15dB以上为手术成功标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气导小30dB,大75dB,平均58.6±6.9dB,听力损失主要为低频为主,多呈上升曲线.半年后复诊气导小20dB,大65dB,平均21.6±13.1dB.半年、1年、2年、5年以上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1.4%(64/70)、93.5%(43/46)、93.5%(29/31)、91.8%(11/12).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镫骨钻孔活塞术(Teflon小柱)、镫骨切除术(自体或异体骨柱)、镫骨撼动术半年后成功率为92.3%(36/39)、81.3%(13/16)、80.0%(12/15).远期疗效主要影响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镫骨足板病变、手术并发症、砧镫关节畸形、患者年龄.结论镫骨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镫骨畸形有效的手术方法,其远期听力效果比较稳定.与镫骨切除术和撼动术相比较,镫骨钻孔活塞术后听力增进较好.

  • 4666例新生儿耳声发射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朱蓉;刘清明;赖碧云;周炎荣;郭幸;陈田;郑巧娥;丘新足

    目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耳聋.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出生的4666例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TEOAE)筛查,连续监测异常者,后由中耳分析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ABR)确诊.结果3次筛查不通过的46人行中耳分析和诊断型ABR测试:除1例外耳畸形未行中耳分析外,其余全部为A型曲线.ABR测试14人双耳通过(ABR<50dBSPL),16人双耳和16人单耳不通过(ABR≥50dBSPL).先天性耳聋发病率6.86‰(32/4666).结论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中耳分析和诊断型ABR测试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

  • 复发胆脂瘤的耳内镜手术

    作者:应根东;龙益兴;林开春;柳燕鸣

    目的探讨耳内镜手术在复发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复发胆脂瘤患者接受耳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重新开放的中耳乳突腔都在4周内干耳,3例同期鼓室成形者鼓膜愈合良好,3个月后听力平均提高20 dBHL(PTA).无迷路瘘、面瘫,中后颅底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经2~17个月随访,胆脂瘤无复发.结论耳内镜复发胆脂瘤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许多患者可在门诊局麻下接受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评

    作者:于萍;Stephane Roman;Jean-Michel Triglia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听力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评,探讨人工耳蜗对语后聋成人言语康复的作用.方法受试者为14名语后聋成人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耳蜗植入年龄22岁~67岁,平均46岁;耳聋时间6年-42年,平均16年.在人工耳蜗植入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进行开放性单词和短句言语感知测试.分别在三种模式下进行:只听模式(开放人工耳蜗)、听觉加视觉模式(开放人工耳蜗加唇读)及视觉模式(关闭人工耳蜗只用唇读).结果在听觉模式及听觉加视觉模式下,患者对单词和句子的正确感知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改善.术后6个月,听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38%和54%;听觉加视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70%和76%.术后24个月,听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65%和72%;听觉加视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84%和8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显著改善语后聋成人的言语感知能力,并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增加,言语感知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 耳廓软骨天然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初步研究

    作者:王彦君;孔维佳;毕胜斌

    目的探讨制备兔耳廓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新方法,制备适用于组织工程应用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方法①采用多步骤去污剂-酶处理技术抽提兔耳廓软骨细胞制备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Nature Extracellular Matrix,NECM),对NECM行HE染色、澳新蓝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VanGieson染色并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②以灰家兔NECM为支架材料和新西兰大白兔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亲水性和对细胞的吸附力,并通过四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观察NECM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通过HE染色、蛋白多糖、胶原及弹力纤维特染、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证实经过多步骤去污剂-酶法抽提软骨细胞制备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里,不含细胞及细胞器成分,仅含有不溶解的胶原、弹性蛋白和蛋白多糖,亦即NECM;体外培养实验发现,兔耳廓软骨细胞易进入脱细胞异体软骨基质结构裸露的空穴,且生长旺盛,组织学检查证实兔耳廓软骨NECM上裸露的骨陷窝已部分被软骨细胞占据.MTT Assay检测证实NECM对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本实验制备的NECM脱细胞彻底、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较完整,并具有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生长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

  • 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毛细胞损害的离体培养试验模型

    作者:侯秋来;丁大连;蒋海燕;Richard J.Salvi;尹绍文

    目的建立庆大霉素损坏小鼠耳蜗毛细胞的离体培养试验模型.方法应用耳蜗基底膜分离取材技术,耳蜗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毛细胞纤毛荧光染色技术定量观察了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新生C57小鼠全耳蜗毛细胞的损害规律.结果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程度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重,耳蜗毛细胞的损害首先发生在外毛细胞,其病变规律是从耳蜗的底回向顶回发展.结论庆大霉素对离体培养耳蜗毛细胞的损害规律与动物活体试验的损害规律基本相同.

  • 用MRI体内观测钥孔嘁血蓝素中耳免疫诱导的内淋巴积水的初步探讨

    作者:邹静;Ilmari PYYKK(o);B(o)rje BJELKE

    目的用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中耳免疫反应诱导的动物内淋巴积水.方法将9只豚鼠分为2组,中耳免疫组(4只)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5只).先用KLH加福氏完全佐剂行四肢趾蹼免疫,2周后将KLH投放至中耳进行局部免疫.另外5只豚鼠中耳放置PBS作为对照组.用gadolinium增强的磁共振成像观察内耳淋巴液的动态变化,用耳蜗电图评估听功能改变.结果在KLH中耳免疫的动物中,2只发生内淋巴积水,3只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增加,2只听力损失大于10dB.结论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KLH中耳免疫反应的耳蜗改变,内淋巴积水和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提示存在着一个"漏的迷路",将有可能为内耳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精确的依据.

  • 局部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中耳创伤修复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熊观霞;陈锡辉;史剑波;刘敏;苏振忠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中耳创伤修复的影响和组织愈合特点.方法鼓膜创伤实验组中,30只豚鼠的鼓膜创伤面积为2mm×2mm,局部分别滴注rhEGF、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将10只豚鼠的鼓膜紧张部切开,用小号中耳粘膜剥离子搔剥鼓室内侧壁粘膜,造成一个范围约为2×3mm的粘膜缺损区,中耳局部分别放置rhEGF明胶海绵粒和生理盐水明胶海绵粒.对两组豚鼠均进行预防性抗感染处理,并在不同时期用电耳镜、光镜及透射电镜对创面的愈合速度及鼓膜形态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鼓膜创伤实验组中,局部滴注rhEGF 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5±3.0)d,局部滴注生理盐水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6)d,空白对照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8±2.3)d,局部滴注rhEGF的鼓膜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快于生理盐水滴注耳及空白对照耳(P<0.001);滴注rhEGF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外层的鳞状上皮已增生覆盖创面,内层的扁平上皮增生,两层上皮间未见明显组织结构;滴注生理盐水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创面见少量鳞状上皮及肉芽疤痕组织;滴注rhEGF耳和滴注生理盐水耳的鼓室黏膜结构均正常.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rhEGF滴注耳中有5耳的鼓室粘膜的上皮增生,覆盖部分创伤区表面,创伤区内见纤维组织增生;而滴注生理盐水耳中创伤区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其表面未见上皮被覆.结论rhEGF能促进创伤鼓膜的组织恢复,对鼓室黏膜的组织形态未造成不良的影响,且中耳局部应用rhEGF后,在短期内不会引起组织钙化及疤痕增生.

  • 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作者:熊巍;邱建华;乔莉;刘顺利

    目的探讨建立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血栓组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溶栓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经颈外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解血栓;对照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BF),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值,血栓组及溶栓组AIC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血栓形态.结果血栓组、溶栓组和对照组实验后ABRⅢ波反应阈均比实验前有明显提高,正常组和手术组实验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变化.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30%,溶栓组在用UK后,CoBF恢复到诱导前大约70%.AICA切片HE染色,可见血栓组AICA有明显白色血栓形成,成分为纤维素、血小板及红细胞.溶栓组可见血栓模糊不清,形态较血栓组稀薄.结论应用FeCl3诱导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并用尿激酶溶解的方法,可以制备内耳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临床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 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牟鸿;张秋贵;孙彦

    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是一种能够帮助双耳重度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获得听觉的电子装置,是目前唯一用于人体的商品化神经假体.随着科技进步,CI在重度及极重度聋患者的听觉及言语康复方面,较助听器显示出更为突出的优越性.CI已成为国际上治疗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规方法.本文就CI的病例选择、手术、术后康复与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 听觉脑干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

    作者:李欣;周慧芳

    1椎-基底动脉系统解剖概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1]及其它们的分支通常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内听动脉也称迷路动脉,系基底动脉下段向两侧发出的分支.但内听动脉大多数发自于小脑前下动脉.该动脉发出后绕过外展神经前部,走向桥延交界沟外侧,与面神经和位听神经一齐进入内听道,并在内听道内分成以下三支:

  • 听性稳态反应

    作者:郭明丽;王秋菊;杨伟炎

    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是由周期性调幅(amplitude modulated,AM)、调频(frequency modulated,FM)或既调幅又调频的持续声或刺激速率在1-200Hz的短声或短纯音诱发的稳态脑电反应,反应的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具有稳定的关系,故又称为"调幅跟随反应"或"包络跟随反应".

  • 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韩东一

    骨导刺激用于鉴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据认为,通过骨导的震动能量完全是经由骨质到内耳.还有另外一种机制可能在起作用.将大鼠颅骨去除,置于脑组织表面的振动子仍可引出听性脑干反应(ABR).豚鼠和沙鼠也有类似的现象.通过实验消除听骨链的惯性机制和堵耳效应,并不能显著改变骨导反应.减少颅腔内的液体体积可引起骨导ABR阈值升高,而对气导ABR阈值的影响无影响.因此,经典的骨导机制须加以修正,即应包括非骨导的耳蜗兴奋通路:振动子置于颅骨上时,骨振动可能引起颅内容物(脑组织和脑脊液)的声频声压,该压力又经由流体通道传导到内耳的液体[1].

  • 用4.7特斯拉磁共振成像活体内观测豚鼠实验性内淋巴积水

    作者:邹静;Ilmari Pyykk(o);Poul Bretlau;Tomas Klason;B(o)rje Bjelke

    目的探讨用4.7特斯拉试验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否在豚鼠中检测内淋巴积水.方法20只白色或者杂色豚鼠用于该研究.5只正常豚鼠作为对照组,15只豚鼠用于制作内淋巴积水模型.9只内淋巴囊破坏组中的5只和6只内淋巴囊完整组(与乙状窦游离)动物采用gadolinium(Gd)-DTPA-BMA增强MRI检测内淋巴积水.结果由于Gd-DTPA-BMA主要进入鼓阶和前庭阶,耳蜗的三个阶可在所有动物中由MRI清晰显示.在内淋巴囊完整组,内淋巴囊手术后6天MRI即可检测到内淋巴积水,并且由组织学证实.在内淋巴囊破坏组中的1只动物,因内耳屏障的严重破坏而使Gd-DTPA-BMA快速漏入中阶,MRI可检测到该变化,其听力损失为60dB.结论用Gd-DTPA-BMA增强的高分辨MRI可检测出内淋巴积水,有可能对积水程度进行定量测试.在Gd-DTPA-BMA的帮助下,内耳屏障损伤或可能的膜破裂可以被检出.

  • 耳带状疱疹(附3例报告)

    作者:曹保刚;秦飞

    耳带状疱疹又称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颅神经炎症,典型表现为头痛、耳痛、耳部疱疹、面瘫、耳鸣、耳聋及眩晕等,有的出现咽喉疱疹.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被漏诊、误诊,重者预后较差.现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 镫骨足弓进行性萎缩和镫骨足弓鼓岬粘连

    作者:陈文文

    目的介绍二种少见镫骨病变-足弓与鼓岬粘连和足弓萎缩引起传导性耳聋及其处理的结果.方法例1,女性17岁,右耳进行性听力下降伴耳鸣2年半.手术见镫骨头在颈部与足弓脱离,足板活动,镫骨苍白.取耳道薄骨片,修成叉柱状,尖抵足板,紧贴足弓叉起砧骨长突.术后语言频率(0.5-2KHz)气骨导差闭合到10dB以内.例2男性16岁,右耳非渐进耳聋3年.手术见砧骨长突较长,镫骨与砧骨豆状突连接紧密,但镫骨过于倾斜,足弓与卵圆窗下缘的鼓岬紧贴粘连,致镫骨活动受限.分离砧镫关节,切断镫骨肌,分离粘连,将镫骨足弓向上方移位并抬高.术后气骨导差闭合.结果分别在2年和1年后随访,听力保持术后水平.结论镫足弓进行性萎缩可能是局部缺血所致退行变,镫骨弓与鼓岬粘连可能是先天解剖变异加上后天炎症肿胀引起,临床上都少见.用不切开足板的微创方法解决青少年镫骨病变较为有利.

  • 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增殖腺残体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作者:宋文;朱旭;孙玉英

    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先后对16例因腺样体残体导致的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电动切吸器切除对咽鼓管内口阻塞的腺样体残体,共治愈28耳,随访半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浅谈如何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方耀云

    人类疾病病种繁多,病因复杂,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更有误诊误治的教训.今天我们研究"误诊学",大大活跃了学术交流,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作用与价值在于指导人们敢于正视误诊现象,大胆提示其规律,总结一整套对临床教学、实践和科研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方法[1].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及其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梁健刚;黄郁林;黎志辉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是目前临床放射治疗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放射治疗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严重影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为深入了解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规律,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53例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情况以及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燕;刘颖;李轶;罗安平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或sudden deafness,SD)属耳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因不清,现有学说认为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蜗窗膜破裂,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障碍等可能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国内外有关治疗的报道较多,但由于病因不明确,治疗措施不统一,因而疗效报道各异[1].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治疗,我们将1996年1月1日-2004年12月30日在本院收治的SHL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金纳多和葛根素进行治疗并作对比观察.

  • 耳蜗主动机制研究新突破-听毛也有主动运动

    作者:苏振伦;顾瑞

    1948年,Thomas Gold提出耳蜗具有主动放大机制,即耳蜗选择性地使微弱的声音增大和清晰的功能,1983年Hallowell Davis[1]将其命名为耳蜗放大器(cochlear amplifie).耳蜗放大器的本质是什么,产生部位何在?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听生理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 耳科学发展史:一名人词典

    作者:王洪田;陈维礼;王荣光

    Scarpa于1747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在他做牧师的叔叔的教导下,初他在Bologna大学被解剖病理学家Morgagni聘为秘书.,Scarpa逐渐完成了所有的医学和外科训练,成为Morgagni得意的门生.1770年Morgagni亲自授予Scarpa医学学位.

  • 国内突发性聋临床诊治研究论文的再评价

    作者:杨仕明;郭维;杨伟炎;顾瑞

    目的复习国内近5年来有关突发性聋疗效的报道,分析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的现状,重点分析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以突发性聋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进行逐篇分析.结果共检出2000-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234篇.其中2000-2002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176篇,有关药物疗效的126篇,在关于药物疗效的文章中,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的文章26篇,占20.6%,设有对照试验的89篇,占70.6%,其中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RCT)的36篇约占28.5%.2003-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58篇,其中有关药物疗效的25篇,全部均标明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但全部234篇文章设有空白对照试验的0篇,有长期随访记录的文章0篇,做组间均衡性检验的文章0篇,记有不良反应的文章共为6篇,平均疗效低60.3%,高94.5%.结论目前国内治疗突发性聋的报道很多,但对其诊断和疗效的评估标准认识不够统一,1996年制定的标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进行标准修订,而且应该增加治疗原则的制定,有利于规范治疗,指导临床.多中心RCT研究对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要.

中华耳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