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중화이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922
  • 国内刊号: 11-48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301ent.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耳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仕明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MEOX2基因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涛;钱瑾;王冰清;王悦;章庆国

    目的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我国第二高发的颅面部出生缺陷,以往针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治疗技术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而对导致疾病发生的遗传因素研究极少.MEOX2基因是近些年来发现的同源盒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是核转录因子,能够激活或抑制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方法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手段揭示其与先天性小耳畸形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挑选MEOX2基因的标签SNP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在328例小耳畸形患者和500例对照中进行了分型.结果 发现了2个和小耳畸形显著关联(Bonferroni P<0.05)的位点,分别为rs76405124(P=0.006556,OR=0.82)和rs10224052(P=0.01619,OR=0.83).采用Impute2进行基因组填充后分析又发现rs71549953亦与小耳畸形显著(Bonferroni P<0.05)相关.结论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小耳畸形新的关联基因,还为该病的遗传病因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 年龄对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影响

    作者:冰丹;兰兰;关静;王大勇;赵立东;谢林怡;王秋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年龄对突发性耳聋预后是否具有独立影响作用,阐释是否存在明确的年龄转折点(即阈值效应)使得预后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为未来进行突发性耳聋预后研究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年龄分组依据.方法 本研究对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续入住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病房进行治疗的突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组以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年龄与预后(治疗后听阈值及治疗后听力增益)的相关性由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并进行曲线拟合以及阈值效应分析.结果 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年龄与治疗后听阈、治疗后听力增益呈现非线性相关性,两个关键的年龄转折点分别为15岁和67岁.当年龄<15岁时,年龄每增加一岁,治疗后听阈降低1.2 dB(95%置信区间:-2.2~-0.2,P=0.020),听力增益提高1.2 dB(95%置信区间:0.2~2.2,P=0.019);年龄介于15-67岁的患者,年龄与突聋患者的听力结局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的回归系数均为0(P值分别为0.448与0.418);年龄>67岁时,年龄每增加1岁,治疗后听阈升高0.5dB(95%置信区间:0.0~1.0, P=0.033),听力增益减少0.5dB(95%置信区间:-1.0~0.0,P=0.033).如不采用分段线性模型,用一条直线拟合数据,则得出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95%置信区间:0.0~0.1,P=0.128)和-0.1(95%置信区间:-0.1~0.0,P=0.118),,并未恰当反映出年龄与突聋患者听力预后的关系.结论 对小于15岁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年龄的增加是一个预后有利因素;对年长于67岁者,年龄与预后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介于15至67岁的患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 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作者:闫文亚;陈秀兰;秦兆冰

    目的 分析儿童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并治疗的42例儿童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年龄≤18岁,儿童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152例青中年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年龄19~59岁)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耳侧别、病程及既往对侧耳听力损失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儿童患者发病近期有病毒感史者占30.9%,显著高于对照组(7.2%)(χ2=17.073,P<0.01).与对照组相比,儿童组患者入院时多无伴随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9 6, P<0.01).入院时两组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分布不同(χ2=10.833, P=0.013),儿童组轻度下降者占2.4%,低于对照组(15.8%, χ2=5.270, P<0.05);极重度下降者(59.5%)高于对照组(36.2%,=7.398, P<0.05).两组患者中不同听阈曲线的例数分布有所不同(χ2=10.630, P=0.014),高频下降型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 28, P=0.015);儿童组全聋型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 P=0.006).经系统综合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4%,儿童组总有效率为66.7%低于对照组有效率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4,P=0.034).结论 儿童突发性聋发病率低,但近年在不断增高;合并病毒感染率高;听力损失程度重;治疗效果差.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儿童 疗效
  • 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曾宪海;林曾萍;王鹏;邱书奇;赵海亮

    目的 探讨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结果 5例外伤后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周围性面瘫损伤的部位:4例位于膝状神经节,手术方式为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术;1例位于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手术方式为颅中窝联合耳道入路面神经减压术.House-Brackmann分级作为术前、术后疗效的评价标准.术前Ⅴ级3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1-2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 本研究中,颞骨纵行骨折导致周围性面瘫损伤部位多见于膝状神经节,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是治疗外伤后膝状神经节损伤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 74例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曾宪海;赵鹏;王鹏;杨婷君;赵海亮;邱书奇

    目的 评估语前聋患儿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行单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蜗植入时年龄分为A组(1-6岁)和B组(7-14岁),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及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对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听觉言语能力评估.结果 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儿康复效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均逐步提高,其中A组患儿的康复效果较B组康复效果更好.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6、12个月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无明显差异.结论 国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能显著提高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能力.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呈逐步提高趋势,康复时间及耳蜗植入时年龄是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 助听后Chirp ABR阈值和行为测听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渊;许焕狮;沈毅;沈志森;史文迪

    目的 探讨助听后Chirp ABR与行为测听阈值的相关性.方法 做出同一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的Chirp ABR声场下助听听阈与行为测听听阈,分析比较其助听听阈评估结果.结果 Chirp ABR声场下助听听阈与行为测听结果比较,左耳各频率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870、0.866、0.944和0.849;右耳各频率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36、0.906、0.937和0.931,有较高的相关性;Chirp ABR阈值比行为测听阈值高9-18分贝.结论 Chirp ABR技术可以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听或行为测听结果不准确的听障儿童,获得助听听阈评估.

  • 耳后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对比研究

    作者:贾弘光;于湛;李希平;陈志婷;顾湘;黄小兵;魏永祥

    目的 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9例,耳后注射甲强龙40 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鼓室注射组39例,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2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变化、副作用及血糖浓度波动.结果 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7.95%,15.3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71.19%,两组患者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但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5>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浓度均有所提高,经调整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未出现剧烈波动.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的风险.局部疼痛及一过性眩晕,耳后注射组发生率分别为20.51%, 7.69%;鼓室注射组为58.79%,28.21%;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614, 8.791; P<0.05).结论 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联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鼓室注射,耳后注射甲强龙并发症较少.

  • 8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分析

    作者:顾红波;张燕梅;钟贞;王军;吴园丁;陈丽;刘玉和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结果 80例听神经瘤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在18~80岁,中位年龄52岁;左侧26例,右侧54例;肿瘤桥小脑角大径在0~76mm,根据Koos分级1、2、3、4级肿瘤分别有31、18、11、20例.内听道、脑桥小脑角、交界区肿瘤各31、30、19例.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渐进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分别占42.5%和23.75%;其他首发症状包括突发性听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闷、眩晕、三叉神经痛、走路不稳及面部麻木感.患者临床症状的前两位同样是听力减退及耳鸣,分别有83.57%和70%,既无耳鸣又无听力减退者仅占7.5%.根据WHO听力损失分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分别有11、9、19、3、38例,PTA≤60dB HL及PTA>60dB HL两组在肿瘤大小(P<0.01)及肿瘤位置(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听力损失以下患者18例行言语测听检查,言语识别率在≥90%、≥70%<90%、≥50%<70%、<50%各5、1、5、7例,根据AAO-HNS听力分级,A、B、C、D级各6、4、1、7例.接受随访观察、伽马刀治疗、手术治疗各有28、5、47例患者,手术组与随访观察组肿瘤Koos分级(P<0.001),听力水平(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14 VS 53±12,P=0.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接受随访观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24个月,肿瘤增大者8例,无明显变化者20例.结论 绝大多数听神经瘤患者会伴有耳部症状(听力减退、耳鸣),早期诊断有赖于耳鼻喉科医生对伴有耳部症状患者的筛查,对于小的肿瘤(<1.5cm),随访观察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窄带CE-ChirpASSR与普通ASSR在极重度听损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吕渊;鲍小欢;沈毅;沈志森;史文迪

    目的 通过比较窄带CE-Chirp ASSR、调频/调幅信号ASSR测试反应阈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听阈的差值,从而探究窄带CE-Chirp ASSR和调频/调幅信号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各个频率之间的差异,从而来讨论两种不同刺激声诱发的ASSR在听阈评估方面的可靠性.方法 对26名(40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分别进行窄带CE-Chirp ASSR测试、调频/调幅信号ASSR测试和行为测听,评价窄带CE-Chirp ASSR反应阈、调频/调幅信号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 窄带CE-Chirp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但调频/调幅信号ASSR反应阈在0.5k、1k时与行为听阈不存在相关性,但在2k、4kHz时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相对调频/调幅信号ASSR来说,窄带CE Chirp ASSR反应阈与行为测听阈的相关性较好.

  • 北京某地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群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宸箐;刘晨;丁大雄;杨风波;朱玉华;翟所强;杨仕明;于宁

    目的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特征,探讨老年性耳聋的听力进展特征,为临床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年龄将社区人群分为4组(45-59岁,60-69岁,70-79岁和80-89岁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听力学检测和助听器效果评估、耳鸣分析.结果 1)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听力曲线以高频下降型为主,45-69岁低频听阈并无显著下降,随年龄进一步增长低频亦出现下降;2)不同年龄组语言频率听阈分别为29.27±13.65,31.46±14.14,36.11±13.80和44.46±10.64,各年龄段听阈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龄组高频听阈间亦存在显著差异,且老年前期组高频听阈已出现明显下降;4)耳鸣发生率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助听器佩戴对老年性耳聋效果明显.结论 老年性耳聋以高频下降为主,随年龄增长,语言频率区听阈提高更明显,低频听力在70岁以后明显下降.

  •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徐帅;郭洁;范崇盛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2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Shin的分型方法给予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术后效果好,胆脂瘤复发率低.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可以造成广泛破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彻底清除外耳道胆脂瘤、提高听力及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 多巴胺D1受体在豚鼠耳蜗中的作用

    作者:李雪实;李兴启;韩琳;王琳;余力生

    目的 观察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对豚鼠耳蜗电位及耳声发射的影响,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豚鼠耳蜗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耳廓反射灵敏的白色红目豚鼠20只,随机分组,每组10只,以左耳行全耳蜗灌流:①灌流人工外淋巴液组;②灌流20μmol/L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组.分别在钻孔前、灌流前(0min)、灌流后(5min、15min、30min、60min、120min)通过圆窗记录:①短声(click)引出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和振幅;②4kHz短音(tone burst)引出的耳蜗微音电位(CM)振幅;③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振幅.绘制CAP及CM振幅输入/输出(I/O)函数曲线.结果 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前后,CAP阈值及振幅的变化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5min后,CAP振幅增高,与灌流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灌流时间延长,CAP振幅逐渐降低,低于灌流前水平,在刺激声强为110、50、30dB SPL时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CAP输入/输出函数曲线仍具有非线性特点.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前后,CM振幅轻度降低,CM输入/输出函数曲线非线性特点没有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对DPOAE振幅没有明显影响,灌流前后DPOAE振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多巴胺对传入神经的抑制作用,对外毛细胞无影响;这种阻断作用具有瞬时性.

  • 人工耳蜗植入的远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鲁兆毅;潘滔

    人工耳蜗植入的并发症中发生于3个月之后的称为远期并发症.本文对人工耳蜗植入的远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式进行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介绍:(1)感染相关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及相关问题、内耳炎症、脑脊液漏及脑膜炎,以及胆脂瘤等;(2)皮瓣相关并发症,包括局部肿胀等轻度并发症以及软组织感染、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3)植入装置相关并发症,包括设备故障、接收刺激器相关并发症(如移位、脱出、磁性反转,以及异物反应等),及电极相关并发症(包括移位、错位、脱出等);(4)神经及感觉相关并发症,包括面神经相关并发症(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刺激以及味觉障碍等)、前庭并发症、耳鸣以及疼痛等.人工耳蜗术后远期并发症需受到足够重视,及时进行观察及处理.

  • 鼓室给药在耳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时美娟;吕哲;张颖;路虹

    随着临床对内耳疾病认识的加深,鼓室给药以其可以避免血-迷路屏障、膜迷路药物浓度高等优势以不同的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治疗梅尼埃病、突发性聋等内耳疾病,本文将对鼓室给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国内耳鸣动物模型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王丽;张璞;杨江东;杨菲菲;曲雁

    耳鸣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目前缺乏适宜的客观指标进行评价,也给制造耳鸣动物模型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国内研究多以水杨酸类药物进行耳鸣诱导,依赖条件反射的建立来验证造模的效果,进而探讨耳鸣的机制与干预,此类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中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中耳手术填塞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吴淋蓉;黎欢;罗琳;郑周数;王凯;沈毅

    中耳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中耳腔内病灶,并且重建有效的传音结构.现已明确多种因素可影响术后效果,其中包括中耳填塞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中耳填塞材料主要作用为术后对听骨与鼓膜移植物等中耳传音结构提供支撑作用,并保持含气的中耳腔,同时能够促进术后止血.虽然中耳填塞材料已使用了70余年,但研究发现许多材料可导致中耳术腔粘连、纤维化以及成骨化等不良反应,致使听骨链固定,甚至影响术后听力.因此,目前仍缺乏一种理想的中耳填塞材料,并且中耳手术填塞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也缺乏统一标准.随着现代医学和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型填塞材料展现出良好的术后效果,并且新研究发现中耳手术中不进行中耳填塞能促进术后早期听力康复.因此,本文将就不同类型中耳填塞材料的临床应用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耳 手术 填塞材料
  • 常见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娟;刘晓雯;陈兴健;刘贝贝;郭玉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听力障碍者大约有3.6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5%.综合征性耳聋是一类复杂的遗传性耳聋,其遗传模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引起综合征性耳聋的基因突变种类繁多,且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因此了解这类疾病目前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上对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其正确诊断、遗传咨询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老年性聋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防

    作者:黄治物;杨璐

    老年性聋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引发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甚至加大了患老年痴呆病的风险.目前还未出现根治耳聋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以及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普及老年人听力筛查并对老年性聋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老年人耳聋检出率,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及干预手段,改善听力状况.

  • 儿童眩晕诊治现状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韩军良

    多种疾病可以导致儿童眩晕,并对儿童患者的学习和日常活动造成很大困扰.儿童眩晕症的研究远少于成人,一个主要原因是患儿难于准确表达自己的眩晕症状,因此儿童眩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个挑战.偏头痛有关的眩晕和良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 BPV)作为偏头痛的前驱表现,是儿童眩晕症中常见的疾病.由于人类前庭系统的发育在1岁后基本完成,这也使儿童眩晕症的临床评价成为可能.近年来,前庭症状分类和前庭疾病分类逐渐被大家接受,改变和正在改变眩晕的认识水平.本文根据目前前庭疾病的分类方法将儿童眩晕进行分类,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儿童 眩晕 诊断
  • 10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作者:庞颖;邹祺缘;陈宏;代佳秋;李佳;陈子琦;胡国华;曾继红;康厚墉

    目的 分析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例终确诊为VP或可疑VP的住院患者.其中,入院时1例初诊为前庭阵发症、9例误诊,出院时6例确诊为VP、4例为可疑VP.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诊治经过、病史与检查特征.结果 VP的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其临床特点、听力学相关检查、前庭功能以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来诊断.VP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前庭功能检查可发现前庭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伴随听力下降,ABR检查结果可提示异常,内听道MRI通常可发现血管压迫神经(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现象,抗癫痫药物治疗对大部分VP患者有较好疗效.结论 VP是一种较易误诊的疾病,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注意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等其他类型的眩晕疾病相鉴别.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前庭阵发症的诊治率.

  • 改良体位限制治疗首诊未痊愈水平半规管管石症疗效初探

    作者:王志斌;张金翠;吴子明

    目的 观察改良体位限制联合Barbecue复位法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首诊2~3次手法复位治疗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按门诊就诊卡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A组为Barbecue复位法+改良体位限制治疗组,嘱患者睡眠时双枕(头与床面有30°角)平卧和健侧卧位交替.B组为单纯Barbecue治疗组,3天及1周后门诊复查,观察2组疗效,并记录治疗后的伴随症状.结果 A组3天及1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6.97%,伴随症状分别为19例和9例;B组3天及1周的有效率分别为71.88%和93.75%,伴随症状分别为21例和11例.2组3天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1周的治疗效果及伴随症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体位限制是一种治疗首诊未痊愈HC-BPPV管石症的有效方法,收效快,疗效可靠,可作为首诊未痊愈的HC-BPPV管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的补充治疗,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可正常体位睡眠.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毕竞韬;刘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目前认为椭圆囊耳石脱落移位至半规管是其发生机制,但耳石脱落的原因尚不明确.由于耳石与骨有相似的成份及生理,近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BPPV与骨代谢的关系.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类总结,分析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在疑似梅尼埃病的确诊价值研究

    作者:肖恒;王海霞;毛竹;周枫;叶胜难;陈曦

    目的 鼓室内注射钆造影剂后,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three-dimensional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FLAIR MRI)扫描,进行外淋巴间隙MRI评分,研究临床疑似诊断梅尼埃病者内耳积水的阳性率,并探讨其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详实病史资料收集,对符合梅尼埃病疑似诊断标准的12例患者进行双侧鼓室内注射钆造影剂,24小时后进行内耳3D-FLAIR MR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D-FLAIR MRI显示内耳外淋巴间隙高信号、内淋巴间隙低信号,根据外淋巴间隙MRI评分方法及诊断标准,50%(6/12)显示积水征象,该6例患者随访均出现满足临床确诊的梅尼埃病症状.结论 疑似诊断梅尼埃病患者应动态行相关听力学检查,有条件可行内耳造影,进一步佐证.

  • 一例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与探讨

    作者:任丽丽;刘兴健;杜一;张素珍;杨仕明;吴子明

    目的 通过对一例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探讨梅尼埃病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诊治要点.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并体格检查,综合应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前庭正弦谐波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以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等检查方式,为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同时对该病例进行梅尼埃病的常规保守治疗并观察疾病转归.结果 此例患者终诊断为不典型梅尼埃病,初始症状为耳蜗型,即反复性、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无明显眩晕发作,后来病变逐渐向典型梅尼埃病转化,出现走路不稳,头昏不适,纯音测听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结果异常.按梅尼埃病保守治疗后头昏、耳鸣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梅尼埃病首发症状复杂,临床上不典型梅尼埃病着实存在,在疾病早期对其进行甄别,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减少病损.

  • 特发性BPPV成功复位前后眩晕残障指数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宇光;张艳清;刘燕;马鑫;静媛媛;王更慧;余力生

    目的 探讨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患者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手法复位的患者共4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问卷调查,并根据治疗后有无残余头晕(RD)症状分为三组:无RD组,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轻度RD组,影响日常生活的重度RD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例成功复位的BPPV患者中,成功复位后无RD患者占29.6%,轻度RD占47.7%,重度RD占22.7%;治疗后DH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疗程(7天分组)、治疗后DHI总分(DHI-T)、治疗后P分值(DHI-P)、治疗后F分值(DHI-F)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程和治疗前DHI总分及各子项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D),可能和心理因素相关,可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 人工前庭植入研究概况及进展

    作者:伊海金;杨仕明

    人工前庭植入装置作为一种前庭神经刺激器,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植入侧前庭功能,为部分难治性前庭疾病尤其是双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关于人工前庭的研究已经进展到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人工前庭植入概况及目前新进展做一文献综述.

  • 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评估半规管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岑锦添;张姝琪;袁涛;梁茵菲;曾祥丽

    目的 分析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与冷热试验在常见眩晕疾病的特征,探讨其在半规管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耳鼻喉科常见眩晕患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伴眩晕)行冷热实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分析比较其结果参数.结果 共收集82例病人资料,梅尼埃病2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0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4例、前庭性偏头痛12例、前庭神经炎11例.82例病人冷热试验与vHIT总的异常率分别为64.6%、72.0%,半规管总异常率为82.9%,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307);其中44例冷热试验与vHIT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15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9例.梅尼埃病vHIT异常率为56.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0.0%,其中12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3例.BPPV的vHIT异常率为85.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5.0%,其中11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6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vHIT异常率为78.6%,冷热试验异常率为57.1%,其中8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3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0例.前庭性偏头痛vHIT异常率为50.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6.7%,其中4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4例.前庭神经炎vHIT异常率为10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1.8%,其中9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0例.各组间vHIT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5),冷热试验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732).vHIT尚发现6例梅尼埃病及7例BPPV患者对侧半规管功能异常.结论 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能提高半规管功能受损的检出率,应联合运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冷热试验对半规管功能进行较全面的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尚可发现梅尼埃病及BPPV对侧半规管功能受损.

  •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孙素芬;司楠楠;索利敏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VM的诊断标准直到2012年才得以明确,并迅速成为眩晕诊治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综述VM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基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对该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依据.

  • 全身麻醉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志奇;杨琨;许胜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于2006年6月23日因"发现左侧乳房肿块半年"入院,行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送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改行改良乳癌根治术.术后第1天突然出现左侧耳鸣,并伴有听力下降,请耳鼻咽喉科会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任何耳鼻咽喉科相关病史.

  • 互联网听力自测APP在听力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刘宸箐;王晓东;刘晨;丁大雄;王博;杨风波;于澜;谢林怡;翟所强;杨仕明;于宁

    目的 总结移动听力自测APP软件听力宝在2016~2017年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6~2017年全年测听软件的用户信息,通过听力软件后台的整合处理,分析注册用户的使用信息,主要包括:数量的统计,用户的年龄和地理分布特点,听力损失的比例及听力损失程度分类等内容.结果 2016~2017年约450万人次完成在线听力检测.听力检测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用户主要北京、广东、山东等工业商业发达地区;在所有测试用户中,听力正常人数约占22%;听力损失人数约占78%;其中轻度听力损失占26%,中度听力损失占31%,中重度听力损失占20%,重度听力损失占22%,极重度听力损失占1%.结论 测听软件首次将移动设备软件的模式应用于听力检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新的测听模式,在未来人群听力健康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英国听力学协会前庭双温试验操作指南

    作者:孙磊;卢宇涵;杜一

    1 引 言1.1 背景20世纪40年代早期,双温试验逐渐走进临床诊所,这项检查为众人所知主要来源于Fitzgerald&Hallpike (1942)的研究成果.双温试验诱发产生的眼震早期是基于观察者对眼震反应时间的计量.后期眼震记录手段如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 ENG),能够提供评价眼震反应的慢相速度和持续时间等量化参数.如今,英国各地的诊所正在使用各种技术.

    关键词:
  • 右侧牙痛、麻木伴面颊部肿胀3月

    作者:申卫东;张秋静;王大勇;张欣欣;王秋菊;杨仕明

    [简要病史]马某某,男,55岁,汉族,辽宁省人,职业:自由职业.以"右侧牙痛、麻木伴面颊部肿胀3月"之主诉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牙齿持续隐痛,伴牙齿麻木,但无牙龈肿胀、松动及脱落等,自行口服"去痛片"治疗,症状无好转.2月份前出现左侧面部肿胀,略发红,伴有左侧面颊部麻木.1月前出现左侧鼻塞,伴左眼溢泪,当地医院经鼻腔新生物活检后诊断为"左侧鼻腔病变,考虑上皮源性恶性肿瘤",遂转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颌窦癌(右)?"收住院.查体见右侧面颊部略膨隆,皮肤略发红,鼻中隔向左偏曲,右侧鼻腔狭窄,无脓性分泌物,右侧总鼻道可见灰白色新生物,中鼻道及下鼻道显示不清.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增大淋巴结.

  • 秦皇岛地区324例突发性聋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司建平;杜海荣;严佳亮;杨江东;曹宏芳;李学强;王真真;耿晶晶;刘娌娇;李宝环;李曼曼;姜子刚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简称突聋,发病率为5~30/10万人,是耳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患者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以及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等因素均与突聋的预后密切相关[2].2015年我科组织人员分析整理我科建科以来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突聋患者的疗效,终以李宝环的名义发表了研究结果[3].随着《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治疗方案的发表及被耳科医师普遍接受,以前的研究结果已经不能有效地指导突发性聋的临床治疗.本研究与时俱进,以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耳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324例(329耳)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较以前研究进一步限制了患者的发病年龄、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并且样本量有了较大的扩大,希望我们的研究对突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华耳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