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入式助听装置简介

    作者:冀飞

    植入式助听装置(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s,缩写为IH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针对听力障碍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在欧美地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我国尚未有临床应用的报告.IHD与人工耳蜗有本质的区别.人工耳蜗通过对内耳进行电刺激恢复听觉,IHD则是将声音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量,通过直接骨导(如骨锚式助听器)或者听小骨直接刺激(如中耳植入式助听装置)的途径振动耳蜗重建听觉.与传统助听器相比,IHD致力于提供更加自然的声音质量,提高整个频谱上的增益,减少反馈,使助听装置更加舒适和美观,且能更好地消除堵耳效应.

  • 突变截面管式通气孔对耳模声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毅;王枫;赵慧云

    目的通过改变耳模通气孔的形状,探讨突变截面管式通气孔在耳模声学特性中的优势。方法利用埋管的方法为每位受试者分别制取通气孔为平行、扩张和收缩形状的耳模,然后受试者佩戴每个耳模进行真耳分析,测量佩戴各个耳模时的REOG和REIG值。结果①2 mm平行通气孔耳模与扩张管式通气孔耳模的REOG值相比较,在500 Hz和750 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收缩管式通气孔耳模的REOG值相比较在各个频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2 mm平行通气孔耳模与扩张管式通气孔耳模的REIG值相比较,在2 k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收缩管式通气孔耳模的REIG值相比较在2 kHz和3 k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突变截面管式通气孔中收缩管式在解决堵耳效应问题上与2 mm平行通气孔有着相似的效果,但突变截面管式通气孔扩张和收缩式耳模可获得更大的助听增益,其中收缩管式通气孔耳模的作用要优于扩张管式通气孔耳模。

  • 30例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老年人堵耳效应研究

    作者:蒋雯;胡旭君

    目的通过对患有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老年人的堵耳效应(occlusion effect)特点的研究,为临床上该类老年人在助听器验配时减轻堵耳效应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耳镜观察和纯音测听筛选出30例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老年人,对这30例分别进行裸耳气骨导测试,在外耳道按不同的深度放置耳样,再测试相应位置受试者的骨导听力变化.结果耳样深度超过外耳道峡2 mm时测得的堵耳效应与耳样深度至外耳道峡处和耳样在外耳道峡前2 mm时测得的堵耳效应值在0.25、0.5和1 kHz处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间堵耳效应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堵耳效应主要发生在低频且外耳道软骨部可以自由振动的情况下,但如果耳样深至骨部则堵耳效应明显减弱或几乎没有,无性别差异.

  • 助听器中的堵耳效应

    作者:冀飞;郗昕

    堵耳效应是由于外耳道被封闭而造成的骨导听阈变好的现象.这一效应在纯音测听中会造成低频骨导听阈下降,还会对护耳器的配戴效果产生影响.在助听器配戴中堵耳效应会造成配戴者耳部闷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空洞不适或者响度过大.如何将通过骨传导方式到达耳道的低频声音能量有效地降低或通过耳道发散出去是助听器技术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将就堵耳效应的原理、测量以及助听器选配中消除堵耳效应的方法等作概括性阐述.

  • 频率分辨阈在助听器验配中的意义

    作者:王忠植

    在助听器验配中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病人纯音听力的阈值、不适阈、动态范围和利用各种验配公式上,求得理想的增益曲线,并经过使用模拟或数字式的程序调整不同频段的增益与压缩方法使助听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病人申诉对助听器的效果仍觉得不理想.这种申诉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噪音,堵耳效应等等,但是较多的是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能听懂语言.经过我们应用心理声学调谐曲线的检查发现,大多数这类病人多是较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他们的主要问题是频率分辨阈高,而不是因为助听器的品质问题.频率分辨阈是指人们对于所听到的2个或2个以上频率的声音不能很快地分辨出来,因而影响了对言语的识别能力.

  • 助听器验配的新进展--开放耳选配技术

    作者:冯定香

    本文描述了助听器验配的新进展之一--开放耳选配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助听器患者的堵耳效应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使用通气孔及开放的耳模,但不能做到真正的开放.开放耳选配技术的挑战在于如何提供合适的增益并控制反馈.近几年一种全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即舒适技术(ComforTec)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提供清晰、自然的音质,还可以消除反馈和堵耳效应,确保聆听舒适.舒适技术包括复合宽动态范围和数字反馈抑制稳定器技术.此美观且配戴舒适的开放式助听器,必将给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病人带来帮助.

  • 助听器耳模的堵耳效应及解决方案

    作者:郗昕;薛伟;张微;洪梦迪;冀飞

    目的分析佩带助听器耳模造成的堵耳效应的特点,并寻求适宜的解决方案.方法应用真耳探管传声器测量系统,用两种给声方式(受试者自主发出低频元音、或以骨振器振动颅骨给声),测试了用海绵耳塞、助听器耳模堵耳后的堵耳效应增益曲线.实验分三个部分:1.以海绵耳塞堵耳,骨振器给声强度逐渐增强,了解堵耳效应值是否随骨导信号强度而变化;2.以海绵耳塞和助听器耳模堵耳,骨振器给声强度为35dBHL,了解堵耳效应的频率特征.3.由受试者自主发出低频元音,在耳模上施加不同尺寸的通气孔,评价其解决堵耳效应的实际效果.结果1.探管麦克风在外耳道中记录的堵耳响应REOR随骨导强度增强呈1:1线性增长;2.堵耳效应主要表现在1000Hz以下的低频,250Hz、500Hz、1000Hz的堵耳效应依次为24.1±1.6dB,19.3±0.8dB,9.7±0.5dB(n=10),性别间差异不显著;3.配戴助听器耳模后的堵耳效应在400Hz以下的低频为显著.普通的2mm平行通气孔可使该频带的堵耳效应平均下降15dB以上,短的2mm通气孔则可使堵耳效应降低约20dB.结论堵耳效应不因骨导信号的强度变化而改变,主要集中在1000Hz以下的低频;配戴助听器耳模后,堵耳效应在400Hz以下为显著,加开通气孔可显著解决堵耳效应问题.

  • 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韩东一

    骨导刺激用于鉴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据认为,通过骨导的震动能量完全是经由骨质到内耳.还有另外一种机制可能在起作用.将大鼠颅骨去除,置于脑组织表面的振动子仍可引出听性脑干反应(ABR).豚鼠和沙鼠也有类似的现象.通过实验消除听骨链的惯性机制和堵耳效应,并不能显著改变骨导反应.减少颅腔内的液体体积可引起骨导ABR阈值升高,而对气导ABR阈值的影响无影响.因此,经典的骨导机制须加以修正,即应包括非骨导的耳蜗兴奋通路:振动子置于颅骨上时,骨振动可能引起颅内容物(脑组织和脑脊液)的声频声压,该压力又经由流体通道传导到内耳的液体[1].

  • 堵耳效应在纯音听阈测试中的影响

    作者:葛倩;于新娟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听力损失患者在纯音听阈测试时,堵耳效应对纯音骨导测试的影响,浅谈临床测试中的体会.方法 对54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听力损失患者,按国际GB7583-87规定的上升法进行测试,以骨振器震动颅骨给声.结果 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860.667,P<0.001,两两比较均P<0.001);男女性别间堵耳效应差异无统计意义(t=0.606~0.921,P>0.05).结论 骨导听阈取决于双耳耳蜗的听敏度,堵耳效应主要集中在1000Hz以下的低频,无性别差异.

    关键词: 堵耳效应 测试 纯音
  • 韦伯试验骨导偏向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任柳杰;杨琳;张天宇

    对于韦伯试验中单侧传导性聋引起骨导听觉偏向患侧这一现象有多种解释,主要包括骨导信号的耳间强度差和相位差2类,但韦伯试验骨导偏向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包括外耳道堵塞、听骨链畸形、耳硬化等各种外中耳异常情况对骨导听觉的影响.外中耳病理和生理异常与传导性聋具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耳间强度差和相位差.

  • 振动声桥圆窗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哲飞

    目前传统的助听器仍然是听力损失患者常见的选择,但其有时存在如堵耳效应、啸叫、言语声失真及高频听力增益不足等问题,有些外耳道畸形或其他病变的患者无法佩戴助听器.为此,各种相继问世的植入式助听器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VSB)便是其中之一,其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体外部分,称之为声音处理器(audio processor,AP);二是体内部分,称之为振动人工听小骨(vibrating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VORP).VORP主要由内部线圈、导线、飘浮质量传感器(floating mass transducer,FMT)构成.其工作原理为AP将传声器所接受的外界声音的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电磁线圈将FMT振动,使电能又转换为机械振动,然后机械能直接、高效地传递到内耳的淋巴液,使内耳淋巴液振动,从而刺激听觉末稍感受器产生听觉.FMT是VSB的核心技术部分[1],根据FMT放置的位置不同振动声桥可有多种植入途径,其中圆窗植入途径是近几年学者们研究比较多的一种,本文就振动声桥圆窗植入途径的研究及其优缺点和潜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 控制声反馈助听器通气孔的设计及临床使用

    作者:蒋一宁;魏东;王铁志;胡万秋;蒋涛;邹凌

    助听器通气孔是由外向里贯穿定制机或助听器耳模全程的通道,定制助听器或耳模时,在不影响声孔位置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通气孔的主要作用在于:①平衡耳内气压:即使通气孔很小,也能缓解耳内胀满感,减轻耳内压力.②保持耳道与外界的通风:耳道通风可减少耳内潮湿,降低继发感染的可能;同时保持耳内干燥对保养助听器有很大益处.③减轻堵耳效应:堵耳效应可使听力障碍者觉得自己的说话声音很响、很空,象闷在桶里说话一样,这是因为耳道堵塞后,听力障碍者自己的说话声可通过骨导作用使低频声增强.④另外,通气孔直径越大,对提高高频越有利,因而越能提高语言清晰度,取得较好的收听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