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鸣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志强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1].引起耳鸣的常见疾病有鼓室积液、耳硬化、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外耳和中耳疾病,以及药物中毒性聋等.

  • 耳蜗和前庭窗性耳硬化

    作者:胡艳玲;郭玉德

    在耳硬化早期,内软骨骨内被新生海绵灶骨所取代。在晚期,脱钙灶重新钙化成致密骨斑。前庭窗耳硬化导致进行性传导性听力减退,但耳镜检查正常;2/3此类病人在早期均有耳鸣,耳蜗耳硬化将引起进行性感音性聋。当两型俱在时,则可出现混……

  • 先天性镫骨畸形手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清明;杨仕明;黄德亮;韩东一;杨伟炎

    为了解镫骨手术治疗先天性中耳畸形远期疗效,并与耳硬化镫骨手术远期疗效比较,我们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行先天性中耳畸形镫骨手术58例(1984年4月~2002年3月)进行随访,对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51例(70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 对比耳硬化的CT表现及临床症状

    作者:高巍

    目的 对耳硬化患者的CT表现以及临床症状展开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05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耳硬化临床患者病例56例112耳,在术前对所有患者展开CT扫描、声阻抗检查和电测听,对CT诊断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本组112耳CT诊断结果阳性106耳,阳性率为94.64%;106耳中确诊为前庭窗型者89耳,耳蜗型+混合型者17耳;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CT检查对耳硬化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能够对耳硬化进行准确分型,值得关注.

  • 多频扫描声导纳测试对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李菊兰;蔡华城;黎志强;韩伟

    目的探讨多频扫描声导纳测试对病变累及中耳的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例(28耳)得到证实的病变累及中耳的耳硬化症患者及14例(28耳)正常者两组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多频扫描声导纳测试得出共振频率(即接近ΔB=0 mmho的频率值)及Δ0幅值,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组共振频率明显高于耳硬化症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是Δ0值两组交叉较多,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频扫描声导纳测试对于病变累及中耳的耳硬化症的诊断有价值.

  • 耳硬化患者骨迷路高分辨率CT密度的观察

    作者:朱美美;沙炎;陈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颞骨CT密度在诊断耳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手术确诊的耳硬化患者34例(34耳,病例组)和同期确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33例(对侧正常耳33耳,对照组)的颞骨CT扫描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在0.75 mm层厚颞骨CT轴位层面的耳囊周围,手动设置7个兴趣区,测量平均CT值.根据CT表现将耳硬化病例分为2个亚组:A组,CT显示无病理变化;B组,耳蜗区骨密度降低.比较各兴趣区病例组与对照组平均CT值的差异,分析病例组CT表现与纯音测听结果的关系.结果 卵圆窗后缘和卵圆窗前缘这两个兴趣区,病例组平均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卵圆窗后缘t=-2.030,P=0.046;卵圆窗前缘Z=-4.979,P<0.01).A组30例,包括传导性聋9例(30%),混合性聋21例(70%);B组4例,包括传导性聋1例(25%),混合性聋3例(75%).结论 耳硬化患者卵圆窗周围骨质CT密度可能发生改变.

  • 韦伯试验骨导偏向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任柳杰;杨琳;张天宇

    对于韦伯试验中单侧传导性聋引起骨导听觉偏向患侧这一现象有多种解释,主要包括骨导信号的耳间强度差和相位差2类,但韦伯试验骨导偏向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包括外耳道堵塞、听骨链畸形、耳硬化等各种外中耳异常情况对骨导听觉的影响.外中耳病理和生理异常与传导性聋具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耳间强度差和相位差.

  • 激光镫骨外科[耳显微外科2007版(二十八)]

    作者:王正敏

    耳硬化镫骨切除术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各国耳科学者在手术技术和器械方面均有不同的贡献,尤其在修复被开放的前庭窗,防止外淋巴漏方面取得不等程度的效果.用于修复的生物材料有筋膜、软骨膜、皮下结缔组织和耳垂脂肪等,实际效果差别不显著.一个共识是被开放的前庭窗面积愈小,组织修补的效果愈佳.1970年以后,首先在欧洲,耳科专家(Fisch、Marquet和Smith)推出镫骨底板小窗技术.这是耳硬化镫骨外科重大的改进.这一技术也为作者多年来所应用.其优点不仅是使外淋巴漏的并发症近乎消失,而且在精确运用下,中耳机械创伤小,内耳手术损伤的程度大大下降、术后几乎无眩晕反应.听力效果堪称一流.然而这一手术中的底板作窗要求手术者有相当熟练的技巧,不是短期可达到的.1978年,Perkin试用激光作镫骨开窗成功.镫骨外科激光技术的引进,使术者能"无接触"地进行镫骨足弓切断和底板开窗以及窗龛黏膜清理和止血等关键步骤,使手术更安全、更高效地完成.

  • 耳硬化(耳海绵症)

    作者:王正敏

    耳硬化的正确病名应为耳海绵症.耳硬化是Trolsch于1881年命名的,但他误把鼓室粘膜硬化改变当作镫骨关节强硬的原因,Politzer首先指出耳硬化是迷路骨囊的疾病,与继发性镫骨固定殊异.Siebenmann于1912年正确提出耳硬化是迷路骨囊多孔低密度骨病,应该更正用耳海绵症.Shambaugh应用氟化钠能促使耳海绵病灶静息再骨化,指出正常迷路骨囊已够致密,不可能更"硬化".

  • 耳外科新进展

    作者:王正敏

    新世纪初的耳外科是20世纪耳外科的顶点.位居顶点的主要成就有: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耳硬化人工镫骨植入、梅尼埃病前庭系列手术、创伤面神经的重建、听神经瘤耳科入路摘除、侧颅底肿瘤的颞下窝入路摘除和重度感觉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等.

  • 耳道内径路激光辅助下微创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欣平;陈树斌;于子龙;梁凤和;李永新

    目的:探索耳硬化症患者微创径路进行激光镫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以13例(15耳)耳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耳道较宽畅者选择经耳道内微创切口行激光镫骨手术.使用激光切断镫骨肌腱、前后弓,离断砧镫关节,取出镫骨上结构,激光于镫骨底板中央后下部打直径0.6 mm的孔,置入相应长度Piston人工听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1h.仅1例术后出现眩晕、恶心,予对症治疗后3d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术后所有患者耳道内切口愈合良好,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患者在术前与术后各个频率气骨导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导听力在各频率均有改善,骨导听力在1、2、4 kH频率有改善.结论:对于外耳道较宽畅的耳硬化症患者,采用微创切口耳道内径路激光镫骨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并发症少;且耳后或耳前没有切口,便于术后护理,也较为美观.

    关键词: 微创 激光 耳硬化
  • 锤骨-前庭桥接术在镫骨外科中的应用(附6例报告)

    作者:吴佩娜;葛润梅;王正敏;王晓茜;蒙翠原;崔勇;傅敏;陈良嗣

    目的:探讨锤骨-前庭桥接技术在治疗并发锤砧传声功能障碍的以耳硬化为主体的镫骨病变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78例镫骨手术中采用锤骨-前庭桥接技术的锤镫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步骤、术中发现及术后眩晕加以讨论,并比较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结果.结果:6例均存在镫骨底板固定,其中2例并发可能炎症参与的锤砧、砧镫关节变形、僵硬、固定,1例并发锤砧关节周围局灶性鼓室硬化,另2例并发锤骨前上韧带固定,后1例为手术操作意外导致锤砧关节脱位.6例术后均无明显眩晕,0.5、1.0、2.0及4.0 kHz频率范围的平均气骨导差均<10 dB,未发现4.0 kHz切迹.随访3个月~2年.结论:以锤骨-前庭桥接技术为基础的锤镫手术对于不同原因所致的并发锤砧传声功能障碍的耳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耳蜗性耳硬化1例

    作者:葛润梅;吴佩娜;陈少华;张思毅;王晓茜

    患者,男,57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未行任何治疗.3年前左耳无明显诱因亦出现听力下降.1年前1次感冒后自觉左耳听力下降显著,影响日常生活交流,但不伴耳鸣及眩晕,于2007年4月25日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眩晕 耳硬化
  • CO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观察

    作者:吴雅琴;殷善开;张胜兰;倪凌达

    目的 探讨CO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30名临床确诊为耳硬化症的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O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术前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63.33dB HL,气骨导差为24.5~50.25 dB,平均为36 dB.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 24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6.82 dB HL,气骨导差≤15 dB者23例,占95.83%;气骨导差≤10 dB者21例,占87.5%;平均气骨导差为8.50 dB.30例患者术后12个月时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7.52 dB HL,气骨导差≤15 dB者28例,占93.33%;气骨导差≤10dB者25例,占83.33%;平均气骨导差为8.60 dB.术后半年与一年复查听力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显著,术后反应轻,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耳硬化症的可靠技术.

  • 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临床特点及人工耳蜗植入效果观察

    作者:李玉洁;胡宝华;张道行

    目的 总结5例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听力学及颞骨CT特点并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 对5例重度、极重度聋的耳硬化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颞骨CT检查.5例患者均按常规入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4例单侧,1例双侧).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下的纯音听阈、言语识别率检测.结果①临床特点:5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双耳听力下降,双耳纯音平均听阈>90 dB HL,呈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聋,双耳鼓膜正常,声导抗检查呈低峰型鼓室导抗图,声反射引不出;颞骨高分辨CT显示耳蜗周边呈海绵状改变的低密度透亮及双环状影,无正常耳蜗的骨性结构.②手术所见:5例(6耳)开放耳蜗鼓阶均较困难,耳蜗鼓阶内充满疏松的骨性组织,距圆窗口7~9 mm才显示出耳蜗鼓阶的解剖标志,术中电极阻抗检测正常,5例(6耳)均引出标准的神经反应遥测波形.③术后随访8个月~3.1年,平均听阈为20~37 dB HL,开放式汉语单声母、韵母言语识别率为95%~99%.结论 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能获得较满意的听觉及言语识别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