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중화이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922
  • 国内刊号: 11-48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301ent.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耳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仕明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斌;许耀东;张志钢;郑亿庆;陈穗俊;郭晓娟;付佳

    目的 探讨内镜下迷路后人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 在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上模拟内镜下迷路后入路手术,观察内听道与桥脑小脑角区各组颅神经之间的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以外半规管水平上的后半规管后缘为标志点:后半规管后缘距内耳门后缘(15.89±1.61)am.距三叉神经下缘(27.43±3.25)mm,距舌咽神经上缘(19.39±2.57)mm;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舌咽神经上缘连线的夹角为16.78°±2.06°,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三叉神经下缘连线的夹角为16.25°±2.88°.结论 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手术具有损伤小,暴露清晰,多角度观察等优点,对于显微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 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作者:叶青;Jan Kiefer;杨仕明

    目的 介绍一种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有残余听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 15例有残余听力的患者接受了保护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电极植入深度在19 mm~24 mm左右.术后分别检测单纯使用助听器、单纯使用人工耳蜗、人工耳蜗结合助听器三种不同状念下的听力.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3例术后残余听力保存良好.仅分别丢失5~20dB听力.但另2例术后残余听力全部丧失.术后在安静、信噪比15 dB和10 dB三种不同状态下的言语测试结果显示,人工耳蜗结合助听器使用者测试得分始终保持在很高水平:单纯使用人工耳蜗者也有较好的成绩,但在信噪比达10 dB的条件下,测试成绩下降;而单纯使用助听器者,不仅在安静状态下听力成绩不甚理想,一旦加入竞争性噪声,听力测试成绩急剧下降.结论 保护和利用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象从重度或极重度聋扩大到高频为重度或极重度聋,低频(≤500 Hz)为中、轻度聋的患者.接受这项技术患者的听力和言语识别能力均明显优于其单纯配戴助听器和单纯使用人工耳蜗时的听力和言语识别能力.

  • 遗传性耳聋家系的SLC26A 4 IVS7-2A>G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刘明;徐志勇;高国凤;刘畅;胡玉华;张阮章;王沙燕

    目的 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家系SLC26A4 IVS7-2A>G基因突变情况,寻找耳聋患者的发病原因,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方法 收集耳聋家系及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直接测序法,对2个家系的7名患者和35名散发病例进行SLC26A4 exon 7+exon 8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2个家系中发现SLC26A4 IVS7-2A>G突变,其中1个家系发生SLC26A4 IVS7-2A>G杂合性突变;1个系发生SLC26A4 IVS7-2A>G纯合性突变,该突变患者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另外,在35名散发病例中发现1例携带IVS7-2A>G杂合性突变.结论 SLC26A4 IVS7-2A>G纯合性突变为致病突变.该位点具有较高的突变率.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常见病因之一.

    关键词: SLC26A4 耳聋 基因突变
  • 国人内听道DSCT的解剖研究

    作者:栾慧;王永奇;殷玉梅;孟凡莲;逄铭源

    目的 应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观察国人内听道的形态,并测内听道各径线数值,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正常志愿者402例804耳行颞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观察内听道的形态,并对各相关径线进行测量.结果 内听道形态为平行管状699耳,喇叭口状53耳,壶腹状50耳,不规则型2耳.内听道长度为(9.810±1.830)mm,内听道底管径为(5.084±0.739)mm×(3.246±0.613)mm,中段管径为(5.044±0.956)mm×(4.228±0.791)mm,内耳门区前后径为(5.049±1.05)mm,内耳门区上下径为(5.657±1.196)mm.两侧内听道各测量数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这与文献报道不同:部分年龄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SCT薄层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可清楚显示内听道的形态,并能精确测量内听道的管径及长度,对活体解剖测量具有指导意义,为临床和影像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 耳手术中电钻和吸引器噪声对非手术耳的影响

    作者:尹兴红;段茂利;杨克林;童步升;刘业海;张琨龄

    目的 探讨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及吸引器产生的噪音对非手术耳听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ER-7e声级计记录中耳手术中不同规格的切割钻、金钢钻和吸引器噪声,比较非手术耳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纯音测听骨导阈值.骨导听阈0.25~8.00 kHz至少2个或2个以上频率减少≥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增加≥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果 手术中不同规格的电钻和不同大小吸引器头产生的噪声强度分别为107.5~113.7 dB SPL和96.7~110.5 dB SPL;20例于术患者随访中发现7例(35.O%)患者非手术耳术后2周或1个月骨导阈值提高阳性.术后3个月骨导阈值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和吸引器噪声可引起非手术耳听力短暂阈值漂移,三个月后听力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冬;刘振;李健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42耳)ALHL的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测结果和2~5年的随访情况.总结ALHL的临床发病特征.结果 本组42例(42耳)ALHL呈急性发病,年龄27~44岁.男16例(38.10%),女26例(61.90%).20例(20耳)伴低调耳鸣,17例(17耳)伴耳部堵闷,11例(11耳)伴听觉过敏现象.6例(6耳)伴有头昏.0.125~1 kHz平均听阈为(38.74±4.62)dBHL,2~8 kHz平均听阈为(13.52±3.86)dBHL,治疗后上述平均听阈分别为(21.05±9.74)dBHL和(19.85±9.44)dBHL.所有病人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止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在低频区相出率为16.67%,高频区引出率为85.71%.结论 ALHL以单侧发病为主,常伴低调耳鸣、耳部堵闷及胀满感.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纯音听阔以低频听阈升高为特征,ABR正常.病变可能位于耳蜗顶周.

  • 四种蹄蝠ABR听力图特点与耳蜗形态及体型的相关性

    作者:张少强;李胜利;刘思伟;赵谦;王林古;闫利英;李随勤;朱宏亮

    目的 研究我国现存蝙蝠的耳蜗形态和客观听力图与体型参数的相关性,为现存蝙蝠的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进化状态提供数据资料,给蝙蝠听觉器官与发声频率的匹配关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客观评估蝙蝠听力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研究拟为蝙蝠的进化理论、生态适应对策和回声定位生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美国TDT系统Ⅲ(Tucker-Davis Technologies TDT System Ⅲ)对大蹄蝠、黄大蹄蝠、中蹄蝠和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力图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测量四种蹄蝠的体型参数和耳蜗形态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体型参数前臂长与耳蜗基底宽、耳蜗高和基部头盖骨宽.以及体型与蹄蝠叫声主频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研究结果证明,蝙蝠体型与其叫声主频率呈负相关关系,体型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亦呈负相关关系.ABR听力图与行为听力图基本相似,蹄蝠听力图具有两到三个听阈敏感区.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和同声定位声纳频率相对应,而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的ABR听力图在不同种蝙蝠间具有间断跳跃的趋势.从耳蜗基底宽与基部头盖骨宽的关系看,小翼手亚目较大翼手亚目的耳蜗形态要大得多.基本呈现负相关趋势.发现在同科蝙蝠问耳蜗形态与体型呈正向相关关系,比较四种蝙蝠的听力图形状,大蹄蝠均较体型小的蹄蝠听阈值要低及听觉频率范围要宽广.结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目前体型大的蝙蝠拥有较大的耳蜗形态.与其发声器官相匹配的是耳蜗既要接收高频叫声的回声定位声纳信号,又要进行较低频率叫声的社会信息交流,支持蝙蝠叫声频率与听觉器官及听觉功能协同进化的结论.

  • 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顾晰;林昶;张榕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的损伤机制.方法 取出生后2~6天昆明种乳小鼠耳蜗,利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SGC,并进行体外培养.将培养4天的SGC用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30min,以小鼠源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eurofilament-68/200 kDa,NF-L+H)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按照SP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对所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SGC作出鉴定.将培养第4天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3种浓度的庆大霉素干预组(庆大霉素终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150mg/L),作用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 SGC原代培养获得成功,经NF-L+H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其胞质及突起均呈阳性反应,染成棕黄色,一般有相对生长的两个突起,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在透射电镜下观察SGC超微结构,3种浓度的庆大霉素组SG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这种改变与凋亡相关.结论 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SGC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颈静脉孔脑膜瘤

    作者:戴林桐;刘军;刘良发;黄德亮

    患者女,43岁.因右耳堵塞感、听力下降2年,伴搏动性耳鸣半年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 吸入84消毒液致类白血病反应伴耳聋1例

    作者:李红云;马丽涛;李娜;孙勍;单希征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KR)[1]通常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种暂时性白细胞增生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多,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 耳鸣大鼠NMDA受体亚型1、2A、2B的表达研究

    作者:颜微微;李明;杨光

    目的 研究耳鸣大鼠听皮层NMD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受体亚型1、2A、2B(NR1、NR2A、NR2B)的表达变化,从而推测其在耳鸣的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动物分成3组,每组9只:A组为耳鸣模型组、B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通过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并用食物抑制法进行验证.造模成功后运用核酸荧光染料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 tion,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NMDA受体三种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NRI在A组的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NR2A在A组的表达则显著高于C组(P<0.05),而A、C两组之间NR2B的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NMDA受体三种亚型B、C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NR2A、NR2B与NR1表达量的比值较C组均增大.结论 耳鸣大鼠听皮层NMDA受体调节亚基的调控作用增大,突触局部受体蛋白质合成改变.听皮层发生了与NMDA受体相关的可塑性变化.这可能是耳鸣产生的机制之一.

  • 正常听力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

    作者:潘滔;Richard S.Tyler;Haihong Ji

    目的 通过观察正常听力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分布状况,探讨耳鸣的听力下降相关机理.方法 总结美国Iowa大学医院2000-2007年耳鸣患者数据库,根据听力图筛选196例耳鸣患者中的听力正常者,对他们的耳鸣音调进行观察.结果 耳鸣患者中有34.69%为正常听力者,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分布从500 Hz至8kHz频率范围,8 kHz耳鸣音调患者占55.88%.大听阈提高频率与耳鸣音调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耳鸣可以存在于正常听力人群中.耳鸣音调分布范围较广,耳呜起源于听力损失的理论不适用于解释正常听力耳鸣人群,耳鸣产生的机理不能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

  • 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蓬;龚慧涵;阮紫娟

    目的 探讨合理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的办法.方法 对219例初诊耳鸣患者分别应用耳鸣程度评分法及THI(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法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对两种方法评估的总分及其子项目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耳鸣程度评分法与THI评分法的相关系数为0.73(P<0.001).按耳鸣程度评分法进行的严重程度分级与THI评分呈正相关,耳呜程度评分法中耳呜对情绪的影响及耳鸣对上作和生活、睡眠的影响分别与THI评分中的情绪性评分及功能性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0.703).耳鸣程度评分法中耳鸣对情绪、工作和生活、睡眠的影响及严重性自我评分4个子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较大,耳鸣出现的环境及持续时间2个子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较小.结论 耳呜程度评分法与THI评分法的评估理念基本一致,结果相似,但前者更为简单实用,今后可进一步改良部分指标的权重.

  • 水杨酸钠引起耳鸣大鼠听皮层突触形态改变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王洪田;孙建和;于宁;胡吟燕;翟所强;杨伟炎;韩东一

    目的 用透射电镜观察水杨酸钠引起耳鸣大鼠听皮层突触形态的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白色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分为2组.第一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 mg/kg,第二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在每天上午9点注射,持续30天.两组所处饲养环境(包括环境噪声、12小时昼夜节律、饮食等)完全相同.1月后快速处死.取双侧听皮层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水杨酸组突触数量明显增加,许多突触形态由平型变成凹型或U型.突触界面曲率增加,突触面积增大,活性区增加,每一活性区的长度增加,突触间隙明显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增加.U型突触直径平均为(1.7±O.23)μm,平直型突触直径平均为(O.53±O.14)μm,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杨酸钠能够引起听皮层突触形态的改变,这种改变与长时程增强现象(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非常相似,有可能是耳鸣与突触可塑性以及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有力证据,值得深入研究.

  • 青年急性耳鸣高刺激率ABR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邱泽恒;梁象逢;王培;郑亿庆;陈玲;李湘辉;区永康

    目的 研究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对青年急性耳鸣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青年急性耳鸣58耳与正常青年44耳,分别进行高、低刺激率ABR检测,比较波Ⅰ、Ⅲ、Ⅴ的潜伏期(peak latency,PL)和Ⅰ~Ⅲ、Ⅲ~Ⅴ和Ⅰ~Ⅴ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及两种刺激速率PL差值(ΔPL)、IPL差值(ΔIPL).结果 采用51.1次/s与11.1次/s的波PL及IPL的差值作为分析参数:耳呜组波ⅠPL差值较正常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Ⅴ IPL差值较正常组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与耳鸣组高、低刺激率ABR Ⅰ~ⅤIPL差值>0.272 ms的耳数分别为1耳和28耳.结论 高刺激率ABR较常规ABR对青年急性耳鸣的检测更为敏感,可作为耳鸣患者的一种临床检查方法.

  • 耳聋左慈丸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

    作者:路军章;赵红;李为民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耳聋左慈丸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 60例40岁以上以耳鸣为主诉的门诊患者,排除客观性耳鸣、外耳及中耳疾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耳聋左慈丸治疗,实验组给予耳聋左慈丸治疗的同时,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用药时间为1月,停药后随访1月,评定疗效.结果 实验组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4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耳聋左慈丸联合松龄血脉康临床上治疗主观性耳鸣较单用耳聋左慈丸有明显的优势,但还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长期观察研究进一步验证确切疗效.

  • 262例耳鸣患者听力损失情况的临床调查

    作者:刘蓬;阮紫娟;龚慧涵;郭恩钦

    目的 对耳鸣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临床调查,为进一步探讨耳鸣的发病原因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262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详细询问耳鸣与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和部位,据此将耳鸣与听力的关系分为四种情况:听力正常,听力损失与耳鸣无相关性,听力损失与耳鸣有相关性,听力损失与耳鸣可能相关.结果 262例患者中,50%的患者耳鸣与听力损失有相关性,其中27.5%的患者明确有相关性,22.5%的患者可能有相关性;50%的患者耳鸣与听力损失无明显相关性,其中28.2%的患者听力正常,21.8%的患者听力损失与耳鸣无明确的相关性.年龄分布中,20~60岁占78.6%,20岁以下及60岁以后较少.结论 耳鸣与听力损失并非总是相伴相随,对耳鸣的发病原因及机理须从多角度进一步研究.

  •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

    作者:王洪田;李明;刘蓬;黄治物;胡岢;赖仁淙

    参照2005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1]),特制定<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供大家讨论,希望为耳鸣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 水杨酸钠对大鼠下丘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影响

    作者:刘俊秀;马芙蓉;李学佩;刘砚星;王磊;刘国诠;毛兰群

    目的 探讨水杨酸钠诱导产生耳鸣动物模型时神经递质在其中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微透析技术,在活体清醒的状态下检测水杨酸钠诱导的耳鸣动物模型,研究水杨酸钠对听觉中枢核团下丘的神经递质俗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 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350 mg/kg)引起下丘谷氨酸水平的显著性升高,高达到基础值的236%±19%;γ-氨基丁酸水平显著性降低,低达到基线水平的50%±12%.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并未引起任何显著改变.结论 微透析技术活体检测数据表明,下丘内谷氨酸水平的升高和γ-氨基丁酸水平的降低可能和耳鸣的产生有关.

  • 耳鸣研究任重而道远

    作者:王洪田

    耳鸣是耳科三大难症耳鸣、耳聋、眩晕之一.目前.耳聋和眩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耳鸣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中华耳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