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중화이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922
  • 国内刊号: 11-48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301ent.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耳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仕明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外耳道冲吸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晶

    目的:探讨外耳道冲吸器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144耳化脓性中耳炎,采用外耳道冲吸器,依据患者病况的轻重和年龄的大小,酌情运用双氧水、氨溴索、糜蛋白酶、生理盐水进行冲吸,并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另一组则采用传统的冲洗方法,运用上述同样的药物进行冲洗治疗。经过一个疗程7天的临床观察。结果试验组58例75耳,痊愈率44.82%,显效率75.86%;对照组57例69耳,治愈率29.82%,显效率50.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耳道冲吸器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冲吸时不易伤及耳道、鼓室和鼓膜,值得推广应用。

  • 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作者:

    2013年12月14日,由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会议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人工耳蜗专家,就人工耳蜗新产品、以及微创植入、保留残余听力及双侧耳蜗植入等新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在韩东一、戴朴及陈兵教授主持的圆桌会议上,与会者进行了平等热烈的学术讨论,并提出了本领域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会上,奥地利MED-EL公司举行了首次国内人工耳蜗新品(Concerto)发布会。由上海复旦大学陈兵教授牵头的,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任务单元“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及推广”的项目中期会也同期召开。

  • 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真菌谱分析及针对性治疗

    作者:陈国郝;郑晓雯;张琳娟;程金妹;张榕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谱、发病特点及针对性治疗。方法按真菌涂片显微镜观察及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嗜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染色。有针对性行外耳道清洁通畅,局部抗真菌及抗过敏治疗。结果2006-2011年收集86例112耳,其中男46例(53.49%),女40例(46.51%);中位年龄72岁。112耳耳道真菌病例中90耳为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80.36%,多见的是曲霉菌属,有64耳(71.11%),其次为为念珠菌感染,有13耳(14.44%)。经一个月的治疗随访,治愈84耳(75%);好转22耳(19.64%);无效6耳(5.36%);总有效率94.64%。结论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特点:以曲霉菌为主;外耳道解剖异常、鼓膜和外耳道表皮向外移行速度减慢、耳道口毛发异常增生、外耳道异物等是其独特的致病原因;真菌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其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耳道的清洁通畅、抗真菌及抗过敏治疗是有针对性治疗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同等重要的三步。

  • 耳聋患者相关常见致病基因的分子诊断

    作者:朱俊真;曹琴英;葛军;张宁;张为霞

    目的:为了解河北地区耳聋人群中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频率及突变类型。方法河北地区选择冀州市和巨鹿县耳聋患者36例,并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36例患者中,筛查出基因突变13例,总的突变检出率为36.11%。纯合突变检出率13.89%,杂合突变检出率25.0%。冀州市总的突变检出率为36.0%。突变类型以SLC26A4 IVS7-2A>G为主。巨鹿县总的突变检出率为35.29%。主要是GJB2235delC和299delAT杂合突变。结论河北省两地区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率较高,基因突变类型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耳聋基因芯片有对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检出率高,快速、准确等特点,适合婚前孕前应用,可有效地预防聋儿发生。

  • 囊肿前壁切除加局部开窗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附26例报告)

    作者:向兰;祝琳;赵冲;刘跃华;张迪;李雷激

    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局部开窗及“荷包”加压术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观察耳廓的局部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4-36个月,26例患者均痊愈,均未发生囊肿复发、耳廓感染及畸形。结论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局部开窗及“荷包”加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基因的突变筛查及分析

    作者:刘金枝;程洪波;杨念;徐启云;林立强;顾晓;李钦;杨慎敏;王挺;孟庆霞;王馥新;王玮;史轶超;李红

    目的: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聋大家系的听力学特征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抽取外周血;绘制系谱图,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对2例家系患者进行已知耳聋致病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该家系共6代,可追朔的有122人,耳聋患者26例。系谱特征表现为世代连续传递,男女均可发病,且耳聋患者的后代有50%左右的发病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听力学表现为:先天性、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全频听力损失。已知的耳聋致病基因全外显子及线粒体DNA测序结果分析均无阳性发现。结论该耳聋家系为一个先天性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全频听力损失;初步分子遗传学筛查提示该家系可能为新基因突变所致病。

  • 岩尖囊性病变诊治探讨

    作者:杨东辉;梁敏志;夏广生;谭向杲

    目的:探讨岩尖囊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为诊治该类病变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3例岩尖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包括胆脂瘤8例,胆固醇肉芽肿5例。全部行CT及MRI检查。13例手术治疗:其中经耳囊入路6例,耳蜗入路1例,颅中窝联合乳突入路1例,外耳道耳蜗下入路1例,迷路下入路1例,鼻内镜下经蝶窦斜坡入路3例。结果CT:病灶形态不规则6例,呈类圆形7例。MRI:T1WI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8例,T1WI、T2WI均为高信号5例。术后随访1~2年,1例胆固醇肉芽肿术后复发,其余无复发。结论CT及MRI是早期诊断此类病变的重要手段。多种入路可有效切除或引流岩尖囊性病变。胆脂瘤结构破坏较重、病变范围较广,以充分暴露病变、彻底清除病灶为首要原则;胆固醇肉芽肿以引流通畅为首要原则。同时应根据病例特点优化径路,以大限度保存正常结构及功能,胆固醇肉芽肿尽量行微创手术。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高晓葳;刘丽燕;黄永望;王燕楢;刘静

    目的:探讨脱水剂和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疗效。方法选取153例(153耳)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蜗电图和速尿试验的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耳蜗电图及速尿试验均正常的A组76例(耳)与耳蜗电图异常和/或速尿试验异常的B组77例(耳),每组患者随机分别应用3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单独应用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组),一种是单独应用脱水剂(脱水组),第三种是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应用脱水剂(联合组),2周后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A组三组之间听力恢复的有效率、治愈率、耳鸣改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起始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激素组(A)和脱水组(A)、脱水组(A)和联合组(A)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A)和联合组(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三组之间有效率、治愈率、耳鸣改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起始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脱水组(B)和联合组(B)、激素组(B)和联合组(B)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B)和脱水组(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在A组三组之间、B组三组之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然后,需根据耳蜗电图和速尿试验的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加用脱水剂,以获取更佳的治疗效果。

  • 手术治疗Ⅲ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效果分析(附8例报告)

    作者:董思淇;郝青青;刘日渊;徐广雨;赵辉;杨仕明

    目的:探讨骨性外耳道后壁和乳突遭破坏的Ⅲ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随访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1例患者术后重建外耳道后壁出现窦道与乳突腔相通,二次手术后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全部8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胆脂瘤复发、无重建外耳道后壁塌陷及狭窄闭锁、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治疗Ⅲ型外耳道胆脂瘤,能有效清除病灶组织、恢复外耳道及中耳的正常生理结构、术后复发率低、听力结果满意,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深入研究。

  • 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作者:王凯;俞杰;李幼珍;张建

    目的:介绍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6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术中注意上鼓室外侧壁盾板的完整,清除病灶保护粘膜,建立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的通气引流系统。结果术前纯音听力测试0.5、1.0、2.0、4.0kHz语言频率区听阈气骨导差的平均值0-10dB为0耳(0%),11-20 dB为4耳(4.17%),21-30 dB为29耳(30.2%),31-40 dB为46耳(47.9%),大于40 dB为17耳(17.7%),平均气导为(54.1±6.5)dB,平均骨导为(13.6±7.6)dB;术后3月纯音听力测试,0.5、1.0、2.0、4.0kHz语言频率区听阈气骨导差的平均值0-10dB为25耳(26.0%),11-20 dB为46耳(47.9%),21-30 dB为19耳(19.8%),31-40 dB为6耳(6.3%),大于40 dB为0耳0%),平均气导为(38.1.±7.9)dB,平均骨导为(12.5±6.3)dB。术后8月以上(平均间隔时间为11个月)纯音听力测试的情况是0-10dB为22耳(22.9%),11-20 dB为41耳(42.7%),21-30 dB为24耳(25%),31-40 dB为9耳(9.3%),大于40 dB为0耳0%),平均气导为(41.2±8.4)dB,平均骨导为(12.6±7.6)dB。术后8个月~3年随访中行颞骨CT扫描(平均间隔时间为11个月),96耳中75耳乳突鼓窦保持气化(78.1%),21耳乳突鼓窦软组织影充填(21.9%)。结论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取得满意疗效,遵循个体化原则建立合理的中耳通气引流系统是手术的关键。

  • 耳蜗毛细胞严重缺失后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病理变化

    作者:王建军;毛华杰;董吕华;翟所强;马龙

    目的:观察耳蜗毛细胞严重损伤后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病变过程。方法豚鼠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1000mg/kg)2小时后给予速尿(100mg/kg)静脉注射,分别于用药3天、7天、1月及2月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及耳蜗形态学检测。结果联合应用速尿和硫酸卡那霉素后,豚鼠鼠ABR阈值出现很大程度提高,给药3天、7天、1月、2个月组各频率ABR阈值比较无差别;对药物损伤致聋豚鼠进行耳蜗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用药7天后耳蜗毛细胞严重受损,以外毛细胞(OHCs)缺失为主,严重致聋的豚鼠内毛细胞(IHCs)也广泛缺失,但是切片显示柯替氏器的支持细胞存在;螺旋神经节细胞正常。联合用药1月后螺旋神经节细胞大量缺失,Corti’s器塌陷。结论药物性耳聋首先损伤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延后发生,螺旋神经节细胞缺失程度取决于致聋后的时间长短,致聋后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可以持续数年。这为我们植入电子耳蜗提够了宝贵的时间窗。

  • 声强对下丘神经元时间分辨率的影响

    作者:和守睆;Awad M. Almuklass;王坚;金晓杰

    目的:探讨声强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成年豚鼠,采用单细胞记录的方法,刺激信号为含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段白噪声,其时间间隔分别为0、1、2、3、6、9、12、24、48和96ms。分别观察阈上15、35和55dB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小间隔阈值、间隔后放电恢复率及首次放电潜伏期的影响。结果共记录到166个神经元,本研究仅观察相位型神经元,共计90个。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小间隔阈值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81±1.08ms、7.08±0.78ms和7.11±0.67ms。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间隔后放电恢复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首次放电潜伏期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28±0.15ms、5.75±0.14ms和5.05±0.13ms。结论声强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时间分辨率无明显影响,神经元响应随声强的提高而加快。

  • 三甲基锡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

    作者:于进涛;丁大连;孙虹;殷善开;Richard Salvi

    有机锡化合物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众多有机锡化合物中三甲基锡(TMT)对人体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TMT神经毒性可选择性破坏大脑边缘结构尤其是海马神经元以及听神经系统的神经元。TMT之所以选择性损害某些敏感神经元,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神经元富含一种被称为Stannin的蛋白质,而Stannin蛋白正是TMT攻击的特异性靶目标。由于这种蛋白同样存在于线粒体,因此富含线粒体的细胞比线粒体贫乏的细胞更容易遭受有机锡化合物的攻击。TMT与Stannin产生不可逆性结合之后进而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终导致线粒体损害,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TMT耳毒性主要表现在用药后迅速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其早期功能改变表现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阈升高,随后逐渐出现耳蜗微音器电位振幅的降低。因此,TMT对听觉系统的急性损伤部位很可能早是发生在从内毛细胞到I型螺旋神经节的听神经末梢及其神经纤维,随着用药后时间的延长才会逐渐累及外毛细胞。TMT对周边听觉系统的损害作用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破坏,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等多重损害机制,因此TMT模型可能有助于模拟和研究听神经病的多重损害模式。

  • 小鼠鼓室注射小干扰RNA导入内耳可行性研究

    作者:郑宏伟;韩琳;余力生

    目的:探讨将小干扰RNA经鼓室注射导入小鼠内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经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小干扰RNA探针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小干扰RNA,三日后经耳蜗冰冻切片及基底膜铺片,检测小干扰RNA进入内耳情况及外毛细胞中HSP70蛋白表达。结果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小干扰RNA探针三日即可被成功导入耳蜗组织,鼓室注射HSP70 siRNA可抑制毛细胞内HSP70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鼠鼓室注射小干扰RNA是一种有效的将小干扰RNA导入内耳尤其是毛细胞的方法,在毛细胞损伤机制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广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减轻小鼠噪声性耳聋的体内研究

    作者:郑宏伟;韩琳;沙素华;余力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o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 dB和32KHz:51.8±6.9 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 dB和32KHz:39.5±10.5 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IL-18对大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NF-κB及Th2/Th1平衡的影响

    作者:刘华;赵守琴;宋扬;范尔钟;李洁;杨琳;高占梅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对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s kappa B,NF-κB)及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T helper cell )Th2/Th1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OME模型组(A组)、IL-18干预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各6只(12耳)。A组和B组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腹腔注射致敏后以OVA耳内激发制成OME模型,C组耳内激发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替代OVA。IL-18干预组大鼠,于OVA全身致敏及耳内激发的同时,在第1、2、7、8、15、16d给予重组大鼠IL-181μg加生理盐水0.2ml腹腔注射,对照组和OME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替代IL-18。采用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大鼠中耳炎症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IL-4、IFN-γ、NF-κB p65的表达。结果B组中耳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较A组明显增高(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较A组稍有增高(P﹥0.05),A组和B组IL-4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Th2/Th1比值A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比值明显高于C组(P﹤0.05);NF-κB p65蛋白在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表达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NF-κB p65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多于A组(P﹤0.05),而A组明显多于C组(P﹤0.05)。IL-18干预后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编码炎症介质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NF-κB活性明显增强,Th细胞过度活化,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其中IFN-γ合成显著增高,而IL-4合成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高,虽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的Th2/Th1免疫偏移,但是中耳变应性炎症并未得到根本缓解。结论IL-18对Th1和Th2细胞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参与OME大鼠中耳变应性炎症反应:一方面,刺激Th1细胞活化;另一方面,持续维系Th2过度反应,其机制之一可能与IL-18增强了大鼠中耳组织中NF-κB的活性有关。

  • 儿童SOM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高帆;蒋子栋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1],患病高峰为2~5岁[2]。文献报告:10岁以下的儿童约80%左右至少患过一次SOM[2],然而非常遗憾的事实却是:如此高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观点认为:SOM的发生与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变应性反应等有关。

  • 膜迷路积水造模中各种内淋巴囊手术入路评介

    作者:黄晓婷;张榕

    膜迷路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H),又称内淋巴积水,1938年由Hallpike和Cairns发现其为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的基本病理变化。随着对膜迷路积水的不断研究探讨,目前认为膜迷路积水是一些由于内耳损伤所导致的不同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包括梅尼埃病、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sud-den onset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cute low 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Lermoyez综合征(Lermoyez’syndrome)及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等疾病。其中MD、DEH及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已经通过影像学直观地观察到膜迷路积水表现[1-3]。由于与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化,临床表现复杂化,实验检查多样化,且膜迷路积水在相关疾病中因果关系仍不确定。为更好探讨膜迷路积水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国内外学者纷纷建立了各种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

  • 儿童中耳炎手术治疗的进展及策略

    作者:夏忠芳

    儿童中耳炎(otitis media,OM)在小儿耳鼻咽喉科是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迁延,可引起注意力、认知感及听力下降,严重者并发颅内外病症,甚至危及生命。

  • 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类型与临床治疗

    作者:毕晔;林琳;宋宇鹏;于晓波;蒋海越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分类与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畸形特点将其分为5类,根据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矫正方案。结果14例患者(16侧耳)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患者1个月至1年,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对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有助于诊断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埋置扩张器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尚巧利;何乐人;林琳;杨庆华;周佳宇;蒋海越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I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我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353例患者共368只扩张器进行回顾,其中血肿5例,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扩张皮瓣破溃扩张器外露14例,分别给予清除血肿,放置引流冲洗扩张囊腔,切口重新缝合,换药后限期手术等处理。结果5例血肿患者清除血肿后如期完成手术,4例感染患者及4例切口裂开患者经过处理后,扩张延期7-10天,均完成了Ⅱ期手术,14例扩张皮瓣破溃者处理后限期完成手术。结论I期术后尽管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经过恰当及时的处理后,均能得到控制,未对II期手术造成严重影响。

  • 个性化肋软骨采集及耳支架雕刻

    作者:周佳宇;林琳;蒋海越;何乐人;杨庆华;潘博;尚巧利

    目的:探讨个性化应用自体肋软骨制作三维耳廓支架的方法。方法个性化自体肋软骨支架制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肋软骨采集、雕刻及拼装。根据参照耳廓外形特征,肋软骨的发育情况及钙化程度等个体因素,确定个性化耳支架制作方法。结果自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我科治疗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并实施自体肋软骨支架植入耳再造二期手术435例,其中男345例,女90例,左耳138例,右耳297例,年龄5.5至48岁。我们在耳再造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随访显示:再造耳支架稳定,无变形和吸收,再造耳外形良好,与参照耳廓形态接近。结论个性化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制作方法可行性强,设计灵活,节省肋软骨,制作方便,结构稳定,再造耳形态逼真、自然协调、立体感强。

  • 八大处法耳廓再造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何乐人;林琳;王永振;蒋海越;杨庆华;尚巧利;马辰浩;宋晓冬

    目的:探讨八大处法耳廓再造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近两年进行的八大处法耳廓再造二期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归类为1,皮瓣下血肿;2,皮瓣边缘血运障碍;3,植皮部分成活不良;4,支架外露(a轻,b重);5,软骨支架感染。对应的处理方法分别为:1,血肿清除;2,外用药物促进愈合;3,局部换药,外用促伤口愈合药物治疗;4a,直接修整缝合术,4b,颞筋膜转移中厚植皮术;5,局部引流冲洗,全身抗感染治疗。结果自2011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我科共实施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903例,953耳,男508例,女,395例,左耳,304例,右耳,549例,双耳,50例,年龄5.5至55.4岁,中位年龄10.2岁,随访时间短1月,长18月,平均6月。1,皮瓣下血肿5耳,发生率为0.53%,全部治愈;2,皮瓣边缘血运障碍26耳,发生率2.73%,全部治愈;3,植皮部分成活不良35耳,发生率3.67%,全部治愈;4,支架外露11耳,发生率为1.15%,其中轻8耳,发生率为0.83%,重3耳,发生率为0.32%,伤口愈合,再造耳形态不同程度受损;5,软骨感染3耳,发生率0.32%,1耳治愈,再造耳形态未受影响,1耳软骨支架部分吸收,再造耳部分变形,1耳软骨支架大部吸收,再造耳形态丧失。结论八大处法耳廓再造二期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6.41%)为皮瓣边缘血运障碍和植皮部分成活不良,经局部用药可以治愈,对再造耳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严重并发症为支架外露(1.12%),需通过手术进行修补,对手术效果稍有影响;灾难性的并发症为软骨感染(0.22%),处理困难,常明显影响手术效果,需要紧急处理的并发症为皮瓣下血肿(0.53%),需尽早清除,不影响治疗进程和手术效果。

  • 耳软骨舒展联合矫正复合组织移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作者:林琳;蒋海越;潘博;赵延勇;韩娟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16例。结果随访3-12月,患侧移植组织成活良好,形态基本满意,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残耳卷曲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舒展术及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方法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较小,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分期矫正杯状耳畸形的手术顺序探讨

    作者:杨媚;赵延勇;蒋海越;潘博;林琳;韩景健

    目的:观察并比较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分期矫正杯状耳畸形的两种手术顺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18例先天性单侧杯状耳畸形均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分期矫正,其中9例耳轮环缩明显者使用A手术顺序:Ⅰ期行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Ⅱ期行耳畸形矫正术;9例环缩较轻、耳廓上部垂落明显者采用B手术顺序:Ⅰ期行耳畸形矫正术Ⅱ期行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种治疗顺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优缺点。结果随访观察表明,18例患者术后双耳位置、形态、大小基本对称,未出现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耳的环缩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顺序,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分型及治疗策略

    作者:蒋海越;潘博;林琳

    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相应的分型亦有多种,作者根据多年治疗耳廓畸形的临床经验,将先天性小耳畸形分为四种临床类型,便于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I型:耳廓各解剖结构基本存在,总体轮廓小,常合并杯状耳或招风耳等耳畸形,治疗不需耳廓再造,可通过复合组织移植和耳廓畸形矫正调整两侧大小和形态。Ⅱ型:耳廓的部分解剖结构可辨认,耳甲腔狭小较明显,其中ⅡA型耳廓上部折叠的软骨量较多,可行耳廓软骨舒展及复合组织移植术;ⅡB型则需耳廓再造术。Ⅲ型为常见,耳廓解剖结构无法辨认,残耳形态不规则近似花生状、腊肠状等,需行耳廓再造术,可利用残耳组织形成耳垂。IV型:患侧仅为小的皮赘或分散的山丘状隆起;或耳廓遗迹完全缺失、局部无任何解剖痕迹也称无耳畸形,局部无可供利用的残耳组织,需行包括耳垂在内的全耳再造术。针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小耳畸形选择相应的术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耳廓再造应充分的分析利用残耳的组织并将这些组织灵活的与再造部分完美的对接,才能使再造的耳廓浑然一体,到达尽美的目的。

  • CD61阳性人脂肪来源细胞体外软骨分化潜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恒赟;周广东;曹谊林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 derived cells, ADCs)软骨潜能亚群并初步检测其体外成软骨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ADCs,以CD61为表面标志,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所得CD61+和CD61-两群细胞进行体外成软骨诱导,3周后进行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二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软骨特异性基因SOX9和COL II定量PCR检测。结果采用CD61作为分选标志可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获得两群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两群细胞经软骨诱导后均表达二型胶原。定量PCR结果表明CD61+组SOX9和COL II表达高于CD61-组(p<0.05)。结论CD61+ADCs具有较强体外软骨分化能力,CD61有望成为ADCs软骨潜能亚群体外分选标志。

  • 会议预告

    作者:

    关键词:
  • 八大处法耳廓再造Ⅰ期术后扩张早期感染的处理

    作者:王永振;何乐人;林琳;蒋海越;尚巧利;马辰浩

    目的:总结并讨论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对处理八大处法耳廓再造Ⅰ期术后扩张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我科收住的132名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埋置耳后扩张器137个,其中3例扩张器置入早期出现扩张囊腔内感染,左侧2例,右侧1例。此三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9岁,13岁,术后10-16天患者出现术区胀痛、局部张力增大,扩张皮瓣绯红、皮温升高,压痛阳性等表现。针对三例患者采取冲洗液为生理盐水、2%碘酒、75%酒精的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进行处理。结果本文所述3例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患者经过5-10次冲洗后扩张皮瓣颜色恢复正常,局部症状消失,复查微生物培养结果均转阴,3例患者均恢复扩张器间断注水。注水过程中未见异常情况出现。三例患者均扩张完成并完成二期手术。结论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可以有效处理扩张器置入后扩张囊腔内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周期短,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再造耳廓远期变化的研究

    作者:燕静杰;杨庆华;宋宇鹏;刘戈;马辰浩

    目的:通过对患者再造耳廓及正常耳廓生长情况的研究,为临床选择适合的手术年龄及合适大小耳廓支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2011-8-2013-7入院患者中选取单侧、Ⅲ度小耳畸形患者,应用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法进行耳廓再造,术后时间在1年以上的患者,共56例,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为6岁-30岁,平均10岁,随访时间为12个月-20个月,平均15个月。方法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再造耳廓及正常耳廓进行扫描、处理、建立数字化三维耳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再造耳廓和正常耳廓的长度和宽度,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再造耳廓长度平均增长1.07±0.41mm,宽度平均增加0.30±0.79mm;正常耳廓长度平均增长0.93±0.60mm,宽度平均增加0.19±0.56mm。同时统计分析显示双耳长度增长有统计学意义,而宽度增长无统计学意义;而小于13岁组中再造耳廓宽度平均增加0.51±-0.09mm,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耳宽度平均增加0.28±-0.13mm,有统计学意义。再造耳廓与正常耳廓长度增长值之间及宽度增长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再造耳廓的长度各年龄阶段均有增长,宽度的增长仅在小于13岁组有统计学意义,而各年龄阶段再造耳廓的变化与正常耳廓的变化是同比例的。

  •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组织的合理应用

    作者:吴荣薇;潘博;林琳;蒋海越;赵延勇;杨庆华;何乐人

    目的:探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耳再造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科对85例耳甲腔型小耳患者(88只耳)行扩张器法耳再造术。一期行耳后扩张器植入和残耳耳垂旷置。二期取自体肋软骨做扩张皮瓣耳廓再造术,并利用旷置的耳垂行转位术与再造耳支架衔接。三期将剩余的残耳组织做再造耳的局部修整。结果随访6~15个月,再造耳立体感强,以残耳形成的耳垂外形丰满,覆盖于耳甲腔处的残耳耳甲皮瓣色泽自然,垫于耳支架后方的残耳软骨弹性好,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量丰富,在耳再造各期手术中的综合利用方法值得推广。

  • Journal of Otology欢迎投稿

    作者:

    Journal of Otology创刊于2006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英文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刊号:CN 11-4883/RISS 1672-2930)。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由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的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主办。是目前东亚地区唯一的耳科学英文杂志。可翻译自己已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能代表我国耳科学某领域高水平的论著,如无条件翻译,也可将原文直接推荐给编辑部。

  • 缝卷软骨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移植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

    作者:于晓波;蒋海越;潘博;赵延勇;林琳

    目的:探讨缝卷软骨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的疗效。方法手术分二期完成,一期于耳后上部梭形切开,将耳上部皮肤脱套并分离切开耳廓软骨,将耳后软骨向后反折缝合,形成对耳轮上脚,矫正杯状耳前倾畸形。二期将健侧耳廓上部切取楔形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于患耳上部,增加患耳周径,使双耳对称。结果本组患者14例(14耳),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良好,双耳对称。结论缝卷软骨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移植矫正单侧杯状耳畸形是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

    作者:宋晓冬;林琳;杨庆华;蒋海越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方面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廓进行耳屏、耳轮脚、耳甲艇的重建,耳甲腔的加深以及耳廓支架的抬高,另一方面对再造耳廓支架自身进行调整,包括位置及方向的调节,支架修薄及毛囊去除等。结果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共对34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再造耳廓进行多样化的修整。随访96例患者1-9个月,可见再造耳廓亚结构单位更完善,细节更逼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再造耳廓的修整方法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再造耳廓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并重组不同方法对再造耳廓进行细节修整,使其与健侧耳廓的对称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外耳再造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作者:孟庆芳;刘学红

    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就是让病人从进入医院到离开医院的过程中,在医疗、护理、用药、饮食、生活、健康咨询等方面均享有医院提供的全程服务[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服务的模式已与患者日益增加的护理服务需求不相适应。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针对小耳畸形患者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针对不同先天性小耳的畸形特点,我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进行耳廓再造的治疗方法,能够再造耳廓,但治疗周期时间长,护理问题多,根据外耳再造手术三期法的要求,已达到医护患的佳配合,所以,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 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修复烧伤后不同程度耳廓缺损

    作者:黄琬璐;杨庆华;蒋海越;林琳;宋宇鹏;刘戈;燕静杰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在烧伤后耳廓不同程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二期取出扩张器,形成蒂在前方的耳后皮瓣及耳后皮下组织筋膜瓣,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将耳支架植入耳后皮瓣与筋膜瓣之间,乳突区创面植以中厚皮片,共修复33例烧伤后耳缺损患者。结果33例患者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无坏死,植皮均成活,6~12个月以后外形良好,形态逼真,立体感强,耳轮、对耳轮、三角窝均清晰可见,耳廓无明显异位或变形吸收,无明显挛缩。再造耳廓外形满意。结论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应用于烧伤性耳廓不同程度缺损畸形的耳廓再造,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 伴听力重建的全耳廓再造术

    作者:王丹妮;赵守琴;戴海江;马晓波;李轶;陈树斌;龙海珊;郝新萍;杨琳;任冉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近十年完成的伴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的全耳廓再造手术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以及外形、听力随访结果,探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耳廓再造术与外耳道重建、鼓室成形术整合同期手术的优势以及手术技术要点。材料与方法我院耳显微外科近十年完成的伴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的全耳廓再造手术共287例,其中男212例,女75例。年龄6~27岁,平均13.9岁。术前纯音测听检查,平均气导听阈64 dB HL,平均骨导听阈15 dBHL。结果287例中282例(98.3%)耳廓重建I期愈合,经挽救手术II期术后耳廓成活率为100%,耳廓形态满意率为85.0%(244/287)。术后3周纯音测听检查,语频区平均骨气导差缩小20 dB HL以上者占222(77.35%)例。249例患者经过了术后6个月的听力随访,155例(62.24%)的听力水平下降小于5 dB HL,维持了术后的听力水平。结论伴有听力重建的耳廓再造术,不仅使患者同时获得一定的实用听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手术花费,更重要的是,同期手术使得手术切口更合理、同时再造的耳廓形态逼真、自然、立体感强,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 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

    作者:董立维;郭树忠;王璐;张辉;舒茂国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方法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166例耳再造及鼻部整形等手术中进行自体肋软骨切取操作,合理设计手术切口,细致剥离操作,注意保护骺软骨及软骨膜,并于切取后缝合软骨膜。皮肤切口采用整形缝合技术处理。结果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安全而快速。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伤口血肿、感染、愈合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采用合理设计原则及细致操作步骤,手术过程耗时短且安全而顺利,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达到理想的远期效果。

  • 护耳用具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学红

    在整形外科中,耳罩是用于小耳畸形患者行耳再造手术治疗的一种护耳用具。它的实用性在于能够保护不同治疗时期的耳廓组织,保证再造耳的成活。特别是针对在扩张器置入术后定期注水期间及养皮期间扩张皮瓣的保护,以及耳廓再造术后的一个月内的耳廓安全。我们在多年的护理实践当中,总结了不足,不断摸索,遵循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设计改进的个性化耳罩优于原有的护耳用具,不仅达到了患者佩戴舒适安全的目的,而且针对于颌面发育不良的患者导致的颜面凹陷无法佩戴耳罩做了个性化的塑型,即耳罩形状可以自行调整,使护耳用具满足颜面的生理结构要求,临床使用效果好。本短文总结了护耳用具在小耳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回顾了不同时期的几种护耳用具,实用性的护理用具体现出耳罩的护理价值,同时也是配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 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

    作者:韩景健;赵延勇;林琳;姬东硕;杨媚

    目的:介绍一种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于耳廓大小为正常1/2或2/3的小耳畸形,采用保留耳轮脚和耳垂的中段耳廓再造法。以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为基础,根据残耳的形态个体化设计耳软骨支架形态,大程度保留形态接近正常的残耳组织。结果自2010年至今,采用本法进行耳廓再造13例,术后无一例皮瓣坏死。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且多数无需三期手术。结论小耳畸形应根据不同程度选择适当的修复重建方法,对于保留了大部分正常耳廓形态但不能用复合组织移植方法修复的轻度小耳畸形,采用扩张皮瓣法中段耳廓再造较全耳再造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一次成形耳廓再造术在适宜患者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戈;杨庆华;林琳;燕静杰;黄琬璐;蒋海越

    目的:探讨“一次成形”耳廓再造术在适宜患者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期间本科室收入的24例需外耳再造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行一次成形法耳廓再造。对照组为同期科室收入的相同病例,应用扩张皮瓣法行耳廓再造。结果经过术后1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约1年,其中拥有耳甲腔的再造耳形态逼真。Ⅱ度小耳畸形患者,与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相比,一次成形法耳甲腔较浅。24只再造耳廓总体形态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一次成形”技术操作周期短,并发症少,与扩张皮瓣法相较,亦可以显现耳廓表面细微结构,兼具外形与立体感,在合适的患者群中,是一项可靠稳定的外耳再造术。

  •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聘博士后启示

    作者: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日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基于国家973耳聋项目研究的迫切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杨仕明教授课题组拟招聘博士后3-5人,研究方向为耳聋基因治疗、听觉干细胞与听觉植入技术临床与基础研究。

  • 第五届全国耳聋基因诊断治疗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耳聋基因诊断学习班在三亚举行

    作者:

    2013年12月14日-20日,第五届全国耳聋基因诊断及治疗高级研讨会(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暨第七届全国耳聋基因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三亚召开。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邀请了资深院士王正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曾溢滔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敏院士、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院士、以及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徐湘民教授、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等众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遗传学及转化医学领域专家,针对遗传性耳聋基础与临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包括院士在内的50余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及100余名耳鼻喉科、残联、妇幼保健等领域的同行参加了本次会议,26名学员参加了为期7天的耳聋基因诊断学习班。

  • 欢迎订阅《中华耳科学杂志》

    作者:

    《中华耳科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批准文号:CN 11-4883/R),由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主办的耳科学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耳科学领域专业杂志,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年发行量3500左右,影响因子在国内同类25种杂志中排名前列,基金论文比排名第一,是国内耳科学工作者的必读杂志。本刊设置栏目广泛,季刊。

  • 纪念姜泗长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作者:张晶平

    2013年9月14日,姜泗长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本次盛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参会人员有院部领导、学界前辈、学生、姜泗长院士子女、好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仁等500余人。
      清晨7点半左右,参会人员陆续到场。当参会人员领到沉甸甸的《姜泗长院士集》、电视记录片《丰碑》、《姜泗长院士纪念邮册》及纪念姜泗长教授的两刊杂志等丰富资料后,均一一赞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中国耳鼻咽喉科学所做的大量工作功德无量。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整形再造中心简介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我国早的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是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摇篮。医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是一座中国古典式园林建筑的花园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的编辑出版单位。整形外科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是我国整形外科界精英教育的基地之一,主要以培养整形外科医学博士和硕士为主。医院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经过50余年的发展,是我国一流高级整形外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疑难杂症诊治中心。

  •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年专辑文章总汇

    作者:

    关键词: 科学杂志
  • 《中华耳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中华耳科学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本刊诚约涉及耳科学领域的论文,请作者遵守以下投稿要求。

  • 小儿中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13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学术研讨会

    作者:杨扬;陈敏;刘世琳

    2013年11月22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六家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第四季度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举行。此次会议得到了各中心以及来自京内外多家医院同道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参与,共计约70人参加了会议。各位专家、讲者以及与会人员就“小儿中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中华耳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