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중화이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922
  • 国内刊号: 11-48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301ent.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耳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仕明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

    作者:屈永涛;张慧平;陈红耀;郭明丽

    目的:探讨早期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30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不同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之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和分析各组疗效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88.7%,而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组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耳鸣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82.5%,而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组耳鸣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7.2%,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改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 骨导ABR与1000Hz声导抗对婴儿传导性聋检出率比较

    作者:张国军;龚松阳

    目的:比较骨导ABR与1000Hz声导抗对于6月龄以内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婴儿听力损失性质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6月龄以内OAE未通过,外耳道正常,click-ABR检查结果为正常和轻、中度耳聋婴儿共25名。将受试者按照听力损失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组,并将click-ABR检查结果为正常的婴儿设为对照组,分别用骨导ABR和1000Hz声导抗进行测试,选用数理统计方法,比较三组受试者中骨导ABR与1000Hz声导抗对于传导性耳聋检出率的区别。结果6月龄以内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婴儿使用骨导ABR和1000Hz声导抗两者u检验P>0.05,1000Hz声导抗和骨导ABR在传导性耳聋的检出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结论6月龄以内婴儿传导性耳聋的诊断可以使用骨导ABR或1000Hz声导抗。

  • 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宏;赖清泉;黄启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耳乳突炎患者40例中患耳48耳,采用多层螺旋CT以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对入选患者耳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进行扫描检查,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正常组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对锤骨柄、砧骨短脚、锤骨头、砧骨体及砧骨长脚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镫砧关节以及镫骨的状态观察多平面重组技术优于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肉芽型患者面神经管、砧骨短脚、砧骨体准确率均为100%,鼓室壁、砧骨长脚、锤骨、镫骨准确率为94.4%、94.4%、88.8%、94.4%;单纯型患者鼓室壁、面神经管、听骨链准确率均为100%;胆脂瘤型患者砧骨长脚、砧骨体、锤骨以及面神经管准确率均为100%,镫骨、砧骨短脚、鼓室壁准确率为84.6%、92.3%、92.3%。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反应中耳乳突炎患者内耳及中耳听骨链形态骨质破坏情况,且对不同类型患者区分度明显。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患者耳部的精细结构,对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药物治疗初步研究

    作者:褚志华;张晓莹;孟彬彬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高频主观特发性耳鸣药物治疗的地位、方案选择、效果,并作远期疗效随访。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219例耳鸣患者按病程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每组患者随机抽取三种药物治疗方案(血栓通、血栓通+红花黄色素、血栓通+红花黄色素+地塞米松)中的一种进行治疗,疗程3周。采用刘蓬、李明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分别在3个时间点进行疗效评估。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至随访结束,219例患者痊愈15例(6.8%)、显效32例(14.6%)、有效84例(38.4%)、总有效131例(59.8%)、无效88例(40.2%);三组的痊愈率:急性期为18.6%(13/70),亚急性期为2.9%(2/68),慢性期为0%(0/81);三组的总有效率:急性期为68.6%(48/70),亚急性期为58.8%(40/68),慢性期为53.1%(43/81);2.三组的近、远期疗效比较:急性期组的近、远期痊愈率均优于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的近、远期疗效分别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随访情况:三组各自远、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治疗方案比较:血栓通方案和联合用药方案比较,三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在第1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3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激素方案分别和血栓通方案及联合用药方案比较,三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在3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在不同病程耳鸣患者的治疗地位有所不同,急性期值得积极推荐,首选含激素的联合用药方案。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等病程较长者,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不应只局限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就药物治疗效果来说不同病程组患者随访近、远期疗效稳定。

  • 地西泮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作者:田彦静;刘岩;许尧生

    目的:研究地西泮对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突发性耳聋治疗(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研究组28例,根据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5mg(研究组1)或10mg(研究组2)口服,每日睡前服用。治疗20天后复查听力及HAMA评分。结果治疗20天后两研究组与对照组听力水平有显著差异(P1=0.003,P2=0.015),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4,P2=0.011);两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听力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1=0.000,P2=0.001,P=0.018),两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1,P2=0.003),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59)。结论地西泮口服作为突发性耳聋伴焦虑情绪患者的补充治疗对患者负面情绪及听力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估

    作者:谷丽;郭其云;狄国华;陈婷婷;刘丹

    目的:分析评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102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并在术前及术后1年左右由患儿家属填写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及OM-6调查问卷,评价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OM-6调查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结果示治疗后各维度的评分均增高,P<0.01;OM-6调查问卷结果示除了言语障碍外,治疗后其他各维度的评分均下降,P<0.01;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听力,疗效显著,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MEDPOR在肋软骨已钙化患者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宋春琼;敖健飞

    目的:探讨对于肋软骨已发生钙化的先天性小耳或后天性耳缺损患者,以MEDPOR作为再造耳廓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手术分为2期,1期是在残耳后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皮瓣或瘢痕瓣。2期是以扩张皮瓣、耳后乳突区皮下筋膜瓣、残耳、MEDPOR支架、中厚皮片移植行耳廓再造术。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以此种方法行耳廓再造术34例,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32岁-61岁,均为单侧耳廓再造。结果34例耳均顺利完成二期耳廓再造手术。术后随访时间,短2年,长5年7个月,形态令人满意,支架无外露发生。结论对于肋软骨已发生钙化的先天性小耳或后天性耳缺损患者,MEDPOR支架是较为适合的再造耳廓支架材料。

  • 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及常规人工耳蜗植入术临床比较

    作者:陈世琴;胡金旺

    目的:通过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与常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根据人工耳蜗植入术式的不同分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组(微创组)及常规人工耳蜗植入术组(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电极植入情况、手术切口及并发症的不同,分析两种术式之间的特点。结果12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全植入鼓阶,成功率100%。微创组与常规组的平均手术总时间分别为89.53±12.42分钟、92.30±14.16分钟,电极植入平均用时分别为112.16±16.01秒、117.05±26.90秒,平均电极植入次数分别为1.07±0.26次、1.22±0.49次。两组的手术总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电极植入用时亦无明显差别(P>0.05),微创组平均电极植入次数较常规组少(P<0.05)。微创组及常规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2.53±0.12cm、8.30±0.56cm,微创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术后未发现皮下血肿及感染,常规组术后出现皮下血肿3例(4.76%),微创组术后皮下血肿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微创组和常规组的术后眩晕出现率分别为5.88%、21.83%,微创组术后眩晕率低于常规组术后眩晕率(P<0.05)。结论与常规人工耳蜗植入术相比较,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手术时间不增加的前提下,可确保电极位于鼓阶,并具有外形美观,手术切口小,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135例听力障碍大学生聋病易感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潘蕾;陈亚秋;刘瑾;刘宏彦

    目的:对听力障碍大学生进行聋病易感基因检测,了解常见聋病易感基因四个基因20个位点的突变情况,为耳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通过采集末梢血检测135例听力障碍大学生的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20个突变位点。结果135例受检者中77例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7.04%;杂合突变23例,纯合突变34例,复合杂合突变20例。c.235delC突变占GJB2基因突变的91.11%(41/45);c.IVS7-2A>G突变占SLC26A4基因突变的79.31%(23/29);12SrRNA基因仅检出3例m.1555A>G同质性突变;GJB3基因检出c.547G>A杂合突变1例。结论135例受检者中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率为57.04%;c.235delC是GJB2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c.IVS7-2A>G是SLC26A4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检出少数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密切相关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GJB3基因突变率不高。通过对听力障碍人群进行聋病易感基因检测,从分子诊断水平明确病因,进行耳聋靶向预防突变和遗传咨询,提高优生优育。

  • MEBO棉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大穿孔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锋;王然然;刘艳;李波蓬;蔡洁;杨莎莎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棉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01~2015-06期间就诊的113例外伤性鼓膜大穿孔患者经知情同意后按照前瞻、随机的原则分为3组:湿润烧伤膏棉片贴补组(A组,42例)、单纯棉片贴补组(B组,38例)、干燥自愈法组(C组,33例)。A、B组在耳内镜下分别行湿润烧伤膏棉片贴补和单纯棉片贴补治疗,每3~5d取出棉片观察;C组每3~5d观察,分别记录穿孔愈合情况、有无感染及愈合时间。结果 A、B、C组分别愈合39例(92.9%)、17例(44.7%)、10例(30.3%),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1.8±2.8)d、(20.5±2.1)d、(28.7±6.2)d。A组愈合率明显高于B、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愈合率高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3组中无明显诱因分别出现感染3例(7.1%)、10例(26.3%)、9例(27.3%),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感染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湿润烧伤膏棉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大穿孔能够提高穿孔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无严重并发症,可使多数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降低了医药费用。

  • 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聋豚鼠SOD同工酶蛋白表达的调控

    作者:沈晓丽;周静;王永华;王一鸣;顾伟忠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ethylplyrazine,TMP)对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蜗毒性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该机制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 SOD或SOD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或SOD2)及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或SOD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60只听力正常成年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GM组、TMP组、GM+TMP组、对照组。GM组(15只)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连续12天;TMP组(15只)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连续12天;GM+TMP组(15只)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 mg·kg-1·d-1及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连续12天;对照组(15只)腹腔注射与G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1·d-1,连续12天。每组豚鼠首次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第一天均行ABR检测。实验结束后将豚鼠断头处死并取耳蜗标本,免疫组化法对其细胞内SOD1、SOD2、SOD3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用药后GM组听力阈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GM+TMP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与TMP组听力阈值用药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处模型组和拮抗组SOD1、SOD2、SOD3阳性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胞处拮抗组SOD1、SOD2阳性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P<0.05),SOD3阳性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庆大霉素具有耳毒性,可导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川芎嗪可通过对毛细胞处SOD1、SOD2的蛋白表达调控机制来实现抗氧化防护作用。

  • 氢气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在内耳急性损伤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蔡蔚然;周义德

    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参与了包括噪声性听力损伤、药物性聋在内的内耳急性损伤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氢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迅速到达患处与氧化性较强活性氧进行反应,并有效对抗氧化应激。氢气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相关。研究氢气的抗氧化作用为治疗内耳急性损伤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氢气在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氢气在内耳急性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龚桃根;柯朝阳

    先天性胆脂瘤起病隐匿,能进行性生长破坏周围正常结构,早期易被临床医师忽视,错失佳的诊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文献,帮助临床医师早期正确诊断中耳先天性胆脂瘤,提高治疗效果。

  • 3D打印颞骨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在耳科中的应用展望

    作者:胡澜也;贾欢;杨军

    颞骨是人体复杂的骨性结构之一,内部重要的神经、血管与位听觉结构关系密切。颞骨相关的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对颞骨解剖有着全面、透彻的认识以避免损伤一些精细、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内耳、颈内动脉和听神经。长久以来,耳外科医生通过反复解剖人体尸头的颞骨来获取和提高相关的手术技能。但人体尸头来源有限,价格日益昂贵,造成尸体颞骨解剖训练越来越困难。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制造出了可用于耳科教学和手术技能训练的3D打印颞骨模型。本文就3D打印颞骨模型的制备过程、评价方法以及近年来在耳科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 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丽;谢淑敏;刘伟;任基浩;谢鼎华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胆脂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外耳道结扎方法、咽鼓管封闭方法、中耳化学试剂注射模型、自体皮肤鼓室移植+绿脓杆菌注射模型和活体电穿孔基因转染法等,本文对上述5种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内陷囊袋学说、上皮移行学说、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及防治方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参考。

  • 中耳力学研究与耳微创外科技术

    作者:李永新;王杰;韩德民

    中耳力学研究一直是鼓室成形术的热点。从声学水平认识中耳传声机制是耳显微外科技术提高听力的基础。耳微创外科技术理念引导下的耳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中耳力学研究理论必将推动鼓室成形技术发展,进而提高鼓室成形后听力效果。

  • 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的关系研究

    作者:胡鸿;史波宁

    目的:研究高-低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的关系,探讨在I波缺如者V波潜伏期差值法与I-V波间期差值法诊断意义的一致性。方法收集I-V波间期差值0.28ms组75例(150耳),其中男性34耳,女性116耳,平均年龄48.8±10.4岁;I-V波间期差值>0.28ms组150例(150耳),其中男性45耳,女性105耳,平均年龄48.9±9.5岁。对51.1次/s与11.1次/s的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Pearson相关系数r=0.628,P<0.001。与I-V波间期差值法比较V波潜伏期差值法诊断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AUC=0.819,P<0.001,对应的V波潜伏期差值界限值是0.34ms。结论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和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在I波无法引出的情况下,V波潜伏期差值法的诊断意义接近I-V波间期差值法。

  • 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面瘫、颈部包块

    作者:申卫东;李竹梅;戴朴;韩东一;杨仕明

    患者尹女士,36岁,以“左耳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4年,左侧面瘫、颈部肿物2年”主诉入院。
      患者因“左耳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面瘫”3次在当地医院按“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新生物”行活检和“中耳、乳突”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炎症”或“胆脂瘤”。半年前因耳部肿物复发再次在当地医院行活检术,病理提示“颈静脉副神经节瘤”,为进一步诊治,我院以“左侧颈静脉孔区占位,副神经节瘤”之诊断收入院。专科查体:左耳道口上及耳后可见前次手术的瘢痕,左侧外耳道充满淡红色肿物,伴淡黄色分泌物。左侧面部痛温觉、轻触觉略差。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眼闭眼不能、眼裂约3mm,鼓气口角向右侧歪斜。伸舌左偏,左侧舌肌萎缩。左侧味觉减弱。双侧咽腭弓对称,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正常。声带运动、闭合可,无吞咽困难。左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较对侧薄弱。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相似疾病史。

  •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杨琳;陈力奋;张天宇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在耳科学研究中用于对鼓膜、听骨链、鼓岬、基底膜等振动特性进行非接触式的精准测量,其结果能够反映各部分的动力学特性及声音信号在外周听觉系统中的传播特征。在研究不同病理状态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机制、听觉重建术以及术中进行听力康复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鼓膜修补术后鼓膜振动激光多普勒测振研究

    作者:张颖;王杰;李永新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检测鼓膜修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病例的鼓膜振动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完成的一组鼓膜修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病例(11耳),根据术后一年随访时气骨导差(Air-Bone Conduction Gap,ABG)分成两组:A组(ABG≤20 dB)6耳,B组(ABG>20 dB)患者5耳。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分别测试两组术后患者鼓膜脐部振动幅值。同法对30耳正常人进行测试作为对照组。分析鼓膜脐部振动幅值与ABG关系。结果 A组患者中除病例2与6外,其余病例的鼓膜振动曲线与正常组走形基本一致。病例6的鼓膜脐部振动幅度较正常组明显下降,以1000 Hz处低,鼓膜增厚并可见钙斑形成,术前骨气导差与术后基本一致;病例2术后鼓膜振动幅度较正常提高,以1000 Hz处为明显,该患者术后骨气导差较术前缩小,鼓膜完整但较菲薄。B组患者中除病例5稍高于正常组振动幅度外,其余病例曲线大部分频率振动幅度均低于正常水平。病例5患者术后骨气导差较术前略缩小,鼓膜菲薄。结论鼓膜修补术后鼓膜振动幅度与ABG值大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鼓膜振动越接近正常值时ABG越小。

  • 中耳力学研究

    作者:张绍兴;马芙蓉

    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维度对中耳力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介绍,包括物理实验检测,如声导抗检测、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频闪成像测量仪,重力显微镜,可以实现更大维度、更小尺度、复杂的力学探测;有限元模型分析经历了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历程,目前不仅用于研究中耳生理、病理、手术、听觉植入假体,还深入到结构更加精细复杂的内耳力学领域。实验法和模型研究法两者从一开始就具有互补的关系。

  • 耳道结构性病变对传声影响的数值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申;王吉喆;孙秀珍;刘迎曦;李生

    目的:研究外耳道结构性病变对耳部传声的影响,及其在听力重建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健康志愿者耳部结构的CT扫描资料,建立包括外耳道、中耳和内耳耳蜗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修改模型,建立结构性病变外耳`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声音在耳部结构的传递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正常和病态结构外耳道在声音的传递中的作用的差异。结果正常外耳道结构对传入的声音有一定的增幅作用,而病态的外耳道结构则会降低这种增幅作用,鼓膜脐部和镫骨底板的位移会减小,减小的程度取决于外耳道结构的狭窄程度。结论外耳道结构性病变会对耳部传声造成影响,改变外耳道对声音的增幅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外耳道再造与听力重建手术提供术前临床数值评估依据。

  • 鼓室成形PORP植入术后鼓膜振动特性研究

    作者:张颖;王杰;李永新

    目的:观察鼓室成形部分人工听骨(PORP)植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增大病例的鼓膜振动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11例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其中气骨导差大于20 dB有7耳,剩余4耳气骨导差小于等于20dB。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行鼓膜振动测试研究。招募青年受试者30耳行鼓膜振动测试作为对照组。分析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鼓膜脐部振动速度与鼓膜表面声压比值)差异以及与纯音测听气骨导差值相关性。结果气骨导差大于20dB的7耳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曲线较正常值低,且气骨导差值越大越低于正常值;气骨导差小于等于20dB的4耳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曲线接近正常值,且气骨导差值越小越接近正常值。结论 LDV可以检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振动,鼓室成形PROP植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形成可能与鼓膜有效振动减小有关。

  • 成人正常鼓膜振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检测研究

    作者:王杰;赵非;张颖;李永新

    目的: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检测成人正常鼓膜振动特征。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间招募成人志愿者,检测鼓膜正常、纯音听阈正常后,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检测90 dB SPL纯音刺激条件下鼓膜脐部振动幅度。刺激频率范围为400、8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6000、8000 Hz共11个频率。结果鼓膜脐部振动于400-8000 Hz 11个频率处均可检测到,信噪比大于等于10 dB。鼓膜脐部振动于1000 Hz、3000 Hz处有两个峰值,于6000 Hz处有一个波谷。每耳测试可于十分钟内完成,测试过程中受试者无不适症状,安静状态平静呼吸对测试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可检测到鼓膜细微振动,成人鼓膜振动检测过程简便、无创、快速,为临床中耳传声功能精细化检测提供了依据。

  • 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鼓室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邓瑞;方延青;欧熊;刘杨文易;王冰;程晓婷;陈兵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远期听力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长期随访资料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将其分为剪肌腱组(36例)和保留肌腱组(40例),随访12至3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 kHz纯音平均气导听阈(AC)、平均气骨导差(ABG)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剪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为35.9±13.6dB和13.5±5.9dB,而保留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分别为34.7±13.0dB和14.8±4.8dB,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8.9%和90.0%。两组在听力改善、气骨导差闭合及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对术后听力恢复产生远期影响。

中华耳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