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莫合特尔·阿布力米提;柳琛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 h , n=45)和早期组(6~24 h , n=45)。比较术后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早期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GO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3.3%、26.7%和68.9%,超早期组分别为8.9%、6.7%和88.9%。在术后再出血率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早期治疗组相比,超早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GOS评分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治疗后3周和6周的S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随访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周艳霞

    目的:探讨不同随访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由于死亡脱落1例,予以剔除。观察组采取上门随访,对照组采取电话随访。对患者的FCA、ADL以及遵医行为等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FCA综合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59%(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门随访更能够促进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脑出血的疗效

    作者:刘正清;郭立丽

    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早期采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止血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3‐02—2014‐02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40例,发病3 h时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血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r FⅦa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血肿情况,1个月后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4 h血肿体积(24.5±8.3)m L显著低于对照组(30.1±8.8)m L ,用药后48 h血肿体积(26.6±8.5)m 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4.3±9.1)mL ,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NIHSS评分(7.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7±2.5)分,ADL评分(62.9±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9±17.0)分,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采用r FⅦa止血有助于抑制血肿增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全面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出血 rFⅦa 血肿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尿酸相关性研究

    作者:施洪;郭润达;刘辉强;陈忠锃;黄燕燕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尿酸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管理中心(体检中心)2011‐04—2012‐07健康体检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体检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114例与无颈动脉硬化组61例,同时记录检测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值,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 S发生于双侧颈动脉分叉处57例(50%),右侧颈动脉分叉处8例(7.0%),双侧颈内动脉32例(28.07%)。体检者的A S以早期硬化(内膜增厚)68例(59.64%),其次是硬斑27例(23.68%),混合斑19例(16.67%)。A S组的 H cy、LDL‐C、FPG、UA显著高于无硬化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与AS的相关因素是 Hcy、TG、LDL‐C、FPG (P<0.05)。结论 AS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Hcy、TG、LDL‐C、FPG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早期干预。

  • 重型颅脑外伤后血管痉挛与脑脊液 NO 及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魏万昆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CVS)和脑脊液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后C V S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C V S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40例,中度组42例,轻度组42例,入选同期重型颅脑外伤后未发生C V S的40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入院后1 d、3 d、5 d及7 d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颅外段(ICA)脑血流速度及脑脊液NO、ET‐1水平。结果 CVS各组NO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CVS重度组NO浓度显著低于中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ET‐1呈相反变化。结论颅脑外伤后CVS的发生可能与脑脊液中NO抑制,ET‐1升高,破坏血管舒张收缩平衡相关。

    关键词: 颅脑外伤 CVS NO ET-1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作者:徐龙彪;黄红星;刘坤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已发表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临床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1142例病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 Z=9.68,P<0.00001,OR值为6.23,95%的可信区间为4.30~9.02。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 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田方起;苏兰;王宏昭;潘瑞洪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静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 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格拉斯哥评分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提高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昏迷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作者:王敏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肠外营养的对照组患者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患者,比较其置管前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总蛋白(58.23±3.68)g/L、前白蛋白(248.17±34.32)m g/L及血红蛋白含量(129.36±19.54)g/L、细胞免疫CD8、CD4/CD8(36.76±4.32、25.14±4.34、1.85±0.36)、体液免疫指IgG、IgA、IgM (14.33±3.12、2.47±0.41、1.17±0.34)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且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神经心理测试及P300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评估研究

    作者:谢娜;邓建中;齐进兴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测试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P300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SIVD)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4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47例,同时选取45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入院治疗前,VCIND组、V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VCIND组较VaD组偏低(P<0.05), P300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318.689±16.123) ms相比,VCIND组患者潜伏期(360.667±16.082) ms ,VaD组患者潜伏期(420.333±21.149) ms ,各组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ERP‐P300测试能客观反映 VCIN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300潜伏期与 MMSE 及MoCA有相关性,有利于VCIND早期的诊断。

  • 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作者:杜杰

    目的:探讨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观察组40 m g/次,对照组20 mg/d ,2组均1次/d ,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及屏气指数(BHI)、药物不良反应、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CVR(35.19±5.24)、BHI(1.54±0.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8%)、复发率、病死率(5.77%、3.85%)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但需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ASS 与 CPIS 评分评估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剑;刘智明;余小祥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ASS评分)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评估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01—2013‐0448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存活情况、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控制情况作为预后评估标准,结合患者特征曲线(ROC)比较ASS评分与CPIS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 CPIS评分佳诊断阈值为7,敏感度为0.789,特异性为0.923,阳性预测值为0.715,阴性预测值为0.864,Youden指数为0.724,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6;ASS评分佳诊断阈值为11,敏感度为0.726,特异性为0.967,阳性预测值为0.813,阴性预测值为0.878,Youden指数为0.668,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7。两个评分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评分与CPIS评分可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进行量化评估。

  • 脑转移瘤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震;王社军;杜长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选择2006‐01—2014‐01本院诊治的60例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60例患者中单发病灶45例(75.0%),多发15例(25.0%);原发病为肺癌35例(58.3%),乳腺癌8例(13.3%),其他恶性肿瘤17例(28.4%);病灶周围水肿、环形强化及毛刷样征象是常见的影像学特点;60例患者1 a及2 a生存率分别为58.3%和18.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治疗方式、病灶大小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及肿瘤数目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脑转移瘤原发病以肺癌为常见。治疗方式及肿瘤数目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

  •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疗效

    作者:张信芳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mpson I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l例(Simpson Ⅲ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术后出现尿崩3例,经治疗1~2周好转;随访6个月~5a,术后2a左右肿瘤复发1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远期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

    作者:吴利荣;张婧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远期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12‐01收治的23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诊治的320例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远期脑血管病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居住地区、体重指数、孕周、妊娠年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文化程度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次及新生儿身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0.1%,显著高于对照组4.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有自身疾病特点,是远期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 血肿位置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方案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进

    目的:探讨血肿位置C T分型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适应证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02—2012‐02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血肿C T分型开颅脑造瘘点选定组(观察组,n=120)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120),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半年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112/120,93.33%)与对照组(91/120,75.83%)比较差异显著( P<0.01);术后再出血量观察组为(42.72±18.96)mL ,对照组为(98.43±19.67)m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周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肿位置分型超早期或早期选择合适手术治疗方案,术后血肿清除明显、再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 中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Meta分析

    作者:张斌;李蔚;徐芳;陈伟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Review M anager 5.2统计分析软件对已发表的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ApoEε3/3、ApoEε2/3、ApoEε4/4、ApoEε3/4及ApoEε2/4基因型的 OR值分别是0.55(95% CI为0.43~0.72)、0.81(95% CI为0.66~0.98)、2.72(95% CI为1.63~4.57)、2.25(95% C I为1.66~3.04)、1.70(95% C I为1.12~2.60);携带ε4等位基因、携带ε3等位基因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44倍(95% C I为1.84~3.22)、0.59倍(95% C I为0.46~0.75)。结论 A po Eε3/3、A po Eε2/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保护因素;ApoEε4/4、ApoEε3/4及ApoEε2/4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及遗传易感因素。

  • 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符悦才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于2011‐01-2013‐12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常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血栓通对照组患者单一使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天麻素对照组患者单一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联合使用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4组神经缺损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1)常规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对照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50%与52.50%;血栓通对照组分别为17.50%与77.50%;天麻素对照组分别为17.50%与75.00%;观察组分别为32.50%与90.00%。结论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可有效减轻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建华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愈率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观察组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结论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世彬;程丽平;李冲;刘钧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12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部C T和M RI检查结果或据M RI检查结果将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将6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的脉压、脉压指数(PPI)和收缩压(SBP)均比对照组升高明显( 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脉压指数及收缩压升高有关,控制血压可以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 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及照顾者心理及生理状况的作用

    作者:王萍;吴传军;王洪娟;黄红美;江爱钟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 )患者及照顾者心理及生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PSD患者60例,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支持治疗组60例(患者30例,照顾者30例)和对照组60例(患者30例,照顾者30例)。支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采用HAMD、SAS、SDS、ADL指数、SSS等评估标准分别于支持治疗前、后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PSD患者在支持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支持治疗前的评分。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在支持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及生理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 颅脑创伤后癫痫发病特点及预防策略的临床研究

    作者:孔文龙;石小峰;纠智松;龙芝灵;贾军;黄忠群;陈国昌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特点,探讨预防性抗癫痫用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99例(对照组)及前瞻性研究675例(研究组)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2组发病特点及预防性用药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颅脑损伤超早期癫痫发生530例,高达29.5%,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下降至12.4%、6.7%、5.2%,研究组分别为28.1%、7.8%、4.2%、3.3%;对照组重、中、轻型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为18.6%、4.5%、1.9%,研究组分别为8.5%、3.4%、1.4%,手术患者及未成年年龄段2组癫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病越早、颅脑损伤越重、年龄越小以及手术患者,颅脑创伤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越高,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能降低其发病率。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刘伟伟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临床疗效,第8周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2组治疗第2周末起,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PSP量表评定,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2组TESS 量表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主要有泌乳素水平升高、心动过速、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直立型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社会功能效果要明显好于利培酮。

  • 压疮评估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冬梅;吴春艳

    目的:观察压疮评估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患者入院时由专业人员采用国际通用的Waterlow scale评分表对其压疮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对不同危险度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患者住院前后的压疮风险变化和住院前后的Braden Q和Braden评分。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8±2.2)d ,住院期间5例(5.56%)患者发生I度压疮,经治疗后好转。压疮发生部位:骶骨2例,左右足跟各1例,右脚趾1例。患者住院前后的Wa‐terlow scale量表评估结果和Braden Q和Braden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评估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且追踪评分和护理方案的调整有助于增进医患双方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海国;陆燕飞;陆胤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颈动脉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03—2013‐09我院神经内科接收脑卒中康复治疗1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及斑块等。结果14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超声检出颈动脉狭窄率75.1%,其中男性颈动脉内膜增厚占70.4%,颈动脉斑块阳性占80.3%;女性颈动脉增厚占59.4%,颈动脉斑块阳性占78.3%。颈动脉狭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脂程度高于正常患者。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相关。结论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超声是探查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涌泉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疗效均有好转,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脑出血患者手术疗效

    作者:杨少伟;王安帮;夏雷;高长庆;谢煜;马晓虎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11‐09收治的2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探讨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体会。结果2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中存活23例,10例基本生活自理,死亡4例。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发脑出血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给予促凝药物、新鲜血浆或血小板治疗,手术尽量选择微创治疗。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祝腊香;庞洪波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3‐05在我院治疗的NVA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IS分为NVAFIS组(n=14)和NVAF组(n=79),将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时超声、ECG、血脂、凝血功能、炎性因子等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VAF患者发生IS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VAF组比较,NVAFIS组患者60岁以上多见(71.4%),抗凝治疗比例低(28.6%),合并高血压(57.1%)或糖尿病(28.6%)比例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NVAFIS组患者LAD水平、血脂中TC水平显著高于NVAF组,但凝血功能中INR显著低于NVAF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LAD增大,TC水平升高是NVAFI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凝治疗,INR正常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0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LAD增大,TC水平升高是引起NVAFIS的独立危险因素。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MRI及DWI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海乔;黄丽娜;强军;倪莉

    目的:分析脑后部可逆性脑病M RI及DW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15例经临床诊治及M RI检查的脑后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 revers Tble encephalopathy.syndrome ,PRES)患者的资料,均常规MRI及DWI扫描并计算出 ADC图。结果15例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皮层受损,以枕叶、顶叶、颞叶好发,其中11例伴额叶受损,3例伴侧脑室深部白质、基底节受损,2例伴丘脑、小脑半球受损。13例发病时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2例为细胞毒性水肿。5例在首次检查后7~21 d复查,3例病灶为可逆性完全消失,2例大部分病灶可逆性消失,局部有残留病灶。结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影像学具有特点, DWI、ADC容易区分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病灶,有助于临床鉴别及判断预后。

  • 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许静;王继绪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581例,随机分为2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无效患者中年龄≥70岁、FBG>6.1 mmol/L、HbA1c≥8.2%、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以及治疗前疼痛程度为轻中度者明显多于治疗显效或有效的患者(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FBG>6.1 mmol/L、HbA1c≥8.2%、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是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治疗方法的选择、年龄、血糖控制情况等,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高龄患者更多关注,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选择适宜治疗方法,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治疗效果。

  • 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郜风清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11—2013‐11诊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42例,根据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分为2组,95例患者未发生脑血管痉挛为对照组,47例发生脑血管痉挛为观察组,分析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患者。脑挫裂伤与硬膜外血肿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下血肿和颅骨骨折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越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Fisher分级Ⅱ级/Ⅲ级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Fisher分级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损伤类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均是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不同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对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彭华军;唐丹丹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对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06—2013‐06收治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入院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试验组还同时给予益生菌。然后观察2组患者的呕吐、腹胀、胃潴留、反流、便秘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情况;观察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和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于营养开始第0、6、14、21天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并比较2组患者住IC U时间。结果2组呕吐、腹胀、胃潴留、腹泻和住IC U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反流及便秘发生例数和营养支持第6、14天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营养支持第21天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首次排便时间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在肠内营养同时添加益生菌既可以改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功能,又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

  • 手足口病致迟缓性麻痹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肌电图分析

    作者:孔林河;孔峰;逯成音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迟缓性麻痹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肌电图特点。方法对75例手足口病致迟缓性麻痹患儿按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为2组,即感染组45例和未感染组30例。结果感染组肌电图异常44例,异常率98%;未感染组肌电图异常18例,异常率60%。结论手足口病致迟缓性麻痹患儿合并有中枢系统感染者肌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者。

  •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作者:黄春刚;张国栋;郭金栓;刘维田;李建华;孟庆杰

    目的:观察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 2组,各39例。软通道组应用硅胶软管,硬通道组应用Y 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分别进行血肿清除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硬通道组与和软通道组,在治疗5d后血肿量分别为(11±2)mL、(12±2)mL ,总有效率分别为92.3%与89.7%。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且2组间疗效相近。结论采用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介入术都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组方法疗效相似,软通道微创介入术的灵活性较强,引流管材质柔软,能够减少脑组织损伤。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 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鲲;李宏毅;张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梗死体积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血浆Lp‐PLA2水平呈增高的趋势;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 不同手术方法对骨间背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斌;汪志中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对骨间背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09—2012‐08收治的骨间背神经损伤患者4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损伤情况分别接受功能重建术、神经断端吻合术、神经移植桥接术、神经松解术等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恢复至M2级4例,M3级8例,M4级25例,M5级9例。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间背神经损伤不同的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手部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隐性误吸的疗效

    作者:陈晓锋;李飞祥;李思明;廖洪全;王婧婧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隐性误吸的疗效,以期减少卒中后肺炎发生率。方法将168例有隐形误吸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吞咽康复训练组108例,一般治疗组60例。对2组患者统计住院治疗2周时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及PS P的发生率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及PS P的新发生率。结果隐性误吸治疗的有效率,吞咽康复训练组治疗2周、1个月、2个月均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 P<0.05);PS P发生率,吞咽康复治疗组治疗2周、1个月、2个月低于一般治疗组( P<0.01)。结论通过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治疗卒中后隐性误吸,同时也可减少卒中后肺炎发生率。

  • 圆形颅骨磨钻在开颅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光;黄纯真;黄毅;黄建荣;黄冠斌;蓝欢;赵冠焱

    目的:检验圆形颅骨磨钻在开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硬膜外血肿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20例,两类患者各用圆形颅骨磨钻开颅10例,电钻、铣刀开颅10例。结果硬膜外血肿组2种方法开颅时间、手术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开颅时间、手术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圆形颅骨磨钻开颅无骨孔残留,颅骨损伤较小,完整性保持较好。结论圆形颅骨磨钻结构简单,易操作,对颅骨损伤较小,出血量少,特别是硬膜外血肿开颅效率更高,能较好保持颅骨完整性,为基层医院开颅术增加了一种选择方案。

  • 经颅超声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作用

    作者:曹红桂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联合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作用。方法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经颅超声组和溶栓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经颅超声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颅超声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美国国立卫生所脑卒中量表(NIHSS)于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评估患者,并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患者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的发生率,治疗后采用C T评估患者并发脑出血情况。结果经颅超声组患者治疗后2 h、24 h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5.0%、55.0%,显著高于溶栓治疗组的15.0%、20.0%再通率( P<0.05);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经颅超声组NIHSS评分分别为(10.6±2.8)分、(10.1±2.6)分,显著低于溶栓治疗组(13.9±3.3)分、(13.1±3.2)分的NIHSS评分(P<0.05);经颅超声组预后良好发生率为65.0%,显著高于溶栓治疗组20%(P<0.05);2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传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颅脉冲超声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 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栋云;郭伟;万大平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CCCI患者47例,正常对照4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PI检查,对2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段前循环动脉狭窄比例高57.4%(27/47);其次是颅内段后循环动脉狭窄、颅外段后循环动脉狭窄及颅外段前循环动脉狭窄,分别为34.0%(16/47)、31.9%(15/47)和27.7%(13/47)。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供血区的(TTP)值较对照组有明显延长(t=8.92,P=0.01)。结论CTPI可早期发现CCCI患者的异常低灌注,TTP能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与性别相关性探讨

    作者:何安邦;周奋;潘德岳;云望;乔卫东;江振忠;曾坚锋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性别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对2004‐08—2013‐10我院神经外科50例垂体腺瘤患者及其中18例ACT H垂体腺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的ACT H垂体腺瘤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男性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程、血ACT H水平、血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大于女性,同时男性患者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侵袭性、卒中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女性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多个表现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 CT 血管造影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鸣凡

    目的:探究并分析CT 血管造影(CTA)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10—2012‐10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采用表面阴影成像(SSD)和大强度投影(MIP)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1.3%,对脑血管畸形、脑缺血性疾病、自发性颅内出血诊断的准确率为100%,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结果与DSA或手术证实的结果较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PCM C与 PBL 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带教中的运用

    作者:易良;周椿

    目的:探讨PBL(问题式学习)联合PCMC(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带教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0‐01—2013‐01我院神经外科9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名,观察组采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比较病人对2组实习生的评价、2组实习生出科考试的成绩和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相关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观察组的实习生更加满意,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质量,适合推广。

    关键词: PCMC PBL 神经外科
  • 53例老年人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

    作者:姜红姬;全善今;方永福

    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卒中后任何时间。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随着 C T及 M RI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受到重视。2010‐01—2013‐12我科共收治经C T/M RI证实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06例,其中53例(13.07%)继发癫痫,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立侠;董俊兴;陈静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与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123例LA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LA组较对照组Hcy、HbA1c、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Hcy、年龄、高血压病程及 HbA1c与L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cy升高、年龄、高血压病程及 HbA1c与LA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脑蛛网膜下腔持续负压引流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世中;赵世强;刘振;段晨冰;李振新

    我院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合并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G L S积分8分以上)的实施了脑蛛网膜下腔持续负压引流术,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燕;苏建;付志新;刘辉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多趋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减少残疾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胰腺癌神经浸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关秀文;韦炳邓;杨军

    目的:研究胰腺癌神经浸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4‐03诊治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差异,分析胰腺癌神经浸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胰腺癌患者神经浸润率为53.8%,包括单纯胰腺内神经浸润(15.0%)、单纯胰腺外神经浸润(5.0%)和胰腺内、外神经浸润(33.8%)。胰腺癌神经浸润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家族史、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径和淋巴及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背痛、CA199水平、Ki指数、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和TNM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胰腺癌神经浸润与腰背痛、CA199水平、Ki指数、血管侵犯和 TNM 分期呈正相关(rs>0,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P<0.05)。结论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影响因素包括腰背痛、CA199水平、Ki指数、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和TNM分期,与腰背痛、CA199水平、Ki指数、血管侵犯和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 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及神经保留临床分析

    作者:郭东斌;刘天庆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及神经保留情况。方法选取2007‐02—2011‐02在我院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疗效,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采用HB分级标准评价,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听神经瘤大小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82例,死亡1例,术后面神经完整解剖保留84例。随访1 a以上患者面神经功能优秀率82.3%,随访的48例患者中1级21例(42.7%),2级18例(39.6%)。线性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与面神经功能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后远期面神经功能保留的优良率较理想,面神经功能保留与肿瘤大小存在一定联系。

  • 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孙宝利

    目的:探讨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脑卒患者中抽取55例吸烟患者与55例不吸烟患者分别作为甲组与乙组,选取同期我院5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丙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血浆组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甲组、乙组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随着吸烟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 P<0.05)。结论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具有较大影响。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分析

    作者:徐向东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主要由于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改变而破裂出血。本文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郝统一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3—2013‐02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超早期手术42例,早期手术24例,延期手术10例。术后再出血:超早期组手术6例,早期手术4例,延期手术2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时机,为患者术后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

  • 两种评估方法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意外坠床和跌倒预测价值

    作者:卢海云

    目的:探讨Morse评估量表和 Hendrich模型两种评估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AF风险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Morse评估量表和Hendrich模型分别对患者AF进行风险评估,对两项工具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进行分析。结果 Hendrich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60%,敏感性69.89%~71.19%,特异性70.22%~73.57%;Morse评估量表模型敏感性为57.14%~60.91%,特异性为50.22%~54.26%;Hendrich模型的 PPV 为0.04~0.05,NPV为0.95~0.96,Morse评估量表的 PPV和NPV分别为0.05~0.06和0.96~0.97,其95%置信区间也较 Hen‐drich模型更宽。结论 Hendrich模型相比Morse评估量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适用于神经外科患者的AF风险评估。

  • 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符彬斌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相关性,为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观察组)和非抑郁组(对照组),评估2组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BI和AS评分分别为(60.52±8.09)和(16.26±2.83),对照组为(54.36±7.11)和19.58±3.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分别为(4.30±1.02)、(3.19±0.97)、(3.41±0.86)和(4.12±1.01),均低于对照组(4.86±1.24)、(3.88±1.05)、(4.08±1.17)和(4.82±1.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和ADL评分分别为(20.98±8.46)和(51.36±6.17),对照组为(25.01±9.51)和(57.82±6.4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均较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对于维持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喉罩通气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长春;魏秀兰;胡继英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在颅内血管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各20例。常规静脉诱导,均一次插管(罩)成功,观察插、拔管(罩)时的MAP和HR,以及拔管(罩)期呛咳和躁动情况。结果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罩)前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2组MAP(血压)、HR(心率)均显著下降(P<0.01)。L组在喉罩插入前后和拔除喉罩前后MAP、HR均轻度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插管前后和苏醒拔管前后MAP、HR显著升高(P<0.01)。T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结论喉罩通气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比气管内插管更安全。

  • 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处理

    作者:刘平;滕敬华;方军

    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总结临床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继发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处理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有脑梗死面积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时间长(≥2 a)、格拉斯哥评分(<5分)、未使用抑酸药、昏迷、丘脑区梗死、脑室出血(P<0.05);而和性别、年龄、凝血功能、消化道基础疾病等无关(P>0.05)。脑梗死面积、昏迷、抑酸药、丘脑区、脑室出血是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P均<0.05)。经临床处理后,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脑卒中继发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要加强防治。

  • 重症神经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方案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魏海燕;朱磊

    目的:探讨程序化撤机方案和经验性撤机方案在重症神经疾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2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神经疾病患者4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经验性撤机处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撤机处理,对2组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撤机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 U )的平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重症神经疾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采用程序化撤机方案可有效缩短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的撤机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

  • 痛点神经阻滞结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梁绍成

    骨科门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本文采用注射玻璃酸钠与痛点神经阻滞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高渗昏迷并呼吸心跳骤停抢救体会

    作者:赵娜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昏迷并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05成功抢救的1例糖尿病高渗昏迷并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实施临床抢救,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与血浆渗透压变化情况及清醒时间、预后效果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与血浆渗透压均平稳下降,10 d后血糖控制平稳出院。结论对糖尿病高渗昏迷并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和补液以及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 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行双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探讨

    作者:彭智

    目的:探讨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行双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方法97例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保守组给予亚低温和苯巴比妥片等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双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颅内压、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颅内压均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3.06%,明显高于保守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颅内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热休克蛋白27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晓杰;南飞飞;张明智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水平。结果HSP27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瘤旁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HSP27的表达量随着星形胶质细胞的恶变有所增加。结论HSP27的阳性表达率与瘤细胞含量的多少有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 脑电图反应性对昏迷患者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武红

    目的:探讨脑电图反应性对昏迷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符合条件患者26例,生存者做3个月内跟踪调查,3个月内死亡者调查停止,动态EEG记录EEG反应性。根据Synek分级将EEG类型进行预后分类。结果记录EEG有反应生存者为90%。无反应性者死亡为70%。根据Synek分级预后不确定的患者中,EEG有反应性的生存率92%,无反应性的生存率为32%,单因素结果分析,预后没发现显著相关性。GCS评分、Synek分级及EEG反应性与预后有关(均 P<0.01)。EEG反应性对判定预后的敏感性80%,特异性81.3%。真阴性(TN):指标良好且预后良好者;假阴性(FN):指标良好而预后不良者;真阳性(TP):指标不良而预后不良者;假阳性(FP):指标不良而预后良好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以临床指标及Synek分级、EEG反应为自变量进行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EG反应性、GCS评分及Synek分级为影响预后的显著相关因素(均 P<0.01)。结论 EEG的反应性对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 神经内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杨瑾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方法正确率的有效策略,强化神经内科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随机观察法相结合,对神经内科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根据卫计委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具体要求,对问卷调查和随机观察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神经内科医务人员总的手卫生依从率为52.0%,洗手方法正确率为85.9%,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好、医生次之,保洁员、陪检员较差,大部分医务人员常用的手卫生方法为流动水洗手和速干手消毒剂洗手。结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应加强培训、检查、督导手卫生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洗手方法正确率,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 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娜;任凤龙

    目的:探讨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03—2013‐05收治的18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伴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偏头痛伴随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2.2%、6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长期慢性发作、头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差等均为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伴焦、抑郁、睡眠障碍患者的MIDAS分值均明显高于无精神心理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多伴较高的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等,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临床医生应考虑患者伴随的相关精神心理状况,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 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钰

    目的:探讨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选取2011‐11-2013‐11在我院接受重型脑出血治疗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危险期,康复出院40例,放弃治疗2例,因脑部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结论在对重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肺部感染和死亡现象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医护配合干预措施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影响

    作者:高凯霞;赵变歌

    目的:探讨医护配合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6—2012‐06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07-2013‐07符合标准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配合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入组后1周观察组便秘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配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

  • 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朱兰英

    目的:探究开展临床路径式护理教育对躁狂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03—2013‐02收治的57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选取我院于2013‐03—2014‐02收治的6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记录2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度,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为96.7%,对照组为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提高躁狂抑郁症患者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利于病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乔红丽

    目的:探讨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0例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改善显著,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作用

    作者:周秀芳;吴敏清;孟君;刘东英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02—2014‐02食管癌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0‐01—2012‐01食管癌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3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外科护理常规方案,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对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对围手术期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肺炎、窒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肺炎、窒息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杨少慧;李艳红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7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并根据心理学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恢复有重要意义。

  •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

    作者:于洋

    目的:分析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纤溶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 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且能够消除纤维蛋白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利他林治疗儿童脑轻微障碍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

    目的:分析利他林治疗儿童脑轻微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轻微障碍综合征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给予利他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多动症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为7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遗尿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对照组为2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利他林治疗儿童脑轻微障碍综合征,治疗效果较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

    作者:马荣芳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予甘露醇治疗,研究组38例予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0 d脑水肿体积(8.96±2.69)mL ,颅内压(138.26±27.58)mmH2 O ,对照组分别为(12.17±3.84) mL、(174.59±26.13)mmH2 O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肽Y水平与NDS评分显著降低,24 h出入量与BI评分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能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与保护脑细胞,且对肾功能影响小。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妙华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普拉克索组(观察组)和溴隐亭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采用多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采用溴隐亭治疗。治疗12周后,根据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 P<0.05)。观察组头晕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于多巴胺联合溴隐亭治疗,普拉克索可进一步提高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头晕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嘉铁

    目的:探讨单纯中药疗法、单纯西药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三种治疗方案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有效、经济、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采用单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治疗;41例患者采用单纯消炎止痛药(潘生丁、卡马西平、吲哚美辛)治疗;49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方药配合西药)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单纯中药组有效率(72.22%)和单纯西药组(70.73%)不存在差异(P>0.05),小于中西结合组有效率(χ2=4.410,5.295、P=0.036,0.021<0.05)。在视觉模拟(VAS)评分上,3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痊愈时间上,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3.404、P=0.000,0.001<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且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 头孢曲松联合利福霉素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松林;成怡冰;银羽;王海军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利福霉素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有无协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0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分成治疗组58例,应用头孢曲松联合利福霉素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利福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通过扩大抗菌谱,加强抗感染,促进化脓性脑膜炎炎症吸收,促使患儿早期康复。

  • 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张罡;许勇刚;黄亮;彭为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对比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平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迅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疗效分析

    作者:王瑾;柳江海

    目的:探讨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西酞普兰+舒必利组;对照组:西酞普兰组,评估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治疗8周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TE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3;P=0.748)。治疗8周后,观察组躯体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3%.5/43vs28.89,13/45;χ2=4.026,P=0.045)。结论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伴躯体症状临床疗效佳,改善躯体症状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治疗老年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戴德孟;张龙举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治疗老年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能有效改善PCI神经功能缺失,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原地区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孔晨曦;魏林节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A组)、红景天组(B组)、高压氧+红景天组(C组);15 d后分别观察各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结果 A和B组15 d神经功能、水肿大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与A、B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组良好恢复率明显好于A、B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梗死面积。

  • 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左懿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给予对症处理外,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蚓激酶治疗。观察2组复发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比黏度及全血比黏度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脑梗死复发,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姜之荣

    进展性脑梗死是患者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48 h内病情逐渐加重,呈现阶梯状发展,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3]。本文选择我院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药复方制剂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龚考玲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01—2014‐01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123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各41例。3组均予以脑卒中基础治疗,A组加用中药复方郁乐疏,B组加用氟西汀进行治疗,C组不予以任何抗抑郁药物,比较3组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A组、B组的HADM及SD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的BI及SNSS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脑出血并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永全;李淑萍

    目的分析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脑出血并发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03例脑出血并发急性脑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接受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接受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尿量、颅内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肾功能
      异常、血尿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脑出血并发急性脑水肿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西比灵与黛立新预防性治疗老年偏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肖鸣

    目的:分析西比灵与黛立新预防性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偏头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西比灵组和黛立新组各64例。西比灵晚餐后1 h服用,10 m g/d。黛立新早餐后1 h服用,1片/d。2组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1d内发作次数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分析2组疗效及治疗4周后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前1d内发作次数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1 d内发作次数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疗效优于西比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满意度明显高于西比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性治疗老年偏头痛,黛立新优于西比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

    作者:纪涛;张协军;黄国栋;李维平;高永中

    目的:探讨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头颅磁共振示前颅底巨大占位病变,分叶状,有囊变,T1 WI稍低信号,T2 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鼻内镜检查未见鼻腔肿物。行双额入路前颅底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基底位于大脑镰与筛板连接处。病理结果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发生于鼻腔内或鼻腔向颅内侵犯,单独发生在颅内者罕见;嗅神经母细胞瘤具有远处转移的特点,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案。

  • 主动脉夹层致脊髓及下肢缺血2例分析

    作者:苏建华;李美英;凤兆海

    主动脉夹层十分严重,病死率高,如引起内脏及肢体缺血,病死率更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胸背部突然出现持续性撕裂样剧痛,且疼痛部位随夹层进展的行径而改变。由于夹层破口位置及中层撕裂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易漏诊和误诊。主动脉夹层致脊髓缺血及肢体缺血而收治神经内科病例较少,现报道如下。

  •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结核1例报道

    作者:王恒;崔新征;陆增辉;吉文仲;张清勇;黄丽慧;吉庆春

    患者,女,58岁。因“双眼睑下垂伴复视20 d”于2014—02入院。患者于本次入院前20 d ,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以左侧为重,晨轻暮重,伴复视。入院后检查:T 36.5℃, P 76次/min ,R 19次/min ,Bp 138/95 mmHg ,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晰,双眼睑下垂,双眼球活动受限,四肢肌力Ⅳ级。既往史:“高血压”病史7 a余,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m g ,qd ,po ;复方丹参片3片,bid ,po ;硝苯地平缓释片15 m g ,bid ,po ;血压控制满意;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对藿香正气液过敏。入院后检查: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常规、甲功能检查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肌电图示: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可见电位递减。行胸部CT 示(见图1):前纵隔升主动脉左侧可见一不规则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与血管分界尚清晰,大小约43mm×27mm×50mm,CT 值23 Hu。考虑:胸腺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10.045 nmol/mL (参考值<0.450 nmol/mL ),抗连接素抗体:0.236 nmol/mL (参考值<1.000 nmol/mL )。综上,诊断“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查无手术禁忌证,经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同意手术,风险已告知并签字,于入院后第6天手术。在全麻下行胸腺瘤胸腺切除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中见左下极可触及一质硬肿块,大小约40 mm ×30 mm ×50 m m ,侵犯左侧纵隔胸膜,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送快速冰冻结果(胸腺结节)示:考虑良性结节伴坏死。术后常规送病理,病理结果示(见图2):胸腺结核。随后查结明三项,全阳性。术后诊断: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结核。

  • 臭氧治疗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作者:胥丽霞;杨改清;李彩霞;刘举;张东亚;李晓昶;吴孟娇

    目的:臭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治疗作用,又对人体有危害。臭氧的医学治疗价值在临床上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就臭氧的生物化学作用、医学上的治疗价值以及与脑梗死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进一步了解臭氧治疗是否可以作为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之外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笛;张保朝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病因尚不明确的颅内血管变异性疾病。Denh等在2008年提出VBD是脑卒中独立的、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将就VBD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精神病医院2013年药物咨询情况浅析

    作者:尹秀萍;石艳;肖俊丽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治疗精神疾病药物咨询情况,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早日恢复健康。方法整合分析我院2013年治疗精神疾病类药物咨询资料,从咨询者、咨询药物的类型、咨询药物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患者为主,咨询药物以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为主。结论开展我院药物咨询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Aβ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损伤机制以及研究进展

    作者:沈怡君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AD发病机制的各种学说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学说受关注,本文对Aβ在发病过程中的损伤机制进行论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