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赖氨大黄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魏洁;李开济;赵毓芳;骆广玲;魏静波;闫丰;吕翠平;甄永占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和肾脏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RHL预防衰老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低、高剂量RH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腹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持续8周,对照组小鼠每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分别每天1次灌胃25和50 mg·kg-1的RHL.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计算肾脏指数;检测血清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HE染色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指数降低(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RHL组小鼠肾脏指数升高(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与衰老模型组小鼠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减轻,且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RHL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衰老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 黄芪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宇田;刘聪聪;徐萌;王晶华;高阳;杨思睿;周岩

    目的:观察黄芪(AS)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及对蛋白激酶C (PKC)的调节,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2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模型,将术后24 h存活的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 mL· d-1腹腔注射)、模型组(生理盐水2 mL·d-1腹腔注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注射液6g·d-1,即2 mL· d-1腹腔注射).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脑利钠肽(BNP),Masson染色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中PKCα和PKCε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治疗组大鼠死亡数量少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和LVESD增加(P<0.05),LVEF和LVFS降低(P<0.05),血浆BN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大鼠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和LVESD降低(P<0.05),LVEF和LVFS增加(P<0.05),血浆BNP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CVF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大鼠心肌CVF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PKC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心肌细胞中PKC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KCε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KCε、抑制PKCα表达而实现的.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作者:安英;杨倩;黄健禄;江凯;曾庆容;宋文欣;王艳春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阐明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维生素C组和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采用2 mg· kg-1·d-1 Iso皮下注射制备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连续14 d,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和维生素C组大鼠同时腹腔注射氧化樟脑注射液(0.8、1.6和3.2mg· kg-1·d-1)和维生素C(80 mg· kg-1·d-1),连续28 d.实验结束后采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紫外分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酶标仪检测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快、左室收缩压(LVSP)降低、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LVdp/dtmax)降低(P<0.05或P<0.01);HMI和LVMI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LDH活性增高,NO含量降低,SOD和iNOS活性降低,Col Ⅰ和ColⅢ含量增高(P<0.05或P<0.01).与Iso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大鼠HMI和LVMI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LDH活性、MDA含量降低,NO含量增加(P<0.05或P<0.01),Col Ⅰ和ColⅢ含量降低(P<0.05或P<0.01),iNOS和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可抑制Iso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提高NO水平进而抑制胶原的合成有关.

  •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作者:冷冰;马恩元;何巍;蒋为海;辛建海;薛昊罡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应用17β-E2调控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分离出MSCs,连续传代3次,进行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MSCs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细胞培养基(OBM)培养]和不同剂量17β-E2组(在成骨诱导分化液中分别添加0.1、1.0、10.0和100.0 pmol·L-1 17β-E2).各组细胞在第7天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染色检测钙盐沉积;第14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胶原(Col Ⅰ)水平;第21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GP mRNA表达水平,采用茜素红染色及在酶标仪上560 nm波长下测定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定量分析成骨矿化能力.结果: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成功分离出MSCs,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椭圆形核,核仁可见.传代培养的MSCs生长旺盛,保持原代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17β-E2组细胞ALP活性和ColⅠ 水平增加(P<0.05或P<0.01),骨基质的钙化能力增强(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100.0 pmol·L-1 17β-E2组BG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密度梯度与贴壁筛选方法分离所得细胞为大鼠MSCs,17β-E2可增强MSCs成骨分化能力,上调BGP 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 银杏叶提取物各组分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

    作者:苏青;孙成博;孙波;姚云鹏;郭梦环;于晓艳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不同组分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分别给予GBE、总黄酮、总内酯、总黄酮水解物、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和银杏内脂C,药物浓度分别为0(高糖对照组)、3.125、6.250、12.500、25.000和50.000 mg· L-1,同时设低糖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增殖情况.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分别给予GBE、总黄酮、总内酯、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和银杏内脂C,药物浓度分别为0(高糖对照组)、0.05、0.50、5.00和50.00 mg·L-1,同时设低糖对照组,ELISA法检测条件培养基中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结果:MTT检测,与高糖对照组比较,50.000 mg·L-1 GBE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25.000和50.000 mg·L-1总黄酮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总黄酮水解物、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50.000 mg·L-1内脂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与高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与高糖对照组比较,5.00和50.00 mg·L-1 GBE组ColⅣ和F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0.50 mg·L-1GBE组FN水平明显降低(P<0.05),0.50、5.00和50.00 mg·L-1总黄酮组ColⅣ水平降低(P<0.05或P<0.01),50.00 mg· L-1总内脂组ColⅣ和FN水平降低(P<0.05或P<0.01),50.00 mg· L-1内脂C组FN水平降低(P<0.05).结论:GBE在高浓度时(50.000 mg·L-1)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而低浓度(自0.500 mg·L-1起)时抑制系膜细胞ECM积聚;GBE中总黄酮在抑制细胞增殖和ECM积聚方面起主要作用,总内脂无明显效果;苷元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远远强于糖苷.

  • 不同质量比SF/PLLA复合纤维支架上共培养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变化

    作者:张笑;王苹;于姝媛;王洪艳;汤勇;周余来;祝威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配比的丝素蛋白(SF)和聚乳酸(PLLA)构建的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阐明SF/PLLA生物工程膜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使用SF和PLLA作为支架材料,以SF与PLLA不同质量比(S50/P50、S40/P60和S30/P70)进行混合纺丝,制备出不同比例的SF/PLLA复合纤维支架,采用SF/PLLA复合纤维支架与皮肤组织中分离的原代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共培养.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在不同质量比的支架材料上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共培养细胞的特异标记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第5和6天时,在S50/P5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S40/P60组和S30/P70组(P<0.01),在S40/P6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上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S50/P50和S30/P70组(P<0.05或P<0.01).接种于SF/PLLA复合纤维支架的上皮细胞表达CK19蛋白,接种的成纤维细胞表达Vimentin蛋白.2种细胞与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共培养,S40/P60和S50/P5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细胞生长状态优于S30/P70组.结论:支架中SF的浓度增加可以明显提高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存活,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对细胞的生物表型无明显影响.

  •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东慧;刘美晓;王小杰;张艳;杨松鹤;程露阳;陈志宏

    目的:通过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丝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注射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2.4g· kg-1·d-1)灌胃3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结果:TNF-α蛋白免疫产物为棕黄色和棕褐色颗粒状,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浆;HNF-4α免疫阳性产物为棕褐色,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肝脏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保护糖尿病时肝脏损伤.

  •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潘涛;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刘颖;杜海英;孙志伟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观察.细胞处理24 h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EM观察细胞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摄取及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TEM观察,纳米二氧化硅呈圆形,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7.42±5.69) nm.DLS法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水合粒径为(134.13±2.78) nm,而在含1%、5%和10%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细胞黏附实验及划痕修复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细胞的相对黏附率和损伤修复率明显下调(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升高下调作用愈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作用下,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量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已被细胞摄取,颗粒主要以成簇的形式分布于内吞小泡中或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可见细胞膜凹陷、包裹吞噬纳米颗粒的过程.结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能够抑制HL-7702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

  • 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屠培培;李晓丹;马百成;张耀方;段会坤;尼再中;王海松;姜苹哲;李淼

    目的:研究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和糖尿病组,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糖尿病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构建.采用HE染色、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和ChIP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肝脏中总组蛋白H3的修饰状况及与糖代谢相关基因丙酮酸激酶(Pklr)、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糖糖激酶(Gc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 (Ppargc1a)和胰岛素受体(Insr)的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的修饰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小鼠肝脏病理学(HE染色)和组蛋白修饰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高糖组小鼠H3K23的乙酰化下降(P<0.01),H3K9Ac和H3K9Me2修饰水平上调(P<0.01),H3K4Me保持不变(P>0.05),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和Gck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糖尿病组小鼠H3K23Ac和H3K9Ac修饰水平下降(P<0.05或P<0.01),H3K9Me2和H3K4Me的修饰水平升高(P<0.01),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Gck、Ppargc1a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Pklr、Glut2启动子区H3K23Ac、H3K9Ac、H3K9Me2和H3K4Me修饰水平变化与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相吻合.结论:肝脏组蛋白表观修饰变化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 胡桃醌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巍;吴亚猛;陈思瑶;张琳娜;韩景春;那文婷;金瑛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胡桃醌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iH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20、40、60、80和100 μmol·L-1胡桃醌处理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胡桃醌处理组SiHa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细胞脱离.与对照组比较,胡桃醌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7 μmol·L-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和100 μmol·L-1胡桃醌处理组SiHa细胞的亚二倍体峰(SubG1)比率增加,G0/G1和S期细胞比率降低,G2/M期细胞比率先升高后降低.结论:胡桃醌对SiH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使细胞周期SubG1比率增加.

  • 脊髓电刺激对缓激肽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娜;徐燕;孔令恒;朱娟霞;牛利刚;杜剑青

    目的:观察脊髓电刺激(SCS)对缓激肽(BK)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电生理实验(N=17)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N=25),所有实验动物均实施心包插管术以诱发心脏痛.电生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BK心脏重复刺激组(n=5)和BK加SCS组(n=12),以心包内可重复性注入致痛剂BK所诱发的背斜方肌肌电(EMG)变化百分比为观察指标,评估SCS对BK所诱发的EMG的下行调控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3)、生理盐水对照组(n=4)、SCS对照组(n=6)、BK心脏痛模型组(n=6)和BK加SCS组(n=6),以心包内注射BK所诱发的T3~T5节段脊髓背角c-fos表达水平为伤害性评价指标,评估SCS对BK所诱发的c-fo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电生理实验,与BK心脏重复刺激组比较,BK加SCS组EMG变化百分率降低(P<0.05);SCS结束5 min后,EMG为基础对照的54.02%±4.95% (P<0.05);SCS结束55 min后,EMG为基础对照的74.82%±4.74% (P<0.05);SCS结束105 min后,EMG恢复至基础对照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SCS对照组大鼠c-fos表达水平分别为22.50±1.85和35.00±3.77,与空白对照组(15.00士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K心脏痛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水平(115.67±10.0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BK加SCS组大鼠c-fos表达水平(59.83±5.76)与BK心脏痛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SCS对BK诱发的EMG反应和脊髓背角伤害性信号c-fos表达均具有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很可能是由于SCS激活了颈段脊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继而这些抑制性神经元通过降低胸段脊髓心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活动而抑制了心脏伤害性感受.

  • 小窝蛋白3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斑蝥素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铁军;刘铜军;张凯;申震;李凯;李薇;王新刚;贾丹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3 (CAV3)在人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斑蝥素对于CAV3表达的影响,阐明斑蝥素防治结直肠癌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取30例手术切除的CRC组织,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3在人CR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将人CRC 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AV3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C组织中癌细胞核染色较深、排列紊乱.30例CRC组织中22例CAV3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3%;正常对照组呈阴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C组织中CAV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HCT-116细胞中CAV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HCT-116细胞中CAV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CAV3蛋白在大多数人CRC组织中呈高表达,斑蝥素可能通过下调CAV3表达抑制CRC细胞生长.

  • 胰岛素通过mTORC2/SGK1途径上调肺泡上皮钠通道α亚基的作用机制

    作者:何婧;戚迪;王导新

    目的:研究mTORC2/SGK1在胰岛素上调肺泡上皮钠通道α亚基(α-ENaC)中的作用,阐明胰岛素促进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时肺水肿清除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胰岛素组、PP242 (mTORC1/2抑制剂)组和雷帕霉素(特异性mTORC1抑制剂)组,每组10只.经相应处理后分别留取标本检测小鼠肺湿/干质量比(W/D)、肺泡液体清除率(AFC),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α-ENaC表达水平及pSGK1 (Ser42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胰岛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W/D明显降低(P<0.05),AFC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中α-ENa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胰岛素组小鼠肺组织中α-ENaC蛋白表达水平和pSGK1 (Ser42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PP242组小鼠肺组织中α-ENaC蛋白表达和pSGK1 (Ser42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通过mTORC2途径激活SGK1,上调α-ENaC表达,促进肺泡液体清除,对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载EPO腺病毒的PLGA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作者:朱阳;李道伟;方滕姣子;史册;王丹丹;孙宏晨

    目的: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腺病毒局限在应用部位,观察其在体内的促进骨形成作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病毒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纤维支架复合作为实验组(PLGA/Ad-EGFP组),以等剂量的EGFP腺病毒为对照组,分别感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以BMSCs感染EGFP的荧光细胞面积比例检测病毒活力.采用Picogreen dsDN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病毒释放动力学.将EPO腺病毒与PLGA纳米纤维支架冻干复合作为实验组(PLGA/Ad-EPO组),以单纯骨缺损为对照组,植入大鼠颅骨缺损处,在第4和8周采用Micro CT及组织学HE染色检测EPO腺病毒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结果:PLGA/Ad-EGFP组荧光细胞面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腺病毒在PLGA上呈突释曲线,第1小时存留53.0%±5.6%,第16小时存留20.0%±3.3%.与对照组比较,PLGA/Ad-EPO组在第4周促进红细胞生成,并在第4及8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新生骨面积百分比达到25.0%±5.7%及35.0%±6.3%(P<0.05).结论:应用冻干法将腺病毒与PLGA复合能够有效保存病毒活性,PLGA/Ad-EPO纳米纤维支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缺损修复.

  • 紫薯花青素抗结肠癌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

    作者:陈伟莉;张晨;张旭浩;刘冬影;赵玺

    目的:探讨紫薯中原花青素(PCI)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性作用,阐明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HCT-116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HF-91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阳性药组[25 mg· L-1顺铂(DDP)]和PCI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和100 mg·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O/EB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JC-1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PCR法检测p53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DP组比较,100 mg·L-1 PCI组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各浓度PCI组HF-9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DDP组比较,50和100 mg·L-1 PCI组HCT-116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不同浓度PCI组HCT-116细胞中caspase-3和p5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不同浓度PCI组HCT-116细胞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100mg·L-1 PCI组HCT-116细胞中p5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紫薯花青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 TGF-β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符良斌;廖天安;王鸿;邓伟;周斌;王友元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人舌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探讨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舌鳞癌细胞SCC9和CAL27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TGF-β1(5和10 μg·L-1)组,TGF-β1刺激24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间质相关标记蛋白Vimentin和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舌鳞癌SCC9和CAL27细胞形态从多边形上皮样结构、成簇生长、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状态变为单个分散的长梭形细胞,细胞间连接消失,呈现间质细胞表型.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SCC9和CAL27细胞中Vimentin表达强度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SCC9和CAL27细胞中p-AKT表达强度降低.结论:TGF-β1可诱导舌鳞癌细胞发生EMT,并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

  •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米亚静;刘洁;王世伟;王天伟;景晓红

    目的:检测DNA双加氧酶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ET2蛋白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成年组、老年组和老年痴呆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6周和8个月的正常C57BL/6小鼠,老年痴呆组为8个月的老年痴呆转基因小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中TET2 mRNA水平.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慢病毒干扰对照组、TET2慢病毒干扰1组和TET2慢病毒干扰2组,慢病毒感染7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给予50 μmol·L-1过氧化氢(H2O2)或者2.5 mmol· L-1 L-高半胱氨酸(L-HCA)处理4h分别建立胞外和胞内氧化应激模型,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老年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老年组小鼠比较,老年痴呆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H2 O2和L-HCA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中,TET2基因慢病毒干扰效果较显著的TET2慢病毒干扰2组神经元的存活率较慢病毒干扰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下调TET2表达后神经元更易受到氧化损伤,提示TET2可以对抗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

  • LPS-TLR4信号通路在慢性酒精摄入大鼠模型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杨坤;田珍珍;王淑华;修明;郭乡羚;齐丽娜;李敏;孙丽;高润平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酒精摄入大鼠门静脉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水平,探讨LPS-Toll样受体4(TLR4)通路在慢性酒精摄入大鼠模型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酒精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等热量的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和对照饲料,10周后采集大鼠门静脉血,留取肝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肝脏的组织学特点,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门静脉血浆内LP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纤维母细胞特异蛋白1 (FSP-1)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识别肝星状细胞(HSCs),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 mRNA表达水平.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FSP-1阳性HSCs和TLR4mRNA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IA).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摄入10周末酒精组大鼠肝脏出现中央静脉周围及肝血窦周边纤维化,肝脏TLR4 mRNA表达水平及FSP-1阳性激活HSC均有明显增加(P<0.01),大鼠门静脉血浆LP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组大鼠肝脏致炎症因子IL-1、IL-6、TNF-α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ivariate相关分析,10周末酒精组大鼠肝脏TLR4 mRNA表达水平与门静脉血浆LP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56,P<0.05).结论:慢性酒精摄入可引起大鼠肝脏TLR4信号通路活化,通过释放致炎因子和纤维源性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病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 RNA干扰FZD4基因表达对人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抑制作用

    作者:高兴春;郭娜;闫爱丽;冯浩;史宏恩;苟兴春

    目的:探讨FZD4在人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人的FZD4设计了2条短发夹RNA (shRNA)序列,利用慢病毒包装后感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FZD4 shRNA干扰组分为FZD4-shRNA-1#和FZD4-shRNA-2#组),经空病毒感染的U251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感染的U251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Z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干细胞培养基筛选出胶质瘤干细胞,采用极限稀释实验观察FZD4 shRNA对肿瘤干细胞增殖及自我更新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ZD4 shRNA干扰组FZ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FZD4 shRNA干扰组中干细胞形成的神经球直径明显缩小(P<0.01).极限稀释实验,与对照组比较,FZD4 shRNA干扰组干细胞在每个孔中生成至少1个神经球所需要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通过shRNA下调U251细胞中FZD4的表达后可以显著抑制胶质瘤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 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吴娟;贾一扬;刘特;周丽婷;孙迪;徐缙;李春艳;王树越;于雷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阐明ACE基因是否为冠心病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4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共251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CE基因上rs4267385和rs4316位点的多态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的2个SNPs(rs4267385和rs4316)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rs4267385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4316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 男性人群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傅倩晰;周莉;唐敏;张名均;唐晓君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中载脂蛋白E (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为APOE基因作为诊断血脂异常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3家重庆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男性356人,其中242例高血脂患者作为病例组,11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测量其身高和体质量.采用基因芯片测序方法对APOE基因进行分型.结果:APOE基因型在人群中分布,共检测出6种基因型,其中E3/3频数高,为69.10%;APOE等位基因中E2频数为17.98%,E3频数为75.84%,E4频数为6.18%.在病例组中,不同APOE基因型高血脂患者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OE4基因携带者的TC水平明显高于APOE2和APOE3基因携带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OE多态性与TC、TG呈正相关关系(r=0.157,P<0.05;r=0.276,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153,P<0.01).结论:中国男性人群中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APOE4基因型携带者TC和TG水平有升高的趋势.

  • 院内二次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琳;袁宏;朱陇东;岳伟;李敏;成泽怡;李文旋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与二次感染之间的关系,阐明二次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0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初次感染组(78例)和二次感染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的微生物和30 d内的死亡率等,分析各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变化,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初次感染组比较,二次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肺炎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肠炎(CDAD)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二次感染(OR=4.582,P=0.000 2)、高MELD评分(OR=1.293,P<0.000 1)和低血清白蛋白(OR=0.487,P=0.038 7)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院内二次感染能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

  • S100钙结合蛋白P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乔晓娟;苏秀兰;师永红;杜华;张树才;李云霞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P(S100P)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监测原发肿瘤切除前后血清S100P蛋白水平,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可获取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术前血清,其中20例患者可获取新鲜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另30例患者可获取术后动态血清.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组织中S100P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组织和血清中S100P蛋白水平.选择同期30名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S100P蛋白水平.结果:胃癌组织S100P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S100P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S100P表达下调与脉管癌栓有关联(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100P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血清S100P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手术后2周血清S100P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S100P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血清中表达水平下调,其表达水平与预后有关联.持续动态监测血清S100P水平变化可能预测复发及判断预后.

  • 宫颈癌根治术后反射性尿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静文;郑连文;常笑语;刘永正;高利伟;付璐璐;徐影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反射性尿闭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反射性尿闭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后69 h无尿,血肌酐渐进性升高至620.7 μmol·L-1.病程中对该患者进行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利尿、解痉治疗,同时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并给予药物降压等积极治疗.结果:患者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第69小时开始有尿液排出,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治疗后随访4个月,患者排尿正常,肾功能亦完全正常.结论:反射性尿闭在临床上罕见,但易致急性肾损伤,且容易误诊.早期诊断通常可使反射性尿闭患者在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顺利得以救治.

  • 宫颈癌患者术后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刘翔宇;王辉东;郭明芳;谢悦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旋转调强放射治疗(IMAT)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学的优劣,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19例,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在Eclipse 8.6计划系统上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IMAT和IMRT 2种放疗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19例患者IMAT和IMRT放疗计划的设计时间分别为(129±3)和(30±1)min (P=0.000),在Varian Ⅸ加速器上的治疗时间分别为(3.17±0.23)和(6.55±0.17) min (P=0.009),靶区均匀指数(HI)分别为1.08±0.01和1.10±0.01 (P=0.175),靶区适形指数(CI)分别为0.88±0.01和0.82±0.01 (P=0.000).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小肠和股骨颈等危及器官受量接近或略小于IMAT.结论:与IMRT相比,IMAT在靶区剂量和CI有一定的优势,HI和危及器官受量两者较为接近,IMAT计划设计耗时增加了近3倍,治疗时间减少一半.临床上在计划设计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建议尽量设计IMAT计划.

  • 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在前牙正畸保持中的应用

    作者:申玉芹;侯旭;公柏娟;孙新华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进行前牙正畸保持的临床效果,为选择适当正畸保持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2例完成正畸常规治疗后需局部加强保持者,将患者按照随访时间分为3个月组、6个月组和12个月组.应用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对前牙进行固定.目视和器械检查每个组保持器有无脱落位点,牙齿间隙及扭转错位有无复发同时检查保持器区域内牙周健康状况,即检查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评价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在前牙正畸保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均固位良好,无松脱及断裂且间隙及扭转,均未复发.仅有2例纤维夹板分别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个别位点脱落但无断裂.随访期内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总完好率为96.77%,且患者牙周状况健康.结论:应用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对前牙区散在间隙或者扭转牙正畸后固定保持可获得稳定的临床效果.

  • 正中神经掌支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逄紫千;王可人;叶玉琴;张欣;刘明军;黄庆道

    目的: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NCS检测.记录正中神经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 Amp、Lat、感觉传导速度(SCV),同时进行PCBm肌电图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TS患者(100%)均出现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远端Lat延长(P<0.01),指3 SCV减慢及Lat延长(P<0.01),显示为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其中20例(29只手,45.3%)患者PCBm SCV减慢(P<0.01),Lat延长(P<0.01),提示PCBm损伤.结论:CTS患者常出现PCBm损伤,PCBm损伤可作为传统CTS神经电生理检测的补充,可做为CTS超出腕部损伤的依据.

  • 冷冻消融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董振宇;郭志;于海鹏;刘影;张炜浩;杨雪玲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消融联合全身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单纯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放化疗失败后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科住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化疗组(26例)、单纯冷冻消融治疗组(30例)和冷冻消融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组(联合治疗组,33例).治疗后2个月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FACT-G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术后每1~2个月进行增强CT随访,通过改良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评价肿瘤客观反应率;以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结果: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个月3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冷冻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冷冻组患者肿瘤客观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单纯冷冻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肿瘤客观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3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联合治疗组11.1个月、单纯冷冻组6.9个月、单纯化疗组6.1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联合组16个月、单纯冷冻组13个月、单纯化疗组10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冷冻治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放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静脉化疗和单纯氩氦冷冻治疗.

  • 自噬对衰老的调节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珍;王含彦;易芳;郭冬梅;罗蓉

    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的胞质蛋白及细胞器降解途径.衰老是机体退化时功能下降及生理紊乱的综合表现.衰老组织中自噬减弱,提高自噬能延缓衰老,自噬参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的各种病理过程.自噬对肿瘤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自噬参与细胞恶变及肿瘤细胞生长.致癌基因活化诱发细胞衰老,细胞衰老又参与调控衰老相关性疾病——肿瘤.本文作者就自噬的形成、自噬与衰老的关系及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通过调控自噬活性来开发药物、治疗疾病提供指导.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学;曹永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一种病因不明、对放射线敏感、切除后可复发但预后较好的良性疾病.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好发于头颈部,以腮腺为主,其次为眼睑、眼眶、颌下及上臂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对称的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伴瘙痒和色素沉着.本病应与巨淋巴结增生症、淋巴结核、唾液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瘤尤其是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相鉴别.治疗方法包括放疗、激素疗法和手术治疗.该病特点是属于良性疾病、预后好、不恶变、不转移.本文作者对ELG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和一些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旭;马莉;苏克举;曹洪明;何华;李薇

    伴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作为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已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且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开始应用.本文作者主要就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不同种类初始弓丝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庆源;齐慧川;胡敏

    初始弓丝是在正畸治疗开始时插入固定矫治器的第一根弓丝,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纠正拥挤和扭转来排齐牙齿.对于同种错(牙合)类型、拥挤度相近和使用同种矫治技术的患者,不同截面形状、直径和材料的初始弓丝在排齐效率和患者的疼痛感觉方面会表达出的阶段性效果有所不同.了解不同种类初始弓丝的特性,并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弓丝选择,有利于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并有助于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本文作者就不同初始弓丝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正交试验法提取鼠尾腱胶原工艺的优化

    作者:宋唯一;刘国民;袁海波;彭传刚;徐坤;殷德辉;曹洪倩;李娟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 h)、乙酸浓度(0.10、0.25、0.50、0.75和1.00 mol·L-1)及料液比(g∶mL)(1∶5、1∶10、1∶20、1∶40和1∶80)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判断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佳工艺参数.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单宁酸沉淀实验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等对提取的胶原进行鉴定.结果:单因素分析,胶原提取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正交试验,鼠尾腱胶原提取的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72 h、乙酸浓度0.5mol· L-1、料液比为1∶40.SDS-PAGE电泳显示,样品为Ⅰ型胶原,单宁酸沉淀实验显示胶原降解程度低,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胶原结构完整.样品氨基酸含量测定符合胶原蛋白的成分特征.中性胶原溶液在37℃时能够形成固态胶原凝胶,胶原凝胶经过碳化二亚胺(EDC)交联后,扫描电镜下显示内部相互连接,构成孔径适中的蜂窝状多孔结构.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得出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的佳工艺参数,有效提高了鼠尾腱胶原的提取效率.

  • 犬博卡病毒非结构基因N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闫琰;张茜;马婧;李建宁;张薇;孙玉宁

    目的:制备犬博卡病毒(MVC)的非结构基因NP1的兔多克隆抗体,并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以MVC的感染性克隆pI-MVC为模板,构建NP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NP1,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在异巯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IPTG)诱导下,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P1蛋白.用亲和层析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大白兔,制备NP1抗血清并用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P1抗血清的特性.结果:成功构建MVC NP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NP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NP1融合蛋白,以其免疫大白兔获得NP1多抗血清,ELISA法检测效价达到1∶400 000.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荧光检测,所得抗血清具有较高的效价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MVC GST-NP1融合蛋白制备的NP1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NP1在MVC感染及致病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