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维生素K3诱导氧化应激经ERK信号途径介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

    作者:于春艳;刘希;于春荣;张钰;苏静;刘玉和;李洪岩

    目的:利用维生素K3(VK3)复制HeLa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在氧化应激诱导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VK3组(30 μmol·L-1)、U0126组(10 μmol·L-1)和VK3(30 μmol·L-1)+ U0126(10 μmol·L-1)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La细胞中ERK1/2、磷酸化ERK1/2 (Phospho-ERK1/2)、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其活化片段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Hoechest 33342染色激光共聚焦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VK3组比较,VK3+U0126组HeLa细胞生存率降低(P<0.05).VK3组作用2、4和8 h HeLa细胞中Phospho-ERK1/2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VK3组HeLa细胞中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VK3组比较,VK3+U0126组HeLa细胞中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VK3组比较,VK3+U0126组HeLa细胞呈现凋亡细胞核形态,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氧化应激通过ERK信号途径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被激活的细胞自噬能抑制VK3诱导HeLa细胞凋亡.

  • 热疗对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表达和C6 胶质瘤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健;张田;贾永森;赵喜庆;秦丽娟

    目的:探讨热疗与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表达的关系,阐明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7℃孵育)和热疗组(42℃孵箱内孵育10、30、60、120、180和240 min).各组细胞均行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NP蛋白的表达水平;于Transwell上室构建胶质瘤侵袭模型,经热疗后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透过Transwell下室面的胶质瘤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热疗组C6细胞经热疗后HSP70表达水平增加,于热疗30、60、120和180 min时HSP70表达水平高对于照组(P<0.05或P<0.01),且于热疗30 min时达高峰(P<0.01).热疗组C6细胞中CNP蛋白表达水平亦于热疗后开始增加,热疗60、120和180 min时CNP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于热疗120 min时达高峰(P<0.01).热疗后透过Transwell的胶质瘤细胞数减少,细胞数于热疗120 min时达到低水平(P<0.01).结论:热疗可能是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而使CNP蛋白的表达增多,增多的CNP又通过某种机制降低了胶质瘤的侵袭性.

  • 肝癌Hep3B细胞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彭传梅;崔映波;童淑芬;梁蕾蕾;李小洁;狄勇

    目的:探讨肝癌HepB3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凋亡素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定制合成CIP2A特异性si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Apoptin.以pcDNA3-HA-Apoptin和CIP2A siRNA共转染HepB3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pcDNA3-HA-Apoptin和CIP2A 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 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epB3细胞中CIP2A和HA-Apoptin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pB3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核、质分布.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内中CIP2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质内的分布增多.结论:肝癌HepB3细胞中CIP2A表达水平下调降低了凋亡素诱导的凋亡.

  • RNA干扰COPS3基因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曹鹤;李薇;钱磊;王雪梅;崔久嵬

    目的:探讨RNA干扰构成型光形态建成同源亚基3(COPS3)基因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肺腺癌细胞系A549建立裸小鼠成瘤实验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移植感染si-COPS3的A549细胞)和对照组(移植感染si-CTRL的A549细胞),每组20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裸小鼠体内的成瘤体积、质量和成瘤速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抑制COPS3基因表达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CDK2、CDK4、cyclinB1和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裸小鼠体内成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成瘤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细胞P2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cyclin B1和CDK4表达水平下调(P<0.05),而cyclin D1与CDK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384,P=0.605).结论:COPS3基因表达受抑制使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其作用机制与P21表达上调、cyclin B1和CDK4表达下调有关联.

  •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口腔修复用PEEK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

    作者:周莉;钱玥彤;朱晔;甘抗;郭晶;刘红

    目的:探讨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阐明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粘结机制.方法:将制备的纯PEEK作为对照组,PEEK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件分别进行0、5、15和25 min氩气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0、5、15和25 min组).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经过处理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将处理后的试件与RelyXTM Unicem进行粘结,37℃水浴24 h后检测试件的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评价其破坏模式.结果:经过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各组试件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凸状沉淀物和犁沟.对照组试件经过低温氩气等离子体处理5 min后,剪切强度值比等离子0和15 min组明显升高(P<0.01);等离子25 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与等离子5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等离子5 min组低于15和25 min组(P<0.05),等离子15 min与25 min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等离子15 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主要以界面破坏为主.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地增强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剪切强度增大.试件表面硬度不同导致了纯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变化趋势的不一致.

  • SB203580对弥漫性脑创伤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赵雅宁;李建民;景丽伟;张盼;陈长香;李淑杏;刘文倩

    目的:探讨SB203580对弥漫性脑创伤(DBI)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DBI后p38MAPK和Homer1a作用机制及SB203580的脑保护作用.方法:96只雄性Sprague-Dawl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24,大鼠只进行乙醚麻醉而不致伤)、DBI组(n=40,Marmarou's法建立大鼠DBI模型)和SB203580组(n=32,腹腔注射SB203580,0.01 μg·kg-1).采用电镜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K和Homer1a阳性细胞率;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BI组大鼠各时间点(伤后6、24、48和72 h)磷酸化p38MAPK和Homer1a阳性细胞率增高(P<0.05),神经细胞AI升高(P<0.05),其中磷酸化p38MAPK和Homer1a阳性细胞率24 h达高峰,神经细胞AI 72 h达高峰;与DBI组比较,SB203580组大鼠各时间点磷酸化p38MAPK阳性细胞率下降(P<0.05),Homer1a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P<0.05),神经细胞AI降低(P<0.05).结论:SB203580可降低DBI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p38MAPK激活、提高Homer1a表达有关.

  • 普乐可复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刘宝玲;付彤;刘冰;孙珉丹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IgA肾病(IgAN)模型,观察普乐可复对IgAN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普乐可复对肾小球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对性治疗IgAN提供依据.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A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n=8)、普乐可复组(n=8)、贝那普利组(n=8)、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n=8),并设正常对照组(n=10).成模后分别给予上述各组大鼠以蒸馏水、普乐可复、贝那普利、贝那普利+普乐可复和蒸馏水灌胃,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的灰度值及MMP-9/TIMP-1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呈弱阳性表达,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逐渐递增的棕黄色染色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呈强阳性表达,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MMP-9及TIMP-1呈阳性表达,但较模型组表达弱,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强.正常对照组大鼠MMP-9/TIMP-1比值接近1,模型组大鼠MMP-9/TIMP-1比值高,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MMP-9/TIMP-1比值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TIMP-1比值高于贝那普利组和普乐可复组(P<0.05),普乐可复组MMP-9/TIMP-1比值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普乐可复可下调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纠正MMP-9/TIMP-1失衡,普乐可复可能对肾脏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 胰岛素通过PI3K信号通路对肺泡上皮钠通道β亚基表达的调控

    作者:邓旺;赵燕;何婧;王导新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肺泡上皮细胞A549上皮钠通道β亚基(β-ENaC)表达的影响,阐明胰岛素调控β-ENaC的可能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分别以不同浓度(2、20和200 mU·L-1)胰岛素作用不同时间(30、60和120 min)]和LY294002组(胰岛素+LY29400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细胞中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2、20和200mU·L-1)胰岛素作用后,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2、20和200mU·L-1)的胰岛素作用后,p-Akt蛋白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作用不同时间(30、60和120min)后,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LY294002组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激活PI3K/Akt通路能上调β-ENa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益于肺水肿液的清除.

  •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马丹;谢晓娜;邹敬韬;刘玉佳;孙中华;高影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血脂代谢、自由基氧化损伤和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黄芪注射液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给予高糖高脂饮食,8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次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黄芪注射液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第17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2 mL·kg-1,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U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尿蛋白排泄率(UAER)和肌酐清除率(CCr),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TG、LDL-c、MDA、UAlb、BUN、SCr和UAER升高(P<0.05或P<0.01),HDL-c水平、SOD和GSH-Px活性、CCr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肾组织MDA水平,UAER和血清UAlb、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和GSH-Px活性及CCr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能纠正2型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抵抗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 水飞蓟宾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迟庆龙;王艳波;王春喜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B)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637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SB)及25、50、100、200和400 μmol·L-1 SB组,MTT法检测SB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SB作用不同时间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的侵袭抑制能力;DAPI染色法观察给药后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评估S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MTT法检测,随着SB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不同浓度SB组T24和5637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浓度SB处理后,各组细胞的迁移明显受到抑制;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SB组T24和5637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通过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凋亡从而抑制细胞侵袭及增殖.

  • 4种不同品牌热凝树脂基托材料颜色稳定性比较

    作者:黄华莉;左伟文;杨杨;石磊;曹江南;朱松

    目的:检测4种热凝义齿树脂基托材料在不同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颜色变化,评价4种树脂基托材料的颜色稳定性.方法:依据厂家说明制作新世纪、贺利氏、日进和山八4种品牌的热凝义齿树脂基托材料的试件,分别浸泡于红酒、可乐、咖啡和普洱茶4种溶液中,并设置人工唾液作为对照,置于37℃恒温箱1、28和84 d后测量试件颜色,计算试件的色差(△E)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种树脂基托材料在溶液中浸泡1、28和84 d后,贺利氏品牌树脂材料在红酒中的△E值增大显著,与其他溶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贺利氏和新世纪品牌树脂材料在红酒中浸泡84 d后△E值大于3.7,在临床不可以接受.日进品牌树脂材料在可乐、咖啡和茶水中浸泡1、28和84 d后,△E值趋于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义齿树脂基托材料的组成成分、浸泡时间的长短和浸泡溶液的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树脂材料的颜色稳定性,日进品牌的树脂材料颜色稳定性好.

  • 高剂量维生素E对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景春;魏倩;武月婷;任治兴;任淑萍;陈桂秋;邹运;杨莹莹

    目的:检测大鼠体内氧化产物水平和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探讨高剂量维生素E(VE)对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人群VE应用过量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提供实验参考.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低剂量VE组、中剂量VE组和高剂量VE组,每组6只.VE的溶剂为花生油,低、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给药量分别为400、800和1 600mg· kg-1.给药30 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出现毛色变黄且杂乱无光泽,嗜睡、精神萎靡等状态.高剂量VE组大鼠血清MD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溶剂组、低和中剂量VE组(P<0.05),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溶剂组、低剂量VE组(P<0.05),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溶剂组、低剂量VE组(P<0.05);与对照组和溶剂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溶剂组比较,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明显,细胞核变大且不规则.结论:高剂量VE的摄入可导致大鼠体内发生氧化应激状态,对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 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宜轩;陈建光;李凤;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 mg·kg-1 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0和400 mg·kg-1 EFSC组大鼠血清ALB水平和ALB/GLO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GLO、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y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EFSC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ALB水平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 牙胶尖对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陈瑜;李梦洁;尹硕;王贺;李雯;唐宇欣;张颖丽

    目的:评价牙胶尖对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适应性,探讨牙胶尖与弯曲根管壁适应性的佳效果.方法:将塑料弯曲根管模型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为MTwo组、4组为Sendoline组,分别预备至0.06/20#、0.06/25#、0.04/35#、0.04/40#和0.04/20#、0.04/25#、0.04/30#、0.06/30#.单尖法充填根管,静置1周,将模型的根尖孔以上1、2、3、4和5 mm处垂直于模型长轴方向用慢速切割机横切,并用显微镜照相,绘图软件测量各截面牙胶尖的充填率和糊剂的大宽度.结果:距根尖孔1 mm处,牙胶尖的充填率小,越接近根尖口,充填率越大,距根尖孔 5 mm处,各组根尖部充填率均为大值.随号数的增大,牙胶尖充填率减小,糊剂的宽度增大;当根管预备的号数<30#时,各组牙胶尖充填率和糊剂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时,与0.04/30#组比较,0.04/35#组和0.04/40#组根尖部充填率减小(P<0.05);与0.04/35#组比较,0.04/40#组根尖部充填率减小,在距根尖1和4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2、3和5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04/30#组比较,0.04/35#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2和3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4和5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4/40#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2、4和5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04/35#组比较,0.04/40#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2、3、4和5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4锥度组比0.06锥度组(相同号数)充填率大、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预备终末号数<30 #时,牙胶尖对根管壁的适应性佳,充填效果好.

  • 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效果评价

    作者:于祥茹;韩晓谦;袁浩天;董志恒;程梁;吴哲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PLGA/CPC)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为预防剩余牙槽嵴萎缩和促进骨再生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结合相分离法制备PLGA/CPC支架材料;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BMSCs;第3代BMSCs经Dil染色后接种于复合支架材料.实验分为实验组(PLGA/CPC+BMSCs)和对照组(单纯BMSCs).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观察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及BMSCs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CCK-8和碱性磷酸酶(AKP)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和分化.结果:支架材料孔隙率达90%以上,孔径平均为200~300 μm,支架材料与细胞黏附性较好;原代BMSCs前3d增殖较慢,3~6 d增殖较快,6d后增殖较慢;BMSCs表面抗原CD44和CD105均呈阳性表达;茜素红和Ⅰ型胶原染色,BMSCs有良好的成骨活性;Dil染色,细胞标记率达90%以上,标记物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CCK-8和AKP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BMSCs增殖率和AK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CPC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其细胞毒性

    作者:杜欧;盖丽婷;王民艳;姜秋

    目的:制备不同质量配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对其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佳质量配比,并探讨其作为乳前牙根管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NH4H2PO4、Ca(CH3COO)2· H2O和CH3 COONH4为原料制备微球型HA.采用溶液共混法和热压成型法制备PLLA/HA复合材料,按复合材料中HA质量分数不同分为PLLA、PLLA-3%HA、PLLA-5%HA、PLLA-7% HA和PLLA-9% HA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A形貌和尺寸;X射线晶体衍射(XRD)法进行物相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产物成分;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MTT法检测PLLA/HA复合物对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所制备的HA为片层状晶体所构成的微球形,直径约1 μm,大小均匀,形态一致.XRD图谱,观测到HA的特征峰,无明显杂峰.FT-IR谱图中可见PO43-基团在565、606和1 042 cm-1处的强吸收峰.与PLLA组比较,含有HA的各组PLLA-H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高(P<0.01),PLLA-5% HA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大(138MPa、4.6 GPa).MTT法,PLLA、PLLA-3% HA、PLLA-5% HA、PLLA-7% HA和PLLA-9% HA各组复合材料RGR均在93%以上,细胞毒性级别均为0~1级.结论:PLLA/HA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乳前牙根管桩材料.

  • 异氟醚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邹泳国;周春燕;朴美花;刘楠;岳云;冯春生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 μmol·L-1 Aβ25-35组(Aβ组)、2%异氟醚组(Iso组)和2%异氟醚联合10 μmol·L-1 Aβ25-35组(Iso+Aβ组).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ERS相关凋亡信号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和caspase-12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组和Iso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GRP78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ERS相关凋亡信号蛋白CHOP、p-JNK和caspase-12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Aβ组比较,Iso+Aβ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GRP78、CHOP、p-JNK和caspase-12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异氟醚能够促进Aβ25-35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激活ERS及其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有关联.

  • CD41-42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重组载体pEGFP-C2-CD41-42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eLa细胞模型的建立

    作者:曾雅畅;李慕军;陈萍;陈悦;陈静;庞莉莉

    目的:构建CD41-42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重组载体pEGFP-C2-CD41-42和HeLaCD41-42细胞模型,为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型细胞、小鼠模型建立及进一步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的纯合子患者外周血中提取DNA,PCR法扩增含有βCD41-42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将PCR产物βCD41-42珠蛋白基因克隆到pEGFP-C2载体中,用脂质体2000将pEGFP-C2-βCD41-42质粒转染HeLa细胞,观察转染后βCD41-42在HeLa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βCD41-42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EGFP-C2-βCD41-42转染HeLa细胞24 h后细胞发出绿色荧光,G418筛选后,有大量荧光表达.RT-PCR扩增得到227 bp的特异性条带,而稳定转染pEGFP-C2空质粒的HeLa细胞中不表达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β地中海贫血pEGFP-C2-βCD41-42突变基因重组载体,并成功构建HeLaCD41-42细胞模型.

  • 中国大陆2010-2012年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的Meta分析

    作者:张世怡;徐珊珊;杨雪玲;李志君;潘阳;李波

    目的:通过2010-2012年开展的针对暗娼人群调查的Meta分析,了解中国大陆暗娼人群的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梅毒的感染状况和3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Medline(PubMed)上已经发表的2010-2012年针对中国大陆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状况的学术论文,采用Stata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5篇文献入选.2010-2012年中国大陆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为4.7%(95% CI,4.2%~5.3%);2010-2012年梅毒合并感染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4.4%(95% CI,3.6%~5.1%)上升至2012年的8.6%(95% CI,6.6%~10.7%).华东地区暗娼梅毒感染率高,为7.0% (95% CI,5.7%~8.4%).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合并率为82.0%(95%CI,79.7%~84.4%).近1个月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合并率为57.5%(95% CI,52.6%~62.5%),近1个月性行为有时使用安全套合并率为35.8%(95% CI,29.6%~42.1%),近1个月性行为从未使用安全套合并率为6.0%(95% CI,5.1%~6.9%).结论:2010-2012年中国大陆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华东地区.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处于较高水平,而近1个月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较相对较低.

  • MYO9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王嘉欣;刘扬;王珍琦;惠李;赵鑫丽;赵晓霞;杜伟利;武宁;张萱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9B(MYO9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及其临床表型的关系,阐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遗传学机制.方法:收集了427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9名健康对照者全血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YO9B基因rs2279007、rs8113494和rs154562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应用拟合优度x2检验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SNPs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与精神分裂症及各种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病例组MYO9B基因各SNP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型分析,rs2279007位点基因型频数与幻觉妄想综合征有关联(x2=4.160,P=0.041); rs1545620位点基因型频数与意志缺乏有关联(x2=10.768,P=0.013).结论:MYO9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无关联,但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觉妄想综合征和意志缺乏的临床表型有关联.

  • 中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特征的Meta分析

    作者:逯嘉;刘琴;李恒径;代容;郭雪;黄轲;张帆;汪洋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情况及其特征差异,为规范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截至2013年9月12日发表的文献,纳入有关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的横断面研究.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交叉核对,若有分歧,讨论解决.采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差异.结果:总共纳入31篇文献共计19 285名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良好水平.男生的心理弹性得分略高于女生[OR(95%CI):0.11(0.03,0.19),P<0.05],大一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大四学生[OR(95% CI):0.19 (0.09,0.30),P<0.05],理工医科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OR(95%CI):-0.13(-0.20,-0.06),P<0.05],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得分分别高于农村学生[OR(95%CI):0.12(0.02,0.21),P<0.05]和独生子女[OR(95% CI):-0.09(-0.17,0.00),P<0.05].结论: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存在差异.

  • 脏层胸膜浸润对术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慧;邵国光;闫旭;孙宏伟;王星星;邵铭心;马克威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脏层胸膜浸润(VPI)情况,阐明VPI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门诊随访2007-2011年本院经外科根治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Ⅱ期NSCLC患者261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将患者分为VPI组(130例)和无VPI组(131例),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类变量分析;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0.77%,无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3.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I组患者3和5年总生存率(69.23%和63.85%)低于无VPI组(80.15%和74.05%)(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和VPI是影响NSCLC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VPI是术后早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对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标准有影响.

  •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EBPA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瑞萍;崔久嵬;李薇;张福明;韩薇;杜忠华;韩秀丽;刘晓玲;李红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突变的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无菌采集279例AML患者和40名对照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瑞士染色分析细胞形态学及骨髓幼稚细胞(BM Blast)比例;采用PCR联合序列分析法检测CEBPA、FLT3-ITD、NPM1和C-KIT基因突变情况;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9例初治AML患者中35例检测到CEBPA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12.5%,其在M2型患者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5).35例突变患者中31例为双突变,其余4例为单突变,对照者CEBPA突变均为阴性.CEBPA基因突变常见于正常核型患者.与CEBPA野生型患者比较,CEBPA双突变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升高(P<0.05),年龄、血小板(PLT)计数降低(P<0.05),而性别、BM blast比例及FLT3-ITD、NPM1、C-KIT基因突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方面,CEBPA双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首疗程诱导缓解率分别为84.0%和80.5% (P>0.05).结论:CEBP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2亚型的AML患者,常见突变形式为双等位基因突变,CEBPA双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有不同临床特征,表现为WBC、RBC计数和HGB水平较高,年龄和PLT计数较低.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Galectin-3和Galectin-9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孔菲;马洪喜;姜晶;宋莹;郭长松;金美善;牛俊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半乳糖凝集素9 (Galectin-9)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阐明Galectin-3和Galectin-9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7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和131例瘤旁肝组织中Galectin-3和Galectin-9的表达水平;分析2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Galectin-9表达阳性率在HCC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肿瘤组织中Galectin-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组织(P<0.05),脉管浸润者Galectin-9表达水平低于无脉管浸润者(P<0.05);Galectin-9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长于低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但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长期生存无关联.调整影响因素后多因素分析,仅丙肝感染(RR=2.86,95%CI:1.13~7.30,P=0.027)、多发肿瘤(RR=2.38,95%CI:1.39~4.07,P=0.002)、肿瘤直径>5 cm(RR=2.13,95% CI:1.21~3.76,P=0.009)和脉管浸润(RR=1.96,95% CI:1.07~3.62,P=0.030)成为影响HC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alectin-9表达水平与HCC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有关联,但Galectin-9和Galectin-3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预后无关联.

  • 非小细胞肺癌并发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患者手术疗效的系统回顾及pooled分析

    作者:高新亮;付彤;张科伟;李洋;张克剑;贾腾;刘灏;刘伟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发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系统回顾及pooled分析,为手术治疗NSCLC并发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月发表在PubMed和ScieneeDirect数据库中与NSCLC并发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手术治疗相关的回顾性研究文献,并进行pooled分析.结果: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11篇,含87例患者,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和肾上腺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1个月(95%CI,30.6~5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95%CI,9~23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37.7%和29.2%.单因素预后分析,异时性肾上腺转移(MAM)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转移(SAM)者,2组患者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和46.8%、52.3%和22.%及35.0%和22.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和12个月;而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鳞癌和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否和肾上腺转移灶位置(与原发灶同侧或对侧)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无关联.结论:部分NSCLC并发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患者经肺部手术及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后可以获得长期生存,而且MAM患者预后好于SAM患者.

  •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光谱方法检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张海鹏;付彤;宋东;吴迪;范志民;郑超;韩冰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光谱(SHINERS)检测乳腺导管内癌(DCIS)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探讨乳腺DCIS的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行乳腺外科手术的17例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包括乳腺DCIS组织8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冰冻切片解冻后先行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加入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后再次检测.共收集223个拉曼光谱和231个SHINSERS,所有光谱均进行基线修正拟合,将所有光谱用Adjacent-Averaging算法进行15点平滑.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特征峰出现在1 090、1 157、1 262、1 300、1 442、1 658、1 745和1 874 cm-1;在加入SHINs后,少数特征峰的峰位出现2~3 cm-1位移,其中1 090、1 157 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加,出现1 496 cm-1特征峰.普通拉曼光谱可见乳腺DCIS组织光谱有多个核酸特征峰(包括878、1 086和1 157 cm-1);加入SHINs后,明显出现1 004、1 157、1 526和1 658 cm-1相对强度增加,脂类的特征峰1 745 cm-1和1 442 cm-1左右为C=O和CH2伸缩振动,乳腺DCIS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表现出2~3 cm-1蓝移;核酸的特征峰1 090 cm-1蓝移至1 086 cm-1.结论:拉曼光谱能够发现乳腺DCIS组织DNA和蛋白质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SHINERS可以用来区分乳腺DCIS和正常组织.

  • 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和3-硝基酪氨酸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丽君;杜冰洋;符瑶;张燕;张蔷;李昂;刘欣;夏薇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3-硝基酪氨酸(3-NT)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水平,探讨上述指标与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为DM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DM患者64例,其中单纯DM患者18例(单纯DM组),DM并发症患者46例(DM并发症组),其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例(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并发其他并发症患者30例(DM并发其他并发症组);选择正常对照20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HbA1c、3-N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水平.结果:单纯DM组和DM并发症组患者的HbA1c、3-NT、FBG、TG和Cr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并发其他并发症组、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的3-N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P<0.05);3-NT和TG水平随DM并发症的病情进展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以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为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BMI)、TC与3-NT水平呈线性回归关系(r=0.272,r=0.216,P<0.05).结论:HbAlc和3-NT对DM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3-NT的检测对于DM并发症的进一步诊断有重要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型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令;马宁;刘涛;姜振宇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辅助性T细胞(Th)亚型Th22、Th17和Th1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治疗SL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初发SLE患者(SLE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22、Th17(IL-22+Th17和IL-22-Th17)、Th1(IL-22+ Th1和IL-22-Th1)细胞表达比率;ELISA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浆中IL-22、IL-17和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细胞比率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外周血中IL-22+ Th1、Th17和Th22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0.05),SLE患者血浆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SLE患者Th22细胞比率与Th17(IL-22+和IL-22-)细胞比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21,P<0.0001; r=0.222,P=0.0132),Th22细胞比率与血浆中IL-22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0326,P<0.0001).SLE患者IL-22+CD4+T和IL-22-Th17细胞的比率随着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升高而升高(r=0.549,P=0.0003;r=0.231,P=0.028).有颜面部红斑或脱发、抗核抗体(ANA)阳性的SLE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的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光过敏或抗dsDNA阳性的SLE患者Th17(包括IL-22+和IL-22-Th17)细胞的比率上升(P<0.05).结论:以Th22为主的IL-22+ 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2可能在SLE的发病中起致病性作用,并可作为监测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

  •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基因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张一兵;卢鹤翔;张欣然;秦丽娟;董桂兰;孙娜;张田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E-cad)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以及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和20例乳腺增生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E-cad蛋白阳性表达以细胞膜为主,乳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1.6%)低于乳腺增生组织(80.0%)(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基因甲基化率(62.9%)高于乳腺增生组织(35.0%)(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无关联(P>0.05);E-cad蛋白阴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76.7%)高于E-cad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50.0%)(P<0.05).结论: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E-cad蛋白表达降低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联,E-cad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 LRIG1和EGFR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换新;白义凤;王炜;郭琳琅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NSCLC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69例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性别、年龄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人比较,NSCLC患者外周血中LRIG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EGFR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LRIG1和EGFR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来源无关联(P>0.01),与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及生存期有密切关联(P<0.001);Cox回归分析,肿瘤临床分期、LRIG1和EGFR 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肿瘤临床分期越晚,患者预后越差(P=0.028),相对风险度(RR)=1.548,95%可信区间(95% CI)为1.074~2.283; LRIG1 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好(P=0.026),RR=0.242,95%可信区间为0.069-0.843;EGFR 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27),RR=3.732,95%CI为1.165~11.956.高表达LRIG1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x2=56.560,P<0.001);高表达EGFR mRNA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x2=51.962,P<0.001).同一患者血液标本中LRIG1和EGFR在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07,P=0.016).结论:LRIG1通过负向调节EGFR的表达影响NSCLC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LRIG1可能通过调节EGFR的表达影响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33水平的检测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孙博文;唐颖;李晓丹;许力军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 (IL-33)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 ITGA3、TP53INP2和AXIN2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刘欣;李双;林雪君;颜康康;赵龙宇;鲍红红;俞琼;刘晓冬

    目的:探讨ITGA3、TP53INP2和AXIN2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关联性,为防治PTC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6例PTC患者(病例组)的血液,同时取50例甲状腺正常人(对照组)血样.应用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ITGA3、TP53INP2和AXIN2基因共14个tag SNPs的基因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采用UNPHASED3.1.4软件分析2个及2个以上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PTC的关系.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14个位点在2组研究对象中的基因型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AXIN2基因的rs11655966、rs3923086和rs7591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9,df=1,P=0.014;x 2=4.518,df=1,P=0.034;x2=4.674,df=1,P=0.031),TP53INP2基因上rs910870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3,df=1,P=0.032),ITGA3基因上5个tag SNPs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位点联合分析,rs7210356-rs7591-rs4074947-rs11655966-rs3923086-rs4791169-rs224030单倍体系统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XIN2基因的rs11655966、rs3923086和rs7591位点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AXIN2基因中多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TP53INP2基因的rs910870位点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ITGA3可能与PTC发病无关联.

  • 不同EGFR突变状态晚期肺腺癌患者TKI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梁淑芳;郭晔;马克威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功能状态(PS)评分为2的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和EGFR突变阳性患者中一线治疗疗效的差异,探讨是否可应用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指导EGFR-TKI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ⅢB/Ⅳ期、PS评分为2、一线口服EGFR-TKI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35例,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35例.均采用口服靶向药物进行治疗.Kaplan-Meier法描述2组患者生存曲线,2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EGFR突变阳性患者总体中位PFS为8.2个月,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中位PFS为6.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 EGFR突变阳性患者总体中位OS为17.1个月,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中位OS为9.4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EGFR突变阳性患者1年、2年生存率为57.1%和31.4%,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1年、2年生存率为37.1%和20.0%,EGFR突变阳性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均高于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P=0.047,P=0.049);分层因素分析,女性(P=0.003)、年龄>60岁(P=0.048)、无吸烟史(P=0.012)和临床分期为Ⅳ期(P=0.049)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高于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结论:PS评分为2的肺腺癌患者一线选用TKI治疗时,EGFR突变阳性患者治疗疗效明显优于EGFR突变状态未明但具备突变“优势”临床特征患者;女性、年龄>60岁、无吸烟史和临床分期为Ⅳ期是影响2组患者中位PFS差异的重要因素.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作者:葛付涛;赵松;刘艳;刘理迪;张绍昆;牛丰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下降至术后24 h的(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0.8)分;ODI评分术前为83.7±4.9,术后24 h为33.2±3.9,末次随访时为27.8±3.6.患者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8.2±3.2) mm,术后24 h为(25.8士3.1)mm,末次随访时为(24.9±3.2) mm;术前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17.2°±3.2°,术后24 h为8.4°±3.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9.1°±3.1°,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

  •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吴楠;石东磊;徐沛然

    目的:对比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PTL)与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TTL)的临床应用效果,阐述TPTL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4例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TPTL组60例(采用TPTL、淋巴结廓清术)和TTTL组64例(采用TTTL、淋巴结廓清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者的例数.结果:TPTL组患者切口长度[(4.0±0.2)cm]小于TTTL组患者切口长度[(6.2±0.3) cm](P<0.05);TP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125±35) mg]小于TT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240±46) mg](P<0.05).TPTL组有2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TTTL组有11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TTL比较,TPTL可以减小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云枫;宋凤瑞;刘志强

    本文综述了几类天然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如黄酮及其衍生物、有机酸、苷类、萜类、醛类、酯类和香豆素类等天然产物成分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其抑制作用可以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混合型抑制.同类化合物的抑制能力与化合物活性基团的种类、数量和位置有关联.许多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强于当前的标准抑制剂.本文重点阐述了几类天然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为酪氨酸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永勤;潘留兰;贾胜男;柳思琪;金珍婧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可用于治疗各种肝衰竭患者,其能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延长生命、为等待肝移植争取时间.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技术比较成熟,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成为人工肝在临床应用上的主流技术,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生物型人工肝(BAL)能完全模拟人体肝脏复杂的生理功能,弥补NBAL的不足,但其受到技术水平限制,进展较为缓慢,尤其在临床方面.BAL和混合型人工肝(HBL)支持系统是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且ALSS进展迅速.本文分类介绍了人工肝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情况,对ALSS近年来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胰岛素抵抗对不同代谢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影响

    作者:崔兰;熊英环;金乃星;方今女

    目的:调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和汉族人群胰岛素抵抗(IR)及其相关代谢危险因素,分析IR对不同代谢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随机选择6个自然村,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 856名(朝鲜族4 052名和汉族3 80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压(BP)和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胰岛素水平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估测人体IR(HOMA-IR),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MS).结果: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IR发生率分别为27.6%和22.3%,MS患病率分别为28.2%和18.9%,不同民族I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民族人群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及MS患病率均随HOMA-IR水平升高而升高(P<0.001);朝鲜族人群代谢危险因素1种、2种、3种和4种以上异常者IR检出率分别为17.1%、25.2%、38.7%和68.8%,汉族人群上述指标分别为15.2%、25.2%、39.2%和60.4%,朝鲜族和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R对高血糖、腹型肥胖、低HDL-C、高TG和高血压患者患病危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26.383(18.654,37.314)、2.042(1.647,2.532)、1.994(1.736,2.291)、1.455(1.246,1.699)及1.188(1.031,1.368),且存在民族差异.IR对朝鲜族和汉族人群MS患病危险的影响程度不同,其OR和95%CI分别为4.649(3.685,5.865)和3.750(2.849,4.936).结论:不同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及MS的患病危险均随着IR程度的增加而升高;IR对不同代谢危险因素及MS患病危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民族差异.

  • 陕西省咸阳市28种油炸及烘烤食品中丙烯酰胺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齐宝宁;孟娟娟;宁鸿珍;高婧媛;顾云;刘春霞

    目的:检测陕西省咸阳市市售油炸和烘烤食品中丙烯酰胺(AA)水平,为评估咸阳市居民AA膳食摄入量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咸阳市秦都区和渭城区超市、餐馆、摊点油炸和烘烤类28种食品共275份,采用国标法(GB/T5009.204-2005)测定上述食品中AA水平.结果:所检测的2类28种共275份样品中均含有一定量AA,AA水平为7~1 044 μg·kg-1.油炸类食品AA水平为26~1 044 μg·kg-1,均值为318 μg·kg-1,其中AA水平高的是薯片(均值898μg·kg-1),AA水平低为方便面(均值42 μg·kg-1);烘烤类食品AA水平为7~545 μg·kg-1,均值为113 μg·kg-1,其中AA水平高的是烤馍片(均值322 μg·kg-1),AA水平低的为棒棒馍(均值34μg·kg-1);油炸类与烘烤类食品中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P<0.05);超市、摊点和餐馆3种不同场所油炸类食品中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3,P>0.05),3种不同场所烘烤类食品中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3,P>0.05).结论:陕西省咸阳市油炸和烘烤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AA,建议进行AA膳食摄入量评估.

  • 2009-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分布特征

    作者:卢爱桃;郭卫东;李昕;王文瑞;跃华;于晶峰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状况,阐明内蒙古自治区儿童RSV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内蒙古中、东和西部地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病例标本共3 207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扩增RSV的部分基因片段.对不同时间、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的样本的RSV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3 207份样本中,阳性样本224份,阳性率为6.98%.RSV全年均可检出,检出率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月到次年的3月份.不同年龄段对RSV的易感性不同,3岁以下儿童RSV感染高于与3岁以上儿童(x2=31.89,P<0.01).1~6月龄婴儿的感染率(19.61%)高,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下降.不同性别感染率之比为男性∶女性=1.37∶1.RSV感染病例在内蒙古东、中和西部地区均有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差异(x2=0.207,P>0.05).结论:RSV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流行,发病高峰期为冬春季节,3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

  • 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比较

    作者:甘振威;武广恒;刘国良;张娅婕;徐坤;谢林;甘露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Vc)浓度的可行性,为少量或批量果蔬样品Vc浓度的测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市售的15种蔬菜和15种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做Vc保护剂进行匀浆、过滤、离心处理,取一定量的上清液分别对其中的Vc浓度进行自动电位滴定和HPLC分析,对于同一红柿椒样品,分别用2种分析法对样品的Vc浓度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测定.结果:2种分析法检测30种果蔬中Vc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位法对红柿椒中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8.34%~103.98%,HPLC法对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9.66%~101.49%;电位法测定红柿椒中Vc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2.88%,HPLC法测定Vc的RSD为0.15%~0.32%,且HPLC法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9).结论:2种分析法对深颜色果蔬样品中Vc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均为较理想的测试方法.

  • 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人参皂苷浓度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刘竞研;尹建元;张大伟;杨玉霞;陈凡波;孙丹丹;孙振学;赵芸浩;孟勤

    目的:建立测定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5种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人参皂苷的浓度,检测条件:Alltima C18(250.0 mm×4.6 mm,5.0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40℃.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5%~102.6%;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的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35%~0.76%、0.74%~1.44%和0.78%~1.47%.结论:HPLC法检测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人参皂苷浓度的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参命源皂甙人参锭的质量控制.

  • 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王淑琴;崔东滨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探讨影响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测定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4.6 mm×250.0 mm,5.0 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56∶44),检测波长为210 nm,速流为1.00 mL·min-1,柱温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齐墩果酸-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分离效果良好,在14.80~26.64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简便、准确、专属性强,HPLC可作为心律宁胶囊浓度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作者:卢春英;张志民;于浩;郝林琳;张桐菲;李振玲;李朋莲;赵旭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S.mutans)获得耐氟性的培养条件及其鉴定方法,为鉴定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微需氧条件(95%N2,5%CO2)下,以梯度氟化钠(NaF)浓度对变形链球菌UA159进行培养,获得耐氟菌株.从表现型和基因型上鉴定所培养菌株.观察菌株的表型特征;采用生理生化鉴定和PCR法对该菌株16S rDNA进行克隆鉴定.结果:微需氧(95%N2,5%CO2)条件下培养出耐氟变形链球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具有耐氟稳定性,与变形链球菌UA159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是100%,确定该菌株为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培养条件是微需氧(95%N2,5%CO2)和脑心浸液(BHI)培养基中培养48 h.经NaF诱导的变形链球菌UA159鉴定为变形链球菌UA159的突变株变形链球菌UA159-FR.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