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作者:陶然;史杰萍;郭英君;贺晨;张小娟;于雅琴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上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健康对照1号染色体F11R基因上的一个SNP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等位基因A和G的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χ2=0.498,P>0.05);AA和AG两种基因型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33,P>0.05).结论:1号染色体上的F11R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 共表达红光荧光蛋白及发夹RNA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魏映辉;吴秀丽;万敏;于永利;王丽颖

    目的:构建共表达红光荧光蛋白及短发夹状RNA的重组真核载体.方法:利用亚克隆、T-A克隆和PCR技术构建pcDNA3.0/DsRed-U6-shGFR及pcDNA3.0/DsRed-U6重组载体.结果:成功构建上述两种真核重组表达载体.结论:这种共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RNAi技术研究真核细胞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 稳定表达NGF、BDNF和NT3星形胶质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鉴定

    作者:马丽娜;遇红梅;赵文静;洛涛;陈森;野元裕;古川昭荣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直接作为转基因靶细胞进行目的基因的表达.方法:克隆大鼠NGF、BDNF和NT3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3种重组载体分别转染星形胶质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细胞进行扩大培养;取基因修饰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上清培养PC12细胞或TrkB-PC12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杂交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因靶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其水平.结果:经G418筛选后,转染NGF、BDNF和NT3基因修饰星形胶质细胞呈G418抗性;转染NGF和NT3基因条件培养液上清培养的PC12细胞,数量增多,突起明显变长,转染BDNF基因条件培养液上清培养的TrkB-PC12细胞,同样数量增多,突起明显变长.大部分G418抗性的基因靶细胞出现NGF、BDNF和NT3免疫染色阳性.Western blotting杂交显示有相应分子量大小的蛋白条带出现.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能有效地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NGF、BDNF和NT3.

  • 强次声对豚鼠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桂茹;杜宝东;王晓明;王海涛;孙乐

    目的:观察强次声对豚鼠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豚鼠分5组,1组作对照,其余4组分别暴露于8和12 Hz,声压极为120及130 dB SPL的次声声场中,每日持续5 h,连续给声4 d.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次声对豚鼠耳蜗毛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果:强次声暴露后的4组动物耳蜗毛细胞出现一些损伤变化:表现为线粒体空泡样变性,线粒体嵴紊乱,细胞核膨胀或固缩等.损伤特点为外毛细胞损伤,而内毛细胞正常;130 dB SPL组比120 dB SPL组损伤明显;12 Hz组与8 Hz组损伤无明显差别.结论:强次声波对豚鼠耳蜗毛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 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hTRAIL的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朴春姬;田梅;刘林林;杨巍;李修义

    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hTRAIL)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hTRAIL,并研究其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及促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gr-hTRAIL,体外通过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采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pEgr-hTRAIL表达质粒构建正确;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的hTRAIL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的凋亡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是A549细胞的1.8倍(P<0.05).结论:成功构建pEgr-hTRAIL表达质粒,体外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1762、1764 双突变及YMDD变异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

    作者:张凯宇;牛傻奇;王玥;丁艳华;李玉香;王峰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G1896A突变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服药前、中、后的血清标本的逆转录多聚酶区及前-C、基本C区启动子区进行检测.结果:①前-C区G1896A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在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患者间及发生血清学转移与未发生血清学转换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G1896A突变在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很少伴有G1896A突变率低(9%);③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YMDD变异增加,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C区G1896A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和血清学转换没有影响;在G1896A突变株YMDD变异减少;YMDD变异株的出现对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有影响;YMDD变异可能是加剧肝细胞损伤引起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因素之一.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赵东海;王悦增;郭新;李玉林

    目的:建立分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Percoll(1.073 g·L-1)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分离HMSC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化学和电镜等技术手段对体外培养的HMSC进行鉴定.结果:HMSC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即CD29、CD44阳性和CD34、CD45阴性.细胞糖原反应(PAS)阳性、苏丹黑反应(SB)阴性.电镜观察结果提示细胞较幼稚.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可以分离HMSC,联合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化学和电镜等技术手段鉴定HMSC的方法有效.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与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王璐;李玉林;张丽红;李一雷;何旭;刘湛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与胃癌细胞BCG823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对胃癌发展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侵袭实验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74例胃癌组织标本及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BCG823,进行MMP-9、MMP-9 mRNA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CG823细胞MMP-9蛋白及mRNA染色均为阳性;MMP-9抗体可使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移动能力下降.结论:胃癌细胞自身具有产生与分泌MMP-9的能力,后者对肿瘤的浸润、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 HIV调节蛋白tat m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测

    作者:刘剑凯;赵小冬;MARTIN Carol;NATH Avindra

    目的:测定HIV调节蛋白Tat在HIV脑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例伴有HIV脑病和7例不伴有HIV脑病的爱滋病患者脑组织中tat、env及vif mRNA含量.结果:尽管标本取自患者死后较长时间尸检,提取的脑组织RNA已有明显降解,但在伴有HIV脑病病例中,tat mRNA和env mRNA检出率分别为4/9和5/9,而在7例非伴有HIV脑病的病例中,二项指标均为零;vif mRNA在两组病例的检出率分别为5/9和2/7.结论:Tat对HIV脑病的神经病理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 HSP65-MUC1/HSP65抗体免疫复合物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

    作者:任淑萍;包木胜;高新;于永利;王丽颖

    目的: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IL-4和GM-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HSP65-MUC1/HSP65免疫复合物与HSP65-MUC1抗原或HSP65抗体相比较,能够显著地活化树突状细胞,使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显著上调,为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这一结果说明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同时,加入免疫复合物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分泌量明显增加.结论:免疫复合物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 溶血磷脂酸对豚鼠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作者:李英骥;赵春燕;张文杰;李欣;卢静;李丽;钟国赣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豚鼠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用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胶原酶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结果:共记录了33个心室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通道电流发现1.0μmol·L-1和10.0 μmol·L-1LPA可明显降低K+通道电流的幅值.结论:LPA可能参与心肌梗塞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 牛磺酸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一宁;牛俊奇;丁艳华;王峰

    目的:探讨牛磺酸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新鲜分离的大鼠HSC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含25及50 mmol·L-1牛磺酸的培养基中孵育培养,检测三种培养基上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羟脯氨酸的表达水平及三种培养基培养的H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利用BrdU法检测牛磺酸对HSC增殖的影响.结果:HSC活化后,各培养液上清中LPO浓度均较活化前明显上升(P<0.05);在含25及50 mmol·L-1牛磺酸培养基中培养的HSC与普通培养基培养的HSC相比,LPO及羟脯氨酸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普通培养基相比,两组牛磺酸培养基培养的HSC表达TGF-β1明显减少(P<0.05);50 mmol·L-1牛磺酸可以明显抑制HSC的增殖(P<0.05).结论:牛磺酸在体外实验中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LPO及羟脯氨酸的合成,并显示出显著的抑制HSC增殖的作用,提示牛磺酸可能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作为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 外侧缰核参与褪黑素的中枢降压作用

    作者:林剑萍;于丽;夏映红;赵华

    目的:研究外侧缰核(LHb)是否参与到褪黑素(MEL)中枢降压的过程中.方法:用玻璃微电极记录LHb神经元自发放电,利用静脉快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动脉血压快速短暂升高和LHb自发放电频率的改变,来鉴别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和心血管抑制性神经元.并采用分别腹腔注射2 mg·kg-1及LHb核团内微量注射4 mg·kg-1MEL的方法,观察MEL对大鼠LHb心血管神经元自发放电和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 mg·kg-1MEL影响大鼠LHb心血管神经元自发放电,MEL可以减少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平均减少38.40%±6.48%),增加心血管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平均增加56.30%±8.45%).LHb核团微量注射4 mg·kg-1 MEL,引起动脉血压的下降(1.57 kPa±0.35 kPa).结论:MEL作用于LHb并引起动脉血压降低,LHb作为其靶点参与MEL的中枢降压作用.

  • 人参二醇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CD14和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璐;刘喜春;于振香;李扬;赵丹;张健;赵雪俭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苷(PDS)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TRG)、内毒素(LPS)休克组(LPSG)、人参二醇皂苷组(PDSG)和地塞米松组(DEXG).以内毒素(4 mg·kg-1)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血压的2/3为休克状态.取肺组织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提取肺总RNA和蛋白,分别以RT-PCR检测CD14和IκBα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4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LPSG可见弥漫性间质炎性改变,肺泡壁明显增宽,肺泡腔含气量明显减少,很多肺泡腔内有渗出液.PDSG和DEXG的病变显著轻于LPSG;②肺组织CD14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丰度以LPSG高,PDSG与DEXG均明显低于LPSG(P<0.05),而与CTRG相近(P>0.05).IκBα mRNA表达水平,LPSG明显低于CTRG(P<0.01),PDSG与DEXG明显高于LPSG(P<0.05和P<0.01),而与CTRG相近(P>0.05).LPSG的NF-κB P65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RG,PDSG与DEXG的NF-κB P65蛋白质表达水平也低于LPSG(P<0.05),接近CTRG(P>0.05).结论:PDS与DEX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有类似的保护作用,抑制LPS介导的CD14-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是实现对肺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 黑木耳超微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研究

    作者:张桂英;赵林伊;刘娅;王宝贵;曹龙奎;孙洪斌

    目的:探讨黑木耳超微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实验材料酪蛋白、粗木耳、细木耳及超微木耳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及灰分的含量,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采用76-750型电感揭合等离子直读仪测定粗木耳、细木耳及超微木耳中无机盐的含量;将刚断乳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参比酪蛋白、粗木耳、细木耳、超微木耳及无氮饲粒组,每组10只,用AOAC建议配方纯合成的饲料(含蛋白质8%)喂养28 d,试验后4 d进行氮代谢试验.结果:黑木耳超微粉组的蛋白质真消化率、净利用率、生物学价值、功效比值分别与酪蛋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黑木耳超微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

  • 高压芒刺静电场对体外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物效应

    作者:佟倜;刘伟;张羽;孙迎春

    目的:探讨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作用情况及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Lewis肺癌细胞单纯电场辐照组、单纯卡铂作用组、电场和卡铂联合作用组及对照组的A值,根据细胞相对死亡率判断细胞活性.结果:单纯电场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电压≤1.5 kV时,刺激细胞生长,当电压1.5 kV时,细胞活性提高至132.7%(P<0.05);而电压>1.5 kV时,抑制细胞生长;2.5 kV时抑制效果佳,细胞活性仅为对照组的71.7%(P<0.05).电场和卡铂联合作用组与对照组和单纯卡铂作用组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细胞活性是对照组的57.8%(P<0.01).结论:高压芒刺静电场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同时不同程度地提高肿瘤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杏仁基底外侧核在惊恐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作者:张春晓;黄民;徐海艳;王绍

    目的:验证杏仁基底外侧核(BLA)在惊恐条件反射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2组.急性实验组(n=35)大鼠麻醉后,用玻璃微电极观察和记录其BLA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及电击足底和声音刺激引起的诱发反应;慢性实验组(n=25)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做股动脉插管手术,术后恢复3 d,开始进行惊恐条件反射训练.该训练是将条件刺激(声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足部电击)相结合,训练后,大鼠对单独的条件刺激产生惊恐反应.此时用0.3μL 2%利多卡因阻断BLA,观察大鼠对条件刺激产生惊恐反应的改变.结果:急性实验组大鼠,电击足底和声音刺激可引起BLA一些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放电频率变化超过20%);慢性实验组大鼠,训练前,单独给予声音刺激不引起血压发生明显改变(P>0.05);训练后(需经3 d),单独给予声音刺激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P<0.01).此时,用利多卡因阻断BLA的作用,再单独给予声音刺激不再引起血压明显升高(P>0.05).结论:BLA神经元可感受声音和电击足底两种不同的刺激;同时,经惊恐条件反射训练的大鼠对单独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惊恐反应需要BLA的参与.

  • 门静脉动脉化后大鼠门静脉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肝脏功能的远期影响

    作者:李文岗;黄志强;高丽杰;陈永亮;王燕生;陈永辉;张文智

    目的:探讨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PVA)后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对肝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PVA组和对照组,PVA组大鼠行肝总动脉与近肝段门静脉端侧吻合,远肝段门静脉与腔静脉侧侧吻合,建立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模型,对照组开腹后行肝门部游离后关腹.观察两组术后1及6个月门静脉血流量、横截面积以及术后6个月门静脉压力及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及6个月PVA组门静脉横截面及血流量增加(P<0.05),术后6个月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门静脉压力以及血清白蛋白、胆汁酸盐、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PVA组大鼠血清GPT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肝中门静脉及其分支壁扩张增厚、胶原含量增加.结论:未采取限流措施的门静脉动脉化可导致门静脉横截面积和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分支扩张、管壁增厚,但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以及胆色素和胆盐的代谢未受显著的影响.

  • 膀胱发育不良1例超声表现

    作者:王娟;许一多;于杰;王海燕;左晓文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患儿,女,7岁,自出生后即有排尿困难,尿线细,不连续,伴排尿时外阴部疼痛.

  • 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颈畸形阴道成形子宫造口吻合一次整形成功1例

    作者:田雪红;许为;袁捷;靳钰;张博;张永莉;江元;谭育松

    1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因无月经来潮及下腹痛于2003年2月初来本院就诊.查体: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良好,外阴发育正常,尿道口位置正常,无阴道.

  • 绝经后阴道出血32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玉欣;孙梅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性白带及接触性出血.早期诊治对预防子宫内膜癌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作者对本院1993-2003年327例PMB子宫内膜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克拉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40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涵亮;于虹

    1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本文作者对本院就医经临床及细菌学检查确诊的急性呼吸细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随访抽查80例.

  • 氯胺酮麻醉对小白鼠胸腺及脾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高艳;王淑梅

    为了研究氯胺酮麻醉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作用,特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在氯胺酮麻醉后检测胸腺及脾脏免疫细胞的功能.

  • 改良前牙根管充填与桩冠一次完成的快速修复

    作者:胡海凤

    前牙牙体缺损是口腔常见病之一.本文作者自1995年以来对85颗前牙施行根管治疗与桩冠修复术一次完成.

  • 7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分析

    作者:王旭;姜玉珍;李刚;张秀梅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8-2002年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住院患者,首诊误诊79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25例,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1岁.

  • 胫骨平台骨折25例治疗体会

    作者:陈伟民;钱雪松;卞传华;陈新

    胫骨平台骨折是属关节内骨折.由于累及关节面,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常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早期处理极为重要.自1998-2003年本院共收治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对痰样标本涂片、制片的几点改进

    作者:于红;于军

    本文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原有收集痰样标本及涂片、制片操作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摸索并进行如下改进.

  • 氯胺酮麻醉致慢性支气管炎患儿支气管痉挛1例

    作者:陈丽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18 kg,临床诊断为双眼共同性内斜视,拟在全麻下实施斜视矫正术.术前患儿一般状态良好.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3 m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经静脉给安定5 mL,氯胺酮1~2 mg·kg-1,每隔30 min追加氯胺酮1 mg·kg-1.面罩吸氧,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将听诊器置于患儿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间断听诊呼吸音.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左眼以0.5%的利多卡因4 mL局麻后进行手术,术中麻醉效果确切.

  • 颌面外伤70例治疗体会

    作者:赵松花;苏丽英;陈颖

    颌面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损伤,且常并发其他损伤.现将近期急诊救治的70例颌面外伤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低平牙槽嵴总义齿68例修复体会

    作者:苏丽英;陈颖;赵松花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50~78岁;②缺牙年限:8~10年28例,10~20年23例,20年以上17例;③义齿类型:上半口义齿21例,下半口义齿13例,全口义齿34例.

  • 电离辐射对胎鼠皮肤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骨髓粒系造血作用的影响

    作者:杨昆;迟宝荣;徐文贵;陈强;凌翎;范洪学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胎鼠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SCs)支持造血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提高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效率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而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培养的胎鼠皮肤MSCs层,然后将骨髓细胞种植于该细胞层上,扩增后不同时间(0~12 d)进行骨髓CFU-GM集落培养,同时取经X射线照射的皮肤MSCs的上清液进行骨髓CFU-GM、CFU-E及BFU-E培养,观察射线对胎鼠皮肤MSCs造血支持作用的影响.结果:6、8和10 Gy剂量X射线照射胎鼠皮肤MSCs与骨髓细胞共同作用7 d时,骨髓祖细胞集落显著增加,其中6 Gy组增加为明显,CFU-GM是0 Gy组的2.17倍.6、8和10 Gy剂量X射线照射培养皮肤的上清液体外亦可刺激骨髓CFU-GM、CFU-E、BFU-E的生长,与0 Gy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6 Gy组增加为明显,分别达0 Gy组的1.81倍、3.94倍和3.51倍,集落亦明显加大.结论:一定剂量X射线照射胎鼠皮肤MSCs,其体外支持造血的作用增强,无论照射后的单纯MSCs细胞层还是上清液都可使骨髓细胞集落数增多.

  • 动物实验评价自制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功能

    作者:于修义;王武军;邹小明;杨锡耀;付彤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检验自制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功能.方法:对比分析自行研制的新型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与现有的胸腔团式引流装置对实验犬(n=6)及对照犬(n=6)的多项指标的影响,如胸腔闭式引流术所用时间、两种装置的抗拉力、引流胸血及胸血回输情况和创伤前及回输后周围静脉血液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动物生存情况等.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所用时间,实验组[(44.67±8.89)s]低于对照组[(451.67±63.56)s](P<0.0001);抗拉力,实验组[(55.17±0.71)N]高于对照组[(35.48±0.57)N](P<0.05);血液回输,实验组回输胸血(325.00±88.03)mL,对照组回输等量生理盐水.液体回输后实验犬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实验组[(106.33±9.56)g·L-1]高于对照组[(63.83±7.19)g·L-1](P<0.001).24 h内实验组动物全部存活,对照组动物死亡3只.结论:自行研制的新型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较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具有更加有效、方便及增加自体血液回输功能等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 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葳;张昱;赵晴;杨永梅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水迷宫筛选反应迅速、活跃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β组、D-gal组和联合模型组(Aβ+D-gal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连续6周,于第7周双侧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1 μL.Aβ组第1~6周腹腔注射同生理盐水组,于第7周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μL.D-gal组第1~6周腹腔注射D-gal 50 mg·kg-1·d-1,于第7周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1μL.联合模型组腹腔注射D-gal50 mg·kg-1·d-1,于第7周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1μL.检测造模前后各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成绩,并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造模后1周Aβ组、D-gal组、D-gal+Aβ组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均延长,以D-gal+Aβ组变化明显(P<0.0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显示,造模后Aβ组、D-gal组、D-gal+Aβ组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跟造模前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Aβ组和D-gal组与造模前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gal+Aβ组与造模前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基本正常,Aβ损伤组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断裂,D-gal损伤组细胞质内可见较多脂褐素颗粒沉积,Aβ+D-gal组可见神经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可见嵴断裂,空泡形成,核染色质浓缩趋边凝聚、致密、深染,甚至出现空化,细胞质内有较多脂褐素颗粒沉积.结论:D-gal与Aβ联合使用可导致脑老化程度加重,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

  • 复方山芪颗粒剂的初步药理研究

    作者:许丹;李有田;卢应;李秋波;胡大吉

    目的:探讨复方山芪颗粒剂抗炎、镇痛及抗腹泻的药理作用.方法:复方山芪颗粒剂分别连续给健康Wistar大鼠及昆明种小鼠灌胃,于末次灌胃1 h后于大鼠右后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模型、腹腔注射0.7%冰醋酸(10 mL·kg-1)致小鼠扭体的疼痛模型及及灌服潘泻叶煎剂(每只小鼠0.5 mL)引起小鼠腹泻的模型,同时设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1)、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0.5 g·kg-1·d-1).分别观察致炎前和致炎后大鼠足跖肿胀程度、腹腔注射0.7%冰醋酸10 mL·kg-1后30 min内每只小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及灌服潘泻叶后1~6 h内小鼠排异常便次数.结果:复方山芪颗粒剂中、大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小鼠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复方山芪颗粒剂小、中及大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腹泻次数,具有抗腹泻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山芪颗粒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腹泻作用.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质

    作者:杨岩;王娟;陈晓;康丽花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离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形态,探讨BM-MSCs生物学特征.方法:从人骨髓中利用Percoll分离有核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表面抗原特征.结果;BM-MSCs具有纤维样细胞形态特征,独特的表型,即CD29、CD44、CD166和HLA-ABC阳性,CD34、CD45和HLA-DR阴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12.8%处于S期,76.4%处于G0/G1期;细胞生长倍增时间为2~3 d.结论:BM-MSCs是一群均一的单克隆细胞,具有独特的增殖特征及表面标记.

  • 生长抑素和内皮抑素对小鼠肿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金洪永;范恩学;薛建华;孙海侠;丁道亮;张淑华

    目的:直视观察小鼠背部开窗模型肿瘤生长情况及测定内皮生长因子、抗原CD34的表达,了解血管生长抑素和内皮抑素对肿瘤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建立小鼠背部开窗模型,分别给低、高剂量血管生长抑素及内皮抑素(AS 0.6 ng·kg-1+ES 2.5 mg·kg-1和AS 1.2 ng·kg-1+ES 5.0 mg·kg-1),在13 d高剂量实验组肿瘤生长受抑制情况明显,13 d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内皮生长因子及抗原CD34的表达,了解肿瘤血管新生受抑制情况.结果:肿瘤细胞移植后,每天直视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照组所有移植肿瘤生长状态良好,肿瘤长大使小鼠行动发生困难;给药组较对照组肿瘤生长慢且小,行动不受限制,肿瘤的生长被明显抑制.在对照组中内皮生长因子和抗原CD34染色高表达,在给药组则低表达.结论:血管生长抑素和内皮抑素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

  • CA125及CA19-9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尚慧玲;王博蔚;李荷莲

    目的:探讨CA125及CA19-9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血清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卵巢)及其在位子宫内膜CA125及CA19-9的蛋白质表达;应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20例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及CA19-9的含量.结果:CA125及CA19-9蛋白质主要表达于异位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CA125蛋白质在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及25.0%;CA19-9蛋白质在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及10.0%.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9-9、CA125值(U·mL-1)及阳性率分别为(29.64±10.24)、(25.85±9.45)及16.7%、33.3%.14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9-9、CA125值(U·mL-1)及阳性率分别为(46.54±14.29)、(58.02±20.11)及42.8%、71.4%.异位内膜CA19-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85.0%(17/20),与血清中CA19-9测定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36,P<0.05).结论:CA125及CA19-9蛋白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呈高表达,而在在位子宫内膜呈低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CA19-9主要来源于异位子宫内膜.

  • BXSB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异常与发病的关系

    作者:陈志营;毕黎琦

    目的:研究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雄性BXSB小鼠按4、8、12、16及20周龄分组,每组6只,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计数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并检测尿蛋白.相同周龄的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2周龄雄性BXSB小鼠尿蛋白(+),20周龄时尿蛋白(+++),4、8周龄BXSB小鼠及各周龄C57BL小鼠尿蛋白(-).8周龄雄性BXSB小鼠骨髓CFU-GM为(96.00±18.11)/2×105 BMMC,PBMC计数为(111.33±10.97)×106·L-1,均明显高于4周龄BXSB小鼠及正常C57BL小鼠(P<0.05),随着周龄增加,CFU-GM和PBMC进一步增多.结论:BXSB小鼠粒-巨噬细胞系造血异常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

  • 可溶性Fas水平与乳腺疾病的关系

    作者:王心明;姜瑛;谭岩;徐立;方艳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26例健康女性,20例复发性乳腺癌患者,8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健康人群血清sFas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原发性乳腺癌、复发性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血清sFas水平(分别为0.815、1.510及0.664 ng·L-1)与正常人群(0.580 ng·L-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发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2周sFas水平分别为0.815和0.620 ng·L-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术前、术后2周sFas水平分别为0.664和0.610 ng·L-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原发乳腺癌患者sFas表达水平随疾病TNM分期增高而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其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局部淋巴结转移等其他临床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的sFas水平可作为乳腺疾病进展及其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 开博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MP-2及TIMP-2的影响

    作者:潘成利;刘亢丁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后MMP-2及TIMP-2的动态变化及开博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结扎颈总动脉加缺氧诱导的方法制作大鼠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MP-2及TIMP-2的表达.结果:缺血5 d,海马、基底及皮质MMP-2表达明显增加(P<0.05);开博通可抑制MMP-2的表达(P<0.05),具有脑保护作用.开博通对TIMP-2作用不明显.结论:MMP-2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开博通具有重要的脑保护作用.

  • 幽门螺杆菌HspA-UreB融合蛋白包涵体的纯化及活性鉴定

    作者:纪晋文;代丽萍;段广才;郗园林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纯化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尿素酶B亚单位(HspA-UreB)融合蛋白包涵体的方法.方法:基因工程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HU27)诱导表达的HspA-UreB融合蛋白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在AKTA FPLC上运用HiTrap Chelating HP分离纯化,用SDS-PAGE和Bradford法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后蛋白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结果:纯化后HspA-UreB融合蛋白的纯度>90%,含量达0.25 g·L-1,并可以被HspA-UreB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识别.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从包涵体中纯化高纯度HspA-UreB融合蛋白的方法.

  • 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作者:孙继红;李淑梅;张丹;费瑜;李睿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中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方法: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和西药常规加路路通(三七皂苷)治疗(加中药组,22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个月分别采肘静脉血6 mL,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测血清中P-选择素(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浓度水平.结果:与冠脉植入术后1 d比较,加中药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Ps的浓度(9.170±1.500)g·L-1及PAI-1的活性(0.584±0.075)kAU·L-1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浆中t-PA的活性(0.877±0.132)明显升高(P<0.05).结论:三七皂苷影响纤溶系统,从而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脉内局部血栓形成,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

  • 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淋巴细胞CD4、CD8和CD25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春刚;贾晓晶;董丽华;吴镇凤;龚守良;马兴元;陈燕萍

    目的:探讨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PQL)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PQL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PQL观察组口服PQL,对照组不给该药;放疗40 Gy后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淋巴细胞CD4、CD8、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在对照组中,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4.02±0.67)×109·L-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7 966±1 562,而PQL实验组中分别为(6.17±1.20)×109·L-1,18 035±1 5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PQL观察组中,CD8及CD25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0.9±5.08和41.3±6.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1).两试验组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QL增强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作者:郑杨;迟宝荣;佟倩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1~2级高血压病患者(n=55)主动脉、颈总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及眼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管腔内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内膜中层厚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计算内膜中层厚度/腔内径比值、大剪切率、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动脉横截面顺应性,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2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扩大,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减慢,大剪切率降低,扩张性和横截面顺应性降低,而僵硬度和内膜中层厚度及其与管腔内径的比值显著增加(P<0.05或P<0.01).桡动脉表现为内膜中层厚度及其与管腔内径的比值显著增加(P<0.01),阻力指数增加(P<0.05).眼动脉及视网膜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显著增加(P<0.05和P<0.01).搏动指数在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眼动脉及视网膜动脉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早期即有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其中以血管重塑,尤其是大中型动脉重塑性变化更为突出.

  • ER、PR和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作者:王艳丽;张晓霞;朱继红;刘宏晶

    目的:探讨ER、PR、Bcl-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4例子宫内膜癌及另外3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染色,检测ER、PR、Bcl-2的表达.结果:①子宫内膜癌中ER阳性表达率46.15%,PR阳性表达率65.38%,Bcl-2阳性表达率50.84%.癌旁正常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60.00%,PR阳性表达率66.66%,Bcl-2阳性表达率26.66%,两组比较Bcl-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②PR的表达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0.216,P<0.05),ER的表达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③在并发淋巴结转移的16例中ER阳性表达率50.00%,PR阳性表达率12.50%,Bcl-2阳性表达率25.00%,无淋巴结转移的88例ER阳性表达率45.45%,PR阳性表达率75.00%,Bcl-2阳性表达率59.09%,两组PR、Bcl-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PR的表达在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ER、Bcl-2在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高,并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时PR、Bcl-2阳性表达率降低.PR、Bcl-2可以作为指示预后的因子.

  • 小鼠肌肉内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电转染

    作者:孙辉;王金国;付言涛;何尔斯泰

    目的:将细胞电通透技术应用到DNA肌肉转染并确定达到高效电转染的参数条件.方法: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质粒作为报告基因,进行小鼠体内肌肉组织电转染实验,在部分参数固定情况下,某一参数发生变化,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公式计算得出转染率,进行比较.确定转染的佳电场强度、脉冲时值和质粒剂量.结果:EGFP质粒15 μg注射到小鼠的胫前肌,在注入后给予如下参数,即电脉冲200 V·cm-1,20 ms,1 Hz,8次,转染率高,可达(73.2±7.2)%.EGFP质粒注射后不会在细胞外立即降解,注射质粒DNA 1 h内给予电脉冲不影响转染率;15μg为适当的DNA剂量;EGFP蛋白的表达,7 d达到高峰.结论:与单纯EGFP质粒肌肉注射相比,DNA肌肉电转染可极大地提高其转染率.

  • 哮喘患者CD4+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冬梅;韩淑华;黄瑾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CD4+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0例,健康对照22例,分别取静脉血5 mL,并分离单核/巨噬细胞、CD4+T细胞和B细胞.每份血样分成4组:MΦ递呈抗原组、CD4+T细胞参与MΦ递呈抗原组、CD4+T细胞体外活化后对MΦ递呈抗原影响组及自然状态下CD4+T细胞对MΦ细胞递呈抗原影响组.各组用CTLL2P抗原刺激18 h后,洗去刺激原,与自体B细胞共同孵育10 d,吸取上清液,测定特异性IgM、IgE、IgG含量.结果:哮喘患者CD4+T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特异性IgM(A490nm)(0.033±0.031)低于健康人(0.098±0.062)(P<0.05);产生特异性IgG(A490nm)(0.080±0.035)明显高于健康人(0.055±0.024)(P<0.05);产生特异性IgE(A490nm)(0.154±0.119)的调节作用与健康人(0.186±0.101)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无抗原刺激的自然状态下,哮喘患者CD4+T细胞与递呈抗原单核/巨噬细胞共同培养,也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哮喘组:0.075±0.018,对照组:0.057±0.018;P<0.05).结论:哮喘患者CD4+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递呈抗原产生的各型免疫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 龙牙葱木皂苷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葛敬岩;赵春燕

    目的:观察龙牙葱木皂苷(Aralosides,As)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静脉注射1.5%戊巴比妥钠溶液成功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平稳5 min后,阴性对照组、As实验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各8只大鼠,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9 mg·kg-1)、龙牙葱木皂苷(As,10 mg·kg-1)和去乙酰毛花甙(0.04 mg·kg-1),各组均以心力衰竭模型后5 min时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为对照,采用四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正常时、心衰后5 min以及静脉给药后30 min内各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末压(LVEDP)、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和心率(HR)等心功能指标,计算机监视记录结果及分析,用彩色绘图仪绘制曲线.结果:心力衰竭模型大鼠静脉注射As后,LVSP由(10.8±1.0)kPa增加到(14.5±1.8)kPa(P<0.001),+dp/dtmax由(163±24)kPa·s-1增加到(295±66)kPa·s-1(P<0.001),-dp/dtmax由(-140±31)kPa·s-1下降到(-218±60)kPa·s-1(P<0.01),LVEDP由(1.46±0.24)kPa下降到(1.28±0.17)kPa(P<0.05);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甙后,LVSP由(10.5±1.2)kPa增加到(12.9±1.6)kPa(P<0.01),+dp/dtmax由(144±26)kPa·s-1增加到(222±53)kPa·s-1(P<0.001),-dp/dtmax由(-132±23)kPa·s-1下降到(-190±32)kPa·s-1(P<0.001),LVEDP由(1.31±0.19)kPa可下降到(1.14±0.18)kPa(P<0.05);而心力衰竭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其心功能的各项指标较注射生理盐水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s具有与去乙酰毛花甙一致的抗心力衰竭.

  • 硝酸银和滑石粉对兔胸膜的固定作用

    作者:刘伟;佟倜;王蕾;鄂长勇;李茁;刘国津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内注入硝酸银和滑石粉对兔胸膜的固定效果.方法:分别采用0.5%硝酸银溶液和滑石粉匀浆(400 mg·kg-1)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实验性胸膜固定,检测术后1及3 d胸液量、胸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术后1、3、7、14及28 d硝酸银和滑石粉匀浆组胸膜黏连情况.结果:硝酸银组术后1及3 d胸液量及WBC高于滑石粉组(P<0.001),且两组术后3 d兔胸液量及WBC均高于1 d(P<0.001);两组术后1 d PMN%高于3 d(P<0.01),硝酸银组术后3 d PMN%显著低于滑石粉组(P<0.001).两组术后1 d LDH均高于3 d(P<0.001),而硝酸银组术后1和3 d胸液LDH含量高于滑石粉组(P<0.01).术后胸膜黏连评分硝酸银组高于滑石粉组(P<0.05).结论:0.5%硝酸银溶液和滑石粉匀浆均能诱导实验性兔胸膜固定作用,硝酸银胸膜固定效果好于滑石粉.

  • 甲氰咪胍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犬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延龄;陈云波;丁巍;李桂英;王淑敏;李爱景

    目的:探讨甲氰咪胍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犬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胆总管结扎法成功制备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犬11只,随机分为两组,即甲氰咪胍组(n=7)和盐水对照组(n=4);另取4只正常犬作正常对照组.经股动脉、股静脉、右颈外静脉分别插管,以多导生理记录仪、电磁流量计等检测门脉及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使用RF-3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浆组织胺浓度.结果:甲氰咪胍组静脉注射甲氰咪胍(剂量0.012 g·kg-1)5、15、30、60、90和120 min后,自由门脉压平均值分别较注射前下降5.2%、14.1%、13.7%、12.9%、9.3%和6.5%(P<0.05,P<0.01,P<0.01,P<0.01,P<0.01,P<0.05),肝静脉楔入压、肝静脉压梯度、门静脉阻力均同步下降.肝动脉血流量无显著改变,门静脉血流量及全肝血流量轻度增多.肝静脉自由压、下腔静脉压、腹主动脉平均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大幅度与股静脉血血浆组织胺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87 4,P<0.05).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甲氰咪胍通过拮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犬血中异常升高的组织胺的作用,舒张肝血管床,降低门脉血流阻力,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同时使门脉及全肝血流量轻度增加,而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周洪澜;王医术;侯毅;李一雷;王心蕊;傅耀文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30例TCCB组织(实验组)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中MMP-9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MMP-9不表达或呈分布均匀的微量表达,并且在不同TCCB病理分期、分级的各实验组中,MMP-9的阳性表达随着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呈现增高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CCB中MMP-9的表达情况与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以将MMP-9作为判断TCCB侵袭和转移潜能的指标.

  • pEgr-sHemopexi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辐射诱导表达

    作者:王贵全;许传杰;杨文;朴春姬;董震

    目的:克隆小鼠分泌型Hemopexin(sPEX)编码区的cDNA序列,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pEgr-sPEX真核表达载体,检测辐射诱导重组质粒在B16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RT-PCR从NIH3T3细胞中扩增出sPEX,经测序证实后,构建pEgr-sPEX重组质粒,以脂质体转染B16F10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16F10细胞上清中辐射诱导PEX的表达.结果:测序表明扩增的sPEX cDNA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sPEX c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Egr-1,转染入B16F10细胞内PEX基因在体外辐射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小鼠sPEX基因,并在体外证实了pEgr-sPEX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

  • 成年大鼠非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

    作者:田井琦;白日星;孙立波;张海燕;李卫红;介建政;张德恒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胰腺非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入胶原酶消化法分离3只成年大鼠胰腺组织,并经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液(pH 7.6)体外培养,36 h后弃去悬浮细胞及胰岛,改用无10%胎牛血清RPMI 1640液(pH 7.4)加bFGF、EGF及N2添加剂培养,18~22 d后收集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并传代培养.挑选新分离的胰岛和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每次各40个,共3次,采用131 I放射免疫法测定分离的胰岛及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的胰岛素分泌量,并计算葡萄糖刺激指数(SI);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查贴壁细胞及传代后的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胰管内注入胶原酶消化法可获得功能、形态良好的胰岛;分离后胰腺组织在pH 7.6的10%胎牛血清RPMI 1640液培养条件下,36 h内胰岛细胞不贴壁,贴壁细胞中大多数表达Nestin阳性细胞,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达,但Nestin表达不一,培养18~22 d可见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出现,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传代后仍可见Nestin阳性细胞.新分离的40个胰岛在含糖3.3、16.7 mmol·L-1培养液中胰岛素分泌量为(63.6±4.0)、(202.2±14.8)mIU·L-1;而新生的40个类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分泌量为(3.5±0.2)、(3.3±0.2)mIU·L-1,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胰管内注入胶原酶消化法可获得功能、形态良好的胰岛;在pH 7.6条件下可分离培养出成年大鼠胰腺非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经无血清培养形成的类胰岛样细胞团,可传代培养,并表达胰岛素.胰腺非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具有胰腺干细胞特点.

    关键词: 干细胞 胰腺
  • 金属硫蛋白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赵红光;龚守良

    电离辐射、高血糖和过氧化亚硝酸盐等因素通过诱导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形成,对机体产生损伤效应,而金属硫蛋白(MT)是正常存在于人体内的低分子蛋白质,其还原型半胱氨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本文作者简要综述MT抗电离辐射、高血糖症和过氧化亚硝酸盐氧化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 中国长春地区绝经前汉族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作者:孙珉丹;林承赫;邹洪斌;杨立明;迟宝荣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中国长春地区的分布,并进一步探讨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解析(PCR-RFLPs)技术检测了186例长春地区生活10年以上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前健康汉族女性VDR基因型,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骨钙素(BGP),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腰椎骨密度(BMD),同时分析VDR基因型与BGP和BMD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186例中VDR基因型Bb 23例(12.4%)、bb 163例(87.6%)、BB型缺如,等位基因b频率高达93.8%.比较两种基因型的BGP和B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长春地区绝经前健康汉族女性的VDR基因的BsmI多态性与BGP和骨BMD间无相关关系.

  • 乳腺成体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王英超;付士波;张虹;韩猛;石爱平;王有德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乳腺成体干细胞,为乳腺癌术后乳腺再造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1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分离人乳腺干细胞,即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分离的人类乳腺上皮细胞(SHMEC),并对其培养、抗原表达、转染及分化能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培养得到两种不同形态的上皮细胞,即腺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其中腺泡上皮细胞可以向肌上皮细胞转变,腺泡上皮细胞经过猿病毒(SV40)转染后获得永生化,在培养中可以形成类似乳腺末端小管腺泡单位的结构.结论: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的腺泡上皮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

  • E-Tracking技术判定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英;张静

    目的:探讨E-Tracking技术在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高脂血症患者和33例正常人采用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颈总动脉管壁运动轨迹,得出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和其顺应性(AC),并将高脂血症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高脂血症组颈总动脉的Eρ及β值分别为155.89±56.73及10.17±5.14,与正常对照组(99.16±28.75及7.88±2.7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及P<0.05);Ds、Dd及A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脂血症组及正常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Tracking技术能尽早地反映血管的病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