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沉默CRAF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刘霞;齐凤杰;杜晓媛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RAF)高表达对肝细胞癌(HCC)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以CRAF高表达的SMMC-772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hRNA技术下调CRAF表达.将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沉默组(shCRAF#1转染组和shCRAF#2转染组).细胞划痕法观察各组SMMC7721细胞创口愈合指数,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SMMC7721细胞的创口愈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SMMC772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沉默组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调CRAF可以通过抑制MMP-2和MMP-9表达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梁冰;刘扬;宋金萍;曲丹华;刘纯岩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长春新碱(VCR)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SAHA组、VCR组和SAHA+VCR组.CCK-8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CCK-8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和VCR组SKOV3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与SAHA或VCR组比较,SAHA+VCR组SKOV3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AHA和VCR组SKOV3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G2/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SAHA或VCR组比较,SAHA+ VCR组SKOV3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G2/M期百分率升高(P<0.05).结论:SAHA可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对VCR的敏感性,能够诱导SKOV3细胞凋亡与自噬,并促进G2/M期阻滞;SAHA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治疗卵巢癌的新策略.

  • 纤维型肌动蛋白对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俞冬升;蔡大敏;陈婕妤;吕方怡;花扣珍;银国利;王俊娟

    目的:探讨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调节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衰老的作用,初步阐明hBMSCs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分离得到的h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P2代hBMSCs)、F-actin抑制剂组(2.5 μmol·L-1 F-actin抑制剂Latrunculin B处理P2代hBMSCs 1 h)和P11代hBMSCs组(P2代hBMSCs连续传代得到P11代hBMSCs).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液诱导各组hBMSCs,采用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确定诱导效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hBMSCs中Ki67阳性细胞数、F-actin的形态和聚合情况、YAP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hBMSCs中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果: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hBMSCs具有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的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SA-β-Gal染色,对照组hBMSCs中的微丝纤维束较多较粗,F-actin长度较长,YAP主要集中在细胞核(YAP在细胞核内为活化态);与对照组比较,P11代hBMSCs组中Ki67阳性细胞数较少,SA-β-Gal阳性细胞较多,F-actin更短更细,YAP主要集中在胞浆,且YAP出核的细胞SAβ-Gal染色呈阳性;F-actin抑制剂组hBMSCs中YAP出核失活,SA-β-Gal染色阳性的hBMSCs衰老细胞更多.结论:抑制YAP入核可以促进hBMSCs衰老,F-actin可以通过调节YAP活性影响hBMSCs衰老.

  • 野黄芩苷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吕鹏;宁明杰;邵玉;张璐妮;唐英;王南博;陈飞儿;齐玲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SCU)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U8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20、40和80 mg·L-1)SCU处理U87细胞(野黄芩苷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U87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U87细胞的形态表现,Annexin V/PI双染检测各组U8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U87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40和80mg·L-1SCU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倒置显微镜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0 mg· L-1SCU组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距变大;细胞出现皱缩、脱落,贴壁细胞轮廓模糊.Annexin V/PI双染,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0 mg·L-1SCU组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40和80 mg· L-1 SCU组U87细胞中bcl-2蛋白水平降低,80 mg·L-1SC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0 mg·L-1 SCU组U87细胞中bax/bcl-2比值升高(P<0.01).结论:SCU通过上调U87细胞中bax/bcl-2比值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高氧对新生大鼠脑组织中NRP-cGMP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书剑;张有辰;李慧文;金正勇

    目的:构建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脑损伤模型,探讨高氧对新生大鼠脑组织中钠尿肽受体-环磷酸鸟苷(NRP-cGM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模型组,每组30只.高氧模型组大鼠置于自制高氧箱内(氧浓度>85%)吸入氧气7d;对照组大鼠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环境下,持续吸入空气7d.高氧暴露1、3和7d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取脑组织,检测2组大鼠体质量;HE染色法观察2组大鼠脑组织形态表现;透射电镜下观察2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中钠尿肽受体A (NPR-A)和钠尿肽受体B(NPR-B)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2组大鼠脑组织中cGMP水平.结果:高氧暴露l、3和7d时,高氧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高氧暴露3d时,光镜下可见高氧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体积缩小,排列稀疏;高氧暴露7d时,高氧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出现深染皱缩,细胞与周围分界不清.电镜下形态表现,高氧暴露3d时,高氧模型组大鼠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破坏,少许嵴消失,线粒体及突触数量减少;高氧暴露7d时破坏进一步加重.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氧暴露1、3和7d时,高氧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PR-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仅高氧暴露1d时大鼠脑组织中NPR-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法检测,高氧暴露1、3和7d,高氧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G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RP-cGMP信号通路参与了高氧诱导脑损伤的发生.

  • 桦褐孔菌皂苷的优化提取及其对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清除作用

    作者:张蕾;张琨;王德利;任小红;崔娜;刘洋;赵庭勋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皂苷清除肝细胞中脂肪堆积的能力,阐明桦褐孔菌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预防效果.方法:MTT法选取桦褐孔菌皂苷对HepG2细胞的安全浓度,将不同浓度(60.000、6.000、0.600、0.060和0.006 g·L-1)桦褐孔菌皂苷作用于HepG2细胞作为给药组,以不给药无细胞的空白孔为对照组,以不给药的HepG2细胞为模型组.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清除率,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HepG2细胞形态表现.结果:提取桦褐孔菌皂苷佳条件为1:15的料液比、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0.060 g·L-1桦褐孔菌皂苷组细胞存活率降低,TG清除率升高(P<0.05),细胞中脂质相互融合的现象明显减轻;0.600 g· L-1桦褐孔菌皂苷组细胞存活率降低,TG清除率升高(P<0.01),细胞中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结论:佳提取条件下桦褐孔菌皂苷提取率明显升高且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对NAFLD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 Wnt5a在小鼠牙骨质发育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包幸福;倪宇昕;李莹;郭小凯;王玉琢;方蛟;胡敏

    目的:探讨Wnt家族5A蛋白(Wnt5a)在小鼠出生后牙骨质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其对体外培养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影响,阐明Wnt非经典通路调控牙根发育的机制.方法:选择出生后0.5、4.5、10.5、16.5、20.5、24.5、26.5和30.5 d昆明小鼠并按以上相应时间点分组,每组3只;在相应时间点采用脱臼法处死小鼠,分离下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牙体和牙周组织中Wnt5a的表达特点.将小鼠成牙骨质细胞OCCM30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200 μg·L-1重组Wnt5a蛋白,对照组无添加;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2组OCCM30细胞中Ocn、Opn、Al p、Bsp、Wnt5a和Runx-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出生后0.5d,第一磨牙牙胚中无Wnt5a阳性表达;出生后4.5d,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Wnt5a阳性表达较强;出生后16.5d,可见成牙骨质细胞中Wnt5a呈阳性表达;出生后20.5~30.5 d,成牙本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中Wnt5a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成牙骨质细胞中Ocn和Al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Wnt5a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为从无到有,呈现规律性表达;Wnt5a下调分化基因的表达,在牙骨质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茵陈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孙成博;孙波;刘春禹;李星儒;王志琴;张璟祎;张雪绵;王泽红;于晓艳

    目的:观察茵陈提取物(HACE)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表达谱的影响,从miRNA角度探讨HACE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12只)、模型组(24只)和HACE组(24只).分别于给药8和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排泄率;HE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形态表现;miRNA芯片初步筛查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iRNAs差异表达谱,对于差异表达在1.74倍以上高丰度的miRNAs筛选阳性miRNAs,采用RT-qPCR验证筛选的miRNA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8和16周后HACE组大鼠肾小球系膜聚集等现象明显减轻,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miRNA芯片初筛,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有3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模型组和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有1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RT-qPCR法检测,给药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iR-1306-3p (P<0.05)、miR-672-5p(P<0.05)和miR-3550 (P<0.0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miR-672-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给药1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iR-21-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miR-1306-3p (P<0.05)、miR-672-5p (P<0.01)和miR-466d (P<0.05)相对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miR-21-5p (P<0.05)和miR-1306-3p (P<0.05)相对表达量降低,miR-672-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HACE作用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NAs表达谱出现变化.HACE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RNAs有关.

  • 褪黑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杨文延;刘强;孙志娟;杜利清;徐畅;王彦;柳杨;王芹

    目的:检测褪黑素(MLT)联合放疗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H129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MLT在调节H1299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将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MLT组、照射组及照射+ MLT组,对照组H1299细胞不作任何处理,MLT组H1299细胞给予不同浓度(100和500 μmol·L-1)MLT,照射组H1299细胞采用137Cs γ射线进行一次性6 Gy照射,照射+MLT组H1299细胞给予100和500 μmol· L-1MLT加6 Gy137Cs γ射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24和48 h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克隆形成实验,与照射组比较,照射+ MLT组H1299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t=7.234,P<0.01).流式细胞术,照射后24 h,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和MLT组H1299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t=5.020,t=13.525,P<0.01),与对照组比较,照射+MLT组H1299细胞凋亡率升高(t=12.884,P<0.01);照射后48 h,照射+MLT组H1299细胞凋亡率与照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4,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照射+MLT组H1299细胞中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低于照射组.结论:MLT联合放疗对人NSCLC H1299细胞有明显的抑瘤效应,提高了NSCLC H129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 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倪红霞;王春梅

    目的:观察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 g-1),偏头痛模型组(生理盐水0.1 mL·10 g-1),白芷香豆素组(100 mg·kg-1),白芷挥发油组(100 mg·kg-1),低(25 mg· kg-1)、中(50 mg· kg-1)和高剂量(100 mg· kg-1)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组合物组(组合物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 kg-1)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模型组大鼠甩头、前肢挠头和后腿拍脸次数增加(P<0.05或P<0.01),血清及脑组织中NO水平、血浆中CGRP和ET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偏头痛模型组比较,白芷总香豆素、白芷挥发油、各剂量组合物组大鼠甩头、前肢挠头和后腿拍脸次数减少(P<0.05或P<0.01),血清和脑组织中NO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偏头痛模型组比较,白芷挥发油和中、高剂量组合物组大鼠血浆中CGRP和ET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芷2种活性成分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组合物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功能有关联.

  • 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动态病理特点

    作者:孙竹梅;梁伟时;康佳丽;孟徐兵;王建行;韩淑英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动态病理特点,阐明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7~8周龄雄性db/db小鼠(模型组)和同龄雄性db/m小鼠(正常组)各16只,分别于8、16和32周龄时检测2组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每组各处死小鼠8只,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表现,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8、16和32周龄时体质量增大(P<0.01),FBG水平明显升高(P<0.01),双肾指数明显降低(P<0.01);32周时模型组小鼠双肾指数明显低于16周时(P<0.05).HE和Masson染色,16周龄时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改变,主要是肾小球体积增大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水肿;32周龄时病变明显加重,肾组织中可见大量蓝染胶原物质.电镜观察,16周龄时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以肾小球基底增厚、足突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数目减少及形态肿胀为主;32周龄时病变明显加重,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结论:16周龄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有明显病理改变,主要是肾小球基底增厚、足突融合,32周龄时小鼠肾组织呈明显纤维化.

  • 内分泌腺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刘祥;林琳;胡鑫敏;王晓春

    目的:探讨内分泌腺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对结肠癌LoVo细胞相关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 μg·L-1)EG-VEGF处理的结肠癌LoVo细胞作为EG-VEGF组,采用不含EG-VEGF培养液培养的结肠癌LoVo细胞作为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LoVo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细胞周期LoVo细胞百分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结肠癌LoVo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结肠癌LoVo细胞迁移数.结果:MTT法,与对照组比较,50、100和200 μg·L-EG-VEGF组LoVo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活性升高.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0 μg·L-1EG-VEGF组G0/G1期LoVo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G2+M期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明显.细胞划痕实验,100 μg·L-1 EG-VEGF组LoVo细胞迁移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实验,50、100和200 μg·L-1 EG-VEGF组结肠癌LoVo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EG-VEGF可明显促进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EG-VEGF可能与结肠癌的恶性发展有关联.

  • 结直肠癌组织中B7-H1和B7-H4表达与Foxp3+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关联性

    作者:王丹;李怡飞;历春;董志恒;董营;盖晓东

    目的:探讨B7-H1和B7-H4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的关系,为判定CR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CRC患者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B7-H1、B7-H4蛋白的表达和Treg的浸润情况,并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CRC患者CRC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72.34,P<0.01).不同浸润深度的CRC组织中B7-H1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B7-H1高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Duke's分期C+D者CRC组织中B7-H1高表达频数高于Duke,s分期A+B者(P<0.01).CRC组织中B7-H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78.92,P<0.01).不同浸润深度的CRC组织中B7-H4高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B7 H4高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5);肿瘤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分化程度不同CRC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reg浸润与B7-H1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Cramer,s=0.463),Treg浸润与B7-H4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Cramer's=0.320).结论:B7-H1和B7-H4在CRC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中Treg浸润增加有关,可作为评估CRC预后的指标.

  • 硒蛋白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邢少姬;郑连生;王殿栋;张萱;池敏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 (Sel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分布情况,阐明其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内蒙古自治区汉族肝癌患者(n=96)和健康对照者(n=135) 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结果经测序验证.分析SelS基因SNP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的3种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C、T的频数分布在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679,x2=2.331,P>0.05).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饮酒者CC、CT、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6.533,x2—6.417,P<0.05);携带T等位基因的饮酒个体患肝癌的风险增加,是CC基因型的2.297倍(OR=2.297,95%CI;1.202~4.393).结论:SelS基因和饮酒交互作用可能与内蒙古汉族人群肝癌的发病有关联.

  • 中间型血友病患者四肢主要关节功能状况分析

    作者:马乐;范猛;薛峰;姜文学

    目的:分析93例血友病患者四肢主要关节功能状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管理.方法:93例中间型(FVⅢ:C/FⅨ:C 1%~5%)血友病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7个亚组,即<10岁组,10~20岁组,20~30岁组,30~4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岁组.统计患者各关节血友病性关节炎累及率,采用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评估患者四肢主要关节功能状况.结果: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各关节累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型血友病患者平均HJHS与重型血友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20~30岁重型血友病患者平均HJHS高于中间型血友病患者(Z=-2.127,P=0.033).10~20岁组和20~30岁组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膝关节HJH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0=-2.710,P10~20=0.007;Z20~30=-2.384,P20~30=0.017),其他各个年龄段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HJH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型血友病患者出血治疗现状较差,采取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关节出血,有效保证血友病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IL-17E和IL-17F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学良;孙雪梅;赵晓晖;杨丽娟;沈维高;肖梓屾;郭冲;刘艳波

    目的:观察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17RB(IL-17RB)和白细胞介素17RC(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结肠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肠炎、5例增生性肠息肉及3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17E、IL-17RB、IL-17F和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配体与受体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以及配体阳性表达率与肠癌恶性度的关联.结果:IL-17E、IL-17F、IL-17RB和IL-17RC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癌细胞;IL-17E在肠炎和肠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升高而降低;IL-17F在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炎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的升高而升高;IL-17RB在肠炎及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与肠炎和肠息肉比较,肠癌组织中IL-17RC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在肠癌组织中,IL-17F阳性表达率与IL-17RC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667,P=0.001).结论:IL-17F、IL-17RC、IL-17E和IL-17RB信号可能参与了肠癌的发生发展.

  • 瓷烧结和不同数字制作技术对钴铬烤瓷冠适合性的影响

    作者:赵莹;谢宇;贺玺;张艳;魏溦;李江

    目的:探讨不同数字制作技术和不同扫描对象对所制作的钴铬烤瓷冠上瓷后边缘及内部适合性的影响,为判断影响钴铬烤瓷冠寿命的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颗完整上颌第一前磨牙,根据扫描预备后的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将通过激光熔覆凝结(SLM)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修复体分为扫描离体牙3D打印激光熔覆凝结(SLM)组、硅橡胶印模3D打印SLM组、石膏模型3D打印SLM组、扫描离体牙CAD/CAM切削组、硅橡胶印模CAD/CAM切削组和石膏模型CAD/CAM切削组,以传统失蜡铸造组作为对照组.进行瓷烧结,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对各组修复体边缘及内部适合性进行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扫描离体牙硅橡胶印模3D打印SLM组和CAD/CAM切削组修复体的绝对边缘差异(AMD)降低(P<0.05),硅橡胶印模3D打印SLM组修复体的边缘间隙(MG)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硅橡胶印模3D打印SLM组修复体的凹槽区(CA)和轴壁中点(AW)降低(P<0.05),扫描离体牙CAD/CAM切削组修复体的AW小;与对照组比较,石膏模型3D打印SLM组和CAD/CAM切削组修复体的轴壁与(牙合)面转角的位置(AOT)及(牙合)面三分位点(OA)降低(P<0.05),以硅橡胶印模CAD/CAM切削组修复体的AOT和OA小.与上瓷前比较,上瓷后修复体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普遍升高(P<0.05).MG与制作工艺和扫描对象有关联(P<0.05),内部适合性平均数与制作工艺和扫描对象有关联(P<0.05).结论:瓷烧结过程会影响钴铬烤瓷冠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选择性SLM技术制作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优于CAD/CAM切削技术,CAD/CAM切削技术制作的修复体内部适合性较优越.

  • 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比较

    作者:马啸远;张祎;姜欢;杨军星;胡敏

    目的:比较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拔牙方式分为44/44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30例)和44/55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颗下颌第二前磨牙,30例),应用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2组患者软硬组织的相关测量指标(T1和T2)及其差值(T2-T1).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硬组织测量指标中Overjet、SNA、ANB、U1-NA、U1-NA距、U1-SN、NA-PA和A-NP减小(P<0.01),U1-L1和Pg-NB增大(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软组织测量指标中H角、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距离、下唇-E线距离和鼻下点-H线距离减小(P<0.05或P<0.01),下唇倾角增大(P<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软硬组织测量指标变化量(T2-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拔牙方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时对于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侧貌的改变无明显差别.

  • 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军;赵卫红;边鹊桥;王保占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7 (IL-7)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水平,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湿疹患者,分为急性期湿疹组、亚急性期湿疹组和慢性期湿疹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 10水平.计算各组研究对象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分析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E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3.1,P=0.04;F=4.73,P=0.02),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F=6.23,P<0.01;F=5.34,P=0.01).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其对应mRNA相对表达水平(r=0.95,P<0.01;r=0.94,P<0.01)及EA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88,P<0.01;r=0.89,P<0.01),且均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胞因子IL-7和IL-10可能参与了湿疹的病理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 阿帕替尼治疗无法耐受化疗的肺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全晓月;刘百龙;刘敏;董丽华

    目的:分析1例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后的疗效,并进行文献复习,阐明阿帕替尼对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性,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患者明确诊断为Ⅳ期肺鳞癌,经过4个周期化疗后,病灶体积缩小不明显,且患者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继续化疗,疾病进展迅速,原发灶和多处转移灶的放疗部位反应较好,但病变广泛,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1,40 d)治疗.结果: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后,胸壁和肺内病灶体积均较给药前缩小,但患者因骨髓抑制(Ⅲ度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胸壁包块体积增大,血象恢复后阿帕替尼减量至250 mg·d-1口服,达到了5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多线化疗失败的肺鳞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 改良腱鞘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可;王斌;刘钦毅;张为众

    目的:探讨改良腱鞘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小儿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接受急、慢诊手部手术患儿102例(104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54例,54指)和改良腱鞘麻醉组(48例,50指).完成麻醉后5 min内间隔1 min对4个部位采用FLACC评分法(<7岁)或视觉模拟评分(VAS)法(7~18岁)进行痛觉检测,注射后5 min内疼痛评分为0则表示麻醉成功.5 min以后患儿仍然感觉疼痛无法接受手术为麻醉失败,改用传统指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手术.检测2组患儿麻醉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麻醉药剂量.结果:改良腱鞘麻醉组和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患儿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改良腱鞘麻醉组患儿麻醉平均起效时间缩短(P<0.05),平均麻醉药剂量减少(P<0.05).结论:改良腱鞘麻醉具有使用麻醉药剂量小、麻醉起效快、操作简便和患儿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小儿手外伤的麻醉.

  • 颅脑损伤后硬膜外血肿骨化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冲;郝铮;刘伟明;赵丛海;张金男

    目的:分析1例颅脑损伤后硬膜外血肿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完善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36岁男性患者,因“头晕、头痛3个月”入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及其与颅骨和硬脑膜的关系.患者因多发骨髓瘤行化疗4个月,评估其颅内病变影像学特征的变化.手术后根据活检病理结果明确诊断,针对患者的症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患者诊断为颅脑外伤后硬膜外血肿骨化,排除颅骨骨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的可能,随访2年病灶稳定.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后硬膜外血肿骨化患者,应考虑颅骨骨瘤的可能,并排除其他一些骨质病变,诊断需要根据影像学证据,必要时依据活检病理结果确诊.

  • 罕见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佟玲玲;敖禹;盛敏佳;刘莉

    目的:探讨1例罕见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经过,阐明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要点,探讨腹腔镜在阔韧带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方法:患者因腹胀2年,加重2个月入院,结合术前彩超及查体诊断为盆腹腔肿物,考虑卵巢来源.剖腹探查术中所见及术中快速病理明确诊断为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手术操作时仔细辨认输尿管位置及子宫动静脉,并于肿物基底部结扎止血,手术过程顺利.结果: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与巨大卵巢肿瘤相似,超声误诊率高,CT和MRI对于鉴别巨大阔韧带肿瘤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术中操作时应紧靠肿瘤表面仔细钝性分离,避免损伤输尿管,该例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巨大阔韧带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缺乏特异性表现,应结合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操作精细以避免副损伤的发生.

  •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袁天阳;张郡;刘钦毅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伴有钙化的腰5骶1(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15例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改良Macnab评分显示优良率为86.67%;术后复查影像学可见术前患者的椎间盘钙化区域均被有效地清除,神经根减压良好,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治疗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康复时间短的特点.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功能性矫治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彦君;杨陆一;曹阳;朱宪春;徐春子;陈远萍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下颌体长度(Xi-Pm)增加2.50 mm (P<0.05),SNB角增加2.58°(P<0.05),ANB角平均减少2.71°(P<0.01);磨牙关系距平均减小2.81 mm (P<0.01),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68 mm (P<0.01),下中切牙垂距(L1-OP)减小1.89 mm (P<0.01),下中切牙突度距(distance of L1-APog)增加1.84 mm (P<0.01),上中切牙倾斜角(U1-APog)减小7.35°(P<0.01);下唇突度(Ls-TVL)增加1.85 mm (P<0.05),颏沟深度(Sm-TVL)增加2.12 mm (P<0.05),颏突度(Pos TVL)增加2.89 mm (P<0.05).结论: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促进其下颌骨生长发育,内收上前牙,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侧貌.

  •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疗效评价

    作者:邹飞;程志华;张玉影;马可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88例)和槐杞黄颗粒治疗组(92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检测2组患儿哮喘发作程度指标、中医症候指标、血液免疫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后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程度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便干/便溏、低热、咳嗽咯痰、神疲纳呆及舌苔白临床症状评分降低(P<0.01),盗汗及口干喜饮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组患儿免疫球蛋白(血清IgA、IgG及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T细胞、Th细胞及NK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B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2组患儿血清Ts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用力潮气量(FVC)比值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2组患儿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可以减轻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中医证候和免疫功能.

  • Florida牙周探针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丁子清;王维倩;金冬梅;于光;轩东英

    目的:采用Florida牙周探针进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探诊检查,为选择适当临床检查手段、探诊力度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维护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2例完成种植上部修复6个月以上的患者,且对侧同名牙为天然牙,分别使用普通牙周探针与Florida探针检查牙周袋探诊深度(PD)值2次,将天然牙和种植牙按探诊是否出血分为炎症组(n=32)和健康组(n=30),比较2种探针在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检查位点测量PD值的变异系数(CV)值.结果:普通牙周探针测量健康组和炎症组患者天然牙和种植牙的P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lorida牙周探针测量健康组和炎症组患者天然牙和种植牙的P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健康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D值时,Florida探针的CV值小于普通牙周探针(t=2.489,P=0.019);检测炎症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D值时,Florida探针的CV值小于普通牙周探针(t=2.238,P=0.033).炎症组患者种植牙PD值的CV值高于健康组(Z=3.804,P<0.01;Z=2.913,P=0.004);炎症组和健康组天然牙PD值的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天然牙和种植牙的健康位点及炎症位点的探诊检查中2种探针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在健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炎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探诊检查中,Florida牙周探针重复性好于普通牙周探针.

  • 大网膜胰腺实性-假乳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亚芳;刘继轩;董欣洁;陈晓帅;倪劲松

    目的:探讨1例发生在大网膜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患者的病理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发生于胰腺外SPN的认识.方法:1例女性患者,因腹部包块20 d入院,妇科彩超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行子宫次全切术,术中发现大网膜有1个界清肿物,术中行子宫及网膜肿物切除术.结果:该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肿瘤诊断为胰腺SPN,周围未见异位胰腺组织,超声及CT检查排除胰腺SPN转移,根据其形态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诊断为大网膜SPN.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发生于大网膜的SPN临床罕见,肿瘤一般界限清楚,具有典型的形态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 指动脉轴型皮瓣扩容矫形治疗Wassel Ⅲ~Ⅴ型复拇指畸形的临床疗效(附14例报告)

    作者:窦邦现;李红卫;程富礼;白晨平

    目的:探讨指动脉轴型皮瓣扩容矫形治疗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4例患有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儿童进行拇指扩容矫形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设计1个窄而长并携带动脉血运的皮肤及软组织皮瓣,扩容患指软组织,重建患指周径和外观.手术前后测量健指与患侧指周径和外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完全成活,甲粗隆处、远指间关节处、近节指骨中段处、掌指关节和掌骨中段处测量所得数据表明重建扩容患指平均周径为健指的89%~104%,患指外观接近健指.结论:使用带指动脉的轴型皮瓣扩容矫形治疗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不仅易于切取且外观良好,是一种有效改善患指细而小的手术方式.

  • 人源化小鼠模型构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冰;刘昊川;李龙云;赵国庆;王震;杨永广;李凯;胡正

    人源化小鼠是指带有功能性的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模型,通常被用于人类疾病体内研究的活体替代模型,是利用转基因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人类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制备的模型,这类小鼠模型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时有效性较高.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艾滋病、癌症、传染病和血液病研究领域等均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人造血免疫系统组成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被证明在解码人类疾病奥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演变的历史过程、具体的分类方法及模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波;刘可可;段浩博;王远萍;唐思嘉;周乐;孙宏晨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功能表型不同将TAMs分为M1型和M2型.M1型TAMs通过产生各种促炎因子参与炎症、清除体内病原体、参与抗肿瘤免疫而具有抗肿瘤作用,而M2型TAMs产生各种抗炎细胞因子来抑制炎症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大多数TAMs是M2样表型,其为OSCC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所以靶向TAMs在未来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OSCC的方法.本文主要对TAMs在OSCC侵袭转移、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靶向TAMs治疗OSCC进行综述.

  • 微小RNA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转化过程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贵;刘建萍

    微小RNA (miRNA)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是血糖平衡与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干细胞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过程中miRNA表达的差异,以期重建患者体内的功能性胰岛β细胞.本文就近年来各种来源干细胞转化成IPCs过程中不同miRNA的表达情况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干细胞治疗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雷;王春萌;颜冬;李宁宁;朱宪春

    上颌前方牵引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针对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能够大程度地改善上下颌骨的协调性和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美观性.本文从牙支持式和骨支持式前方牵引的应用形式和上颌扩弓对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等角度对现阶段临床中应用的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转录因子KLFs家族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严齐会;朱慧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转录因子KLFs家族与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关系的研究,探讨KLFs家族中各KLFs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OSCC的关系,为寻找OSCC早期发现与诊断的新指标和OCSS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发区人群食用腌肉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风险的关系

    作者:赵艳杰;宋清坤;李军;何永明;曲宸绪

    目的:分析食管正常者、食管炎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膳食摄取水平,阐明膳食因素与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食管正常者(对照组)、食管炎患者(食管炎组)和ESCC患者(ESCC组)各72例作为调查对象,比较3组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膳食情况和膳食与ESCC的关系.将是否食用腌肉、腌肉食用频率和1年中腌肉食用时间分别纳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3组调查对象癌症家族史和一级亲属中ESCC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和食管炎组比较,ESCC组患者摄入水果少(P<0.01),摄入酸菜(P=0.003)及玉米(P<0.01)多.ESCC组患者食用腌肉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与对照组比较,每年食用腌肉3~6个月和≥6个月者患ESCC的风险升高(OR=5.78,95% CI:1.36~24.64;OR=6.87,95% CI:1.25~37.87).与食管炎组比较,食用腌肉频率≥每周1次者患ESCC的风险升高(OR=6.48,95% CI:1.65~25.49);每年食用腌肉3~6个月和≥6个月者患ESCC的风险升高(OR-8.70,95%CI:2.07~36.55;OR=44.38,95%CI:5.34~368.65).结论:过多食用腌肉可能增加食管正常者和食管炎患者患ESCC的风险,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降低患ESCC的风险.

  • 吉林省0~5岁儿童出生缺陷抽样调查分析

    作者:张立明;张秀敏;李波;孙平辉;胡淑平;马跃

    目的:了解吉林省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况和分布特征,探讨出生缺陷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吉林省东、中、西部区域共抽取15个县(市、区)的共90个乡(镇、街道)作为调查点,对各调查点于2008年10月1日0时-2013年9月30日24时出生的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共收集吉林省0~5岁儿童样本48 720例,剔除不合格样本291例,有效样本48 429例.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出生缺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调查有效样本共48 429例,发现出生缺陷患儿共517例,吉林省0~5岁儿童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0.68‰.男童出生缺陷发生率(11.52‰)高于女童(9.56‰)(x2=83.768,P<0.01).农村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11.87‰)高于城镇(9.64‰) (x2=5.651,P=0.017).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并发腭裂和脊柱裂.结论:吉林省0~5岁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性别和城乡分布差异明显,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吉林省首位高发出生缺陷.

  • 血压身高比在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金润浩;徐忠福;李庆;全贞玉;韩春姬

    目的:探讨采用血压身高比(BPHR)筛查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的佳截断值,为了解吉林省延吉市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9-10月选取吉林省延吉市城镇23所中学和高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2~17岁学生共18 244人(男生9 567人,女生8 677人),测量其血压(BP)、身高和体质量,计算收缩压身高比(SBPHR)和舒张压身高比(DBPH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BPHR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的佳截断值,并评估该截断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结果:12~17岁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男生分别为12.8%和13.0%,女生分别为5.9%和6.2%;不同性别的2个民族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1,P>0.05;x2=0.295,P>0.05);总高血压患病率男生为12.9%,女生为6.1%,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072,P<0.01).男生在15岁时高血压患病率达到高峰,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而变化的曲线呈突增突降趋势;随着年龄增长,女生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较小.在12~17岁时,各年龄段男生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年龄与SBPHR呈负相关关系(r=-0.085,P<0.01),女生的年龄与SBPHR无相关关系(r=-0.018,P>0.05).男生的年龄与DBPHR呈负相关关系(r=-0.080,P<0.01),女生的年龄与DBPHR无相关关系(r=-0.017,P>0.05),但相关系数均小于0.1,判定为无关联.在12~17岁时,采用SBPHR筛查SBP的阈值,男生为0.73 mmHg·cm-1(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88.9%,PPV为52.6%,NPV为98.8%),女生为0.75 mmHg·cm-1(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89.5%,PPV为33.6%,NPV为99.6%);采用DBPHR筛查DBP的阈值,男生为0.49 mmHg· cm-1(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93.9%,PPV为35.3%,NPV为99.6%),女生为0.51 mmHg·cm 1(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94.3%,PPV为26.7%,NPV为99.8%).结论:吉林省延吉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PHR可作为筛查吉林省延吉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的指标.

  • 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佳;杨落落;周长丽;何平;孙逊;孟祥伟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n=239)与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n=245)的血脂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检测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OR=6.26,95%CI:3.79~10.33)、高水平甘油三酯(TG) (P=0.043,OR=1.63,95%CI:1.02~ 2.63)、男性(P=0.001,OR=2.05,95%CI:1.35~3.11)及年龄大于66岁的高龄患者(P=0.005,OR=1.90,95%CI:1.21~2.98)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2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t=-4.497,P<0.01)、TG水平(t=-2.116,P=0.036)、TC水平(t=-3.843,P<0.001)及高脂血症(H LP)比例(x2=9.458,P=0.002)明显高于右半结肠息肉患者,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高于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t=2.049,P=0.042),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H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及HLP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高水平LDL-C及高水平TG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升高与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发病有关联.

  • 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作者:刘少伟;姜欢;王晓龙;李梦红;陈玉;唐中元;胡敏

    目的:采用已构建的pET28a-△PTP-oc重组质粒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oc)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性能.方法:将构建的pET28a-△PTP-oc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 (DE3)中,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过Q柱阴阳离子交换和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PTP-oc重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PTP-oc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纯化出PTP-oc重组蛋白.间接ELISA法检测,采用纯化诱导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兔抗PTP-oc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2 000以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所得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纯化了PTP-oc重组蛋白,制备出PTP-oc多克隆抗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