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转染和表达

    作者:徐松柏;赵刚;许侃;候宜;于洪泉;崔阳

    目的:探讨应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进行基因修饰的可行性,为血管化组织工程组织的构建及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pcDNA3.0-VEGF165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ELISA方法检测转基因MSCs的hVEGF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基因MSCs表达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设单纯培养MSCs及pcDNA3.0转染MSCs组为对照组.结果:成功构建hVEGF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将其转入MSCs中;MSCs细胞在转染pcDNA3.0-VEGF165质粒24、48和72 h后,其培养上清中h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至G418筛选后12代,转基因MSCs培养上清中仍有hVEGF蛋白的表达,含2%、4%、8%、16%和32%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的培养液均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VEGF165基因成功地转染至MSCs中,并可进行有效地表达.

  • 大鼠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曲丽梅;张秀英;王心蕊;邓方阁;李玉林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胎肝干细胞(H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及剪碎消化法分离大鼠胎肝干细胞,并用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大鼠胎肝干细胞体外培养24 h贴壁,5 d左右可长成单层,光镜下为致密圆形细胞,边缘清楚.8 d后细胞铺展,呈上皮样,表达甲胎蛋白(AFP)抗原、细胞角蛋白(CK)18、细胞角蛋白(CK)19.结论:分离并鉴定为大鼠胎肝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迅速扩增.

  • 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IL-1和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俊玲;尹金植;李青山;马忠森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各时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分别于生理盐水和博莱霉素(5 mg·kg-1)一次性气管内灌注后第3、7、14、28和56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处死小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应用RT-PCR法测定其中的IL-1mRNA和TNF-α mRNA相对转录水平.结果:①BALF中,实验组IL-1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两者的表达高峰均在第14天.②肺组织中,实验组IL-1 mRNA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中两者表达高峰分别在第7和14天,此后逐渐下降,但仍然保持高于正常水平表达.结论:IL-1 mRNA和TNF-α mRNA表达高峰时相均在肺纤维化发病早期,因此推断其在致肺纤维化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依IL-1 mRNA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可判断病变发展进程和活动性.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马学玲;刘亢丁;江新梅;文佳媚;李桂玉;李楠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扩增人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学表型;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脑缺血/再灌注后无处理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后移植无血清DMEM组(D组)、脑缺血/再灌注后移植人MSCs组(E组),每组10只.D、E两组脑缺血周边区(右侧)分别移植无血清培养基5 μL和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MSCs(4×105·μL-1)5 μL;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rdU标记的人MSCs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存活情况;采用前肢不对称应用试验及姿势反射试验,观察各组大鼠术后1、3、7及28 d行为学变化.结果:成功地分离并纯化人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P3MSCs结果显示,CD44、CD29均呈阳性表达,CD34、CD45、CD31均呈阴性表达;移植的人MSCs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周边区聚集并存活.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随着细胞移植后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移植人MSCs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该组大鼠移植人MSCs后7 d时行为学评分低于同组内其他时间点(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周边注射人MSCs显著地改善大鼠脑缺血症状,前肢不对称应用试验可更客观地评价大鼠长时间运动功能变化.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海军;徐琪;张桂英;刘娅;于婷;李鸿雁;杨丽娜;王洪莹;谢丽波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GLP-1类似物低剂量组、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糖尿病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和注射40 mg·kg-1 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GLP-1类似物低、中、高剂量(1、10和100 μg·kg-1)治疗7及14 d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FPG);治疗14 d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结果: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进食量明显降低(P<0.01),中剂量组(10 μg·kg-1)、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饮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各治疗组大鼠体重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中剂量组(10 μg·kg-1)大鼠空腹血糖(FPG)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血清TG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1);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10 μg·kg-1)、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LDL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10 μg·kg-1)、高剂量组(100 μg·kg-1)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GLP-1类似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治疗实验性糖尿病中发挥作用.

  • 含金属硫蛋白蛋奶粉对小鼠肝细胞实体瘤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红光;郭伟;李艳博;王志成;徐松柏;刘淑春;史经宇;龚守良

    目的:观察含金属硫蛋白(MT)蛋奶粉对荷瘤小鼠肝癌有无治疗作用.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荷瘤鼠组20只、低剂量和高剂量含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在其余小鼠体内移植H-22小鼠肝癌细胞株形成移植性肝癌模型,连续用含MT蛋奶粉给荷瘤小鼠灌胃2周后,每组断头处死10只小鼠,取其脾脏,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IL-2活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8+和CD25+ T细胞百分率以及淋巴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变化,以及3H-TDR掺入法检测CTL和NK细胞杀伤活性,并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小鼠IFN-γ活性以及L929体外杀伤法检测TNF-α活性.并于开始灌胃MT蛋奶粉后的第21~31天观察小鼠肿瘤大小.结果:在BALB/c小鼠形成肝癌第27、29及31天,含低剂量和高剂量MT蛋奶粉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5);含低剂量和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较肿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脾脏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肿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P<0.05),其CD25+ T细胞百分率较肿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较肿瘤对照组(荷瘤鼠组)显著降低(P<0.05);荷瘤小鼠脾脏CTL细胞毒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含高剂量MT组CTL细胞毒活性显著高于荷瘤小鼠(P<0.05);荷瘤小鼠脾脏NK细胞毒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含MT肿瘤治疗组NK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荷瘤组小鼠,尤其以高剂量组为显著(P<0.01).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含高剂量MT蛋奶粉显著增加了荷瘤小鼠的IL-2和TNF-α活性(P<0.01),含低剂量MT蛋奶粉对荷瘤小鼠的TNF-α活性亦有明显提高作用(P<0.01),对IFN-γ活性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含MT蛋奶粉对肿瘤的治疗性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 缝裂层孔菌对荷瘤小鼠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郭军鹏;李红;曲极冰;张大方;杨世杰

    目的:通过缝裂层孔菌(PL)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于荷瘤小鼠,探讨PL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小鼠右前肢腋下荷瘤细胞胃癌(MFC细胞株),随机分13组,即空白对照组,及单纯CTX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20、10和5 mg·kg-1),以及PL高、中和低3个剂量(2.0、1.0和0.5 g·kg-1)分别与CTX3个剂量联合给药组.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01 mL·g-1;CTX为隔日腹腔注射给药;PL为每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停药次日处死小鼠,应用重量法观察各组荷瘤(胃癌)小鼠体重和瘤重的变化.小鼠右后肢胫骨外侧皮下荷瘤细胞肝癌(HepA细胞株),随机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单纯X线放疗组、PL 3个剂量分别与放疗联合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01 mL·g-1;PL为每日灌胃给药,连续14 d;X线照射于PL给药第5天开始,每次照射0.5 Gy,每日1次,共5次.PL停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应用重量法观察各组荷瘤(肝癌)小鼠体重和瘤重的变化.结果:单纯CTX 3个剂量和分别与PL 3个剂量联合给药各组荷瘤(胃癌)小鼠瘤重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CTX和PL联合给药各组荷瘤(胃癌)小鼠瘤重较单纯同剂量CTX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应用CTX 3个剂量组荷瘤(胃癌)小鼠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CTX和PL联合给药各组荷瘤(胃癌)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单纯X线放疗和分别与PL高、中和低3个剂量联合应用各组荷瘤(肝癌)小鼠瘤重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不同剂量PL和X线联合应用各组荷瘤(肝癌)小鼠瘤重较单纯X线放疗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X线放疗组荷瘤(肝癌)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不同剂量PL和X线联合应用各组荷瘤(肝癌)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PL与放疗(CTX)、化疗(X线)联合应用,在治疗荷瘤(胃癌、肝癌)小鼠中有协同作用,并且PL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PPARγ及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美;秦玲;李洋;黄可欣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和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家兔分为对照组(n=8)、高脂模型组(n=8)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8).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饲养16周,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除高脂饲养外加用阿托伐他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PPARγ和MMP-9的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兔主动脉壁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4.38%±2.5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0.96%)(P<0.01),所含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7.13%±1.5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72%±0.36%);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兔主动脉壁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6.11%±2.35%)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而所含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2.11%±2.05%)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PPARγ的表达,抑制MMP-9的表达.

  • 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莉;马宁;高文信;张明

    目的:克隆人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cDNA,构建含BM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BMP-2基因cDNA,并插入克隆载体pGEM-T中进行全序列分析.将BMP-2基因cDNA克隆到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中,构建pShuttle-BMP2重组质粒,再将其中的表达盒克隆入Adeno-X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pAd-BMP.结果:成功地克隆长约1 200 bp的BMP-2 cDNA,并成功地构建其腺病毒载体,经线性化的pAd-BMP2 DNA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扩增后得到人骨形成蛋白-2重组腺病毒,其滴度约为1×1011 nfu·L-1,该滴度可满足进一步的BMP-2成骨作用的研究.结论:成功地构建BMP-2腺病毒载体.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小鼠初级软骨内骨化、破骨细胞的募集及生成的影响

    作者:王珂;李然伟;王秀岩;杨世杰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在软骨内骨化中的作用.方法:以EGFR敲除鼠(EGFR-/-)、EGFR正常野生鼠(EGFR+/+)和(或)杂合子鼠(EGFR+/-)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马森三色染色(Trichrome Masson)、原位杂交及抗九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四肢长骨软骨内骨化及破骨细胞募集情况的变化;体外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加入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因子AG1478,通过对破骨细胞生成实验的观察,明确EGFR信号转导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结果:EGFR+/+鼠与EGFR+/-鼠有相同的表型,因此在实验中将它们皆看做EGFR+/+鼠.形态学观察EGFR-/-鼠肥大细胞区域较EGFR+/+鼠增大,其区域大小约为EGFR+/+鼠的5倍;EGFR-/-鼠破骨细胞向中心生长板的募集速度较EGFR+/+鼠亦明显延迟;在胚胎16.5 d(E16.5)dEGFR-/-和EGFR+/+鼠金属蛋白酶-9(MMP-9)分布上有一定差别,但单个破骨细胞上MMP-9的表达数量二者无明显差别;加入EGFR抑制因子AG1478的实验组与加入DMSO的对照组比较,破骨细胞的形成明显减少(P<0.01).结论:EGFR信号转导机制可能通过调节破骨细胞的生成,影响其向中心生长板的募集,从而影响小鼠初级软骨内骨化的进展.

  • IL-1及VEGF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作者:宣兆艳;卢英强;刘东辉;王心蕊;陈志明;王利君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以期为法医病理学皮肤损伤时间判定提供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方法:5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17组(每组3只),随机选取13组大鼠背部皮肤行切割创,在伤后不同时间(5、10、30 min及1、3、5、7、9和12 h以及1、3、5和7 d)处死大鼠作为生前损伤组;另取3组大鼠,脱颈处死后5、10及30 min在背部行切割创,作为死后伤对照组;取余下1组大鼠背部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生前损伤组、死后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损伤时间的生前伤、死后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IL-1及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生前损伤组,IL-1于伤后30 min,即在上皮组织和肉芽组织(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并持续至伤后5 d,IL-1阳性细胞率在损伤后3 h内较低,伤后5 h达到峰值(49.87%±3.42%),随后有所下降,但伤后3 d达第2次峰值(47.56%±7.52%),而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VEGF于损伤后3 h在表皮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持续至伤后10 d.死后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IL-1及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和IL-1随损伤时间变化呈规律性表达,VEGF和IL-1可作为法医学皮肤损伤时间判定的有效指标.

  • 甘氨酸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学春;程新生;杜晓宏;王为国

    目的:观察甘氨酸(Gly)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A)、胆总管结扎组(B)和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手术结扎胆总管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甘氨酸用药方法为术前5 d及术后自由饮用含5%甘氨酸的水溶液,术后第21天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肠道匀浆组织NO含量,并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和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结果:与假手术组(A)比较,胆总管结扎组(B)血清胆红素水平、肠组织中NO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均明显降低(P<0.01),肠道组织结构损害较重.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肠组织中NO水平较胆总管结扎组(B)明显降低(P<0.01),肠道组织结构损害较轻.虽然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胆红素水平较假手术组(A)增高(P<0.01),但是肠组织中NO水平、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NO水平增高,肠道屏障功能受到严重破坏,甘氨酸能降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减少NO的产生,有助于梗阻性黄疸时的肠道屏障功能保护.

  • 3-AB对Hela细胞PARP表达及X线照射后Hela细胞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影响

    作者:杜翔;赵红光;王雯;郭伟;龚守良

    目的:研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抑制PARP后Hela细胞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变化及PARP对电离辐射损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传代培养的人宫颈癌上皮细胞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给予Hela细胞3-AB(5 mmol·L-1)0、2、4、8及12 h后,采用PARP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及3-AB组经3-AB作用不同时间后Hela细胞中PARP蛋白表达;在给予3-AB 2 h后,对阴性对照组、单纯X线照射组及3-AB加X线照射组Hela细胞行2 Gy X线照射2、8、12及24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结果:给予3-AB后2、4、8及12 h PARP蛋白表达阳性的Hela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其中在2 h时降低较明显,阳性细胞率为(7.60±1.36)%.进行2 Gy照射后2、8、12及24 h各时间点,3-AB加X线照射组Hela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纯X线照射组(P<0.01或P<0.05),而G2期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单纯X线照射组(P<0.01或P<0.05).结论:3-AB明显抑制Hela细胞PARP表达,增加电离辐射所致细胞凋亡并减少G2期细胞阻滞.

  • 一种新型MCC-478衍生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体外毒性实验

    作者:吴荻;牛俊奇;吴新宇;丁艳华;仲伯华;冯相伟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类型的MCC-478衍生物030705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和体外毒性.方法:实验组以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01、0.03、0.10、0.30和1.0 μmol·L-1)、对照组以不同浓度阿德福韦酯(0.10、0.30、1.0、3.0和10.0 μmol·L-1),分别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测定其对HBV DNA的抑制率,计算其50%抑制浓度(IC50)和90%抑制浓度(IC90)值,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BeAg分泌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10、30、100、300和1 000 μmol·L-1)对HepG2细胞毒性,计算其50%致死浓度(CC50)值.采用Dot blotting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10、1.0和10.0 μmol·L-1)对HepG2细胞线粒体含量的抑制率;同时设相应浓度双脱氧胞苷(ddC)阳性药物对照组和仅加入培养基的阴性对照组.结果:受试化合物030705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作用与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示其具有与阿德福韦酯相近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01、0.03、0.10、0.30和1.0 μmol·L-1)对HBeA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94%、6.08%、6.32%、10.31%和12.4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epG2细胞毒性的CC50值为2 014 μmol·L-1(>1 000 μmol·L-1),属于低细胞毒性药物.阳性对照药物ddC在不同浓度下(0.10、1.0和10.0 μmol·L-1),对HepG2细胞线粒体含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8.43%、46.51%、56.5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相同浓度下受试化合物030705抑制率分别为7.00%、5.81%、5.7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epG2.2.15细胞HBV DNA的抑制作用与阿德福韦酯的作用相近,对HepG2细胞毒性的CC50值2 014 μmol·L-1,无明显线粒体毒性,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杨雷;李薇;姜震宇;王冠军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羊原代B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bFGF(2 μg·L-1)于L-DMED培养液中,对照组使用L-DMED常规培养液.分别测定2组BMSCs生长曲线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应用诱导剂对2组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分化潜能.结果:单个核细胞接种大约1周成纤维细胞样集落开始出现,2周后形成的集落数量增加,每个集落的体积变大.当第1代BMSCs细胞生长到汇合期时,实验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2.5倍.于第16天实验组ALP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3周后,经Von Kossa染色,已经成骨的细胞内均可见钙盐沉积;已经成骨的细胞内油红-"O"染色显示,成脂肪诱导培养2周后,2组BMSCs均能分化形成脂肪细胞,2组每高倍视野下脂肪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FGF能提高羊BMSCs集落形成数量及扩增效率,并抑制其ALP活性,同时保持了B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

  • 缺氧耐受对小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作者:李晔;谢湘林;周鸣;刘凯;臧晓峰;吴轶川;刘宏雁;叶秋芳;马春颖

    目的:观察小鼠缺氧耐受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1次缺氧组和4次缺氧组(各14只).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缺氧耐受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水迷宫测试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次缺氧组小鼠第1、2、4及5天的搜索平台的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第2、3及5天的总游程均明显增加(P<0.05);与1次缺氧组比较,4次缺氧组小鼠前5天搜索平台的总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或P<0.05),第1、4及5天的总游程均明显缩短(P<0.01或P<0.05),第1天的朝向角明显缩小(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次缺氧组小鼠第1天的总游程明显缩短(P<0.05).跳台测试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次缺氧组小鼠第2天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1次缺氧组比较,4次缺氧组第2天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避暗实验中,各组第2天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1次缺氧可减弱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缺氧耐受(4次缺氧)可减轻缺氧对学习、记忆的损害,甚至增强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三嵌段共聚物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宋显晶;刘斌;李淑梅;姜峰;张基昌;史永峰;双东思;李智博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三嵌段共聚物(PEG-PLA-PGL/RGD)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为构建支架表面理想可降解载体材料奠定基础.方法:将分离培养的稳态生长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PEG-PLA-PGL/RGD膜片上培养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未放PEG-PLA-PGL/RGD膜片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计数,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Ⅷ.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PEG-PLA-PGL/RGD膜片上生长良好,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种植在PEG-PLA-PGL/RGD膜片上的第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6 h后即开始贴壁、伸展;3 d后细胞开始呈集落样生长,生长较快;5 d后细胞集落开始融合,呈现特征性的鹅卵石样形态;经多次传代(超过7代)后,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形态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周内台盼蓝法对细胞计数显示,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细胞增长速度无明显降低(P>0.05);MTT法对种植后1、3、5及7 d的细胞增殖指数检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PEG-PLA-PGL/RGD上生长良好,PEG-PLA-PGL/RGD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支架表面理想的可降解载体材料.

  • CO2激光焊接辅以化学胶Ⅰ期修复犬内置可降解支架胆总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刘铜军;姜伟;于惠秋;景遐斌;陈学思;李建国;李鹏飞

    目的:探讨应用CO2激光焊接辅以化学胶Ⅰ期修复内置可降解支架胆总管切口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地杂交犬63只行胆总管横行切开后,依据对切口Ⅰ期修复方法不同随机均分为缝合组、CO2激光组(简称激光组)、CO2激光+化学胶组(简称激光+胶组).每组均在胆总管切口吻合前置入聚乳酸(PLA)可降解支架,测试并记录胆总管吻合时间、吻合口破裂压和外径的变化,光镜下观察吻合口病理学改变及电镜下观察内支架的外形变化.结果:激光组和激光+胶组胆总总管吻合时间均明显短于缝合组(P<0.05);术后1、4和12周时,吻合口破裂压缝合组与激光+胶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激光组均低于前两组(P<0.05);术后4和12周时,激光组和激光+胶组胆管吻合口外径较吻合前均无明显扩张,而缝合组较吻合前均明显扩张;激光组和激光+胶组胆总管黏膜下炎症反应较缝合组轻,无明显肉芽肿形成,纤维排列较缝合组整齐.电镜观察证实,每组胆总管内置支架表面随时间的延长由光滑变得粗糙,其截面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结论:CO2激光焊接辅以化学胶Ⅰ期修复内置可降解支架胆总管切口安全、可行,其效果优于单纯缝合及CO2激光焊接.

  • 盐酸多奈哌齐对正常成年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湘林;刘宏雁;李颖;刘凯;李晔;吴轶川;臧晓峰;叶秋芳;马春颖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DPH)对正常成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按体重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及DPH(n=20),DPH组灌胃给DPH 0.85 mg·kg-1·d-1,正常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跳台行为学实验方法,观察DPH对正常成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DPH大鼠给药第1~6天达到平台的潜伏期、游程、平均速度、朝向角及第7天大鼠在2 min内的穿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区的逗留时间、平台象限内的逗留时间、平均速度、朝向角及平台区象限内的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PH组大鼠第1和2天跳台的错误次数及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DPH对正常成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无促进作用.

  •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二肽基肽酶Ⅱ免疫活性分析

    作者:张辉;王宜;杨风娟;秦秀红;赵梅生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Ⅱ(DPPⅡ)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先天性白内障大鼠(SCR)80只,随机均分为8、10、12及14周龄组.以各同周龄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染色法),即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法,观察8、10、12及14周龄SCR晶状体中DPPⅡ的免疫活性变化.结果:8、10、12及14周龄SCR,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周边部晶状体纤维组织中,DPPⅡ染色较同周龄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强,特别是12及14周龄SCR白内障晶状体中DPPⅡ的免疫阳性产物扩展至晶状体核周部.结论:DPPⅡ在先天性SCR晶状体中免疫活性增强,它有可能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参与晶状体蛋白的水解分化,从而促进白内障的形成.

  • 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李光源;贺冰;冯非;孟祥俊;宋忆淑;王晓祺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 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 gB14~50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Bt,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于BALB/c鼠注射免疫3次,抗体分析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碘化丙碇(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的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HSV-1F株gB基因序列一致,证实了HSV-1 gBt核酸疫苗的构建;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4+T细胞数较空质粒(pcDNA3)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CTL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是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V-1 gBt核酸疫苗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 CRP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发病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铮;张志彬

    C-反应蛋白(CRP)是血管炎性病变的标志物,有促进栓子形成作用,大量研究证实CRP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作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10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分析CRP第2外显子的1059G/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患病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 左侧睾丸动脉变异1例报告

    作者:赵广有;张守权

    睾丸动脉多数由腹主动脉发出,或由肾动脉及分支、肾上腺中动脉、肾上下极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等处发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约50岁)时,在上述几种常见分支处均未发现左睾丸动脉,而是起自左髂内动脉.此类变异罕见.

  • 急性心肌梗塞误诊分析(附2例报告)

    作者:樊忠喜;刘斯哲

    1 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80岁,高血压病史30年,日常血压180/90 mmHg左右,未坚持服用降压药.糖尿病史10年,空腹血糖在8.6~10.8 mmol·L-1,控制饮食,未坚持服用降糖药,否认有冠心病史.

  • 高校学生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门志清;马延红;肖莉

    2003-2005年本院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学生患者40例,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血管专业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现报道如下.

  • 女性盆腔炎性包块CT影像学特征

    作者:崔喜民;李丛

    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易与其他盆腔占位性病变相混淆,临床诊断较困难.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CT检查的盆腔炎性包块23例,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总结其CT表现,以期总结发现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影像学特征.

  •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瘘3例报告

    作者:胡世荣;周浩栋;蒋旭敏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52岁,2004年3月因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LC),术中行胆总管穿刺造影,术后右上腹放置皮管引流,手术顺利.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表现

    作者:张千;张惠茅;王睿;刘建国;杨淑琴;王杨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epidural cavernous angioma,SECA)是非常罕见的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现将本院2000-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E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16例分析

    作者:郑胜哲;马玲玲;赵丽霞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2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48.1±3.4)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4.2±2.1)年.既往史:高血压12例,糖尿病2例,肥胖者9例,10例女性患者有3胎以上的妊娠史.

  • 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癌胚抗原检测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宇巍;杨博;赵轶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现已证明存在于多种肿瘤中.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肺癌、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和胸水进行了检测,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1例乳糜腹水的治疗体会

    作者:张东岩;李崇敏

    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2005年5月11日因外伤性回肠破裂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 d治愈出院.

  • 髋臼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春光;张远鹰

    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中,男41例性,女性4例;年龄22~54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脱位:左侧28例,右侧17例;单侧38例,双侧7例;前脱位4例,中心性脱位7例,后脱位34例.

  • 伴转氨酶升高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敏;张子彦;傅永平;杨国军;陈伟宁;张剑

    本文作者收集了2002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的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升高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13例,除2例在首诊时确诊外,余11例均在首诊时误诊,现分析如下.

  • 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12例

    作者:周浩栋

    2004年6月-2006年4月,本院对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术,现报道如下.

  • 脑出血易患因素分析(附500例报告)

    作者:赵喜才;石艳玲

    高血压脑出血(简称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残废率高、复发率高及恢复慢的特点.脑血管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已引起医务人员的普遍关注.本院神经内科1996-2006年收入院治疗500例脑出血患者,现分析其易患因素.

  • 复位治疗上颌骨骨折16例

    作者:蒋运杰;尹冰;丁薇

    上颌骨是构成面部的主要骨骼,其骨体中空,骨壁结构薄弱,受伤时极易骨折.常因车祸、交通事故致上颌骨骨折.本院2004年1月至今共治疗16例,现报道如下.

  • 卵巢癌基因表达谱的cDNA微矩阵研究

    作者:张晓霞;何津;孙晓琦;李荷莲

    目的:探讨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研究卵巢癌基因表达谱及分析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4 097个靶基因点BiostarH-40s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5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cy3-dUTP标记正常卵巢组织的RNA,用cy5-dUTP标记卵巢癌组织的RNA)的基因表达谱.结果:两组病例卵巢癌基因表达谱中,4例以上差异表达基因163个,其中基因表达增高(上调趋势)66个,基因表达降低(下调趋势)97个.明确基因功能分类的差异表达基因37个,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类基因3个,细胞周期蛋白类基因1个,细胞骨架及运动蛋白类基因6个,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类基因1个,细胞受体类基因2个,免疫相关蛋白类基因5个,代谢类基因7个,蛋白翻译合成类基因2个,发育相关基因3个,其他类基因7个.结论:应用cDNA微矩阵研究卵巢癌基因表达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基因功能分类.

  • 结直肠癌组织抑癌基因PTEN和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房学东;任辉;张研;田宇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PTEN和C-myc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70%(46/60),显著高于正常(0)及邻近结直肠(癌旁)组织(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myc蛋白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关系(r=5.540,P<0.05),与TNM分期无相关性(r=0.013,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5.00%(15/60),显著低于正常(100%)及邻近结直肠(癌旁)组织(90%)(P<0.01);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869,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均呈负相关(r=-0.791,r=-0.741,r=-0.634,P<0.05);C-myc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2,P<0.001).结论:癌基因C-myc蛋白过度表达不能作为判断结直肠癌肿瘤状态的单独指标;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记物.

  • 普罗布可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2的抑制作用

    作者:郝冰;孟晓萍;杨东华;王莉;郭昊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普罗布可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原2(pro-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酶谱法和酶法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普罗布可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静脉血pro-MMP-2、MMP-2及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后pro-MMP-2、MMP-2、TC、LDL-C较治疗前降低,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药物治疗前后HDL-C、TG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罗布可在降低血清TC、LDL-C的基础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提示普罗布可可作为一种稳定斑块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

  • MDM2与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吕佳音;吴丹凯;高忠礼;赵燕颖;刘辉

    目的:探讨MDM2、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骨肉瘤标本中MDM2、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DM2、VEGF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联性.同时设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为阴性对照组.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DM2表达总阳性率为64.3%(36/56),VEGF表达总阳性率为67.9%(38/56).骨纤维结构不良组MDM2、VEGF呈阴性表达.骨肉瘤组织中MDM2、VEGF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联(P>0.05),而与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相关联(P<0.05).MDM2和(或)VEGF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MDM2和VEGF均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而二者均阴性表达者生存率高,MDM2和VEGF均阳性和均阴性表达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MDM2异常表达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预后差,MDM2可能与VEGF共同参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并起协同作用.检测骨肉瘤中MDM2和VEGF的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 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与ET、CGRP、TXB2、6-K-PGF1a的关系

    作者:孙文伟;魏丽琴;谭平;马庆杰

    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的关系.方法:39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行89SrCl2内照射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及6个月时患者血浆ET、CGRP、TXB2、6-K-PGF1a含量,并计算ET/CGRP.结果:ET含量,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及6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CGRP含量,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ET/CGRP比值,治疗前较治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及6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TXB2含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6-K-PGF1a含量,治疗前较治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及6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止痛作用与ET、CGRP、6-K-PGF1a、以及ET与CGRP的平衡有关.

  • GPRA基因rs3243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作者:李波;韩宏志;石莹;孔宁;宁宇;史杰萍;姚燕;方芳;刘娅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与哮喘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R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中国北方1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21例健康对照儿童GPRA基因rs324374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GPRA基因rs324374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rs324374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CC为22(18.80%),CT为66(56.40%),TT为29(24.80%),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分别为CC为30(24.79%),CT为61(50.42%),TT为30(24.79%),2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PRA基因rs324374位点等位基因突变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疾病患者血清CA15-3、CEA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丽琴;孙文伟;田鸿钧;孙步彤;马庆杰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检测血清CA15-3、CEA在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RFIA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57例)、乳腺增生组(20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136例)、乳腺癌无复发或无转移组(89例)及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组(39例)患者血清CA15-3、CEA含量.结果:血清CA15-3、CEA含量,正常对照组、乳腺增生组、乳腺良性肿瘤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乳腺癌无复发或无转移组含量均明显高于前3组(P<0.05),乳腺癌有复发或转移组术前均明显高于前3组(P<0.01)及乳腺癌无复发或无转移组术前(P<0.05);乳腺癌术后3个月与前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低于乳腺癌无复发或无转移组术前(P<0.05)及乳腺癌有复发或转移组(P<0.01).结论:无创伤性血清CA15-3可作为乳腺疾病性质、术后疗效判定及随访的指标.

    关键词: CA15-3 CEA 乳腺肿瘤
  • 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与KPNB3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王淳秀;韩柏慧;史杰萍;陶然;于雅琴

    目的:探讨13q32区域亲核素β3(KPNB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382例和健康对照389例)13号染色体KPNB3基因上3个SNPs(rs626716、rs624066及rs2761072)进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检测.应用χ2检验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KPNB3基因的3个SNPs rs626716、rs624066、rs2761072等位基因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2.960,P>0.05;χ2=1.119,P>0.05;χ2=0.960,P>0.0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C/C、C/T、T/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χ2=4.699,P>0.05;χ2=2.350,P>0.05;χ2=2.941,P>0.05).结论:KPNB3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 PRODH基因rs2058672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作者:叶琳;谢林;鞠桂芝;史杰萍;于雅琴;尉军;王树越

    目的:探讨人类22q11区域内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163个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患者及其健康父母)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RODH基因rs2058672(G/A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rs2058672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及其健康父母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传递与未传递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197,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疾病基因与未传递的对照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163,P>0.05);rs2058672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无关联(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PRODH基因rs2058672位点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位点.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作者:苑春莉;王医术;盛辉;李荷莲;马宁;王筱璐;曾晓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IGF-Ⅰ及其受体在3组子宫内膜的腺细胞强表达,IGF-Ⅰ在3组子宫内膜间质弱表达,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间质不表达.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强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结论: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POD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作者:韩柏慧;史杰萍;王淳秀;陶然;于雅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载脂蛋白D(APOD)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291个核心家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APOD基因上rs2280250位点基因型,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s2280250位点基因型A/A、A/G和G/G在患者组和父母组中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178,df=1,P=0.673;χ2=0.597,df=1,P=0.440);②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杂合子父母传递给受累子女的等位基因未偏离50%(χ2=0.030,P=0.862);③单倍体相对风险分析(HHRR)表明,rs2280250位点等位基因在患者组和父母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055,P=0.815).结论:APOD基因上rs2280250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 静脉血栓患者FⅫ C46T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张桂荣;于艳辉;陈光;吴山力;曲成刚;赵文光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87例静脉血栓患者和129例健康对照的FⅫ基因外显子C46T基因型及其频数分布,采用多元Logistic非条件回归方法分析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结果:在研究人群中存在有FⅫ 46C/C、C/T、T/T 3种基因型,静脉血栓患者中的FⅫ 46C/C基因型频数分布(6.90%)高于健康对照人群(4.65%).经多元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FⅫ 46C/C基因型与深静脉血栓无关联性(χ2=1.036,P=0.309,OR=1.86,95%CI:0.57~6.12).结论:不能确定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与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有待于深入研究.

  • KPNB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作者:胡颖;刘丽波;鞠桂芝;张萱;谢林;刘树铮;史杰萍;于雅琴

    目的:证实中国人群KPNB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健康父母双亲的组成的304个核心家系成员位于KPNB3基因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588014和rs626716.利用拟合优度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分布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应用UNPHASED软件包进行2个SNPs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倍型分析和连锁不平衡程度的测量.结果:rs626716和rs2588014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患者组和其父母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显示,rs626716位点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性(χ2=9.31,P=0.002 3);rs2588014位点杂合子父母的2个不同等位基因传递给患病子女的致病等位基因概率未偏离50%(χ2=3.44,P=0.064).单倍型分析显示,在患病子女中rs2588104(C)-rs626716(C)单倍型传递与未传递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8,P=0.006 8).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KPNB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Hsp70、P27、Bcl-2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尹万忠;宋文植;祝威;李美华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和肿瘤抗凋亡蛋白Bcl-2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检测40例MEC中Hsp70、P27及Bcl-2蛋白表达,并选用10例多形性腺瘤(PAS)作对照.结果:Hsp70及P27蛋白阳性表达均为细胞核及胞浆中呈棕黄色染色,在M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及27.5%,与对照组(PAS)(30%、9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Bcl-2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浆染色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在ME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与对照组(PAS,4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EC中Hsp70和P27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p70与P27蛋白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Hsp70与Bcl-2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细胞的凋亡.

  • 外周血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燕;张曼;杨春光;续薇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极限稀释定量PCR法对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个疗程化疗后外周血标本进行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并定量计算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1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①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FLT3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0.0%(20/25),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8.2%(15/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2.5%(5/8).②20例FLT3基因表达阳性的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2.36±1.25)×108 μg·L-1,外周血含有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6±8.79)×106·μL-1.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1例未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1.69×107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01×106·μL-1;3例部分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0.57±0.24)×106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2±0.19)×103·μL-1;16例完全缓解者,其中FLT3基因表达阴性9例,FLT3检测阳性7例,其外周血DNA含量为(0.16±0.06)×106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1.31)×102·μL-1.健康对照组FLT3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定期、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有助于临床观察白血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DNA修复酶MGMT及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萍;孙逊;邹亚彬;张俊阁;李波;曹阳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中DNA修复酶-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69例样本均来源于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且临床资料完整、术后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病例,其中Ⅰ~Ⅱ级34例,Ⅲ级21例,Ⅳ级1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样本中MGMT及Ki-67蛋白的表达状况,并进行秩和相关等级检验.结果:星形细胞瘤中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9%,其中,Ⅰ~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为88.2%、23.5%和50.0%.不同分级之间MGMT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3 1),MGMT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r=-0.351 1,P=0.003 1);星形细胞瘤中Ki-67阳性率为62.3%,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00 0),该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r=0.690 4,P=0.000 0);并且随Ki-67表达强度的增加,MGMT的表达强度明显下降(P=0.015 1),Ki-67与MGM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91 5,P=0.015 1).结论:星形细胞瘤中MGMT及Ki-67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MGMT和Ki-67可以作为评价星形细胞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儿童失神癫痫CACNA1H基因突变筛查和分析

    作者:梁建民;张月华;王菊莉;潘虹;吴沪生;许克铭;刘晓燕;姜玉武;沈岩;吴希如

    目的:明确T型钙通道CACNA1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CAE)的关系.方法:对100个中国汉族CAE核心家系CACNA1H基因的外显子6~12及其相邻的部分内含子进行PCR产物测序、基因突变筛查和分析.结果:仅在32例CAE患儿中发现14个序列变异,包括2个错义突变、3个同义突变和9个内含子变异,其中12个为新发现的变异.在191例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这些变异.位于第11内含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52037C>T在17例彼此无亲缘关系CAE患儿中出现,且在CAE核心家系中存在明显的传递不平衡(χ2=9.783,P=0.001 76).结论:CACNA1H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CAE的重要易感基因.

  •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随访分析

    作者:孙亚东;马彦;阚英;邵红;韩艳;关红;杨乐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对17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CSII治疗3周.以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比较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的变化.停止治疗后0、3及8周分别重复监测上述指标.结果:纳入分析的159例患者应用CSII治疗前血糖控制均很差,平均空腹血糖(FPG)为(15.27±2.32)mmol·L-1,餐后血糖(PPG)为(22.18±3.43)mmol·L-1,HbA1c为14.95%±2.42%.CSII治疗3周结束时,FPG、P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5.52±1.30)mmol·L-1、(7.18±1.21)mmol·L-1和10.86%±1.33%(P<0.001或P<0.05).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胰岛素(INS)分泌第一时相.在CSII治疗停止后3及8周,FPG、P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CSII强化治疗3周有效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 小剂量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评价

    作者:张丽霞;罗云霄;宋晓良;刘颖;勾振恒;张春燕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碘(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PTU)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121例甲亢患者采用常规131I治疗作为对照组;168例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131I用量为111~148 MBq(3~4 mCi),一次性空腹口服,于服131I后3 d依据患者血清TT3、TT4、FT3、FT4、sTSH水平及临床症状配合150~300 mg·d-1的PTU治疗,定期随访.结果:小剂量131I+PTU治疗组患者131I治疗后1个月血清FT3、FT4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血清FT3明显降低(P<0.01),而FT4下降缓慢;治疗后4个月起FT3、FT4下降缓慢,至6个月时FT3、FT4降至正常;治疗后1个月小剂量131I+PTU组血清FT3、FT4降至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131I组(P<0.01),治疗后3和6个月2组FT3、FT4降至正常及接近正常的比例接近;治疗后1年,小剂量131I+PTU组治愈、好转和无效的比例均与常规131I组接近,而甲低的发生率[1.2%(2/168)]明显低于常规131I组[6.6%(8/121)](P<0.01).结论: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甲亢,既可以达到常规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又可以降低早发甲低的发生率,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也相应降低.

  • 新型钙离子通道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信号传递的关系

    作者:李福春;谷贵山;孙大辉;车明学;张德宝;杨震

    TRPV5和TRPV6是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超家族中的成员,是上皮样钙离子专用通道.目前研究已经证明,TRPV5和TRPV6在肠道和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对跨细胞钙离子(Ca2+)转运起着关键性调控作用.TRPV5和TRPV6在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报道较少,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内信号传递关系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作者对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关系进行综述.

  • E-Tracking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杨晓英;刘克辉;王小丛;王润兰;张静

    目的:探讨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35例慢性心衰患者及38例正常体检者颈总动脉、肱动脉管壁运动轨迹,测量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和动脉顺应性(AC).结果:慢性心衰患者颈动脉与肱动脉Ds和Dd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慢性心衰组Eρ和β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心衰组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颈动脉与肱动脉改变呈一致性.结论:采用E-Tracking技术可早期发现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琦;王景宇;迟宝荣;冬冬;朱万安;刘晓杰;王淑清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层厚5 mm/4i,层间隔0 mm,电压120 kV,电流80 mA,得到肝脏血流参数值.结果:肝硬化组Child A、B及C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肝动脉分数(HA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鉴别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 基于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BIOSIS Previews

    作者:徐桂香;沈秀丽;王丽

    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BIOSIS Previews,简称BP)由资深的生物学家建立,美国生物科学信息服务社(BIOSIS)出版,目前是世界上大、影响较深的关于生命科学著名文摘索引数据库.本文作者对该数据库的收录范围、特点和新增功能进行了阐明,并通过试用介绍其检索方法和途径,旨为科技人员有效地利用BIOSIS Previews查询生命科学相关文献提供帮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