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杨俊侠;曹述任;张敏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10 μg·L-1 TGF-β1作用1、2和6h(分别为TGF-β1 1 h组、TGF-β1 2 h组和TGF-β1 6 h组),并设对照组(不加TGF-β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murf1和Smu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R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加入TGF-β1或siRNA)、TGF-β1组(10 μg·L-1 TGF-β1)、Control siRNA转染组(10 μg·L-1 TGF-β1+Control siRNA)和Smurf2 siRNA转染组(10 μg·L-1 TGF-β1+ Smurf2 si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a1 (COL1A1)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7、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TGF-β Ⅰ型受体(TβR Ⅰ)、Smad2和Smad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TGF-β1组细胞中Smu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TGF-β1组细胞中Smurf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urf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ad7和SnoN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Smurf2 siRNA组和TGF-β1组细胞中Smad7和SnoN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Smurf2 siRNA组细胞中TβRⅠ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Smurf2 siRNA组和TGF-β1组细胞中TβRⅠ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中Smad2和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urf2可能通过泛素化降解Smad7和SnoN,参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促进TGF-β1活化肺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苏建华;陈玉芳;丁新生;唐金荣;肖杭;林伟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 (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和24 h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TUNEL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各时间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24 h时血必净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24 h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6~24h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24 h时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尼莫地平组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其抗凋亡效应与抑制Cyt C蛋白表达有关联.

  • 外源性表达VEGF165b对顺铂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尹健;张斯棋;张钰;李然伟

    目的:观察人膀胱癌T24细胞中外源性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构体VEGF165b对顺铂(DDP)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构建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VEGF165b;T24细胞分为对照组、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DDP组和VEGF165b+DDP组(DDP联合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24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VEGF165b组24和48 h时T24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DDP组比较,VEGF165b+DDP组24和48 h时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DDP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比值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VEGF165b+DDP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比值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TUNEL法检测,与对照组(5.1±2.7)和VEGF165b组(7.4±3.2)比较,DDP组的凋亡细胞数(26.3±8.2)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与DDP组比较,VEGF165b+ DDP组的凋亡细胞数(41.3±6.9)增加(P<0.05).结论:外源性表达VEGF165b能通过增加细胞凋亡促进DDP对T24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VEGF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联.

  • 野菊花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胰酶样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春雨;刘鹤;何畔;卢建忠;应頔;马宁

    目的:探讨野菊花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胰酶样蛋白酶(TLP)活性的影响,为野菊花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牛心脑浸液培养基(BHI),低、中、高浓度对倍稀释的野菊花提取物(0.1563、0.3125和0.6250 g·L-1)和一定浊度的P.g菌悬液,实验分为低、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阳性对照组(不加野菊花提取物)和阴性对照组(加入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不加P.g).各组含溶液的EP管在37℃恒温条件下厌氧培养48 h,测定培养物上清液和菌细胞破碎后上清液中TLP活性和蛋白水平,计算TLP比活.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中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降低(P<0.05),各组上清液中蛋白水平和TLP比活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野菊花提取物对TLP活性有抑制作用.

  • 尼氟灭酸对氯化钴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田晶;邹荣军;梁祖凤;石婉婷;齐玲;李妍

    目的:探讨尼氟灭酸(NF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细胞,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细胞的形态变化.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含1%血清培养液)、CoCl2损伤组(含200 μmol·L-1 NFA等体积培养液)和不同浓度NFA组(在CoCl2损伤组基础上加入20、40、80 μmol·L-1 NFA).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海马神经元调亡率,ELISA法检测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和缺氧相关蛋白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海马神经元在培养7d后形态规则,突触相互交织形成网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 μmol·L-1NFA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 μmol·L-1NFA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下降(P<0.05或P<0.01).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HIF-1α、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和40 μmol·L1 NFA组神经元培养上清中HIF-1α、caspace-3和Bax表达水平下降,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NFA可以降低CoCl2对海马神经元的缺氧损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Bax/ Bcl-2及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联.

  •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

    作者:潘涛;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刘颖;杜海英;孙志伟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 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和粒径检测.细胞处理24 h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呈球形,颗粒大小较均匀一致,分散性较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5.87±9.02) nm;DLS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分别为(124.57土8.02)和(139.32±9.93) nm.HE染色,纳米SiO2颗粒能够导致HL-7702细胞形态改变,25.0和50.0 mg·L-1 SiO2组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100.0mg · L-1SiO2组细胞质皱缩、细胞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纳米SiO2组HL-7702细胞存活率均下降,50.0和100.00mg· 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50.0和100.00mg· L-1 SiO2组培养液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中ROS的产生有关联.

  • 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丽娜;乔楠;胡敏予;陈继华;林茜;周光宇;魏薇;朱柳凤

    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鞣花酸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不同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分别以160、320和480 mg·kg-1鞣花酸灌胃,连续15d.末次灌胃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其余组小鼠均灌胃50%乙醇12 mL·kg-1,禁食不禁水,16h后各组小鼠眼球取血,处死,取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计算各组小鼠肝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G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GSH活性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480 mg·kg-1剂量时作用为明显;鞣花酸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其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严重烧伤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神经胶质细胞反应的诱导作用

    作者:李雷;王永杰;陈浩;秦永刚;周煜博;赵嘉勋;郭丽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诱发的大鼠大脑海马体神经细胞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用于制备烧伤模型.在造模结束1周内,观察2组大鼠的饮食、饮水等情况;HE和尼氏体染色观察大鼠海马体神经细胞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自噬标志物轻链3蛋白(LC3B)和Beclin 1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进食、饮水正常;模型组大鼠烧伤后,短期内进食、饮水减少,萎靡少动.HE和尼氏体染色检测,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体无明显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水肿,核固缩,尼氏体溶解、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模型组大鼠海马体神经细胞中GFAP、LC3B和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AP-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可致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诱发神经胶质细胞反应,并启动神经细胞的过度自噬.

  • 奥曲肽对谷氨酸钠诱发的Aδ和C纤维放电活性的抑制效应

    作者:罗蓉;欧阳征鹏;郭媛;姚繁荣;李莉;王军;马少杰;赵晏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激动剂奥曲肽是否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作用而产生抗伤害感受作用.方法:在DA大鼠脊神经背侧皮支分离细束,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钠组、奥曲肽组和环生长抑素组.观察大鼠感受野注射谷氨酸钠、奥曲肽或环生长抑素预处理后Aδ和C纤维放电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钠组大鼠Aδ及C纤维放电率明显升高(P<0.05);与谷氨酸钠组比较,奥曲肽组大鼠注射过程中以及注射后5 min内Aδ和C纤维放电率明显降低(P<0.05);与谷氨酸钠组比较,环生长抑素组大鼠注射过程中以及注射后5 min内平均放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奥曲肽通过抑制谷氨酸钠诱导的外周Aδ和C纤维放电活性而抑制伤害感受器.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组织中HMGB1、RAGE、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彦秋;王春生;王坤正;蒋朝龙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骨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导致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GC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低、中、高剂量GC组大鼠分别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7.0、12.5、25.0 mg· kg-1,对照组大鼠同时给予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每周注射2次,干预4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MGB1、OPG和RANKL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HMGB1、RAGE、OPG和RANK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LISA检测,各剂量GC组大鼠血清中HMGB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G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且随GC剂量增加OPG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高剂量GC组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GC组O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GC组大鼠血清中RANK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随GC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剂量GC组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GC组RANK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低剂量GC组大鼠股骨组织接近正常骨组织,中剂量GC组大鼠股骨组织镜下见软骨下区出现骨小梁变细,骨小梁间隙内出现肉芽纤维组织,可见坏死骨细胞及空骨陷窝;高剂量GC组大鼠股骨组织骨小梁紊乱并存在骨折,脂肪细胞空泡变性,骨髓腔水肿,造血细胞稀少,骨小梁周边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多核破骨细胞增多.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剂量GC组大鼠骨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GC组大鼠HMGB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骨组织中RAGE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GC组大鼠骨组织中OPG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GC组大鼠OPG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高剂量GC组大鼠骨组织中RANKL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GC组大鼠骨组织中RANKL表达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大鼠使用过量GC后,骨组织中HMGB1水平升高,OPG/RANKL比例降低,这可能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 程序死亡性因子配体1蛋白表达与肺癌预后关联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时孟;潘宝香;李佟;谢风;王海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程序死亡性因子配体1(PD-L1)蛋白表达在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肺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PD-L1与肺癌预后关联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文献追溯方法查找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法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终纳入9个队列研究、共1 306例肺癌患者进行Meta分析,PD-L1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预后无明显关联(HR=1.28,95%CI..0.78~2.09).亚组分析,中国患者中PD-L1蛋白高表达者的死亡风险更高(HR=2.31,95%CI..1.73~3.10).结论:中国肺癌患者中PD-L1蛋白高表达是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研;崔巍;温言;王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Mogenson分期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早期DN组(EDN组,n=40)和临床DN组(CDN组,n=28),并设对照组(n=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生化指标、Cys 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循环酶法测定研究对象Hcy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有受试者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相关分析法分析Cys C、Hcy和UAER的影响因素;比较各组患者中Cys C、Hcy和UAER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随T2DM病程延长,患者SBP、HbA1c和TC水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肾功能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逐渐升高.DM组患者UAER、BUN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患者UAER、BUN、Cys C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仅UAER、Cys C和Hcy水平高于DM组(P<0.05);与EDN组比较,CDN组患者UAER、BUN、SCr、CysC和Hcy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患者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升高(P<0.05).糖尿病各组患者Ccr和GFR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DN组患者Ccr和GFR水平低于对照组、DM组和END组(P<0.05).相关分析检测,血清Cys C水平与病程和UAER、Hcy、Scr、BUN、HbA1c、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1,r=0.804,r=0.597,r=0.516,r=0.487,r=0.423,r=0.359,P<0.01),与GFR和Ccr呈负相关关系(r=-0.652,r=-0.589,P<0.01);Hcy水平与病程和UAER、Scr、BUN、HbA1c及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73,r=0.784,r=0.502,r=0.396,r=0.416,r=0.209,P<0.01),与GFR、Ccr呈负相关关系(r=-0.623,r=-0.647,P<0.01).偏相关分析检测,UAER与Cys C相关程度高(r=0.789,P<0.01),与Hcy相关程度明显(r=0.697,P<0.01),与Scr和BUN相关程度一般(r=0.472,r=0.543,P<0.01).EDN组患者Cys C和Hcy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cr、BUN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和Hcy均能够反映早期肾损伤,Cys C敏感性更高,具有早期诊断DN和作为肾损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血清Cys C联合Hcy检测可监测DN患者肾功能和评估预后.

  • 颈椎后纵韧带和椎内前静脉丛镜下形态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李晋惠;蔡向伟;吴永贵;杨青;朱庆三

    目的:手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尸体颈椎后纵韧带和椎内前静脉丛形态学,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CDE)发生的解剖学原因.方法:采集10具经甲醛泡过的尸体和维内前静脉丛颈段脊柱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分层、起止点和走行;观察颈椎椎内前静脉丛的位置和分布.光镜下观察后纵韧带中椎内前静脉丛的组织学结构.结果:颈椎后纵韧带分3层,浅层纤维跨越数个椎间隙,分为中央纵向走行部分和两侧扩张部分;中层为纵行纤维,跨越单个椎间盘,起于上一椎体静脉孔下方,止于下一椎体静脉孔的上方;深层纤维起于与间盘相邻的椎体后缘.颈椎间盘后方中央区有3层后纵韧带纤维覆盖,旁中央区只有2层纤维覆盖,椎内前静脉丛纵行于其间.结论:颈椎椎间盘后方旁中央区是薄弱区,这可能是部分ECDE发生的解剖学因素,正确认识椎内前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术中止血,减少神经副损伤.

  • 乳腺癌组织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雨欣;吴迪;付彤;赵刚;付京;宋东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STAT1)的表达,阐明其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的和37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不同临床参数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1强阳性率小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孕激素受体(P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STAT1强阳性表达率高于PR阴性患者(P<0.05).STAT1强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长于弱阳性表达者(P=0.044);而STAT1强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长于弱阳性表达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单因素分析,是否行术后内分泌治疗、STAT1表达状态、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状态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TNM分期、是否行术后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状态是影响患者D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是否行术后内分泌治疗和PR表达状态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TNM分期、是否行术后内分泌治疗和PR表达状态、Her-2表达状态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TAT1在PR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STAT1的表达情况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 肥胖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临界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袁海波;张征骄;张艳秋;彭丽萍;华树成

    目的:观察肥胖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临界压(Pcrit)的变化,探讨其在青少年人群OSA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多导睡眠监测数据和体质量指数(BMI),将受试者分为肥胖OSAS组(n=16)、肥胖对照组(n=18)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n=17).在多导睡眠监测的基础上,应用上气道压力-气流流量分析技术计算3组受试者的压力-气流曲线斜率和Pcrit.并分析上气道压力气流曲线斜率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及上Pcrit与AHI的相关性.结果:肥胖OSAS组受试者上气道压力-气流曲线斜率和上气道临界压明显高于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P<0.01);肥胖对照组受试者Pcrit低于正常体质量对照组(P<0.05).肥胖OSAS组受试者上气道压力-气流曲线斜率与AHI呈正相关关系(r=0.789,P=0.005);Pcrit与AHI呈正相关关系(r=0.654,P=0.032).结论:Pcrit的增高是肥胖青少年OSAS上气道阻塞的原因之一;肥胖且非OSAS青少年的Pcrit的维持对预防上气道阻塞有重要作用.

  •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志强;李强;贺振华;潘亚文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按2007年WHO制定的病理分级标准,将41份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分为Ⅰ级9份、Ⅱ级14份、Ⅲ级10份和Ⅳ级8份,另外12份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组织中P21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53.7%及0%和51.2%,不同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及33.3%,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和72.2%,Ⅲ-Ⅳ级脑胶质癯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级,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缺失和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联,P21蛋白有抑制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恶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 2000-2014年中国40岁以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作者:唐文芳;刘日辉;于雅琴;刘晶;高鹏;王珂

    目的:探讨2000-2014年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状况和分布特征,阐明COPD患病的高危人群.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VIP)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粗患病率和不同亚组患病率的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49篇,共调查118 233人,患病10 819例.40岁以上成人COPD患病率为9.3%(95%CI:8.4%~10.1%);男性COPD患病率为(12.5%,95% CI:11.2%~13.8%),高于女性(6.1%,95%CI:5.3~6.8);年龄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学历越高,COPD患病率越低;近几年COPD患病率有所下降;农村人群COPD患病率为(10.2%,95%CI:9.3~11.2),高于城市人群(7.9%,95%CI:6.8~9.0);吸烟人群COPD患病率为(15.7%,95%CI:13.4~18.1),高于非吸烟人群(5.4%,95%CI:4.5~6.3);男性人群COPD患病率以华北地区(15.8%,95%CI:10.9~20.7)高,女性则以东北地区(6.9%,95%CI:5.0~8.9)高.结论:我国COPD患病率较高,不同特征群体患病率不同,男性、高年龄者、低学历者、吸烟人群和农村人群是COPD的高危人群.

  • 硒蛋白P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张龙;朱燕;王晓春;张峻烽;呼如芯;李宇菲;李春波

    目的:探讨硒蛋白P (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四引物扩增阻碍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检测13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53名体检健康者Sepp1基因rs757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并经测序验证.分析Sepp1基因rs757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Sepp1基因rs7579位点基因型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结果: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Sepp1基因rs7579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直肠癌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Sepp1基因rs7579位点GG、GA和AA基因型频数及G、A等位基因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年龄≥55岁组中,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者组研究对象rs7579位点GG、GA和AA基因型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8,P=0.050),结直肠癌组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x2=3.228,P=0.050,OR=0.566,95%CI:0.320-0.999).结论:Sepp1基因rs7579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无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55岁以上中国人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 重症手足口病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冯慧芬;赵秋民;段广才;朱光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990-2014年国内外关于重症HFMD患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相对危险度(OR)值合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病例(重症HFMD患者)2 868例,对照(轻症HFMD患者)6 676例.异质性检验,重症HFMD危险因素对应文献异质性检验I2值分别为,年龄≤3岁70%、居住地为农村0%、发病至入院时间≥3 d23%、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75%、发热≥38.5℃0%、持续发热时间≥3 d 14%、精神萎靡0%、高血糖(≥6.11 mmol·L-1)51%,各危险因素合并OR及其95%CI分别为2.90 (2.14~3.94)、2.21 (1.66~2.93)、2.02 (1.46~2.79)、2.90 (1.24~6.81)、3.13 (1.99~4.94)、5.48 (3.56~8.45)、4.25 (2.45~7.37)和2.87 (1.49~5.52).敏感性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结果一致.发表偏倚评估,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农村低龄婴幼儿、就医延迟、EV71感染、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和血糖水平升高可能是重症HFMD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渗透树脂治疗前后牙齿VAS评分和电镜下牙齿形态学比较

    作者:刘超;葛久禹;尹硕;李雯;苗雷英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治疗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的效果,并阐明其作用原理.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Icon渗透树脂,对照组患者使用3M Adpereasy one自酸蚀粘结剂.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评价治疗前、治疗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受试者的牙齿VAS评分.体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对牙本质小管的渗透作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牙本质过敏症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下降(P<0.05).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在牙齿表面形成封闭,并在牙本质小管中渗透.结论:渗透树脂对老年人牙齿磨耗导致牙本质过敏有明显效果,可用于临床治疗.

  • 痛风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张进;刘涛;姜振宇;鄢海波;张彦东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择60例男性痛风患者作为痛风组,25例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UA及血脂水平.对痛风组中有高脂血症的42例患者进行降UA治疗,采用双盲试验,根据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为低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13)、高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80 mg·d-1,n=16)和别嘌醇治疗组(别嘌醇300 mg·d-1,n=13),观察各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UA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痛风组患者UA、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P<0.05),且痛风组患者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75,P<0.05);低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H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TC、LDL和TG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TC、HDL、LDL和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常并发高脂血症,非布司他在降低UA水平的同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非布司他(80mg·d-1)能降低痛风患者LDL、TC和TG水平,升高HDL水平.

  • 结节性硬化症并发重度缺铁性贫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雪;石光;孙艳;顾佳颖;李亚荣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影像和骨髓细胞学特征.方法:对1例TSC患者行影像学检查、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典型的TSC临床表现(面部皮脂腺瘤、特征性影像学异常),同时并发重度缺铁性贫血.经支持治疗后贫血症状改善.结论:TS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等全身性疾病.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丽斯;何金婷;莽靖;王学菊;王丽萍;那万里;邵延坤;徐忠信

    目的:探讨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利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检测患者活性肾素;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中醛固酮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CT检查患者肾上腺影像;手术取肾上腺肿瘤行病理学活检和HE染色检测.结果:该嗜铬细胞瘤患者剧烈头痛发作时常伴血压、活性肾素和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肾上腺CT扫描可见左肾上腺1个类圆形低密度影,肾上腺CT增强扫描可见该肿块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病理活检HE染色检测,透明和嗜酸性细胞呈巢状及束状排列,出血、坏死明显,部分细胞有异型.结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内分泌肿瘤,应主要结合临床症状、生化、影像和病理确诊.

  • 纳米碳标记的淋巴导向示踪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理;王瑶琪;孟宪瑛;张强;陈光;李群;逄仁柱;杨帅;付京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具有染色迅速、黑染率高、示踪清晰和不易外渗等优点以及甲状旁腺负显影作用,已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帮助准确定位转移的淋巴结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本文作者就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的淋巴示踪作用、负显影作用、使用方法和示踪机制等做一简要综述.

  • 贝伐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胶质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志云;周广通;王斌;陈云照;王楠;李蕴潜;赵刚

    近年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亟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富含血管且高度表达促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策略.贝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是一种以VEGF为靶点的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型靶向药物,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失败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杰;傅仲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AAID)的基因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An)与毛细胞的损伤、前体细胞基因表达、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影响基因治疗的效果.本文就AAID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了解目前AAID的研究现状,为耳聋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十溴联苯醚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庆涛;赵苒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十溴联苯醚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生物好氧降解、微生物厌氧降解、零价铁-微生物降解和光-微生物降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十溴联苯醚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十溴联苯醚微生物处理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 成人脊柱标本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前后腰椎管参数CT测量结果比较

    作者:刘鹏;孙庆;秦廷正;孙东;程杰;尹小荣;崔林;秦向征

    目的:采用解剖学方法探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具成人脊柱区标本,在尽可能地保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前提下,对标本腰椎各节段进行ULBD手术,手术前后对腰椎各节段行CT扫描,测量上终板、间盘、下终板平面椎管面积、椎管前后径和左右横径.结果:手术后标本的上终板水平、间盘水平和下终板水平椎管纵径、横径及椎管面积均比手术前增大(P<0.01).结论:在大限度地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前提下,ULBD手术能够有效地进行腰椎管扩大,即完成神经减压.

  • 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容积调强和陀螺刀疗法的剂量分布比较

    作者:王鹏;周解平;詹必红;钱立庭;吴爱东;付杰

    目的:比较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5F-IMRT)、容积调强(VMAT)和陀螺旋转式”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大分割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肺部肿瘤患者设计处方剂量与治疗间隔相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以及靶区周边正常肺组织、食管、脊髓的照射剂量.结果:陀螺刀计划的平均计划靶体积(PTV)剂量(PTVDmean)高于5F-IMRT计划(t=23.835,P=0.000)和VMAT计划(t=19.975,P=0.000).VMA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5F-IMRT计划(t=3.509,P=0.003),5F-IMR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陀螺刀计划(t=3.427,P=0.004).陀螺刀放疗计划PTV靶区HI值大于5F-IMRT计划(£=41.040,P=0.000)和VMAT计划(t=36.78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5低于陀螺刀计划(t=4.303,P=0.000)和5F-IMRT计划(t=5.75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10低于陀螺刀计划(t=5.018,P=0.00);3种计划全肺组织V20和V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全肺平均剂量(MLD)明显低于陀螺刀计划(t=2.462,P=0.027)和5F-IMRT计划(t-3.682,P=0.002).患侧肺组织比较,陀螺刀计划的V5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5.329,P=0.000)和VMAT计划(t=5.222,P=0.000),陀螺刀计划的V10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4.337,P=0.001)和VMAT(t=4.579,P=0.00).陀螺刀计划患侧肺的MLD高于5F-IMRT计划(t=4.303,P=0.002)和VMAT计划(t=4.517,P=0.000).对健侧肺的保护,陀螺刀计划>VMAT计划>5F-IMRT计划.结论:在保证SBRT摆位精度的前提下,陀螺刀计划的主要优势为PTVDmean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健侧肺组织;VMAT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适形度高,能够进行计划验证,全肺(及患侧肺)组织V5、V10和MLD值较低.

  • 数字乳腺X线摄影曝光模式对乳腺体模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谭欢;曾勇明;朱明霞

    目的:比较数字乳腺X线摄影曝光模式对乳腺体模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为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乳腺体模一次成像.自动曝光模式,分别应用低剂量(Dose)、标准(STD)和高对比度(CNT)3种曝光模式;手动曝光模式,固定管电流量32 mAs,分别改变管电压为25、26、27、28、29、30、32、34、36、38和40 kV曝光11次;固定管电压29 kV,分别改变管电流量为20、32、40、45、56、63、80、100、125、160和200 mAs曝光11次.记录各曝光参数下平均腺体剂量(AGD)值,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评分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3种自动曝光模式下,模拟纤维组织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拟钙化和模拟团块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手动曝光模式下,固定管电流量32 mAs,改变管电压或固定管电压29 kV,改变管电流量曝光,3种模拟病变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3种模拟病变的图像质量评分受管电压或管电流量增加而且引起的变化趋势不同.管电流量或管电压变化对模拟纤维组织的图像评分影响大,对模拟钙化的图像评分影响小.自动曝光模式以低剂量模式AGD值低,高对比度模式AGD高;手动曝光模式时,AGD随管电压和管电流量增加而增加,均呈正相关关系(R2 =0.998,P=0.000;R2=0.979,P=0.000).结论:数字乳腺X线摄影时,可采用自动曝光的低剂量模式行乳腺癌筛查.使用手动曝光模式行常规临床检查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MRI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马永金;刘硕;李彤;牛猛;丁军;安俐莹

    目的:探讨5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患者的MRI表现,阐明MRI在诊断CPM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5例CPM患者的主要病史和临床表现.应用Philip Achieva 3.0T超导MR,采集从后颅窝底到颅顶的T1WI、T2WI、Fiair和弥散加权像(DWI)序列.结果:CPM的MRI表现为桥脑中央受累,皮质脊髓束的轴索无损害,无占位及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 Flair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周边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病灶呈“凸”字形,栗形或斑片状;少数累及基底节、皮层、小脑等脑桥外结构.结论:CPM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检查可为CPM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 吉林省长春市新生儿无烟家庭创建项目基线调查

    作者:庄程;赵萍;章春宇;许兆瑞;刘晓石

    目的:了解新生儿父亲在家中的吸烟行为、戒烟意愿和母亲二手烟暴露水平等情况,为创建无烟家庭、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吉林省长春市2个城区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新生儿家庭中筛选出父亲在家吸烟的家庭342户,对这些家庭的新生儿母亲和父亲进行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的父亲问卷299份,母亲问卷304份.结果:新生儿父亲每日吸烟者比例为77.6%,平均每天吸卷烟量为(12.4±6.3)支;新生儿母亲每天二手烟暴露率为61.2%;有55.2%的新生儿父亲尝试过戒烟,目前表示会在1个月内戒烟者占5.3%,有43.9%的父亲不打算戒烟;在近6个月内尝试戒烟的动机中,所占百分比的大小依次是新生儿健康(59.3%)、妻子健康(41.6%)、家人反对(38.1%)和考虑个人健康(28.3%),各动机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072,P<0.01);新生儿父亲和母亲完全同意创建无烟家庭的比例分别为36.8%和69.4%,父亲和母亲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07,P<0.001).结论:新生儿父亲每日吸烟者较多,吸烟量较高,戒烟意愿比例较低,家庭二手烟暴露严重,新生儿健康对父亲戒烟动机影响较大,新生儿母亲对创建无烟家庭意愿较高.

  • 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吉国锋;陶有茂;李茁;马冲;肖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DG)后胃癌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行LADG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与年龄、性别、吸烟、白细胞水平、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共有22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4.7%,其中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LADG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吸烟、术前白细胞水平低下、病理分期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留置导尿时间>3d和住院时间>14 d(P<0.05).结论:可以通过戒烟、纠正血白细胞水平、保证营养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输血、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措施降低胃癌患者LADG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石美荣;姜薇;王志远;石卫东;孙若雪;陈恩琪;刘美含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危险因素,阐明各危险因素对不同部位AS的作用程度.方法:选择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受检者366名,根据超声影像学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n=133)、单纯颈动脉硬化组(CAD组,n=42)、单纯下肢动脉硬化组(PAD组,n=69)和颈动脉硬化并发下肢动脉硬化组(CAD+ PAD组,n=122).分析各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HBP)、糖尿病(DM)史、高血脂和体质量指数(BMI)等危险因素,并对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检者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4.8% (164/366),下肢动脉硬化的检出率为52.1% (191/366).与健康组比较,PAD组和CAD+ PAD组受检者的年龄、吸烟率、HBP检出率及高血糖的检出率升高(P<0.05).与CAD组比较,PAD组和CAD+ PAD组受检者吸烟率及DM检出率均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高龄(45~59、60~74、≥75岁)、吸烟和高血糖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2.520,OR=3.056,OR=6.895,OR=29.483,OR=4.136,OR=3.736,P<0.001).结论:AS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吸烟和高血糖是AS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吸烟和高血糖者下肢AS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颈动脉.

  • 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炎症因子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琼;曹杰;赵立君;易南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AE)、抗阻运动(ST)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AE+ST)对肥胖青少年的干预效果,为肥胖青少年制定有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60名男性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AE组(n=15)、ST组(n=15)、AE+ST组(n=15)和对照组(n=15).AE组受试者进行8周AE,ST组受试者进行8周ST,AE+ ST组受试者进行8周AE+ST.试验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脂肪质量(FM)和瘦体质量(LBM),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测定大摄氧量(VO2max)、力竭时间(ET)和大功率(MP).结果:试验前4组受试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比较,试验后AE组受试者体质量、BMI、FM、BF%和IL-18水平降低(P<0.05或P<0.01),VO2max、ET和MP升高(P<0.01);ST组受试者BF%降低(P<0.05),FFM和TNF-α水平升高(P<0.05或P<0.01);AE+ST组受试者体质量、BMI、FM、BF%和IL-18水平降低(P<0.05或P<0.01),FFM、VO2max、ET和MP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后AE组受试者体质量、BMI、FM、BF%和IL-18水平降低(P<0.05或P<0.01),VO2max、ET和MP升高(P<0.01);ST组受试者FFM和TNF-α水平升高,BF%降低(P<0.05或P<0.01);AE+ST组受试者体质量、BMI、FM、BF%和IL-18水平降低(P<0.05或P<0.01),FFM、VO2max、ET和MP升高(P<0.05或P<0.01).与AE组比较,试验后AE+ ST组受试者IL-18水平降低(P<0.01).结论:3种运动方式均可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但只有单纯AE和AE联合ST可明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运动能力,且AE联合ST的效果优于单纯AE.

  •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耐多药情况分析

    作者:殷雨天;张靓;张越;蒋玲玲;王钰涵;王瑞;张鹏;李波

    目的:分析初治和复治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多药(MDR)情况,了解抗结核药耐药现状和形势.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患者395例,按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菌种鉴别试验.采用WHO推荐比例法对阳性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计算每种一线药的耐药率及4种一线药的MDR情况.计算初、复治患者的MDR率.结果: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位依次为链霉素(93/395,23.5%),异烟肼(88/395,22.3%),利福平(58/395,14.7%),乙胺丁醇(23/395,5.8%).初治和复治组患者耐药均以耐链霉素和异烟肼为主,且耐药顺位一致,复治组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7.4%)高于初治组(6.9%) (x2=6.714,P=0.010).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者33例,总MDR率为8.4%,复治患者MDR率(10.2%)高于初治患者MDR率(2.9%) (x2=5.263,P=0.022).初、复治组患者MDR形式均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为主,分别为2例(2.0%)和13例(4.4%).结论:结核分枝菌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频度顺位依次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复治组患者利福平耐药率、MDR率均高于初治组.初、复治组耐多药形式均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为主.

  • 吉林省长春市老年人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嫄;方芳;崔巍巍;高田林;郑锋;王月娟;田慧敏;刘娅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吉林省长春市6个社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849份有效问卷.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及IGR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自报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糖调节正常组(NGR,n=541)、IGR(n=150)组和T2DM(n=158)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BMI)、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IGR患病率为17.7%;T2DM患病率为18.6%;男性IGR患病率及T2DM患病率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R、IGR和T2DM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患者血清TG高于NGR组(P<0.05);T2DM组患者SBP和BMI水平高于IGR组(P<0.05);T2DM组患者SBP、DBP、BMI和TG水平高于NG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可能是T2DM的影响因素.结论:吉林省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人IGR与T2DM的患病率均较高;IGR者已出现了部分生化指标改变,BMI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对于60岁以上老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其患病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