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效果观察

    作者:刘玉伟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畸形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手指额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修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正畸与修复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有效各40例、19例,总有效率93.65%,无效4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69.84%,显效、有效、无效分别23例、21例和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9例咬合关系理想、53例牙齿排列整齐、57例前牙覆合覆盖理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理想,建议推广,但治疗费用较高.

  • 微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郑军;张型旺;孙凤林;母东亮;杜玉芳;刘丽佳

    目的:研究分析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选取了8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正畸治疗,研究组使用微钛种植体植入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计算矫正前后头颅侧位片、上中切牙突角、突距差,下中切牙突角、突距差,磨牙移位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突角、突距差,下中切牙突角、突距差均要比对照组高,磨牙移植位置比对照组低,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时发现,研究组共有5例种植体附近有轻度水肿症,无感染病例,对照组有4例支抗牙伸长,牙龈有红肿表现.结论:错(牙合)畸形选择微种植体支抗矫正的效果突出,支抗强度高,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良好,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关性研究及预防

    作者:朱云轩

    错(牙合)畸形对临床患者会产生生理、外观及心理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而87.5%的错(牙合)畸形都是由于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所造成的,与其密切相关.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习惯、舌习惯、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等产生不适当力量持续作用于颌面部和牙槽骨,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早期的预防尤为重要,如纠正不良习惯、宣传教育等.该文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给出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作者:刘明奎

    目的 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诊所2016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例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牙合)畸形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每组各5例.临床对两组患儿均实施口腔错(牙合)畸形矫正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口腔不良习惯矫正和预防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矫正治疗后错(牙合)畸形全部得到修复,且口腔状态良好,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接受矫正治疗后,2例患儿出现牙齿松动表现,经再次治疗后,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60.0%,两组对比差异突出,x2=8.947,P<0.05.结论 加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矫正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预防牙齿错(牙合)畸形.

  • 重庆市1278名青少年错(牙合)调查

    作者:冯锐;李晓智;温兴涛;李健霞

    目的:了解重庆市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现状.方法:对1278名重庆市部份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错(牙合)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患病率高达88.73%;安氏Ⅰ类错(牙合)患病率高;临床症状构成,以拥挤和深覆(牙合)、深覆盖、个别牙错位比例较大.结论:错(牙合)畸形的早期防治和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加强.

  •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宇英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 心理因素对16~22岁青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需要的影响

    作者:尹璐;陈文静;陆树林;喻建;郑雷;余新洲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16~22岁青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需要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正畸需要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多维自我体像关系问卷(Multi-dimensional Body Self-Relations Questionnaire,MBSRQ)和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Index of Complexity,Outcome and Need,ICON),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就诊的204名16~22岁青年进行测查.结果:按研究对象是否有正畸需要分为无正畸需要组(n=144)和有正畸需要组(n=60).两组在EPQ-RSC的各分题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而在SCL-90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的躯体化[(1.47±0.47)vs.(1.67±0.5),P<0.01]、抑郁[(1.46±0.45)vs.(1.66±0.69),P<0.05]、焦虑[(1.51±0.41)vs.(1.66±0.61),P<0.05]、恐怖[(1.32±0.41)vs.(1.45±0.43),P<0.05]和总分[(137.57±38.12)vs.(149.85±37.62),P<0.05]均低于有正畸需要组;在MBSRQ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的相貌评估[(3.40±0.50)vs.(3.22±0.49),P<0.05]、舒适倾向[(3.75±0.54)vs.(3.56±0.51),P<0.05]、健康评估[(3.99±0.59)vs.(3.72±0.59),P<0.01]和身体部位满意[(4.04±0.68)vs.(3.71±0.63),P<0.01]均高于有正畸需要组,超重[(1.97±0.68)vs.(2.24±0.73),P<0.05]低于有正畸需要组;在ICON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得分低于有正畸需要组[(45.32±14.49)vs.(50.08±15.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评估(β=-0.677,P<0.05)和身体部位满意(β=-0.840,P<0.01)越低、ICON(β=0.033,P<0.01)越高,正畸需要越强烈.结论:错(牙合)畸形和体像影响着16~22岁青年的正畸需要.健康评估和身体部位满意越低、ICON越高,正畸需要越强烈.另外,较高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总分和超重,以及较低的相貌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和身体部位满意会使青年产生正畸需要.

  •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卢东民;张李明

    目的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探讨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19 例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过程,并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总成功率达到84.21%.结论 在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控制牙周状况、注意牙周炎矫治特点的情况下,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 成人安氏Ⅰ、安氏Ⅱ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CBCT对比研究

    作者:陆兴岭;刘博;赵丹;赵春钢

    目的 应用CBCT对无主观关节症状的成人安氏I类、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成人错(牙合)畸形的髁突位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选择安氏I类、安氏 Ⅱ 类和安氏 Ⅲ 类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各15例进行CBCT扫描,应用CBCT专用软件Invivo 5.0分析测量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的距离,并运用SPSS 21.0软件包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安氏I类、安氏 Ⅱ 类和安氏 Ⅲ 类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差异. 结果 三组数据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均具有组间差异,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关节前间隙安氏I类组与安氏 Ⅱ 类组、安氏 Ⅱ 组与安氏 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安氏I类组与安氏 Ⅲ 类组、安氏 Ⅱ 组与安氏 Ⅲ 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安氏I类组主要表现居中位,占57%;安氏 Ⅱ 类组主要表现为髁突后移位,占70%;安氏 Ⅲ 类组主要表现为髁突前移位,占63%.结论 安氏 Ⅱ 类患者关节前间隙大于安氏I类和 Ⅲ 类;安氏 Ⅲ 类患者关节后间隙大于安氏I类和 Ⅱ 类;安氏 Ⅲ 类患者关节上间隙小于安氏I类和 Ⅱ 类.安氏I类患者髁突居中位;安氏 Ⅱ 类患者髁突后移位;安氏 Ⅲ 类患者髁突前移位.

  • 舌侧正畸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影响

    作者:许跃;蔡斌;古文珍;陈扬熙

    目的 通过评价舌侧正畸对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干扰,初步探讨舌侧正畸中临床与技工室技术操作的要点.方法 通过收集安氏床Ⅰ类牙列拥挤患者30例,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行舌侧正畸和传统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在粘结矫治器当天、7 d、28 d,56 d分别对软组织不适感、进食困难、语音障碍、外观影响等指标进行评估比较,并进行术前和术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舌侧正畸技术与传统唇侧正畸技术相比较,在对美观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1);语音障碍在粘结舌侧托槽当日和7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食困难在两组间的差异持续到28 d左右(P<0.01).结论 在开始治疗的前2个月内,发音和进食困难是舌侧正畸大的不足.然而,舌侧正畸在美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必将成为正畸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 肌功能训练器治疗乳牙期和替牙期错(牙合)畸形

    作者:史真;吴晓霞;安倩;苏玉兴

    目的 观察肌功能训练器对乳牙期、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7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乳牙列患者3例,均为Ⅱ类关系,其中Ⅲ度深覆(牙合)2例,1例伴Ⅲ度深覆盖.替牙列患者24例,其中Ⅰ类关系11例,Ⅱ类关系8例,Ⅲ类关系5例,均表现为前牙区拥挤,其中个别切牙反(牙合)4例,Ⅲ度深覆(牙合)伴Ⅲ度深覆盖2例.均采用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根据年龄和错(牙合)畸形类型,选用相应INFANT、T4K、I2N训练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1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并按要求进行呼吸和吞咽等训练,每1.0~1.5个月复诊1次.结果 6~10个月后,24例配合良好的患者,牙齿拥挤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获得完全纠正,面型改善.结论 肌功能训练器治疗乳牙期、替牙期因不良习惯及口周肌功能异常导致的错(牙合)畸形是有效的,患者的良好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 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赵玺;薛俊杰;米丛波

    目的 建立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尖牙远中移动时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颞下颌关节(TMJ)、下颌骨、下颌牙列截面影像的DICOM数据.采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udio 8.0软件、Unigraphics NX软件、Ansys11.0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常规状态下移动尖牙(模型1)、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模型2)、牙槽骨减阻牵张成骨快速移动尖牙(模型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3种模型进行力的加载,并观察尖牙、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 3种模型的大位移均发生在尖牙牙冠的上1/3,大位移量模型3>模型2>模型1,并且位移从尖牙牙冠到根尖逐渐减少;模型1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尖牙远中牙槽嵴中间处,而模型2、3大等效应力集中区转移到了尖牙远中牙槽嵴偏向舌侧处.结论 在牵引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去除其部分骨阻力,能有效加速牙移动速度,同时,尖牙有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在牵引力作用下尖牙向远中移动的同时有舌向旋转的趋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尖牙舌向旋转.

  • 手术优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国平;李春龙;上官文松;周滨;戴浩;张文文;王树

    目的 探讨手术优先(SFA)方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SFA的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和颏成形术,术后2~4周开始正畸治疗.在手术前(T1)、手术后1周(T2)、手术后6个月(T3)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28例均对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平均疗程13.2个月.Po点和B点在T2较T1分别后退(7.74±3.93) mm(P<0.01),(8.13±3.84) mm(P<0.01),上移(2.73±1.83) mm,(2.76±1.67) mm,在T3较T2分别前移(2.36±1.23) mm,(2.66±1.65) mm,下移(2.16±1.37) mm和(1.21土0.87)mm.T3与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B和∠GA在T2较T1分别减小(3.74±1.61)°(P<0.01),(3.41±1.87)°(P<0.01),T3较T2轻微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A结合术后快速正畸治疗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可行,疗程短,能更快获得面部轮廓和咬合功能改善,降低正畸治疗难度和时间,患者更易接受.

  • 错(牙合)畸形对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宿洪丽;胥欣;彭谦;宋岩

    目的 调查错(牙合)畸形对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潍坊医学院一、二年级随机选择986名无正畸治疗史大学生.运用DHC-IOTN进行牙牙台检查.运用OIDP调查日常活动受影响的发生率、强度和数量.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大学生日常活动受影响的发生率为25.8%,受影响多的活动是微笑(15.1%);受影响率、强度和活动数量在不同正畸治疗需要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错骀畸形对医科大学生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临床治疗需考虑这些因素.

  • 北京地区青少年正畸治疗意识的调查研究

    作者:杜辉;白玉兴;朱红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青少年对错(牙合)畸形的认知和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区不同区县小学4所,中学4所.高中3所,大学4所,共发放问卷5500份做问卷调查.结果 对错(牙合)畸形的认知程度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对错(牙合)的关注度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初中生、大学生高于小学生、高中生.对正畸治疗的了解并不充分,虽然知道正畸治疗的积极意义,但对正畸治疗所需时间及正畸用矫正器并无更多了解.做过正畸治疗的学生中.66%的学生对正畸治疗效果满意.60%以上学生认识到错(牙合)畸形会对面部健康和将来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对错(牙合)畸形及正畸治疗的认识存在差异,需对青少年加强错(牙合)畸形和正畸治疗知识的宣传.

  • 壮族青年牙外观满意度及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的调查研究

    作者:钟晓霞;陈前敏;邓华颉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青年行问卷调查确定牙外观满意度、测量牙科美学指数(DAI)确定正畸治疗需要量,从而为口腔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7名壮族青年行牙外观满意度问卷调查,制取石膏模型并测量DAI.结果:广西壮族青年具有较高的牙外观满意度(男性80.8%,女性70.6%),较大的正畸治疗需要量(男性76.9%,女性84.3%).错(牙合)畸形的主观评价均不高于50%.壮族女青年(96.1%)较男青年(73.1%)更介意牙齿被染色.部分壮族青年更愿意通过牙齿美白提高牙外观(男性50.0%,女性74.5%).结论:广西地区部分壮族青年未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牙外观、对改善牙外观的治疗方式了解不足、正畸治疗需要量较大,应增大对该群体的口腔卫生资源调配及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力度.

  • 错(牙合)畸形患者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保持阶段(牙合)力及咬合接触变化的研究

    作者:聂志华;李宁;刘月华

    目的 研究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固定矫治器矫治后保持阶段,牙尖交错位时(牙合)力及咬合接触的变化.方法 采用T-Scan Ⅱ咬合测量分析系统记录分析21名青少年错骀畸形患者结束固定矫治时及保持半年后(牙合)力及咬合接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保持半年后,患者(牙合)力不对称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牙合)力中心点更趋于理想位置(P<0.05).(牙合)接触点数显著增加(P>0.05)、(牙合)接触点不对称指数明显减小(P<0.05).结论 保持阶段并非治疗结果的简单维持,牙位及咬合接触在此阶段仍有细微调整.本研究中,患者的咬合接触分布更趋于平衡,(牙合)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这对矫治结果的长期稳定有积极意义.

  • 中国陕西陇县战国遗址颅骨错(牙合)畸形的状况

    作者:王巍;曾祥龙

    目的 本文对陕西陇县下城子乡店子村遗址出土的中国战国时代人类的颅骨进行详细的观察,初步认识2000年前人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以便在现有的资料中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各个阶段咀嚼器官的演化.方法 用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对考古遗址出土的2000年前人类颅骨标本进行观察,共观察标本110个个体,其中颅骨基本完整,上下牙弓基本完整,能观察到(牙合)关系的个体有24个.男性13例,女性11例.观察牙齿排列情况:牙列拥挤、牙间隙及个别牙齿错位;观察牙(牙合)关系及错(牙合)畸形的情况.结果 大多数颅骨标本可观察到少量的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轻度拥挤,只有1例为重度拥挤.颅骨标本中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5.00%,安氏Ⅰ类2例,占8.33%;安氏Ⅱ类3例,占12.50%;安氏Ⅲ类1例,占4.17%.结论 在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历史中,错(牙合)畸形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轻到重.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时期的几千年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变化不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食物的更加精细,颌骨咀嚼肌退化速度加快,错(牙合)畸形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6000年前宝鸡华县新石器时代人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6.30%;4 000年前中国夏代人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27.59%,3 000多年前的安阳殷商头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8.00%.2 000年前陕西陇县遗址出土的战国时代人类的颅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5.00%;1 500年前辽宁北票喇嘛洞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42.53%.均比现代人低,说明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向着退化的方向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发展的“文明病”.

  • 错(牙合)畸形对于青少年个性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孙燕;姜潮

    目的了解不同错(牙合)畸形与12-18岁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错(牙合)畸形流行病调查,筛选344例受试者,其中正常(牙合)组78人、安氏I类91人、安氏Ⅱ类93人、安氏Ⅲ类82人,年龄在12-18岁,为大连市各区中小学生.采用中学生16种个性因素(16PF)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将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将两个量表的各分量表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其中有统计意义的变量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控制和筛选.结果(1)单因素分析牙颌畸形各组与正常对照组16PF无显著性差异.(2)多因素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安氏Ⅱ类患者与恃强性、敢为性、内外向因素有显著性联系,比安氏I类、安氏Ⅲ类个性因素分值高;畸形程度与敢为性、恃强性、怯懦、内外向、适应等因素均有显著性联系,畸形越严重,除适应因素以外其它四种因素分值均为负相关,与适应因素呈正相关;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在敢为性、恃强性、怯懦、内外向等因素分值高,适应因素分值低.结论牙颌畸形青少年患者的个性因素与正常(牙合)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多因素分析中发现,安氏Ⅱ类患者、女性患者在恃强性、敢为性、怯懦、内外向、适应等个性因素均有显著性联系.畸形程度也与上述五种个性因素有显著性联系,畸形严重的患者则呈现出焦虑、怯懦、畏缩、有自卑感,呈内向型个性,因而临床上对于严重畸形的患者应注意其心理感受,建立治疗信心,从而改善其一些不良的个性因素倾向.

  • 合并过小侧切牙的错(牙合)畸形的正畸矫治

    作者:段银钟;白宇明;郭军;匡斌

    目的侧切牙过小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本研究结合临床系统讨论侧切牙过小临床上的处理方法.方法对68例上颌侧切牙过小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分为拔牙及非拔牙矫治方法,其中拔牙病例32例,采用3种拔牙模式(下颌仅拔除一个下切牙;上下颌均拔牙,上颌拔除A2B2代替A4B4,下颌拔除C4D4;设计拔除A4B4C4D4);非拔牙病例36例,根据侧切牙过小程度采用下颌少数牙减径,下颌多数牙减径,以及上颌烤瓷冠修复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治疗前后评价,68例病例通过拔牙及非拔牙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及美观效果.结论对于侧切牙过小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拔牙或非拔牙矫治方法,两者均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效果.

312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