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也可以矫正牙齿

    作者:娜姐

    我们知道,牙齿矫正是有佳矫正期的.男孩子十二岁左右,女孩子十一岁左右的时候,做牙齿矫正好,因为这时乳牙刚刚替换完,颔骨还有发育的潜力,有利于矫形取得更好的效果,牙齿矫正后也可以正常生长.但具体的矫正时间还要根据孩子牙齿的错颌类型而定,乳牙期、替牙期也是可以矫正的.

  • 替牙期牙列拥挤时离位隙应用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志刚;刘建勋

    牙列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约占错(牙合)畸形的60%~70%.一般观点认为待牙齿替换完毕,在其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矫治,但需要通过减数后获得的间隙解除拥挤.2006-2010年,笔者在替牙晚期利用离位隙提供的间隙,对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口腔压膜式前牵矫治器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谢国芳;范红英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许多患者在乳牙期就表现出严重的骨性错牙 合畸形,乳牙期的患儿由于配合差,口腔小,牙齿短,再加上替牙期乳牙的缺如,临床操作困难,以往都用传统自凝树脂矫治器进行矫治,此种矫治器就位差,患者感觉不舒适,导致治疗效果差,所以对于安氏Ⅲ类错牙 合患儿的早期矫治是正畸医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起采用新型压膜式矫治器对乳牙期和混合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 合患者进行矫治,其中采用口腔压膜式前牵矫治器共计35例,现报告如下.

  • 头帽与Activator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盼盼;张景慧;杨帆

    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其主要表现为患者上颌前突和(或)下颌后缩,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深覆盖大.临床上常应用头帽-Activator联合矫治器对其进行治疗.本文就头帽-Activator矫治器的矫治方法及原理、矫治时机、双期矫治中的影响、矫治器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稳定性作一综述.

  • 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牙齿畸形的矫正效果观察

    作者:何伟林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儿童牙齿畸形的矫正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儿童牙颌畸形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牙齿畸形的矫正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牙齿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实验组患者对矫正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儿产生并发症的几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牙齿畸形应当尽早治疗,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牙齿畸形的矫正效果明显,有利于儿童牙齿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牙齿畸形的矫正效果观察

    作者:吕兆明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儿童牙齿畸形矫正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28例(3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14例.分别给予不锈钢丝矫正技术、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的矫正效果.结果 观察组矫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矫正效果.

  • 窝沟封闭防止第一磨牙在替牙期中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丰娟

    目的:探讨第一磨牙在替牙期龋齿预防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第一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牙面窝沟封闭,对照组患者牙面窝沟不封闭,对患者实施两个阶段的取样.结果:患者第一阶段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龋齿发生率为25%;第二阶段实验组患者膜保留率为34%,对照组患者膜保留率为94%,前后差异较为明显,而且实验组患者呀面脱矿程度要轻于对照组,在治疗时间推移的影响下,差异更加明显.结论:牙面窝沟封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磨牙在替牙期中出现龋齿.

  • 两种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埋伏上颌中切牙的对比研究

    作者:任素锋

    目的:探析两种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埋伏上颌中切牙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自我院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6例属于替牙期时上颌阻生中切牙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正畸固定矫治装置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近远期的疗效.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的总有效为63.6%,观察组远期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式nance弓固定矫治装置治疗替牙列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远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正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疗效及随访研究

    作者:刘昌翠;刘珺;姜委杰;弋中萍;张晨

    目的 探讨应用"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替牙期前牙反合30例,应用"2×4"矫治技术粘结托槽和颊面管,使用镍钛圆丝排齐前牙.主弓丝换至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后,配合Ⅲ类牵引进行矫治,每4周复诊一次,待前牙反合解除,磨牙关系稳定2~3个月后结束矫治.治疗结束后,嘱患者第3、6、12个月定期随诊.结果 3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合均解除,上下颌前牙排齐整平,定期随诊治疗效果稳定,仅1例出现前牙对刃.结论 "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能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合,改善面型,且疗效稳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矫治技术,值得推广.

  • 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作者:吴山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12月牙科收治的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的80患者(82颗患牙)为例,按照矫正技术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纽均40例.其中,对照组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患者进行不锈钢矫正技术矫正,而观察组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正,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牙齿畸形矫正的效果.结果 经研究发现:①观察组牙齿矫正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牙齿矫正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牙齿畸形患者矫正的效果比较明显,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儿童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斌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儿童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技术进行矫正,观察组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正,对比两组矫正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用直丝弓矫正技术对儿童替牙期牙齿畸形进行矫正,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推荐临床应用.

  • 探究64例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直丝弓矫正技术的临床运用

    作者:孟宪文

    目的 观察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患者临床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者例患者被纳入本组研究,患者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均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设为研究组.并从同一阶段应用不锈钢丝矫正技术的患儿中随机选择64例进行对比,设为对照组.结果 经不同的矫正治疗,研究组被判定为显效、有效的患者分别有40例、19例,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患者临床矫正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混合牙列期前牙反早期矫治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国芳;宁建峰;宁忠彦

    安氏Ⅲ类错是儿童错畸形中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它在临床主要的表现是前牙反,面中部凹陷,明显影响面部美观。据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统计;国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的患病率为4.9%,与日本接近[1]。近年来患者发病年龄有变小趋势,恒牙刚替换,牙根没有发育完成,此时矫正,对前牙加力不当,可能造成牙根不发育或者牙根吸收。但若等牙根发育完成,会造成面部畸形的明显加重,所以对正畸医生来说,对混合牙列期早期前牙反的矫治,选择合适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一直是困扰正畸医师的一个难题。

  • 直丝弓矫正技术应用于儿童替牙期的牙齿畸形矫正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张洁;杨杰

    目的 分析直丝弓矫正技术应用于儿童替牙期的牙齿畸形矫正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60例替牙期的牙齿畸形患儿资料,随机分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以方丝弓实施矫正,研究组以直丝弓实施矫正,研究两组矫正效果.结果 咀嚼功能和矫正后总有效率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儿童替牙期的牙齿畸形应用直丝弓技术实施矫正治疗效果好.

  •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

    作者:余美婵;黄河平

    2×4矫治技术(two by four arch)由美国Thomas F·Mulligan提出,因其临床操作利用"细丝"、"轻力"且效果良好而受到正畸医师的喜爱[1].前牙反颌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它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影响[2].标准的2×4技术是方丝弓矫治中的一种,弓丝弯制复杂,椅旁操作时间长,采用直丝弓托槽沿用该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亦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临床体会如下.

  • 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

    作者:李海波

    目的:探讨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矫治方法.方法:对2005-2010年40例行替牙期恒前牙矫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有1例由于咬上唇习惯未能彻底纠正,又不能坚持戴矫治器进食而复发,其余39例经半年以上观察均无复发,治愈率高达97.5%.结论: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对于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分析

    作者:高薇;刘洪;严俊;乘红

    目的:研究替牙期乳恒牙的龋坏情况和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盐城市亭湖区某小学8~11岁学生212名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学生甜食摄人习惯、口腔卫生保健习惯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龋齿指数与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结果212名学生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为(6.21±0.52)颗,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为(2.21±0.27)颗。进食糖果、巧克力、含糖软饮料、冷饮、水果的学生乳牙dmft分别为(5.98±0.62),(6.12±0.68),(5.64±0.57),(6.78±0.71),(4.68±0.51)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71,P<0.05);恒牙DM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99,P<0.05);进行甜食频率高的学生乳牙dmft、恒牙DMFT高于进食水果和进食频率低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62,125.15;P<0.05)。每日刷牙3次和进食甜食后刷牙的学生的乳牙dmft、恒牙DMFT均低于刷牙次数少、漱口或者无口腔保健措施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饮食中甜食摄入量和频率、口腔卫生习惯均与替牙期儿童龋齿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反合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唐旭炎;沈军;唐丽丽;刘世明;朱明英

    目的 了解用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合治疗结束后对其骨组织的稳定性改变.方法 摄取矫治前(T1)及矫治结束时(T2)和2年后(T3)的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 8.0进行测量分析.并采用统计软件包对矫治前后以及矫治后2年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可以明显促进上颌生长,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下颌向顺时针旋转,上前牙唇倾,磨牙三类关系和前牙覆合、覆盖得到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矫治结束后2年,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上复发.结论 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前牙的覆合覆盖虽有复发,但仍有明显的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治疗期间可以通过适量的过矫治来补偿治疗之后的复发.

  • T4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NFDA2临床研究

    作者:姚礼红

    目的:观察T4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NFDA2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深覆盖错NFDA2患者,年龄为7~11岁(5男、7女).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Research公司的T4K矫治器.经过8~14月的治疗后观察疗效, 观察前牙覆盖覆NFDA2改变.结果:治疗后显示显著的变化,包括面形的改善和前牙覆盖覆NFDA2减小.结论:T4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错NFDA2的早期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 活动矫治器与TN托槽联合矫治替牙期前牙90°扭转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静;张娟

    前牙90°扭转在临床上是并不多见的错(牙合)畸形,前牙90°扭转不但妨碍了口腔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也妨碍了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对口腔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颜面的美观等影响较大.活动矫治器与TN托槽联合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90°扭转是利用活动矫治器的双曲唇弓上用釉质粘接剂粘贴的TN托槽做结扎加力,达到扭转牙的正位排齐.

324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