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糖尿病

中华糖尿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Mellitus 중화당뇨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5809
  • 国内刊号: 11-57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tn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翁建平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四川巴中地区老年人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罗光涛;杨健全;王中琼;杨飞;李武;周江;袁萍;李秀钧

    目的 探讨巴中地区≥60岁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在四川巴中地区的7个社区(乡)抽取241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414名调查对象的2型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0.4%(252/2414);其中女性占12.5%(158/1261),高于男性的8.2%(94/1153);城市居民(18.2%,79/434)高于农村居民(8.7%,173/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4,34.12,均P<0.05).(2)家庭收入偏低(OR=1.640)、糖尿病家族史(OR=2.777)、血脂偏高(OR=3.190)为巴中地区老年居民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遗传因素、低收入和血脂异常与巴中地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

  • 排汗神经功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沈洁;曹瑛;陈志;刘仕群;李际敏;徐玲玲

    目的 探讨排汗神经功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及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男88例,女76例,年龄41~70岁,平均(56±11)岁.另选4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神经病变症状评价量表评估后分为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阴性组(n=98)和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组(n=66),经心血管反射试验评估分为心血管反射试验阴性组(n=92)和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组(n=72),计算2种评估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所有患者和对照者进行排汗神经功能检测,观察欧米诺膏贴变色时间.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检出率为40.2%(66/164),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检出率为43.9%(72/164),排汗神经功能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5.1%(74/164);排汗神经功能检测阳性检出率与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检出率、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2、1.22,均P>0.05).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组患者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的发生率为63.6%(42/66),明显高于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阴性组患者[30.6%(30/98);x2=17.46,P<0.01].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组患者排汗神经功能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0.9%(60/66),明显高于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阴性组患者[14.3%(14/98);x2=93.51,P<0.01].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阳性组患者左、右足欧米诺膏贴变色时间分别为(18±6)、(18±6)min,明显长于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阴性组患者(t值分别为22.848、23.694,均P<0.01).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组患者排汗神经功能检测阳性检测率为94.4%,明显高于心血管反射试验阴性组患者[6.5%(6/92);x2=126.09,P<0.01].心血管反射试验阳性组患者左、右足欧米诺膏贴变色时间分别为(21±6)、(22±6)min,明显长于心血管反射试验阴性组患者(t值分别为36.841、36.126,均P<0.01).欧米诺膏贴变色时间与心血管反射试验积分呈正相关(r=0.67,P<0.01),与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r=-0.46)、Valsalva指数(r=-0.38)、卧位起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R-R间距比值(30/15比值,r=-0.32)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采用欧米诺膏贴进行排汗神经功能检测可早期准确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

  • 高脂饮食诱导幼龄大鼠肝脂肪性变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

    作者:苏慧敏;张知新;潘琳;郭艳茹;向青;李鸿;张琼;刘应科

    目的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幼龄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胰岛素抵抗模型,探讨NAFLD幼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二甲双胍的干预疗效.方法 将60只3周龄刚离乳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组及二甲双胍组(高脂+二甲双胍),每组各2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高脂组和二甲双胍组给予高脂饮食5周,同时对照组和高脂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灌胃(0.25 g·kg-1·d-1).第5周末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2只进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另8只大鼠处死并取新鲜肝组织进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和脂质沉积观察,其中随机取6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的表达.组织学分级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其他指标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实验5周后:(1)体重:对照组[(316±17)g]、高脂组[(202±21)g]、二甲双胍组[(171±19)g],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理结果:高脂组大鼠肝脏符合典型的NAFLD病理特征.(3)葡萄糖输注率高脂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分别为(6.51±1.52)、(11.57±1.97)、(13.08±2.33)mg·kg-1·min-1.(4)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肝组织SREBP-1 mRNA表达较高[0.85±0.10比1.67±0.28,P<0.05],IR mRNA[(1.16±0.22)比(0.56±0.22),P<0.01]、IGF-1 mRNA[(0.87±0.14)比(0.26±0.14),P<0.01]表达较低;高脂组与二甲双胍组肝组织SREBP-1 mRNA、IR mRNA、IGF-1 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饲养5周可建立幼龄SD大鼠NAFLD并发胰岛素抵抗模型,二甲双胍预防可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其减少NAFLD幼鼠体重的作用与幼鼠体重是否超标可能无关.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1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Easy Start Study(ESS)协作组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1次应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性研究.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选取未接受降糖治疗或既往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21例,平均年龄(56±1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4.4±4.2)年(0~30年),平均体重指数(25.5±2.9)kg/m2,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1.2%.使用每日1次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起始剂量和终剂量分别为(0.16±0.05)U/kg、(0.20±0.07)U/kg.联合口服药治疗12周后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不同基线因素对于疗效的影响.结果 治疗12周后,HbA1c下降了1.8%±1.1%.HbA1c<6.5%的患者占30.8%,HbA1c<7%的患者占65.5%.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8时点血糖平均值下降了(3.8±2.3)mmol/L.分别按基线糖尿病病程、HbA1c、注射时间和体重指数分层的分析结果显示,HbA1c达标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HbA1c的升高而降低.在双时相门冬胰岛索30治疗中,非重度低血糖事件每年每例患者的发生率为1.83次.仅有1例(0.2%)患者发生1次重度(夜间)低血糖事件.患者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53).结论 在未使用降糖治疗或已用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1次治疗作为胰岛素起始方案,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尤其适用于HbA1c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病程相对较短的患者.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葡萄糖对人胰腺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马丽;周光纪;王燕虹;徐明锋;蔡波;钟平

    目的 探讨人胰腺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其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剪碎消化法从孕4~6月龄引产的人胎儿胰腺中获得胰岛组织,选用差速贴壁法从胰岛中分离胰腺干细胞,经扩增后定向诱导成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样结构的胰岛样细胞团,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葡萄糖对胰腺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以及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扩增前后nestin阳性细胞和ABCG2阳性细胞.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每1×105个扩增细胞经定向诱导后形成的胰岛样细胞团释放的胰岛素量,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葡萄糖对定向分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15代连续扩增,nestin阳性细胞和ABCG2阳性细胞分别扩增了27.9倍和37.8倍.扩增后的细胞经15 d定向诱导后形成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样结构的细胞团.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试验显示,当诱导培养基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为0、5、10、15μg/L时,5.6 mmol/L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5.00、12.93、14.91和11.23μU;25.0 mmol/L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9.91、35.53、47.43和23.33 μU.诱导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0、2.8、5.6和11.2 mmol/L时,5.6 mmol/L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9.07、14.21、6.91和3.53 μU;25.0 mmol/L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26.64、48.97、37.63和34.20 μU.结论 人胰腺中nestin和ABCG2阳性胰腺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扩增能力.扩增后的胰腺干细胞仍然具有形成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功能,经体外诱导后能形成胰岛样细胞团.在胰腺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诱导过程中,适当浓度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葡萄糖有利于胰岛样细胞团的形成和胰岛素分泌.

    关键词: 干细胞 分化 胰岛素
  • 机关工作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状况分析

    作者:刘剑南;陆甘;沈久成;陈丽萍;刘俊衡;梅永才;傅坤发;张希龙

    目的 调查分析机关工作人员打鼾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将江苏省老年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机关干部中的546名打鼾者纳入研究.先行现场抽样问卷调查,按嗜睡量表(ESS)评分将546人分为Ⅰ组(ESS评分<9)、Ⅱ组(ESS评分≥9).全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血液生化检测,并对前期连续入选的175人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统计学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 (1)该组打鼾者ESS评分为0~20,中位分值为5.546人中Ⅰ组398人(72.9%);Ⅱ组148人(27.1%).(2)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构成比=0.1433+0.0337×ESS评分(r2=0.7414,P<0.01),ESS评分每增加1分,代谢综合征构成比增加3.37%.两组间代谢综合征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05,P<0.05).(3)经多导睡眠仪检查175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0.3~90.0次/h,中位值34.20.确诊OSAS(AHI>5次/h+ESS评分≥9)50例;高危OSAS(AHI>5次/h+ESS评分<9)118例;排除(AHI<5次/h)OSAS共7人.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AHI呈直线相关(r=0.721,P<0.01).AHI与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分析显示,OSAS组的HOMA-IR平均值高于高危OSAS组和非OSAS组(P<0.01、P<0.05).OSAS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对照组高1.6倍(OR=1.647,95%CI为0.795~3.414).(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是体重指数(OR=2.303,P<0.01)、呼吸紊乱指数(OR=1.083,P<0.01)、平均低脉氧饱和度(OR=0.443,P<0.05).结论 机关工作人员的打鼾人群中OSAS患者具有更多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需要对其中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 上海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尿相关性研究

    作者:鹿斌;杨叶虹;杨志红;张朝云;闻杰;张烁;朱禧星;胡仁明

    目的 分析上海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2月至8月,整群抽样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39例,其中后人组的574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hs-CRP,排除hs-CRP>10 mg/L者54例,并根据资料完整性,终有515例患者进行本次分析.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hs-CRP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情况.结果 (1)log hs-CRP与年龄、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尿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142、0.305、0.243、0.225、0.264、0.126、0.105、0.168,均P<0.05);(2)随着hs-CRP的升高,正常白蛋白尿的比例下降,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比例升高(x2=18.31,P<0.01);(3)组间比较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hs-CRP水平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6、9.61,均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β值0.035)、hs-CRP(0.110)、HbA1c(0.246)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可能参与了社区糖尿病人群早期肾脏损伤.

  • 年龄对胰腺部分切除的小鼠胰岛细胞再生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轶;陈杰;王海莲;杨洪吉;邓绍平

    目的 探讨年龄对胰岛细胞再生的影响,初步揭示胰岛再生的机制以及与老龄性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清洁级3月龄[n=12,体重(16.7±1.9)g]、6月龄[n=12,体重(25.4±2.3)g]、12月龄[n=12,体重(28.5±3.0)g]近交品系C57B6小鼠胰腺切除65%~70%,在饮用水中加入BrdU以标记增殖细胞,各组动物分别于1、2、4周处死取材,通过测量空腹血糖、静脉糖耐量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胰岛细胞的再生以及胰岛细胞的凋亡进行全面的研究.所得数据通过Graphpad Prism 5.0软件的2-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3月龄的年轻小鼠部分胰腺切除后,术后1、2、4周胰岛β细胞再生率分别为15.1%±10.0%、25.5%±8.1%、45.7%±14.6%;6月龄小鼠胰岛再生率分别为23.9%±8.7%、28.3%±7.6%和27.2%±5.7%;而对于12月龄老龄的小鼠,胰岛细胞再生率分别为4.4%±6.9%、6.1%±5.8%和5.1%±7.0%,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2-way ANOVA分析表明时间、年龄对胰岛再生均有影响(P<0.0001,P<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月龄的小鼠1、2、4周胰岛β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2.4%、3.7%±3.4%、3.1%±3.6%,12月龄的小鼠1、2、4周胰岛β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1.4%、5.8%±4.3%、6.7%±2.6%,3月龄小鼠凋亡的β细胞数量明显少于12月龄的小鼠(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胰岛β细胞的再生能力明显降低,并且更易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导致老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中国四省市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用药现状调查

    作者:杨兆军;单忠艳;田浩明;翁建平;周智广;杨文英

    目的 调查阿司匹林在我国部分地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入选来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调查研究中湖南、广东、四川、辽宁四省的9000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频率及剂量.总体人群心血管一级预防治疗标准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血管及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2)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推荐,计算阿司匹林实际使用率;糖尿病和高血压亚组则分别将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指南和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协会高血压指南(2007)的相关推荐作为治疗标准.结果 共收回7186份有效问卷,其中233例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总人群中符合一级预防人群实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4.09%,二级预防人群使用率为26.61%;糖尿病亚组无心血管疾病患者实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32.47%,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51.16%.高血压亚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9.93%,二级预防人群使用率为29.52%.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87.67%为每日1次,10.35%为不规律服用,1.98%为隔日1次,半数受试者(50.25%)服用剂量低于指南推荐的小剂量.结论 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人群阿司匹林使用率过低,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的人群中,使用剂量也不规范,半数每日应用少于75 mg.应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及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并规范其应用.

  • 葡萄糖对不同氧浓度下内皮祖细胞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作者:赵湜;王红祥;毛红;陈莉;丁胜;李亚蓉

    目的 观察葡萄糖对低氧(1%氧浓度)和常氧(21%氧浓度)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低氧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健康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5、10、33 mmol/L)分为A、B、C 3组,并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表达HIF-1α及VEGF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VEGF分泌水平.结果 (1)低氧组表达HIF-1α mRNA(A、B和C组分别为1.25±0.34、1.35±0.26和0.75±0.22)高于常氧组(A、B和C组分别为1.03 ±0.25、1.21±0.28和0.61±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和C组t值分别为1.96,2.11,1.89,均P<0.05);而在相同氧浓度下,B组的内皮祖细胞表达HIF-1α mRNA高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氧组F=23.54,P<0.01;常氧组F=29.46,P<0.01).(2)在相同葡萄糖浓度下,低氧组和常氧组VEGF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33、1.258和1.001,均P>0.05).在低氧浓度下,VEGF的蛋白表达A、B和C组分别为2953±237、2473±205和1768±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7.43,P=0.000);在常氧浓度下,A、B和C组VEGF蛋白分别为2868±247、2377±197和1844±203,F=97.96,P=0.000.结论 高糖对低氧条件下的内皮祖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能减弱其表达HIF-1α和VEGF,可能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 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李煜环;宋振顺

    在1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体内均能发现胰岛β细胞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常被包括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内的免疫调节系统所控制.一旦针对胰岛抗原的自身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这些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就会特异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

  • 糖尿病心理治疗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苏伟娟;杨叔禹;李学军

    一、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刚确诊糖尿病时,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对未来的担忧等,往往对疾病采取否认、逃避的方式,伴随焦虑、愤怒、恐惧、失落等情绪,或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其中约30%的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可发展为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1].

  • 预混胰岛素在中国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

    作者:杨文英;李玉秀

    一、前言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2007/2008年的9.7%[2].巨大的患病人数对糖尿病领域的医护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糖尿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历史地位

    作者:陆菊明

    一、二甲双胍的历史与作用机制早在20世纪前半叶,人们发现山羊豆有可能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其所富含的胍类及其相关分子是其能发挥生物作用的活性成分.Werner和Bell于1921年在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首次合成了二甲基双胍(metformin,二甲双胍)[1-2].

  • 科研的灵感来自临床实践

    作者:宁光

    我们大家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临床医师怎样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兼顾科研?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要有科研意识首先应该明确:科研是来自于临床的,科研无处不在,临床应该插上科研的翅膀.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四类:(1)临床应用型研究,主要包括临床发现、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2)临床指导性研究,主要是指可建立临床新观念和思想的研究;(3)应用型的基础研究,是指可直接服务于临床的实验室研究;(4)理论性的基础研究,是指作为战略储备、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研究.

  • 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基于肠促胰素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

    作者:杨文英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为患者带来希望,也对传统的治疗方案提出了挑战.其中基于肠促胰素作用机制的治疗近年来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有可能为解决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带来新的曙光.

  •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前言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准确、全面、方便、痛苦少.

  • 第二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周健;贾伟平

    "第二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成立大会"于2010年12月10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承办.大会首先由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致开幕词.

  • 一例极度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作者:杨国庆;陆菊明;肖建中;韩学尧;孙杰

    一、病例简介杨国庆(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患者女性,21岁.因"多饮、多尿6年余,视力下降1年"于2008年9月28日入我院.患者于2002年突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无明显消瘦.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FBG)18 mmoL/L,餐后2 h血糖(PBG)20 mmoL/L,尿酮体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早10 U/、晚12 U/治疗,监测血糖:FBG 10 mmol/L左右,PBG 13 mmol/L左右,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二甲双胍1.0 g/日.2007年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拟行眼部手术入院.月经史:16岁初潮,3~6 d/30~60 d,末次月经:2008年9月12日.

中华糖尿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