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与止血试验诊断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丛玉隆

    人类正以豪迈的步伐进入21世纪。作为检验医学工作者,直面一个被称为生命科学世纪和生物技术世纪的新时代,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检验医学领域各分支学科建设,促进检验医学全面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重要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地位的变化及防治研究的迅速进展,血栓与止血的实验诊断技术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并在全国逐步普及。但由于试验的标准化程度尚不够高,试验的质量控制也有待改进。清楚地了解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特作概略评述。 一、血栓与止血试验的标准化 血栓与止血试验的标准化是指对检测标本、试剂、仪器、技术和操作等制定统一标准,按照标准的要求对试验进行科学管理,以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密度、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于血栓与止血试验的特殊性,迄今关于血小板功能、抗凝因子、纤溶成分的检测尚缺乏成熟的标准化方案,仅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试验(Fg)等3项试验,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或美国临床生物化学标准化委员会(NCCLS)有较明确的规定。对于PT试验,规定:(1)用不同级别的凝血活酶国际参考品(如原级凝血活酶参考品67/40,次级参考品68/434等),校正本土制备或生产的组织凝血活酶参考物,本土生产的凝血活酶试剂必须标有国际敏感指标(ISI)值;(2)结果的报告方式弃用“活动度”,采用“秒(s)”和“患者PT与正常PT比率(PRT)”,在口服华法林类药物监控时,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于APTT试验,推荐的方法与仪器要求基本同PT试验。但应该注意,不同的部分凝血活酶、不同的活化剂和不同的激活时间,对各种因子缺陷、对肝素和狼疮抗凝物质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应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相应敏感的凝血活酶或活化剂。对于纤维蛋白原试验,世界卫生组织的生物标准化委员会已将1992年问世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89/644定为国际参考品(IRP),并推荐采用改良Jacobsson法和IRP来标准化本地区的次级标准品。在常规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时建议使用Clauss法。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使用的某些仪器可以根据PT的变化换算出纤维蛋白原含量,这种方法只能对纤维蛋白原含量作出大致估计,当含量明显异常特别是明显减低时,不能准确判断。根据手术前出血、凝血时间测定结果预测患者是否会术中出血,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90年代初,Lind在著名的《Blood》杂志上直截了当地用《出血时间不能用于预测外科手术是否出血》的标题阐述其观点。Rodgers通过对862篇文献的复习,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指出尽管出血时间对评价血小板及血管功能有一定价值,但用它来预测外科手术是否出血,没有什么意义。我国的专家也进行了多次研讨。2000年7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和血液学分会共同起草文件给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出“终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前的常规出血时间检测,建议用活化的APTT、凝血酶原时间试验和血小板计数联合检测,如临床有出血史时另加模板式(出血时间测定器)法进行出血时间检测”。据悉,国家卫生部将批准并下文件建议执行。

  •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

    作者:孟舒;王长谦;李毅刚;徐伟平;陈漫天

    1资料与方法病史摘要:患者,女,66岁,因冠心病,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高脂血症.心电图示:V5、V6 ST段水平压低0.5 mm,左心室高电压.心脏超声示: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可逆性缺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74.0×109/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2.3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0.97,凝血时间10秒,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35.7秒,纤维蛋白原3.78 g/L,D二聚体0.10 mg/L.

  • 用小型号导管行心血管造影致脑栓塞一例

    作者:罗义;李广镰;郭南山;雷晓明

    患者男,66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20 h于2003年4月20日入院.有高血压史10多年.1994年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我院药物治疗好转.此次住院后经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确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胸痛缓解,一般临床状况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和左室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前壁不运动,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心房和心室内未见血栓影像,无主动脉瓣狭窄.血降纤维蛋白原升高(5.31 g/L),凝血酶原时间缩短(10.9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24.7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6.

  • 新生儿急性糜烂出血性全胃炎一例

    作者:沈加;朱晓东;张伟利

    患儿男,出生31 h,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剖宫产(羊水早破19 h ),出生体重3 270 g ,Apgar评分8分,产程中羊水色清,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3 h 开始出现呕吐鲜血,共3次。体检:足月新生儿貌,反应欠佳,面色苍白,哭声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口腔粘膜完整无溃破。呼吸3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血压70/4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软无胀气,脐部无渗血,未及包块,未见肠型蠕动波,肝肋下2 cm,质软,脾肋下未及,肠鸣音4~6次/min。四肢暖,肌张力正常。余未见异常。血WBC 25.1×109 /L,N 0.89,L 0.10,RBC 2.99×1012/L,Hb104 g/L,PLT 191×109 /L。出血时间2 min,凝血时间5 min,粪便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200092 隐血试验(++),凝血酶元时间测定15.5s/12s,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52.3s/38s。腹部直立位平片:肠腔充气良好, 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肠壁无水肿或虫蚀样改变。 入院后行新生儿电子胃镜检查,示:全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伴糜烂,胃体、胃窦部大弯侧片状糜烂,伴少量渗血,即诊断为"糜烂出血性全胃炎"。予西咪替丁、思密达和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监测胃液pH值的结果及时调整西咪替丁和思密达剂量。第13天后胃肠减压转清、粪隐血试验转阴,开始进食,由糖水逐渐过度到奶,入院第26天痊愈出院。 讨论本病较为罕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症状无特异性,如反复呕吐、上腹胀、便血等,需与咽下母血、早发性维生素K缺乏、消化道畸形,特别是胃血管畸形、胃扭转、胃食管裂孔疝等相鉴别。其诊断主要依据是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该病例的病因考虑与围产期感染及维生素缺乏有关。该病例的特点在于:首先发病时间早,生后24 h内发病,而一般的自然出血症发生在生后2~3 d,这是其突出之处。其次,经补充维生素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很快恢复正常,而消化道出血时间长达10 d且出血量多,这与一般消化道出血所不同之处。治疗:在去除应激因素,有效抗感染及纠正低氧状态,同时应用西咪替丁制酸、思密达保护胃粘膜、1%的碳酸氢钠将胃内pH值提高至7.0,以利于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复,一般可治愈。严重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在行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亦有较好的预后,新生儿一般慎用。

  • 唑来膦酸注射液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死亡1例

    作者:吴一峰;王朋;曹璐娟

    病例:患者,女,汉族,80岁,体重75 kg。因“腰痛伴下肢行走困难一年余”于2015年6月23日入院治疗。患者自述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自行外敷骨通贴膏及休息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下肢活动障碍,入院CT 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予口服药物及物理治疗,长期卧床、无法行走。病程中无低热、盗汗,无腹痛腹胀,体重无明显下降。医嘱予以口服氨基葡萄糖酸钙治疗,出现胃肠道反应,故予昂丹司琼、埃索美拉唑、达喜、吗丁啉对症处理后缓解。7月6日给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S0093A)4mg, qd治疗,滴速为50滴/min,并用药品: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KB201),静脉滴注,0.4 g/日/次,用于活血化瘀。7月7日出现发热,予吲哚美辛栓对症处理后缓解,但次日仍有发热。9日查血常规化验提示, RBC 2.56×1012·L-1, WBC 169.9×109·L-1, Hb 75.6 g·L-1, PLT 18×109·L-1, BUN 10.7 mmol·L-1, Cr 200.3μmol·L-1;电解质:K 2.58 mmol·L-1, Ca 1.99 mmol·L-1,遵医嘱给予静脉补钾补液,动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无缓解,出现舌尖血泡,四肢青紫,立即停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和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会诊考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7月10日患者出现发热伴寒战,立即予以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并遵医嘱予以补液,0.5 h后患者呕吐一次。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7月10日上午10:30检验提示WBC 199.4×109·L-1, PLT 21×109·L-1, CKMB 186 U·L-1,经心内科、血液科会诊,排除心梗可能。7月10日18:20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持续升高,实验室检查PLT 17×109·L-1, BUN 57.41 mmol·L-1, Cr 655.3μmol·L-1;电解质: K 2.37 mmol·L-1, Ca 2.12 mmol·L-1,纤维蛋白原下降,机体凝血功能破坏,全身出现散在青紫,有出血倾向。遵医嘱给予输注新鲜血浆600 mL,冷沉淀凝血因子8 U,纤维蛋白原2 g。防止肝损害,并予维生素K1、氨甲苯酸静脉滴注处理,效果不佳,患者出现DIC、急性肾衰竭、呼吸急促等症状。7月11日晚经抢救无效死亡。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致牙痛1例

    作者:徐义香;朱丽萍;葛红星

    病例:患者,男,35岁,因"右侧鼻塞"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结果示:术前四项(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阴性;血常规、血凝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时间)正常;肝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左侧束支传导阻滞.于2007年12月21日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医嘱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台湾泛生制药厂,批号:0710023)2.0g静脉滴注.当输注液体约200mL时.

  • 静脉滴注兰索拉唑致精神异常1例

    作者:杨鹏飞;李毓忠;成杰;姚太军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吐酸、呕吐、烧心、便血2 d,于2013年2月23日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用药史不详。
      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85 mm Hg(1 mm Hg=133.322 Pa),贫血貌。其余检查无异常。试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9.8×109 L-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 g/L,红细胞计数2.61×1012 L-1,血红蛋白86 g/L-1,凝血酶时间12.6 s,凝血酶原时间比例1.0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18.8 s,纤维蛋白原2.22 g/L;凝血酶时间23.0 s,尿素35.6 mmol/L,肌酐188μmol/L;钾3.4 mmol/L,镁0.66 mmol/L。诊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奥美拉唑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12 h,静脉滴注,维生素K1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水溶性维生素1支+5%葡萄糖250 ml,qd,静脉滴注。3 d后,未见明显好转,停用奥美拉唑。给予兰索拉唑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12 h,静脉滴注,次日患者出现眩晕、幻觉和失眠症状。体格检查:体温37.4℃,心率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5/85 mm Hg。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给予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约1 h后,患者精神症状有所好转,次日继续用药,在使用兰索拉唑约20 min后中,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立即停用。电解质检查:钾3.60 mmol/L,镁1.06 mmol/L。头颅CT检查示: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经神经内科会诊后,考虑为兰索拉唑致精神异常。于是停用兰索拉唑继续使用奥美拉唑,其他药仍用;1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 止血参数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现亭;卢金镶;马存建;徐敬华

    急性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防治已是当务之急.如今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的研究已逐步展开,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为此我们对153例脑梗塞病人在治疗前进行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测定(Fi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测定(vWF:A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试验(GMp-140)、抗溶血酶Ⅲ(AT-Ⅲ)、纤溶活性分子标志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测定(t-PA)、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及D-二聚体(D-D)共16项测试,并与正常人(做对照组)的上述检测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临床价值较高的指标作为今后急性脑梗塞、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指标,现报道如下:

  • 高原与零海拔区域复发性流产的血栓前状态分析

    作者:江卫红;买夏提·买买托乎提;莫莉;阿依娜孜热·阿卜杜克力木

    目的 分析比较零海拔及高原两个不同区域血栓前状态(PTS)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中的权重,为RSA尤其高原地区RSA西医抗凝及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住院的RSA(≤10周)妇女60例及住院终止妊娠的正常(≤10周)妇女108例,分别设为零海拔RSA组和零海拔正常组.选取同期于新疆塔什库尔于县人民医院住院的RSA(≤10周)妇女40例及住院终止妊娠的正常(≤10周)妇女52例,分别设为高原RSA组和高原正常组.分别对各组病例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的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零海拔正常组比较,零海拔RSA组PT显著降低,Fbg、HCT显著增高(P<0.01),APTT、TT有所下降(P<0.05),PLT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正常组与零海拔正常组比较,PT、TT、APTT均显著降低(P<0.01),Fbg、HCT显著增高(P<0.01),PLT有所下降(P<0.05);高原RSA组与高原正常组比较,PT显著降低(P<0.01),Fbg显著增高(P<0.01),PLT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有所下降(P<0.05),HCT有所增高(P<0.05);高原RSA组与零海拔RSA组比较,PT、TT、APTT均显著降低(P<0.01),Fbg、HCT均显著增高(P<0.01),PLT稍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高原或零海拔RSA(≤10周)妇女血液均处于高凝状态,但以高原RSA为甚,高原RSA妇女再次妊娠应加强抗凝治疗,从而改善高原地区妇女生育状态.

  •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作者:刘爱香;孙艳;王旭东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在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血检中,APTT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以往重在研究血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选择,血标本保存温度和时间,仪器的校准以及试剂选择等问题[1~3],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APTT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APT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告如下:

  • 1例双氯芬酸钾致胃溃疡病例的诊治报告

    作者:杨淦

    1 病例资料患者田某,男性,79岁,农民,于2012年2月14日因“呕血、血便6+小时”就诊.6+小时前,患者出现无明显的突发呕吐,呕吐暗红色血3次,量约200ml,解暗红色血便2次,量约100ml,感头晕、乏力,无发热、黄疸、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腹胀腹痛、晕厥等.既往体检,4+前因右下肢不明原因的疼痛、活动障碍,在外口服药物治疗,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见:血压91/61mmHg,腹软,危险胃肠型,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人院考虑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即行抑酸、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并进行相关检查.肝功检查:白蛋白ALB:15.50g/L,总蛋白TP:34.10 g/L,凝血酶原时间TT:18.03Se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35.69 Se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5,纤维蛋白原FIB:0.68g/l,经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四壁可见多个大小为0.6-1.2cm之间的溃疡,底覆厚白苔,周边黏膜水肿,考虑:胃肠多发溃疡(性质?).经病检提示:(胃窦)黏膜组织慢性炎变伴肠上皮化生.反复询问病史,得知其三天前因右下肢疼痛在院外服用双氯芬酸钾分散片,每天2片.考虑患者系服用双氯芬酸钾导致的胃溃疡,经过积极的止血、抑酸、补液治疗,患者的一般情况好转,能正常饮食,未解黑大便,后好转出院.

  • CBP成功治疗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1例

    作者:贺欣;汤锋;王革;李凤娥;植丽佳;杨丽南;彭嘉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强度的逐渐增加,热射病( heat stroke,HS)这一严重症患者也逐渐增多,且临床中此类病例的死亡率极高,已成为一项治疗难题[1].我院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成功治疗了HS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建筑工人,因"发热伴双下肢浮肿2d"人院.于2010 - 07 - 31被家人送来我院就诊.患者来时呈嗜睡状,查体:腋温40℃,呼吸急促,皮肤干燥、灼热,全身散在分布淤斑,脉搏134次/min,呼吸37次/min,血压110/50 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78%,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 cm,对光反射灵敏.血气分析:PH 7.39,PCO2 30 mmHg,PO2 48 mmHg,钾(K)3.4 mmol/L,钠126mmol/L,钙(Ca)0.99 mmol/L,HCO3 - 15.7 mmol/L,BE -8.3 mmol/L,SO2 81%,Hb 78 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WBC)19.72×109/L,红细胞计数(RBC)3.04×1012/L,血红蛋白(HGB) 78 g/L,血小板计数(PLT)5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 83.9%,淋巴细胞百分率(LY)6.4%,红细胞压积(HCT) 25%.大便潜血实验(+).尿常规:尿蛋白(2+),尿隐血(2+).血液生化: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 MB) 93.0 ng/mL,肌红蛋白(Mb)>4 000.00 ng/mL;总蛋白(TP) 36.3 g/L,白蛋白(Alb)23.9 g/L,球蛋白(G) 12.4 g/L,白球比1.9,总胆红素( STB)35.6 μmol/L,直接胆红素(SDB) 15.4 μmol/L,间接胆红素( SIB) 20.2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 33 IU/L,谷草转氨酶(AST) 90 IU/L,谷氨酰转肽酶(γ- GT)78 IU/L,碱性磷酸酶(ALP)71 IU/L,尿素氮(BUN) 15.8 mmol/L,肌酐( Cr) 492 μmol/L,血糖(Glu) 5.8 mmol/L,尿酸(UA)264 umol/L.出凝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2.4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 32.63 s,纤维蛋白原含量(FIB)3.12 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弱阳性,D -二聚体(DD):阳性.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142次/min);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PACHEII评分为:35.根据患者病情及以上分析,诊断为:①热射病;②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自制APTT试剂在Coachrome IV仪器上的应用

    作者:张金莲;范锡英;郭先红

    目的探讨自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自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与进口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同时在"Coachrome IV"血凝仪上检测不同水平凝血因子及不同浓度肝素的血浆APTT 和56例患者血浆的APTT.结果两种试剂对不同水平凝血因子及肝素的敏感性基本一致,并且相关性良好(r = 0.9756,P <0.01).结论自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可以代替进口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

  • 病毒性肝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嘉;巫善明;吴瑞庭;盛兰明;孙勇;周天华

    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习惯以凝血酶元时间(PT)作为主要检查项目,但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并不包括内源性凝血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结合PT试验,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测定,以了解此两种试验与肝炎出血倾向的关系,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 华法林钠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作者:刘晓明;王元章;温绍昌;杨莉;晏国峰

    [病例]男,61a.5a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后一直服用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每日1.5~2.5mg.5a间不规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KPTT)均在抗凝治疗的有效允许范围内.此次因患者出现血尿而收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也无淤斑、淤点.

  • 添加凝固指示物的APTT测定试剂

    作者:徐元斌;朱晓辉;王德春;张帅;朱忠勇

    大多数尚未采用自动化仪器的中小实验室仍然采用手工法进行APTT测定.手工法APTT测定存在凝固终点判定较困难和大量标本检测时易引起视觉疲劳而导致的结果精度降低的缺陷[1 ,2].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在原APTT试剂的基础上添加凝固指示物的色彩终点法APTT 试剂,以克服上述缺陷.现介绍如下:

  • 胡桃夹综合征1例

    作者:张日功;苏建振;力果兰

    患者,男性,17岁,消瘦体质,营养差,身高170 cm,体质量42 kg,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间断性反复肉眼血尿,剧烈活动后血尿加重,于2010年2月20日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尿频、尿急、尿痛.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多次检查尿常规潜血+~+++,血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测定(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含量测定(F1B)均正常,膀胱镜检查未见异常.在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于2010年3月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做彩色超声测量左肾静脉扩张部内径宽2倍以上,后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

  •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作者:李德忠;陈清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趋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为探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在健康人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报告如下.

  • 抗凝血杀鼠药中毒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分析

    作者:蒋明义;夏小明

    由于急性毒鼠药物的不安全性,国家已禁止使用,推荐使用慢性毒鼠药.慢性毒鼠药物多为抗凝血杀鼠药,近年来这类抗凝血杀鼠药中毒患者逐渐增加,其临床表现及病程特点与传统的急性鼠药中毒不同,容易造成对该病的误诊误治.自2006年9月来.本院收治了15例抗凝血杀鼠药中毒的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做如下分析.

  • 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

    作者:孙利;郑优真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以下简称APTT)是内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过筛试验.目前APTT测定,有三种不同激活剂即白陶土、硅藻土、鞣花酸,正常参考值不一,各地各医院之间结果无可比性,本文对三种不同的激活剂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及与正常混合新鲜血浆比较.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