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북경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167X
  • 国内刊号: 11-46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89
  • 曾用名: 北京医学院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HBx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在Chang细胞株恶性转化倾向中的作用

    作者:吕文平;周开伦;高彬;陈永亮;向昕;苏明;董家鸿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p16INK4a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其在肝细胞癌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HBx和pcDNA3.1B质粒分别稳定转染Chang细胞,构建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HBx和不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vector;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Chang-HBx、Chang-vector和Chang细胞株中的p16INK4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Bx对细胞中p16INK4a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CCK-8溶剂检测3种细胞株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3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重复3次.结果:成功构建了Chang-HBx和Chang-vector稳定细胞株,Chang-HBx细胞生长速度增快,Chang-HBx细胞的S期平均比率明显高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8.96% vs.21.53%,P<0.001; 28.96% vs.21.5%,P<0.001),而且Chang-HBx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平均值明显低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71%vs.3.69%,P<0.001;2.71% vs.3.36%,P<0.001).初步机制研究证实HBx蛋白介导肝细胞的p16INK4a高甲基化,进而导致p16INK4a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结论:HBx通过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下调后者的表达水平,可能在Chang细胞的恶性转化倾向中发挥作用.

  • 游离全厚皮肤移植重建甲床完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军;李淳;朱瑾;田光磊;陈山林;田文

    目的:探讨一种重建各种原因导致甲床完全缺损的手术方法,并分析游离全厚皮肤移植修复甲床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游离全厚皮肤移植重建甲床完全缺损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7 ~70岁,平均51.9岁.术前诊断为感染1例,鳞状细胞癌1例,甲下色素沉着2例,交界痣1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拇指2例,中指3例,示指2例.甲床缺损范围在1.5 cm×2cm至2.5 cm×3.5 cm,移植皮肤取自上臂内侧3例,腹股沟部3例,前臂肘窝部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所有游离移植皮肤全部成活,但初期颜色呈淡紫色,并伴有表浅水泡形成.成活后的皮肤平整,与末节指骨骨面贴敷紧密,无表皮包涵囊肿及残留指甲形成,皮肤供区无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均对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没有意愿要求再造指甲.结论:采用游离全厚皮肤移植重建甲床完全缺损,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且供区无明显并发症,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

  • Polident义齿清洁剂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的影响

    作者:袁慎坡;林红;潘硕;娄丽丽;徐永祥

    目的:以Polident为例,研究义齿清洁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热凝基托树脂分别制作20个圆片试样(50.0 mm×0.5 mm)、24个与义齿的粘接试样和40个矩形条状试样(34.0 mm× 13.5 mm ×1.3 mm).将试样随机分为空白组、空气组、蒸馏水组和清洁剂组,4组试样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空白组试样不经任何处理;空气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空气中暴露放置8h,共做30个循环;蒸馏水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蒸馏水中放置8h,共做30个循环;Polident清洁剂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义齿清洁剂溶液中放置8h,共做30个循环.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色稳定性、挠曲强度、与合成树脂牙的粘接性能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组试样经处理后,色稳定性及与义齿的粘结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组试样的挠曲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空白组与空气组、蒸馏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气组与Polident清洁剂组的挠曲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olident处理后,义齿基托树脂的机械性能与空白组相比有所改变,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治疗

    作者:孙浩林;李淳德;刘宪义;邑晓东;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赵硕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的病例28例,平均年龄(64.3±8.7)岁,再次手术距初次融合术时间平均(47.5 ±30.8)个月.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在头侧邻近节段12例、尾侧邻近节段14例、双侧邻近节段2例;表现为邻近节段腰椎管狭窄12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3例,这其中伴有邻近节段腰椎不稳定病例11例.19例病例症状、体征与影像学定位诊断相符合,9例病例定位诊断不完全相符再手术前进行诊断性神经根阻滞术.依据翻修方法将病例分为两组,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8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20例.应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再手术前、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结果: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86.3±17.1) min,平均出血量(125.0±37.8) 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1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01.6 ±71.0) min,平均出血量(313.6±218.9) 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4例.再手术后平均随访25.5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方面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4±1.2、2.8±1.4、23.5 ±4.2、8.2±1.5,较术前5.5±2.9、6.8±2.5、13.7 ±5.2、4.3±2.1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3.3±1.9、3.1±1.2、22.2±4.4、7.7±1.6,较术前5.4±2.7、7.0±2.4、13.0±5.6、3.9±1.9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间比较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低于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术前各项评分及末次随访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选择合适的再手术术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李奉龙;姜春岩;鲁谊;朱以明;刘心;吴关

    目的:评价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45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4.9±10.6)岁(45~ 85岁);损伤侧别:左侧14例,右侧3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0.2±4.8)d.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脱位4例,四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脱位22例,四部分外展嵌插4例,头劈裂10例.45例患者均使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其中肱骨头置换39例,全肩关节置换6例.结果:4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7±8.1)个月(12 ~4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平均为130.4°±36.5°,外旋平均为37.6°±16.6°,内旋平均为第3腰椎椎体水平(±3个椎体);VAS疼痛评分平均为(0.5±1.2)分(0~4分),ASES评分平均为(81.4±13.9)分(43~100分),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1.6±13.6)分(52~ 100分),UCLA评分平均为(28.5±5.1)分(16 ~35分).患者满意度为95.6%.患者术后拍摄手外旋肩关节正位、侧位和腋位X线片复查,42例患者大结节获得解剖愈合,3例出现大结节不愈合,2例出现肱骨头上移,无感染、假体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术后大结节骨块愈合率为93.3%.

  • 体内成骨过程中人脂肪基质细胞对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云松;吕珑薇;周永胜;马桂娥;张晓;范聪;邵校

    目的:探索以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hA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成骨过程中hASCs发挥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其体内成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原代hASCs,进行传代培养.体内实验使用1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空白;(2)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3)β-TCP支架+人成纤维细胞(阴性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ASCs(实验组).植入后1周、2周、4周、6周进行取材,每时间点取4只裸鼠,其中2只裸鼠的标本经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另外2只裸鼠的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SEM观察可见实验组植入2周后,hASCs周围即出现大量细胞外基质,至4周时细胞外基质开始出现明显的矿化,6周时可见矿化基质进一步增多.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植入2周后hASCs即开始分泌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至4周时细胞外基质中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6周时新生类骨组织面积明显增大,结构更加典型.在其他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结论:人脂肪基质细胞在体内成骨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包括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外基质矿化和引导新生类骨组织形成.

  • 深圳市宝安区2004年至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特点分析

    作者:刘文华;李丽萍;周指明;梁锦峰;朱瑶;王钢;邓少杰

    目的:了解2004年至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伤的分布特点,为本市交通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深圳市交警处理的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深圳市宝安区近8年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空间分布情况(发生路口路段及道路类型等)、交通事故患者伤亡情况(受伤、致死).结果:2004年至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2 730起,受伤63 809人,死亡2 790人,受伤/死亡比率为22.87∶1.宝安区交通事故发生数呈递增趋势,2010年发生数高,达90 358起;2007年因交通事故致死人数多,达473人.按月份统计,8月份交通事故发生率高(9.77%),2月份低(5.39%);12月份交通事故致死人数多(9.02%).按发生时间统计,一天中交通事故的发生高峰时间为9:00至11:00及15:00至18:00,而凌晨3:00至6:00交通事故发生数较低.交通事故多发生于路口路段、平直路线、城市主干道及仅有标示、标线的路段.结论:针对区域性交通事故发生特点,提高全民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合理调配急救人员、交通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重要措施.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对子宫内膜癌侵袭力调控的分子机制

    作者:胡倩;于丽;廖秦平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和HEC-1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的克隆测序法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MMP-2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状态及其变化.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Ishikawa和HEC-1A细胞株后,利用实时定量PCR和Matrigel Invasion Transwell方法测定分析其mRNA水平表达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在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检测到MMP-2基因启动子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较低,但关键转录调控元件结合部位的CpG位点甲基化频率较高,在HEC-1A细胞中分别为80%和70%,在Ishikawa细胞中分别为60%和40%,5-aza-CdR作用后,其甲基化程度降低,HEC-1A细胞中分别为20%和10%,在Ishikawa细胞中完全去甲基化.不同浓度5-aza-CdR作用72 h后,各组细胞中MMP-2 mRNA表达水平、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启动子区特异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可能参与其转录水平表达的调控,5-aza-CdR可能通过上调MMP-2 mRNA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HEC-1A的体外侵袭.

  • 犬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

    作者:杨杰;赵玉鸣;王文君;贾维茜;葛立宏

    目的:分离培养比格犬(Beagle犬)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拔除Beagle犬上颌年轻恒前牙,切取根尖牙乳头,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Beagle犬根尖牙乳头细胞,进行成纤维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生长曲线测定、多向分化能力研究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面标记物STRO-1、CD146和CK的表达分析,并将其移植至免疫缺陷鼠皮下观察矿化组织的形成.结果:Beagle犬根尖牙乳头组织中存在一群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其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获得Beagle犬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具有成骨、成脂和成软骨等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外经成骨诱导后可形成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形成脂滴,成软骨诱导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Ⅱ型胶原阳性表达;同时该群细胞STRO-1和CD146阳性表达,而CK阴性表达;与羟基磷灰石混合移植于免疫缺陷鼠皮下可形成矿化组织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结构.结论:Beagle犬根尖牙乳头中存在具有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 创伤性脑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作者:陈旭红;白露;顾航宇;陈博;黎庆钿;安帅;王志永;邓玖旭;寇玉辉;张培训;殷晓峰;韩娜;姜保国

    目的:建立脑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稳定性评估.方法: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骨折合并脑损伤组(A组)和单纯骨折组(B组),再按5个不同时间点(6h、1周、2周、1个月和2个月)进行取材评估,每次取8只,损伤后观察各组的组织学、神经行为学和影像学等变化.结果:A组脑损伤后大鼠90%出现偏瘫,死亡率为10%(4/40).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显示造成中度脑损伤,2周后脑损伤虽有所恢复,但NSS评分值趋于稳定.光镜下脑创伤区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广泛变性坏死.伤后1周、2周、1个月和2个月A组和B组骨痂体积测量结果分别为60.03±28.05和32.80±11.04、78.54±15.16和51.36±23.02、93.01±10.65和72.38±20.38、115.26±40.00和60.30±13.34,单位为mm3,A组和B组在2周(P=0.036)、1个月(P =0.006)和2个月(P=0.010)时骨痂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5).结论:实验制作的动物模型定量准确,确实可信,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好,是研究骨折与颅脑损伤相关性的有效平台.

  • 累及干骺端及肱骨干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付中国;徐春归;芦浩;党育;张殿英;姜保国

    目的:对累及干骺端及骨折线延及肱骨干的骨折采用加长锁定钢板固定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共计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9±11.5)岁,术后平均随访21.3个月(12 ~46个月).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活动度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延迟愈合病例.并发症:肱骨头内翻畸形愈合2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术后桡神经麻痹1例,余5例无并发症.末次随访功能情况:平均VAS评分0.22分(0~1分),Constant-Murley评分(79.7±6.5)分(71~91分);平均肩关节前屈118°±20°(90°~ 160°).外展95°±14°(75°~120°),内旋L1.结论:骨折线累及肱骨上段干骺端及肱骨干的肱骨近端骨折因内侧皮质损伤,骨折线为纵行且累及骨干,治疗难度较大,良好的入路选择、仔细的术中操作是术后功能良好的保证.

  • 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研究

    作者:刘恒;文立成;曹永平;杨昕;叶一林;张道俭

    目的:观察前正中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其面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麻木面积大小与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距调查时间4年、3年、2年、1年、6个月、1个月以前正中切口行TKA术的132例患者(135例膝关节),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膝关节周围皮肤麻木.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使用假体分别为Stryker NRG和Depuy RP(不做髌骨置换).统计所有患者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麻木面积,统计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等.结果:TKA术后发生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比例是84.44%,其中91.22%的患者的麻木面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从术后1个月组至术后4年组,患者膝关节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面积均值呈减小趋势(P<0.001).以术后1个月麻木面积为标准,至术后2年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面积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0.004、0.022),术后2年至4年间麻木面积的变化不大(P>0.05).88.60%的患者麻木区完全在切口的外侧,11.40%的患者麻木区的下部越过切口远端至切口内侧.麻木面积大小与患者性别、年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绝大部分患者行TKA术后会出现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麻木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至术后2年,膝关节皮肤麻木面积的大小变化不大,趋于稳定.患者性别、年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与麻木面积的大小无明显关系.

  •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3在大鼠脑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作者:赵全明;李灵敏;张策;郭睿

    目的:分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亚家族TAM(Tyro3、Axl和Mer)在大鼠脑中的表达模式及细胞定位,并进一步探讨TAM在脑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分别提取出生后3、9、15、30及52 d龄SD大鼠脑组织总RNA和总蛋白,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TAM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AM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yro3蛋白在大鼠脑中的定位.结果:Tyro3 mRNA在脑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xl及Mer,从生后15 d龄开始有明显表达,随后呈现明显上调趋势,至生后52 d龄Tyro3mRNA的表达量达到15 d的3.2倍.Tyro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呈明显上调趋势,从生后15 d龄开始到52 d龄,Tyro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生后52 d龄Tyro3蛋白的表达量是15d龄的1.3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yro3蛋白主要分布于皮层细胞,梨状皮层和海马区细胞内有Tyro3蛋白的强阳性着色;在亚细胞水平,Tyro3蛋白存在于锥体神经元的胞质和树突部分.结论:TAM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Tyro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在大鼠脑组织发育过程中呈阶段性上调表达,并且Tyro3蛋白在海马神经元胞体及轴突有显著高表达,提示Tyro3蛋白可能通过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脑突触功能的调控.

  • 合并颈神经根压迫的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田敏涛;白露;邵森垚;王天兵;姜保国

    目的:通过对合并颈神经根压迫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临床疗效分析,对比其与单纯腕管综合征在临床表现、诊疗效果中的不同.方法: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以腕管综合征为主要诊断共收治患者93例(120侧),男性21人,女性72人.其中合并颈神经根压迫患者共29例,明确诊断后93例患者全部行周围神经松解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术后症状、体征改善的程度按BMRC(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分级标准进行评定,分为优、良、差3级.2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见颈神经根压迫,其术后功能为优者达86.21%,为良者达13.79%;其余64例无神经根压迫患者,术后功能为优者90.63%,为良者9.37%.结论:合并颈神经根压迫患者行周围神经松解术有效,但其完全缓解率较无合并者低;周围神经松解手术能部分减轻或改善颈神经根压迫症状;男性合并颈神经根压迫患者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对该类患者在诊断及治疗上要注意是否存在双卡综合征的可能.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芦浩;姜保国;付中国;张殿英;王天兵;徐海林;薛峰;陈建海;张培训;党育;杨明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0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10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依据Vancouver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骨折部位疼痛和肢体长度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6 ~ 69个月,平均35.1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达愈合,对位和对线良好,无假体松动以及内固定断裂或移位.髋关节Harris评分71 ~90分,平均79.8分,优良率达到70%.负重行走时骨折部位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 ~3分,平均1.4分.假体周围骨折术前测量患侧肢体较对侧肢体短缩0~2.5 cm,平均(1.6±0.9)cm;术后随访时短缩0~1.8 cm,平均(0.6±0.6) cm,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可根据患者年龄、一般情况、功能要求以及骨折的Vancouver分型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形态的特征

    作者:赵绵松;夏蓉晖;王玉华;丁立祥;关雷;黄烽

    目的:比较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滑膜血管形态的特征,分析VEGF与部分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滑膜组织分为滑膜衬里层、血管周围及衬里下基质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A与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各层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将滑膜组织VEGF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比值分别与患者外周血的部分实验室炎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VEGF表达结果进一步与关节镜下滑膜形态学所见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视觉模拟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关节镜下滑膜形态(血管密度、血管形态、扭曲或直行血管走行方式)进行评分;滑膜增生程度也采取VAS半定量分析方法,分为几乎无滑膜增生、少有、有及滑膜肥厚.结果:在滑膜衬里层、血管周围及衬里下层基质组织,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在OA与RA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A衬里下层基质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r=0.58,P <0.05);RA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表达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87,P<0.05),RA衬里下层基质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56,P<0.05).此外,OA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表达与直行血管走行方式呈正相关(P<0.05),OA衬里下层基质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滑膜纤维素增生程度呈正相关(P <0.05);RA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表达与血管形态、弯曲血管走行方式及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滑膜组织各层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在OA及RA患者之间均存在差异,VEGF表达与部分炎症指标及关节镜下滑膜血管形态呈正相关.

  • 高龄患者脊柱术后谵妄状态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宏;李淳德;邑晓东;刘洪;刘宪义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脊柱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静脉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年龄大于70岁的1 216例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其中术后出现谵妄者116例,男62例,女54例,平均年龄75.3岁(70 ~ 92岁);颈椎前路手术36例,颈椎后路手术41例,腰椎后路手术39例.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吗啡应用、术后甲基强的松龙应用、有无术后脑脊液漏、术后有无发热及卧床时间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 =0.032)、术中出血量(P =0.013)、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P=0.002)及发热(P=0.001)在谵妄与非谵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与脑脊液漏、术后是否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吗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P =0.002)及吗啡(P =0.005)、脑脊液漏(P =0.020)、低氧血症(P =0.005)均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中避免脑脊液漏和低氧血症,降低吗啡及甲基强的松龙用量可以减少谵妄状态的发生.

  • 淋巴结转移阴性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武颖超;李沈;汪欣;刘玉村;万远廉;黄珊君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1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9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x2 =8.422,P=0.004)、浸润深度(T分期,x2=9.448,P=0.024)、分化程度(x2=26.571,P=0.000)、病理分型(x2=4.712,P=0.030)、癌胚抗原水平(x2=4.131,P=0.042)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Wald=5.286,P=0.022)、浸润深度(T分期,Wald=5.741,P=0.017)、分化程度(Wald=7.172,P=0.00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直肠癌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 手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郭阳;李淳;田光磊;姜保国;赵俊会;田文;陈山林;王海华

    目的:探讨手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术后结果.方法:2000年至201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共收治并随访手部掌指骨骨巨细胞瘤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4~ 65岁,平均41.3岁.16例中,累及掌骨8例,指骨8例.患者均有受累部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从出现到就诊时间平均为12个月(5 ~15个月).所有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均为溶骨性病变,并占据骨干长度一半以上.对病灶进行Campanacci分级,Ⅰ级0例,Ⅱ级12例,Ⅲ级4例.对CampanacciⅢ级的患者行瘤段截除植骨术或系列截指术,对CampanacciⅡ级的患者行肿瘤病灶扩大刮除植骨术.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术前的临床及影像学初步诊断为内生软骨瘤,术后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术后随访时间24 ~140个月,平均58.8个月,其中3例出现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未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行骨移植的患者骨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3个月.Campanacci Ⅱ级共10例有随访结果,3名患者在术后8 ~ 16个月时肿瘤复发,复发后再行瘤段截除术,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Campanacci Ⅲ级2例患者有随访结果,未见复发.至目前为止,病理报告未见恶性肿瘤诊断,也未见肺转移的病例,同时也未见多灶性或多中心性的报告.除了进行关节融合术的2例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得以保留.结论:骨巨细胞瘤在手部发生少见,诊断易与内生软骨瘤混淆,手术时广泛的刮除可以有效地控制复发,并提供满意的功能活动.

  • 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段骨折

    作者:方礼明;张亚军;张军;黄楠;左镇华;李兵;王博;林华刚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18 ~52岁,平均34.1岁;随访时间24 ~ 36个月(平均25.8个月).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损伤节段的局部后凸角及椎体高度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并且术后用CT检查评价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95.8±12.3) min,术中出血量(83.0 ±40.7) mL,所有患者除2例出现浅表软组织感染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前与术后即刻伤椎高度及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及后凸角度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发现有9枚螺钉(6.4%)穿出椎弓根外,但均未引起神经症状.结论:经皮微创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段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手术损伤.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分析

    作者:张培训;薛峰;安帅;顾航宇;芦浩;徐小东;付中国;张殿英;姜保国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及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间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6例及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及术后失血、输血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情况做出评估.结果: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48.9±2.8) 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62.3 ±3.8) 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85.0±6.2) mL.采用DHS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124.9±7.8) 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73.9±4.7) 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243.4±6.3) mL.两组相比,DHS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显性出血量均多于PFNA(P <0.01),但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及PFNA总体出血量均多于DHS(P<0.01).结论: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存在较多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99例股骨上段骨转移癌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杨毅;郭卫;尉然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在本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99例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56岁(15 ~ 87岁),肿瘤来源以肺癌为常见,其次为乳腺癌.应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总体生存率,应用对数秩检验对各种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43个月(1~ 44个月),其中9例在本研究随访终止时仍带瘤存活.患者半年总体生存率55.7%,1年生存率24.3%,2年生存率7.7%,预期生存期10.34个月.在各种临床因素中,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无内脏转移15.939个月vs.内脏转移9.200个月,P=0.001)、骨转移病变数量(单发18.069个月vs.多发8.934个月,P=0.025)、肿瘤类型(激素依赖型17.331个月vs.激素非依赖型7.533个月,P=0.000)与预后密切相关,Cox回归显示肿瘤类型(激素依赖型或激素非依赖型)是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骨上段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外科手术在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选择外科边界和固定方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临床预后因素,才能够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作者:陈宁;张同琳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至20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全部100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将病例分为乳头区肿瘤组(59例)及非乳头区肿瘤组(41例),分别从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两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尤其是乳头区,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黄疸、黑便、腹部包块及十二指肠梗阻症状.黄疸是乳头区肿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42/59),而黑便在非乳头区肿瘤组相对多见(12/41),胃肠道梗阻和腹部包块常提示肿瘤晚期.十二指肠镜联合气钡双重造影能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确诊率(90%),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则是乳头癌好的检查手段(阳性诊断率100%).手术治疗95例(乳头区肿瘤组58例,非乳头区肿瘤组37例),其中5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12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15例行姑息胃肠或胆肠短路吻合手术.肿瘤切除率为84.2%(80/95),根治性切除率为62.1%(59/95).乳头区肿瘤不论是手术切除率[91.4%(53/58)vs.72.9%(27/37),x2=5.756,P=0.016]还是根治性切除率[87.9%(51/58)vs.21.6%(8/37),x2=42.204,P<0.0001]均明显高于非乳头区肿瘤.相应地,乳头癌组其术后5年生存率为44.8%(26/58),而非乳头癌组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9.7%(11/37).结论:应提高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警惕性,尤其是对非乳头区肿瘤的认识,对可疑病例及时行内窥镜、气钡造影等联合检查,可提高术前阳性诊断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可降解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培训;寇玉辉;韩娜;党育;薛峰;王天兵;徐海林;陈建海;杨明;卢浩;殷晓峰;白露;王艳华;安帅;张殿英;付中国;姜保国

    目的:观察可吸收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0例新鲜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经过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可降解的甲壳质生物套管进行套接法修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修复.对术后的神经恢复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沈宁江和英国医学委员会推荐的评分方法,计算功能恢复的综合优良率,术后6个月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得到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套管套接组手术操作简单,平均缝合时间[(8.0±0.8) min]比传统神经外膜平均缝合时间[(10.0±0.6) min]缩短20%,套管套接组伤口如期愈合,未见排异反应或过敏反应及异常引流.术后6个月的电生理检测结果:生物套管套接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77.3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70.09%;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61.69%,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56.15%;感觉、运动神经恢复率的比较分别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神经恢复率P=0.678,运动神经恢复率P=0.695).神经修复后6个月的综合优良率显示:套管套接组优良率78.57%,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组优良率28.57%,经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可吸收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具备临床替代神经外膜缝合的可行性.

  • 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

    作者:杨明;张殿英;付中国;陈建海;王天兵;芦浩;姜保国

    目的:探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要点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手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创伤后僵硬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退变性关节炎所致肘关节僵硬6例.术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5.1±16.4)分.15例采用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前次手术的原外侧切口.对明显屈曲受限的12例患者采用了尺神经前移,对于清除完严重异位骨化后不稳定的2例患者采用了铰链式外固定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1个月(6~41个月),17例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7.5±1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例患者中,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3%.主动屈伸活动度范围达到110.6°±27.5°.1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尺神经症状.结论:应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只要能松解彻底,又能保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 NF-κB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作者:郭金海;王峰;王平章;赵丽;石太平;陈英玉

    目的:探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报告基因系统作为NF-κB上游调控信号分子筛选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5型E1/E3缺陷型腺病毒载体pAdxsi构建NF-κB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利用该腺病毒感染多种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进行NF-κB报告基因的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NF-κB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Ad-NF-κB-luc,其能够感染HepG2、MGC803、THP-1、U937等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显示重组腺病毒携带的NF-κB报告基因具有活性.结论:以腺病毒Ad-NF-κB-luc作为NF-κB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不仅可以感染常规方法难以转染的细胞系,而且产生的报告基因活性稳定可靠,拓展了NF-κB报告基因的应用范畴.

  • 高渗盐水灭活自体骨再植的动物实验

    作者:彭长亮;杨毅;孙馨;郭卫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灭活自体骨的愈合过程和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以评价自体骨高渗盐水灭活再植手术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尺骨段高渗盐水灭活模型,以自身对侧尺骨段生理盐水浸泡后原位再植作为对照,分别于3、6、12、24周行X线检查、三点弯曲负荷实验检查和HE染色组织学检查,对两组间生物力学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X线片显示灭活骨于12周达到骨性愈合;观察组织切片,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逐渐增多,分泌类骨质,新骨形成;大破坏载荷逐渐升高,24周后达到高[对照侧(206.25±16.64)N,实验侧(196.88±8.24)N,P>0.05].结论:高渗盐水使灭活骨愈合过程减慢,但终灭活骨通过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达到愈合,其中以软骨内化骨为主,生物力学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进行性的升高.

  • 肌肉骨骼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卓莉;邓雪蓉

    风湿性疾病常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肌腱等,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与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X线检查发现的骨骼、关节的结构改变比较特异,但对早期病变的检出敏感性较差,对软组织损伤的判别也无太大帮助;CT检查的敏感性好,但却不能提供滑膜炎症等活动性病变的信息,而且和X线一样,患者存在暴露于电离辐射的风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骨关节系统的早期病变敏感,无辐射,成像质量好,但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时间长,有时不易被患者接受.超声成像技术具有无创、便捷、无辐射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心血管、妇产科和浅表器官的诊疗过程.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宽景成像、三维超声等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肌肉骨骼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在风湿科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作者:姜保国;陈建海

    肱骨近端骨折属肩关节周围骨折,也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上约占所有骨折的5%[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课题共在全国5所大学的附属医院收集到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关节周围骨折患者2 338例,其中肱骨近端骨折315例,占13.5%.肱骨近端骨折在发病年龄上有两个高峰:一个是30岁左右,此类患者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常合并有其他类型的骨折或脏器损伤;另外一个年龄高峰是60岁以上,尤以老年女性为甚.新的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人群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70%,且该年龄组的发病率在近30年内增长了近3倍[2-3].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治疗 康复
  • 有关北医骨科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冯传汉

    近年,国内外骨科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为此,澳大利亚骨科学会曾呼吁建设好骨科,加强医学生的骨科临床教学,骨科已成为主要临床学科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北医(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骨科先后独立建科,随后又分出亚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代表性工作如:(1)从颈椎外科发展到较完整的脊柱外科体系,(2)开拓人工关节置换并引向纵深发展,(3)创伤骨科联合有关机构建立交通医学中心,(4)提升了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水平,(5)倡导更新的八年制医学生骨科临床教学方式.上述工作是北医骨科学科带头人和同道们多年艰辛奋斗的结果.

  • 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方法及原则

    作者:郭卫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的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新辅助化疗能早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能缩小原发肿瘤,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能通过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供体内化疗敏感性试验的信息.

  • 早期老年黄斑变性视功能改变与黄斑色素密度的关系

    作者:马乐;闫少芳;黄旸木;窦宏亮;邹志勇;徐贤荣;王寻;肖鑫;孙婷婷;董鹏程;林晓明

    黄斑区具有独特的组织细胞结构,负责敏锐的视觉、色觉及形觉功能,视网膜视锥细胞在这个区域密集分布,并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即黄斑色素,这些色素与黄斑功能及抗氧化损伤密切相关[1].由于黄斑精细的解剖结构,对各种损伤因素(如光毒性、炎症、氧化等)比较敏感,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结构病变和功能下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病变过程[2].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下肢自体植皮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寿宇;张振;吴青松;吕德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由车祸伤、机器绞伤、重物挤压伤和烧伤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日益增多,由于其愈合速度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创伤后形成的软组织创面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3].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其机制是在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从而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4-5].

  • 超声波与声波根管冲洗的清理效果评价

    作者:梁宇红;陈智滨;王嘉德

    由于根管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预备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根管的有效清理非常困难,从而影响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证实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旋转预备器械仅仅接触到40%的根管壁[1].化学药物冲洗是对机械预备盲区的有效补充手段,但是手用冲洗器尖端(27-gauge)外径0.4 mm,对于根尖部和根管不规则区很难达到理想的冲洗效果.研究证实冲洗液仅可到达超过针头尖端1 mm处,增加冲洗液量并不会增加冲洗效果和提高去除残屑的效率[2].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推荐将超声根管冲洗或声波冲洗作为根管治疗的常规手段[3-8],但对于二者的清理效果的比较缺少肯定一致的结论,不同研究中所使用的冲洗方法、冲洗设备以及冲洗液种类也缺乏一致性[9].

  •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比较

    作者:杨勇;陈山林;荣艳波;王满宜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常见,因其功能重要,诊断和治疗历来受到重视.对于神经缺损而言,自体神经移植是治疗的"金标准",但存在供体神经来源有限、供区损伤及再生时需要跨过两个吻合口等缺点.如果是长段神经缺损,即使神经顺利再生,也还要面临靶器官变性、再生无效等问题.神经移位也是临床常用方法,但主要用于恢复上肢肩、肘等大关节活动.对于支配前臂和手部精细动作的正中、尺神经而言,如果缺损范围大,目前尚无理想办法.端侧吻合被大家非议之处是再生机制不明,但因为吻合处距离靶器官近、更容易恢复功能以及没有供区损伤等优点,所以相关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

  •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

    作者:万里飞;Alessandro Mazzola;万峰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coronary bypass grafting,CCBG)是一种特殊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定义为同一冠状动脉两段之间或者不同冠状动脉之间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报道1例使用心脏不停跳搭桥技术完成的CCBG病例.该患者由于有广泛的主动脉粥样硬化,且合并双侧大隐静脉曲张,只有很短的大隐静脉可用于手术移植,对于这样一些特定的患者,CCBG手术方法提供了一种救治选择,且能够达到很好的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术前手术方案制定和术中的随机应变对本例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 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全病程管理教育模式

    作者:姜保国;王天兵

    临床医学生八年长学制与以往临床本科生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其在临床上的要求是在毕业前达到住院医生第3年的水平,同时要完成临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而生产实习的时间并没有因为对其要求的提高而延长.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入医院后真正开始接触患者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在掌握医学知识、医疗技能的同时,还需要转换意识,要逐渐从以学习为目的向以为患者服务为目标的转变,需要培养与患者及相关人员的沟通能力,与上级医生的配合能力,是逐渐由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